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Bond快出籠 抽得過嗎?

金管局已於8月14日正式通知券商今年稍後會推出iBond 2020,雖然細節仍未落實,但收益預計不會怎麼高,還抽得過嗎?在利息超低的大環境下,債券在投資組合中何用之有?

新 iBond條款與以往一致

iBond是香港政府透過政府債券計劃的零售債券部份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於2011年首次發行,利息與平均按年通脹率掛鈎,並設有最低利息保證,藉此為市民提供保本工具。

iBond 2020的條款基本上與過去發行的iBond相若。iBond 2020第一批年期為3年,每手1萬元,派息規矩照舊,每半年派浮息一次,以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最近6個月的按年通脹率計算,最低保證回報1厘。

試算一下,過去半年通脹率是1.7%,第一期的利息回報就是1.7厘。如與銀行定存利率相比,這算是相當「豐厚」的了。發行iBond的同時,金管局亦會推出銀色債券,兩者總發行額將不少於130億元。

iBond投資經驗實況

相比市場其他保本產品,iBond有史以來的回報都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避險型投資者對這類產品的需求,還是相當強勁的,雖然回報不算認真吸引,但總比定存利率高,而且如果揸足投資年期,保本風險接近零。

亦因如此,歴來iBond都是「要抽」的,而政府為了增加受惠人數,會採用循環配發機制,盡量先每人派一手,待所有認購人士都有一手「打底」後,再按照認購額分配餘額。

就以對上一期的2016年iBond 6為例,這期的市場反應相對以往差,但亦有50.7萬份申請,金額225億元;經抽籤後,34.1萬份認購2手以上的申請,其中只有7,211份抽中3手;16.6萬份認購2手或以下債券的申請,則抽多少中多少。

換句話說,就算「瞓身」用孖展認購,最多亦只不過可以買到3手,如果以1.7%的預期收益計算,年回報僅夠一家人去飲餐茶;中一手的話,則只可以去茶餐廳食吓多士。

但聊勝於無,有餐茶飲也不錯;有心者,亦可全家總動員,來個人海戰術。至於65歲及以上的長輩們,則一定要抽銀色債券,由於人數較少,「中獎」機會相對高。

iBond涉資有限,債券又如何?

全球央行齊放水,在未來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利息將持續低迷;利息回報如此低,買債券還有什麼意思?

雖然現時債券收益率相當不吸引,但在資產配置上,債券仍然有其功能性。第一,定期有息收,何樂而不為,特別是對於倚賴被動收入生活的投資者;第二,債券可以平衡股票的風險;第三,如iBond這種債券的設計,能防止債券利息被通脹蝕掉,而如今全球進入經濟衰退,亦有可能發生通縮,這時債券就起保本作用了。

所以,不止iBond,投資者該考慮多利用債券這工具,來管理及平衡資產組合的風險。

編輯:Cyrus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