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前》《爱在午夜降临前》三部曲?

关注者
8,716
被浏览
3,365,258

420 个回答

以下是我看完了三部曲后对第一部《爱在黎明破晓前》的影评

尽管这确实是一本浪漫爱情影片,但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本电影本质上并不是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而是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不过导演选取了爱情为载体。

当然他并没有别的选择,因为爱情是人与人之间最为复杂和深刻的感情,所以我们才能看到爱情几乎出现在每一部文学影视作品中,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才是值得一再去探讨和分析的,有些作者痴迷于去宏观叙事,其实上这样是很愚蠢的。

这本电影最大的特色是充斥着大量的对白以及极为短暂的时间节点,他们在火车上偶遇,度过了愉快的一夜,黎明到来,故事也就结束了。

没有什么复杂和过于戏剧性的情节,人物的性格和层次全部通过对话来呈现,因为也只有这样才来得及将人物关系挖掘得足够深,从而阐述明白,爱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尽管这也花费了三部电影的时间。

我很难将三部电影完全分开来评论,因为在对话之外存在着太多关联和隐喻,在第一本中出现的许多对话后来则完全投射到了第三部中,成为了第三本的情节,相对来说,第二本作为整个三部曲的高潮,更为独立一些。

虽然场景已经简化,但爱情故事中的要素全部都是存在的,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偶遇。

在所有的爱情故事开端,男女主人公基本都是以偶遇的形式初次见面的,他们要么在拐角撞到,要么拿错了对方的行李,要么认错了人,总之隐含着一种特殊和惊喜的意味(即为不同寻常),反之你很少见到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见面是因为相亲,如果是这样那就不神圣了,也不会让人有命中注定的感觉,而命中注定这种感觉是有魔力的,让人觉得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于是爱情就开始了。

如果不神秘、不神圣,让你觉得不是命中注定的又怎么会是爱情呢?

所以偶遇非常重要。

但是所有的爱情难道真的都是命运的安排吗?是上帝决定让你们相遇,又决定让你们相爱的吗?

把这个问题简化一下,就是,爱情之中到底有没有神明

这个问题,在这本电影中,男女主人公分别回答过一次,答案都是没有。

如果你接受了神明在这里是一种隐喻,那么所有出现过的关于宗教的话题和教堂其实都是隐喻。

你可以发现每一次他们关系有所进展后,他们都会谈论到宗教与神,每一次都会重新强调一遍,他们并不信教,其后的一番对话都是隐喻。

那么现在将这部电影重头谈起。

故事的开端发生在一列中途会停靠在维也纳的舒适火车上,有一对说德语的夫妻在吵架。

丈夫在看报纸,妻子指责他看报纸有什么用,他们随后以婚姻中的外遇为话题激烈地大声争吵起来,这之后妻子生气离开,丈夫追了出去,一会后,他们又回来了。

而在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故事的最后部分,在希腊旅馆中,Jesse和Celine同样在争吵中互相指责对方不忠和外遇,随后Celine摔门而出,但是一会后她又回来了。

基本在第一部中关于婚姻和漫长生活的想象与担忧都会出现在第三部中,第三本讲述的就是在最初的浪漫褪去后,漫长的婚姻生活中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因为那对说德语的夫妻很吵,所以在看书的Celine将座位换到了同样在看书的Jesse旁,偶遇就这样开始了。

他们的第一番对话就是关于夫妻会不会在漫长的婚姻生活在受不了对方,Celine说了一番理论,结论是,常年相处后夫妻会有意去忽视对方,Jesee则说,这是自然的规律,这样他们就能携手到老,免得杀了对方。

在相遇的最开始,他们是这样看待婚姻关系的。

而对应在第三部,Celine摔门出去后,再回来,一样是和指责Jesee这些年来一直忽视她的牺牲,不明白她作为母亲的愧疚感和罪恶感,并且将一切错误归结到她的头上,Jesse趴在沙发上,没有面对Celine,并且想要忽视和结束这段对话,于是开口纠正Celine话中无关紧要的错误,不是吐司机是烤箱。

而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在于,如果要回答爱情之中有没有神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回朔到偶遇来说,因为偶遇让人产生了这就是命运的错觉,但真的是偶遇吗?

