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白色恐怖第一大案:澎湖案(管仁健/著)@你不知道的台灣(管仁健/著)|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11 22:33:20| 人氣241,136| 回應6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的白色恐怖第一大案:澎湖案(管仁健/著)

推薦 2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1949年12月12日(星期一)早上,在國共內戰下潰敗而遷台的國民黨【中央日報】第四版,與台灣省政府經營的【新生報】第四版,都印著斗大的震撼標題與驚悚的集體槍決照片:「台灣豈容奸黨潛匿,七匪諜昨伏法。」及「你們逃不掉的,昨續槍決匪諜七名。」副標題則配以:「保安部破獲匪兵運機構,黨羽百餘人均一網打盡。」及「對叛徒不寬容」等,這是老蔣在台灣施行的白色恐怖首宗,也是牽連人數最多的第一大案,史稱「澎湖案」。

  當時中國有一百萬殘軍與一百萬難民,在一年內先後湧進台灣,原本就地狹人稠的海島怎堪負荷?而在廣州的山東煙台聯中校長張敏之,率二千名流亡師生與濟南一、二、三、四、五聯中、昌維、海岱等七所學校,以上八校共八千餘名流亡師生追隨投奔,原盼遷台繼續學業,但因入台管制而暫轉澎湖,不意軍方因內戰兵員漸耗,強要接收這群中學生為兵,送回中國充當砲灰。張校長為維護學生受教權,挺身抗爭,軍方竟以莫須有的「匪諜」入罪,他和一百多名師生被槍決,數千名學生被充軍後受盡凌虐,另有不知人數、不詳姓名學生被投入海中溺斃。根據報載,張敏之的身分是「中共膠東區執行委員」,犯罪事實則記載:

  「張敏之於民國卅五(1946)年冬,在青島由匪幹周孟英、劉次簫等介紹加入匪黨。初在文化工作研究會工作,並利用新聞記者在聯誼會等名義,從事吸收文化新聞界人士,參加共匪組織。嗣後於卅六年秋,又奉匪命令,利用訓練難童,及青島自衛隊等機會,從事宣傳共產主義,發展組織升任為共匪東區執委,奉派在煙台聯中領導匪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隨後他又偕同鄒鑑吸收五個學生,均以流亡學生身份為掩護,散佈謠言、煽動學潮、擾亂治安、破壞政府。其最顯著的不法行為,為聯中學生自煙台、青島等地流亡上海,轉赴湖南,於卅七年間途經杭州時,張匪敏之、鄒匪鑑、劉匪永祥等,藉端領導全體學生,搗毀杭州車站。迨本年六月,該校又遷徙廣州,政府乃將所有流亡學生,悉數撥遞駐澎湖之陸軍第卅九師編訓,冀為國家有用之才。

  據該匪等,竟不知洗心革面,仍遵奉匪方命令,潛伏軍中秘密活動,陰謀破壞建軍工作,並分別著手調查部隊主管姓名、裝備情形,及要塞地等,圖為匪徒進攻時內應,達其顛覆政府目的,王匪光耀又迭將該團在軍中活動情形,向香港匪方報導,經陸軍第卅九師查獲,報由本部派員將該匪犯等扣押解部,除其餘匪徒黨羽,另案辦理外,案經審明合予判決。」

  接著小標題「盲目蠢動、徒然送死」,是由未具名的省保安部發言人正告國人:「匪諜妄想以兵運之方式,潛入台灣,策反軍隊,但匪黨卻不了解今日在台灣及東南轄區之部隊,不僅同仇敵慨,戰意堅強,且官兵團結,生活安定,均抱有我無匪之決心,即使匪黨兵運能僥倖滲入,然亦能隨時澈底肅清。因此匪黨兵運不過是盲目蠢動,徒然送死而已,在過去若干部隊中先後亦多破獲,均處極刑,我警告一般匪諜份子,台灣是鋼鐵的堡壘,你們這套兵運把戲,在此地是無法玩弄的」。隨後話鋒一轉,痛批張校長「竟敢背黨叛國,投機取巧,喪心病狂,實屬萬死不足以贖其辜。」

  。。。。。。。。。。。。。。。。。

  這個在老蔣眼中「萬死不足以贖其辜」,啟動老蔣在台瘋狂殺戮的張敏之校長,1907年生於山東省牟平縣(山東半島最東面臨海的一個小縣),十六歲考取了當地一流初中先志中學,成為新制第一班學生。當時山東由北洋軍閥統治,國民黨則設立「平民學會」,吸收青年及工人入黨;而平民學會煙台分會就設於先志中學,由教務主任崔唯吾負責。日後老蔣發動412清黨時,崔唯吾被派為山東省九人清黨小組召集人,張敏之始終跟隨。但卻在二十年後被老蔣誣以「匪諜」罪嫌遇害,實在是天大的諷刺。

  張敏之高中畢業後,因崔唯吾推薦,由山東省黨部保送報考中央黨務學校,成為黨校第一期畢業生。1928年春,國軍北伐,張敏之組織北伐宣傳隊在山東南部活動,後來擔任「黨義教育訓練班」訓育主任,親自講授三民主義。在班上認識了來自濟寧縣的學員王培五,她當時還是美以美教會教會辦的德貞女中學生,在自由戀愛下他們成了一對戀人,但王家在山東是望族,張家則貧寒,門不當戶不對,王培五雙親都反對這門親事。而教會學校的外籍校長與導師,也反對得意門生與張敏之「大兵」交往,他們將老蔣視為南方來的軍閥而已。

  為了拆散這對戀人,王培五的父母想替女兒另找婆家,但媒人卻被女兒趕跑,堅決的態度使得父母想主導婚事的企圖落空。王培五在高二升高三時,由德貞女中轉學至市立濟寧第七中學,然後又考上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預科。而北伐成功後,老蔣為獨攬大權而引發閩變、廣東事變、中原大戰等內戰,令張敏之這樣的黨內青年失望透頂,很多黨工都急於求去,他也在這時插班考進上海的復旦大學經濟系二年級,這對戀人於是離開山東,分赴南北求學。

  1931年夏天,王培五的父親病逝,兩人就在八月回濟南結婚,婚禮由王母代表主持,隨即又分別南下北上繼續學業。其後三年夫妻一南一北,會面都在寒暑假,如同牛郎織女。當初在黨義教育訓練班,王培五因測驗成績第一,獲得張敏之頒發《三民主義》與《建國大綱》兩本書。在兩人談論婚嫁時,張敏之就對王培五說:「我很窮,沒有什麼聘禮,當初當獎品的那兩本書,就算是我的聘禮吧!」而王培五也回說:「我家雖有錢,但也不會帶什麼嫁粧,我自己就是無價的活嫁粧。」王培五後來常向友人開玩笑說:「我嫁給了三民主義。」

  張敏之畢業後,國民黨有意延請他再從事黨務,但他不願涉入政治,而擔任濟南第一師範學校訓育主任。他曾向長官明確表示:「我要做教育家,我辦的是教育,不是黨務;愛國與愛黨是兩碼事。」在他的苦心經營下,沒多久濟南第一師範就成為名校,1937年8月,教育廳提升他為山東省立煙台中學校長。然而不旋踵間煙台就淪入日軍之手,他被日本通緝,家人跟著他躲藏吃苦,王培五則攜帶一雙幼子顛沛流離,她的母親哭訴:「女兒嫁給窮教員夠苦了,如今女婿又變成地下工作人員,讓我們受累,上天對我們真是太不公平了!」

  1939年初,日軍為打通煙台到青島的鐵路,北上掃蕩,並動用飛機欲血洗萊陽城。張敏之為避免敵機轟炸,傷及無辜學生,乃遷校至牟平山區的青山村。這是他首次帶領學生流亡,共有一千五百餘人當時成立了六聯中,從此展開了漫長的流亡生涯,直至十年後命喪澎湖。

  。。。。。。。。。。。。。。。。。

  在牟平兩年,張敏之以其豐沛的人脈及卓越的英語能力,義務教授學生英文,因而六聯中學生的英語程度甚佳,不少學生家長都偷偷地把子弟送到游擊隊控制的六聯中。1941年5月,共軍許世友部派了兩個縱隊攻打國軍,魯東大多淪入中共掌中。張敏之率學生冒險跋涉從牟平至魯南百餘公里,開始第二次流亡。王培五則自己帶著老大張磊、老二張彬坐著小驢,姊弟一左一右坐在籃子裡逃離,一路自己照顧自己,卻始終見不著敏之的蹤影。

