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傳》@圖博館|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23 10:03:56| 人氣2,857|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射雕英雄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館對 《射雕英雄傳》的基本立論見前評《夜宴》接下來會陷於兩岸三地甚至全球、對華語大片《夜宴》等之影評混戰,我之所以先挑《夜宴》(另參本館:馮小剛:名導演56),是因我從前評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 《語言與力》《旣無歷史也非小說》《俠失諸朝》等一貫的標準,鑑(賞)定《夜宴》是最具語言魅力、文字藝術之影視小說,不只優於金庸、梁羽生、古龍,也優於李碧華之《潘金蓮之前世今生》《誘僧》《胭脂扣》《霸王別姬》《秦俑》 《青蛇》

  優之標準不在文句的長(金庸、梁羽生)、短(古龍),而在有無語言魅力、文字藝術,就此而論,《夜宴》之短句也勝於前評《勝利者一無所獲》《沙門空海之群魔亂舞》,只有《閃靈殺手》的前半部之語言魅力、文字藝術可堪匹。至於後評《無極》 所附郭敬明著《無極》電影小說版,由摘文(可惜網搜不到《夜宴》原文以供諸書的語言魅力、文字藝術之比較)可知是深受網文影響且不如前評《甕中人》《惡女書》之二、三流文字。薛興國改寫之《臥虎藏龍》則比王度廬原著更二、三流。
  至於影視的影音魅力,如前評《英雄》所言:我認真地比較了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戴黃金甲》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無極》 和李安的《臥虎藏龍》(另參本館:李安:名導演72),無論在構圖、取景、場面、色調、音效、配樂、演技、功夫、服飾、道具(這些連一般外行的觀眾也能看出其熱鬧,更別說內行人看其形式美)或影片內容、感情刻劃、思想呈現等之表現上(大多半調子影評不知現代形式主義美學之內含自存於形式,而濫評以內容空洞、形式虛無),張陳都勝過至少不差於李安。但兩岸三地的大多影評人怎褒李(含本館前後評之好萊塢諸大片)貶張陳呢?
  論理何用?評論娛樂片的唯一標準是賣不賣座!
  這就對了!如一娛樂片大賣,而又沒濫捧之論可供反批,那半調子影評就屬自以為是之無的放矢。反之,若先有半調子濫評《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戴黃金甲》《無極》《夜宴》,那護之便有理。《臥虎藏龍》 《墨攻》《赤壁》《刺馬》則反反之。
  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淡化了原著(文字擅長)的古龍式新武俠小說(短句/動作/詭計/綺愛)之(詭計/綺愛)而強調眞愛,成功地渲染了鏡頭擅長的視覺奇觀!(另參本館:張藝謀:名導演50)
  《滿城盡戴黃金甲》的張式影音美學,外行人看熱鬧(視覺奇觀),內行人則看門道(畫面的意象和象徵所蘊含之眾多意義),至於半調子的毒舌影評人如藍祖蔚則陷於「重情要義」之迷思
  陳凱歌的《無極》以奇幻方式拍攝宮廷愛情故事,有別於其 《紅高梁》《黃土地》 《霸王別姬》等,就視覺奇觀而言具實驗性.(另參本館:陳凱歌:名導演51)
   《墨攻》是部假墨子「非攻」「兼愛」學說之名的歷史戰爭片,雖能滿足對中國哲學外行又狀似好反思的影評人!
  《赤壁》雖有吳式暴力美學和獨特三國觀之特色,但整體而言過於冗長(上下集達五小時)。
  香港張徹1973年導演的《刺馬》,相對於陳可辛2007年導演的《投名狀》,更屬武俠片,而《投名狀》則夾較多太平天國歷史(故二者在劇情「因權力和女色」和主題「結拜兄弟自相殘殺」上大同,小異的是一偏工夫動作/色調明亮;一一偏戰場調度/色調暗沈)。

