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说说普鲁士或者德国与奥地利的渊源?

关注者
59
被浏览
14,749

3 个回答

回答這個問題前需要分清幾個概念,普魯士(Prussia)指的是霍亨索倫家族(Hohenzollerns)統治的國家,領土包含今天德國中部及北部大部分地區,和東普魯士(East Prussia,今天是俄羅斯的飛地)地區,而德國(Germany)泛指的是北德意志聯邦(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及第二帝國(Second Reich),包括漢諾威、黑森、符騰堡、慕尼克、薩克森等,大體相當於今天的德國及波蘭和俄羅斯部分地區。德意志蘭(Deutschland)泛指奧地利(Austria)、摩拉維亞(Moravia今斯洛伐克)、波西米亞(Bohemia今捷克)、西裡西亞(Silesia)、波蘭(Poland)一部分乃至荷蘭(The Nederlands)和丹麥(Danmark),主要是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的疆域。

普魯士和奧地利就是德意志裡面最強的兩家,用形象的比喻,差不多就是戰國時候的秦國和楚國一樣。都為了爭奪天下而進行鬥爭,一切為了統一的德意志!!!

神聖羅馬帝國(也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爾曼民族羅馬帝國)就和周一樣是一個聯盟的老大,涵蓋今天的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德國、西班牙,北義大利、捷克、斯諾法克、匈牙利、奧地利等,佔據整個中歐和半個西歐乃至一部分的東歐地區。雖然這只是一個連首都都沒有,由一堆公國、侯國、貴族領地、自由城市等組成,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政治聯合體。但和周王們窮到後期債台高築不同,哈布斯堡家族通過婚姻和繼承法則,逐漸掌握了大部分地區的實際統治權,緩慢整合帝國的勢力。他們也是奧地利的實際統治者,在北德意志地區統一之前,這一帝號都是由奧地利獨家壟斷。名義和實力都擺在那裡,沒什麼人會不痛快去找他。當然,除了普魯士。

普魯士和秦國一樣,一開始都是小貴族而已。腓特烈六世通過繼承遊戲成為勃蘭登堡選帝侯,稱選帝侯腓特烈一世。普魯士的霍亨索倫家族開始崛起,通過不斷地聯婚和購買擴充自己的領地。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瑞典、法國、丹麥、尼德蘭……輪番上陣群毆神聖羅馬,大大的削弱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實力,神羅失去了對西班牙王位的控制,而普魯士則趁機崛起。1618年勃蘭登堡選帝侯通過繼承得到普魯士公國。在“大選侯”腓特烈•威廉統治時期(1640~1688),勃蘭登堡-普魯士日趨強盛,1701年,普魯士公國升為王國,選帝侯腓特烈三世改稱腓特烈一世。野心勃勃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開始形成抗爭,為了對抗他們各自拉攏附近的德意志諸侯,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和以奧地利為首的南德意志聯邦逐漸成型。

旋即爆發奧地利皇位繼承戰爭,奧皇查理六世於1740年10月20日死後無嗣,其長女瑪利亞•特蕾西亞承襲父位。查理六世死後,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等北德意志國家聯合法國、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國拒絕承認瑪利亞•特蕾西亞的繼承權,而奧地利、英國、捷克、匈牙利、荷蘭、西里西亞、俄國從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發,則全力支持瑪利亞•特蕾西亞的繼承權。

1740年12月,查理六世皇帝的教子,當初曾簽署《國事詔書》並莊嚴承諾將保護他的表妹的普魯士新國王腓特烈二世,派遣特使向瑪利亞•特蕾莎說明,要是她肯承認腓特烈對西里西亞部分領土主權的話,他願意保護她。由於他料到這項提議會被拒絕,因此,他就派遣部分兵力,三萬人---前進。這支軍隊在12月23日,腓特烈的特使抵達維也納的前兩天----就越過邊界進入西里西亞。由此而爆發了長達8年之久的由兩次西里西亞戰爭所構成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戰爭的結果出乎意料,奧地利的統一得到維護,甚至變得更加強大,原本離心離德的匈牙利貴族甘願為女王而戰。相反,普魯士僅僅獲得了夢寐以求的西裡西亞地區,至少在經濟上獲得了喘息。雙方緊鑼密鼓的整頓軍備,隨時準備下一次大戰。這一時期列強都不安好心,英國企圖奪取法國的殖民地,壟斷整個制海權;普魯士企圖吞併薩克森,變波蘭為自己的附屬國,奧地利企圖削弱爭奪中歐霸權的對手普魯士,收復1740年被侵佔的西里西亞,法國則力圖吞併英國國王在歐洲的世襲領地漢諾威,保護法國在美洲和東印度的殖民地,遏制普魯士的勢力,瑞典試圖奪取普魯士的波美拉尼亞,俄國力圖阻止普魯士東侵,並擴大自己在西方的領地。

