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的帶人心法!從《孫子兵法》來解讀台積電的主管培訓制|經理人
領導 Leadership > 教練式領導
feature picture
4

張忠謀的帶人心法!從《孫子兵法》來解讀台積電的主管培訓制

台積電財務長 何麗梅
2018-11-12

我想由《孫子兵法》的角度,談談台積電如何訓練經理人。孫子強調,「將才」要有五個特質 ──「智、信、仁、勇、嚴 」,亦即「智謀兼備,信守承諾,仁愛部下,勇敢果斷,治軍嚴明」。我想以幾個小故事,來說明張董事長如何訓練經理人具備這五項特質。

智:企業的決策智慧,來自於統一的價值觀

1987 年,張忠謀博士應政府邀請創立一間半導體公司。當時台灣的半導體技術落後世界半導體水準甚多,研發設計及市場能力均不足,要創立一間什麼樣的半導體公司才有可能成功呢?他發現台灣有一個可能優勢,就是生產製造的良率(yield)還不錯。經過思考之後,他決定創立一間以生產製造為主的半導體公司,即「專業晶圓代工」(foundry)。當時知名的半導體公司都是自行設計產品、生產製造以及自己銷售,稱為「整合元件製造公司」, 亦即 IDM(integrated design manufacture)。

「專業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是只做「製造」這一部分,而不從事產品設計。這個創新的商業模式,改變了半導體產業的專業分工。有了專業晶圓代工公司的出現,半導體設計公司可以專注在產品設計研發上,不用擔心龐大的資本支出,因此大家都可以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盡情創新,也帶動了過去三十年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 半導體設計公司也成為台積電最重要的客戶,後來整合元件公司也逐漸將先進製程產品交由台積電代工,以增加其競爭力。因著客戶的成功,台積電也成為一家舉足輕重的半導體公司。

由於晶圓製造是半導體產業鏈中最為資本密集的一環,技術密集程度也相當於設計,因此投資報酬率的觀念非常重要。我們需要足夠的營業利益率以及資產報酬率,來支持龐大的研發費用和建置產能所需的資本支出。張董事長強調,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投入資本回報率(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簡稱 ROIC)是非常重要的財務指標,如何讓昂貴的資產充分利用、產能規畫適時適量、產能利用率保持高的水準、如何延長設備的使用年限,是公司持續獲利的關鍵。

台積電的商業模式,最重要的價值觀是:

誠信正直以贏取客戶、夥伴及供應商的信任,以及不與客戶競爭。

三個最重要的策略是:
1. 技術領先 (technology leadership)
2. 卓越製造 (manufacturing excellence)
3. 客戶信任 (customer trust)

創新的商業模式、價值觀、策略,和其徹底的執行,張董事長集數十年半導體的經驗智慧,領導台積電在短短三十年間成為一家世界級的公司,這個偉大的成果恐怕連他也始料未及。

信:針對4個利害關係人,都要遵守承諾

張董事長不斷教導我們,要實踐對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承諾。

「誠信正直」是台積電最重要的價值觀,台積電三個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為:股東、員工、社會。

1. 股東

對於股東的承諾,是透過股票增值及現金股利,創造令股東滿意的投資報酬率。股票長期的增值,絕對是來自公司良好的基本面,持續的獲利成長即為基本面的最重要表現。台積電非常重視股東的意見:股東要求股東會議案必須表決,不喜歡台灣公司用鼓掌代表通過,台積電便率先改為逐案說明、併案表決的方式,影響許多公司採用表決制;股東重視現金股利的穩定持續性,台積電信守 「持續且逐漸增加」(sustainable and gradually increase)的現金股利政策,讓股東非常滿意。

2. 客戶

對客戶,我們不輕易承諾,然一旦承諾,必赴湯蹈火全力以赴。不和客戶競爭,保護客戶的智慧財產,是建立客戶信任最重要的基石。答應客戶的事,即使短期吃虧也會信守承諾,不輕易更改。

