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莱特的历史小说《世纪三部曲》《中世纪三部曲》夹带私货现象严重吗?

本人历史渣,正在看《巨人的陨落》,感觉真是脍炙人口,根本停不下来…肯·福莱特也因为写了这些历史小说被称为“英国金庸”。 但是我看到知乎上其实还是有很多…
关注者
13
被浏览
19,649

5 个回答

我来贴一篇之前写的《圣殿春秋》的书评,你就可以看出来作者对历史材料运用的圆熟,以及在哪些地方加了私货:

肯.福莱特是如何写出《圣殿春秋》的

(《圣殿春秋》与《彼得伯勒编年史》的逐条对照解读)

1.

放在肯.福莱特桌前的,是一本《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关于他即将要写的小说,此书的最后一部分《手稿E:彼得伯勒编年史》是那个时代唯一的叙述体英文史料。

肯.福莱特必然是根据这一材料写出《圣殿春秋》的,且让我们大胆想象一下他的改编过程吧。

2.

《彼得伯勒编年史》由一位不知名修士所写,记录了英王亨利一世死后的无政府时期。在残酷无情、喧嚣混乱的时代中,作者却重点强调了彼得伯勒修道院院长马丁的救困扶危、辛苦经营。这位马丁很可能就是菲利普院长的原型。

在《圣殿春秋》的前言中,福莱特也提到,是彼得伯勒大教堂给了他这本小说的最初构想。

那么,我相信在他读完《彼得伯勒编年史》后,以一位修道院长的视角放眼整个中世纪世界,在战乱之中建起一座哥特大教堂,这样的故事蓝本在福莱特心中就已经形成了。


3.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乱世的大背景。

《彼得伯勒编年史》是这样写的:

“(1135年) ……就在那一年,国王(亨利一世)在圣安德烈节之后的那一天在诺曼底逝世……其间他的外甥布卢瓦的斯蒂芬来到英国,去了伦敦。伦敦人接受了他,并把大主教科贝尔的威廉请来,他在圣诞节那天为他举行了加冕登基仪式。这位国王在位期间,有的只是动乱、邪恶、抢夺,别无其他,因为那些有权势的变节分子立即起而反之。”

《圣殿春秋》的故事,正发生于此后。亨利一世之所以死后无嗣,其原因正是小说序章的“白船事件”,原来的王子威廉身亡,埋下了后来二十年乱世的祸根。

这一事件对小说剧情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这里就不剧透了。

小说正式开始于匠人汤姆一家的流浪,流浪的原因是夏陵伯爵的悔婚导致威廉.汉姆雷的受辱,后者取消了婚房的工程,于是汤姆失业。

同时,夏陵伯爵却在阴谋反抗新君斯蒂芬,知悉这一秘密来向菲利普院长通报的弗朗西斯,却在路上捡到了汤姆的弃儿(日后的乔纳森)。而汤姆却辗转流落到夏陵伯爵的城堡,准备帮其加固城墙。就在这时,伯爵反叛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汉姆雷的耳里,威廉.汉姆雷阴谋占领了城堡,导致汤姆悲剧地再度失业……

从这一段剧情就可以看出来,《圣殿春秋》非常巧妙地安排了人物关系,选取了斯蒂芬继任之后地方斗争的一角(“那些有权势的变节分子立即起而反之”),将庙堂之上的动向和江湖之下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紧紧勾连在一起,让他们高度互缠,由此造就了整部小说波澜起伏的剧情。这种笔法非常高妙。


4.

接着,《彼得伯勒编年史》写道:

(1137年) ……这年斯蒂芬国王前往海外的诺曼底,在那里受到人们的接纳,因为他们指望他会恰如他的舅父,又因为他还掌握着他舅父的财富。但是他像个傻瓜一样将财富散发出去,挥霍掉了。斯蒂芬国王来到英国时,在牛津举行御前会议。他在那里将索尔兹伯里主教罗杰、他的侄辈子弟、林肯主教亚历山大、王宫总监罗杰抓了起来,全都投入监狱,直到他们交出了他们的城堡。当那些叛徒们了解到他是个温厚的人,又和蔼又善良,并没有对他们严格施以法律的全套惩罚时,他们就干起了各种无法无天的事。他们已经向他臣服,又宜了誓。但是他们没有遵守誓约,他们发的都是伪誓,他们的誓约都作废了,因为有势力的人个个都在筑城堡,他们据守城堡与他抗衡,弄得国内城堡充斥。他们因建造城堡而使这个国家不幸的人民深受压迫。城堡建成以后,他们将恶棍和坏蛋充塞其中,然后就日日夜夜地捉拿他们认为有点财物的人,有男有女,将这些人投入监狱,以难以形容的酷刑折磨他们,以此勒索金银,没有哪个殉教者曾受过他们所受的那种酷刑……
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力量来描述他们在这个国家里对不幸的人民所施加的全部恐怖和全套折磨,那种现象在斯蒂芬当国王的19个年头里一直延续下来,而且情况总是越来越坏。他们时时向村庄征税,称之为“保护金”。当可怜的人民再也交不出税金时,他们就抢劫和烧掉所有的村庄,因此你可以轻松地走一整天的旅程而决然找不到一个住在村子里的人,也找不到一块耕种过的土地。谷物昂贵,肉类、黄油、干酪也贵,因为国内一点也没有了。可怜的人民饿死了;有些人曾经是富人,现在则靠乞求施舍为生;有些人逃离了这个国家。……不管哪里种了作物,地上也不长谷物,因为土地都被这种行径糟蹋了。他们公然说基督和他的圣徒们都睡着了。这些事情多得我们难以——描写。我们为我们的罪恶受了19年的苦。