  煙台六聯中撤退到了魯南臨時省會沂水後,學校三餐因支援軍需而更加捉襟見肘,同學們大多營養不良,唯有煮棗子與紅芋乾充饑。1942年7月,局勢日壞,張敏之奉山東省政府的西遷命令,率領著千餘名師生再度前往皖北。這次長途行軍,沿途不是被共軍的堅壁清野所阻,就是日軍的層層封鎖相擾,餓死於中途者更是不計其數。到了安徽阜陽,其他山東學生一批批不斷地投奔,老蔣遂命令教育部將山東省立高中改為國立,張敏之改任國立二十二中教務主任,校長由二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李仙洲兼任,但李仙洲忙於軍務,甚少過問學校事務,所以張敏之才是實際負責人。

  1943年夏國軍又節節敗退,國立二十二中奉命再遷陝西。張敏之常年總是兩套衣服換穿,從未穿過第三套,同事看不過去,送了一套西裝料,但也從來未見他穿過。每天早晨他帶領學生晨操跑步至少四千公尺,沒有假期周未。因為他認為在戰亂中健康第一,只有跑得動的人,才有生存的機會。師生七千餘人穿的是破舊軍服、自編草鞋、自縫內衣褲,吃的是一日兩餐,每餐一個黑饃,一碗清水煮菜葉。住土炕道鋪,每人分配的寬度大約四十公分。蒼蠅、蚊蟲、跳蚤、臭蟲充斥。因營養不良,短短兩年有三百餘名同學因肺病、痢疾、瘧疾,疥瘡而喪命。

  張敏之從不任用私人,即使妻子王培五是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能以英語講課,但他卻始終不允許妻子教課,只是為了「不能讓別人講閒話」。二戰結束後,山東通往東西南北的兩大幹線津浦與膠濟鐵路,皆被共軍扒得寸斷,流亡皖北的師生無法返鄉,而山東省教育廳也把他們忘掉了。1947年春,共軍劉伯承部進攻皖北,張敏之帶領學生第五度流亡。一個半月後到達徐州,又因戰火無法前進了。他知道徐州將爆發大戰,政府有意就地解散學生,在失望之餘,基於責任感,於是自己護送學生返鄉。

  這時省立山東中學已在濟南復校,派了劉澤民當校長;張敏之為了尊重上級於是讓賢。他帶著妻子與六個兒女在上海準備赴台時,老同學青島市長李先良為了安頓難民,成立了難童學校,邀請張敏之擔任校長。由於學校位於郊區,張敏之便隻身赴任,妻子帶著六個子女在城裡與小職員合擠一間宿舍。張敏之雖有公務轎車,但他嚴禁家人乘坐,自己也只是公務才用,兒女都不知道爸爸是大官。

  一年後華北遭共軍席捲,青島成為孤城,十萬大軍由軍艦轉運台灣。1948年11月,煙台各中學師生撤退至上海,組成煙台聯合中學。各校長一致表示歡迎張敏之領導,學生絡繹流亡南下,陸續到達徐州、南京,造成許多社會問題。當時社會上「四大害」的說法,就是指「立法委,國大代,榮譽軍,流亡學」,也可見學潮為患之烈。老蔣擔心首都失控,強令山東學生遣送湖南,而河南學生遣送江西,均限三天內運離南京。

  1949年初,江北已大部淪陷,湖南赤化也是早晚之事。流亡學校地處湘西,交通不便,張敏之決定遷校貴州省會貴陽市。然而,剛到衡陽又無法西進,此時教育部及山東省流亡政府又遷廣州,不久,南京已淪陷,中央部會撤至廣州,山東各流亡學生也陸續到達,但已由原在南京的三萬人減為一萬左右。其中除煙台聯中二千餘人,尚包括濟南一、二、三、四、五聯中、海岱、昌維等七所學校的學生共八千餘名,大家雖知唯一的去處便是台灣。但台灣此時在東南行政長官陳誠嚴格管制下,只有軍人、奉命赴台公幹的人員可被批准赴台。

  八位校長拜會在廣州的山東省主席秦德純後,秦主席與教育部長杭立武商量,杭部長表示若往西南或四川、雲南,教育部可照發經費;但到台灣成立一個山東聯合中學,其他各省勢必援例辦理,政府無法應付。此時,陳誠因公赴廣州,禁不住秦主席的請求勉強同意,但卻附有條件:一是思想動搖者必須除去。二是十七歲以上高中生應入伍接受軍訓。1949年6月22日,八所聯中師生合計八千子弟,在廣州的黃埔碼頭登上了開往澎湖的濟和輪,但雙方對「軍訓」及「入伍」的看法不同,也釀成張校長日後被冤殺的主因。

  。。。。。。。。。。。。。。。。。

  漁翁島是澎湖縣六十四個離島中,最荒涼的孤島之一,舉目所望,寸草不生。1949年6月25日晚上,八千多位山東子弟踏上了這座孤島。這時整個澎湖防衛司令部也悽慘不堪,中將司令李振清剛在內戰中潰敗,不但全軍覆沒,自己也當了俘擄;好在逃來台灣,靠著老關係又爬了起來。但在這孤島上當個有官沒兵的司令,唯一能指揮的是韓鳳儀的39師,但也只剩不到五百名士兵。坐在長官公署裡的陳誠只要一個手令,他就連現在的空頭司令都將不保。而韓鳳儀更加憂心忡忡,司令官好歹還有後台,他卻是西北軍的雜牌部隊出身,李振清如想攬權,自己僅有的五百個兵,恐怕也要乖乖交出來。

  所以,八千山東子弟的到來,讓李韓二人都鬆了口氣。兩人決定要男生一律當兵,這與在廣州的協議不符。軍方與教育部的協議是只要十八歲以上男同學編成「青年軍」,而且是半天軍訓、半天上課;至於未及齡男女學生,一律進澎防部所設的子弟學校就讀。原本這些師生會投奔澎湖,也是因為李振清是山東人,猜想他看在「老鄉」的分上,多照顧學生一點,但韓鳳儀警告他經費有限,如果學生太多,兵員就會太少,不利他們的仕途,於是李振清撕毀了協議,把老師裁減三分之二,男同學不分年紀都當了兵,失業老師有的在澎湖擺地攤,有的加入海軍或遠走台灣。

  在刺刀的威嚇下,渴望讀書的學生,全被流放在在內垵、外垵村、牛心灣、騎馬灣、小池角等,集中關在日軍棄置的山洞裡,蒼蠅、蚊蟲、跳蚤、臭蟲到處都是。岩洞裡沒有寢具,只有稻草為床墊,沒蚊帳也沒蚊香,不少人得了瘧疾、痢疾、傷寒,甚至送了命。這些流亡學生,大多有良好的身世,在山東老家是家境不錯的人家子女,甚至不少出身地主家庭,在大陸不曾吃過這種苦。他們隨張校長一路流亡,有的是期待國軍反攻,重整家園;有的則只是怕被共黨清算鬥爭,只為保家族香火而跟隨。

  7月13日下午,學生們從擴音器裡聽到集合的指示,外島的同學也被接到馬公來,八千子弟齊集在司令部大操場上,弄不清楚什麼事,師生私下互相打聽時,四周忽然湧現出大批荷槍的士兵,把操場圍的水洩不通,目光兇狠地瞪向操場中的學生,上了刺刀的槍隻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學生們發覺氣氛不對,無不驚恐萬分,膽小的同學已嚇的哭了出來,肅殺的氣氛讓空氣都凍僵了,現場鴉雀無聲,人人屏息以待,但都感覺禍事將臨。

  韓鳳儀走上司令台,高喊一聲「點名」,台下士兵應聲「是」,高初中生不分年級,一律重新排隊,膽小的學生甚至嚇的哭了出來。每排隊伍前面來了一個士兵,手中拿著日式步槍,凡身高超過槍的同學都被編入部隊。校長張敏之憤然出列,挑出一百餘名年幼體弱不合軍方規定的學生,對他們說:「你們跟我回學校去!」李振清氣急了,但不敢對張敏之動粗,竟然離開現場,放任士兵們學生開槍,隨即有人腿部、手背、臀部中彈,集合場上血流成河,哀嚎尖叫,不絕於耳。

  不斷有學生中彈倒地,也有被刺刀刺傷的,在旁的學生只能眼睜睜看著同學倒下,老師也無法搭救,也只能叫大家冷靜,蹲下來不要走動。士兵原本只挑不會致命的部位下刀,但學生的哭喊與哀號,反而更加振奮了殘忍的士兵。學生哀嚎的越大聲,他們的笑聲也越大,手中的刺刀揮舞的也越有力。天色漸漸暗了,在槍彈刺刀下,學生放棄了抵抗,只有接受命運的安排,被拆成一組一組被帶開了。

