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症狀+17個前兆測試,憂鬱症治療、陪伴一次看 - 康健雜誌
憂鬱症-抑鬱症憂鬱症-憂鬱症症狀-憂鬱症前兆-憂鬱症症狀測試-憂鬱症工作-憂鬱症陪伴-憂鬱症治療-抑鬱症憂鬱症差別-憂鬱症自殺-憂鬱症原因-憂鬱症測試-憂鬱症發作
瀏覽數 231,862

憂鬱症症狀+17個前兆測試,憂鬱症治療、陪伴一次看

憂鬱症可以透過前兆及憂鬱症症狀檢測量表初步觀察自己是否有憂鬱症傾向,憂鬱症又稱抑鬱症,可分3級嚴重程度,憂鬱症如何治療與陪伴?發作怎麼辦?一次看懂。

如何知道自己得憂鬱症(英文 depressive disorder,也作抑鬱症)?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身心疾病,與一般情緒低落最大的差別,是憂鬱症在負面狀態的持續性、長期性、影響生活的嚴重性都更高。根據我國中央健保署統計,台灣一年有超過40萬人因為憂鬱症就醫,推測還有大量黑數,是應就醫、卻未就醫的民眾。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憂鬱症前兆17個警訊要留意

當你發現自己有以下17個前兆,就要當心是否罹患憂鬱症。

  1. 持續性悲傷:情緒低落,感覺到悲傷、空虛,常常不自覺哭泣,或是感受麻木(沒有難過、也不會開心)。
  2. 易怒:容易被激怒,以往從不會困擾你的事物,現在卻會讓你生氣。
  3. 焦慮:變得異常神經質、容易擔憂跟小題大作,常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很微小的地方;容易緊張、坐立難安、腸胃不適、心神不寧。
  4. 對生活失去熱忱、無法快樂:彷彿失去感受快樂的能力,好像生活中很難找到讓你開心、享受的事,群體活動、過往興趣愛好都不再吸引你。
  5. 忽略個人責任、疏於照顧自己:在家務、工作、學業或其他事情上,失去以往的效率,變得忘東忘西、進度落後、開始蹺課。過往重視的事失序,如:忽略個人衛生(不洗頭)、疏於打扮(蓬頭垢面、素顏出門)。
  6. 飲食習慣改變:不太覺得餓,體重不經意間下降,或暴食導致肥胖。
  7. 睡眠習慣改變:睡眠品質下降,很難入睡或頻繁醒來;另一種可能是嗜睡,一整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床上。
  8. 容易累、失去活力:常常感覺疲憊、活動力很低,肢體動作、說話速度都變得緩慢。
  9. 專注力、記憶力降低:變得健忘、無法專注,就算只是簡單的事,也很難下決定。
  10. 情緒起伏大且極端:情緒劇烈轉換,短時間內從情緒高峰跌入情緒低谷。
  11. 無助感: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再也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你可能輕易地被壓力所傾覆,就算是簡單的事情也變得更依賴別人。
  12. 絕望感:缺乏生活動機,對未來不抱期待;出現存在焦慮,對於「人為什麼要活著」感到疑惑。
  13. 無價值感、罪惡感: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甚至開始遠離他人。也可能會無端的產生罪惡感。幾年前發生的、一點也不困擾你的一些事情,現在會占據思考,變成一種負擔。
  14. 負面思考迴圈:悲觀、自尊低落,不相信事情會好轉,不斷出現「我不好」、「我不夠格」等念頭。
  15. 生理症狀:頭痛、其他部位慢性疼痛、消化系統問題。
  16. 對酒精、藥物或其他物質成癮:依賴酒精、處方藥、非法管制物質等,嘗試從憂鬱症狀中解脫。
  17. 出現自殺念頭:希望自己已經死去,出現「如果現在死掉就會是解脫」、「好想一睡不起」等想法,甚至會有想自殺、自殘的念頭。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憂鬱症9大症狀檢測:憂鬱量表自我測試

憂鬱症是什麼感覺?專家指出,如果以下憂鬱症9大症狀,符合5個以上,且負面情緒持續達2週以上,高機率就是罹患憂鬱症。憂鬱症狀沒有特定的模式,有些憂鬱症患者也不會感到憂鬱,而是麻木。不過通常而言,心理症狀的「憂鬱情緒」或「興趣缺乏」,至少會存在一個。

