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股神 76歲炒股 3年賺1000億@旁觀|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06 19:17:43| 人氣4,768|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亞洲股神 76歲炒股 3年賺1000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十月的香港,除了有些秋天的落葉,還很乾燥,天氣偶爾還是很悶熱,但是相比在資本市場狂熱裸奔、瘋狂追逐,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的人來說天氣真的沒有什麼感覺,空氣污染指數也從不關心。恒指在6月還是22000,9月已經到25000,10月12日再直沖29000,大家驚慌失措,又狂喜狂愛,10月26日,恒指真的破了30000大關,之後又大跌又大漲,10多年來的別具一格的港式風格被掃蕩一空,一個新的資本市場誕生了。

股民也好,炒家也好,旁觀者也好,都在頂禮膜拜一個79歲的香港老人,白髮不少,精神甚好,這個香港股市的“帶頭大哥”人物,動輒大聲放言:肯定30000點,耶誕節前33000點,動輒到處傳授自己的投資功略,大贊國企股,他說自己比美國的股神巴菲特更好:人家傳授投資經驗,要收錢的,我都是免費公開說,大家都受用。

絕對不是演說家、佈道者、會上課的人就可以讓一眾散戶、刁民都三生崇拜,這個老頭的家族企業就有5家上市公司,資產上千億港幣,曾經名列世界富豪榜第7位,更牛叉的是2004年,他76歲的時候,突然“頓悟”,拿出500億現金,成立私人投資基金,開始親自下海炒股,方式方法獨具一格,手段和謀略超人一等,很快,2006年他就賺了500億,一年差不多50%回報率。

接近2007年底,這個79歲老人悄悄對媒體記者說這500億可能會達到2000億了,做得比自己的上市公司還出色。的確,他靠實力和招牌說話,做“帶頭大哥”、精神領袖還真的不是吹牛、寫博客、到處演講可以做出來的。

老人被亞太區的數百萬,甚至是數千萬擁躉尊稱為“亞洲股神”,也有人叫他“香港巴菲特”,他還挺受用,一高興就出來談談投資,甚至不吝嗇,公開自己全部的持股名單,投資計畫,他習慣說很老派的港話,也喜歡笑呵呵,他叫李兆基,香港恒基集團創始人、主席。在家排行老四,港人俗稱他“四叔”。

他1928年1月29日出生在廣東順德大良,1948帶1000元隻身闖蕩香港,白手起家創下超過190億美元身家。是大中華地區和香港第二大富豪,排名次于李嘉誠,目前還是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創始人,主席,董事總經理。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美麗華酒店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非常務董事。油麻地小輪董事會成員。

中國人壽小試身手

李兆基是老牌的地產商,發展順利,1958年與郭得勝、馮景禧等八人合組永業企業,開始進軍香港地產業。1963年與郭得勝、馮景禧三人組成新鴻基企業,成為著名的地產三劍俠。1965年香港發生銀行擠提及倒閉風潮,內地十年文革開始,香港發生六七暴動,馮景禧缺乏信心,移民加拿大,李兆基反而趁低吸納,在香港買入大量地皮。1972年新鴻基企業以新鴻基地產名義上市。1973年成立恒基兆業有限公司,大量購入乙種換地權益書,又並購舊樓。1975年與長實、新地、新世界等,合作發展沙田第一城,成為新界大型屋苑的代表作。同年購入中華煤氣,助當時的中華煤氣主席利銘澤擊退英資怡和及港燈提出的收購。1980年開始投資中國地產,與友人在廣州合股興建中國大酒店和花園酒店。

過去20年投資地產令香港人致富,但1997年樓市崩盤後,再來金融風暴,香港經濟迷失方向,人人怨聲載道;大家都知道要轉型,但路在何方?無人說的清。雖然今年倚賴開放市場,經濟緩慢回暖,但香港的自身增長力一直沒有清晰顯現。

消費市場無力承擔香港經濟地爆發力,地產也進入平穩發展期,工業紛紛北遷,大家似乎都明白香港唯有金融投資市場才真的是世界級的,而歷經負資產、股市低迷,這一切元氣未恢復。

2003年突然出現了一個“炒國企新股”轉機,中國人壽12月在香港紐約上市,集資5億美元,中國人壽良好的利潤前景將預期帶來高投資回報率。根據有關招股檔,中國人壽2003年上半年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22%,達到31億元,預計年銷售額將增長20%,其2004年預期投資回報率將從2003年的10.1%增加到11.3%。而統計資料顯示,長江實業2002年投資回報率為5.3%,恒基兆業地產為4.1%,和記黃埔6.4%,均低於中國人壽。

長實(0001HK)主席李嘉誠、恒地(0012HK)主席李兆基及新世界(0017HK)主席鄭裕彤,分別斥2億美元(約15.6億港元)、2億美元及1億美元(約7.8億港元)內部認購中國人壽,以中國人壽招股價3.59元計算,李嘉誠及李兆基分別獲得約4.35億股,鄭裕彤則獲約2.175億股。2003年12月25日,上市一周收市已報5.8元,較招股價升2.21元,累積升幅61%,斥巨額認購中國人壽股份的香港三大富豪—李嘉誠、李兆基及鄭裕彤,合共已帳面獲利24億元。

2004年中國人壽禁售期解禁後,兩大投資客李嘉誠及鄭裕彤先後在每股5元價位進行減持,其中鄭裕彤獲利1.9億元,回報率高達50%,李嘉誠淨賺超過3億,回報率亦逾40%。兩位富豪雖獲利不菲,急急離場。投資感覺不同的“四叔”確按兵不動,似乎在學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做法,看好經濟成長階段的中國龍頭保險公司的無限空間,他要長持。

