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

关注者
4
被浏览
4,683

2 个回答

1. 第一次工業革命能源以煤為主,蒸汽機為主要動力機械,以輕工業為主力,煉鐵、棉紡織為主要製造業部門;第二次工業革命時,電力得到普及,石油使用也在增加,發電機和內燃機成為主要動力機械,以重工業為主力,電氣、化工、煉鋼、汽車為主要製造業部門。

2. 第一次工業革命起源於1760年代的英國,比利時、法國、美國後來跟上,各工業國仍是蒸汽機和手工生產同時並存的狀態;第二次工業革命從1870年代開始,機械生產完全取代手工生產,主導者是美國和德國,工業化擴及南歐、北歐、東歐、日本,英國一家獨大的局面受到挑戰。

3.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進步,主要靠傳統工匠改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進步,除了產業工人的經驗外,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也被廣泛應用到工業生產中,理論科學和應用科學在產業中密切結合,產官學合作推動了工業國家的產業發展。

4. 第一次工業革命企業組織以中小企業為主,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時,由於生產規模的擴大、所需技術和資金增加,需要更大的企業組織統籌原料、生產、運輸、銷售環節,大財團組織,甚至是壟斷組織(托拉斯、卡特爾)開始出現,大資本家也開始雇用專業的經理人員處理企業的運作,新增加的經理人員,增強了中產階級的社會影響力。

5.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由於工業技術發展還在初始階段,生產效率不夠,資本家需要對勞工進行高工時、低工資的剝削才能維護企業的利潤;第二次工業革命時由於生產力大幅提升,資本家了解到要賺取更大利潤就必須提高產品的科技涵量,這是增強競爭力的基本條件。因此各工業國家都進行了相關立法改革,提高工資、減少過長工時、改善社會福利,工人也獲得了普選權。勞資矛盾在西歐和北美得到緩和,這些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也從暴力鬥爭轉向合法選舉和組織工會手段。不過俄國由於工業化起步更晚、村社貧農仍佔人口大多數,沙皇政府又不願意放棄高稅制剝削和實現平等的選舉權,從而導致民粹派和社會民主工黨對沙皇政府的反抗,從社會民主工黨分支出的布爾什維克,又趁一戰俄國經濟崩潰時策動革命,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前言

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的早,发展也十分平稳,但是1870年以后的变化基本特征却没有像其他的地方那样突出,但是如果将视野扩展到全球,这些变化的革命特点就显而易见了。第二次的工业革命相对于第一次更加的科学,他的重心不再是改造和增进现有的产品,而是重点放在了推出新的产品。而且他的效果更加迅速且猛烈,成果更加巨大,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也更具有革命的性质。

技术革命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生产技艺的本质变革,使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上的飞跃。在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有很多先进技术同时存在,但是会将其中的一项技术作为这一时期技术发展的主导,以他的发展作为整个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主流,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产领域,引起了整个的生产结构和经济体系的飞速改革,这就是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着明显的区别,自然科学在社会发展上的推力已经开始日益显现,对于经济社会的巨大作用也逐渐显露。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不但能够赶上工业和技术的发展,还能够在理论上满足实践的需要,并且走到了生产的前面,变成了技术革命的风向标,推动着整个工业技术体系的变化和创新,对社会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力。电力技术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磁理论的直接产物。在电磁理论出现之前,是没有研究出来发电机、电动机的。正是有了麦克斯韦对于无线电波存在的证明,才让大家能够使用上电话、电报这类可以用线导就可以传递消息的科技产物。这一系列的重大技术进步,都是人类的智慧的体现,也是自然科学对社会生产力的伟大作用所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军人物也不再是能工巧匠了,而是具备着良好科学素养的工程师。电话的发明者贝尔是语音学教授,并且还十分精通电力电学知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瓦特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贝尔,这就能看出很明显的差异,前者的发明创造更多的依靠工作经验的累积,而后者的发明创造则更注重于科学理论知识在技术上的应用。自然科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主要是回答和解决技术以及工业上提出的实践任务,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自然科学则是寻找初新的问题并使他们能够达到实际可能利用的阶段,然后再由生产掌握他的研究成果。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已经形成了相互连接的非间接性的内部机制。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范围比较小,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以第一次工业革命无法比拟的空前规模向全世界扩展,变为从材料、能源、信息到运输通讯技术的全面变革。由于在最新技术的基础上兴办工业,主要是创建重化工业,需要大量巨额的资金,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一批拥有着数以万计工人的大企业纷纷建立了起来。生产和资本被集中在了一起,在此基础上,垄断组织出现了,并开始不断地壮大,掀起了发展的高潮,在之后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领域都占有了一席之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着生产更进一步的社会化了,但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确实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而垄断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新的生产力呼唤着新的生产关系,政治革命也必然伴随着经济革命而到来。

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作用

促进了工业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旧的工业革命有所差异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新工业技术带动了大批大型的企业出现,并且使得人口都集中在广大的城市区域内了。资本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农业的进一步破坏,导致在农业方面也产生了相应的危机,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速度也开始增快。大量的人口被城市所吸收,全球性的大都市大量出现,从此展开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导致并加速了全球一体化。帝国主义变成了一个全球化的运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包括英法美俄日等都卷入这个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化的欧洲社会对于海外市场和原材料供应依赖性很强,再加上资本主义的强大侵略性和掠夺性,就变成了促进列强走向帝国主义的强大动力。重商主义的理论开始广泛流行起来,先是在法国和德国,之后在俄国和美国,最后是英国。因为新的工业化时代,每个国家都需要建立一个从属于它本身的殖民帝国,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自给自足的贸易统一体。

列强们加快了争夺殖民地的步伐,在1876年的时候,欧洲列强只控制了非洲不到十分之一的地方,但是经过了十年的殖民掠夺,他们已经控制了6000万以上人口和500平方英里的非洲土地,等到了1900年十分之九的非洲大陆已经在欧洲人的掌控之下了。总之在1898年后,全球都处于了欧洲殖民者的支配之下了,甚至连遥远的北极也惨遭毒手,欧洲列强和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就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工业世界各国之间,加剧了不平衡的趋势,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技术革新层出不穷,世界交往日益频繁的时代,各大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那些后起之秀,为了争取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不得不顺应技术革新的潮流趋势,大批量的使用新的技术装备,这时候各国在经济水平上还是呈日益均等化的趋势。但是与此同时,因为技术装备的先进程度不同,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技术装备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些能够在短时间内采用先进装备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水平上不仅存在着均等化的趋势,还能够在短时间内超越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实力更加雄厚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这样长时间发展下去,经济上的不平衡趋势就显著的表现出来了。

总之,经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使得1870年以后的历史连续性极强,而且这次的历史变革的革命性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从各个新的工业社会中心产生了各种的新力量,他们相互联系并改变了全球的发展进程,而且没有收到个人和原有的规则制度的影响。工业化国家和非工业化国家的生活状况都发生了改变,这场从欧洲开始发起的革命逐渐变成了全球革命。无论是在技术领域,社会领域还是政治领域,革命的潮流趋势都是势如洪水难以抵挡的,而这一历史性的革命也成为了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割线,对历史进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