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隆兴寺」是一个什么景点,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和历史典故?

本问题被收录至活动 「十万个是什么」 中。活动时间:2019/01/21 - 2019/02/20 活动规则:大于 300 字的客观事实定义,且注明可…
关注者
11
被浏览
16,824

7 个回答

作为石家庄人我想我还是有资格答一发的~

当地人习惯称隆兴寺为大佛寺,当地人见多了也就无感了。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个景观鉴赏的选修课,最后的结课作业是老师当导游带着去隆兴寺玩。但是当时更吸引我们的是正定还没拆的古城墙和特色小吃(八大碗啥的)。学生票很便宜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得卖。有来玩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哈~

好了下面给大家粘贴一下百科介绍。


  • 简介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朝改为龙兴寺,清朝改为隆兴寺;是中国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寺院占地面积82500平方米,大小殿宇十余座,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隆兴寺核定为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名寺之一。

  • 历史典故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来征河东后驻跸镇州(后正定),到城西由唐代高僧自觉禅师创建的大悲寺礼佛时,得知寺内原供的四丈九尺高的铜铸大悲菩萨,后汉契丹犯界和后周世宗毁佛铸钱的两次劫难,加之听信寺僧“遇显即毁,迢宋即兴”之谶言后,遂敕令于城内龙兴寺重铸大悲菩萨金身,并建大悲宝阁。开宝四年(971年)兴工,至开宝八年(975年)落成。并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形成了一个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膳的宋代建筑群。

咸丰八年(1858年),西路的行宫被天主教堂侵占,中、东两路建筑也是殿阁倾堪,僧堂损漏。寺院游僧日少,门庭冷落。

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戒坛

戒坛是一座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从外面看去,戒坛三层四面,第一层每一面有六根廊柱,廊柱之上是斗拱结构,支撑着整个戒坛的大屋檐,戒坛屋顶为攒尖式屋顶,四条屋脊,每条屋脊上有六只神兽,索命戒坛的等级还是很高的。

隆兴寺内一座木结构牌楼门

坛内供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背身相连,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一般寺院的戒坛上多供奉释迦牟尼佛或其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因优婆离持戒第一,所以在戒坛上多供奉其形象。而隆兴寺戒坛上供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及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这在中国也不多见。另外,这尊双面铜佛像具有明显的明朝中期宫廷造像的风格,在民间极为罕见。

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古代,规模较小的寺院没有资格设有戒坛,而隆兴寺自宋代奉敕扩建后,宋、元、明、清历代都由皇帝敕令重修,颇受重视,成为北方著名的佛教寺院,因此设有戒坛。隆兴寺戒坛是我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其余两处分别在北京戒台寺和五台山清凉寺。[6]

大悲阁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后部。阁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旧名“佛香阁”、”天宁观音阁”。据记载,该阁始建于968-976年(宋初开宝年间)。

共10张

隆兴寺

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中国保存最好、最高有大的铜铸观音菩萨像。像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各臂分持日月、净瓶、宝塔、金刚、宝剑等,可惜两侧40双铜手臂均被毁,已改为木制,仅前胸两臂为原铸。观音像神态自若,比例均匀,衣纹流畅,线条细腻,颇具宋代艺术风格。据寺内一通宋碑记载,其铸造程序是:先铸好基础,然后分七节铸造大菩萨。第一节铸下部莲花座,第二节铸至膝盖,第三节铸至脐下,第四节铸至胸部,第五节铸至腋下,第六节铸至肩膊,第七节铸至头部。最后添铸四十二臂。菩萨的手均为木雕而成,其上裹布,一重漆,一重布,然后用金箔贴成。

1944年(民国33年)重修大悲阁时,拆掉了两侧的御书楼和集庆阁,建筑面积较原来缩小了三分之一。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的宋代壁塑也已无存。阁内有楼梯直达顶层,可凭栏纵观正定古城风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此阁,吟诗咏赋,留下了许多美好诗篇。[6]

