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近五年来的香港流行音乐?

最近几年的我是歌手,香港歌手比如李克勤、容祖儿、古巨基等,选歌经典感人,但总感觉新意不足,而张敬轩、谢安琪、许廷铿等人是我非常喜欢的歌手,但总感觉新作…
关注者
449
被浏览
116,902

32 个回答

一般人认为港乐现在一潭死水,但我反而认为近年的港乐才是真正"兴盛"。

论市场,远远比不上外界认为最鼎盛的八十年代。但要知道,大约在九十年代初前,本地的原创流行音乐意识并未真正抬头,只有少数人在坚持:顾嘉辉、黄霑、许冠杰、陈百强、各种乐队(如Beyond)等。因为很多音乐公司都有一种想法就是,外国有那么多好曲子,为何不直接去买就行了,反正大家都没听过?而日本尤其多漂亮旋律,所以才有日本歌撑起香港乐坛的说法。

随着时代发展,资讯越来越发达,港人比以前更容易接触外国音乐,向外买歌翻唱变得不现实了,有原唱可以听,谁还听翻的?此时本地原创流行音乐意识才真正抬头,各大颁奖典礼不再接受翻唱歌曲,香港流行音乐才真真正正起步。

由于起步缓慢,港乐并没有清晰的音乐风格(如台湾曲子就有很强的民摇味道,很容易一听就知道是台湾的),但也不毫无基础可参考,如有远古时期的粤曲;许冠杰的纯口语入词;林子祥引入的蓝调、Rap、拉丁等欧美曲风,和自创的串烧;有beyond的摇滚批判时事;有达明一派的电子迷幻;有顾嘉辉的武侠风;尹光的粗口歌等。

奇怪的是进入了二千年后,港乐跑歪了......音乐公司發現了型男索女+口水情歌模式,各种偶像横空出世(Twins、Boyz、cookies等等),我认为这时候才是港乐最低迷的时候,全港都在播口水歌,就算偶有佳作,也会被口水淹没......什么"相对湿度"、"好心好报"等都是一些烂大街的k歌(最明显例子就是李克勤,当年一首"高妹"大红,使他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而陈奕迅的"U-87"也要到05年才出,人气达到巅峰的"富士山下"是06年了;李克勤的跨界古典专辑"李克勤演奏厅I&II"也是05,06年的,港乐可以说是浪费了至少5.6年时间在口水歌当中。

零二零三的时候香港乐坛还经历了巨变,黄霑、罗文、张国荣、梅艳芳等巨星相继离逝,当时乐坛真是一片愁云惨雾,死气沉沉。

近年开始不一样了,音乐公司表现出了一种氛围就是,反正只卖碟赚不了钱,就从其他地方赚吧(拍戏、商演、综艺),反而给予歌手更多空间,歌手也觉得,出什么碟销量也差不多,不如多唱一些自己想唱的。

到08年是一个拐点,而听众的听歌需求更发散,要求更高,和00s初相仿的k歌已经无法再大红了,由谢安琪标志性的"囍帖街"大红开始,写时事的也越来越多,甚至给人的印象是比情歌还多,什么题材都挖掘,连李克勤都唱起"二十四城记"讲援交。一个题外话,当年谢安琪的制作人兼老板周博贤,在香港电台的一个长寿电视节目"头条新闻"中,担任了一个改编歌词,讽刺时弊的一个环节,用当时最近流行的曲子配上歌词和穿插新闻片段,引起了巨大的回响,轩起了一阵改编歌词讽刺时弊的热潮,有兴趣的仍然可以在油管上找到。

同时,港乐也越来越精致,概念专辑席卷整个香港乐坛,而不是只有个别歌手(之前林夕曾经批评过,因市场萎缩,概念专辑越来越少,专辑歌曲意念分散,甚至只出ep),陈奕迅、谢安琪、何韵诗、mla等各有个性,大家可以听听他们08年开始后的粤语专辑,和08年前完全是两码子的事,不论歌词题材,连编曲也有质的飞跃,最慢的古巨基也在10年出"时代"专辑。。还有不错的新进摇滚乐队,Kolor、Rubber Band,小清新的C Allstar、Robynn & Kendy、卢凯彤等。

還有最重要的新进幕后林若宁、杨淽、泽日生、乔星、小克、陈咏谦等等。

最触目当然是麦浚龙了,富二代烧钱不求回报,只求佳作地制作音乐,接连推出"天生地梦"、"无念"、"柔弱的角"等逼格高到出宇宙的专辑,加上之前大红的"罗生门",和即将推出的"Evil is a point of view"讲雏妓和刽子手的故事.....只能说麦浚龙早已成为香港流行音乐制作的火车头了。

所以说如何评价近五年的香港流行音乐?在商业上是委缩,在音乐上是"兴盛"

---------------------------------------------------------------------------------------------------------------------------

感谢

@张精神

提醒谢霆锋,我约莫说明一下背景,其他非粤区的朋友可能也不太清楚。

谢以摇滚歌手出道,但曲风是偏流行的,最红是00至01时期,又刚好是四大天王末期,所以有人称他为终结四大天王的男人......他是星二代、有不错的唱功、会作曲、有外貌、还很年轻.....真是帅到掉渣,当时力压基友陈、阻挡周杰伦,第一次拍电视剧就担正主角,代言的广告一直播着他的"活着viva",身边的女同学无一不是他的粉丝,真是红得发紫。

但我为什么没有提起他?

