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並進 莫做「廢老」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190711

與時並進 莫做「廢老」

博客

發布時間: 2019/07/11 16:00

最後更新: 2019/07/12 10:23

分享:

分享:

【窮家有道】與時並進 莫做「廢老」

人有時行得耐,難免會怯懦,會迷惘。能夠時不時回想初衷,會令自己有返鬥志,人大不了就是有張床訓下,三餐有著落,另加一個理想就可以活下去,唔好搵得幾個錢就以為自己好有「包袱」,接受平庸。

老細話「唔work」就真係「唔work」

我其實好細個已經有好多想法,小朋友世界好簡單,諗到就去做,人地覺得你唔得,你就用行動證明佢地錯,你係正確的。

去到廿幾歲,你出黎社會做野,對大公司的官僚文化不滿,認為這樣扼殺了同事創意,唔接受新事物。你老細向你暗示,少年你太年輕了,你果套只係紙上談兵,唔work的。

我個人就係學唔乖,你話唔work,我就起間公司出黎,用我嘅方法管理,證明俾你睇,你果套已經過時。

我認為,年輕人的責任之一,就係證明老一輩已經out,老人家給你經驗的同時,你亦要給他們一點新衝擊,才可以一代新人勝舊人。

從日企One Financial看年輕人創意

日本科企One Financial的CEO山內奏人是個00後, 10 歲時開始自學coding,12 歲成為網絡工程師,13歲上TED Talk分享自己學coding嘅經驗。之後創立One Financial,近年大熱係一隻手機Apps「One」,用戶只要把購物單據影低並上載到 One,便可獲得 10 yen。

這個看似沒有意義的動作,對於做生意可是幫大忙了。這些大量的購物單據其實隱藏了相當強大的大數據,例如消費習慣、消費時間、偏好、金額等等,甚至可以從用戶資料中得知家庭狀況、收入、活動範圍等線索。

比現行由網上平台收集的大數據更加web2.0,付出的成本也似乎更少了。然而「One」在日本 App Store 上架半日內就突破10 萬用戶,而上傳超過 24 萬張單據,看來日本人都幾鍾意呢種小便宜。

用戶只要把購物單據拍下,並上載到「ONE(ワン)」,便可獲得10日圓。(App Store截圖)

突破傳統思維 改變行業生態

其實這個idea一點也不複雜,就咁聽上黎甚至有一點low tech。不過現實往往就是業內的人士意想不到,門外漢反而可以創造一片藍海,呢啲事其實係不停係唔同界別發生。

從前以為做娛樂一定要入電台、電視。直到youtube出現,有人開始在youtube提供節目,製作十分簡陋,內容也不及傳統媒體豐富,很多人都不看好這一塊。到了現在,youtube成為了主流,我們不難看見youtuber上大台,得獎,叫座力直迫以前所謂的明星。

全靠有年輕的思想,不許你用舊框架去詮釋我,我要在我的業界make the rules。

世代之爭隨處可見

講到老跟資深的關係,不用我多解釋,社會又好,職場又好,從來都有世代之爭。坐在上位的人會用上一代的思維去詮釋你。

我不是說經驗沒有用,而是很多時他們以為經驗就是答案。

更大問題的,就是好一部份年紀大的人,其實沒有豐富的經驗,因為經驗其實是需要刻意吸收的,如果沒有刻意吸收,這種頂多只能叫「經歷」,而這種人不是資深,而只係存放在地球的時間比較久而已。

與時並進不做「廢老」

很多老一輩好喜歡用「醇酒」去比喻自己,我覺得這是很自戀的一件事。因為不是人人的生出來就是「酒」,如果沒有刻意學習,吸引新知識,換一個新思維,好多情況就不是「醇酒」,而是食神當中果磚用豆腐雕成嘅佛一樣,放得耐係會臭的。

時代因為科技變得愈來愈快, 76歲的大前研一在十年前的著已經說他每天都會上youtube,看看世界頭十位的熱門影片來了解世界的喜好,如今他自己也會拍片,上網了解網民喜好,可見要keep住自己唔out係幾重要。

一個人由22歲大學畢業到65歲退休,如果中間停止學習,不做一個資深的社會人,幾十年後或許會變成屯門公園果班廢老,這就是「脫節」的可怕。但係有唔少人,廿幾歲已經停止接受新事物,樣樣事情都play safe算數,用俗語講就是「食老本」。咁樣多沒意思呢?

【文章來源:窮家有道;獲作者授權轉載。原題︰老不等於資深,更多時候只是放得比較久而已。】

【關於作者】

窮一生,80後多媒體設計師、《窮家有道》網站主理人及《戒窮》作家。22歲由3萬元總資產、12K月薪起步,26歲儲到人生第一個100萬,30歲再翻數倍,座右銘是「學會掌握理財技能,使我可以『窮一生』的追逐興趣」。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窮一生

欄名 : 窮家有道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