机构投资者是否真的会比个人投资者更专业?

如题。
关注者
108
被浏览
42,747

29 个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很棒,幽灵的礼物那本书里面,幽灵最后说他相信世界是属于小型交易员而非大型机构。这个观点可能是有点偏激了点....但我从来都不怀疑,这个世界不是只属于大型机构的。

落实到投资市场上,如果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我倒是建议把题目修改一下,因为“专业”并不代表任何东西。我觉得如果改成“机构投资者是否比个人投资者回报率更高”会成为一个非常经典的讨论。

我很反感“专业”这个形容词,在一级市场的时候,我曾经听我的MD对我说,你看这个人西裤连褶都没有,太不专业了,一看就是Second Tier Person。我当时就觉得他真可怜,只能靠衣袖上名字的英文缩写,金属袖扣,定制的西服,和航空公司金卡来维持廉价的自尊。这就是专业么?那真是可悲的专业,可怜的被物化的人类。

二级市场和交易员(程序员也可以算在其中)的世界就好了很多,大部分交易员的想法是“我对自己的收益率很满意,我也不在乎你的收益率是多少”......


废话说了太多,回到正题,我对于股票世界更熟悉,所以这个答案更多针对股票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我的看法是,这两方各自都有优势,所以在不同的领域各占胜场。

  • 投资超小型和小型的公司,个人投资者实际上比专业机构投资者更有优势
  • 投资中型和大型的公司,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优势非常明显,个人投资者必须使用更多工具才有可能赶上
  • 在长时间周期来看这两方可能水平在伯仲之间

凡事有利必有弊端,不存在一方完全被另一方收割的自由市场。这是我的理解。

机构投资者研究深入,资源广泛,股票池非常深。但追求稳重,不够灵活,对于黑天鹅防护能力非常一般。

个人投资者研究不深,资源不够,股票池非常浅,但胜在灵活,应对黑天鹅的能力更强。

有了这个基础,我想在下面谈几个问题

  1. 为什么在超小型公司上,个人投资者实际上还有优势
  2. 专业机构投资者在中型和大型股票上的优势从何而来,个人投资者可以使用什么工具应对
  3. 长周期来看大家都差不多,周期末期都跑不赢指数,周期前期都还不错。
  4. 给个人投资者的一个小Tips

我们用实例来举例子,超小型公司我这里用矿业勘探公司。机构投资者往往说自己不进入这个领域是因为看不过来,是的,这些公司体量太小,所以机构投资者没法进入。但这就是个人投资者的优势啊,就像你好不容易把一个巨人引到了下水道里面,他没法转身然后你拿着锤子敲他的头,他说如果出去打你肯定要输,但问题不就在这儿?为什么要出去呢?

Great Bear Resources 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个矿业勘探公司

过去两年的周线图走势是这样的

Tradingview,18年夏天这股票还只有几毛钱,十几个月翻了十几倍

这股票涨了十几倍之后,市值也只有差不多4亿加元,这对于大部分机构投资者来说太小了,成交量太小了买不进去,同时花时间研究这么一个股票,就算吃到了全部涨幅,你要卖出的时候价格可以杀掉至少一半。

这是个人投资者的天下

问题是该怎么去找这样的公司呢?首先你需要去关注这种小型公司。这点海外市场比国内市场好,国内市场很少有人会说,个人投资者可以做得比机构更好。但国外市场,经常有一些网站,会专门关注这些小型股票。比方说下面这个看小型矿业公司的网站

你可以在上面找到很多小型矿业公司,有些和2018年夏天的Great Bear一样,还处在几毛钱的地方。

在上面找到这些公司之后,你需要持续地关注他们的消息,相信我,大型机构投资者,不可能每天去看一个市值只有1个亿美元的公司新闻。但个人投资者是可以做到的。比方说这是Great Bear Resources的官网

打开之后是这样的

Source : Great Bear

这里面 Latest News就是第一个需要看的东西,他这里说他在新的Gap区域打钻结果还不错,见矿品位16.8g/t。这种国外的小型公司,信息披露往往非常朴实无华,他们需要吸引更多的关注,所以会很自豪地分享自己的进展。然后在右上方有一个Investor栏目,里面一般会有一个东西叫做Presentation,这是公司展示自己的地方(吸引潜在的投资者)。这些Presentation是快速了解公司的好路径。

比方说打开这个Presentation之后,你会看到有一页非常和善地帮你总结了为什么要买他的几个理由

我的个人经验是,第一条第二条最可信

比方说他这里说,自己的Dixie项目是全部自有的,没有权利金分成(这意味着这个项目以后被整体卖掉的可能性是增加的,同时如果自己运营,也会更靠谱。无论哪条道路,对于投资者都不坏)

同时这个金矿项目是一个高品位的地表项目,就在电站和高速公路边上,这就意味着这个公司的现金成本估计很低,现金流很吸引人。

当然里面还有很多内容。但我想说的是,这些资料,足够一个专心和仔细的个人投资者,每天关注这家(或者几家)公司,然后在运气好的时候,12个月干出12倍的回报。在上涨之前这个公司的市值可能只有几千万加元,机构投资者肯定买不进去,但个人投资者拿出几万-几十万加元买进去的难度是不大的。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名单

然后你可以在Linkedin上面去尝试和他们聊一聊

公司管理层很难勾搭,但看这些小公司的分析师往往就都还比较好说话,比方说这里有覆盖这家公司的一些分析师和作家

实话说,覆盖这么一个小公司,能找到知音应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我没有联系过分析师,但我确实曾经在Linkedin上面和一些公司的高管搭讪。还挺酷的“您好,我是一个对XXX公司感兴趣的个人投资者,如果可能的话能和你在不涉及保密信息的情况下聊一聊么?”