3. 員工

對員工的承諾,是提供學習成長的工作環境及優渥的薪酬。張董事長多年來堅持推動每周工時不低於 40 時,也不超過 50 小時,兼顧員工工作與生活平衡已獲得良好的成效。同時,提供優良的工作環境及優於同業的薪酬,由員工離職率不超過 5% 可得到證明。

4. 社會

對社會的承諾, 是善盡企業公民責任, 愛護環境、關懷弱勢,以成為「提升社會向上的力量」,作為典範。「遵守法律,不做壞事」是最基本的要求。台積電致力於綠工廠、綠建築的推廣,對於節能減碳、循環經濟,及供應鏈管理的推動不遺餘力。在公益慈善方面,透過文教基金會及慈善基金會,結合超過萬人的志工群,參與關懷社會弱勢教育及生活的各項活動。台積電獨創的公益商業模式,以公司的專業知識親身投入災害重建,取代直接捐款的做法,在八八風災、高雄氣爆、八仙麈爆及花蓮震災的事件中,親力親為、直接有效的協助受災戶恢復正常生活,贏得社會大眾的肯定和信任。

仁:給部屬更好的待遇,才能提升員工向心力

張董事長非常關心員工,尤其是基層員工。記得 2009 年董事長回任後,發現公司有兩千多名派遣人力(也就是所謂「outsourcing」的員工), 由人力派遣公司僱用在台積電工作。他們的待遇低,不能參加員工分紅,向心力低、流動率高,形同公司內的次等公民。

張董事長知道後非常生氣,堅持只要是台積電員工,不論是清潔工或是在工廠做最基層的工作,都應一視同仁,因此下令所有派遣員工必須轉為正職,並且派我去負責這項計畫。

派遣人力在當年很普遍,許多公司都用這種機制調節人力。開始進行改革時阻力很大,因為工廠主管擔心這批員工素質不佳,又怕失去用人的彈性;因此前後總共花了八個月時間,經過細膩的規畫、溝通、執行,終於把 2400 名派遣人力經正常的聘用程序轉為正職。對於沒有錄用的人,我們也提供獎金,請人力派遣公司務必替他們找到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董事長沒有任何一次問我做這件事要增加多少成本。因為在他心中,凡是違反基本原則價值觀的事情,不計成本也一定要把它導正,絕不妥協。

勇:面對重大投資案,必須有承擔風險的勇氣

張董強調,

「risk-taking」(風險承擔) 與「make hard decisions」(做困難的決定)是高階主管必要之事。

例如,充滿不確定性之下的重大投資案。

2009 年 6 月,張董事長再度回任執行長,之後幾年他做了幾個重大的改變。首先,他訂立了未來五年的財務目標:2010 年至 2015 年,營收獲利成長大於 10%, 股東權益報酬率大於或等於20%。在這個目標下,他大幅提高研發投資及資本支出,自 2010 年至 2015 年,研發費用成長超過兩倍,由 9.4 億美元成長到 20 億美元;研發人數也成長了 1.8 倍,由 2800 人成長到超過 5000 人。

資本支出在 2010 年之前的五年當中,幾乎每年都在 20 億美元左右;但自 2010 年起,每年的資本支出年年創新高,一路成長到接近 100 億美元,這個大膽的決定也帶來了豐碩的成果。公司的營收成長兩倍,(以下皆為台幣)由 2010 年的 4195 億元成長到 2015 年的 8434 億,稅後純益也由 1616 億元成長到 3065 億,股東權益報酬率每年都超過 20%,順利地達成五年計畫的財務目標。股票市值也由 2010 年的 1.8 兆,增加為 2015 年的 3.8 兆。台積電晉升為全世界前三大的半導體公司。

回想當年,這個大幅投資的勇敢決定並不是那麼容易做的。當時市場許多人都認為摩爾定律已趨緩,半導體未來成長將放慢,台積電市占率已經很高,成長空間有限;甚至連公司的董事會也對大幅增加資本支出提出質疑。

張董事長據理力爭,向董事會仔細說明他的策略及計畫:他認為,科技發展到目前為止,尚無任何東西可以取代矽晶片的使用。科技發展的目的是改善人類生活,半導體的需求一定存在,只要在既有基礎上深耕,一定可以繼續成長及獲利;這個觀點得到了董事會的信任及支持。

