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國文備課記錄1021@=一甲田地=長階閱讀寫作集團|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004-10-19 22:35:42| 人氣3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一國文備課記錄102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一國文備課記錄1021
單元:日喻
一、 吩咐事項
1. 同學的用心,「五湖四海」的網友都鼓掌稱讚!
2. 還是徵求五位山友,週五早上六點五十分「長階」集合,爬八卦山去也!
3. 下週老師要檢查「資料夾」,請同學準備好(包括:資料夾、課後作業、練習等)。
二、 上課紀要
1. 經驗分享:「潛力、態度、習慣」決定一個人的一生!
2. 「真積力久」與「學以致其道」。
3. 「說個故事,讓讀者相信故事,讓故事發揮力量。
三、 課後作業
1. 參考老師從網路上抓下來的四篇「讀後感」,寫下你的〈蘇軾〈日喻〉讀後感〉。可以是「分析」的,可以是「評論」的;可以針對蘇軾的〈日喻〉,也可以針對這四篇「讀後感」。
2. 從中國期刊網下載一篇有關蘇軾〈日喻〉的論文(如果數量不多,可以擴大到蘇軾其他的散文),撰寫「摘要」與「札記」。

四、 參考資料
1. 《荀子‧勸學》
學惡乎始惡乎終(假設問也)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數術也經謂詩書禮謂典禮之屬也)其義則始乎爲士終乎爲聖人(義謂學之意言在乎脩身也)真積力乆則入(真誠也力力行也誠積力乆則能入於學也)學至乎没而後止也(生則不可怠惰)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舍也爲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2. 說個故事,讓讀者相信故事,讓故事發揮力量。

如何在海上馴養猛虎?ÿ 黃道琳(文字工作者)  (20041018)

書名: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作者:楊.馬泰爾(Yann Martell)
譯者:趙丕慧
出版:皇冠文化公司
定價:280元
類別:小說

一段頗不尋常的歷險。十六歲印度少年Pi隨家人乘船前往加拿大,船上還載著他父親原本經營的動物園的一些動物。這艘船遇難沉沒,少年在太平洋上漂流了227天,跟他一起在救生艇上的還有一隻斑馬、一隻鬣狗、一隻紅毛猩猩、一隻孟加拉虎。少年如何應付汪洋、如何解決飢渴、如何克服恐懼…?最最驚悚的是,如何與那隻450磅重的猛虎相安共處一舟?在作者筆下,這些情節高潮迭起,但又不落俗套。如果這類驚險記述猶讓你覺得曾經滄海難為水,書中還有更離奇的遭遇──這,最好留待讀者去發現,我就不在此透露了。

一則看似庸俗的寓言。都什麼年代了,哪個寫小說的會跟讀者表白「這個故事有個快樂的結局」,「會讓你相信上帝存在」?莫非是乘桴浮於海之類的寓言?是有幾分那個味道。可馬泰爾雖然想藉一葉扁舟承載許多哲理,他的敘說倒不是陳腐的文以載道。話說,小說一開頭,作者正陷於寫作瓶頸,懷疑著創作的徒勞。他在印度遊蕩期間偶然從第三者聽到少年的事蹟,往後再到加拿大親聞Pi自述。少年的海上歷險不僅給了作者靈感,要緊的是,小說家這才明白自己的專職原來很單純:說個故事,讓讀者相信故事,讓故事發揮力量。從一個角度來看,《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關於文學創作之目的的探索,但卻沒有繁瑣的說教,沒有後設的鑿痕。至於這本小說想要傳達的人生哲理,你認不認同倒是次要了。道載得輕快。

一則難以置信的奇譚。可是,少年的故事終究只是想像的產物吧?當他漂流到墨西哥海岸獲救之後,前來調查船難事故的人完全無法相信他的說辭,他如此回應:「你們不喜歡我的故事?我有另一個故事。」另一個故事固然同樣叫人驚心動魄,卻不難在船難史中讀到。兩個故事大異其趣,卻隱然吻合。要相信哪個?這就端看你如何理解「相信」了。好吧,在這另一個版本裡,救生艇上沒有那些動物,變成──這就得了,我不能再透露玄機,且留下懸疑讓讀者去分解。