到2006年,中國人壽發力勁升,一年內升幅達兩倍半,12月中旬收在24元,屢創新高,四叔手持的中國人壽股票,帳面足足賺了90億元。到2007年8月,股價再升到34元,李兆基的一筆16億港元的投資已經賺了130億港元。而中國人壽強悍急升,絲毫不退讓,2007年11月中旬,股價一度高達54元,四叔的賺頭跨越200億,即便2007年12月股價回落到44元上下,其盈利依然有180億左右。

金融投資很快嘗到甜頭,這使得昔日“樓神”轉變要做“股神”了。而1997年,他曾經向北京有關高官投訴,批評紅籌股炒得過熱,市盈率遠高於包括恒基地產在內的藍籌地產股;投訴香港不應該炒味太濃,不應該都去炒股。

香港要做東方的瑞士

李兆基坦言:我與滙豐控股大班龐約翰的意見不謀而合,香港要做到東方的瑞士;至於未來香港最佳投資,我認為離不開金融市場。

李兆基甚至公開表示目前在香港投資股票回報較地產投資好,“軟性投資(包括股票、外匯及衍生工具)容易賺錢,2005年投資債券回報可觀,2006年投資外匯可賺大錢。現在投資200至300億元,隨時有一成回報,賺取20至30億元並非難事;相反,今天要在地產市場賺30億元,就相當不容易。”他很快轉型,做地產差不多40年,開始轉身做金融投資,“ 軟性投資要有大量資金,軟性投資近期回報確實理想,但以三至五年為期就較為波動,長期回報未如從事實業般穩定。”他對整體行業的看法相當清晰,相比而言,76歲開始的活躍令人刮目相看,“單看港股每日成交約400億元,地產每日成交只得4,000萬元,兩者相差一千倍,你應該知道機會在哪裡?”

的確,單從帳面看已見分曉,中國人壽2003年底上市時,四叔只花16億認購了4.35億股,三年來已升值70多億元,勁賺6倍。而2006年恒基地產全年純利135.487億元,但撇除物業重估盈餘等,基本純利為52.682億元,還不如一隻中國人壽賺的多。

李兆基一再指出:“香港一定要朝金融方向發展,世界各地也可以發展地產,惟獨香港金融市場地位就不容易被挑戰,首先香港沒有外匯管制,外資今天來明年即可以走,稅率又低,有利投資,若再配合未來投資移民,相信香港金融業大有可為。”他認為,香港極有條件成為東方的瑞士,成為有錢人聚居之地,特別是稅率低企,遠優於歐美,若投資移民推行順利,他揚言三至五年後,香港將會成為另一個東方的金融中心,屆時豪宅、地產價格還會三級跳。

他預期說:未來有錢人陸續到香港定居,豪宅分分鐘賣到缺貨,香港的豪宅地盤如鳳毛麟角,山頂要找一兩個地盤也不容易,豪宅最淡時每呎價約8000元,以現在情況,三年後可能升到1.6萬元。

李兆基同時傳播自己的看法:香港資本市場新股投資方興未艾,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目前股票市場又未如當年般瘋狂,應該有餘未盡,即如中國人壽,保險行業盈利較銀行佳,國壽應物超所值。

其實香港富豪的動靜從他們日常行為可以看到,李超人家族更喜歡走國際化,李澤巨私人收購加拿大航空公司是一例,李家對香港本地投資適可而止,更喜歡發展西九龍等政府扶持專案。

而恒基主席李兆基看好大中國市場,派大兒子李家傑任恒基中國的董事長兼總裁,在中國內地北京、上海、深圳投資地產,二兒子李家誠在香港發展,他說香港地產只會平穩,工業沒機會再搞,他只看好金融業,他不時提醒政府應該好好把握並鞏固這優勢。李兆基指出,投資香港可分為兩大範疇,一是硬性投資,如房地產等投資專案、一是軟性投資,即紙上投資,如股票、債券等。前者將由上市公司全力進行,後者則由家族基金主力發展。

500億兆基財經基金出世

2004年12月15日,李兆基以私人基金500億元成立兆基財經企業,在海內外四出搜羅股票、債券及地產專案,投資的大方向由李兆基親自掌舵,五名董事中,除了李兆基,還有兒子李家傑及李家誠,妹妹馮李煥瓊及恒基副主席林高演。“大約兩、三年前,我就開始嘗試投資金融股票,以前就由投資銀行的基金經理做,後來就自己做。”李兆基透露,2004年前後基金主要認購國企股及投資日本市場。“日本股市,有十幾年的沉默期,最近兩、三年開始復蘇,息口開始有起色。我之前買入日本四大銀行股份及垃圾債券,都有1-3倍賺頭,例如三井住友銀行債券,以前每股只要0.3元,後來升到1.3元。”李兆基買入日本地產股,同時沽空美國地產有關的股票,一邊做投資,一邊做對沖,獲利過百億元。但他很少說這一段故事,也許香港本地市場基本不關心日本股市。

眾人心目中的成名之作當然是投資中國人壽,李兆基透露,現時基金主要認購國企股。2006年3月買入的玖龍紙業,短短九個月間亦翻了近三倍,獲利超過四億元。

自中國人壽後,只要是大型中資股、國企股在港上市,四叔總是積極行動,指揮自己的兆基財經企業,拿著大把現金買入買入再買入,他所到之處都惹起關注,不僅成為中資股風向標,也是香港人心目中的“神”,跟著四叔走沒錯。