  。。。。。。。。。。。。。。。。。

  被強押入伍的山東流亡學生,頭髮被剃,換上軍服,開始接受軍事訓練。澎防部在課表上雖仍有國文,英文,數學等普通學科,但已不見老師上課;取而代之的是步兵操點、戰鬥十三條等;而軍訓與勞動服務,也取代了體育課及課外活動。學生每天被操的精疲力竭,早就絕了讀書的念頭;但張敏之仍不放棄,將前山東省教育廳長徐軼千請來澎湖。李振清指定張敏之為新學校的指導員,監督教務工作,但被張敏之婉拒了,他誓志要將不應編兵的學生解救出來。

  張敏之不斷寫信給台北的山東高官,斥責軍方違信背義,強逼不符條件的幼年生與女生當兵,要求在台北的山東鄉賢出面制止。這個動作傷了李振清的顏面,於是禁止張敏之對台通信。張敏之卻不妥協,買船票準備去台北, 李振清乾脆先軟禁他一個月。

  李韓二人都是西北軍系馮玉祥的舊部,後台靠山是抗日老英雄龐炳勳。兩人在內戰中都曾被俘,陳誠是看龐炳勳的面子,讓他們在澎湖再試試看;但馮玉祥投共之後,龐炳勳來台也被解除了軍權,陳誠早就對李韓二人無好感,希望他們互相猜忌,等時機成熟再把兩個人一併調走,安插自己人統治澎湖。而韓鳳儀為了想取代李振清「澎湖王」的位置,竟親自去台北面見陳誠,羅織張敏之為匪諜,也趁機分化李振清與這批山東學生的感情。在陳誠與韓鳳儀各懷鬼胎的合作下,台灣最恐怖的政治整肅案揭開了序幕。

  韓鳳儀有了陳誠這一句:「檢舉匪諜人人有責,你回去就告訴李振清,說是我叫你辦的,你是現任師長,匪諜出在你的部隊裡,你也脫離不了關係。」李振清自知無法再顧及鄉誼,只能將張敏之與八千學生交給韓鳳儀處理,自己去台北參加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受三個月的訓。韓鳳儀於是找了政治秘書陳復生,羅織了張敏之等一百名師生,嚴刑拷打後送往台北市西寧南路三十八號,就是白色恐怖時期,人人談之色變的台灣省保安司令部。

  張敏之等師生在台北被監禁後,澎湖淪入韓鳳儀的恐怖統治,他趁著李振清去台北受訓,命令陳復生、尹殿甲、劉蒼惠等親信政工人員,組成專案小組,大肆逮捕他們眼中「不聽話」的師生。他們公報私仇,每天拿著自首單恐嚇師生,常常藉口「查匪諜」侵入女生宿舍,翻箱倒篋,或是動手動腳,甚至押到無人的海邊逞其獸慾,被害者都敢怒不敢言。

  被捕師生分別被押往馬公島、漁翁島、桶盤嶼的民宅及廟裡,利用酷刑,套取口供。高一的馬同學,九月底某一天半夜被叫醒,押到一處民宅,遭到電刑、掌嘴、吊刑、鞭打。對方用電線纏在他的大拇指上,通上電,只要搖一下電話機,電立即跑到身上,身子馬上就彈動萎縮起來,痛得在地上打滾,「你承不承認張敏之是不是你們的最高領導?」搖頭否認,又遭電擊,一直到點頭才罷手。

  另一位巴姓同學被強行灌水,用刺刀撬開嘴,用水壺往肚子裡灌水,水滿之後,放躺在地面,用大石板壓在肚上,在往上加石頭,壓得大小便都出來了。十四歲的初姓同學,被其他同學咬成匪諜,被吊起來打,但是只吊一隻腳,感覺眼睛都要凸出來了。一位隋姓同學被打,打斷了三隻扁擔,皮開肉爛,趴在滾燙的石頭上曬幾個鐘頭。曹姓學生受不住嚴刑拷打,在自白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承認自己也是潛伏的匪諜。

  少數不願招供陷害校長的女同學,被他們帶到海邊,強迫脫光衣服,躺在珊瑚礁上,全身遭到割傷,曬傷,直到招供為止。遇到嘴硬不配合栽贓校長的學生,他們就使出了最狠一招,在夜黑風高的時辰,用小船載著十幾個學生,兩眼蒙住,航行至海中央,把學生推下去,活生生的淹死。一個泳技甚佳,又幸運的遇到麻袋有一小破洞,讓他掙脫後僥倖逃游回的學生,事後回憶恐怖的經過:

  「我和十幾個學生眼睛被蒙著上船,船到海中央就不走了,學生們被推出船艙,眼罩被取下來,一道強光射過來,抬頭一望,船頭上架著一挺機槍,沿著甲舨一個接一個的士兵,端著槍瞄向學生。這時,來了一群徒手士兵,兩人架著一個學生,拿出一個麻袋,快速朝學生的頭上套上,套牢後打個死結,立刻朝外一推,噗通一聲就沉入了水中,沒有掙扎,也沒有呼喊,船上亂成一團,但一個接一個都被裝進了麻袋丟入了大海,短短幾分鐘,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就結束了。」

  此後在澎湖,學生聞「拋錨」而色變,都乖乖成了大兵。而在台灣,張敏之的恩師崔唯吾,在一個月內約集了二十位山東籍的中央籍民意代表及學者,其中立委五名,國大代表十三名,台大教授一名及他本人,共同作保電請陳誠放人。另外,他也約集立委三名,國大代表十三名,監察委員一名,前山東省參議會議長,山東省政府委員及學者專家等二十名,聯名向省保安司令部司令官彭孟緝聯保,希望彭孟緝能放人。陳誠與彭孟緝恐「夜長夢多」,竟在12月11日利用星期天,在馬場町處決了張敏之等七名師生。

  。。。。。。。。。。。。。。。。。

  張敏之被槍決後,妻子王培五帶著六個孩子,被收留在丈夫老同事管東屏位於高雄壽山氣象所的臨時住所。有一天管東屏極為難地透露,他一再被管區警員找去談話,在白色恐怖時期,「匪諜」就像痳瘋病患般人見人怕,王培五只好帶著六個孩子,投奔一位在火車站做事的學生,沒多久警察又來,只好搬去一家教會。沒想到他們一家人剛住進去,後面情治機關就不斷「臨檢」,搞得連教會也不堪情治人員的騷擾,拜託這些寡婦孤兒趕緊離開。

  王培五有次暫住父親好友家中,第二天一早出去辦事,回來時全家的行李卻已放在門外。她咬緊了牙根,沒掉一滴眼淚,帶著六個子女默默離去。最後靠著神的眷顧,在比高雄更南邊的屏東縣潮州鎮萬丹中學,她找到了一分英文教職,開始了艱困但有尊嚴的生活。

  在萬丹中學,王培五是第一位來自中國的英語老師,學校因她特殊的背景,不敢讓她擔任班導師,只准教英文,並派人暗中監視。沒人敢租房子給資料上有登錄「匪妻」與「匪屬」的這一家人,他們只好住到一間廢棄的茅屋,裡面只容得下一張大床,外圍都是稻田,沒水沒電,煮飯洗衣沐浴如廁都在屋外解決,毒蛇經常蹓進家裡,連晚上走路也會踩到。六個孩子讀書時,與本省農家子弟一樣都打赤腳。由於長期沒鞋穿,腳都像平板腳般長寬如一,因而長大後女的穿不下高跟鞋,男的穿不進皮鞋。

  王培五由於出身名校、英語流暢,加上教學認真,又有愛心,在萬丹初中很快就成了名師。潮州高中的教導主任,也就是名導演李安的父親李昇,禮聘她去任教。後來她又轉任善化中學、台南女中,最後北上成為超級明星學校建國中學的英文老師。但無論這一家人在台灣何處落腳,每週日去教會時,都有不同單位的特務各自跟蹤。長女張磊在學校時,教官多次盤問她的同學,為何要與「匪屬」一同禱告?

