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世界著名芭蕾舞剧《胡桃夹子》里的中国舞?

平安夜看了一场Moscow Ballet的25周年演出胡桃夹子,号称圣诞芭蕾,据说很多美国小孩看过不止一次,情节紧凑有趣,舞台华丽多变,音乐也很抓耳朵…
关注者
34
被浏览
31,583

8 个回答

(深深嘆一口氣)這不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首先,我想先請讀者放下所謂的"老是要黑中國"的理論,因為,我不認為文化是讓Nutcracker中的Chinese (tea)會如此混亂的原因 -- 許多人不要說黑中國了,很多中華(和其他)文化的基礎都說不上來。所以,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出在對事情的態度上,而非文化理解和傳播上。

我們先從表層談起。

題主說到的NYCB version,其中中國舞者代表的是茶,阿拉伯舞者是咖啡,俄國舞者是糖果拐杖,阿拉伯舞者是咖啡,法國舞者代表是一種傳統點心。這些都發生在一個夢幻的國度...就像很多電影前面會寫"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一樣,看官可以(努力的)不要對號入座。

(上圖:Nutcracker, wiki)

然而,這個灰色地帶真的很大,坑也很深。要說巧合也未免太過巧合。

這就要說到比較深的部分了...

有幸參加過好幾次Nutcracker的演出,與美國其中一個大型舞團,也和小學校一起,不管是哪個,都是完整的Nutcracker。就美國的環境來講,Nutcracker已經變成一個"傳統"。因為年年都做,所以不再有太多人去質疑為什麼會有這個傳統,又為什麼要死命的遵守,甚至有些人提出創新的建議時,常常會被用沒有先例來否定。對很多學校或是舞團來說,這的確是除了夏校外最賺錢的一個時間,因為很多不看芭蕾,對芭蕾沒有任何興趣的家庭也會參與,票比其他舞劇好賣不少。以美國這個文化經費嚴重短缺(請不要戰美國錢已經很多,我指的是與其他方面,且就需求有多少來說)的環境來說,舞團和學校努力求生的同時,怎麼樣賺錢,比任何其他的事情都要來的重要。

但,其實是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

因為錢不夠 --> 只能拿舊的東西繼續使用

因為只能使用舊的東西 --> 所以票房無法擴張 --> 所以錢不夠

因為錢不夠 --> 很多有才華的人無法盡情展現新的想法,或是改變現在不夠好的東西

因為無法創新或是改善 --> 越來越少人願意花越來越貴的票進劇院看一樣的東西...

你可以說,這一切都是因為錢不夠,但或許是我太天真,我不認為傳統不應該打破。就是因為是傳統,所以更應該去挑戰 -- 就像滾雪球一樣,會黏上越來越多的雪片,而不斷地敲擊,"傳統"才會擁有能夠維持下去的養分跟堅固。一個學校或是舞團要維持Nutcracker,需要一定量的團結力。許多學校因為要維持"傳統",雖然Nutcracker賺了比較多,也仍然是虧錢的狀態,更因為如此,砍老師,砍鋼琴伴奏,砍暖氣,砍.... 砸鍋賣碗的辦Nutcracker的同時,其實只是拆東牆補西牆,票房不好的根本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一個如此盛大的舞劇中的一部分,居然是赤裸裸對一個文化(其實是多個,很多舞團的俄國、西班牙,也一點都不符合真實情況)的忽視,題主能意識到,很多觀眾也能,很多舞者也能。觀眾對舞團/學校的態度失望,自然不會買票; 舞者對舞團的漠視感到失望,自然也就不願意盡心。這些終究還是會影響到票房,影響到票房,那也就沒有錢,沒有心力、人力,去改變。我常常會覺得這到底是在維持傳統,還是維持面子?

或許...

砍掉一年的Nutcracker?砍掉一年所有的服裝費用?砍掉一年的樂團,使用學生樂團?不要演整齣Nutcracker?不要請guest?不要租劇院?不要...?Nutcracker帶來的聖誕節氣氛,闔家團聚進入夢幻的國度,這些真的一定要在有水晶燈的劇院才行嗎?一定要穿著tutu戴著皇冠才行嗎?我覺得,需要有越來越多人思考到這個傳統背後的意義是什麼。要不然,不單單是Nutcracker中act 2的問題,很多其他的表演,或是行業,也一樣有同樣的問題 -- 我們太在乎表面看起來是什麼,太在乎今天一時的順遂,小看了我們擁有的影響力。


就題主的問題,總結一句話,隨便的態度導致明知不合理的事也就這樣年復一年的過了。


後話:

