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疫苗_百度百科

小儿疫苗

专门针对婴幼儿群体的医疗疫苗
收藏
0有用+1
0
小儿疫苗,专门针对婴幼儿群体的医疗疫苗,常见的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水痘、三联、五联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 [1]、口服轮状病毒、腮腺炎手足口病、麻腮风、等疫苗,因为这些疫苗会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幼儿园、小学都会严格查询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有些未打疫苗的儿童会被禁止上学。
接种疫苗不仅保护了婴幼儿免受流感的侵袭,而且可以减少多种慢性病如哮喘、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次数,从而使婴幼儿减轻疾病痛苦的同时,也减少了由于患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中文名
小儿疫苗
重要性
减少小儿发病率
注意事项
避免误区
拼    音
xiǎo ér yì miáo

接种疫苗重要性

播报
编辑
新生儿身体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免疫系统还很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病毒的影响,哪怕是轻微的病毒对新生儿来说都是很大的威胁。 [2]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疫苗可以帮助保护儿童免受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威胁,对于免疫系统尚在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讲尤为关键 [3]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4]通过接种疫苗,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我国有效地控制了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 [2]通过口服小儿麻痹糖丸,自1995年后,我国即阻断了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使成千上万孩子避免了肢体残疾 [2]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 [2]
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广大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的增加,儿童可接种的疫苗种类和剂次不断增加,其中0~12月龄儿童接种疫苗种类和剂次较多的问题更为突出,影响其及时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8]因此,各位家长应按时、及时、全程、规范完成宝宝的疫苗接种,让宝宝能够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2]合疫苗是将同一种病原微生物不同亚型或不同病原微生物抗原成分采用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混合制剂。 [5]联合疫苗包括多价疫苗和多联疫苗 [6]目的在于减少接种次数的同时预防更多种类的疾病,能解决就诊和接种次数增加的问题。 [7]

接种疫苗困惑

播报
编辑
困惑一:名目繁多的预防针,都要打吗?
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列有9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而接种证上没有列出的还有预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热、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面对种类繁多的疫苗,家长们很想知道,哪些预防针是必须打的,哪些是自愿选择的。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负责人作出明确解释: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有统一免疫规程的疫苗只有5种,即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这5种疫苗儿童必须普遍接种,购置疫苗的经费由政府负担,个人只需交少量接种服务费。其他疫苗由地方卫生防疫机构根据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规律,确定针对某一重点保护人群接种,或是向公众推荐,由人们自己选择接种或不接种,费用一般是自己承担。只有当某一地区出现疫情或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为避免某些传染病暴发流行,才会有针对性地要求人群普遍接种某种疫苗。
一些从事预防医学研究多年的专家说,除了国家规定要打的预防针,他们本人和亲属都很少打其它的预防针。他们说,预防传染病,最积极的办法还是讲卫生,多锻炼身体。有的疫苗虽然很好,但是如果给不是很需要的人打,即使个人有能力负担,也是卫生资源的浪费。也有专家指出,预防针不宜打得过多过滥。因为疫苗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某些人体细胞或动物蛋白,疫苗提纯过程中,难以完全去除这些蛋白,接种疫苗后,人体在产生对某种疾病抗体的同时,也会产生异体蛋白抗体,有可能造成过敏反应。
困惑二:对自愿打的预防针该如何选择?
据专家介绍,在发达国家,预防针有家庭医生为他们提供建议、作出选择。针对我国现状,专家们建议可以参考这样一些因素:
1、当地是否出现某种传染病流行
2、以前是否接种过。除了流感疫苗保护期只有一年,其他大多数疫苗都有比较长的保护期,不必重复接种。
3、是否属于重点保护人群。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重点保护人群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7岁以下的幼童和体弱多病的人;甲肝疫苗重点接种人群是没有感染过的儿童及餐饮业工作人员、经常接触甲肝病人的医务人员和经常出差、饮食卫生没有保证的人。
4、有无接种禁忌症。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书上都开列有禁忌症,即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
5、是否处于疫区。例如出血热疫苗,一般只有生活在疫区和要前往疫区的易感成人才需要接种。
国产、进口疫苗价格悬殊,人们如何取舍?公共卫生学专家认为,进口疫苗的生产线都是按照GMP要求建设的,国产疫苗生产企业也在大力实施GMP改造。但都是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部门严格检验的,因此其质量和安全性都是可靠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

几大误区

播报
编辑
孩子接种计划疫苗就够了?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坤教授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人们急需走出5个误区。
误区一:“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
陈教授说,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95%左右。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误区二:“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
陈教授说,疫苗的研发与药品一样,投资巨大、研发周期长(平均为7—10年)、上市审批严格;由于疫苗的使用对象为正常健康人群,要求比药品的制造技术复杂,生产周期更长,安全性要求更高。接种疫苗要求在医生专业指导之下,正确掌握禁忌症,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事实上大多数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酸痛、轻微发热等,是短暂而且是临时的。
误区三:“孩子只要接种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内疫苗就足够了,其他疫苗没必要接种”
陈教授说,预防接种是医学界公认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接种,多保护,为宝宝下一份全面的“免疫”保单;或者选择更新升级的疫苗替代计划免疫内疫苗,因为新一代技术使疫苗更安全有效。
误区四:“没有必要自己花钱打疫苗”
陈教授说,以甲型肝炎为例,据测算,患者平均住院45天,住院费用约1.2万元,出院后完全恢复约需5个月,月花销3000元,共需1.5万元。与其相比,接种一支甲肝疫苗,只花很少很少的钱。疫苗对于个体预防疾病的经济效益最为显著,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疾病对健康的损害。
误区五:“接种疫苗是小孩子的事,成年人没有必要”
陈教授说,对于传染病的威胁,只要体内没有产生过抗体,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受感染。成年人是社会及家庭的支柱,更需要受到保护。早预防、早受益,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导游等高危群体应当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