大悲阁前,东侧为转轮藏阁(藏经楼),西侧为慈氏阁。转轮藏阁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平面近似方形。阁内正中安置木制的直径七米、八角形的“转轮藏”(即转动的藏经橱):中间两根金柱各向左右让出,其梁架结构,作出由下檐斗拱弯曲向上与承重梁衔接的弯梁,上层梁则有大斜柱(叉手)的应用,是早期木构建筑中的杰作。慈氏阁与转轮藏阁大体相似,阁内采用永定柱造和减柱造的做法,是其建筑结构上的特点。特别是檐墙一周的柱子均采用永定柱造的做法,是中国国内保存宋代建筑中的孤例。阁内二米高的须弥座上,立有一木雕像,高七米,为弥勒佛形象,或称“慈氏菩萨”,是宋代遗物。[7]

无门寺

隆兴寺没有山门,前面仅有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绕过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迎面是寺院的第一座建筑天王殿,单檐歇山式,七檀中柱式建筑,中有圆拱形大门,门上部横嵌着康熙皇帝亲书的“敕建隆兴寺”金字匾额,兼有山门作用。


隆兴寺

正中殿身五间,进深五间。中央部分为重檐歇山顶,四面正中各出山花向前抱厦,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点和见格,殿顶为绿琉璃瓦剪边、檐下饰雄大的绿色斗拱,翼角弧度圆润而微微向上翘起。像这样立体礼富淤变化,形制颇为特殊的古建筑,在中国早期古建筑中实属罕见。殿内正中佛坛上,塑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阿难、迦叶像,其中一佛(释迦牟尼)、二弟子(阿难、迦叶)像为宋代原塑。檐墙及围绕佛坛的扇面墙上,均绘有明代成化年间绘制的壁画,题材内容为佛传故事。壁画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扇面墙背面塑有玲珑别致的须弥山,山间塑有罗汉、狮、象等,中部有一尊明代彩塑观音坐像,头戴宝冠,肩披璎珞飘带,胸臂裸露圆润,一足踏莲,一足踞起,双手抚膝。鼻梁微高,柳叶细眉,面容恬静安详,姿态优雅端庄。

天王殿

天王殿门上悬有康熙皇帝手书“敕建隆兴寺”金字牌匾。在天王殿左右围墙上,有琉璃砖雕刻的“富贵牡丹”。正对天王殿南面,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双龙照壁。照壁东西长22.9米,高6.8米,厚1.2米。壁顶及两侧用绿色琉璃瓦镶嵌。盖帽、起脊处有飞禽走兽装饰。照壁的前后心均为菱形,中间为绿琉璃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烘托浮雕的整面壁墙为大红色彩。


隆兴寺双龙照壁

照壁之中有两条栩栩如生蛟龙。传说,正定城南滹沱河,水深流急,早年无桥,过往不便,后打铸两条铁链系于两岸木桩,以利行人渡船,后经年累月,铁链变成两条绿龙,为害百姓,被张天师擒获。此时,正值尉迟敬德监修大佛寺,忘了修大佛寺的山门,正愁没办法交差。于是便让工匠连夜动工,在大佛寺门前修起了这座照壁,把二龙牢牢地嵌在中间,这样一来镇锁了蛟龙使它不能作恶,二来也遮掩了大佛寺没有山门的尴尬。

摩尼殿

穿过大觉六师殿遗址北行就是摩尼殿,摩尼殿是该寺主要建筑之一,坐落在中轴线前部,始建于公元1052年(宋仁宗皇祐四年),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大殿结构属抬梁式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殿内的粱架结构均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大木八架椽屋,前后乳栿四柱结构形式。摩尼是梵语,意为珠、宝。佛经上说:“摩尼珠,投入浊水,水即清。”摩尼殿取此名,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静之意。摩尼殿内供释迦牟尼,平面布局为十字形,面阔七间、近深六间。长33.32米,宽27.08米,重檐歇山屋顶,绿琉璃瓦覆顶。与一般重檐建筑不同处是把外墙砌到副阶檐下,另在副阶四面正中各加一座山面向外的歇山顶抱厦,宋代称“龟头屋”。


摩尼殿壁画

在面南的壁上,为宋塑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及明塑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东西两侧及大殿四周,除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为清代绘制外,其余皆绘有明代成化年间所绘的壁画,四抱厦绘有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檐墙内壁采用“分幅兼通景”的布局,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槃整个过程。内槽东西扇面墙外壁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画面长9.36米,高7米,构图宏伟。保存较好的“西方胜景”,以西方三圣一弥陀、观音、大势至为中心绘佛、菩萨、罗汉、乐伎、圣众400余身。