在维也纳的餐馆中,他们玩了一个假装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实则是为了说真心话的游戏。

轮到Jesse打电话的时候,他袒露了一种担忧,认为Celine那样聪明的人等到足够了解他的时候,可能不会爱他(在爱情的开端,我们总是会想得非常遥远,那时候他们仅仅只有一夜时光)。

Celine装作他的朋友回答道,“再说了,是她要坐在你身旁的,我相信她是有意的,我们男人太蠢了,一点也不了解女人。”

说道这里,餐馆场景便结束了,但至于她只是这样说说安慰Jesse还是真的就是故意的呢?有几点可以证明,Celine确实就是故意的。

在火车上,Celine换座位的本意原本应该是为了方便看书,但当Jesse问她,你知道他们在吵什么吗?

Celine说,对不起,我德语不好。

这里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沉默,因为对话已经结束了,作为萍水相逢的旅客,到这里他们本该继续各自看书的,但是Celine看了一眼Jesse,说道,“你听说过吗,夫妻在一起久了,就会失去倾听对方的能力。”随即补充说了一个关于高音,低音的理论。

这非常明显是一个搭讪,他们本来没有什么可聊的,Celine主动给出了一个话题,使得谈话能够继续下去。

在爱情萌生的初期,关系是很脆弱的,双方没有任何联结,关系随时可以中断,所以寻找话题使得对话不中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比起递情书、送东西要重要的多,因为只有不断对话才能使对方了解你,彼此了解后你们才会有联结,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才能因此而展开。

所以之后的情节里,他们不断寻找各种方式,使得对话不会间断,一旦间断了,他们彼时还很脆弱的关系也就结束了。

另一个不明显的证据,则是在草坪上,Celine说,她下火车的那一刻就决定和Jesse睡了,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推,因为她一开始就是故意坐在Jesse身旁,所以才会下这样的决心。

那么也就是说,这个偶遇并不是命中注定的,甚至也就不是偶遇,说道这里,肯定有人会说,但不管如果,他们能够在火车上遇到这件事情本身仍然是命中注定的呀,这部分人始终认定,爱情的发生是天注定的。

但在第二部《爱在日落黄昏时》里Celine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意义是我们回朔过去时自己去赋予的。

一件事情的意义,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一件事情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本身就证明了,意义是人为去赋予的,我们热衷于回朔过去,反复地去赋予意义。

如同Jesse在自己的书里做的那样,Celine说,那太浪漫了,那不是我。

那其实就是一个寻常的相遇,原本在简单的对话后应该中断的,像任何一个浅尝辄止的搭讪一样,迅速结束又迅速被遗忘,Celine不想这样,才制造了话题,其后Jesse不想这样和Celine告别,将她拉下了火车。

所以并不是命运赋予了他们爱情,爱情其实是他们自己创造的,尽管不能忽视-命运的偶遇这种幻想所具有的魔力。

最开始说过,所有宗教话题都是隐喻。

到维也纳后,他们参观了一座哥特风格的教堂(沃蒂芙教堂),在这部和第二部里出现的教堂都是美丽的哥特风格教堂(第二部里面是巴黎圣母院),第三部里对应已经褪去浪漫爱情幻想的主题,漂亮教堂也变成了一个平实的宗教建筑。

哥特风格的建筑特点是高、尖、直,这一切都是为了营造神秘感,爱情的开端总是和神秘感相伴,如果你完全了解一个人后,你可能就发现他和你的想象不一样了,爱情不就是这样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吗,充斥着自我投射与热烈幻想。