这一段记载很长,却完整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的苦难与混乱。国王挥霍无度、统治无方,地方贵族都是沉醉于权力斗争的伪誓者,不断折磨着平民百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有修士们避乱寺庙,努力记录着艰难时世,笔下却透出深深的同情与无力感(“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力量来描述他们在这个国家里对不幸的人民所施加的全部恐怖和全套折磨”)

但是,无名修士做不到的事,却有福莱特来做。

《圣殿春秋》所描绘的,不正是修道院长带领人民,与醉心权力的伪誓者们斗争的故事么?不正是全景式地展现了这个时代么?可以说,福莱特的工作正是《彼得伯勒编年史》的扩写。

他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夏陵和王桥两大集团的斗争,一面是新伯爵威廉.汉姆雷和主教沃尔伦(两个伪誓者),另一面是菲利普院长、匠师汤姆和杰克,双方围绕着王桥大教堂的建立,多次斗智斗勇,让正义一方历经千辛万苦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正是在双方精彩刺激的角力中,福莱特又带出了各种不同人群,他们都为着自己的利益抗争着。工人团体会和修道院就薪水问题扯皮,甚至被汤姆的不肖子带走,投向邪恶势力。商人逐利而动,让王桥的市场几番起落,女主角阿莲娜经营的羊毛生意也是一波三折。农人不满于威廉.汉姆雷的暴政,纷纷揭竿而起,最后在阿莲娜的巧计安排下,成为她夺回夏陵城堡的重要助力。修士组织内部的斗争更是贯穿全书始终,菲利普院长使出浑身解数,一次又一次地将危机敉平,这其中的种种细节曲折动人,是《圣殿春秋》的绝对亮点。

这样,“士农工商”各种群体在书中都有精彩的表现,又全部统合到建设大教堂的斗争中来,使得《圣殿春秋》不仅仅是一部“大教堂建设史”,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12世纪英国社会史”。匠人公会、商业行会、教堂议会……这些团体都是中国古代所无的,却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关键力量,对欧洲史专业出身的我来说,读来真可会心一笑。相信其他中国读者,读到这些异文化的细节,也会觉得新奇有趣。


5.

《彼得伯勒编年史》里对修道院长马丁的记述如下:

在整个这个罪恶的时期,修道院院长马丁以极大的精力执掌他的院长职务达20年半零6天,他为修道士和来客提供他们所需之物,在会堂里举行盛大的节日庆祝活动,虽然如此,他仍然下工夫整修教堂,他为它拨出土地和收入,对它厚加馈赠,又给它铺了屋顶。圣彼得节那天,他以盛大仪式带领修道士们进入新修道院,——那时是主历1140年,即大火以后23年。他去了罗马,在那里受到尤金尼乌斯教皇的优厚接待,并在那里得到特殊权利,一种权利与圣器看管人职务的全部土地有关,另一种与修道院的全部土地有关。要是他能活得更久的话,他本打算在司库这个职务方面也这样做。他收回有势力的人强行据有的土地,——从据有罗金厄姆城堡的威廉.莫迪特手中,他收复科廷厄姆和伊斯顿,从瓦特维尔的雨果手中,他收复厄斯灵伯勒和斯坦尼克,每年还从阿尼克尔获得60先令。他使许多人当了修道士,种了一片葡萄园,搞了许多修建工程,使那个村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他是个好修道士和好人,因此天主和好人都爱他。