这些股票,是大型机构投资者因为太大而无法投资的东西。这就是个人投资者上场的地方了。一年十几倍的收益率只有个人投资者干得出来,机构投资者很难做到


而在中型和大型公司上,机构投资者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这些公司往往业务非常广泛,拥有明晰的上下游渠道,研究起来更有价值,无论是通过第三方的专家访谈,研究员个人的覆盖,还是上市公司的调研。机构投资者在这些股票上拥有更好的定价权和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投资者就毫无优势。机构投资者有时候因为赎回或者风控的原因,不一定能够长期持有一只股票。而个人投资者是可能做到长期持有的。这里有一个很精髓的问题。如果个人投资者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如何通过这个优势强化自己的收益争取打败机构投资者。首先我要说这很难,非常难,因为机构投资者的高卖低买可以做到比较精准,尤其对与大股票来说。他们自己的行为可以平抑波动率也可以放大波动率,这个斗争是不公平的。

正因为机构投资者可以精准地高卖低买,散户投资者一个策略是,放弃高卖低买(相信我,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高卖低买干不过机构投资者),同时把高卖低买的权利,打包成一个衍生品,卖给机构投资者,让他们去更好地高卖低买,而散户投资者在卖出这个高卖低买的权利的时候,一次性把钱收回来。

相信很多了解期权的投资者一看就知道,这是卖期权的Put Write和Call Write策略。你买入股票,然后卖出一个看跌期权,或者卖出一个看涨期权。

从1986年开始,无论你卖出的是看跌还是看涨期权,你都可以跑赢SPX,这其实是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2020年中国市场就有了更好的期权工具,个人投资者有了新的武器。


最后我想用一张图说明,长期来看,基金管理人跑赢指数是一个周期性出现的东西

Source : 野村,基金管理人跑赢标普500指数的比例

这点非常好玩,每次到了周期末期,大家说指数投资的时候,都会忘记,在周期前期,往往是主动管理跑赢被动管理。我相信这张图,我相信从长期来看,市场依然是有效的,不会存在一个群体可以持续性地跑赢市场。或者跑赢他的交易对手。


最后是一个小Tips,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比起来有一个缺陷非常明显,就是应对股价黑天鹅能力不错,但很怕踩雷。如果一个好公司深跌,个人投资者有时候可以选择死扛,机构甚至不行。但一旦踩雷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个人投资者买的股票要是退市了...那真的是一出悲剧。机构因为投资组合不可能都退市,可能承受能力稍微好一点。

有个小诀窍可以帮助个人投资者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窘境。因为机构投资者尤其是超大型的机构投资者在投资之前一般会有一个决策流程,不是想买啥就买啥,他们会有一套体系来筛选哪些股票可能是“健康的”。个人投资者可以把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池借鉴一下,意思是,在买股票之前,可以先看看这个股票有没有很多机构持仓,比方说社保基金,QFII,这些都是内控非常严格的机构,他们的选择不一定都是涨的(当然有些机构特别不错其实可以多关注),但踩雷的概率小一点。

这个东西Wind是有统计的,属于公开信息

这里面不同投资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曾经我也痴迷于研究他们谁更厉害,确实有些机构的投资能力令人赞叹。但后面我想,与其这样去跟在别人后面投资,还不如自己去开拓新天地。不过这些股票的质地是有保证的。选他们不一定涨,但同样也大概率不会被坑。

最后我想说,机构投资者在某些方面是有优势的,但这不意味个人投资者就一定跑不赢机构投资者。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没有对错,无论走向哪个极端都很危险。请允许我再吐槽一次“专业”的问题。别担心机构投资者更“专业”,让我们用收益率说话。

记得当操盘手那会儿 我的老板以前是某家大型券商自营部门的经理 曾管理资金60亿 后面亏到40亿 后面自己出来做管理10亿以下资金 买卖股票都是他来做决定 他的决定和股池都是由下边的研究员和我们操盘手提供 以及依靠自己的圈子 得到的一些上市公司的内幕消息 他基本上90%的决定都是依据内幕公司的消息 有时候经常被里面的大资金收割 他基本上不怎么看盘 所以他根本不会炒股 不过人家的优势也很明显 募资能力是真的很 忽悠那些大股东明明白白的

机构投资者的能力强不在炒股的能力 强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