尽管他们都不是教徒,但是仍然进去了,并且心存敬畏。

Celine说,尽管我排斥大部分宗教的东西,可还是不自觉得感受到来这里的人迷失、痛苦、内疚……

在第二部里Celine比较清晰地表达过她不信任何宗教,也就是说她不信神,但是她在教堂里仍然是心生敬畏的(对比她在第三部里的不敬神行为,可以发现她对爱情态度的转变)

Jesse基本也是一样的,不信,但是存在敬畏之心。

对应在爱情中,即为,爱情之中没有神明,不是命运让他们相遇的,这种神秘的宿命感,是之后他们在回忆时一次次赋予的意义,于是那次偶遇在回忆中越发浪漫和充满了决定性。

尽管理智上知道不是上帝安排的相遇,可是,一旦遇到了这种事情,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归结为命运的偶遇,感慨命运的神奇,这不就是爱情吗?

爱情会让人昏头的呀。

这即为,虽然不信(理智与现实),但在教堂中(爱情发生的时候)仍然充满敬畏(又信了)。

而男主女人公对于这个观点,有两段很清晰的阐述。

首先是Jesse在教堂中讲述了一个很突兀的故事,他说,我在这里说不太好,但他仍然说了,一个关于他的朋友遇到的流浪汉的故事,朋友举着100美金让流浪汉回答信不信上帝这个问题,流浪汉思考了一下说,信,于是朋友说,回答错误,开车走了。

听起来像个恶作剧,而且出现的很突兀,没有什么上下文,但如果将这个故事理解为关于爱情的隐喻就很好理解了。

Celine在其后有过更明确的一段解释:

我相信,世上要是有神灵,他不会在我们之间,不是你、不是我,而是存在于我们之间的这方土地,世间要是有某种魔法,他一定是产生于关于沟通和理解的不断尝试。

爱情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复杂关系,人与人联结的产生靠的是不断地沟通和理解。

但是,我们又愿意将这些投射为一个幻觉,回顾历史赋予偶遇一个决定性的意义,将自己的欲望塑造为命运的安排,披上浪漫的外衣,随即便产生了爱情,爱情在初期是一个闭环(某种程度)。

到这里,故事便已经探讨清楚了,爱情的起源,第一部电影的任务便已经完成了。

其余的段落,比如吉普赛人算命那段,其实是为第三部做了一个铺垫,吉普赛人说Celine是个冒险家、探险者,对女性力量充满兴趣,还有女性潜在的创造力,你在成为这种人,你需要摆脱自己拙劣的人生,只有找到内心深处的宁静,才能找到和别人之间正在的关联。

这段话已经能够概括《爱在午夜降临前》后半部的剧情了。

吉普赛人算命结束后,Celine开心地付了钱,并且很惊喜地对Jesse表示她说得很对。

但Jesse不以为然,他认为Celine之所以相信吉普赛人是因为吉普赛人说了她爱听的,而他对此颇有些不屑一顾。

也就说,Celine高兴是因为成为一个有力量有野心的女性就是她所想的(后来的对话她又强调了这点,充满野心,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等),而Jesse的不屑一顾,并不是针对屑吉普赛人的算命,而是与Celine对应的,他不认同这些话。

而这,就是他们在后期漫长婚姻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无可避免的最尖锐的矛盾。

其后他们的对话是,Celine说,我不认为女人真的想毁掉男人,即便她们想也不会成功的,我相信恰恰是男人在毁掉女人。

Jesse:凡事夫妻都会永远讨论这个话题。

Celine:但是没人能得出结论。

第三部中,最后也是这样一个结局,他们的争论没有结果。

后来还有一段是维也纳流浪汉以写诗的方式变相乞讨,Jesse说他不喜欢这样,但Celine认为也挺浪漫的。

尽管,在教堂的时候,Celine说感觉自己是祖母的记忆或是什么,而Jesse表示,这太奇怪了,我时常以为自己仍然13岁。

但其实,他们的世故与天真会交错地表现在不同的地方,这是人与人关系中比较难捉摸的一点,反过来也是迷人的一点。

  诗的后半段是这样的:

  Lodged in life

  Like branches in the river

  Flowing downstream,caught in the current

  I carry you

  you carry me

  That's how it could be

  Don‘t you know me? Don't you know me by now?