整修教堂、振兴经济、收回土地,这不就是菲利普院长的翻版吗?关于本书的宗教主题,这里不想多提,因为中国读者大多并不是基督教徒,对此也不感兴趣。

但好在福莱特也不是一个热衷于讨论教义的作者,他更喜欢写俗人,所以他笔下的菲利普院长虽然宗教热情高涨、终生为上帝效力,但却一直是位实干家。他就像一个小领主一样,苦心经营着王桥的一切,说他像个中国古代县城的青天大老爷,似乎也不太为过。实际上在欧洲中世的乱世里,神职人员往往就挑起了地方管理者的重任,守土安民,造福乡里,很多近代之后的大城市就是以大教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那些热衷世俗的教士们功不可没。神圣罗马帝国的七大选帝侯中,有三位是大主教,他们更是与地方诸侯无异了。

这些过于世俗化的主教也不全然正面,科隆大主教就曾组织三万人的大军,镇压附近不纳税的自由城市,他更是被科隆市民赶出城去。实际上,长期以来科隆大主教的首府在波恩不在科隆,那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只是重要宗教仪式进行的场所。科隆大主教的职位也成了各大世俗家族争夺的肥缺,大家长们往往安排自己的小儿子进入教会,再在教堂会议中拉帮结派,扶持他们成为主教,最后利用他们为自己的家族牟利,这样的教士就完全堕落了。

这些斗争在《圣殿春秋》中也有一定的表现,但是却被出身孤儿的菲利普院长压制,最后修道院也传到孤儿乔纳森手里,这大概算是教权传承最理想的模式了。

顺带一提,《圣殿春秋》虽然对历史考据极细,但是也偶有不准确的地方。比如菲利普院长的弟弟名为弗朗西斯,这一名字来源于圣徒阿西西的方济各(Francis of Assisi),但是方济各生活于1181-1226年间,方济各这个名字还是他爸乱取的一个不正式的称呼(来源于法兰西France,意为法国人)。所以在弗朗西斯那时候,方济各根本还没有出生,更不是圣徒,那么一个神职人员也就不大可能取这样一个名字。这也算是鸡蛋里挑骨头吧。


6.

接下来,《彼得伯勒编年史》把笔锋转回了政局大事:

(1138年) 这年苏格兰国王大卫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来到英国,意在征服这个国家。受国王的付托守卫约克的伯爵欧马勒的威廉,以及其他可靠人士带领少数人员前来迎战,与他们交锋,在军旗附近击败苏格兰国王,打死众多他的部下。
(1140年)这年斯蒂芬国王想擒获亨利国王之子格洛斯特伯爵罗伯特,但是未能做到,因为罗伯特知道了情况……此后,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逝世,国王让西奥博尔德当大主教,他是勒贝克修道院院长。
此后,国王和切斯特伯爵兰纳尔夫之间发生了一场大战,这并不是由于国王没有将他所可能要求的东西全都给他(就像他对待别人那样),而是他对他们给得越多,他们对他越坏,总是这样。那位伯爵据守林肯反对国王,剥夺他本应得到的一切。国王前往该地,将他和他的兄弟鲁马尔的威廉围困在城堡里。伯爵溜出城堡,去找格洛斯特伯爵罗伯特,然后带着他和一支大军来到那里。他们在圣烛节那天与他们的封君激烈交锋,将他俘获,因为他的部下弃他而逃。他们将他带到布里斯托尔,套上脚镣,关进监狱。于是整个英国骚扰动乱更甚于前,各种坏事国内应有尽有。

这场林肯战役在《圣殿春秋》中有非常精彩的描写,菲利普院长去林肯拜见国王,正好在高塔上目睹了战役的全过程。编年史中所写的“他的部下弃他而逃”,就包含了首鼠两端的威廉.汉姆雷,当然这个名字是虚构的,他只是代表了当天逃跑的骑士之一。这些地方贵族就在国王与叛军两大势力中间摇摆,哪边符合自己的利益,就立马倒向哪边,谁的法律有利于自己,就遵从谁的法律,一旦不合,便弃之如敝履。《圣殿春秋》中的威廉.汉姆雷正是用这些手段不断兴风作浪,给王桥大教堂的修建制造了数不尽的麻烦。就连女主角阿莲娜的弟弟理查,在夺回夏陵伯爵的头衔之后,也立马援引有利于自己的法规,不让大教堂动夏陵的采石场,小说对地方贵族的唯利是图刻画的真是入木三分。

幸亏后来理查为了赎罪,参加十字军东征最后死在圣地耶路撒冷。剧情的这一发展和男主角杰克前往西班牙朝圣一样,在中世纪是极为普遍的事,《圣殿春秋》用此来处理情节上的危机就不显得突兀,反而更增添了几分真实。这背后的文化史说起来太长太长,就暂时打住吧。