很快,四叔的戰利品迅速增加,他買入過平安保險(2318)、中海集運(2866)、蒙牛乳業(2319)、中電國際(2380)、中國網通(0906)、中興通訊(0763)等不同類型的H股,個個都是行業龍頭,都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大好形勢。2006年起,中資金融股火爆,他又轉投建設銀行(0939)、交通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3968)、工商銀行,處處都留下李兆基的足跡。

2006年是投資者大豐收年份。香港股市暢旺,每日成交300—400億元,而國企股更獨領風騷;國企指數由年初5300多點,一鼓作氣升至年底的8700多點;升幅達64%。到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集資額達2500億元,較2005年多出1倍。

2006年12月初,兆基財經差不多運行2年,公佈持有的中資股有6只,包括中國人壽、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玖龍紙業以及中海石油化學。要看四叔有多少斬獲,單從該批股份的股價升多少,便可見一斑,截至2006年12月2日收市止,股價已較當時的招股價急升30%至逾4倍。兆基財經企業整體資產已經從500億元翻了差不多一倍達到1000億元。

在四叔身先士卒帶領下,香港富豪、企業也湊熱鬧,紛紛看好內地經濟發展,選擇性吸納優質中資股,包括李嘉誠、鄭裕彤、新鴻基地產郭氏兄弟、嘉裡建設大股東郭鶴年家族、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九倉主席吳光正、合和主席胡應湘及南豐等等。

踏入12月,全民皆說中資股。市場也極度火爆,有17只新股登場,李兆基更為活躍,首選仍然是國企股。大至集資數百億的四大銀行,小至集資30億的中海油化學等,包括以5000萬美元入股中煤,都可以看到他的蹤影。中國最大的子午線輪胎專用鋼簾線生產商──興達鋼簾線,其發行的可換股債券,認購名單中四叔也買入900萬美元。另外中國交通和招金股份,李兆基亦有投資。

12月19日,中國交通建設、錦江飯店及真明麗等三間公司首日掛牌,把炒新股狂潮推向一個新高峰。投資者不計價在市場上狂掃三隻新股,令到股價發飆,最誇張的是錦江飯店,剛開市時試過一分鐘內,買賣股數竟超過一億股,升幅更近倍。中銀香港網上證券交易服務在買賣盤大軍壓境下,出現大塞車。當日三隻新股的成交額合共占大市的24%,令執成交牛耳的滙豐控股黯然失色,香港報紙大報特報,謂之“股仔不讓大笨象”。

但散戶再瘋狂,與大戶相比也還要甘拜下風。在新股的捧場常客中,眾多富豪早已名列前茅。尤其是3大地產商,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和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則成為一眾富豪玩新股的領頭羊。

這算是典型的“四叔效應”,追隨者多到令多隻國企股都有數百倍的超額認購,香港股市如虎添翼,氣勢如虹。“香港巴菲特”、“亞洲股神”、“四叔”名聲之大超過常人想像,只要有他的言語、觀點,報紙雜誌都好賣得多。

大炒大賺 亞洲股神現世

2006年12月2日的收市價為准,兆基財經持有中資股:中國人壽招股價3.59元,收市價18.02元大漲401.9%,玖龍紙業招股價3.40元,收市價11.28元大漲231.7%,交通銀行招股價2.50元,收市價7.340元大漲193.6%,中海石油化學招股價1.90元收市價3.110元漲了63.7%,工商銀行招股價3.07元收市價4.030元小漲31.3%,中國銀行招股價2.95元,收市價3.830元微漲29.8%。

港股狂升,四叔對後市看法積極樂觀,認為股市未見頂,還有大升,理由是全球資金湧港,股市不會跌,但停一停再上會更好。他相信,投資中資股相當於投資中國內地,中資股急升是因為中國內地的投資回報增值最快,全世界沒有國家比得上。

四叔更表示,對近期將來港上市的內地新股“只只有興趣”,尤其是行業龍頭股更因政策原因“唔衰得”,會積極入貨。他笑稱,希望自己是買得最多的那個人,只怕太多人追,股票不夠分,今後凡有內地龍頭股上市都會買。

2007年4月,“亞洲股神”李兆基的“金手指”指向廣東地產大鱷碧桂園(2007HK),公開招股時人氣飆升,超過百億港元的孖展額都已在招股首日爆滿,不得不提前結束孖展認購,僅提供現金認購。香港七家主要券商首日借出的孖展額已經接近500億港元,相當於公開發售超額39倍,招股凍結資金3300億元。

碧桂園5.38元的定價很有意思,比每股資產淨值溢價15%-20%,而其它中資地產股上市之初都是折價發行,股價高於資產淨值的中資地產股也屈指可數。以市盈率計算,碧桂園2008年預測市盈率為16倍左右,世茂房地產、富力地產才13倍左右。所以,碧桂園的招股定價並非十分吸引人,而不少散戶完全是沖著李兆基等富豪的名號而非股票本身。這似乎變得有點瘋狂。

2007年6月,他呼籲投資者在恒生指數達22000點便要“小心點”,減持手上的股票,但他強調不會減持中國人壽的股份。但股市依然在升。

2007年8月,香港股市因美國次級按揭危機而引發大跌市。四叔8月24日說看好恒指年底見25000點。事後透露:他在港股大跌期間,動用20億港元,趁低吸納中國人壽、中國神華能源,碧桂園、富力地產、中國海外等優質股份,並建議投資者趁低價吸納心水股票。隨著中國內地決定實施QDII讓內地投資者投資港股後,他對香港股市非常樂觀,公開預測恒生指數在2007年年底可升至25000點,恒生國企指數可升至15000點。