摩尼殿的北面是一座木结构牌楼门,因隆兴寺南北纵深、院落重叠,此牌楼应为前后两个院落之间的导入之门。摩尼殿北门出来,有一架小巧的木制牌坊,甬道两侧各有一株寿龄一千六百余年的槐树,一为龙槐,一为凤槐。

隆兴寺千年槐树

相传西汉末年,正定城内一个富家的小姐与家中年轻的长工眉目传情,谈起恋爱。在当时封建社会,不难猜到其后的结局:遭到小姐的父母坚决反对,要棒打鸳鸯。俩人便相约私奔,途中遭家人追赶,无处可逃,相对盟誓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说完,在此处当即化作两株槐树。若干年后,汉光武帝刘秀到正定,闻此情,见此树,深为感动,赐名龙凤槐,后人又称之为夫妻树、姻缘树。这对古槐树冠在空中相通,树根在地下缠绕,国运衰则叶稀,国运盛则叶茂。人们感知龙凤槐的灵性,若绕树三匝,相信会有福报。

转轮藏阁

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转轮藏建造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体量较大的一个。

隆兴寺(推荐指数★★★★★)

点评:强烈推荐!古建筑形式多样,摩尼殿彩塑壁画精美,转轮藏结构巧妙,四十二臂大悲菩萨静立大悲阁。可以慢慢逛一天。

隆兴寺: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赐额“隆兴寺”并沿用至今;是中国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隆兴寺主要建筑分布于一条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寺前迎门有一座高大琉璃照壁,经三路三孔石桥向北,依次是:天王殿、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御书楼(遗址)、大悲阁、集庆阁(遗址)和弥陀殿等。

正对天王殿南面,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双龙照壁。照壁东西长22.9米,高6.8米,厚1.2米。壁顶及两侧用绿色琉璃瓦镶嵌。盖帽、起脊处有飞禽走兽装饰。照壁的前后心均为菱形,中间为绿琉璃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烘托浮雕的整面壁墙为大红色彩。

正定隆兴寺双龙照壁

照壁之中有两条栩栩如生蛟龙。传说,正定城南滹沱河,水深流急,早年无桥,过往不便,后打铸两条铁链系于两岸木桩,以利行人渡船,后经年累月,铁链变成两条绿龙,为害百姓,被张天师擒获。

此时,正值尉迟敬德监修大佛寺,忘了修大佛寺的山门,正愁没办法交差。于是便让工匠连夜动工,在大佛寺门前修起了这座照壁,把二龙牢牢地嵌在中间,这样一来镇锁了蛟龙使它不能作恶,二来也遮掩了大佛寺没有山门的尴尬。

天王殿门上悬有康熙皇帝手书“敕建隆兴寺”金字牌匾。在天王殿左右围墙上,有琉璃砖雕刻的“富贵牡丹”。

正定隆兴寺


正定隆兴寺匾额


东方持国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
金代木雕弥勒佛

摩尼殿坐落在中轴线前部,始建于公元1052年(宋仁宗皇祐四年),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大殿结构属抬梁式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殿内的粱架结构均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大木八架椽屋,前后乳栿四柱结构形式。摩尼是梵语,意为珠、宝。佛经上说:“摩尼珠,投入浊水,水即清。”摩尼殿取此名,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静之意。摩尼殿内供释迦牟尼,平面布局为十字形,面阔七间、近深六间。长33.32米,宽27.08米,重檐歇山屋顶,绿琉璃瓦覆顶。与一般重檐建筑不同处是把外墙砌到副阶檐下,另在副阶四面正中各加一座山面向外的歇山顶抱厦,宋代称“龟头屋”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北侧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北侧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鸱吻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鸱吻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补间铺作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柱头铺作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转角铺作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藻井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梁架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梁架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梁架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梁架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抱厦梁架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抱厦梁架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抱厦梁架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梁架