《彼得伯勒编年史》继续写道:

此后,曾经是德意志皇后,现在是安茹伯爵夫人的亨利国王之女(莫德)来到伦敦。伦敦居民想捉拿她,她逃走了,在那里她遭到很大损失。
此后,斯蒂芬国王的弟弟、温切斯特主教亨利与罗伯特伯爵和那位皇后交谈,并且向他们宣誓,说他再也不支持他的国王兄长了。他将支持国王的人一律开除教籍,他还对他们说要将温切斯特交给他们,从而使得他们来到温切斯特。他们在城里的时候,国王的妻子率领她的全部兵马来到,将他们包围起来,因而城里发生严重饥荒。当他们再也无法忍受时,他们就偷偷溜了出来,抽身逃走。城外的人获悉情况以后就去追赶他们,将格洛斯特伯爵罗伯特俘获,将他带往罗切斯特,关进监狱。皇后逃进了一所修道院。后来贤明人士在国王的朋友和伯爵的朋友之间斡旋,终于达成协议,条件是将国王放出监狱,以他交换伯爵,并以伯爵交换国王,他们这样做了。
当时英国严重分裂,有些人支持国王,有些人支持皇后,因为国王在狱中时,众伯爵和有势力的人物预料他再也出不来,他们就与皇后达成协议,将她带进牛津,将这座城市交给了她。国王出狱以后闻知此事,就率领军队将她围困在塔楼里。夜间她缝楼而下,溜出逃走,徒步去到沃灵福德。
以后她去了海外。诺曼底的人都离弃国王而投向了安茹伯爵,有些是出于自愿,有些并非自愿,因为伯爵将他们包围起来,直到他们交出城堡为止,而他们从国王那里又得不到援助。
安茹伯爵逝世,他的儿子亨利继承他的领域。法国王后与国王离异,来找年轻的亨利伯爵。他娶她为妻,法王路易七世之妻埃莉诺于1152年3月与法王正式离异,1152年5月与亨利二世结婚。]还取得了她拥有的整个普瓦图。然后他携大军进入英国,攻占一些城堡。国王率领一支大得多的军队去抵抗他。虽然如此,他们还是没有交战。然而大主教和贤明人士则在他们中间往来穿梭,达成一项协议:国王在他有生之年当封君和国王,他死后由亨利当国王,他们应该情同父子;他们之间以及英国全境,都应和平常在,和谐永存。这项条款以及他们所议定的其他条件,都由国王、亨利伯爵、主教、其他伯爵和重要人士宣誓予以遵守。亨利伯爵在温切斯特和伦敦都受到极为隆重的接待,大家都向他行臣服礼,宣誓遵守和平协议。这种和平很快就成为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良好的和平局面。此后国王比他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伯爵去了海外。人人都喜欢他,因为他执法严正,又建立了和平。

以上都是《圣殿春秋》故事进行时的大背景,政局的变化多次投射到地方,影响了夏陵与王桥之争的最终结果。读完《圣殿春秋》的朋友可以把书中的时间表和编年史一一对照起来。福莱特这种以小写大的笔法是极见功力的,夏陵和王桥是虚构的两个小镇,与之相关联的人物也基本都是虚构的,但是作为历史背景所引述到的大人物都是真实的。有时候虚构的小人物也会和大人物完成互动,可见福莱特正是用小地方做大历史的投影,以之写出了整个12世纪的英国。

至于王桥大教堂作为英国的“第一座哥特式大教堂”(虚构),首度运用了飞廊、玫瑰窗、彩窗画等元素,这些用细节反映建筑史的内容,其他书评都有写过,这里也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7.

《彼得伯勒编年史》是突然结束的,似乎那个无名修士并没有搁笔,但是书稿却戛然而止:

(1154年)这年斯蒂芬国王逝世……国王死时,伯爵正在海外,当时人们只敢对别人做好事,谁也不敢再做什么,因为他们都非常畏惧他。他来到英国时,受到极其隆重的迎接。他在圣诞节前的星期日举行国王加冕登基典礼。他在那里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临朝听政会议。
就在彼得伯勒修道院院长马丁要去赴会的那一天,他病了,他于1月2日逝世。修道士们当天就从他们内部选出另一位院长,他叫瓦特维尔的威廉,是个好圣职人员和好人,深受国王和一切好人的喜爱。他们在教堂里为院长举行了葬礼。不久之后,被选中的院长在修道士们的陪同下到牛津去见国王,国王授予他院长的职位。他立即去了林肯,在他返回之前在那里接受了院长授职仪式。然后他在彼得伯勒受到礼仪盛大、伴有列队的迎接。他在罗姆西、索尼、斯波尔丁、萨德伯里都受到同样的迎接。他现在是院长,已经有了个良好的开端。愿基督赐给他……(原稿至此残毁)