诗的这一部分,实际上抽象地描述了第二本《爱在黄昏日落时》的内容,尤其是那句 I carry you, you carry me.

诗句描述了爱情的魔力,而第二部主要阐述的就是通过爱情的魔力,来展现出爱情运行的法则。

总得来说这本电影,阐述了爱情发生的源头,关于命运的一个投射幻觉,并且通过隐喻的方式解答,其实命运不存在,命运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

但是没有说透,说透了,故事就不好看了。

三部曲基本是三个大的主题:爱情的起源、爱情的运行法则、爱情的本质

如果下面两部还打算继续写影评,我会再贴的。

有个人曾经问我,如何判断自己感受到的“爱”,是否真的在彼此间存在?这部片子可以做出一个很好的回答。来聊一聊“爱在”三部曲。

旅行中偶遇1天,然后在音讯全无中分开9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可能爱着对方么?

理查德·林克莱的 “爱在”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一系列电影由特执导,伊桑·霍克、茱莉·德尔佩主演,每部电影相隔九年, 讲述了一对男女从旅途邂逅到错过约定,从再度重逢到共同生活的漫长经历,展现了爱如何穿越了时空,贯穿他们从青年至中年的人生。台词异常动人,被很多人誉为最美的爱情系列电影。

瞬间迸发的激情,

是否值得我们去相信?

美国青年杰西在火车上遇见了法国女学生塞琳娜。两人聊得非常投机,彼此间产生了爱慕。当杰西要在维也纳下车,他邀请塞琳娜一起下车,到城里散散步。就这样,两个人年轻人因瞬间迸发的热情而相遇了。

青春时的爱总是很浪漫。杰西和塞琳娜一边散步,一边分享着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见解,谈论自己的过去。他们从公交车走到音像店,从公园走到游乐场,从广场走到教堂,从河边走到酒吧,一路都在畅谈。他们在公交车上聊着灵魂不灭论,在教堂里谈论宗教和尘世的苦难,又在河边让流浪诗人为他们写一首情诗。

整个城市都成为了这对年轻人恋爱的地方,他们的热情随着彼此的了解程度而愈发浓烈,让两颗心、两个充满活力的身体越靠越近。他们在音像店里害羞地对视,在摩天轮上相拥着亲吻,在河边挽手同行,最后躺在深夜的草坪上做爱。一切自然而热烈。

这场相遇终究是短暂的,天很快就亮了,而这就意味着分别,这毕竟只是一趟旅途。杰西和塞琳娜原本约定永不再相见,在车站却临时改口,约定半年后到两人距离的中间城市相会。

他们执着于浪漫,不愿让这份爱落于俗套,不愿留下联系方式。他们相信对方会来赴约,觉得只有毫无联络,却能够再次重逢才更能证明他们的爱是真切、坚定的。汽笛拉响,他们散落人海,唯一联系着两个人的只有那瞬间迸发的热情和半年之约。

他们会在半年后重逢么?第一部片子就到这里戛然而止。九年后,导演推出了第二部片子《爱在日落黄昏时》,而这时,电影里的时间也过去了九年。

随着第二部电影的讲述,我们会知道,半年之约并未实现。塞琳娜因祖母去世而无法前往。

九年来,她一直在揣测杰西有没有去赴约。杰西去了吗?如果他去了,她感到内疚和辜负。而他要是没去,那当初的爱是不是真的?塞琳娜不知道该去相信哪一种可能。

其实,杰西的确去赴约了,他借来父亲的钱从美国飞来,结果没见到塞琳娜。他想,塞琳娜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耽误。他又苦苦等待了几天,最后无功而返。杰西也同样怀疑,当初的浪漫之爱是否真实,赛琳娜是否和他一样真心。

