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原教授)_百度百科

王德峰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原教授
展开7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王德峰,1956年10月出生于江苏泰县,曾任复旦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教师及“当代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美学教研室主任。 [1] [18]
王德峰1982年7月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2年至1987年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任哲学译著编辑。1987年9月起在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王德峰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当代艺术哲学。 [2-3]
中文名
王德峰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苏泰县
出生日期
1956年10月
毕业院校
复旦大学
学位/学历
博士
职    业
教师
专业方向
哲学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75年至1978年,上海东风有色合金厂工人。
青年时期的王德峰
1978年至1982年,复旦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生。 [4]
1982年7月,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
1982年至1987年,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任哲学译著编辑。
1987年9月起,在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硕士学位。
199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复旦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教师兼美学教研室教师。
1994年至1998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博士学位,于1998年7月获博士学位。
2005年,晋升为教授 [6]
2006年,担任复旦学院副院长。 [7]
2014年,王德峰任任重书院院长。 [8]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王德峰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及当代艺术哲学等方向的研究。
  • 学术著作
截至2012年7月,王德峰已发表哲学专著两部(与他人合著)、 译著两部。
专著:
作者
作品
出版地
出版社
时间
王德峰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 [15]
王德峰
艺术哲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年 [16]
王德峰,吴晓明
世界十大思想家[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
吴晓明,王德峰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5年
  • 承担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研究年限
备注
《法兰克福学派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发展》
国家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
2006-2008年
负责人
《马克思主义 哲学著作的当代解读》
国家教育部创新基地研究项目
2007-2009年
负责人
参考资料: [5]
  • 代表论文
截至2012年7月,王德峰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1]王德峰,依中国文化精神建设当代国学[J], 复旦学报,2006-03(10)
[2]王德峰,简论中国文化精神及其在当代复兴的可能性[J],哲学研究,2005(5)
[3]王德峰,在存在论境域中领会历史唯物主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5(8)
[4]王德峰,论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资本原则之间的张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6)
[5]王德峰,论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原则高度[J],江苏社会科学,2005(6)
[6]王德峰,从“生活决定意识”看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性质[J],复旦学报,2005(1)
[7]王德峰,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意义[J],学习与探索,2004(1)
[8]王德峰,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方向[J],求是学刊,2004(4)
[9]王德峰,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今日中国[J],云南大学学报,2004(1)
[10]王德峰,在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中阐发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意义[J],浙江社会科学,2004(8)

人才培养

  • 培养理念
王德峰认为要对大学讲台有敬畏之心,要对来大学读书的青年学子有惜才之心。教师因学生而成其为教师,学生则不必有教师而仍是学生。我们每个人终生都是学生。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知识的传授只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人类形成知识的思想探索过程、学术思考方法、学术问题的来历和意义传达给学生,一句话,要把一门学问的内在精神传达给学生。
对真理的热情是当一名教师的基本前提。从这种热情中才产生出严谨而不畏艰难的学术态度。教师要身体力行这种态度,才能对学生有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尊重并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的发表,是当一名好教师的另一个前提。教师不能自以为真理在握。教师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探索之路的信心上,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入门和立下较高的学问志向。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欣赏学问,而不能用某些武断的结论抑制学生的思考。在学术思考上,学生可以有错,就像教师也经常有错一样。教师对学生唯一必要的严格是对学生的学风要求上的严格。正是从这种严格中才能使学生养成一个真正的学者才会有的那种真诚的谦逊和善于理解他人的人生态度。
在师生之间的关系中,发生着人类文明之精华的传承,发生着民族命运的承当,发生着在天下关怀中的彼此激励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在教书中育人,为育人而教书。
王德峰认为大学不应仅仅追求社会精英的培养,而更应该致力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担当天下的脊梁。竺可桢先生说得好,切莫以为来到大学就是为了将来能做工程师、医生,人们来到大学做学问,应该是为了将来能够担当大任、转移国运。这些话听起来可能会觉得很沉重,但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有意义,我们必须抓住这份沉重。所以,黑格尔在受邀到柏林大学担任哲学系主任后的第一次讲课上就说,年轻人在大学里面应当干什么?只有一件事情是最重要的——追求真理。
“在艺术当中、在哲学当中,我们得到的是心灵的愉悦,这种愉悦是无可名状的,它给我们以心灵的充溢和伟大。真正的伟大属于心灵。” [9]
  • 培养成果
王德峰自在复旦大学任教以来,在哲学系哲学专业先后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著作选读”、 “美学原理”、 “哲学导论”、“艺术:哲学”等本科课程。在复旦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上讲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等研究生课程。“哲学导论”获2004年上海市精品课程。《哲学导论》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作为“上海市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出版,并获得上海市教委的出版资助。该教材获2001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教材建设)二等奖。“复旦大学哲学系课程体系改革”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2007年
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06年
林氏奖教金(二等奖)
林氏奖教金
2004年
复旦大学校长奖
复旦大学
1999年
上海市育才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上海市优秀青年编辑
-
-
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委员会
参考资料: [5] [10] [14] [17]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王德峰兼任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任重书院院长。 [11]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作者名称 王德峰
    作品时间2005-1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是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晓明王德峰。
  • 作者名称 王德峰
    作品时间2005-9
    《艺术哲学》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德峰。
  • 作者名称 王德峰
    作品时间2014-6
    《哲学导论》是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书籍,作者是王德峰。
  • 世界十大思想家
    作者名称 王德峰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 酷爱香烟与音乐
如果说哲学是王德峰这一生不可缺少的知己的话,那音乐和烟则是王德峰的另两位“挚友”。熟知王德峰的人都知道,王德峰喜欢抽烟。在办公室时,与人交谈时,王德峰总是烟不离手。“这是一个习惯问题。不抽烟,思考可以进行,但是进行得不顺畅。”
王德峰酷爱西方古典音乐,他说:“音乐不是用头脑听的,是用心灵去听的,跟思考无关。音乐能直达人内心深处,引导我进入另一个世界,去用心领悟一些事情,音乐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表达。”“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等等,我都喜欢,他们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正如我们的心灵有坚硬的一面,也有柔软的时候,所以不同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家的气质代表了不同的情绪。” [12]
  • 珍惜认真生活
对于日常生活,王德峰总是强调珍惜和认真。讲到“认真”二字,他便会拿弘一法师作例子。弘一法师样样认真,做学生像学生,做老师像老师,做和尚则严格地过午不食。他作曲、作画、作文、吟诗、填词、冶金石、演戏剧,样样认真。说到此时,老师便会引用丰子恺先生在《我的老师李叔同》中的话:“每做一种人,都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小生像个小生,起大面又很像个大面。”
  • 关心学生梦想
王老师也十分关心学生们的人生梦想,在宴请弟子们的饭桌上总要询问一下大家的在校生活和对今后工作的设想。有同学感慨地说:“咱们的导师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关在书斋里的学者,他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和对民族前景的关注是很深入的。”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王德峰授课风格极富魅力,激情洋溢,见解深刻,深得学生爱戴,被誉为“哲学王子”。(每日甘肃网评)
王德峰教授在复旦大学的学生中间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对待学问的态度上,王老师始终强调学哲学的人“入门须正,境界须高”,严谨扎实的学风体现在他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身教重于言传,导师的以身作则使学生明白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面对今后的人生,都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一生一世尽心”。(复旦大学评)
王德峰提出的马克思学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权力(social power)的学说、中国社会科学需要历史唯物主义启蒙等,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下中国社会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13](华东理工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