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常選擇與談話,覺察客戶痛點

文◎許仲博  照片◎受訪者提供

0
476

藉由觀察客戶的日常生活選擇及留心對話內容,就會發現客戶的痛點潛藏其中,以此為延伸就能快速鎖定客戶的需求,並提供適切的解決方案,如此不會給客戶過多的推銷感。當客戶沒有負面情緒時,會是提供方案的最佳時機,成交速度也才會快。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無時無刻都在做選擇,像是要幾點起床、要穿什麼衣服、出門要走哪條路線……以吃飯來舉例,從食物的選擇上就可以看出每個人在意的事以及煩惱:學生及社會新鮮人吃著平價的自助餐,代表他們的資金運用可能相對有限;中年人選擇吃速食,因為他們有了固定收入,但時間卻總是不夠用;長輩則是傾向吃健康養生餐,因為他們相對年輕族群,更重視身體的健康。

  新光人壽豐原通訊處資深區經理鄧孟芬表示,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其實每一個人的需求或是煩憂都會無意間影響他們的行動與選擇,只要細細觀察客戶日常生活的蛛絲馬跡,就能輕易得知其痛點,當業務員以此為切入點,就能大大提升後續成交機率。

精準方向:歸類相似族群的需求痛點

  隨著年齡變化,人們的價值觀也會隨著環境與想法的改變而有所不同,以中壯年客戶為例,工作及薪資可能已經相對穩定,所以既有時間投資理財,身體也相當健康。但愈是穩定的生活,就愈怕計畫趕不上變化,當突發疾病與意外找上門時,所有計畫將都會被打亂,此時疾病與意外的風險轉嫁就會成為客戶的痛點。

  此外,若是有子女的小家庭客戶,也會在意教育基金的儲備。資金相關的問題也是客戶相當常見的痛點,舉凡如何讓資產增值及讓財富極大化、稅負極小化等都會是好的切入點。

  而到了鄰近退休的年紀,客戶最在乎的自然是退休後生活安養與照護的問題,若是企業主身分的客戶,可能還會多煩惱二代接棒引發的家庭和諧危機。

  倘若客戶退休後身體健康,通常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就不會有太大問題,就會進一步想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希望能夠回饋社會,而談到既能讓客戶有掌控權,又具備公益性質的工具,非保險莫屬。

  再往後則會有財富傳承需求。鄧孟芬表示,財富傳承能用的工具不勝枚舉,舉凡遺囑、保險、信託、分年贈與、開公司、舉債等,如果客戶願意花時間瞭解,就可以替客戶分析不同工具的優勢及劣勢,更重要的是要為客戶建立一個觀念:工具沒有好壞之分,可以滿足當下核心需求就是好工具。當觀念建立後,再帶入保單規劃就不會太困難。

確定客戶痛點後,再找出保單「決策者」

  有時即便能精準找到客戶痛點,在銷售環節仍然不順利,便是因為「找錯人」,在客戶身邊往往會有一位對保單有決定權及影響力的人,他的想法會影響客戶是否要處理痛點引發的需求。要先找對溝通的窗口,並瞭解其顧慮及想要的做法後,行銷流程才會順暢。

  鄧孟芬表示,這位保單的「決策者」不見得是家庭經濟支柱,如家庭的決策者可能是處理家庭大小事的媽媽;公司的決策者也不一定是企業主,可能是某位高階主管或是財務人員。

  談及該如何找到「決策者」,鄧孟芬舉例,要是走進客戶的家,就可以藉由誇獎屋況並順帶詢問:「當初是誰決定要在這麼好的地點買房的?」就可以得知,當客戶家庭中要投入較大資金時,誰會擁有較大的決定權。

  若是太太回應:「平常先生都在忙工作,這些事情都是我在處理……」字裡行間其實就透露了太太才是真正的決策者;又或是可以詢問:「過去保單都是誰規劃?誰這麼重視家人的保障?」聊得愈多,就能將點連成線,甚至成為資訊網,只要資訊網夠緊密,業務員自然就會知道決策者是誰。

做好資訊蒐集的事前準備,加速痛點挖掘

  談及客戶經營環節,鄧孟芬會先區分是針對家庭經營,還是針對公司行號經營。以家庭經營來說,想要知道父母的想法,就可以從子女中較熱愛分享的家庭成員旁敲側擊,有時詢問子女A可能覺得家裡和樂融融,但子女B卻覺得家人時常爭吵,對家裡有諸多不滿,多方蒐集資訊才能更瞭解家庭真實的情況。

  舉例來說,在繼承房地產上,大家想的跟實際要做的往往有一定程度的落差,父母可能自覺分配合理,兒子也沒有過多想法,但女兒卻可能覺得不公平,可以分別藉由與家庭中決策者互動兩極化的家庭成員,拼湊出完整的情況,在換位思考後,針對痛點提出的方案可以顧及更多層面,同時也更中肯。

  而公司經營來說,忙碌的企業主相對難經營,但其常常會特別依賴某位員工,這位員工職級不一定很高,但卻極可能成為公司經營的「窗口」。業務員只要與窗口維持良好關係,並從對方口中得知企業主的煩惱與所思所想,後續在與企業主面談時,就能快速讓彼此的對話維持在同一個頻率。

  此外,要是與企業主約在公司面談,也可以提早一些到公司與一般員工交流,舉凡送伴手禮及日常問候等,除了能夠增進情誼外,也能從他們口中蒐集一定的企業主資訊,達到雙向經營的效果。

  鄧孟芬表示,在職域經營中,實際花在企業主的時間是相對精華的,但往往只要妥善解決老闆的痛點並使其認同自身,下屬也會跟著認同,後續經營就會十分輕鬆。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