1756年處於敵人聯盟包圍中的普魯士先下手為強,在腓特烈二世(沒錯,還是那個坑爹的表哥)吞併了薩克森進軍波西米亞。七年戰爭爆發,雖然特蕾莎女皇竭盡全力,拉攏了幾乎整個歐洲對抗普魯士,可是法國人的退縮和俄國人的背叛還是讓她失去了復仇的機會,這次戰爭之後奧地利徹底失去了西裡西亞。

然後……拿破崙崛起了。

在滅國危機前雙方不得不通力合作,期間因為拿破崙強行解散神聖羅馬,奧地利也失去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這個號召德意志諸侯的大義所在,貪污腐敗橫流的政權也無力再組織起所謂南德意志聯邦。普魯士失去了幾乎全部的軍隊,但是卻吞併了整個萊茵同盟(包括3個王國、13個公國、17個侯國、及漢堡、盧貝克和不萊梅三個漢薩同盟城市)。自此兩個德意志國家開始分流,普魯士主張統一德意志小邦建立純粹的日爾曼國家,不惜和世仇俄國合作瓜分波蘭;而奧地利致力維護統一,維繫一個德意志人為主的大聯盟國家,為此不惜放棄在義大利北部和中部的領地換取傑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治權,甚至為此和奧斯曼帝國交戰。

此後,奧地利國力不斷衰弱,甚至許可匈牙利組成二元制帝國;而普魯士則崛起成為世界第三的強國。到一戰時候,奧地利徹底淪為普魯士的附庸,而普魯士則通過王朝戰爭統一了整個北德意志,德國建立,普魯士國王加冕為德意志皇帝。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德皇鼓舞甚至逼迫奧皇向南斯拉夫人(塞爾維亞王國)復仇,德奧沒有合併的原因就是時間問題。威廉二世的兒子普林斯·威廉迎娶了奧地利公主約瑟芬,無能的費迪南大公遇刺身亡的時候,老邁的奧皇生命已經臨近終結,將來普林斯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奧匈帝國,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二戰中,希特勒利用德意志民族情緒渲染統一的“大日爾曼尼亞”(參照大東亞共榮),讓奧地利人迫不及待回歸到德意志大家族中(參照日韓合併)。可是戰敗之後,失去往昔國威的奧地利人被勒令不得再回歸德意志。

簡單說來,雙方是一家人,不過統一的德意志會讓其他歐洲各國感到恐懼(德國戰車的戰鬥力……)。類似於大陸和台灣的關係吧,同文同種。不過國強也禁不住人家抱大腿,近些年東普魯士(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回歸德意志的呼聲就很高,波蘭前總統還聲稱波蘭應該回歸德國(2013年的新聞)。

奥地利人是日耳曼人跟奥地利土著结合出来的族群,在民族上算日耳曼人。

普鲁士的前身是条顿骑士团,条顿主要是日耳曼人到普鲁士的移民,并且将当地的波罗的海民族的古普鲁士人给同化融合了。

普鲁士的前身之一是勃兰登堡,属于萨克森人,也是日耳曼人。

整个神圣罗马帝国外加普鲁士,都是德意志日耳曼人。


因为神圣罗马帝国中普鲁士跟奥地利都太强大,所以都无法合并对方,结果导致两国的分裂。之后普鲁士击败法兰西,成立德意志兰,再后来奥匈解体之后,列强不想让战败的德意志做大,于是反对奥地利加入德意志。


直到国社党上台,希望统一德意志文化圈,于是将奥地利合并,分裂上千年的德意志终于真正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