8月25日,四叔手持股份市值超越1500億元大關,超越資本額3倍,李兆基透露他的股票 組合有一半是國企股,他公開唱好港股後市,期望2008年底市值升至2000億元。

2007年9月,當恒生指數升破25000點時,他更預測恒生指數2007年底可達28000點,2008年農曆新年前更達30000點。他建議投資者,沽空弱勢的美日股票,把套現所得轉買入強勢的中資股,尤其是保險及能源類股份,他更點名推介買入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石油、中國海洋石油、神華能源、中煤能源、碧桂園、中國海外、富力地產、中信泰富、中國遠洋、招商銀行等12只“亞洲股神心水股”。

2007年10月12日,當恒生指數升至29000點關口,他仍維持2008年恒指30000點的預測,但現階段不宜高追,尤其是內地地產股,因或受內地宏觀調控影響,並要懂趁低吸納優質股。一邊告訴大家要小心,四叔一邊還在看股票,中國最大的羽絨服企業波司登10月赴港招股,李兆基毫不猶豫拿鉅資加入戰團。

2007年10月26日,受中國內地開通港股直通車的大利好,恒生指數升破30000點,他又預測恒指在2007年耶誕節後會升至33000點,又認為美國次級按揭問題對香港和中國內地影響輕微。反而是大批資金即將湧入,市場會更熱鬧。

2007年10月30日恒生指數達到歷史高點31958點。

不過,北京對港股的狂熱開始警惕的時候,一切突然變得無形,港股直通車暫緩的消息一出,股市大跌,30000點不保。

11月5日股神又發話:港股回吐反而可以趁低吸納,跌得愈多愈要買。當日恒指下跌1526點歷來最大。

11月18日四叔依然在做市場精神領袖,周日他到山頂票區投票,對著媒體記者又再發話:內地可能于未來數日再推出宏觀經濟調控措施,四叔語重心長呼籲股民:“未來數天港股將會很波動,跌幅較大,投資者要好小心,好小心”。同時內地警方大舉掃蕩地下錢莊,大批流入香港股市的熱錢被堵截。他又說:雖然港股短期會相當波動,不過年底可見30000點左右,新年後兩、三個月,恒指可望升上33000點水準。

恒生指數11月16日報收27614點、下跌1136點,與10月30日恒生指數歷史高點31958點相比,半個多月以來香港股市累積跌幅已達到13.6%。不過,股神說的話還是有些受用,11月19日上午恒指微升,一上午即成交接近400億元,市場變得極為小心。

亞洲股神的風采的確不同凡響,有遠見有預見,言語驚天動地,行為直指方向,出言即為普羅大眾著想,眾人跟隨即為神僕,79歲的四叔精神爽朗,思維活躍,活出了真正的風采,就像當年周潤發的槍神角色,誓要成為一個無人能替代的標誌。


我的投資秘笈是5條


四叔即為可愛之處是最愛和記者、媒體談投資,他非常賣力談自己的研究心得,不斷的解釋自己的研究,也不斷告誡大家要如何如何,甚至記憶力極好說半年前就教過你們。

“炒股先要會選股,我有5條秘笈”,他毫不保留說。

第一條是選國家。各國當中當然以中國好,看淡美國。美國現時面對雙赤問題,外貿和財政都有赤字,同時有10萬億美元的國債,單是要支付的利息已經很驚人。如果恒基背負這樣沉重的債務便死定了,但美國是有錢佬,所以可以支持一段時間,但已經有麻煩。所以我的建議是持有中國、沽空美國。

第二條是選行業。我不是教你們,你們自己可以決定,衰了不要罵我。我會選首選保險、能源、地產、銀行四大行業。

第三條是選公司,要選行業的龍頭股,龍頭股升得差不多便選找龍尾股。具體公司我推薦中國人壽(2628-HK)、平安保險(2318-HK)、中石油 (0857-HK)、中海油 (0883-HK)、神華能源 (1088-HK)、中煤能源 (1898-HK) 碧桂園(2007-HK)、中國海外 (0688-HK)和富力地產 (2777-HK)。

第四條是轉本位。美國突然減息半厘,令美元下跌,港元也跟隨下跌。換言之你手上的100元,今天只餘99元,如果減息幅度增至一厘或1.25厘,你手上更只餘96或95元,所以一定要轉本位。

現時中國基於自身經濟狀況持續加息,美國則逼於無奈減息,美元肯會會弱。所以如果你仍然以港元為本位,一年下來最少會損失10%。所以我建議將手頭現金購入澳元,賺取年息6-7厘,勝過港元存款利率的2-3厘;如果要做生意則借港元,年息4-5厘,可以賺息兼賺價,財息兼收。

第五條是沽空一隻、持有一隻。現在香港可以買賣全球股票,所以不要只買單一產品。你看好一個國家、一個行業,同時看淡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便可以從中取利。我建議買重中國人壽和平安保險,沽空美國地產股或日本銀行股。

他對著聽他的話如聽天書的一群香港記者說:“我在半年前已經講過,但是你們未明白,如果明白了,可能已經賺到錢,不用再做記者了。”

“我今天再說得清楚些。如果你持有一些長線投資的股票,價值約20萬元,便可以在投資銀行作抵押,指示其沽空一隻美股或日股100萬元,你有100萬元資金,便用來買進我推介的中資股。按現時情況推測,美股和日股會跌,你沽空先賺一筆,中資股會升,你再賺一筆,基本上是無本生利。如果半年前你們照這樣做,沽空一隻美國地產股,買入富力地產,現在已經賺了150萬元。”

