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發表於2001年10月17日。
張學良於週日在檀香山逝世,享年100歲。這位昔日的軍閥曾經在1936年風雲變幻的两週裡改變了中國歷史進程——此後55年一直處在軟禁中,並漸漸成為一名民族英雄——儘管那非他所願。在人生的最後幾年,他一直生活在檀香山。
甚少有共識的中國和台灣領導人皆表達了悼念,這也體現了張的地位之特殊。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稱他是「偉大的愛國者」。
在那扭轉歷史的两週到來之前,張學良其人很難和偉大聯繫起來。這位掌握20萬軍隊的「少帥」曾染上毒癮,且有著花花公子的名聲。
然而在1936年12月,張學良派遣他的士兵前往捉拿高高在上的中國領導人蔣介石。經過短暫的槍戰,蔣介石赤著腳跳窗逃走,爬上了一座小山,不久即被人發現在附近一塊石頭下瑟瑟發抖。
當時的中國領袖人物似乎都在受到貪婪與野心的驅使,而張的目的卻是極其無私的。他希望中國軍隊停止與共產黨作戰,集中力量抗擊日本侵略者。
這場發生在西安的綁架震驚了世界,後被稱為「西安事變」。兩周後,事件以蔣同意與共產黨聯手抗擊日本而告終。
接下來的將近十年裡,蔣的國民黨與共產党進行了某種並不穩定的合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段漫長的緩和期讓共產黨得以恢復元氣,為他們在1949年奪取整個中國大陸創造了有利條件。
如果張學軍在綁架事件後加入了共產黨,他可能已經成為民族英雄。然而他決定對自己挑戰上級的行為進行自我懲罰,於是向蔣投降——他隨即被軟禁,接下來半個多世紀再也沒有公開露面。
1949年國民黨逃至台灣時,蔣把張學良也帶到了那裡,讓後者從公眾場合消失,也從來不會提到他的名字。此後幾十年裡,張學良一直閱讀聖經,研究歷史,以打發時間。
「那是造反,我必須擔負責任,」張學良在1991年的一次採訪中說,那是他重獲自由後在家中首次接受採訪。
他的已故妻子趙一荻當時說:「很簡單。他反對內戰。他不希望看到同胞被殺。」
這似乎就是為什麼人們對張學良的敬仰與日俱增。這個國家需要英雄,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統治者只知自我炫耀和自誇,令他們感到失望。張學良則被認為是一個為了抵禦外敵而犧牲自我的人。即使許多痛恨共產革命的人也欣賞他的愛國之舉。
「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他幾乎是個神,」一位中國大學講師在1991年說。「他是俠義精神的象徵,代表著那種鋤強扶弱、匡扶正義的人物。」
張學良於1901年出生在滿洲裡。他的父親是人稱「大帥」的大軍閥張作霖,1928年被日本人刺殺。「少帥」張學良接替他的位置,成為中國最有勢力的軍事人物之一。
他的東北邊防軍規模擴張至40萬人,1930年被委任為陸海空軍副司令。然而活躍的社交生活頻頻分散他對軍務的注意力,這其中包括和墨索裡尼的女兒、時任義大利駐中國公使的妻子艾達·齊亞諾(Edda Ciano)的一段曖昧經歷。
1933年,張學良戒掉鴉片和嗎啡,乘船去了歐洲。第二年歸國時,他的身體更加健康,目標也更為明確,內心充滿愛國之情。共產黨領導人周恩來前來做他的工作。周是一位天生的外交家,有著就連其敵人也難以抵擋的魅力。他讓張學良相信,國共有必要建立聯合陣線,一致抗日。
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到訪西安,跟張學良討論計劃於12月12日開始的剿共行動。但12月12日那天,張學良扣押了蔣介石。
作為綁架者,他和他的手下頗具道義精神。據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在《西行漫記》(Red Star Over China)裡描述,當張學良的助手發現蔣介石赤腳躲在岩石後邊的時候,自告奮勇地把蔣背下了山。據蔣介石後來所說,張學良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希望可以向委座當面陳情。」
蔣介石痛斥了張學良一番,而後者謙恭地答道:「我認為自己完全沒有違背您的教導。請息怒,仔細思量一下此事。」
蔣介石同意與共產黨聯手抗日以後,張學良將其釋放,讓他乘飛機返回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但接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張學良也登上了那架飛機,隨後落入蔣介石手中。
「我意識到自己的惡行,對您和國家犯下了大罪,」張學良說。他自請受罰。
國民黨政府判處張學良10年有期徒刑,但很快就對其給予了特赦。這一結果或許是必然的,因為抗日聯合陣線乃人心所向。但真實情況是,不論是在大陸,還是解放後到了台灣,張學良都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囚徒。
不過,在台灣,張學良住在蔣介石之子蔣經國親自挑選的一棟房子裡,過著舒適的生活。甚至到了1991年,蔣介石早已去世,並被許多台灣人視為獨裁者的時候,張學良的房子裡還隨處可見稱頌蔣家的書畫作品。
張學良的子女及第一任妻子于鳳至,被允許前往美國並在那裡定居。1964年,張學良和趙一荻正式結婚。趙一荻是一位高官的女兒,十幾歲便離家出走成為張學良的伴侶,後來又在他被放逐期間不離不棄。于鳳至說,趙一荻對張學良的忠貞不渝讓她大為感動,於是決定放手,成全他們。
當台灣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迎來民主制度的時候,張學良獲得了與日俱增的自由。他開始花更多時間待在美國,和子孫後代相處——記者昨天未能聯繫到他們,目前尚不清楚他有多少子孫生活在美國——並於1995年和趙一荻定居夏威夷。她於去年在那裡去世。
張學良似乎樂於避開作為華語世界中一個假定的英雄該過的那種紛紛擾擾的生活。當被致以敬意,並問及他那顯赫的名聲時,他以與其性格很不相符的激烈態度表示了抗議。
「甚至連張學良這個名字,我都不想要它了,」他認真地聲明。「我不想當張學良,我只想當個普通人,自己願意怎麼做就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