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安心出行」可以成為起步點

【新冠肺炎】「安心出行」可以成為起步點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緩和,政府放寬聚會限制,但近日爆出「宅度假」(staycation)群組,市民防疫不可鬆懈。因應外出更多更頻密,市民應記下行蹤,以便自己或同行者萬一確診後,衞生部門更大機會查出源頭,以及阻止病毒擴散。政府準備推出相關流動應用程式,有望方便市民記錄出行,若果程式運作順利,有望增加市民對政府推動智慧城市的信心。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周日(1日)表示,政府準備推出「安心出行」感染風險通知手機應用程式。市民屆時可以透過掃描場所張貼的二維碼記錄出行習慣,當個別場所出現確診個案,而用戶曾與確診者於相若時間到訪有關場所,應用程式會向用戶發出通知及健康建議,讓他們知悉感染風險。

衞生署指,女病人曾到梅窩銀礦灣海景渡假樂園Staycation。(網上圖片)

助當局追蹤傳播鏈

強制記錄行蹤是最有效追蹤病毒傳播途徑的方法,追蹤傳播鏈有助尋找傳播源頭,以便有關當局隔離感染者和把曾到訪地方清潔消毒。但市民或有保留,故政府採用自願參與,並在政府部門先實行。雖然如此,各公私營機構應該配合政府落實。

其實,在9月限聚禁令嚴格執行的期間,衞生防護中心主任張竹君坦言追蹤工作依靠患者的記憶,故出現漏報實屬正常。既然當時收集資料已現困難,何況是現在聚會限制放寬了,市民出行更多更頻密?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政府正準備推出命名「安心出行」的感染風險通知流動應用程式,將率先在政府場所試行,然後逐步擴大使用範圍。(資料圖片)

愈多人用愈有用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早已建議市民自行拍照或文字輸入記錄,但反應似乎不甚踴躍。因此,推出應用程式能進一步方便市民回溯行蹤。鑑於不少市民擔心個人行蹤會洩漏給政府,政府承諾不會透過程式收集個人行蹤,出行記錄是加密存放在市民電話,可望令市民放心。而根據政府介紹,確診者如果有下載程式,當事人必須提供出行記錄,以找出潛在緊密接觸者,公務人員省回重組行蹤的步驟。

政府要預計實際情境的影響,例如餐廳、健身室或者的士使用程式,因為空間範圍較少,確診者與接觸者的接觸較密切,應用程式的效用會較明顯。換轉在酒樓或者商場等面積較大的場所,確診者相信與數以百計客人在同一時段出現,但可能相距甚遠。程式如果向所有客人發信息,既有小部分人會過於憂心「中招」,變得焦慮,但更大部分可能當一般手機訊息推送,輕視訊息,未能發揮程式的警示作用。也因如此,愈多商戶、場所張貼二維碼,確診者和衞生部門了解的行蹤記錄會愈細緻,政府向大眾發放的提示信息也更準確。

張竹君指,疫情未完全「清晒、斷尾」,稍一不慎疫情有可能會再反彈。(鄭子峰攝)

專業技術須做好

相信應用程式在實際執行時,社會需要時間適應,例如有商戶會自行設限,只准願意使用程式的客人入內,有顧客會不滿,又或者有些高風險的商戶或光顧的客人拒絕參加,令追蹤工作「走漏眼」。然而,抗疫是全社會的任務,不能獨善其身。出現宅度假群組令人擔憂疫情反彈,若然失控的話,冬季第四波疫情規模難以想像,到時候政府再強制到訪登記就為時已晚。

「安心出行」將會改變市民的出行體驗,同時考驗政府對科技應用程式普及程度。就防疫抗疫範疇而言,因為境外回港人士輸入病毒的風險大,社會對強制執行「居家抗疫」手環和應用程式,即使追蹤個人位置也無甚爭議。相比之下,「安心出行」是針對全港市民,若然程式運作順暢且夠普及,表示取得民眾信任,這將幫助政府日後推廣運用個人資料的數碼服務,在12月推出、前稱數碼個人身分的「智方便(iAM Smart)」是其中之一。「智方便」是政府實踐智慧城市的重點項目,市民可以憑單一數碼身分和認證,在公私營機構網上交易和處理法定文件。萬一「安心出行」乏用家,或者頻頻出錯,市民怎能相信新數碼政府服務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