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部电影让你受益良多?

相关问题 哪部电视剧让你受益良多? 央视有哪些节目让你感到受益良多?
关注者
95,761
被浏览
19,339,172

2,453 个回答

(内附片单,多图预警,片单更新至超过100部)

这段台词出自大卫·芬奇导演的《返老还童》,也被译为《本杰明·巴顿奇事》。

这部电影我看了四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触。

有时看到爱情,有时看到成长,有时看到生命,有时看到死亡。

电影改编自菲茨杰拉德的短篇《本杰明.巴顿奇事》。小说篇幅不长,32开的书只两百来页,读起来耗不了太久。小说讲的是本杰明.巴顿传奇般的一生,出生时就有着六七十岁样貌的他,越长越年轻,在时空倒置中度过一生,也在斗转星移间体悟生命的真谛。

2008年,大卫.芬奇将这部经典作品搬上了大荧幕,拍成了同名电影。

故事设定沿用了小说,但在内容上做了巨大的改编。

我个人喜欢这部电影其实还要胜过小说一点,讽刺意味十足的小说虽然发人深省,却不如电影带来的震撼来的直接,何况,我一直很喜欢导演大卫.芬奇,而主演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说堪称完美,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个人魅力和角色本身融为了一体,这就是小说文本所达不到的了。

影片中最打动我的是男主角一生的经历。

在他离家远游的岁月里,他经历了人生中的所能经历的一切。在远航中,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英国贵妇伊丽莎白。他初次品尝了爱情的滋味。在二战中,巴顿经历了真正生与死的考验。他也遇到了自己亲生父亲,得到了遗产,也迎来了又一次的生离死别。

决定一个人对生命感知的程度的,不是年龄,而是经历。

在经历了无数常人所不会经历的事情之后,巴顿已经对命运有了自己的了解。

其实,蛋破生鸡,鸡大生蛋,既有其生,必有其死。命运无常,生活也无常,顺其自然才是生活的真谛,我们永远无法逃脱命运,也就终究得选择放手。

就如同电影中那句被无数人引为经典的台词所说:“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是等到最后一刻,你还得平静的放手而去。”

影片中男女主角的爱情同样动人,每每回想,我都会感慨万千。


P.S.其实说到让我受益良多的电影,又何止一部,太多了,在这里列个片单,记录部分影片,以飨同好。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恐怖分子》

