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等防疫專家團隊昨天中午到彩雲邨長波樓視察,懷疑該處出現多組垂直及水平傳播。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彩雲邨長波樓恐成為葵涌邨逸葵樓翻版。該大廈一名居於黃大仙豪苑的女保安員,疑因兒子飼養倉鼠,母子倆感染Delta變種病毒,更將病毒帶到長波樓,截至昨日累積出現22名住戶確診或初確個案。禍不單行的是,大廈內出現兩組垂直傳播,16樓則出現橫向傳播,當帶病毒的空氣升上頂樓更出現「擾流效應」,「毒氣」橫向傳播高層單位。大廈3樓至28樓7座和11座單位,以及16樓的2座至7座全部住戶昨日要撤離檢疫。其餘住戶則被禁足,涉及390戶約800名居民。由於Delta毒性更強、潛伏期更長,衞生防護中心擔心出現類似逸葵樓的大規模爆發,要視乎居民的檢測結果才決定解封時間。

◆ 大廈3樓至28樓7座和11座單位,以及16樓的2座至7座全部住戶需撤離檢疫。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衞生防護中心人員與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下午身穿全套防護服進入長波樓現場調查,其後會見傳媒報告初步調查結果。

女保安有病徵仍上班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首名感染者是家住豪苑的夜班女保安員,本月22日出現病徵,但並沒求醫及檢測,如常上班。本周一(24日)飼養倉鼠的兒子確診,她被列為密切接觸人士送竹篙灣檢疫中心隔離強檢,才發現感染Delta,病毒量高。由於她曾在保安控制室用膳,因此該邨全部保安員都需要送檢疫中心隔離檢疫。

其後,衞生防護中心接連發現4宗長波樓住戶的初步確診個案,包括309室一名患者,本周一發病到聯合醫院急症室並確診,CT值17.5(病毒量高),另外2名患者同住在707號單位,包括一名38歲女士,在1月23日發病,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後確診,CT值12.6(病毒量高),她的一名無病徵家人亦初步確診。

長波樓另一名42歲女住戶上周六出現病徵,本周三求醫並確診,CT值14(病毒量高)。由於長波樓出現多宗確診個案,特區政府前晚圍封強檢長波樓,再發現18宗初步確診,暫時累積22名住戶染疫。有鑑於長波樓有大規模爆發跡象,政府決定繼續圍封長波樓直至另行通知。

◆ 工作人員準備向居民提供糧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煙囪效應渠管播毒

袁國勇表示,長波樓7座、11座出現垂直傳播,共11名住戶初步確診,16樓則出現橫向傳播,有4個單位共5名住戶初步確診,另外靠近頂樓也有多名住戶染疫。專家組調查後發現,部分住戶改動過廁所喉管,個別單位有爆糞渠情況,亦有一些住戶從來沒向廁所排水渠注水,令隔氣U型管乾涸。相信是含病毒暖空氣,在煙囪效應下沿污水渠上升,經過改渠或隔氣U型管乾涸住戶時,病毒由廁所排水口進入室內,造成兩坐向住戶的垂直傳播。

◆ 大批長波樓居民需下樓接受檢測。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16樓現橫向傳播

16樓則出現了較集中的橫向傳播,原因是不少住戶的窗戶關不上,有染疫住戶使用抽氣扇,含病毒的空氣排至走廊,其餘住戶開排氣扇時,將走廊「毒氣」吸入室內,引至橫向傳播。該樓層的其餘住戶均受「毒氣」威脅,因此需要撤離。

頂樓亦有較集中個案,調查後發現,天台污水渠排氣口在外牆內,只有約一米低於外牆,而且上方有簷篷,含病毒空氣由排氣口排出後沒法很快被風吹散,在擾流效應下影響頂樓。袁國勇很擔心長波樓會成為逸葵樓的翻版:「我們要再看看強制檢測結果,才決定住戶還要家居隔離及強檢多少天。」

另外,房署昨晚表示,一名合約物業服務主任染疫,其辦公室位於牛池灣房屋署彩雲(一)邨辦事處(屋邨辦事處)。她最後一天在辦公室上班的日期是1月25日。她最近在屋邨辦事處工作時,並沒有與公眾人士接觸。她曾於1月21日協助葵涌邨逸葵樓「受限區域」的限制與檢測宣告工作,並已按照衞生防護中心的指引妥善佩戴及卸除個人防護裝備。

◆ 390戶約800名居民被禁足,長者無奈呆望窗外。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