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研究恐龙的意义是什么?

关注者
2,374
被浏览
1,829,681

376 个回答

换个角度思考。研究恐龙包括除了恐龙以外的所有其他古生物,就是在研究我们自己,研究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

1.研究古生物就是在研究我们自己

我们人类研究的所有古生物,在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几千万年,几亿年里都一直陪伴着我们人类的祖先。也许它们从未与我们当时的祖先谋过面,但是在某个时间点上,它们曾与我们的祖先共同存于当时的地球。

1亿年前,人类的祖先是如同树鼩一样的小动物,善于爬树,以昆虫为食,昼伏夜出。恐龙正处于繁盛期,开花的被子植物和真正的鸟类已经出现,人类的哺乳动物近亲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多样性。如果不是白垩纪末的陨石撞击,可能现在仍然是恐龙时代,而不是哺乳动物鸟类时代。

2亿年前,人类的祖先是如同鼩鼱一样的小动物,主要生活在地上,当时整个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的祖先以及恐龙刚经历过三叠纪末的大灭绝,恐龙逐渐显示出陆地霸主的潜力,大型的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已经存在。各种裸子植物苏铁、银杏、松柏类繁盛。翼龙已经飞上天空。

3亿年前,人类的祖先是如同蜥蜴一样的小动物(骨骼结构与爬行动物不大相同),已经能够下蛋,以昆虫为食,可能生活在当时赤道附近的它们的盘龙类近亲楔齿龙类也长得越来越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成为当时陆地上的顶级捕食者。它们周围的植被主要是石松类、属于真蕨类的树蕨、种子蕨类、以及属于松柏类的科达,天空中最显眼的是各种大型化的昆虫,脊椎动物尚未具有飞行能力。

4亿年前。人类的祖先是某种肉鳍鱼类,脊椎动物尚未登陆,大型肉鳍鱼类在水中大快朵颐,大型节肢动物翼肢鲎也在当时的水中也存在。陆地上已经存在动物和植物,植物以瑞尼蕨类、裸蕨类、工蕨以及石松等原始的陆生维管植物。蛛形纲和多足类节肢动物是当时陆生动物的主要组成,软体动物中的腹足类和脊椎动物还要等到石炭纪才能真正自由地在陆地上生存。

5亿年前,人类的祖先是某种不具有下巴的脊椎动物,在水里游来游去,陆地上没有维管植物,可能存在地衣以及原始的有胚植物。动物尚未登陆,都在海里。人类祖先在海洋中,周围生活的主要是各种无脊椎动物-各种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等,脊椎动物在当时的海洋里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类群。

这只是选取了5个时间节点,每个时间节点之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我们虽然只存在于今天,但是我们的祖先从生命诞生开始就已经一代代的存在了几十亿年。

难道你不想知道在某个时刻,我们的祖先曾经存在的某个时刻,它们生活的地球上,生存着哪些生物吗?它们曾遇到过哪些生物?曾被哪些动物吃掉?曾吃掉过哪些动物?

各个时代各种生物的存在、演化与灭绝,可能也会或多或少影响了人类的祖先在当时的演化。

研究古生物的一个原因正是为了还原当时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原貌,说不定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便推动了人类祖先在当时的演化。


2.研究古生物就是在研究今天的世界

生命之树。图片来源:https://www.evogeneao.com/en/learn/tree-of-life

天空中飞翔的鸟儿,地上的小草,路边的树,家里养的狗、猫和花,我们餐桌上的各种食物,这些与我们共存于同一时间的生物,在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几千万年,几亿年前也有它们的祖先。

它们的祖先也有着各种各样已经灭绝的近亲或者远亲。

我们研究人类的起源,也会去了解傍人、西瓦古猿、阿喀琉斯基猴等与我们人类祖先或近或远的动物。

同样我们研究鸟类的起源,也就会去研究暴龙、梁龙、三角龙、甲龙这些与鸟类祖先同属于恐龙的动物。

板足鲎与蛛形纲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我们研究板足鲎是否可以了解蛛形纲的祖先在水里大概是什么样子呢?虽然板足鲎这个类群内部也十分衍化了。