談到投資心得,李兆基越講越起勁。“股神巴菲特有樣好,就系買股都作長線投資。我買新股,都系長線投資”。 翻查資料,兆基財經近兩年認購的17只新股中,有13只為國企股,到2006年12月中旬,單是持有這批新股,已為他帶來超過120億元的利潤。

他又笑言,香港有《基本法》,投資股票也有《基本功》。他進一步闡釋,主要選擇“大只”穩定的股份,買股票是為了長線投資。

四叔做股神 滔滔不絕

在香港出版的亞洲股神書內這樣形容四叔:他性情沉實內斂,不慍不躁,他和下屬說話都是和和氣氣的,他的說話短小精悍,簡單直捷,不事修飾,不好長篇大論,絕無冗贅嘮叨,當然言談中也有超級巨富的氣宇和口吻,但人不驕不囂,反帶點傻意。我未嘗見過他高聲說話,或者厲聲呼喝下屬,衣著也很平實隨便,以超級富豪來說,他算是低調了。

四叔好友羅德丞常向人引述四叔“發達”的故事。有一次,有人請李兆基傳授發達心得,四叔不加思索便答:“想發達很容易,只要每天由起床一刻開始,腦裡不停想著怎樣可以發達,怎樣可以發達,你早晚一定可以發達。”來人續問:“那豈不是很快瘋了?”四叔壓低腔調地答:“會啊!你看我便知道了。”羅先生每次跟人說起這個故事,都笑得合不攏嘴。


亞洲股神的大號越來越響,股神也富有社會責任感,他不斷把自己的心得和公眾分享,也變得極為強烈的自信,“亞洲賭王”何鴻燊近日說恒生指數年底有可能達到40000點,記者問他有可能嗎?股神一點不客氣,斬釘截鐵地說:冇可能,冇可能,無理由,(40000點)咁貴。

其實,股神可以算是平民百姓的“帶頭大哥”,他言語直接簡單,沒有太多技術分析,也不講究資料,更不說那些行話套話,他就直接告訴你買還是不買,說的最多的是四個字:趁低吸納。11月18日在山頂告誡公眾股市會大波動,最後還在說可以趁低吸納。

專業行家、技術派、還有忙呼了20、30年都做不了精神領袖的投資客,當然看不順眼,測市奇准,被股民封為“證券界股神”的瑞銀投資研究董事總經理陸東近日出席一研究會時罕見地公開揶揄“亞洲股神”。

陸東笑稱,資金流向只對股市有短暫影響,長遠仍要看公司盈利,“唔系三、四、五、六叔話個市,值幾多就幾多,咁系冇用,我比較鍾意計數”,他維持11月13日發表的報告觀點,2007年恒指合理價位在23000,按2008年公司平均盈利增幅16%計算,恒指明年合理價為32000,若中國經濟增長繼續強勁,香港樓價持續攀升,港息隨美息回落,以及資金持續湧港,恒指在此等最好環境之下,有機會升至42000。

批評更為直接的是一些專欄作者,“香港地產商,多年來在香港獲取巨利後,進軍內地,富財愈滾愈大。這些巨富儘管也做點善事,誠如林行止所言,捐款多集中於醫療、高等教育等“上流”社會,隱性效果,仍是留名,對於“下流”社會的扶貧,不是興趣不大,就是做得太少。他們努力的目的,只是累積財富。”他們指認四叔根本無法和巴菲特、蓋茨等世界級股神相比。

著名投資專家林森池形容李兆基是“榨牛奶高手”,長期派高息紅利增加自己的現金流,暗示李兆基不打算以恒基上市公司名義投資股票為小股東賺錢,而是自設私人基金,好處都留給自己。

儘管如此,但四叔依然是“帶頭大哥”,進入2007年11月,兩大焦點新股中外運航運(0368 )及中國重型汽車集團相繼招股,緊接於月底招股的中國中鐵集團,傳已引入8 至10 位明星級基礎投資者,包括有“亞洲股神”李兆基及“中東股神”沙烏地阿拉伯王子阿勒瓦利德(Alwaleed Bin Talal )。李兆基更稱2008年將會是股市的“豐收年”,相信很多人可受惠。李兆基建議散戶可於聖誕前趁低吸納。

今年79歲的李兆基,身體十分壯健,說話時中氣十足,媒體記者跟他做訪問,他一開始便連珠炮發,滔滔不絕地講投資股市心得,未答完的問題,絕不容記者插口。記者完全只是做記錄,想再問,已經被他搶了話頭,不過,能說就是新聞,而且,四叔的很多話還是真說給大家聽的。

有一個投資客說:四叔說的對不對不重要,關鍵是他的精神作用,他挽回了公眾的投資熱忱,對市場的信心,這個事港交所、證監會、恒指紅籌、指標股都沒能做到。只有他,亞洲股神做到了。

李兆基似乎忙忙碌碌,其實他很會保養,他心平氣和,又愛做運動。每日早上都去打高爾夫,下午2、3點才返回公司工作。以往便有傳四叔曾與李嘉誠、鄭裕彤和林建嶽,在粉嶺皇家哥爾夫球場打高爾夫球,並且口頭戲言一洞注碼數10萬至100萬,一杆20萬,結果四叔在一個多星期內,輸掉1400多萬口頭注碼,以後都不敢再“打大波”。

閒時李兆基也愛盤膝靜坐,每次打坐超過一小時,他曾對記者表示:養生之道在於不輕易動氣,對人開放? 注意涵養,性情平和,便不容易緊張,心平氣靜,自然健康。

對於飲食,李兆基也很講究,四叔至今仍在國際金融中心的總部內設有員工飯堂,每日都有老火湯和幾道小菜,免費讓員工享用,讓他們午膳時不用在外面逼。而他自己,則另有私人廚師,為他準備午餐。順德人四叔十分喜歡吃順德菜,包括炆大鱔、順德魚腐、炒雙皮奶和金錢龜湯等。