《圣殿春秋》自然不能如此收尾,所以福莱特又为菲利普院长的生命续写了光辉的一笔。

亨利二世终于成为了英国国王,开创金雀花王朝,菲利普院长也击败了他的对手们,建成了王桥大教堂。“白船事件”的谜案在小说最后也解开了,菲利普的老对手沃尔伦主教因此失势。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

后来亨利二世与坎特伯雷大主教贝克特尖锐对立,导致了1170年贝克特被四名骑士杀害。福莱特大胆地在这一著名事件中插入了一个虚构人物,即大反派威廉.汉姆雷,他和那四个著名的凶手一起参见了刺杀。书中原样不动地重复了四人的名讳,Reginald Fitzurse, Hugh de Morville, William de Tracy 和 Richard le Breton, 然后让汉姆雷加入进去,“骑士们一拥而入,他们一共五个人”。

对于英美读者来说,他们都应该知道杀死圣贝克特的是四个人,而不是五个人,于是就会明白福莱特故意“以假描真”。同样,亨利二世因为这一事件而受到鞭笞,菲利普也参与其中,这也是一种“以假描真”。

到这里,故事虚构人物参与真实历史已经到了顶峰,两者交融在一起,再多写一分就会太假太过,福莱特便在这里完美收束了,本书也就和最终封顶的王桥大教堂一样,成了一尊完满的艺术品。


8.

最后赘言几句,小说的女性角色虽然饱经苦难,却依旧顽强独立,这值得称道,却也展现出了更多现代女性的特点。而小说最后,教士鞭笞了国王,并预言新的时代正在来临,但实际上我们知道,13、14世纪的中世纪,与之前并没有多少变化,王权与教权继续争斗,而资产阶级革命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虽然有历史学家麦克法兰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中主张英国12世纪已经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纺织业的兴盛),但毕竟是一家之言,和小说主题也关系不大。所以我认为,这里所谓的新时代,还是福莱特本人现代意识的体现,强调人民战胜了统治者而已。

这些现代思想在小说中隐含地出现,使得小说更容易被现代读者所接受(而不是大谈教堂、朝圣与宗教精神的关系等等),但也让这本历史小说在某些细节上不太“中世纪”,其效果见仁见智了。

其实还有一部史诗巨作,也是以中世纪英国为背景,描写国王、大家族、教会、修士、骑士、雇佣兵、兄弟会等势力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却加入了大量浪漫主义魔幻元素,使得小说也有点不太“中世纪”,却也非常成功……

你没猜错,它就是《冰与火之歌》,加上了魔法、异鬼和龙,成为了奇幻小说巨作,再加上满满的色情暴力,又成为了HBO史诗热剧。它无疑比《圣殿春秋》花哨太多,但核心魅力还是来源于中世纪。

如果把《冰与火之歌》的所有超自然元素去掉,它还会不会精彩?

我想一定会的,去掉了魔法的现实版《冰与火之歌》,就是一部《圣殿春秋》。而去掉了细节的简写版《圣殿春秋》,就是一本《彼得格勒编年史》。万变不离其宗,它们反映的都是中世纪生活的丰富多元,权力斗争的复杂曲折,大历史的磅礴动人。

那不正是我当初攻读欧洲史的原动力么?


所以,总结下来,福莱特的中世纪小说“以假描真”的功夫特别强,虽然故事大多是编的,但是背景真实、合情合理,往往小情节和大事件高度互缠,让了解那段历史的读者也可以读到酸爽,所以西方世界公认牛逼。但是,如果中国读者对一些基本史实不了解,真以为杀贝克特的是五个人,那就扯淡了,搞不好还会被福莱特“误人子弟”……当然,福莱特的史观不一定是经得起推敲的,这个妥妥的夹带私货,我就觉得《圣殿春秋》里的宗教生活太简单了,其实当时人的理念和现代人差太大,作者不可能全然反映出来的,写出来那些教堂选举、教义斗争估计也没有人看。所以读其故事就好,史实和背景部分不会有太大的谬误,但不必接受其史观。我相信也没有人会把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的史观当成严谨的历史解读。至于《世纪三部曲》讲的是近代的事情,我没读过不好评价,但估计水平、手法应该也不会差,谋篇布局肯定也很高超。一直想看!】

所有的历史小说都是三国演义的意义,都是借用历史背景来发挥自己的想象而已,什么对话和情节肯定是自己编的,因为史料的记载不足以作为小说剧情而又有任何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