我想,大多数人如果在他们的境遇里, 可能都早就选择说服自己“Ta一定是没那么爱我的,那只是一时激情,其实可能也不算什么。”这样想,一切都会比较轻松。赛琳娜可以不用觉得忐忑或内疚,杰西也可以不用继续为对方没有出现而难过。

但电影里的两个人没有这么做。或者说,他们做不到放下这个疑问。他们依然将这种可能性留存在心底——赛琳娜觉得杰西可能的确赴了约,而杰西总是忍不住地觉得赛琳娜可能有些不得已的苦衷。

怀着这份不确定,怀着对那一天的信任,怀着对爱的希望,他们才有了在九年后重见的机会。


是因为忘不了对方,才过得不好,

还是因为过得不好,才会怀念?

一晃过了九年,杰西已成为作家。因为无法忘记那一天,他把两人的故事写成了小说。没想到,这本书变成了畅销小说。他后来说,他也想过,有没有一丝可能可以借此找到赛琳娜。

杰西来到巴黎,为那本记录着过去的书做宣传。而塞琳娜真的看到了这本书,来到宣传活动现场,与杰西重逢。他们再次并肩散步,一开始还有些紧张,只好询问对方的工作,找一些轻松的话题。

在咖啡馆里,他们互相询问自己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两人看起来都有些期待又十分紧张。九年了,他们看上去都沧桑了些,消瘦了些。

后来,两人才说起自己当前的生活,他们过得都并不如意。杰西和大学同学分分合合了几年,对方怀孕后就奉子成婚了。那时,他觉得和谁结婚似乎不重要,婚后夫妻间没多少实质交流,只是维持着别人眼中的正常生活。

而塞琳娜正和一位战地记者谈恋爱。之前她有过几次恋爱经历,都不太成功。她难以从感情的悲痛中轻易走出,为了避免下一次受伤,她已不敢向一段关系中投入过多的感情,也不敢去幻想浪漫的爱情,只好劝告自己去接受所谓的现实。

两个人似乎已没有了当年的朝气蓬勃,都被自己的生活围困着。他们都一直没有忘记九年前的那场相遇,对错过无法忘怀。杰西说,他经常忍不住设想,如果当初他和塞琳娜没有错过,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种模样。

而我会忍不住想,像这样的两个人,是因为忘不了彼此才过不好生活,还是因为过得不如意,才没有忘记对方?那样的浪漫再难拥有,现实中的平常感情似乎根本不能与之相比。就像塞琳娜所说,仿佛她一生的浪漫都在那一夜被耗尽了,她已无法再相信自己会有那样的爱意。

两个人再次共度了一天,杰西回美国的航班时间临近了。两个人显然都对对方充满留恋。可是,能怎么办呢?在两个国家他们都已经有了各自的生活,而他们也都怀疑,日常的共同生活会抹杀当年的完美记忆。

杰西会走么?他们会再次分开么?一切是不是走到了要告别的时候?

这是第二部片子《爱在日落黄昏时》结束的一幕。又一个9年后,导演推出了这一系列的最后一片,《爱在午夜降临时》。和上一次一样,片中的时间也再次过去了9年。


尽管知道会破坏完美,

“想和你共同生活”是更真实的爱情

又是9年过去了。导演为我们揭晓了谜底,杰西没有走。他留在了赛琳娜身边。两人居然真的强行把生活扭转到了一起。

此时,他们已经共同生活了9年,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杰西已离婚,儿子跟着妈妈在美国生活。这个暑假,一家人到希腊度假。一家人的生活,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耽于幻想,更多是柴米油盐之事,像所有共同生活的伴侣一样,他们发现自己开始频繁地争吵

最近的吵架核心,是一家人是否要去美国生活。因为杰西与前妻的儿子在美国,杰西对错过了儿子的成长满怀愧疚。这就是当初那对浪漫的年轻人走到一起后的生活吗?