李兆基也經常奉勸年青人,特別是初出道的打工仔,第一桶金很重要,“小儉就致富,儲到第一個100萬,然後去投資,就可以變出200、300萬。”

他說自己就是從打金儲備一點一點做起來的。

2007年8月24日亞洲股神買貨清單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中 國 人 壽 ( 2628 )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130.60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平 安 保 險 ( 2318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48.10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神 華 能 源 ( 1088 )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24.90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中 遠 控 股 ( 1919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19.80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招 商 銀 行 ( 3968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18.30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中 煤 能 源 ( 1898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9.75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工 商 銀 行 ( 1398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9.59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碧 桂 園 ( 2007 )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8.23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玖 龍 紙 業 ( 2689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8.20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交 通 銀 行 ( 3328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4.80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中 國 銀 行 ( 3988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4.40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中 國 網 通 ( 906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3.75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建 設 銀 行 ( 939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2.80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海 油 化 學 ( 3983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2.30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洛 陽 鉬 業 ( 3993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1.73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中 海 集 運 ( 2866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1.23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合 景 泰 富 ( 1813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1.10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中 國 電 力 ( 2380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0.98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複 星 國 際 ( 656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0.53

招 股 時 買 入 的 股 份 : 領 匯 ( 823 )
昨 日 賬 面 賺 ( 億 元 ) : 0.21

總 額 : 301.30

清 單 上 其 他 股 票
中 石 油 ( 857 )
中 石 化 ( 386 )
中 海 油 ( 883 )
中 國 移 動 ( 941 )
中 國 聯 通 ( 762 )
中 電 信 ( 728 )
雅 居 樂 ( 3383 )
合 生 創 展 ( 754 )
綠 城 中 國 ( 3900 )
新 世 界 中 國 ( 917 )
兗 州 煤 業 ( 1171 )
鞍 鋼 股 份 ( 347 )
馬 鞍 山 鋼 鐵 ( 323 )
江 西 銅 業 ( 358 )
中 信 資 源 ( 1205 )
海 螺 水 泥 ( 914 )
中 海 發 展 ( 1138 )
中 交 建 設 ( 1800 )
大 連 港 ( 2880 )
理 文 造 紙 ( 2314 )
中 旅 國 際 ( 308 )
中 國 龍 工 ( 3339 )
興 達 國 際 ( 1899 )
A50 中 國 基 金 ( 2823 )
蒙 古 能 源 ( 276 )

李兆基生平描述


李兆基1929年出生於廣東順德。當時其父在順德開了家經營金銀業的小鋪,李兆基的孩童時代就是在這個小鋪子裡度過的。從小耳濡目染,使李兆基對做生意產生了特殊的興趣。三十年代中,李兆基的父親從順德來到廣州,開了一家銀莊。小學剛畢業的李兆基也隨父親來到廣州,在父親的銀莊裡打雜。三、四十年代,中國內地戰亂頻仍、社會動盪。李兆基在銀莊裡每日接觸大量錢財,他親眼看見有的人幾天前還擁有幾捆鈔票,幾天後便隨鈔票劇烈貶值而一文不名。年輕的李兆基從中悟出一個道理:鈔票只是浮財,而擁有物業才是真正的恆產。這個道理李兆基認為他終身受用不盡。

1948年,李兆基懷揣一千元錢,隻身來到香港,躲避戰亂。初抵香港,寄住姑婆位於跑馬地成和道的家中,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貨幣兌換業務的優勢,在幾間銀鋪掛單,從事買賣外匯和黃金的生意。李兆基說:當時無立足之地,只求溫飽,之後有車用、有樓住就已經心滿意足。要用平常心,靠自己奮鬥,發揮自己能量。

當時正值解放戰爭之時,不少內地財主跑到香港,外匯兌換業務及黃金買賣生意十分興隆。李兆基與何賢等人合作,在這場黃金大戰中大賺了一筆,為其後來事業的發展奠下第一塊基石。李兆基的平常心,令他在商場上贏得不少好友。

五十年代初,李兆基又轉行做五金生意和進出口貿易,生意順手。然而,儘管鈔票源源不斷地賺進,李兆基的心裡仍不踏實,廣州的經歷令他終身難忘,他決心另擇生意行當。從過去的經驗裡,他選擇了一個可靠的行當 —— 從事地產業。

1958年,李兆基和馮景禧、郭德勝等八人合股組成永業公司,開始涉足地產生意。公司開辦後,他們推出“分層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面向廣大中下層市民,一改過去地產業經營方式,使得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樓宇均銷售一空。

1963年,李兆基與馮、郭兩人甩掉其它五位股東,另組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李兆基任董事局副主席兼公司總經理。三人聯手,在地產界聲名遐邇,有“地產三劍客”之名。新鴻基公司看准香港經濟起飛和人口急速增長的時機,大力興建大型屋村和中小型住宅樓宇,發展得十分順手。

1972年新鴻基地產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餘年的“三劍客”也於此時分手了。分手後,李兆基分得約值五千萬港元的地盤和物業,他又用這些物業於1972年底和胡寶星合作,組建了“永泰建業有限公司”。胡寶星任董事局主席,李兆基為副主席。

1973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氣沖天之時,李兆基趁機將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漲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撈了一把。也是運數使然,就在李兆基大撈一把之後,香港股市隨世界經濟衰退而大崩盤,地產業也隨之陷入低谷。李兆基此時手裡握著巨額現金,他看准機會,大肆壓價購進土地和舊樓。