一條引人猜疑的線索。我倒可以指出一條線索。小說尚未進入歷險情節之前,作者提到Pi回憶往事時,「已經這麼多年了,理查.帕克仍糾纏著他不放。」在另一處,Pi指著一張少年時代的照片對作者說:「這就是理查.帕克。」理查.帕克是誰,這裡完全沒有交代。到了歷險故事本身,理查.帕克可大有分量了:那隻孟加拉虎就叫這個名字。是人,是虎?是人也是虎。是人的話,哪個人?其他動物呢?少年在惡海上馴服了一隻猛虎,故事很奇幻,寓意不單純。他面對了什麼,他超越了什麼,如果你注意到線索,答案或許不難猜測,但仍須一番思索。

一本值得閱讀的小說。

如何在海上馴養猛虎?一段頗不尋常的歷險。十六歲印度少年Pi隨家人乘船前往加拿大,船上還載著他父親原本經營的動物園的一些動物。這艘船遇難沉沒,少年在太平洋上漂流了227天,跟他一起在救生艇上的還有一隻斑馬、一隻鬣狗、一隻紅毛猩猩、一隻孟加拉虎。少年如何應付汪洋、如何解決飢渴、如何克服恐懼…?最最驚悚的是,如何與那隻450磅重的猛虎相安共處一舟?在作者筆下,這些情節高潮迭起,但又不落俗套。如果這類驚險記述猶讓你覺得曾經滄海難為水,書中還有更離奇的遭遇──這,最好留待讀者去發現,我就不在此透露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Book/0,3427,112004101800408+1105130301+20041018+news,00.htmlÿ

3. 蘇軾<日喻>讀後感

蘇軾作日喻以論說做學問所應有的態度,即︰「學以致其道」。強調「致」,重視「學」。「道」不能「求」之,惟能「致」之。

何謂求?蘇軾告訴我們「即其所見而名之,莫之見而意之」是謂求。這裡蘇軾用雙目失明的眇者為喻,指責當今不務學者正如眇者之求日一般,自己不曾痛下苦功鑽研學問之道,卻依賴他人片面的見解,並就此而滿足。也不質疑他人詮釋的是非真假,更不去追究真理的確實面貌。那我們所得到的,永遠都只能是浩瀚學海里微不足道的冰山一角,就像燭籥和日之間的天淵之別,我們擁有的,就只是井底之蛙頭上的那一片天。

當我們為眇者的淺顯孤陋而覺得可笑時,是否更應覺得警惕︰雙眸健全的我們,難道就真的目光雪亮嗎?很多時候我們固執己見,我們心高氣傲,我們不懂謙虛。沒有寬廣的胸襟,去容納不同的意見看法;沒有開闊的視野,足以瞭望更廣袤的界域。我們找到了燭,便堅持那就是會散發光亮的日;我們看見了籥,便認定那就是滾圓的日。偏見成見是真理周圍層層厚重的霧,阻礙了我們的視界,如果我們即其所見而得之、道聽途說而揣測,那就無異於天生的盲者。

於是蘇軾提醒我們,道是「可致而不可求」的。致,就是「莫之求而自致」。在做學問而言,致就是「學」。而蘇軾的學,強調的是親身務學。也即是浦起龍所說:「『求』字作『意揣』解,『學』字作『身習』解」。『身習』,相對於『意揣』而言。蘇軾這裡以「沒人」為喻,言做學問不能不切實際、好高騖遠;致道沒有捷徑不能速成。惟有腳踏實地的循序漸進,才是致道的唯一法則。

這何嘗不是千古不變的定律?不只是求學致道,無論做任何事,如果奢望毫不費勁就能一步登天,守株就能得兔,那就是不學而務求道,也就等同北方之學沒者,注定只是原地踏步、一事無成而已。