剛好,2010 年至 2015 年這五年間遇上行動裝置的興起,帶動了半導體的強勁需求,台積電領先的先進及特殊製程技術,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產能,使公司在這一波的景氣中,成為行動裝置晶片最重要的生產基地。智慧手機的普及,大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台積電對世界科技產業的重要性也大幅提升。張董事長的果敢遠見,證明了只要目標清楚、策略正確、執行落實,還是可以再創奇蹟。

嚴:準時,是最基本、卻很重要的要求

張董事長治軍嚴明,人人皆知。首先就是他的記憶力十分驚人,他經常提及幾十年前的事情,不管是德州儀器(TI)時代或者是早期台積電的故事,對於時間、地點、場景、人物、及當時對話的內容,都記得清清楚楚。

另外,董事長觀察一個人,有種非常獨特深入的直觀。他在問你問題的時候,同時也在觀察你這個人。他專注聆聽,也同時思考你為什麼會這樣回答,以了解你的邏輯跟你的價值觀。 他問問題或陳述一個事件時,用字非常精準,同時也希望你的回答是確實而精準的,你絕對不可能在他面前裝懂、矇混或顧左右而言他。他對部屬的要求很高,批評一向都很直率,這樣的訓練久了,漸漸的,我們對自己更了解,也更堅強了。

張董很注重會議的效率,開會一定要守時,目的要很清楚,參與的人都要有貢獻,會議當中決定的事情,要有很清楚的記錄及跟催(follow-up)。

許多人都知道,台積電的副總每周都要寫周報給張董事長。周報最好不要超過一頁,內容包含和工作有關的重要事項,以及你想告訴他的事情。他每個周末都要花兩個小時讀二十幾份報告,如果有幾位副總提到共同的事情、但中間有矛盾或模糊的地方,技術主管用了太多看不懂的艱澀術語、或提出公司營運上的重要問題,他一定會在周一早上的經營管理會議中提出討論,務求全盤了解,一定要有人負責解決。

坦白說,許多副總對於每星期要交周報,都感到小有壓力。張董事長自律甚嚴,工作、閱讀、生活起居、運動休閒,一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做重大決策時如泰山,收集資訊、反覆思考判斷,務求每個決定都盡量想得深、想得遠。這樣的態度,也形塑了台積人做事嚴謹,實事求是的企業文化。

我最近讀一篇文章,說一個意志力很強的人,一定是有紀律又有良好習慣的人,這一點在張董事長身上得到充分的印證。

(本文出自《財報就像一本兵法書》,時報出版 )

相關文章

財報就像一本兵法書

feature picture
1

台積電股價破 300!張忠謀退休後,關鍵的 513 天發生了什麼?

整理‧編輯 經理人編輯部
2019-11-01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股價突破 300 元大關了!30日台積電股價收在新台幣 299.5 元,距離 300 元只差一小步,31 日開盤便直接站上 300 元大關,市值達 7.77 兆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最後收在 298.5 元。一度攻破 300 元的台積電,掀起了一場台股驚奇,卻彷彿在張忠謀的預料之中。

去年 6 月 5 日,張忠謀最後一次主持台積電股東會,這天,他在台積電的 31 個年頭畫上休止符,正式交棒退休。面對媒體、面對股東,張忠謀信心十足地說:台積電未來仍將創造奇蹟。