在面南的壁上,为宋塑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及明塑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释迦牟尼佛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北殿“倒座观音”端坐在这片波澜壮阔的山海之中,是一尊泥塑的五彩观音。她踞坐于中,在石山、碧波、天神、罗汉的衬托下,格外引人注目。她头戴金光闪亮的宝冠,项饰五彩缤纷的璎珞,披巾从肩上垂下,绕两臂向下飘起头微右侧,身姿稍稍前倾眉眼微微向下俯视。上身斜披着络腋,但上躯大部分裸露着,下身是镶饰着花边的红裙。左腿下垂,右腿自然斜压于左腿之上,成跷着“二郎腿”姿势。整体形象闲适自若,端庄恬静。

倒坐观音
倒坐观音
倒坐观音
倒坐观音

东西两侧及大殿四周,除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为清代绘制外,其余皆绘有明代成化年间所绘的壁画,四抱厦绘有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檐墙内壁采用“分幅兼通景”的布局,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槃整个过程。

根据乾隆十三年《隆兴寺志》记载,四抱厦彩画二十四尊天;四面墙彩画释氏源流;东扇面墙外壁彩画西方胜景;西扇面墙外壁彩画东方净琉璃世界三圣。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东抱厦南壁---金刚尊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东抱厦南壁---鬼子母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东抱厦南壁---大悲尊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东抱厦北壁---日宫尊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东抱厦北壁---兜率陀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东抱厦北壁---大力尊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西抱厦南壁---辩才尊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西抱厦南壁---功德尊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西抱厦南壁---韦陀尊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西抱厦北壁---??尊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西抱厦北壁---准提尊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西抱厦北壁---月宫尊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北抱厦西壁---阎摩尊天、多闻尊天、散脂尊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北抱厦西壁---阎摩尊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北抱厦西壁---多闻尊天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北抱厦西壁---散脂尊天

内槽东西扇面墙外壁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画面长9.36米,高7米,构图宏伟。

保存较好的“西方胜景”,整铺壁画场面宏大,人物多达400余身,画师以基本对称的布局,把画面处理得意境深远,主题突出,主次分明,排列有序。以西方三圣一弥陀、观音、大势至为中心,绘佛、菩萨、罗汉、乐伎、圣众400余身。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共命鸟、伽陵频迦、供养菩萨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渡船讲法、十二伎乐天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众弟子像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众菩萨像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世俗诸苦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讲经说法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十二伎乐天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众菩萨像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众菩萨像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众菩萨像、十二伎乐天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十二伎乐天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十二伎乐天、讲经说法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众菩萨像


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图---众菩萨像

西扇面墙外壁占据中心大部画面的是并称为“东方三圣”的药师佛及胁侍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整壁画面共绘各类神像约120身,慈祥的佛、温秀的菩萨、虔诚的罗汉与威严的天王、神将,构成了一幅无病无灾、唯有安乐的东方净琉璃世界。

西扇面墙外壁---东方净琉璃世界图


西扇面墙外壁---东方净琉璃世界图---药师佛


西扇面墙外壁---东方净琉璃世界图---月光菩萨
西扇面墙外壁---东方净琉璃世界图---日光菩萨


西扇面墙外壁---东方净琉璃世界图---十二神将
西扇面墙外壁---东方净琉璃世界图---十二神将


西扇面墙外壁---东方净琉璃世界图---十二神将


西扇面墙外壁---东方净琉璃世界图---十二神将

东扇面墙内壁绘十二圆觉菩萨像,西扇面墙内壁绘八大菩萨像。

东扇面墙内壁---十二圆觉菩萨像
西扇面墙内壁---八大菩萨像

檐墙内壁绘“释氏源流图”,即释迦牟尼一生故事。檐墙壁面壁画原有8块,现北墙东段、南墙西段已荡然无存,西墙及北墙西段尚存约半,余面基本完整,总计尚存125.4 平方米。画师采用分幅兼通景的布局,将释迦牟尼的一生以小故事情节形式表现,每故事旁均有榜题。根据现存榜题内容分析,“释氏源流”当始于北墙东段。

东檐墙北段---太子睹农
东檐墙北段---隔城撩胜
东檐墙北段---宫廷纳妃
东檐墙北段---宫廷纳妃
东檐墙北段---得遇沙门
东檐墙北段---得遇沙门
东檐墙北段---道见病卧
东檐墙北段---道见病卧
东檐墙北段---梵王得梦