做學問必須按部就班的一點一滴積累,即要博學之,也要慎思之、明辨之,最後更重要的,就是篤行之了。讀書若只是囫圇吞棗般的吸取知識,或只是帶著功利性的目的求取知識,而沒有將之身體力行、將之與實際生活融會貫通,那麼就並非真正的致道,不是作做學問的真正目的。

為人處世亦然。我們往往容易就片面之辭斷章取義、就目之所見耳之所聞作評斷,而不肯虛心容納多角度的視野、多方面的觀察,更不愿費心耗神去尋求事情的真相。所以,當我們對眇者不以為然的同時,是否更應檢視、反省自己。看得見,但我們還是瞎子;不是天生,但卻是後天的盲人?
http://www.literature.idv.tw/research/data/view.asp?articleid=20030408094120&Discuss=s1-8-2&Page=1ÿ

4. 扣槃捫燭 (教育文化組 助理研究員 陳嘉彰)
ÿ ÿ 宋蘇軾《日喻》:有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不知道太陽是什麼樣子。有人告訴他:「太陽是圓的,像一個銅盤。」並且敲一敲銅盤的聲音給他聽,盲人聽後若有所悟。幾天後,聽到了遠處傳來「叮噹」的敲打聲,盲人高興的叫道:「太陽出來了!」旁人告訴他:「這是鐘,太陽是明亮的,就好比蠟燭一般」,說完後引導他摸了摸蠟燭,聽完後,他又點點頭,表示明白了。幾天之後,他偶然摸到形狀近似蠟燭的笛子,便恍然大悟般地說:「喔!原來這就是太陽啊!」後世將這類對事物的本質不求甚解,而又憑臆測妄下斷語,致產生誤會的情況,便以「扣槃捫燭」的成語來形容。

若將此典故和近來行政院新聞局所引起的連串爭端相比較,恰有許多近似及發人深省之處。

政權輪替後,陳水扁總統曾多次公開表達維護「新聞自由」的想法,其間還曾引用美國開國之父傑弗遜的名言:「若要在媒體與政府中二選一,我寧可選擇媒體,而不是政府。」

然而,阿扁就任後不久,部分由政府掌控的無線電視台高層人事隨即開始「綠化」,繼而,「廣告主協會」的成立則引起社會各界對綠營左右媒體內容的居心表示質疑,之後肇因於總統府內的矛盾,呂副總統首開中華民國國家副元首控告媒體的惡例,接著,檢調機關並藉「維護國家安全」的理由搜索媒體,隨而在立委與縣、市長選舉中,陳總統干冒違反行政中立的罵名,撐著「世紀首航」的旗幟,公然為同黨人士站台助選,口中卻又矛盾地提出「媒體新中間路線」的主張,期望媒體不要只做烏鴉,也要多做報導正面消息的喜鵲﹔至於目前推出的「阿扁傳真」和「政府廣告預算統包」、「政令宣導採置入性行銷方式手法」、「評鑑、記點監督媒體」、「調查媒體資金、發行情況」,「研議『出版品管理法』」等事件,以及新聞局長輕浮地對媒體做出「打手槍」手勢所釀生的風波,早已引發社會輿論的一片譁然。即便執政黨民代意欲藉著「廢除新聞局」,成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社會既有共識試圖解套,然而三年來一連串背離民主政治思維的錯誤傳媒政策示範,已然對台灣新聞自由的發展造成嚴重的侵害。無怪乎美國人權組織近兩年來對台灣「媒體自主權」的發展情況投以高度的關注。而上述的種種,似乎和陳總統信誓旦旦要「捍衛新聞自由」的理念大相逕庭。

照理來說,精於媒體運作,擅長選戰策略運用的民進黨人,應不致於在短短三年間自點烽火,讓媒體政策成為繼經濟、兩岸、族群、外交、內政之後的另一個民怨失分焦點,令國人對其執政能力產生嚴重質疑﹔況且,因民進黨人過去長期在野,此間的媒體工作者向來給予較多的同情、冀望及寬待,執政團隊犯不著破壞與媒體之間的傳統關係。除非,是我們的總統對於「新聞自由」的內涵及傳播媒體監督時政的天職其實不甚明瞭,抑或是他低估了民眾對經濟發展倒退、生活品質下降、社會價值紊亂的不耐與失望的情緒。