  張敏之的骨灰罐起初暫放收費較廉的偏遠寺廟裡,但後來因無力負擔,只好放在長女張磊的學生宿舍置物櫃中,小女孩每天都要面對父親的骨灰好幾次,而當年誣告張敏之為匪諜的煙台一分校校長趙蘭庭,他的女兒與張磊竟成了同班同學,王培五就以聖經的話語提醒女兒:「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結果兩人成了好友,上一代的恩怨未曾波及下一代。

  張磊因家境關係而讀了公費的護校,畢業後在立法院當護士。有一天因公車誤點而遲到,竟遭應診的「老賊」(學名就是資深立委)喝斥:「別人可以遲到,你這個『匪屬』不可以。」害她痛苦地跑回屏東向母親哭訴。她事後回憶:「後來替那個老立委打針時,本想扎得重一點,好消心頭之恨。但想起母親勸我的話,基督徒不可如此,就不敢再有這念頭了。」後來她在屏東基督教醫院任職,最後赴美。1963年5月,王培五任教於台南女中時,致函當時警備總司令陳大慶,請求解除特工對全家的長期監視與列管,但沒獲得回應,在人事資料上,她始終是「匪妻」,子女也依然是「匪屬」。

  在王培五堅定的信仰倚靠下,兒女都奮鬥有成。次女張焱也讀了公費的護校,後來移民加拿大。長子張彬、次子張彪、三子張彤與三女張鑫,全都是台大畢業,赴美獲博士學位。如今六個子女都在美國各地安居樂業,十三個孫兒全在美國一流的大學畢業或肄業中。見證了聖經上所說:「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熄,祂憑真實將公理傳開。」

  。。。。。。。。。。。。。。。。。

  1953年春天,革命實踐研究院結訓時,老蔣以院長身分召見學員代表,江蘇籍國大代表談明華,因抗戰時在山東曾與張敏之共事,趁機向老蔣「告御狀」。談話本來每人以五分鐘為限,侍衛以手勢暗示談明華出來,老蔣卻令他回座,詳細聽完後,再令他回去呈上書面報告。老蔣閱後佯作震怒,令總統府參軍張公度調查。總統府秘書長張群也坦言:「這是人命關天,應給一個交待。」但陳誠的答覆卻是:「要為國家留點顏面。」

  此案被擱置兩年,到了1954年2月,國民大會開會選舉總統副總統時,老蔣推出陳誠為其連任的副手,山東籍國代認為機會來了,乃在大會前夕,由秦德純、裴鳴宇、張敬塘、談明華及張志安五名國代向大會登記重提此案。要求一.懲辦兇手,二.慰問被害人之家屬,三.解除株連人士之歧視待遇,四.准許被捕充役之學生復學等四項要求。陳誠得到風聲大驚,緊急約見五位國代警告:「此案不可提,以免影響美援。」只承諾當選後覆審。

  陳誠當選副總統後仍兼行政院長,曾去函國防部要求組織特別法庭覆審,並要求將審理情形詳情具報,但保安司令彭孟緝,此時已是小蔣跟前最獲信任的情治首領,他堅持不開庭懲兇,陳誠也無可奈何。同時陳誠在此案也有分,白紙黑字批准槍決就是他,因此也不希望翻案。最後只辦了一些小角色,像三十九師師長韓鳳儀調副軍長屆齡退伍,政治部秘書陳復生被捕旋獲釋放,參謀長劉蒼惠調職。但原司令官李振清則不降反升,調為保安副司令,成為彭孟緝的副手。

  1954年六月,原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升任參謀總長,他曾派軍艦接運過張敏之等八千名師生,很清楚這件案子的來龍去脈,正擬組織特別法庭,卻不知為何忽然「病故」,總長遺缺由彭孟緝接任,此案昭雪更無希望了。1954年到1970年,長達十六年的時間,經歷兩次總統選舉,但國大代表身價已跌,難以運作。尤其1970年山東老國代追問此案,老蔣的答覆是:「待復國後再究辦」。五年後老蔣駕崩,到1982年談明華謝世,五個提案人全部過世了,本案也告終結。

  1979年台美斷交後的第一年,小蔣為安撫人心,廣邀海外學者來台,舉行政治大拜拜的「國建會」,張敏之的「匪屬」長子張彬,竟獲邀以「傑出學者」的身分出席。原本想提案伸冤,但因戒嚴令始終存在,臨時條款限制了平反的可行性,張彬乃失望而回。1989年是張敏之蒙難四十周年,六個子女都在美國事業有成,而這時連小蔣也死了,不會再有顧忌,決定再接再厲為父親伸冤。但李登輝雖將國防部長交給文人陳履安出任,陳履安卻是陳誠的兒子,要讓兒子追究老子當年犯的錯,的確也是強人所難。

  到1992年6月陳履安辭職,部長由另一個文人,也就是時任台大校長的孫震接任。孫震自己就是山東流亡學生,對本案十分明瞭;而副部長王文燮、海巡部司令王若愚、陸軍總司令李楨林三位二級上將,也都是山東流亡學生。一個部長加九顆星星,大家都以為平反有望了。但時任內政部長的許水德,卻表示不可能。於公,當時仍未制定相關的法律,平反冤案內政部無法可依。於私,當事人彭孟緝仍健在,陳誠之子陳履安又貴為監察院長,因而本案再度石沉大海。

  1999年在張敏之遇難即將五十周年時前,台北傳來了好消息,行政院終於通過了「戒嚴時期不當匪諜與叛亂案補償條例」。而作家柏楊提到,為了籌建紀念所有政治犯的「綠島垂淚碑」,曾去總統府面見李總統,而他竟主動提起外省人最恐懼的「澎湖案」。他向柏楊透露,其實歷任閣揆與法界首長,包括當時的行政院長蕭萬長及法務部長廖正豪,都清楚這件案子,但問題牽扯太大,八千人要平反恐怕不易。不過,李總統還是說了:「這麼多師生追隨政府來台,卻遭到如此下場,的確是極為特殊的案件。」

  。。。。。。。。。。。。。。。。。

  李登輝雖是蔣家欽定的接班人,日後貴為總統,還兼國民黨主席,但在白色恐怖時期,也曾遭遇情治機關的迫害。雖不至於像山東流亡學生那樣悽慘,但他感同身受,願意主動關心澎湖案,已經難能可貴。「澎湖案」送「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求償被退件,張敏之的家人此時對政治與司法平反也死了心,只盼望在歷史上留下紀錄

  早在1988年,張敏之的幼子張彤,就結合了山東在台同鄉會,透過《山東文獻》,在台灣廣徵煙台聯中師生罹難經過的文章,匯集成冊。此項徵文活動,獲得同鄉一致的支持,當時尚未辭世的斐鳴宇、周紹賢、徐承烈等鄉前輩都惠賜了大作。張敏之的學生時任東吳大學校長楊其銑、政大教授李瞻等諸位先生,也都寫了追悼恩師的文章。裡面收錄了第一手的資料,對整個事件做了有系統的回顧與分析,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的文獻,也令關心此案的我,更加清楚它的來龍去脈。

  張敏之的幼子張彤,自幼聰穎,台大畢業服預官役後赴美留學,25歲就獲得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為該校最年輕的博士,現任泰安科技公司董事長。1999年夏天,他請資深新聞工作者劉台平、高惠宇二人協助,為澎湖案寫了一本十多萬字的書,希望在12月11日張敏之殉難五十週年紀念日出版,然而在國內卻因無商業價值,無法找到廠商出版發行。其實這個結果不難想像,因為這八千名學生在當時確曾遭受迫害,但日後很多人卻又成了高官或將領。出版這一類的書,不只是陳誠、彭孟緝這些人的後代不滿,當年的某些受害者也未見得領情。

  這本書最後落到國民黨經營的正中書局,某些黨工同情張敏之一家人的遭遇,打算印個幾百本庫藏,也不對外發行,讓關心本案者自行留作紀念即可。然而因為隔年就要舉行總統大選,而宋楚瑜要脫黨參選,黨內氣氛詭譎,原本承諾可協助出版的好心人,也在壓力下被迫放棄,但他卻將本書介紹給了出版界的好友,也就是文經社社長吳榮斌先生。

  吳社長雖是本省人,與本案毫無關聯,但曾在搭計程車時,聽一位山東人的司機提起,讓身為基督徒的他非常同情。因而在接到這本書的草稿時,不顧業務與行銷人員的反對,堅持要出版本書。但他只有兩個條件,一是本書必須改回第一人稱,就是要以王培五女士的回憶錄形式出版;二是本書必須以基督徒的立場寫作,也就是尊重張校長夫人愛與寬恕的精神,書名定為《十字架上的校長》。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要修改達成這兩項要求,確實不容易。