东檐墙北段---宫廷纳妃


东檐墙北段---九层铁鼓
东檐墙北段---诸王挣力


东檐墙南段---夜伴出城
东檐墙南段---劝请回宫
东檐墙南段---劝请回宫


东檐墙南段---金刀落发
东檐墙南段---送回金冠
东檐墙南段---禀匿还宫
东檐墙南段---远饷资粮
东檐墙南段---远饷资粮
东檐墙南段---远饷资粮


南檐墙东段---六年苦行
南檐墙东段---禅河沐浴
南檐墙东段---请菩提场
南檐墙东段---天人献花
南檐墙东段---魔众移瓶
南檐墙东段---诸天赞贺
南檐墙东段---龙王赞叹
南檐墙东段---弃除祭器
南檐墙东段---他人求度
南檐墙东段---降伏火龙



西檐墙南段---佛旨移石
西檐墙南段---降伏毒龙
西檐墙南段---宫主礼佛
西檐墙南段---宫主礼佛


西檐墙北段---目连救母
西檐墙北段---文殊问疾
西檐墙北段---临终遗教
西檐墙北段---佛现金刚
西檐墙北段---依救龙王
西檐墙北段---双林入灭


北檐墙西段---佛从棺起
北檐墙西段---佛从棺起
北檐墙西段---育王起塔
北檐墙西段---育王起塔
北檐墙西段---菩提树下

摩尼殿的北面是一座木结构牌楼门,因隆兴寺南北纵深、院落重叠,此牌楼应为前后两个院落之间的导入之门。甬道两侧各有一株寿龄一千六百余年的槐树,一为龙槐,一为凤槐。相传西汉末年,正定城内一个富家的小姐与家中年轻的长工眉目传情,谈起恋爱。在当时封建社会,不难猜到其后的结局:遭到小姐的父母坚决反对,要棒打鸳鸯。俩人便相约私奔,途中遭家人追赶,无处可逃,相对盟誓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说完,在此处当即化作两株槐树。若干年后,汉光武帝刘秀到正定,闻此情,见此树,深为感动,赐名龙凤槐,后人又称之为夫妻树、姻缘树。

正定隆兴寺木结构牌楼门

戒坛是一座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从外面看去,戒坛三层四面,第一层每一面有六根廊柱,廊柱之上是斗拱结构,支撑着整个戒坛的大屋檐,戒坛屋顶为攒尖式屋顶,四条屋脊,每条屋脊上有六只神兽,说明戒坛的等级还是很高的。隆兴寺戒坛是我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其余两处分别在北京戒台寺五台山清凉寺

正定隆兴寺戒坛
正定隆兴寺戒坛藻井
正定隆兴寺戒坛梁架

坛内供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背身相连,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

一般寺院的戒坛上多供奉释迦牟尼佛或其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因优婆离持戒第一,所以在戒坛上多供奉其形象。而隆兴寺戒坛上供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及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这在中国也不多见。另外,这尊双面铜佛像具有明显的明朝中期宫廷造像的风格,在民间极为罕见。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古代,规模较小的寺院没有资格设有戒坛,而隆兴寺自宋代奉敕扩建后,宋、元、明、清历代都由皇帝敕令重修,颇受重视,成为北方著名的佛教寺院,因此设有戒坛。

阿弥陀佛
药师佛
明代铜铸双面佛像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后部。阁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旧名“佛香阁”、“天宁观音阁”。据记载,该阁始建于968-976年(宋初开宝年间)。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斗栱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鸱吻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斗栱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斗栱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梁架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梁架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梁架

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中国保存最好、最高的铜铸观音菩萨像。像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各臂分持日月、净瓶、宝塔、金刚、宝剑等,可惜两侧40双铜手臂均被毁,已改为木制,仅前胸两臂为原铸。观音像神态自若,比例均匀,衣纹流畅,线条细腻,颇具宋代艺术风格。

据寺内一通宋碑记载,其铸造程序是:先铸好基础,然后分七节铸造大菩萨。第一节铸下部莲花座,第二节铸至膝盖,第三节铸至脐下,第四节铸至胸部,第五节铸至腋下,第六节铸至肩膊,第七节铸至头部。

最后添铸四十二臂。菩萨的手均为木雕而成,其上裹布,一重漆,一重布,然后用金箔贴成。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千手千眼观音