1975年,香港股市開始復蘇。李兆基也在此時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業有限公司。股本1.5億港元,地盤20個。公司成立之後,李兆基有意將恒基兆業上市。他選擇了一個最便利的方法 — 買殼上市。即收購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然後將之改造,以嶄新面目上市。

李兆基的目光瞄向他與人合股的永泰建業公司。他以物業換取了永泰一千九百萬股的新股,成為最大股東,取代胡寶星出任永泰董事局主席。李兆基接手永泰後,他又將面向廣大市民的經營方法注入永泰,使永泰發展良好,股價也隨之上漲,由原先不足一元漲至1976年初的三到四元。在李兆基經營下,永泰生意蒸蒸日上,盈利迅速增長。

至1979年,由於盈利增加一倍多,李兆基決定派送新股,這樣永泰股數逾億股,市值已達九億多元,擁有二十余個樓盤。按香港法律規定,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私人不能擁有超過75%。李兆基在永泰已擁有百分之七十的股票,因此,他無意將永泰再擴大。他的目的,還是要將作為永泰總公司的恒基兆業早日直接上市。恒基兆業成立之初,僅有股本一點五億元,樓盤二十個。但幾年之後,它的地盤激增至逾百個。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源源不斷地取得足夠的土地來建房決非易事。

李兆基以其獨到的眼光和方式來為自己增加土地儲備。他採取的方法是收購舊樓,然後拆建出售。這些舊樓由於絕大部分在市區,故發展潛力十分驚人。李兆基長年在歐美的中文報刊上刊登廣告,收購香港的舊樓。這一招,不僅方便了那些華僑,也使得李兆基在沒有競爭對手下取得最優化的效益。在收購了一層舊樓後,他會想方設法陸續買下全樓,然後再逐漸買下周圍樓宇,無聲無息地擴充著。在收購後期時,即使價格較高,他也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因為即使如此也比官地競投合算。李兆基以工業化方式經營地產業。他將土地視為原料,樓宇為製成品。源源不斷地收買土地和不斷生產出成品,使恒基兆業博得港人口中的“樓字製造工廠”的名聲。

1981年六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將恒基兆業推上市,一舉集資十億港幣,充實了自己的實力。成功地渡過了八十年代初、中期香港地位未定時的低潮期。渡過了八十年代初中期的低潮,李兆基和他的恒基兆業又上一層樓。

1988年,恒基兆業地產公司全面收購了永泰建業,將之改名為“恒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此同時,恒基發展又宣佈發行十二億新股。由於該公司擁有28.7%的香港小輪公司股權和26.4%的中華煤氣股權,更顯得實力雄厚。擁有恒基兆業地產和恒基兆業發展這兩個實力雄厚公司的李兆基,也一舉躍入香港十大富豪榜中。香港地產界權威人士在評判李兆基與李嘉誠、郭德勝、鄭裕彤四人時,曾有這樣的評語:長江實業雄才大略;新鴻基地產穩健有為;新世界發展勇氣逼人;恒基兆業則眼光遠大,先聲奪人。

至此,李兆基精心設計的收購、吞併戰終於實現了完滿的結局,李兆基通過完全吞併原來實力比他強的胡寶星,達到了利用別人發展自己的目的。而李兆基的借殼上市、以小博大的收購、吞併戰術,至今仍成為股市收購戰中的成功範例,成為香港的著名股市例證。

1993年2月,他與鄭裕彤、何鴻燊以14.9億港元收購加拿大Westcoast Peboleam公司。1994年8月,出售加拿大物業百福軒(總樓面要1.63萬平方米),市值1.6億美元。

恒基地產于1992年大量投資中國內地房地產,1993年6月止,在中國內地供集團發展的地盤共有20個,總樓面積逾185.8萬平方米,分佈於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地,其購入成本低於集團總資產10%。

1993年下半年,恒基地產再分別購入廣州及北京東城兩幅地皮。李兆基原計劃將這些中國內地投資分拆上市,但未能成事,部分原因是恒基中國缺乏3年業績,未符合上市規則,恒基地產轉而發行可換股債券(債券可兌換成日後上市的恒基中國股份),集資4.6億美元。恒基與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聯合投資65億元人民幣,投資武漢江灘填平工程、改造渦輪機廠、重型機廠、重建武漢中山路、武漢飯店;與九龍倉簽意向書計畫投資上海靜安區商品房;又與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等組基金至少1億美元投資武漢國企。

1980年內地剛剛開放,李兆基就與胡應湘、馮景禧、鄭裕彤等連袂投資廣州中國大酒店。其後,更是大舉投資內地,投資額達上百億元。1996年元月,北京恒基中心封頂,該項目總投資達33億元,建築面積達28萬餘平方米,坐落於長安街上,成為京華又一美景。李兆基於1993年被國務院港澳辦和新華社香港分社聘為港事顧問,並成為“廣州市榮譽市民”。
1995年底又被聘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委員。

李兆基有三子兩女。長子李家傑畢業于倫敦大學,現為恒基董事,參與在中國內地恒基中國公司管理。

經過多年發展的李兆基,現在已成為香港地產業界中具有舉足輕重的顯要人物。他現在是香港恒基兆業地產及香港中華煤氣公司主席,共計持有59.87%的恒基兆業、2.5%東亞銀行、12%新鴻基公司、10%星洲新達城市發展的股份。此外,李兆基通過恒基兆業地產持有71.8%的恒基發展、29.7%中華煤氣、32.6%油麻地小輪和25%廣州洛溪新城的股份。1996年,恒基兆業地產總市值達123.30億美元,資產總值為679.45億港元,營業額 111.71億港元,在香港上市公司排名中位居前列。2005年,恒基兆業營業額67.73億元,盈利達到135.49億元。2006年,營業額達到83。56億元,純利達到98.1億元。2007年11月19日,股價達到64元,市值1253億港元。這僅是恒基兆業一家,而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美麗華酒店企業有限公司、陽光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都有各自精彩。

