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_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独步所到
大学教师,孙景龙,河北省民族师范学院,文化领域爱好者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朱熹《论语集注》:“行,去声。程子曰:‘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

钱穆先生《论语新解》:“文,谓先代之遗文。行,指德行。忠信,人之心性,为立行之本。文为前言往行所萃,非博文,亦无以约礼。然则四教以行为主。”此从朱注而略详所以,将“学文”理解为“文化” “文献”,且分出主次,谓“以行为主”。此章明言“子以四教”,是“文,行,忠,信”四者并举,似不应有主次。而谓“文”指“先代遗文”,与“忠”“信”并,好像不太相类。

杨伯峻先生译“文行忠信”为“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将“行”解释为“社会生活的实践”,也有同病。

李泽厚《论语今读》注:“《集释》《论语集注考证》:文行忠信,此夫子教人先后浅深之序也。文者,诗书六艺之文,所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盖先教以知之也。知而后能行,知之固将以行之也,故进之于行。既知之又能行之矣,然存心之未实,则知或务于夸博,而行或出于矫伪,故又进之以忠信。忠发于心而信周于外,程子谓发自尽为忠,循物无违谓信。天下固有存心忠实,而于事物未能尽循而无违者,故又以信终之。至于信,则事事皆得其实而用无不当矣。”

李先生以为,“古今诸儒解之者多,皆未免牵强。……上引[注]以为学解之,由外及内,由认知至情志,颇费心而贴切”,所以译“文行忠信”为“文献,行为,忠实,信任”。“文献”“行为”与“忠”“信”并,虽“颇费心”,或许“而贴切”,但未必夫子之本义。且“信任”是相信而敢于托付、任用的意思,非“循物而无违”。

我觉得,这一章记孔子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子以四教”意思是“孔子按照四个方面的标准教育弟子”。“以”表示论事的标准,不是表凭借,因为“忠”“信”不是说用忠信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做到忠信。“文”“行”和“忠”“信”并言,也应该是希望学生能够做到的事。“文”,外文,人的外在表现,“文质彬彬”的“文”。“质胜文则野”(《雍也》),“野”就是粗俗。孔子主张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应该文雅,拒绝野蛮粗俗。所以,我以为这里的“文”指的是文采,文雅。孔子要培养弟子举止文雅,有礼有节,不野蛮粗俗。“行”,德行,培养弟子做事有行,不缺德,不损人利己。“忠”,忠厚,培养弟子为人忠实厚道,无虚假,不口是心非。“信”,诚信,培养弟子与人交往信守承诺,无欺心,不招摇撞骗。这一章可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章参读。“志道”章是孔子的教育总纲,最高目标,这一章是孔子教育的基本标准,人格底线。

作者  独步所到|2020-08-13 08:15:32
阅读816 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转载本文时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百科TA说)及本页链接地址。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百度百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独步所到
大学教师,孙景龙,河北省民族师范学院,文化领域爱好者
独步所到
大学教师,孙景龙,河北省民族师范学院,文化领域爱好者 百科特约作者
84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