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提出的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被拒,请问长波电台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苏联提出的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被中国拒绝,对于联合舰队我理解,但是对于为何拒绝长波电台我还存有疑问,请问长波电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到底是什么样的…
关注者
1,357
被浏览
3,846,847

238 个回答

7月6日更新:从头到尾写了长波电台乃至共同舰队事件全过程,可以说是大工程了,接着原答案写的。

建立长波电台的大背景是苏联的核潜艇技术及装备水平有了跃升,需要长波电台来完成核潜艇的通讯。没有通讯的核潜艇没有战斗力。

1958年10月,苏联Р-11ФМ洲际火箭的АБ611型潜艇结束了航行和战斗性能的一系列试验。

同年12月,苏联第一艘核潜艇试航成功,终于实现了脱离海岸远洋潜行的目标。

尽管核动力潜艇可近乎无限期在地球海洋中游弋,但必须要和路上基地保持通讯联络,不然就仅仅是末日孤舰。

那时还没有通讯卫星,因此只能利用长波电台来保证联络。在此之前,苏联技术部门已经反复验证了长波电台方案,是可行的。

技术上可行,接下来就是选择建设地点了。

为了保证苏联核潜艇在太平洋执行任务,亚洲地区需要有一个长波电台。

苏联海军向国防委员会提交了两个方案:

其一是直接在苏联本土建立,但由于耗资过于庞大,而且从西伯利亚到南太平洋太远了,通信质量不好。因此计划一被立即否决。

其二是在与苏联友好的国家架设长波电台。即在中国海南岛和印度各建立一个,保证苏联海军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讯。

赫鲁晓夫直接否定了在印度建立长波电台的方案,因为尼赫鲁和苏联友好的关系刚刚建立,彼此还没那么熟。

但赫鲁晓夫认为中国方案不是问题,因为他认为苏联和中国同为社会主义兄弟,有着对抗西方的共同战略需求。更何况中国海军还是在苏联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巧合的是,中国在此时也提出了相关的发展要求。

早在1954年中国第一支潜艇部队建立时,中国就开始长波电台的建设。在苏联的帮助下,进口的三套“突浪型”长波电台设备于1957年分别安装在青岛、宁波、湛江地区。但这些都是中小功率的长波电台,随着潜艇部队的发展和远航训练任务的增多,迫切需要建设大功率的长波电台。鉴于中国难以承担这样的工程,海军便与苏联有关方面联系、洽商,希望他们能给予帮助。

也是在这个节骨眼,苏联提出了在中国架设大功率长波电台的请求。后来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

但要提出的一点是,长期以来,中苏长波电台、共同舰队事件的影响被过度解读了。这两件事的确是中苏关系的大事件,甚至是标志性事件,但都很快解决了,后续波澜不大。

真正标志中苏关系下行的事件,是金门炮击。

分割线如下

=============

答案热度上来了,接下来会更新长波电台事件中,中苏协商的过程和立场。

中苏同盟,始于军事合作。

苏联出动空军,协助中共迅速占领新疆;派空军和防空部队,保卫东南沿海和入朝志愿军补给线。而新中国更是出兵朝鲜,保卫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东大门。

朝鲜战争结束后,双方军事合作进一步加深。

在1955年5月的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大会上,彭德怀表示,中国对于华沙会议“所作的一切决定,都将给予全力的支持和合作”他还代表中国政府声明:“如果欧洲和平受到破坏”,中国“一定同我们的兄弟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进行共同的反侵略斗争,直到最后的胜利”

对于华沙条约,中苏在总体上的思路是吻合的,但对于具体的战略有分歧。

比如毛泽东对赫鲁晓夫私下里曾表示:如果帝国主义者进攻,不要还击,一直撤退到乌拉尔后中国会帮助苏联。把赫鲁晓夫惊得目瞪口呆。但这丝毫不影响双方进一步合作。

在之前的莫斯科会议上,具有非凡人格的毛泽东独领风骚,而这一会议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团结以及中苏关系的巅峰。

在莫斯科会议后,中共出面摆平了东欧的政治波澜,可以说是救苏共于水火之中。在这以后,中共对于苏联的外交手段及策略非常响应积极配合。

1958年2月赫鲁晓夫会见中国大使刘晓,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阵营“卢布区”的设想,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朱德对尤金说:在经济方面的事,“像其他所有的事一样,应该由我们的首领——苏联,来负责。”

也是在这种表面友好的气氛下,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事件突发了。

如我之前所说。核潜艇技术和装备的提升似的苏联海军在亚洲有建立长波电台的需求。

1958年4月18日,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致电彭德怀,希望在中国华南地区由中苏共同建设1000千瓦大功率长波电台和远程接收中心各一座,投资1.1亿卢布,苏联出资7000万,中国出资4000万,建成后中苏两国共同使用。

然而中国是一个在近代遭受了帝国列强不公平的苦难国家,莫说那个时代一路看来的国家领导人,就是今天的年轻人在中学历史课上也能感同身受。苏联人可能没有多想,中国这边的负面情绪也是很正常的。