從張忠謀退休到股價破 300,台積電的關鍵513天

——台積電重要大事記

2018年》
06月05日: 張忠謀主持最後一場台積電股東會,正式交棒退休
08月03日: 台積電爆出電腦病毒感染
12月19日: 3 奈米建廠環評過關
2019年》
04月03日: 證實 5 奈米製程進入試產
04月18日: 2018年報出爐,致股東報告書:7 奈米製程至少領先對手一年
04月21日: 完成全球首顆 3D IC 封裝,預計 2021 年量產
05月17日: 面對川普的華為禁令,台積電:繼續出貨華為
05月23日: 安謀 ARM 暫停華為授權,台積電市值跌破 6 兆元
05月27日: 宣布加強版 7 奈米+ 製程技術(N7+)已開始量產,已使用 EUV 光刻技術
07月26日: 宣布大規模人才計畫,招募逾 3000 名新血
08月14日: 入榜 2019 年全球市值百大企業第 37 名
08月26日: 競爭對手格芯於對台積電提侵權訴訟
09月01日: 財務長何麗梅正式卸任,轉任歐亞區業務副總
09月27日: 股價改寫新高,一度達新台幣 272.5 元,市值突破 7 兆元
09月30日:台積電對格芯發動侵權反擊
10月07日:宣布導入極紫外光 (EUV) 微影的 7 奈米強效版 (N7 + ) 製程技術,6 奈米製程明年第 1 季試產
10月08日: 市值超越迪士尼,成全球第 22 強企業
10月17日: 第三季法說會,上調5G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展望、調高資本支出幅度達 4 成
10月29日: 與格芯專利爭訟落幕
10月31日: 股價站上300元

資料整理:陳怡君

進入「後張忠謀時代」的台積電,去年曾爆出電腦病毒感染,被說「螺絲鬆了」;歷經「華為風暴」,一度市值大縮水。現在,它是如何不斷刷新歷史紀錄,讓外資一片看好?從最近一場法說會,可以一窺其中關鍵。以下為《數位時代》 10 月 17 日台積電第三季法說會重點整理:

台積電於 17 日召開第三季法說會,一口氣宣布三件大事:
.營運面看好 5G 手機滲透率 15% 優於預期;
.今年資本支出上調至歷史新高 140~150 億美元;
.第三季合併營收達 2930 億 5000 萬,創下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加 12.6%。

台積電 2019 年第三季法說會的 3 件大事

5G 導入熱烈!發展優於預期,上調成長率

在全球 5G 導入比預期要來的熱烈下,總裁魏哲家上調 5G 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展望,由原先預估的個位數成長,上修到 15% 左右;為了滿足 5G 時代設備所需的高效能、高耗電,帶動先進製程如七奈米、五奈米需求。

市場需求好!調高資本支出,下個黃金年代快來了

台積電宣布全年資本支出由原先 100~110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3000~3300 億元),大舉調高至 140~150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4200~4500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上調幅度達 4 成。

其增加的 40 億美元中,15 億用於七奈米家族(含七奈米與N7+)及 25 億用於五奈米,從資本支出可見市場對先進製程的需求。

財務長黃仁昭也以 2010 年台積電大動作提高資本支出投資 20 奈米製程來比喻,那是 20 年奈米的黃金年代,台積也大力投資提高資本支出,換來營收高成長,一切都是從客戶的需求面去考量(編按:2010 年台積電宣布跳過 22 奈米直攻 20 奈米,並讓 28 奈米量產,從此獲利一路創高再也沒回頭。)

外資隨即追問:那何時是台積電下一個黃金年代?魏哲家笑說:當然!你期待些什麼呢?現場響起笑聲。

台積電從客戶的需求面調整資本支出至 140~150 億美元、占整體營收 4 成左右,預計明年資本支出則會維持 4 成或以下,至於展望 2021 年,希望可以將資本支出維持在 30%~35%。

但這並不表示台積電明年是縮減資本支出。黃仁昭解釋,若按照營收的母體數字連年增長,台積電資本支出的比例持續維持,其金額還是相當可觀。

第四季拚季增 8~9%,智慧型手機動能最強勁

台積電第三季合併營收達 2930 億 5000 萬,創下歷史新高,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12.6%,稅後純益約為 1010 億 7000 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3.5%;至於每股盈餘則為 3.9 元,也較去年同期成長 13.5%。

展望第四季的發展,合併營收將達到 102~104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3060~3120 億元),季增 8.5~9.5%,推估年營收將可達新台幣 1.05兆~1.06兆,預計將比去年營收成長 2~3%,符合原先預期的 0~5%成長。

從第三季的表現來看七奈米出貨占第三季晶圓銷售金額 27%,16 奈米則占 22%,整體而言先進製程的營收達到第三季晶圓銷售金額的 51%,其中 帶動產能的類別包括智慧型手機、HPC(高性能運算)、IoT 與汽車電子等都有 10%以上的成長。