李兆基雖只是小學畢業,但卻身懷絕技:用算盤計算快過電腦。他的腦力驚人,恒基一百多地盤,他都記得清清楚楚,哪裡進度如何,哪裡面積多少,隨口可出。李兆基的座右銘是:“先疾後徐,先聲奪人,徐圖良策”。他認為凡成功不可或缺的是培養好自己的能力,做好事前準備,有獨到眼光,方能先別人一步。每年集團年報的主席報告都是由他親自撰寫或修改。

李兆基談到個人財富問題,說了一句古語:“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始終認為,不擇手段,沒有道義,發達了也沒有用,做人應該要有自己的原則和理想。

李兆基認為,事業所帶來的成功感,不完全在金錢方面。在他心目中,做地產最重要的是有預測能力和鑒別能力,買地就像買衫一樣,買得便宜穿得久,便說明你眼光好、買得值。大家一齊去買地,誰識貨,誰不識貨,“有料無料”,幾年後便見分曉。總括來說,投資有如一塊試金石,能分辨“高”“低”、明察秋毫,是為最成功的境界。李兆基除了投資眼光快且准外,待人接物也很注重傳統的人情味,決不像有些商人只認錢不認人,幾十年來,他的恒基公司幾乎與香港各大地產公司都合作過,被譽稱為“百搭”地王。

作為地產界的“大哥大”,李兆基在香港政府適應市民要求壓樓價之時,曾帶頭將馬鞍山新港城最新樓盤自貶身價8%,為其它地產公司做出一個榜樣。

李兆基雖然幼時讀書不多,但他頗有古文修養,買下、貯存有大批古書。由於他曾捐出大筆基金給牛津大學,1979年捐助英國牛津大學的華頓書院。設立“李兆基獎學金”,每年保送3至4名香港優秀學生負笈牛津大學,先後已有46位修讀不同科系的學生受惠。牛津贈予他“院士”和“博士”的榮銜。李兆基熱心支援社會公益事務,具有培育英才的遠見和胸襟。他屢次出資贊助中、英、港的教育事業,貢獻至巨。其中有三項成績尤其卓著。

1982年他與好友設立“培華教育基金”,並擔任主席,資助中國發展教育和培訓專業人才。
李兆基對中文大學的學術科研發展貢獻尤多,他慷慨解囊資助中大設立三年制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並擔任顧問委員會委員。現任該校聯合書院校董。近年,他又聯同摯友鄭裕彤博士捐助600萬美元與中大及耶魯大學,支持香港、華南及臺灣地區研究計畫。他屢次捐款支持國際康復機構、香港公益金及愛丁堡公爵獎勵計畫。其家鄉順德縣之醫療。教育和體育事業亦屢獲資助。

李兆基還斥資10億港元,設立一間私營醫院沙田仁安醫院。

李兆基 事業年表

1928於廣東順德大良出生,父親李介甫經營金鋪和銀號。

1934六歲開始跟父親學習從商。

194112歲便學識看金、化金、熔金術,出任黃金買手,又將舊紙幣漂白翻新,被稱為神童。

1948帶覑一千元,隻身來香港,寄居于姑婆跑馬地家中,並在中環文鹹東街的金鋪掛單,及後發展貿易生意。

1958與郭得勝、馮景禧等八人合組永業企業,開始進軍香港地產業。

1963與郭得勝、馮景禧三人組成新鴻基企業。

1965發生銀行擠提及倒閉風潮,之後內地十年文革開始,香港發生六七暴動,馮景禧缺乏信心,移民加拿大,李兆基反而趁低吸納,在港買入大量地皮。

1972新鴻基企業以新鴻基地產之名上市。

1973成立恒基兆業有限公司,大量購入乙種換地權益書,又並購舊樓。

1975與長實、新地、新世界等,合作發展沙田第一城,成為新界大型屋苑的代表作。同年購入中華煤氣,助當時的中華煤氣主席利銘澤擊退怡和及港燈提出的收購。

1980開始投資中國地產,與友人在廣州合股興建中國大酒店和花園酒店。

1981將私人持有之中華煤氣及油泺地小輪股份轉讓予恒地,並將恒地上市。

1984中英前途談判展開,樓股皆跌。收購永泰建業,易名恒基兆業發展(恒發)。

1991安排長子家傑進軍中國地產業。

1993由恒發斥資$33.6億收購美麗華酒店34.78%股權,擊退中信泰富及長實兩個買家。

1993年恒地及恒發在市場集資$90億。

1995成立私人投資的仁安醫院。

被美國《福布斯》選為世界第七大富豪,擁$65億美元資產(約$500億港元)。

恒地配股集資$22億,翌年再集資$35億。

1997恒地在日本上市。

1998乘地產低潮,以$24.4億向恒地購入新都城一期商場及上水中心商場連車位,現市值共值$40億。

2004成立「兆基財經企業」,資金規模$500億。

2005成功私有化恒基中國及恒基數碼,但多次私有化恒發失敗。

12/2006大量認購新股,以中國內地龍頭金融股為主。


台長: allen
人氣(4,768)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xxx
good
2011-06-18 16:53:15
持久液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09:28:5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