我並不是說要考古考究,每個道具服裝都符合所代表的文化和背景,畢竟我們都知道那是個夢幻的國度,各種的想像力都是美好的。但,我覺得,我們能遠遠地比死守傳統要來的好。


或許是我太天真,我認為做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們不是單純的練功,把東西搬上舞台,讓這個學校還是舞團活下去就好,如同任何一門工作,我們只是選擇使用舞蹈來當作我們的聲音,我們所做的一切,代表我們的想法,我們的原則,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所以...是,Nutcracker中的Chinese (tea)的確是我個人很不喜歡Nutcracker的其中一個原因。


去年,我和學校的亞洲同學和平的與學校溝通,表明如果學校不調整,我們便不願意參與中國舞者的部分。一部分的學生也表明不願意參與某個舞種。我們的確是很任性,畢竟一般來說,你是不可以對casting有任何的意見的。學校雖然同意了,卻處處給我們不好的臉色,也有人覺得我們過於嚴肅,不過就是一個舞蹈,何必呢。但,我覺得,我今天參與了,就代表我這個人願意為這個行動背書,不管是服裝,還是手勢(我們舞團是一個翹起的手指頭)都不是我希望觀眾看到的中華文化。我不是百分百的華人,很多參與的同學也不是華人... again,我覺得這不是文化上的戰爭,而是態度上的。要做,就要因為我覺得對的原因做,而拆東牆補西牆的賺錢,還是因為50年前是這樣今天就得是這樣做,我可不願意將就。

本回答里有多张高清图像,请使用WiFi.

:P

很早就疑惑于胡桃夹子里的中国舞曲,在我看来无论编舞还是服饰都没有足够的美感。因此也搜集了一些不同剧院、不同年代的版本来看,这一段舞都不太令人满意。

下面这组是莫斯科大剧院2010年直播中的部分截图。这个造型实在……算不上好看。男舞者细细长长的小胡子除非解释成刻板印象,令人怎样也想不到其必要性。胡桃夹子中的几个性格舞,其实表达的是Clara和Nutcracker来到了一个甜点王国,来自西班牙的巧克力、阿拉伯的咖啡、中国的茶和俄罗斯的candy canes(拐杖糖?)纷纷来欢迎他们。所以这套服装选取的是茶杯和茶元素,姑且算切题吧。然而如

@芭蕾柚

回答中所说,这些造型已经可以说算得上“古老”了——莫大在Maximova时期,用的也是这套造型。说是遵循传统,实际上完全可以说是因循守旧。

下面再放一些其他版本的截图,剧院信息标注在图片中。


↑清朝服饰加上阴阳元素。



↑这套看起来更像蒙古族服饰。



↑比较老版本的青花瓷元素。



↑男舞者典型的清朝服饰(背后还有辫子),女舞者莫名混搭进艺妓感。



↑黄袍、舞龙与功夫。(以及衣服上那个并不像龙的装饰)



↑一言难尽的被面服装。



↑京剧脸谱?







可以看到,无论大团小团,中国舞曲的造型都可以称为缺乏美感。其实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这段舞短小急促,只有一分钟左右,也没有推动剧情的作用,就像纸杯蛋糕上的彩色糖粒一样,只起到一小点儿丰富内容的作用,所以没有什么关注度。糖梅仙子的舞裙可以改进又改进,中国舞的造型却几十年不变。所沿用的元素,依然是几十年前西方对东方的刻板印象——清朝服饰、男人的辫子、阴阳、龙、功夫、闪亮的廉价绸缎等,甚至杂糅一些其他国家的元素进去。我并不能否认这些元素属于中国,但时至今日依然用一些较为敏感的形象来指代中国,不能算作合适。

其实,可以用更加精致的舞美来加强这段舞的风格。如果说一定要加入中国元素的话,中国服饰并非没有裙装。选用一些饱和度稍低的颜色,将裙摆改短,配合同样不用长的飞袖,岂不好看?因为这段音乐非常欢快,所以不宜宽袍大袖。本身胡桃夹子就是梦幻、童真的代言词,目前所选用的造型整体不能说符合这部作品的风格,有些不伦不类。

其次,一定要有所谓的“中国元素”吗?既然是茶精灵的舞蹈,在我看来,更理想的情况是选用一些小小舞者——参考芦笛舞曲。穿上浅绿色的小蓬蓬裙,欢快地蹦蹦跳跳,就像茶所带来的春天气息一样,一定令人赏心悦目,风格上也更为契合,而非一出被排斥在边缘的滑稽戏了。


以上。

(下面是一点迷思。

我们所认为的“中国风”↓


她有独特的东方气质,清雅、渺远。


温婉而不花哨。


可以浓烈,却不艳俗。


可以拙朴如山野之风。


可以典雅如月华之练。


可以华贵,但不死板。


但一定称得上赏心悦目。

然而,“老外”理解的中国风↓


叹息一声,谁叫咱们国内文化市场一样乱象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