  然而當時吳社長、張董事長與我在一起禱告後,就秉持著聖經裡利未記提到的「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根據猶太法律,土地耕作了六年後的一年(第七年)是安息年,這一年不耕作,讓土地休息。而每七個安息年之後的一年,即每四十九年之後的一年,就是聖年。在這一年裡,大地都要休耕,奴隸重獲自由,債務一筆勾消。而這年剛巧是張校長殉難五十週年,所以我們禱告後相信,這是神的美意。無論如何辛苦,都要在12月11日前,讓這本書順利出版。

  12月10日(星期五),張校長殉難五十週年前一天,恰巧就是世界人權日,柏楊先生在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發表了「沒有終結不了的暴政」,介紹了《十字架上的校長》這本書。12月11日(星期六),我們在和平東路的靈糧堂舉行追思禮拜,中國時報記者林照真當天先為我們發了特稿,讓教會擠滿了數百人,電視新聞連線播出,晚報與隔日的報紙都是滿版介紹。在社會各角落的受難學生紛紛投書,報紙也持續刊出。

  12月14日,民進黨前立委謝聰敏,他雖是因台獨案繫獄十多年的老政治犯,但卻非常關心當年山東人的難友。他與同樣關心本案的新黨前立委高惠宇,雖然都落選未能連任,卻依然不分統獨立場協助平反。透過民進黨立委范巽綠出面申請,我們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兩位民進黨基督徒立委蔡明憲與陳光復,也不分政治立場,到場聲援當年忠貞的國民黨員張敏之。經過媒體的持續關心,「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在次年1月25日,又召開了一次董事會,審查通過了上次沒通過的張校長補償案,獲得最高基數六百萬的理賠。

  2007年7月11日,澎湖案58週年紀念日,民進黨中常會通過決議文,建請政府於事件發生60周年前,籌建國家紀念碑,並將相關史實納入國史、軍史及教科書,以彰顯反獨裁專制的人權立國理念。族群事務部楊長鎮主任與高丹華副主任,也在7月13日澎湖案當年的事發地點澎防部操場,舉辦了一場紀念會,由張彤、山東流亡學生代表陸超、前立委陳光復、謝聰敏、民進黨澎湖縣黨部主委陳慧玲與我,一起為受難者默禱,並在安息號樂聲中海拋鮮花,為這宗台灣最大的白色恐怖,也是牽連人數最多的第一大案「澎湖案」畫下句點。

  在阿扁與教育部忙著拆中正廟的牌匾,希望激化族群對立來催票的當下,回想當初那些與我一起奮鬥的黨外與民進黨朋友們,還有至今仍在忙著為阿扁、杜正勝擦屁股的族群事務部的黨工們。我真的很想告訴民進黨的支持者,最懷念國民黨統治時代的人,絕不是那些退伍老兵、也不是那些過氣政客,更不是那些外省權貴,而是我這個單純的基督徒,因為那時候我相信自己真的有朋友,民進黨的朋友。

  澎湖案國家紀念碑的興建遙遙無期,中正廟的牌匾卻拆得乾淨俐落,假如民進黨的支持者能要求執政者多建少拆,先建後拆、快建慢拆,台灣才有機會走出仇恨與悲情的桎梏,這樣也才是一個真正新而獨立的國家。

台長: 管仁健

顯示全部63則回應

leo
這所學校還在,就是現在彰化員林崇實高工,我畢業於此,當初看校史時就感到很神秘,非一般的歷史..但也是在畢業多年後才知道竟有如此心酸的過去
2008-03-04 20:08:19
民國50年代出生的員林
國立員林實驗高中校址、以及當年的校舍都還在。早年國立員林實驗中學是一所非常不錯的學校,當年的學生都很刻苦耐勞,在沒有經費的環境下,到了晚上,學校附近每一根電線桿的燈下,都圍有一群學生在讀書......,這是民國50年代,員林地區父老訓勉子女努力用功讀書的最佳實例。我的印象中,到了民國65年以後,這所高中的升學率太差,幾乎是0%,在民國70年代,改制為高職。去年暑假,我回員林時,聽說因為「都市計畫」,當年流亡學生集資購買的的校舍(後來捐給學校而成為公產)即將要被拆掉蓋成公園(狗屁的都市計畫,員林在日據時期已經計畫了九個公園預定地,但到目前為止僅剩唯一的一個),前兩任彰化縣長還要「重新都市計畫」將員林重新計畫.....這兩位縣長,一藍一綠,一阮一翁,也都不是好東西,目前也都是藍綠雙方的要人。

國民黨是該罵,也別寄望民進黨!
澎湖是重要的,員林就不重要?
被槍殺的救不回來,即將被拆掉的回憶,還可以救.....
2008-03-10 13:20:02
天涯
謝謝版大的文章! 讓我對這些了解這件將被湮滅的歷史。

版大最後提到 &quot澎湖案國家紀念碑的興建遙遙無期,中正廟的牌匾卻拆得乾淨俐落&quot... 看現在台灣228紀念牌的四處臨立, 每年228, 上至總統, 下至百姓, 頻頻悼念。為何這澎湖案事件卻隱藏在歷史的荒煙蔓草裡。

一切只是為了政治或權力嗎?
2008-03-27 12:16:17
風吹落下的塵埃
這段歷史詳細的記載了整段白色悲劇的始末,我們也看到了下一代要所要背負的惡名與驚惶過日。

當然在這篇文章中藍綠都罵到了,可是看官若是支持國民黨的人,你就說:你瞧吧!這個全民的政黨,還不就是如此,到頭來他們還是只會放大別人的罪惡,根本就不會去幫不是你們選票的人討公道。
支持民進黨的看官就會說:瞧吧!這些人這樣被鴨霸國民黨欺負了以後,到頭來還是民進黨立委在國會的時候幫他們拿到了6百萬的賠償,看看吧!國民黨當時的錯誤執政得現在全民來買單。

你站在哪邊看,你自然說法就篇哪邊也會選擇性的看文章,卻忘記了這文想要表達的都不是謾罵任何政黨,只是讓我們了解這些被塵封的檔案裡面,挾帶著多少家庭的辛酸與冤屈,我們也期待再也不要有這樣的悲劇發生,無關藍綠,希望台灣有真的民主與自由下不是夾帶著另外的暴力跟衝突。
2008-03-28 18:08:12
abudubusinbudu
最可惡的是陳誠,曾有殺陳誠以謝國人的提案,可見一般,他兒子到現在還是陰陽怪氣的.澎湖立碑地點可請在台山東人提供意見,必要時中央可以撥用縣產為國產.台北也該立碑紀念.
2008-04-05 15:38:14
咖啡
在此對王培伍先生表示敬意
對李昇校長表示敬意
對當年默默伸出援手
付出關心的人們表示敬意
他們的行為對後代住在這個島上的人
做出了最好的表率
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唯愛與寬容
才能撫平那個動亂瘋狂的年代所造成的悲劇
2008-04-05 23:35:13
大陆人
看了博主的文章,心中很痛苦。
严酷的政治环境,强调暴力蔑视人权的荒谬年代,一切似曾相识。
中式封建政治与俄式特务统治结合,造就了一个个专制怪胎。清朝倒台,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口号冠冕堂皇,却一个比一个歹毒,心黑手辣。所谓革命,非此即彼,势同水火,间有无耻者扯着各色大旗,瞒天过海,荼毒生灵。这正是中国式的悲剧,也提醒着我们对各种鼓吹仇恨、区隔和暴力的思想提高警惕。
感谢博主的好文章。尽管台湾的民主有很多问题,但是这毕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和平移交政权,政客虽然依旧虚伪,但草菅人命的时代已经过去。民主是很稚嫩的幼苗,你们要好好把它养大。
2008-04-21 15:35:55
政治最惡毒
政治殺人 張公矢志不涉政治 無恥政客還是殺了他 政治殺害了張公 也讓兇手犯下罪惡 政治毀了兩面的人
2008-04-25 10:41:03
北海小英雄
看了你的文章!
一點也不覺得你是基督徒
反而是中國人的比例大了點
邏輯顛三倒四、良知是非不分

不過看在你曾在媒體工作
也情有可原啦
台灣最大的亂源不是政客
而是媒體!