因为他像风一样,来得快走得快,次年初就因顶包案坐了14天花厅,从此形象插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音乐事业还没真正站稳就完全终止北上拍戏去了。最红的歌手变了一曲"烂泥"的许志安。

他留下的作品其实不少,还挺好听,但大多像流水k歌,真正有价值的我认为只有两首01年的"玉蝴蝶"和"潜龙勿用",算二千年初比较出色的粤语歌了,但和上文提到08年后粤语歌还是有一点距离的。

不請自來,我認為,有悲有喜。

喜的是,其實香港流行樂壇百花齊放,很多「四大天王」時代根本不會做的音樂題材、創作方向,現在很多歌手或者音樂人都會做。

例如Kolar的生於憂患,例如這些機會不是屬於我的,例如廣西山區寄來的一封信。例如謝安琪的浮雲,例如家明。例如關心妍的逆來順受。例如C AllStar的生於斯,容祖兒的垂涎,周筆暢的花樽與花,陳奕迅的主旋律,更不用說麥浚龍這個「叛經離道」的歌手,還有Rubberband、盧凱彤的好些作品,還有很多例子,一下子列舉不完。


另起一行表白我大MLA,小飛機場。ˊ_>ˋ


也有很多比較有潛力的歌手湧現,例如將軍澳吳尊—許廷鏗。港島區張信哲—胡鴻鈞。小巨肺—林欣彤。還有雷琛瑜、吳若希、AGA、Shiga、GinLee還有我的最愛麥家瑜和勞嘉怡(之前是不是壞碑唇的?)、岑寧兒等等。


填詞人方面,過了霑叔盧國沾向雪懷林振強一代,越過梁偉文黃偉文周耀輝,新一代的人也開始冒起,娶了一個大美女大藝術家老婆定居杭州的靈修類詞人小克。抵死賤格鹹歌詞王堅叔梁柏堅。還有寫詞內容不是戴綠帽就是出軌的有故事的男人陳詠謙,喬靖夫是不是顧著練武功忘了寫詞?當然還有初戀歌詞愛好者林若寧。(音樂人製作人這方面實在短板,不了解,致歉)

悲的是,的的確確,香港流行音樂的影響力在日漸萎縮。

我是個韓綜粉,我整天看劉在石說起當年張國榮周潤發的英雄本色的那種眉飛色舞,一聽到「當年情」就自動跟唱的畫面,我就覺得很感動,可是現在香港樂壇的的確確已經沒有這樣的能力了。

原因出在哪裡?我認為其中有一方面就是藝人的質素已經落後別人太多,總是充斥著「演而優則唱」的莫名其妙的發片歌手,況且演得優不優我還覺得有待商榷。其次,培養藝人的產業化程度不足,藝人太沒有競爭力在亞洲。

另外,有挺多樂壇的紅人在演唱能力方面有硬傷,例如比比鳥周柏豪,還有我的男神陳柏宇,廈門王思聰—林峰,都在演唱能力上面有硬傷。另外很多有實力的歌手例如吳浩康、泳兒、陳詩慧、李蘊、洪卓立等等很多人總是因為各種原因在演藝事業上、唱功上沒有能夠更進一步。所以導致了現在大家都認可的局面—青黃不接。陳奕迅容祖兒擔大旗但是總覺得後面跟不上,新一代如坤哥林師傑也似乎缺乏個性化的嗓音和突出的特點而難以成為未來領頭羊,倒是鄭俊弘覺得是個不錯的歌手,希望少點商演,多點錄音棚磨練技藝。

水平良莠不齊、發片門檻低、造星能力匱乏導致、大環境的蕭條導致的老闆投入縮減嚴重,一切一切似乎都在成為壓斷香港流行樂壇脊梁的最後一根稻草。


記得李純恩也仿似傻佬一般人云亦云一句「香港樂壇已死。」的時候,黃偉文即刻寫一首「薄情歌」來回應,雖然黃偉文深深地感到氣憤、不滿,但是歌詞中,其實也不得不自己嘲諷自己一句「看著斜陽,還信有突破?或者這歌應該送給我!」



聽者薄情,聽者薄情,為你寫的歌教聞者不心酸直行直過。感恩我還有很多好的廣東歌可以聽。夕陽無限好,卻是近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