三叶虫和奇虾已经灭绝了,但是它们与昆虫同属于节肢动物,我们身边烦人的蚊子,在5亿年前拥有生活在水中的甲壳类祖先,也许曾与三叶虫生活在一起,研究寒武纪时期的奇虾、三叶虫以及其他奇奇怪怪的节肢动物,也能让我们知道我们周围的昆虫、吃的螃蟹、小龙虾的祖先,在当时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我们无颌的脊椎动物祖先也曾见过它们。

所有的古生物与现生生物的祖先在当时都有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研究古生物也相当于在研究现生生物在当时的祖先,有助于我们了解现生生物是如何一步步从几亿年前走到今天的。

每一个人身后都站着几千个鬼,同样每一个生物个体背后,都是它们几亿年几十亿年中成千上万的祖先,难道你不想了解它们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吗?

你所看到的生命世界,背后都承载了几十亿年的历史。

人类文明存在的目的就是探索这个世界,人类好比宇宙创造出的一面小镜子,人类属于宇宙,宇宙通过人类来了解自己。而了解人类所在的星球上过去发生的事情,以及人类今天所在的世界是怎么来的,人类本身是怎么来的,就需要我们去研究古生物,包括恐龙化石。

东非谷地的高原因为地质原因偶然向上顶了一下,谷地两边的猿猴自此分道扬镳,一边的猩猩至今在白蚁丘和树枝上觅食,另一边的则正在用手指划拉知乎。

印度次大陆板块出现的一丝丝气候变化,让一头长着蹄子的"狗"不得不跃入海中,然后世界上就多了一种长得像鱼的肉食性巨无霸,追根溯源,智商爆棚的虎鲸却与傻不拉几的牛羊是亲戚。

第一个试图把卵憋在肚子里孵化的崖蜥,兴许只是为了紧赶慢赶的争取一点点在滩涂上觅食的时间,绝对不是为了造就后来的海洋霸王沧龙一派。

板足鲎翼肢鲎在海洋里挥舞着几米的大螯纵横捭阖让各种甲胄鱼瑟瑟发抖的时候,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一些后代要靠着变身成螨虫寄生在这些小家伙后代身上来苟延残喘。

古生物学是最能体现时间魅力的学科!

无机物的历史太过枯燥,一成不变的土壤与冥顽不化的沙砾,历经亿年不愿意发生一点点改变,让非地质学专业的人望而却步。

但生命的进化一旦扩大到了以百万年为衡量标尺,则淋漓尽致的谱写出了千变万化的传奇。

你们家犄角旮旯里被你扫除干掉的某个节肢动物,曾经却是威震全世界的地球霸主!那个慵懒的躺在你家等待被铲屎的噬元兽,不会跟你讲当年自己的大表哥恐猫是怎么把你的祖先脑壳当成酒心巧克力的。

人生有七情六欲,生活有各种压力,可是那些在你眼里痛不欲生天崩地裂的压力,放在这种时间维度里,还不如某只腕龙饭后的排泄物价值高。

每次心烦意乱,暴躁愁闷的时候,我都会去找BBC的古生物纪录片排解,它能让我意识到,我的生气,我的无奈,我的苦恼,都不过是名副其实的一时之气罢了,新西兰大鱼龙在推测里应该是世界上出现过的最大生物,可是至今连片说得过去的骨头都没留下来,你说我有什么好愁的呢?


我不清楚,也说不明白研究恐龙在科学上的意义,但我能差强人意的理解它在思想上的价值。一种巅峰期长达一亿三千万年,超过了人类进化史千倍的传奇生物,它们的成功之道和生活方式,从哪方面而言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

时至如今,合弓纲哺乳动物的几乎所有植食性废物,都要依靠微生物的帮忙才能消化植物纤维,而梁龙的胃却可以独立自主的磨掉坚硬的苏铁,你现在可能觉得这似乎无关紧要,可是时间扩大到百万年,谁知道这会不会是包括你人类在内所有合弓纲最终灭绝的伏笔呢?毕竟,当年独霸天空上亿年的翼龙死都想不到翼膜上破个洞就是它竞争不过鸟类的开端呐。

多看看古生物的进化史吧,你的学业波折、爱情痛苦、家庭矛盾、人生不顺、子女不幸、贫寒富裕、仕途失意……甚至是民族仇恨、国家争端、地域对立……在真真正正的波澜壮阔面前,都化成了涛涛黄河中一粒无足轻重的沙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