換個角度想,民眾或許不願相信阿扁總統對於「新聞自由」的真諦認識不清,或欠缺落實的誠意,但卻擔心其左右的弄臣隻手遮天,提報錯誤的訊息,誤導主政者朝錯誤方向思考,做出錯誤的決定。換句話說,部分專業判斷能力有待加強的幕僚們,如此誤把盤鐘比之為太陽,錯將蠟燭當之為白日的顢頇行徑,讓有「台灣之子」美譽的阿扁焦頭爛額地忙於收拾爛攤子,且貽笑大方,形象受損,這樣的團隊成員,豈可倚為股肱?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C-092-046.htmÿ

5. 淡江大學八十六學年碩士班入學考試試題
作文 (讀畢下列的文章後,再以論說文的方式,就文章內容為主題,
寫出讀後感。文言語體不拘,但必須段落分明、標點清晰。佔六十分。)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
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
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日之與鐘籥益遠矣,而眇者不之其
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達者告之,雖
有巧譬善導,異無以過於盤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籥,轉而
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既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
之,皆求道之過也。
(蘇軾 日喻)
http://www2.tku.edu.tw/~tisx/chinese/old/86go.htmÿ
6. 明日報新聞台「射御篇」--日喻(扣槃捫燭) http://mypaper2.ttimes.com.tw/user/austen0329/ÿ

◎日喻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其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日之與鐘籥亦差遠矣!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求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槃與燭也。自槃而之鐘,自燭而之籥,轉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謂致?孫武曰:「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孔子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至斯以為致也歟?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於道;今也以經術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務學。渤海吳君彥律,有志於道者也!方求舉於禮部,作〈日喻〉以告之(註)。

  中學時代便讀過這篇〈贈序〉,而近日逛書店時又無意間在《古文辭類纂》中翻到這篇文章,頗有感受,為了免去再到圖書館查閱該文的麻煩,我隨手便將《古文辭類纂》買了回來,然後再將這篇文章繕打一遍,同時把感受寫下來。

  為什麼會如此呢?那是因為在翻閱到該文的當下,蘇軾的譬喻幾乎是把我的想法全都寫出來了!當今的學界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論述,而若依〈日喻〉一文來看,卻有許多不過只是「日之光如燭」、「日之光如槃」之論,然而,儘管都是「如燭」、「如槃」之論,我們可以不被這些「如燭」、「如槃」之論所限,而因著燭、槃的特質更進一步地去把握「日」之為「日」,「有目者」不就是透過「日」與「燭」、「槃」類似之處來對「生而眇者」說「日」嗎?只是,這些「生而眇者」的思考會不一直都困陷在「如槃」、「如燭」的比喻中罷了!又,在無垠無涯的學海裡,有誰人不是「生而眇者」呢?就只怕我們都甘心自滿於「如槃」、「如燭」之論,並且還以為將這些「如槃」、「如燭」之論拼湊起來便可得知「日」,卻不知還要試著去親身體驗「日」之為「日」,那可是很麻煩的啊!各式各樣的論述當然可以參考,但是不要只陷在這些論述裡,並且還以為參考很多論述是很了不得的事!參考了很多論述卻沒有好好地直接去閱讀某些所謂的第一手資料、或者親身去體驗、理解、操作,那只有因為自己的整理而再增加許多不必要的論述而已,於真相的探討方面是沒有什麼益處的!


姚鼐評之曰:「譬喻入妙,如白香山詩,能令老嫗都解。」甚好!


註:作者蘇軾,原文錄自姚鼐《古文辭類纂》〈贈序類〉(王文濡評註,2000,台北:華正),新式標點符號為筆者所加。

04/08/2003 02:00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usten0329/3/3661751/20030818040954/ÿ

台長: 國一甲的寶貝
人氣(3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