而預估第四季的表現,除 IoT 可能會比第三季來得衰退外,其餘的表現依舊有成長空間,而最強勁的依舊是智慧型手機。

先進製程表現佳,七奈米、N7+產能滿載

而在先進製程的表現上,黃昭仁表示目前七奈米跟 N7+ 的產能都是滿的,至於五奈米也會維持之前的規劃、將於明年年中後進入量產階段。

對於 5G 將繼續成為帶動台積電第四季的動能,黃仁昭表示由於 5G 更著重於效能、電力的表現,因此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技術能替客戶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以五奈米來說其密度是較七奈米提升 80% 左右,因此在市場上是具有競爭力的。

而在先進製程的發展上,N7+ 在今年第二季進入量產,有望帶七奈米家族的銷售在第四季突破 3 成占比;六奈米也將在明年第一季進入試產、預計於明年年底之前進入量產,因此初步預估六奈米 2021 年以後重要性提高。

至於五奈米則較六奈速度要快一些,預計於明年上半年進入量產,隨著 5G 以及 5G 智慧手機的陸續登場,相關先進製程的需求也逐步發酵。

台積電也首度針對導入 EUV(極紫外光刻)技術進行說明,表示這其實是在 2018 年就開始發展的技術,但是考量到技術的成熟度跟成本,延至 N7+ 的時候才將其導入。未來在五奈米的製程上,也將更大量的運用 EUV 技術,協助成品的效能提升、達到客戶的需求。

iPhone 11 系列手機的後市持續看漲,華為旗艦機也陸續登場,而手機市場不僅今年三星、華為已經開了第一槍,明年 Apple 推出 5G 手機也都是勢在必行,對於一向以與顧客合作、將顧客需求放第一位考量的台積電來說,先進製程技術上的預備,將有助於迎接 5G 時代的到來,而客戶 5G 的佈建與終端裝置的應用近況,或從第四季營收的預展望將再創新高也能窺知一二。

台積股價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2

張忠謀怎麼把台積電做成世界級企業?4個經營問題,他親自解答

採訪‧撰文 陳芳毓
2017-10-02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 2018 年 6 月將正式退休,不再下屆續任董事,也不再參與台積電的經營管理工作,「過去30餘年創辦及奉獻台積電,是我人生中非常興奮、愉快的一段時期。現在、我想把我的餘年保留給自己及家庭。」

張忠謀與台積電故事的上半場,許多人都很熟悉。

1986年,張忠謀應當時總統府資政李國鼎之邀,離開美國的高薪事業,來台成立台積電,開啟全球首創的晶圓代工business model。二十多年來,幾乎全世界的IC設計公司都成為它的客戶,市占率超過50%,最熱賣的iPhone和iPad裡,都藏著台積電的產品。

當台積電聲勢正如日中天,2005年,張忠謀交棒執行長大位,僅擔任董事長,寫下完美的句點。

下半場的開始,大家也都不陌生。2009年初金融風暴正烈,台積電亦發生勞資爭議。「這是我做過最困難的決定,」6月,張忠謀宣布回任執行長,他認為,公司應該重拾成為世界級企業的雄心。

原來已淡出舞台的張忠謀,幾乎是以數倍於以往的速度與幅度,大步向前。他一反當時消極保守的產業氣氛,大舉提高資本支出、增加研發預算,甚至親自飛國外拜訪客戶。隔年,台積電營收、獲利都創下新高。2016年,台積電全年營收約9479.3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2015年增加了12.4%。累計今年1至8月營收為6,112.98億元,年增2.6%,全年營收將挑戰兆元大關。

為什麼,台積電能成為台灣唯一、從創立第一天起,就穩坐「世界第一」寶座的企業?《經理人》在2014年請張忠謀來分享自己的管理心法,他的答案很明確:「我的經驗和習慣,是『做世界級領導者』!」以下節錄自當時的採訪內容:

Q:為什麼大部分的台灣企業都做不到世界級?經營者的盲點在哪裡?