憂鬱症9症狀自我檢測
生理症狀 心理症狀
失眠 憂鬱情緒
食慾或體重改變 興趣缺乏
遲滯/激動 無價值感、罪惡感
疲累 無法專注與決定
有自殺意念

(資料來源 /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 整理/謝佳君)

更專業的「憂鬱量表」,可以參閱:
憂鬱症【簡式健康量表檢測】
你知道自己的憂鬱指數有多少嗎?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憂鬱症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會得憂鬱症?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指出,罹患憂鬱症有3大成因:

  • 生物性:腦內生物傳導、內分泌、大腦構造改變,影響神經傳導。如:血清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等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出現不正常變化。
  • 基因性:正如許多精神疾病,憂鬱症也有可能會遺傳,臨床上觀察到家族憂鬱病史、父母與子女都罹患憂鬱症的。
  • 心理社會性:個人性格、生活壓力、早期失親、家庭問題、重大創傷事件(如:性騷擾、性侵害)等,都有可能導致憂鬱症。

憂鬱症的原因不一定單一存在,而是生理、心理因素交互影響,可能突發,也可能是長期累積引發。詠美身心診所院長蕭美君指出,有些人原本血清素就偏低,倘若人生出現劇變,環境與生活壓力加成,就會導致憂鬱症。但也有患者並未遭逢重大壓力事件,沒有明顯原因,突然出現憂鬱症狀。

除了上述原因,完美主義、自我要求高、強迫型人格,或是酗酒、藥物、物質濫用等,也都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性別分布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憂鬱症。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憂鬱症分級:輕鬱、重鬱差別是什麼?

憂鬱症依照嚴重程度不同,可以粗略分為以下幾級:

  • 輕度憂鬱症(輕鬱症):持續數天的情緒低落,影響到日常生活,輕鬱症症狀有失眠、易怒、注意力不足、胃口及體重改變、物質濫用等徵兆。
  • 中度憂鬱症:除了輕鬱症的症狀外,還會出現自我價值低落、工作效率變差、過度擔憂、變得極度敏感等徵兆。
  • 重度憂鬱症(重鬱症):不只當事人,連緊密生活的旁人也能查覺異狀。重鬱症狀除了上述,還會出現幻覺、妄想、對刺激幾無反應的「木僵」、自殺念頭等徵兆。

憂鬱症、躁鬱症、抑鬱症差別?

「抑鬱症」是「憂鬱症」的別稱,兩者沒有差別;「躁鬱症」是容易與憂鬱症混淆的精神疾病,自殺風險並不比憂鬱症低。

如何分辨「憂鬱症」和「躁鬱症」?憂鬱症以情緒低落、麻木不仁為主;躁鬱症則包括躁症、鬱症兩種症狀,交互發作:

  • 躁症發作:情緒高亢、心情很「嗨」、話多、充滿活力,相關症狀持續達1週。
  • 鬱症發作:憂鬱症或其他輕微抑鬱症狀,如表現出不想參與活動、消沉、退縮等,相關症狀持續達2週。

要分辨出躁鬱症,需要長期觀察與追蹤,因為鬱期可長達半年~1年,躁期可能僅維持3個月~半年。病人可能長期只有憂鬱表現,久久才出現1次躁症;或者躁症明顯,鬱症卻較輕微,交互發作間也可能有平穩期。為達正確用藥、正確治療,醫師的診斷相當重要。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憂鬱症治療方式有哪些?