如果這些山東流亡學生在世
恐怕也是前年紅衫軍的一員
請問民進黨看到你們這種態度
還會願意幫你們嗎?
民進黨可不是耶穌
被你們打了左臉
把右臉送上去還要為你鼓掌
你這種朋友誰敢交?
2008-07-30 14:01:21
版主回應
我是不是基督徒,由我自己來面對神。至於我的邏輯、我的良知,也是由我自己負責。但我肯定的知道,自己不會笨到跟著阿扁之流的政客鬼扯,您提出的標準,倒是可以用來反省一下自己的邏輯與良知。

您所謂台灣的亂亂源不是政客,而是媒體。請問這些「亂源」是否也包括蔡公投掌握的民視,捧謝捧到不行的三立與要買台視的自由。我一生中只在出版社當過編輯,那些藍綠政客與炒地皮奸商掌握的媒體,我都不曾待過。

平反冤獄是執政者的天職,做不到或不想做的政客就別濫唱高調。紅衫軍是些什麼貨色我不管,我只監督執政者是否失職。
2008-08-04 12:13:34
LR
管先生雖然指出舊國民黨與共產黨邪惡的本質,但是管先生對民進黨的仇恨實在多到不合理。

中國人能知道國民黨共產黨邪惡本質、並且理解日本軍國主義其實還是比國民黨共產黨善良一些的人不多,管先生在這方面算是令人刮目相看。

但是管先生還是無法完全逃脫大中國種族主義,因為管先生會以各大五十大板的方式來指責舊國民黨、共產黨與民進黨。

管先生對民進黨執政操守不佳、無能及作秀心態的指責不能說不對。

但是管先生對民進黨還是過度指責,事實就擺\\\在那邊:民進黨執政時期雖然不是說沒有貪污,不是說沒有耍特權,但是民進黨可以說沒有迫害人權;論貪污論耍特權連國民黨在野時期都比民進黨執政時期還要嚴重;陳水扁的操守雖然不佳,但是國民黨連操守最好的李登輝都不一定能比得過陳水扁,兩蔣及馬英九就更不用說了。

管先生對現在的國民黨好像也沒有什麼恨意。

但是國民黨在趕走李登輝以後就走向新黨化,在馬英九掌權時已經確定新黨化。而新黨就是那個懷念兩蔣威權時代的政黨。

而且現在的國民黨和李登輝時代改善的只有形象。


如果多數中國人不會替國民黨共產黨辯護,民進黨就不會這麼堅持台灣民族主義;但是管先生的態度還是沒辦法讓民進黨覺得「和這種中國人統一沒什麼不好」。
2008-08-02 13:05:50
版主回應
老兄:何必為貪腐的政客護短呢?民進黨中央那群阿扁身邊的政客,不過就是些割稻子尾的投機份子而已。我用什麼標準看待當年的國民黨,就用什麼樣的標準看待下台之前的民進黨。

我只寫文章懷舊,這篇文章是因為故事發展至今仍未結束,所以才會寫到民進黨。我對民進黨族群事務部的黨工與那幾位立委,筆下也是萬分推崇。就像我對國民黨文訊雜誌或黨史會的工作人員,照樣是尊重。

對統獨藍綠我沒興趣討論,我只尊重我認為該尊重的人。至於貪腐者,無論他們打著什麼光明正大的旗號,很抱歉,我都無意附和。
2008-08-04 13:57:31
二齒
別懷疑
確有其事
我就可以找出2個證人
他們是70歲的煙台人
每次提起此事
就淚眼婆娑
真是時代悲劇
2008-08-04 14:02:01
黃端禮
管先生問我確實是黃端禮嗎?我的回答:您去問高丹樺女士,他帶東森電視到我家訪問,也是她介紹我進這網站,在這個網站「意見反應」裏有我三篇東西,其中一篇長的是介紹八聯中的全部歷史,並公開批判煙台聯中學生造假寫成「十字架上的校長」。不惟如此我還給張彤一份,您進去看看。最後自我介紹:八聯中的苦難史1、713刺刀殺四聯中兩個學生,2張校長為八校學生而死,3台中事件關起三十九人,今日在世的學生只有我與沙紹義兩人親身經過713與台中事件,國民黨不給平反,民進黨給平反我們萬分感謝!如果以不實的誇大,拿我們當政治鬥爭的棋子,我會反抗!聯合報與中國時報都有我批判煙台聯中造假的文章,高單樺手裡有一篇。天晚了寫得很亂。
2008-09-21 23:14:46
版主回應
您表達的高見確實很亂,不知您最想說的是什麼。我這篇文章只是要紀錄一個基督徒校長,在兵荒馬亂中,為學生受教權犧牲了生命,他的師長崔唯吾、後人與學生持續努力了半世紀,終於一步一步的讓學生退伍、成立員林實中;最後張校長獲得平反的經過。

至於713,我也只紀錄整理當事人(或是您認為的「冒充當事人」)的書面資料;台中事件我則隻字未提;您如果有意見要表達,您是長輩,我當然會恭聆。但請不要隨意栽贓扣帽子。東森新聞是藍是綠,這是台灣基本政治常識,請不要有太多政治幻想,我的文章表達得很清楚,為張校長平反是靠著我們的信仰,而不是政黨。煙台聯中受難學生大多也是「忠黨愛國」,他們要為要長平反的理念與我是南轅北轍,我不想理會每個人不同的政治偏好,我只作我認為該作的事。

張校長後人當年透過《山東文獻》向各界徵稿,要整理張校長的生平事蹟,當時收到的稿件就是這些,四聯中的同學當時是基於什麼理由沒投稿,還是投了稿沒被編輯接受,最後張校長夫人的回憶錄又為何會這樣記載713下午的情形,我真的無法回答。可是如果一定要說我是為了政治理由來寫這篇紀念張校長的文字,那就訴諸讀者公評,我不多作解釋。
2008-09-25 09:24:29
黃端禮
管先生您可能是相信煙台聯中那幾位不顧後果的學生寫的假資料,您就跟著他們寫了假歷史。煙台聯中的幾位學生被我批判得連頭都不敢在我面前抬起來,不是我厲害,是他們輸了理,其中一個是趙儒生(現已死在外國)。如果先生願意講理,願意知道的更多,不妨按照我給您的電子信箱來一封短信兩人可以暢談,不過不勉強。
2008-09-22 00:15:13
版主回應
張校長遇難前後,張夫人不可能在場,713的現場更不可能親眼目睹,所以口述回憶錄裡的內容,合理推測應該就是來自1988年《山東文獻》的徵稿。我不知當時黃先生是否投稿(或投稿沒被接受),也不知當時您是否看過那些文章,如果有,為何到今天才來抗議?山東人在台的圈子就這麼一點,這些文章也都經過那些比流亡學生輩分更高的鄉長們審閱,這些過程都是公開的啊!您當然可以對當天的現場情形,提出不同的看法,但請不要用動機論去質疑其他關心「澎湖案」的人。

我們是基於信仰、基於鄉誼,才會關心張校長的平反。意見不同,大家可以溝通;內容有誤,當然也該修正,但我們的動機以及當初編罹難紀實的徵稿與訪談,是可以供人查驗的。即使紀念50週年,我們仍堅持在教堂追思,就是不願沾染任何政治色彩。趙先生當時為了這件事,電話罵了幾通,還專程來公司罵我,公司本來打算不出這本書了,但我還是堅持不必計較這些枝枝節節,而且追思禮拜對外所有具名的都是山東同鄉(尤其是受難師生,包括趙先生),文經社與我都只負責幕後聯繫。

追思會後情勢翻轉,2000年總統大選前(當時可是國民黨執政),平反案竟然在重審時通過了,趙先生打電話並當面向我與老闆致歉,我們還是笑笑。澎湖案之所以難以平反,固然是黨國體制所造成;但山東人脾氣大,稍有意見不合,就惡言相向、不客氣的說,八千個年輕人團結一起,政變都可以了,但卻這樣稿了五六十年。性格倔定命運,這或許就是山東人最多只能出將入相,卻出不了皇帝的宿命吧!
2008-09-25 10:14:54
黃端禮
因為七十八歲說話丟三忘四,故第三次回您:因為限字數,分兩次貼上。
1、 煙台聯中幾個學生用假話編流亡學生史,把其他學校都吃掉了,說煙台聯中張校長帶來「八千子弟」,所以我批他們用字遣詞很重!對管先生沒有說重話,您寫了假八聯中史,八聯中的學生都會不加思索的說「這是胡說八道」,換成本省同胞也會說「黑白講」,不是嗎?管先生說的槍響子彈橫飛,血流成河,所以我說全是愚弄讀者,也是污染歷史。」全是實話。執筆為文所寫的文章重點全錯,應該接受人家的反駁!TVBS播報黑道發狠的假新聞,總經理李濤下台。
2008-09-22 19:38:17
版主回應
八聯中的八位校長在廣州聯合去見山東省主席秦德純,想集合成一個國立山東中學入台,教育部與國防部當然不可能接受,於是八校分階段進入澎湖。當時張敏之只是煙台聯中校長,師生只有兩千多人,這些我在文章裡也有提到。