假如台積電只是「大部分的企業」,你也不會來採訪了!(笑)1985年,我來台灣成立台積電。在這之前我在德州儀器(TI)服務了25年,有7年是半導體部門的總經理,當時的德儀半導體,是世界半導體的龍頭。所以, 我的經驗和習慣是「在世界做領導者」 !這也是我為當時的台灣,帶來比較新的觀念和野心。

一開始,眼光就要放高;往後的每一步,階段目標還是要設高。 雖然起步時會覺得離目標很遠,但還是要一步、一步去達成。這個過程,台積電花了二十年。但是到了2009年,出現了一些變化。我的目標還是在那邊(左手舉高),但公司的目標卻好像比較消極守成了(右手往斜下方移動),所以回任後,我就開始積極投資。

其實,有的企業並不需要做到世界領導者,比如說,因為每個國家飲食習慣不同,所以大部分的食品企業只要成為本地的領導者就好。但生技和IT產業是以世界為市場,就應該要有世界級的雄心壯志。

Q:怎麼使團隊成員都有「世界級」的想法?

我不一定要當一個「世界級的領導者」,但至少要參與一個「世界級的競爭」,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成為領袖。我們的客戶都來自外國,它們要跟IBM、德儀競爭,是它們給了台積電同仁「世界競爭」的觀念。

台積電頭一批一百多個員工,是來自工研院電子所,當時在台灣已經有競爭對手了,像是聯電、華邦。後來很長一段時間,也有國外的競爭者,像中國的中芯,但實力並不是那麼強。新的競爭者持續會出現,所以我才不厭其煩地提醒他們,水準要更提高!

Q:您自己認為,台積電能拉出明顯的領先差距,關鍵是什麼?

我認為有3個要素: 第一是技術領先;第二是生產製造能力領先,良率、製程、交貨期限愈來愈好,產能也可以負擔客戶需要的數量;第三是客戶信任,長期客戶跟我們合作十幾、二十年,他們茁壯,我們也跟著長大,這是台積電非常重要的資產。

十年以後、二十年以後的事,我都一直在想。公司剛成立的時候,第一跟第三的要素都沒辦法講的,只能靠第二個要素(生產製造能力);五年後,才擁有第一個要素(技術領先);十年以後,才開始逐漸累積出第三個要素(客戶信任)。

Q:這幾年台積電的接班計畫,使用了兩種不同的模式,這是因為環境變化使然嗎?

第一次我學到了一些教訓,所以把這些教訓用在第二次。我現在認為,應該要有一個以上的CEO,最可能是co-CEO(雙執行長),但不會超過3個。如果要說機率的話,一個CEO的可能性不會超過30%,但是兩到三個CEO的可能性是70%。

依照台灣習慣和公司法規定,對外代表公司的是董事長。但我們有百分之七十幾的股份都是外資持有,百分之八十的客戶都在歐美,它們比較習慣有「CEO」,不習慣有「董事長」和「總經理」,所以才設了CEO。

「董事長」這個職位,我預備要一直做到沒有能力做了,才會退休。所以現在來看,CEO的接班相對而言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未來就不一定了,因為或許會跟董事長接班有關。

相關文章
feature picture
3

人生最重要一次升遷,部門有很多恐慌聲音!張忠謀當 60 年總經理,學到最重要的 5 件事

整理‧撰文 陳怡君
2019-10-07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退休一年多了,10 月 4 日他現身清華大學校園,受校方之邀,他以「總經理的學習」為題,分享一路以來的歷程。88 歲的張忠謀說,他自己在總經理的學習上,持續非常久,「從第一次當總經理,一直做到現在,這個學習長達 60 年。」(延伸閱讀:清大演講完整實錄!張忠謀談 60 年「總經理的學習」,45 分鐘說了什麼?