憂鬱症的治療方式,可分為不吃藥的心理治療、藥物治療2種,不同的嚴重程度,適合的治療方式都不一樣。

心理治療部分,目前所有憂鬱症治療中,最有實證的方式是「認知行為治療(CBT)」。健保雖然也有給付心理治療,但給付單價偏低,所以許多精神醫療院所的心理治療需要自費。根據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NICE)的最新指南,針對輕度憂鬱症患者,優先建議採用心理治療,不建議定期使用抗憂鬱藥物,因為效益並不高。指南推薦的治療清單,包括團體運動、人際心理治療、諮商等,近年流行的正念冥想也在其中。

憂鬱症-憂鬱症治療

(憂鬱症第一線療法建議清單。資料來源/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 整理繪製/羅真)

藥物治療部分,除了三環抗鬱藥物(TCA)如妥富腦(學名Imipramine,商品名Tofranil),憂鬱症最常使用的藥物包括:

  • 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百憂解(學名Fluoxetine,商品名Prozac)、克憂果(學名Paroxetine,商品名Seroxat)、樂復得(學名Sertraline,商品名Zoloft)及立普能(學名Escitalopram,商品名Lexapro)等。
  • 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NRI):千憂解(學名Duloxetine,商品名Cymbalta)、速悅(學名Venlafaxine,商品名Efexor)。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生理條件與環境未必能靠個人來改變,但可以採取兩個方向,預防憂鬱症復發或惡化:

  • 避開危險因子:過度熬夜、酗酒、戒菸、腦損傷、累積過多負面情緒。
  • 增加保護因子:建立良好支持系統、養成紓壓習慣、均衡飲食、運動。

    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

    許多憂鬱症患者,都容易陷入「負面思考迴圈」,不論面對未來或回看過去,都傾向做負面解讀,走不出泥淖。負面思考迴圈很難打破,患者也通常無法自拔,研究指出,長期處於負面思考迴圈,可能導致失智症。

    針對負面思考迴圈的成因,美國心理協會列出幾個可能因素:

    1. 以為不斷去想,就能釐清自己的問題
    2. 有重大身心創傷史,不由自主想起
    3. 長期且持續承受著某種壓力

    憂鬱症發作時怎麼辦?憂鬱症自救6招

    專家建議,當憂鬱症發作,可以透過以下5個簡單的行動自救:

    1. 透過筆記或反思,追蹤自己的症狀、並辨別誘發憂鬱症狀的事件源
    2. 深呼吸,放鬆全身肌肉,先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身體所感知到的事物上,讓大腦休息。
    3. 暫時先接受自己的憂鬱症發作,不要奮力抗拒,但也切記不過度沉溺
    4. 先讓自己脫離難受的環境,去找個讓你平靜下來的空間跟情境。
    5. 做一些能療癒你的事,不要自我批判,只要對你有效,就是好的事情(但切記避免物質濫用問題)。
    6. 挑戰自己的負面想法,當有負面思考冒出來,先用審視跟質疑的態度來自我對話(有些事並不如你所想的嚴重,而是被誇大了。)

    最後,如果發現自己正在策劃一個自殺計劃,務必馬上尋求專業輔導或精神科治療。

    陪伴憂鬱症患者 掌握2重點

    如何正確陪伴憂鬱症的人?面對憂鬱症病友,身邊親友通常會出於好意,想辦法激勵他們,要他們「不要想太多」、「開心起來」,但這樣做恐怕會適得其反,加重患者的憂鬱傾向。

    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醫師杜恩年指出,陪伴憂鬱症病友,要掌握2大重點:

    1. 用不帶批判的態度陪伴:傾聽、感受對方的需求,不帶價值判斷地陪伴患者,才能進入他/她的世界。因為患者真正需要的,就只是身邊有人能夠靜靜傾聽,給予穩定的支持。
    2. 不要一肩扛起所有照顧責任:照顧對方前,不要忘記先照顧自己,如果你已經不堪負荷,或開始感到暴躁、厭煩,甚至自己也出現憂鬱症前兆症狀,就應該尋求他人的支持和幫忙。千萬不要靠自己一個人扛起照顧憂鬱症患者的責任。

    陪伴憂鬱症患者,可以從對方的各個生活場域尋找支持力量,扮演橋樑角色,協助其他親友、職場同事、醫護人員都能同理病友的痛苦。建立人際活動是重要的,比如眾人接力關懷、舉辦較無壓力的社交活動、協助維持正常睡眠跟飲食,都能幫患者更快脫身。

    家人、職場、自己都帶來壓力,壓力像毒素,累積不排毒,身心健康受影響。
    康健減壓練習室,正式開張!每週和專家分析各種壓力,提供實用的解方和減壓練習,陪著你度過。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