朋友为杰西和塞琳娜订了一间酒店,送给他们当礼物,想让他们共度美好的一夜。他们吃过饭,将女儿留下,从古堡走向酒店所在的海边小镇。在那一路的相谈上,生活的琐碎退去,他们仿佛找回了昔日的感觉。

然而等到了酒店,正当他们在床上温存时,杰西的儿子打来电话。塞琳娜匆匆将电话挂断,没让杰西接听。这本不算什么大事,但杰西过于担心儿子,对此很生气。两人瞬间又开始争吵,越吵越难以控制,翻出旧账,互相攻击。

塞琳娜忍无可忍,说了“我不再爱你”后摔门离开。

杰西在空空的酒店回想着一切,他明白他和塞琳娜的生活不能就此结束。他到河边去找塞琳娜,假装成一个陌生人上前,就像他们最初在火车上相遇那样。但塞琳娜仍在气头上,毫不领情。

杰西苦苦地哀求没有任何效果,塞琳娜依然是拒斥的态度。杰西无奈又气愤,说出了心底话。他觉得,现实生活不会完美无缺。虽然他们的生活中存在一些冲突与不合,但这就是真爱的模样。

因为我特别喜爱第二部影片,反复看了多遍,对于第三部的发展心情复杂。导演没有选择让两个人成为永远缺憾但永远完美的浪漫记忆,而是让两个人把一份精神的羁绊发展成了共同的生活。

回想过去,杰西和塞琳娜也曾幻想两人一起生活后的状态,猜测彼此会因生活琐事而互相憎恨。在初遇到重逢之间的九年,两人都有过很多理性的思考,觉得放下对方生活会更容易。就像赛琳娜说的,“过去是一件美好的事,只要你永远不去处理它。”

但最终,他们无法拒绝对方带来的吸引力,他们仍然想要能够每天、永远在一起——尽管可能未来还会改变,但此刻,再多的理性似乎也拦不住这种冲动

相比起来,“因为我太爱你了,所以我们不要在一起”——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浪漫也不是注定是短暂的东西。浪漫与生活从不对立。

可能这是一种过于理想的心态,但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穿越一生的爱与浪漫。我们知道,长期日常的相处一定会让我们看到对方不完美的一面;我们争吵过一万次,但在情绪过去之后,我仍然感到自己被你吸引;我们说过了一万遍“我不再爱你”,却始终选择了继续坚持我们共同的生活。

有些人会觉得杰西和塞琳娜的中年生活损伤了他们当初的爱,他们最后的和解只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但我觉得,只不过是,爱和浪漫在心智成熟的不同阶段,会表现为不同的样子。最终,它们表现为让我们彼此依靠,都更敢于直面人生的起落和不完美。在沉默良久之后,塞琳娜对杰西做出了回应,她选择接受了这份真实的爱。

而我在开头说的,有人问我如何判断自己感受到的“爱”,是否真的在彼此间存在?

这部片子给我的答案是,就算是最强烈的浪漫之爱,也不会持续、连贯的存在。它一定包含了很多充满怀疑的时刻。在其中的人,都会在一些时刻感到自己不爱对方、或者对方不爱自己。也都有过“不如彻底算了”的自保的心情。

然而,如果爱真实存在,我们一定会至少在一些时刻,感受到一种相互性。当杰西邀请赛琳娜与他一起中途下车,她会应允。当他分享自己的内心,她也会想倾诉自己。当他把他们的故事写成小说,她会前往他的签售会。当他脆弱地把自己的爱意展现出来,她会给出明确的呼应。

我想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得不到回应的浪漫只是一种幻想,而彼此呼应的才是真正的爱情。

以上。

原文发表于得不到回应的浪漫只是幻想,彼此呼应的才是爱情 | KY观影:“爱在”三部曲

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