所謂「八千山東子弟」,是張校長殉難後,山東鄉賢為了平反以及爭取學生退伍復學,提出來有點像史記裡項羽說的「初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而造出的口號。事實上後來國防部讓山東學生退伍,以及進入員林實中復學,也不是獨厚煙台聯中。張校長是為這八千人犧牲,其他為張校長平反以及為山東流學生爭取權益的人,也是為八千人一起爭取。

張校長殉難前後,請問其他七位校長在哪裡?煙台聯中以外的山東流亡學生,尊張校長為校長,或自認是八千子弟,都是出於善意。我在文章開頭說張校長率八千子弟來澎湖,但在內文裡就說明了他是煙台聯中兩千多人的校長,其他聯中的校名也有提到,這是寫作時繁簡不同時用的不同筆法而已。

有人不願承認是八千子弟,他們要自己去平反,這是他個人自由。但我與大多數關心本案的山東人,沒有人會只關心煙台聯中師生,不管其他學校的六千師生。說煙台聯中「吃」了其他學校,大家都被充軍了,還去爭執這些枝節,我認為是不必要的。至於713下午發生的事,我查證之後再另行報告。
2008-09-25 11:54:24
小青島
感謝管大哥,紀錄下這段歷史
家父今年74歲,是當年張校長的學生之一
僥倖當然未被投海,也差一點被迫參軍
後來來台唸了書教書到退休
他看到張校長照片與相關報導時,都還激動不已
本想陪家父走訪澎湖與員林實中舊地,
但怕老人家觸景生情過於激動而作罷
而那些被投海,被迫害,被處決的學生,
望他們永安息,雖無家屬追悼,
但仍有有心人撰述此段悲慘的事件
2008-09-29 00:16:17
GARY
管大你好~~最近在新聞有看到白色恐怖時期的&quot安康招待所&quot不知道管大有沒有這方面的資料,應該還有很多故事跟招待所沒被世人知道的,小弟很想知道這一方面早期不能說的秘密..
2009-03-19 16:50:02
版主回應
我只是單純的懷舊塗鴉,關於白色恐怖時期政治案件的研究,比我專業的很多,可能要請真正的專家。
2009-08-12 13:15:32
kent
好可怕的辯論~~小弟也看的驚心動魄~~
不過~好像重點就是...
1.有八千個山東師生相信國民政府跟隨來台~
2.其中代表人物張校長敏之先生與些許\\\同學師生遭害
3.其師生受教權遭奪,而強制編入軍隊,有異議者均遭指摘為匪碟等情事而遭受非人道的待遇,其中手段有投海刀刺槍殺等殘忍手段....
4.這是一件白色恐佈且為快一甲子被政治因素淹蓋\\\而不能翻案的事實案件
5.犧牲不是白費的~於今時今日~依然有許\\\多人士願意一起洗刷這些不白之冤師生的,如黃老先生及管大等偉大人物。
真相是越辯越明嘛~若是黃老先生願和管大一起和善的討論~我們這些後輩也才能知悉真相,瞭解歷史~並記取這些用生命換來的教訓,並將其不再讓此等悲劇再發生~
小弟在此願祝黃老先生身體健康~永遠都有如此般的活力,能再給予後輩留下珍貴的真實歷史史料~
也希望管大能再接再力~為這塊土地留下這些沒人敢在枱面上說的事實真相~真是辛苦您了
2009-06-23 10:33:15
海海的人生
今天713,也是第一次知道有澎湖事件,感謝管大。
感覺黃老先生似乎意識型態蠻重的,重到他的話令人有點懷疑,不過事情久了,其實也不一定非要水清石出,把不同意見留在這裡,讓大家能同時看到,這應該就是最好的辦法。
謝謝囉!
2009-07-13 03:37:47
kent
管兄,真的很佩服您收集資料的精神和文筆,在澎湖追思會現場,我人也在(陳光復任民進黨澎縣黨部主委時,我是他的執行長),當初沒能和您多認識,實在遺憾,希望有機會能和你多交流。不知您的文章是否可以提供小弟轉載,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情?
2009-08-06 03:39:41
版主回應
陳弟兄是性情中人,與我們陳大總統實在是天差地別。以前阿扁說絕不上訴,教大家一起去法院抗議,被憲警打了一頓,還諷刺我們「不回家看報,來抗議什麼?」原來阿扁不上訴,但阿珍卻幫老公上訴了。陳委員是好樣的,抗議完了就去關,民進黨多一點這種人,或這種人能再民進黨裡有點實權,這個黨就有救了。

如需轉載,請自行使用。
2009-08-12 13:09:52
abc
感謝黃老先生的補充, 但是個人以為只要有:
1.國軍為強徵學生,真的有殺人立威。
2.8000學生雖並非皆涉及713(因不在現場),但真的被強徵充兵。
3.張校長雖不在713現場,但因相關連事件而死(反對學生充員)。
存在以上其中任何一項, 不管人數再少, 縱使只有一人, 都值得反省檢討.
李昇老校長是個人高一高二時候的校長, 平日頗得學生敬重. 高三時蔣經國同額競選總統連任, 當時的高中校長把所有學生集合, 還把已退休的李校長請回來. 但是李校長上台後, 站在一旁不發一語, 等到一干人等說完要如何擁戴蔣經國領導我們, 再一鞠躬下台離開. 跟平日表現完全不同.
接著這些沒投票權的高中生, 在教官口令下, 一一上台簽名. 有同學在一干人等上司令台演講時, 就已在台下大呼:&quot 就是既得利益嗎!!&quot 等到上台, 更有簽假名者...幸好還可以畢業.
2009-08-06 17:02:03
感謝站長的詳細描述這段歷史,我是所謂的外省第二代,在澎湖出生台灣長大,姨丈就是8000學生中的一人,據姨丈口述,當年被抓去充軍,他們還曾經去中山樓陳情要求小蔣讓他們繼續求學,不要當兵.
過去歷史的傷痛,每看一次總是會讓人心痛一次.
2009-08-30 18:57:43
濱野拓海
實在很佩服管兄這麼鉅細靡遺述說事件始末。看完之後真令人感傷台灣有這麼多悲痛,也驚覺自己居然對台灣瞭解這麼少
2009-10-28 14:49:41
CCM
偶然轉到這一頁來,看到管先生與我同是當事人的黃學長的交談,有點感想,現在來談是不是晚了些。
當時所有的及齡的同學是要編成”學兵”,就是有了戰事就要參加戰鬥,平時上課也受軍訓,我差一歲也被編入第二大隊四中隊,駐牛心灣,後來成為砲兵營。
所有事件煙台聯中之所以成為主要對象,因為煙台是沿海城市,戰亂中很多人進了海軍才跑了出來,有許多同學到開小差跑到測天島,找到海軍或陸戰隊的同鄉,就能得到掩護,那時各軍種都有兵源不足的狀況,與我同一區隊第七班的班長楊xx就帶着全班請假要到馬公照相,全開了小差。所以那些老幹部莫不對煙台聯中同學恨之入骨,再加上張鄒二位校長正在為學生積極奔走(其他聯中的校長老師們也在努力)所以被抓的學生大多為煙台聯中,而且最後被拉到馬場町槍決的校長學生共七人全是煙台聯中的,五名學生中的三人是我初中同班,其中一人是我外祖的本家,另一人王光耀(本名治中)則是我小學三年級就同班。他們多是愛出風頭,在同學中受推崇的,槍殺他們是收殺雞儆猴之效。至於在防衛司令部被剌刀捅了的是高我兩班的李樹民學長。死在監獄的是我同班的尹廣居同學。
對不起,這裡沒有太多空間談更多的事。
謝謝管先生,也謝謝黃學長。
2010-01-16 23:42:58
書迷
1949年初,江北已大部淪陷,湖南赤化也是早晚之事。流亡學校地處湘西,交通不便,張敏之決定遷校貴州省會貴陽市。然而,剛到衡陽又無法西進,此時教育部及山東省流亡政府又遷廣州,不久,南京已淪陷,中央部會撤至廣州,山東各流亡學生也陸續到達,但已由原在南京的三萬人減為一萬左右。其中除煙台聯中二千餘人,尚包括濟南一、二、三、四、五聯中、海岱、昌維等七所學校的學生共八千餘名,大家雖知唯一的去處便是台灣。但台灣此時在東南行政長官陳誠嚴格管制下,只有軍人、奉命赴台公幹的人員可被批准赴台。