《一一》

《童年往事》

《末代皇帝》

《云上的日子》

《教父》

《美国往事》

《甜蜜蜜》

《通天塔》

《赛德克·巴莱》

《岁月神偷》

《海盗电台》

《日落大道》

《饮食男女》

《喜宴》

《女性瘾者》

《狗镇》

《狩猎》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战争之王》

《少年时代》

《闻香识女人》

《鬼子来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

《荒野生存》

《乱》

《影子武士》

《小武》

《苏州河》

《纽约黑帮》

《天水围的日与夜》

《顺流逆流》

《桃姐》

《搏击俱乐部》

《燃情岁月》

《十二猴子》

《杀戮》

《2001太空漫游》

《奇爱博士》

《爱的曝光》

《春夏秋冬又一春》

《廊桥遗梦》

《乱世佳人》

《千年女优》

《东京物语》

《秋刀鱼之味》

《无人知晓》

《老男孩》

《辩护人》

《最爱》

《少女小渔》

《英国病人》

《蚀》

《活着》

《荆轲刺秦王》

《花样年华》

《四月三周两天》

《毕业会考》

《死亡诗社》

《醉乡民谣》

《悲情城市》

《花火》

《飞越疯人院》

《遗愿清单》

《伴我同行》

《卧虎藏龙》

《角斗士》

《真爱至上》

《诺丁山》

《钢琴家》

《千钧一发》

《独自等待》

《芙蓉镇》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

《因父之名》

《血色将至》

《木兰花》

《背对背,脸靠脸》

《步履不停》

《辉夜姬物语》

《百变狸猫》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巴比龙》

《雨人》

《大鱼》

《新难兄难弟》

《千与千寻》

《龙猫》

《绿里奇迹》

《荒岛余生》

《费城故事》

《呼喊与细语》

《秋日奏鸣曲》

《刺杀肯尼迪》

《楢山节考》

《一次别离》

《偷自行车的人》

《孩子王》

《芝加哥》

《杀人回忆》

《老无所依》

《战场上的欢乐圣诞》

《十二怒汉》

《卡罗尔》

《断背山》

《百万美元宝贝》

《四百击》

《桂河大桥》

《精疲力尽》

《安妮·霍尔》

《朱诺》

《大卫戈尔的一生》

《登堂入室》

《朗读者》

《发条橙》

《末路狂花》

《出租车司机》

《你逃我也逃》

《控方证人》

……

(图片来自网络)

太多了,不列啦,其实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人生,或者说是“影生”,别说好片,就是烂片,也常能给观众启发,在偶然间就受益良多。

推荐阅读:

华语电影有哪些被低估?zhihu.com/question/2082

看过的电影很多很多,但毫无疑问是这部——

这部拍摄于1984年的电影已经感动无数人了,也有很多人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了提炼分析,我就以个人拙见分析一下:

这部电影为什么好看?

为什么过去了这么多年,许多军旅电影无法超越它?

为什么现在的军旅电影,越来越不好看了呢?

仅仅因为是《高山下的花环》真实?淳朴?吐出了许多现实矛盾问题吗?

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我们从几个方面分析下这部电影。

第一,矛盾冲突的构造上。

电影好不好看,剧本是关键。而剧本的关键在于矛盾冲突。

我看电影,一般前半个小时先捋一捋这部片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有没有一条清晰的矛盾主线,这个矛盾有没有贯穿始终,到最后有没有解决。

如果你看了半个小时还没搞明白一部电影矛盾冲突在哪里,恭喜你,你大概率碰上烂片了。

看过《高山下的花环》的人都很明白,主要的矛盾冲突就是军二代赵蒙生和梁三喜为代表的平民子弟之间的冲突。

这个冲突就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和高度,因为它可以超越时空,哪怕过了三十多年,依旧让许多人在内心产生共鸣——

不公平的现象,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时大时小、各有不同,但始终是存在的。

这一下,就迎合了各个时代的观众口味。毕竟普通老百姓占大多数嘛。

无论是雷军长和赵母之间、赵蒙生和梁三喜之间、赵蒙生和靳开来之间的各种矛盾,都是从主要矛盾往下延伸的,也是为了这个主线服务的。

所以这部电影在矛盾冲突的构造上,主题就选的好。

(如果把矛盾冲突选成了“赵蒙生和梁三喜为了谁当突击队长而吵起来”,一下子就成了春晚小品既视感了,差了十万八千里)

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那个背景下,对十年的反思,对当时军队内部矛盾的揭示成为80年代整个军旅创作的主题,不仅仅是这部电影,从文学、戏剧等等各方面都是全面喷发。

(比如军旅话剧《曙光》就是最先开始反思的戏剧作品之一)

可以说,这样的矛盾冲突,也是当年时代特点的产物。

再多说一句,开头就交代矛盾冲突很关键,总的来说是越早交代越好。

我就犯过这个毛病。

以前我写小说,并不注意这一点,开头就是各种文字烘托、场景描述,前缀很长;

后来写剧本的时候,由于戏很短,最多不过十几分钟,老师要我三分钟之内必须把矛盾冲突交代清楚。这就是和小说的一大区别。

不尽早交代主要矛盾,你这个本子完全就看不懂在演什么了。

以生机勃勃的连队生活开头,甩出主线

现在不像过去那么匮乏,一部电影放一整年,一整年都有人看;现在的电影市场百花齐放,观众有的是选择。

你不早点把矛盾冲突甩出来,观众就没耐心看下去了。必须一上来就得把观众抓住。

所以我们现在看很多电影,

开幕龙标+投资方一晃而过,马上就枪战/杀人/警笛/爆炸,兵兵乓乓的开打(交代矛盾冲突)

打个半分钟后,才推出片名。

现在大多数都是类似这种

甚至为了抢时间,连主创名单的字幕都是跟着情节画面一起上的,就是为了尽早交代矛盾冲突。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过去的电影,是先推出片名再展开正片;现在的电影,正片先开干,再推片名。

那么,这部《高山下的花环》有没有遵循“先甩出矛盾冲突”的剧本原则呢?