毛泽东24日指示有关部门作如下回复:同意在中国建设该设施,但费用全部由中国承担,所属权是中国的。属于委婉提出了意见,又在左右间找了平衡点。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5月10日召开的第152次军委会议上,彭德怀主张,电台不要合办,应中方全部负责建设,平时向苏方提供情报,战时苏方可以来人。总之不要让外国人在中国搞军事基地,影响不好。6月,彭向苏联在华军事总顾问杜鲁方诺夫传达以上精神。

随后彭德怀向毛传达了苏方回复,即苏方仍建议共同建设,并拟定6月上旬派专家来华勘探选址。彭建议先和苏方谈技术问题,剩下放到下一阶段商量。毛表示可以,但钱一定要中国全出。并表示“这是中国的意见,不是我个人的”。此时毛泽东已经对苏联的固执有些不耐烦了。

然而长波电台的事件还没落地,共同舰队事件又突发。可以说按下葫芦浮起瓢。

早在1957年10月5日,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解决了中国陆军空军的装备技术发展问题。

陆憋和劳保手套有了新玩具,海军自然也不甘落后。莫斯科会议期间,肖劲光私下里向苏联提出希望得到核潜艇技术的援助,苏方表示苏联还在研制中,以后有了可以考虑提供给中国。

1958年7月15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会议,讨论了“关于在建设海军方面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技术援助的问题”。该会议委托米高扬起草给毛泽东信函,“就陆军和海军问题交换意见”。但根据据阿尔希波夫回忆,主席团会议“未提出共同舰队这一特殊任务”。

在这次会议之前,苏联只是对在华南建设长波电台感兴趣。可在这次会议之后,赫鲁晓夫召见尤金,指示他:同毛泽东和周恩来接触时,可以问问能否共同建设和使用长波电台,再询问一下苏联的潜艇是否可以进入中国的港口并停泊。

毛泽东和尤金关键又戏剧性的会面,开始了。

尤金火速回到了北京,并于7月21日晚请求与毛紧急会面,说有重要事项汇报。

尤金首先表示自己刚刚参加了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并受拖向毛汇报。然后又简单说了说中东局势、南斯拉夫、帮助中国加强海军和海岸防御及苏联国内经济情况等四个问题,其中主要讨论的是海军问题。

尤金说,赫鲁晓夫希望中国同志能了解,苏联的自然条件使其不可能充分发挥核潜艇舰队的作用,而中国的海岸线很长,条件很好。同时考虑到将来如果打仗的话,中苏共同的敌人是美国。因此,赫鲁晓夫希望与中国同志一起商量,建立一支共同潜艇舰队,越南也可以参加。希望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彭德怀去莫斯科具体商量

毛泽东当场表示,苏联只是来援助技术的,中国不搞“合作社”。毛本人非常在意这一“事业”到底是中苏合办还是苏联援助。他不断追问尤金,并表示是不是只搞“合作社”苏联才干,否则就不帮助中国了。

尤金解释说这目前只是个提议,希望中国同志去莫斯科一同讨论。毛表示首先要确认大方向,如果苏联不愿意帮助的话,中国可以不要核潜艇。

值得一提的是,在魏列夏金的记述中,尤金没有使用“共同舰队”这个说法,他反复说的是“共同建立海军舰队”

接下来,毛泽东大发雷霆

次日上午11时,毛泽东召见尤金等人,会议持续了五个多小时。

在这次会议上,中方和俄方均有比较详细的记录描述。

在中方的会议记录中,毛泽东重申了不搞共同舰队的立场,并宣布撤销援助请求。他指责苏联人,帮助搞了一点原子能技术,“就要控制,就要租借权”,还表达了之前积压的对斯大林的不满。

毛泽东的盛怒震撼到了尤金,尤金感觉事态严峻,表示最好是赫鲁晓夫本人亲自来解释。

尤金一再解释,苏共中央主席团开会时,关于所有权、租借权、指挥权的问题,一概没有谈到,也没有说要在中国建立军事基地,只是想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与中国同志研究具体措施,所以提出请周恩来、彭德怀到莫斯科去。

在俄文的会议记录中则有更多的负面言语:

毛泽东说:如果苏联的建议是在中国建立共同舰队(这是在俄文记述中第一次出现совместный флот的提法),我们不能同意,因为这有点像租借。我们只同意舰队由你们帮助建立,而由我们指挥。一旦爆发战争,中国将把一切港口和机场提供给苏联使用,但我们不同意和平时期在中国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

俄文会议记录还记载了大量的五小时期间内,毛对苏联积压已久的抱怨:

斯大林一直不相信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者;国共决战时不让中共发动进攻,而要通过和谈解决问题;米高扬在西柏坡以及后来都是用教训的口气同中国人谈话;毛泽东访苏期间,贝利亚在中国使馆安装了窃听器;苏联前任大使罗申在中国外交部发展情报员;贝利亚与高岗勾结,多次派人与高岗联络;苏联驻新疆领事馆通过非法渠道收集情报,以及苏联报刊一直不报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论述等。此外,彭德怀也插话,讲述了在签订中苏远东防空协定时,苏方利用中方代表不懂俄文而骗取签字的错误做法。