1964 年,張忠謀人生中特別的一年。 33 歲的他念完博士回到德州儀器(TI)。從攻讀博士到重返職場,短短兩年半,原本的好同事兼好友已連升兩級、成為好幾個事業部門的主管,而張忠謀回來還是做著之前的研發工作。幸運的是,不到 3 個月,那位同事要張忠謀去做業務單位的總經理。 而這就是他 60 年「總經理學習」的起點,也是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心中,「事業生命中最重要的升遷。」 張忠謀提到,他升上總經理的時候,整個 TI 只有他一個講中文的。同事聽說有華人要當他們總經理都很恐慌。後來,張忠謀召集了所有重要主管,用流利、帶著一些文學氣質的英文,向他們介紹自己,並一一回應他們的提問。經過這一次,人心就比較穩定。

從工程師到跨國企業總經理;創業、成為全球半導體大企業 CEO,他如何讓自己與時俱進,率領團隊創造好成績?他心中,一個總經理應該具備什麼能力?在這場約莫 45 分鐘的演講,可以整理出,張忠謀認為總經理該具備的 5 種能力。

做總經理,一定要學 Sales & Marketing ,沒有業務就沒有生意

技術背景出身,也有產品研發經驗,當上總經理時,張忠謀認為自己最缺的是 Sales & Marketing (業務和市場行銷)。而幾十年來,他也認為 Sales & Marketing 是正確的重點,但有不少公司、經營者抱持著「只要產品好、客人就會自己來,不需要Sales & Marketing」的觀念。

「我到台灣後發現,很多公司相當輕視行銷業務,尤其科技公司覺得技術最重要。我承認技術很重要,但業務市場行銷也很重要。沒有業務,就沒生意,當然也不會有獲利,根本活不了。」

張忠謀提醒,做總經理,一定要學 Sales & Marketing。不只是技術、製造背景的人要學,任何總經理都要學業務和市場行銷,包括定價。

要培養與客戶自在交談的能力,我不是天生就會,是把它視為重要任務

工程師出身,但張忠謀很樂意拜訪客戶,也喜歡去前線跟業務談話。他認為,培養自己與客戶自在交談的能力,是總經理該有的技能,他也花了很大功夫磨練這項能力。

「30 幾歲時,我學會很有信心地跟客戶說話,我也不是天生就喜歡跟客戶講話,而是把它視為一項重要的任務,而且我相信每一個總經理,都要有這個技能。」

張忠謀常親自拜訪客戶,美國 50 個州,他去了 48 個,從夏天熱得不得了的鳳凰城,到冬天冷得要命的明尼蘇達,他都一州一州跑下去。

要凝聚團隊,你可以嚴格對待同仁,但不能有私心

關於領導,張忠謀認為要掌握兩大重點:一是凝聚團隊的能力,另一個是要知道方向。

凝聚團隊,他認為公平很重要。張忠謀的作法是:你可以相當嚴格地對待你的同仁,但是一定要公平,而且不用私人,不能有私心。

張忠謀說:「我到新的工作環境從來不帶人去。去 TI 沒帶人進去,創台積電也沒有。當年,有幾個德州儀器華裔的同事,聽說我要在台灣成立TSMC,都要想來,還說在台灣這種地方要有班底才行,但我也沒有請他們。」

一定要公平、沒有私心,才能凝聚團隊。

有人跟還不夠,要有明確方向,知道把團隊帶往何方

領導,有人願意跟隨還不夠,還要知道怎麼帶。要有明確的方向,知道把團隊帶往何方。張忠謀說:「你不知道方向,你的團隊會不成功。」他也提醒台下的總經理們,「如果你的方向不成功,他們也不會永遠跟隨你。」

至於策略,張忠謀認為很重要,但不是首要做的事。策略是當你很了解公司、很了解你的人,才開始談策略。

CEO 最大責任是做好內外連結,「把外面的世界帶到企業裡面」

張忠謀認為經營者要擔起對內、對外連結的責任。不只是把生意帶進公司,而是要更廣義地,把競爭者與環境帶進公司,帶領員工一起應戰。張忠謀說,他自己在台積電內部講過:「 CEO 最大的責任就是把外面的世界搬到公司裡面來,動員公司的資源來迎接外部挑戰。CEO 是公司內外最重要的連結,把客戶處理好,股東也會開心。」

繼續閱讀 張忠謀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