显然是有的。

影片的第4分半,主线就甩出来了。对于一个全长140分钟的电影来说,足够早了。

让冲突的双方势均力敌,有助于提升作品内在的思想价值,获得更加深刻的哲理内涵。

比如古希腊悲剧,

“在希腊悲剧里造成冲突的根源不是恶意、罪行、卑鄙或是单纯的灾祸、盲目性之类,而是对某一具体行为的伦理的辩护理由。

不需要刻意表现谁对谁错,雷军长有雷军长痛斥的行为理由,赵母有赵母护犊子的行为理由,旗鼓相当,最后让观众去判断。


旗鼓相当的矛盾冲突,才是有深度的。

所以,从矛盾冲突的构造上,它是成功的。

第二,人物的刻画上。

这又是这部电影的上乘之处。

一部好的戏剧/电影剧本,它的人物特点一定是鲜明、清晰的。

按照恩格斯的定义:

“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个定义中的核心有二,一是真实的再现,二是人物的典型性。

作为艺术创造的一项原则,现实主义要求作家对现实生活和人物形象表达客观性和真实性,任何主观的臆造、曲解都与现实主义原则背道而驰。

说白了,你这个人物必须得“真”,必须要“典型”,鲜明。

(把钱用手绢包住缝在衣服里,淳朴善良的农村老太太形象一下子就鲜明了,我姥姥就是把钱用手绢包起来的)

(煎饼泡水,以前山东老百姓的吃法,顶饿;“不为大人为孩子”,淳朴但又有点点传统观念的农村老太太;“娘,你吃”,善良孝顺的儿媳妇。

两句台词,鲜明的人物形象出来了。)

(见风使舵的笔杆子干事刻画的也很成功,注意这个人物,下文我会提到)

所以按照传统,演员在演自己的人物之前,要先写“人物小传”:

你演赵蒙生,你先写一下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他的行为逻辑是什么?他是怎样一个人?

得把这个人物从头到尾分析一遍,看看你所理解的人物和导演、编剧心中想表现的人物是不是一样的。

一个尽职尽责的演员,一个好的剧本,人物小传能写很多很多字,因为它的人物形象是清晰明了、特点鲜明的。

(这里又要吹一波老艺术家们了,比如87版红楼梦的演员们先啃了三年原著,把人物彻底吃透才开始演的,所以红楼梦是个绝对经典)

《高山下的花环》里,每个人物都是特点鲜明的戏剧人物:

蜕变的公子哥赵蒙生,有责任有担当的梁三喜,正直敢言的靳开来,刚正不阿的雷军长,疼爱儿子的赵母,淳朴厚道的梁母、玉秀,见风使舵的“笔杆子”干事………

各个人物形象极其鲜明,别说让专业演员去写了,就是普通观众也能写出个一两百字的人物小传来。

这就是成功的电影,这就是成功的演员表演。

现在的很多电影为什么烂,很多电影为什么懒得看第二遍、无法细细品味?

一是剧本水平太一般,人物角色的刻画不鲜明;

二是演员水平太一般,没把人物演出来。

一个合格的演员,你得把你演的人物形象立起来,你演了半天观众说不出你演的人物特点,你演啥呢?

流量明星们千篇一律的角色,哪个人物形象让人记住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戏剧人物的塑造,特点必须是一贯而终的,前后不能变,这样人物才能鲜明、才能立起来。

(眼神绝了)

梁三喜、靳开来、雷军长、梁母、玉秀这样的人物特点,自始至终没有变,我就不说了;

赵蒙生虽然是从公子哥蜕变成了坚强军人,但是他的人物特性没有变,就是内心里的那一份男人和军人的尊严。

说白了,就是羞耻心和自尊心没有变。如果没有羞耻心和自尊心,他也不会在被当众打击后成为坚强的军人。

这就是戏剧人物的“轴”。这是原则大忌,万万不能变。

而现在的很多古装和都市肥皂剧,别说“人物不变”原则了,是压根就没表现出人物特点来,谈什么变不变呢。

赵母也没有变,虽然护犊子,但是内心里还是有着老革命的品质的:

儿子脸上有疤,只是略带担忧的看一眼,以战争年代卫生员的熟练手法检查一下,掀帽子看下脑袋重伤没,也就完事了。

而不是抱着儿子大哭大喊,一哭闹,人物特点就变了。

一个个人物,多鲜明啊。

现在的很多军旅电影,大多是以主观的、颂歌式的浪漫表达,代替理性、客观的历史反思,对人物主要是强调“阶级特征”而不是“性格化塑造”。

举个例子:

现在的一些军旅烂片,比如《我是特种兵》、火凤凰之流,观众一看其中的军人形象,必然是伟岸笔直、扯着个嗓门大喊大叫,一群人往那一站分不出个谁是谁,角色多一个少一个没区别,这就是强调“阶级特征”;

看一眼就气不打一处来,这形象猛一眼以为是韩军

一些好的军旅影视作品,比如《士兵突击》《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的军人特点各有不同,但又能组成群像,角色少了谁都不行,这就是“性格化塑造”。

过于强调“阶级特征”而不是“性格化塑造”,那是抗战、解放战争时期“打鬼子”“斗地主”的剧社水平,那是战争年代的政治宣传方法,你放到当下还一点不改进,那怎么行呢?

《我是特种兵》之流把军旅影视拍成了样板戏,诚然有了让人向往之感,但和《高山下的花环》这样的作品,显然天差地别。

第三,出色的细节和隐喻。

一部现实主义电影,能不能禁得起推敲,能不能禁得住时间的考验,细节是很关键的。

《高山下的花环》让人白看不厌,细节很重要,值得人们反复琢磨品味,这也是它的优秀之处。

(旧社会走过来的农村老太太小脚)

(这个背对镜头不是白给的。注意雷军长讲话前反复松握的拳头,人物的内心纠结和愤怒一览无余)

(工事里的越南文)

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逐一列举了,从演员表演到场景美工,细节相当到位。

个人理解,有一些镜头情节和细节,是有一定隐喻的。




雷军长和梁母在墓地的碰面,我认为是整部电影最点题也是最核心的戏。

我前面提到过,剧本创作就是“甩出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

从这一场戏中,整部电影的矛盾冲突最终解决了。

就是代表在社会上占优势的群体,和社会上普通百姓群体,在战争来临时的矛盾,最终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解决了。

无论是高干家庭还是“庄户汉子”,都为国家做出了牺牲和贡献,这是整部电影的爱国主义内核。

最为精彩的是,这个片段还真是有隐喻的,更是有原型的——

毛泽东和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

这也更进一步升华了核心,共产党员在危难关头,是可以挺身而上的。

这比那些只会拍“打打打”“冲冲冲”的政治张扬的军旅剧,强太多太多。

可以说,《高山下的花环》实现了艺术与政治的完美结合,除了保持着军旅剧的战斗性和宣传性,但也没有成为“宣传品”“应景之作“命题作文”,更多了思想的厚度和凝重的品格。

这就让它有了超越时空的深邃意义。

笔杆子干事飞快划掉,说明他已经写上吹捧了,见风使舵细节

“不许借儿子来吹捧老子”,这个在当下可能会引起部分感触,但是看一下当年的时间,1984年,冲击更大。

1980年两案审理开始,“借儿子吹捧老子”这个片段,在当时带给观众的冲击和隐喻是不言自明的。

这个隐喻又是指的谁呢?