尽管毛泽东一再强调, 这些负面现象是一个手指头和九个手指头的关系。中苏在最重要的大局方面,一直完全一致。可在当场的苏联人的印象是:“毛泽东滔滔不绝地讲中苏两党的关系”让他们“感到心情沉重”,并认识到“对中国的政策不完全理解,过高估计了共同的意识形态这一因素的重要性,而对国家利益的差异估计不足”。

尤金在谈话中反复强调:苏联领导人丝毫没有暗示要同中国建立毛泽东所说的那种关系,安东诺夫则认为一定是发生了什么误会。

尽管毛泽东让尤金把他全部意思原封不动告诉赫鲁晓夫,可焦头烂额的尤金还是在报告中删去了毛泽东所说的“如果潜艇问题不能得到真正解决则不举行会晤”这句话。

消息传到莫斯科,极大震撼到了苏共。

赫鲁晓夫在电话里和尤金激动地喊到“毛泽东是怎么啦?!”

赫鲁晓夫当时就想亲自去北京解释,但动身去中东解决冲突的日程已定,苏共中央主席团立刻开会并表示:

(1)苏共中央曾为尤金准备了一个备忘录,但尤金“在谈话时没有交给中国朋友”;(2)“我们本身在斯大林时期就反对租借”,例如米高扬就提过意见,但失败了;(3)我们赞成会晤,但情况不允许;(4)“你们怎样才能同意呢?”如果对苏联的建议不满意,希望听取中国方面的意见;(5)如果讲求实效的话,那就是(苏联)海军方面提出的请求;(6)关于顾问的问题,我们愿意撤除,并已经给你们写过信,也可以减少数量。考虑到赫鲁晓夫一时无法前往中国,会议决定再为尤金准备一个备忘录,“以便其与中国朋友举行会谈”。

受到莫斯科指示后,尤金再度出发。

7月24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约见尤金。会议内容如下:

刘少奇问,苏共中央是否提出帮助中国建立舰队要以舰队归苏中两国共同所有为条件。尤金十分明确地回答说:苏联方面不仅没有提出任何政治条件,而且连一点暗示的迹象也没有。接着,周恩来对长波电台问题提出质问,尤金仍然表示,苏方在这方面也没有提出政治性条件。刘少奇说,照他的理解,苏联方面已经同意帮助中国建立海军舰队了。尤金回答说,上次会晤他在通报情况时已谈过此事。于是,刘少奇对此表示赞同,并再次提出,中国方面请求帮助建立中国的海军舰队,但正像毛泽东所说,如果苏联不能给予这种帮助,那么,中国可以收回或者推迟提出这一请求。最后,尤金通报说,赫鲁晓夫近期不能来华访问了。

不放心的赫鲁晓夫取消了他接下来的美国之行,从中东秘密赶到北京,最终的会谈开始了。

7月31日,赫鲁晓夫坚决否认苏联曾使用过“共同舰队”的说法,认为是尤金转达有误,整个事情是“一次误会”,并一口咬定,他本人和苏共中央主席团讨论这个问题时,“从来就没有过像中国同志所想的那样要共同指挥中国的舰队,从来就没有过两国共有的想法的影子”

赫鲁晓夫还委屈地说:“我们没有想到,毛泽东同志竟把这个问题提高到侵犯主权的程度。你们这样看我们,令我们感到伤心。”

听过赫鲁晓夫的解释后,毛泽东发了几句牢骚,遍结束了谈话。双方还约定“以后永远不要再提这样的问题”。

对于长波电台的问题,两国领导人最后是这么谈的:

赫鲁晓夫表示长波电台的问题是军方提的,没有经过苏共中央讨论。如果中国同意通过向苏联贷款的方式建设就更好了,电台所属权肯定是中国的,苏联只是要求通过这个协议使用电台。同时,苏联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千岛群岛和北部海岸的电台也可以供中国使用。但如果中国不同意,苏联可以取消这个建议。

毛泽东则强调,马利诺夫斯基提出苏联出钱,就是要有所有权。中国同意建立长波电台,费用全部由中国负担,所有权是中国的,苏联可以使用。

赫鲁晓夫再次表示,所有权肯定是中国的,但苏联既然使用,出些钱也是应该的,可以用贷款的形式。

毛泽东坚持:中国不需要贷款,如果苏联要出钱,中国就不搞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谈话到此结束。

自此,引发巨大波澜的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事件就此结束。

而且怎么又有人在评论区说什么苏联在解放战争中支持蒋介石主张分裂中国的暴论。

zhihu.com/answer/125512

其实不是说怕苏联当时对中国有想法才拒绝的,这事答应了后患无穷。首先就是掺和进美苏争霸这趟浑水里。然后,你现在的苏共中央真心对tg如兄弟不代表以后也一样。你看看后面他们的接班人武装干涉东欧兄弟国家改革,武装侵占阿富汗。所以说就算当时玉米帝是真心把我们当同志兄弟,教员也不可能会同意的,谁知道你们国家以后怎么走。

政客之间的友谊随着时间推移和人的生老病死必然要让位于永恒的地缘关系的利害,如果当年教员因为党和苏共交情不错就答应了,那会是非常不成熟的政治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