讀了本文,感觸頗大。但有個問題想請教。
以上所敘述是否有誤?1949年台灣已無「東南行政長官公署」(改組為臺灣省政府)。陳儀則在1947年228事件後高升浙江省主席。後面亦稱陳誠為行政長官。也是錯誤。以上就教。
2010-06-04 15:06:25
版主回應
是你弄錯了,你把1945年到1947年的「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誤認成1949年到1950年的「東南軍政長官公署」。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成立於1949年6月21日,是由下野的老蔣以國民黨總裁身份,在台北召開東南區軍事會議,將嵊泗列島、舟山群島、福州、廈門及台灣融合成一個攻守整體,經行政院政務會議於7月18日通過,公署設於介壽館,轄有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四省。

1949年12月7日行政院遷臺,也搬入介壽館後,公署與行政院在角色及功能上都重疊,1950年3月15日,老蔣下令撤廢東南軍政長官公署,人員與業務轉移總統府及行政院。
2010-06-08 17:53:45
無雙
看了讓人不勝唏噓~
2010-06-13 17:27:44
GC
讀到您提到利未記中在禧年奴隸重獲自由,債務一筆勾消這段話讓我非常感動。想到如此多人曾遭受到不義,尤其是王培五老師一個人帶著六個孩子苦無容身之處,卻還能秉持基督的精神原諒那曾加害他之人... 維願這愛與寬恕的精神有一朝能成為這社會的主流價值,如此才能真正避免不公不義的歷史重蹈覆轍。
2011-01-25 17:18:01
一位百歲女子的兩岸故事--王培五老師
這是一位百歲女子的兩岸故事,從迢遙的歲月中走來,從烽煙和殘酷中走來,也從堅忍和寬容中走出。
2011-01-25 18:59:11
Hermann
管大哥..
文經社所出版的書<十字架上的校長>我過年期間讀了.關於牽連者山東省議員-任新舫,<不知是否同名同姓他在1988-89曾經於中原大學教我國父思想>..這是20多年前的事.任老師有一女兒-任桂芬-當時在中原當行政人員..任老師當時年齡很大而且點名簿是自己用毛筆謄寫...<不知道是否與書上是同一人>..
歷史人物可能與我擦肩而過,當時的我竟然不知道..遺憾阿
2011-02-16 16:54:50
黃端禮
黃端禮對煙臺聯中的假話做總結:
1、 早年我也相信八聯中共同說的,張校長營救年小的學生離營回校讀書,軍方以妨害建軍,捏造匪諜罪抓張校長。我寫過一篇「比二二八還二二八」的長文也是這樣說的。
2、 等「十字架上的校長」出書,我對張校長的冤死動搖了原先的認知。要知道,人被冤殺,其家屬應該理直氣壯的真話哭訴喊冤,這本書寫澎湖學生當兵部分,不是記錯,而是存心說謊,幾乎全是假話,能不讓人懷疑嗎?連李振清、韓鳳儀、陳誠,他們三個人的心裡的話都編出來了,這是寫小說 。
3、 兩年前張校長的小兒子張彤,寫了一篇假話碑文欺騙民進黨政府,在澎湖給張校長立國家紀念碑,被我一狀告到內政部,要跟張彤辯論,在內政部,國防部,國史館,歷史學者等聯合會議上,張彤沒出席,碑文由我修改重建。
4、 張校長不是軍方捏造匪諜罪逮捕,張校長夫人親口說的,是煙台聯中第一分校校長趙蘭亭檢舉的,這話寫在「十字架上的校長」書中。
2011-06-11 19:47:50
版主回應
張校長夫人的回憶錄《十字架上的校長》,既是個人回憶,內容尤其細節部分,當然存在著可討論與可修改的地方。但您這位自稱當事者的網友,為何要用「存心說謊,幾乎全是假話」來蓋棺論定這本書?您在這樣武斷的寫下這些結論時,你的良心會安嗎?

您說:「張校長不是軍方捏造匪諜罪逮捕,張校長夫人親口說的,是煙台聯中第一分校校長趙蘭亭檢舉的,這話寫在《十字架上的校長》書中。」請問沒有軍方在背後操縱,張校長也是有身分地位的人,有可能趙蘭亭檢舉,就被這麼快槍決了嗎?

這件事的是非,讀者自有公評。請您注意您自己的行文用語,張校長夫人與您兩人的人格高下,我想讀者也自有公評的。
2011-06-12 17:09:54
說謊?
所謂說謊, 是刻意說出偏離事實的言論.
人非聖賢, 總會無心說出和事實有出入的話. 尤其回憶年代久遠的故事, 細節上的出入可令人理解. 但因此就被冠上說謊者的帽子實在不公平. 那是對人格的汙衊.

我可以理解那個動盪的時局, 人命不值造成人性的扭曲. 以現今的標準來看, 非常不堪, 但歷史還是要留下.
2011-06-13 00:23:52
版主回應
既然黃先生在上一則回應裡,一開頭就說是「總結」了,我就尊重他的決定,不再回應了。也請其他網友看了黃先生的留言後自己衡量,不要再回應了。黃先生既然堅持他的看法,就由他去吧!
2011-06-16 14:59:10
金門仔
對過往的國家暴政罪犯沒有追訴,才會造成某些創子手、幫兇、獨裁者的崇拜者...繼續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二二八;二二八只死幾個人;沒有白色恐怖;白色恐怖是對國民黨的抹黑.....。

歷史的真相,應該透過追究這些國家暴政的罪犯的刑責,才能釐清真相,才會還罹難者及其家屬公道。
也只有這樣才能嚇阻任何執政者自我警惕!!!
2011-06-26 22:12:38
奧岩平康
看完這一篇 我哭的不能自抑
我從不了解這一段歷史
但張校長是一個真正可敬的中國人
真的衷心希望也祈求上蒼
這樣的事 人類歷史上 可以不要再發生了
一個人類的尊嚴 永遠不會被歷史給淹沒的
2011-10-27 20:43:52
刁民
沒想到這些印象中只會奉"聖喻"的"老賊"中,還是有人有良知的
2011-11-13 23:05:15
廖大哥
管兄:
在澎湖的紀念儀式我在現場張校長長公子張彬的發言:一個會殘殺自己忠貞黨員的領袖絕對不是一個好領袖-讓我鼻酸也連動起被狗黨迫害的往事回憶我的親家也是當年的流亡學生當我向他提起此事他也充滿無奈因為許多同學是當朝的高級將領誰還會為張校長發聲而毀了自己仕途
2012-03-12 00:12:06
張志堅
讀完全文,我竟哭了一個小時。願不義與苦難,永遠離開我們的鄉土
2014-11-20 03:51:10
sanvgcd
這個黨是個壞黨。這是一個時代悲劇。同樣是一個人,為什麼為了權,利,會使人喪盡天良,踏著別人的屍體往上爬。
2014-11-20 17:51:53
王忠恩
這是個千真萬確的事,當時這些流亡學生中有一位學生,在老家家境還不錯,在澎湖時因受不了折磨,死前喃喃自語的說要吃蝦仁炒蛋,照顧他的同學就裝著說"蝦仁炒蛋炒好了,你吃吧!",他就在死前幻想中吃著蝦仁炒蛋,說著:好吃!好吃!離開人世了。這些同學到了台灣後的處境也是非常可憐,曾經集結在台中火車站前老蔣銅像前全部跪著向經國先生請願,後來經國先生確實儘力幫助過他們在就學、就業方面的安排。
2014-11-20 23:32:54
cefiroking
澎湖案究竟是否能平反,還是隨時間被沖淡一切……因為很多當年當事者都已年邁老去
2014-11-21 00:20:18
永和小王
我老爸也是當年的一份子,昨天還有一個朋友和他電聯了一個多小時,都在談論此事,好久沒看到他聊這麼長的時間了,老爸及幾位好友,皆是當年的學生之一,大時代變遷下的悲劇,好慘,這麼多年了,昨天的聊天好像不過是這兩天的事,可見當年的傷痛深烙植內心最深處,老爸想到澎湖去看紀念碑,我應該今年工作告一段落後會陪他去走走,歷史是無法被篡改及抹滅的,願所有人都平安喜樂。
2016-03-21 09:15:5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