这也是导演和编剧的创作与反思之一。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上文提到的那个“笔杆子”干事:



这个人物,我个人感觉也是有指向性的,你看那眼镜,看那形象,“笔杆子”的描述,对于80年代初期的观众来说,一下子就明白了:


还有这个动作细节:

第一次想甩帽,控制住了。曾经一段时间,发怒敢言,是要小心头顶的“乌纱帽”的;

终于,头顶的乌纱帽我宁可不要,也要敢喊出来,敢冲某些特权小人发火;

又一次要发出肺腑之言,想甩帽子,帽子已经不在头顶了。说明一个时代过去,另一个时代到来。

这种反思,在80年代的军旅作品中,是有很多的。

电影里还有很多更明显的情节,我就不仔细说了,大家都看得出来。

我相信,这种“伤痕色彩”,观众是能够接受的。因为这种批评是向上向好的,这才是真正的反思,是能够理解的。

部分以伤痕自居,行历史虚无之实的知识分子,你们看看,什么才叫“善意的批评”?

第四,一流的镜头语言和拍摄手法。

镜头语言有很多种,一个电影的镜头语言,直接影响着这部电影好不好看,尤其是战争片。

出色的大师导演,会把战争片的镜头表现力运用的炉火纯青。我们来看一下《高山下的花环》的部分镜头语言。

镜头一拉,纵深感出来了

镜头一移一推,横向移动保证了画面的连贯性,越肩拍摄,镜头推近,突出远处的烈士陵园和站在陵园前的军长,突出主体人物和形象。

升降镜头,表现出了纵深空间(战场)中的点面(队形和阵地)关系,还展示了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

跟拍镜头,突出主体,又能交待战士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战场环境的关系,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同一,在纪实性节目和新闻的拍摄中有着重要的纪实性意义。

这战争片段的拍摄水平,猛一看还以为拯救大兵瑞恩。但是比拯救大兵瑞恩可早了15年。

远景,近景,中景,特写一气呵成,小推车物件的运用,让人想起了淮海战役中的山东老区支前群众,进一步强化了此前“沂蒙山”“煎饼”“革命老区”的意象,让整个电影灵魂从一而终。

顺便说一句,原作者李存葆就是山东人,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队、前卫歌舞团出身。所以反复出现了山东老区的意象,

眼神都空了,对比之前的眼神光彩,丧夫之痛表现的淋漓尽致


中景,近景,特写,多角度综合运用,一个军礼致敬,全剧终。

整部电影背景音乐极少,出现背景音乐的场合屈指可数,更添加了朴素的叙事,因为背景音乐多了容易抢主题。

其实,上世纪的电影,演员基本都是舞台话剧、曲艺出身,演技有着很浓重的话剧色彩,基本就是镜头前“起范儿”,有时候让人看着别扭。

明显的话剧痕迹



连场景,内行一看就是半拉摄影棚子里拍出来的,就是加强版的话剧。

这也是其时代特点,那个年代的电影基本都是这样。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我觉得就是可以让老太太恰当使用山东方言。

我写本子的时候,老师坚决反对我们使用方言,因为除非是表现人物性格,否则绝不要轻易使用方言。比如山东、河南方言表现“土”“淳朴”,上海方言表现精细,四川方言表现大大咧咧等等,

方言对于表现人物性格是很有用的。可以更凸显老太太的淳朴善良。

但如果老太太用山东方言,玉秀也该用,才符合实际。这又导致和玉秀“淳朴但带着脱俗”的人物形象有点点违和。

如果硬要用方言的话,老太太和靳开来的大大咧咧媳妇可以用一下。)

也正是演员们的话剧经历,让他们的演技在电影中施展的更充分,让今天的我们在“1234567+配音”、“干打雷不下雨”、“僵尸脸”的流量肥皂剧中走出来,有了更淳朴的感动。

管虎他爹,可惜出个屁股歪的儿子


斯琴高娃,那时候还很年轻


倪大红,更年轻

这就是编剧导演的厉害之处。梁三喜的牺牲像一把刀扎进你的胸口,还要再拧一圈:用抚恤金还账。

最后感慨一下。

我真诚的希望,军旅题材的影视剧,能够从简单地弘扬历史事件、革命英雄、领袖人物的丰功伟绩,

再开辟出一些对历史中普通军人、个体生命的关注。

因为说到底,戏剧是人的艺术,是对人的内外部世界的表现。只有紧紧抓住了对人的探索和表达,才有更高的拓展。

愿文艺工作者们有着更高的追求,带着感情去想去研究,让《高山下的花环》这样使人受益良多的军旅电影,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