大悲阁还有一件国宝---石质须弥座。此须弥座为北宋原物,高2.25米,由双层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脚组成。须弥座采用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的表现技法,雕刻出力士、飞天、共命鸟、伎乐等形象,造型生动,雕工精良,为不可多得的宋代石雕艺术珍品。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须弥座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须弥座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须弥座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须弥座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须弥座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须弥座


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


力士
力士
力士
力士
力士


鸡娄鼓乐伎
采莲舞伎


鼓乐伎
腰鼓乐伎
舞伎
篪乐伎
古琴乐伎
笙乐伎
钹乐伎
舞伎
鸡娄鼓乐伎
箜篌乐伎
方响乐伎
海螺乐伎
舞伎
坐伎
篪乐伎
琵琶乐伎


飞天


飞天
飞天
兽面


兽面


飞天
飞天


迦陵频伽
迦陵频伽
迦陵频伽


共命鸟


迦陵频伽


共命鸟


迦陵频伽


迦陵频伽
迦陵频伽
迦陵频伽


缠枝莲花
缠枝莲花



人面柱
人面柱
人面

1944年(民国33年)重修大悲阁时,拆掉了两侧的御书楼和集庆阁,建筑面积较原来缩小了三分之一。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的宋代壁塑也已无存。阁内有楼梯直达顶层,可凭栏纵观正定古城风光。

慈氏阁与转轮藏阁大体相似,阁内采用永定柱造和减柱造的做法,是其建筑结构上的特点。特别是檐墙一周的柱子均采用永定柱造的做法,是中国国内保存宋代建筑中的孤例。阁内二米高的须弥座上,立有一木雕像,高七米,为弥勒佛形象,或称“慈氏菩萨”,是宋代遗物

正定隆兴寺慈氏阁
正定隆兴寺慈氏阁


正定隆兴寺慈氏菩萨
正定隆兴寺慈氏菩萨

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转轮藏建造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体量较大的一个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梁架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梁架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梁架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梁架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梁架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梁架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祥云悬塑骨架

我一直很好奇,这个像高尔夫球杆一样的木作是什么?万能的百度告诉了我,这是以前祥云悬塑的骨架。也幸好有梁思成先生拍摄的旧照为证,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木作的原样。

梁思成先生拍摄的转轮藏

阁内正中安置木制的直径七米、八角形的“转轮藏”(即转动的藏经橱):中间两根金柱各向左右让出,其梁架结构,作出由下檐斗拱弯曲向上与承重梁衔接的弯梁,上层梁则有大斜柱(叉手)的应用,是早期木构建筑中的杰作。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铁针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

毗卢殿原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崇因寺的主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1959年因寺院残破,为便于保护将其迁建于隆兴寺内。殿内正中供奉一尊明代铜铸毗卢佛像,像高6.42米,由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坐式毗卢佛和三层莲座摞置而成,大小佛像共计1072尊。这尊佛像是明代万历皇帝与其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堪称海内孤例。

正定隆兴寺毗卢殿
正定隆兴寺毗卢殿
正定隆兴寺毗卢殿鸱吻
正定隆兴寺毗卢殿鸱吻
正定隆兴寺毗卢殿明代铜铸毗卢佛像
正定隆兴寺毗卢殿明代铜铸毗卢佛像
正定隆兴寺毗卢殿明代铜铸毗卢佛像
正定隆兴寺毗卢殿明代铜铸毗卢佛像

隆兴寺很大,很精彩,古建筑形式多样,摩尼殿彩塑壁画精美,转轮藏结构巧妙,四十二臂大悲菩萨静立大悲阁。可以慢慢逛,慢慢品味,享受这历史长河中的慢时光。

正定隆兴寺
正定隆兴寺双龙戏珠琉璃壁
正定隆兴寺彩凤琉璃壁

就在隆兴寺隔壁的正定博物馆(推荐指数★★★)

点评:造像艺术展值得一看。

北齐“武平元年贾同村邑人造”菩萨立式石造像
北齐“河清元年建忠寺比丘尼造”双佛石造像
北齐“武平四年”双思惟菩萨石造像
“开皇八年赵爱造”观音铜鎏金立式像
金代红陶殿宇

面是我在山西、北京、河北寻访古建筑和壁画的游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