金庸影視另參本館:《連城訣》 《射雕英雄傳》 《天龍八部》 《東方不敗》 《笑傲江湖》

《射雕英雄傳》影視作品

  1958年電影版香港導演胡鵬執導,曹達華、容小意主演,當該劇開始拍攝時小說《射雕英雄傳》並未轉載完,該片可算得上有史以來拍攝的第一部金庸劇集,不過知道該劇的人並不多。
  1976,電視,香港佳視,白彪飾郭靖,梁小龍飾楊康,米雪飾黃蓉。
  1977,電影,邵氏公司,傅聲飾郭靖,恬妞飾黃蓉,李藝民飾楊康.
  1983,電視,香港無線,黃日華飾郭靖,翁美玲飾黃蓉,苗僑偉飾楊康。
  1988,電視,臺灣中視,黃文豪飾郭靖,潘宏彬飾楊康,陳玉蓮飾黃蓉。
  1992,電視,香港無線,《中神通王重陽》 鄭伊健飾王重陽,梁佩玲飾林朝英。
  1993,電視,香港無線,《射雕英雄傳之九陰真經》 姜大衛飾黃藥師,梁佩玲飾馮蘅。
  1993,電影,《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學者電影公司,導演劉鎮偉,張國榮飾黃藥師,梁朝偉飾歐陽峰,鍾鎮濤飾王重陽。
  1994,電視,香港無線,張智霖飾郭靖,羅嘉良飾楊康,朱茵飾黃蓉。
  1994,電視,《射雕英雄傳之南帝北丐》,香港無線,鄭伊健飾段智興,魏駿傑飾洪七公。
  1994,電影,《東邪西毒》,學者電影公司,導演王家衛,張國榮飾歐陽鋒、梁家輝飾黃藥師。
  2003,電視,大陸,制片人張紀中,李亞鵬飾郭靖,周迅飾黃蓉,周傑飾楊康,蔣勤勤飾穆念慈。
  2008,電視,制片人:蔡藝儂,導演:李國立,出品公司:上海唐人電影制作有限公司。胡歌飾郭靖,林依晨飾黃蓉,謝娜飾華箏,袁弘飾楊康,李解飾歐陽克,徐錦江飾歐陽鋒,黃秋生飾黃藥師。

射雕英雄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nKs7dhbCU&list=PL1x635kJhKSv-gCeJodmR9kEVMua0xWeK

新版《射雕英雄傳》:騙誰呢?

如果抛開金庸的原著以及之前數不清的電視版本,08版《射雕》算得上是一部不錯的古裝劇,造型和劇情都比較出色。對金庸迷來說,新版《射雕》最令人受不了的依然是編劇:歐陽克可以變得純情、楊康可以死前悔悟、黃蓉可以通情達理,甚至郭靖也沒印象中那樣木訥了,加上衆多能雷倒人的臺詞……爲了拍出新意,新《射雕》真的有很多創新,但這些創新,令該劇跟不少版本的《射雕》一樣,讓金庸的武俠經典變了味。 ——本報評論員劉衛華
先說一句好聽的——新版《射雕英雄傳》是看起來最像電影的一個電視版。僅看第一集中丘處機大戰江南七怪一場,還以爲是一部武俠電影。那畫面、那氣氛都有電影的味道。
我不想把新版《射雕》與之前的任何一個版本做比較,因爲比較是沒有意義的。每個版本的演員都有自己的特點,武打及攝影等也各有自己風格,看新版我們所關注的問題在于,新版有沒有拍出新的東西?08版的《射雕》乍看像電影,這應該算是一個新意。但看過兩集之後就會發現,新版的問題在于,雖然畫面時而像電影,但情節依舊拖遝,時常唯美抒情卻不得其法。像郭靖第一次亮相射雕一幕,只見郭靖站立于一匹前蹄揚起的駿馬上,手從背後搭弓,逆光的鏡頭下的那幅剪影很有氣勢,毛主席筆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場面也不過如此。但之後的郭靖又要以一個笨孩子的形象出現,導演顯然抒情得有點過頭了。
新《射雕》的新問題還包括:新技術運用得不成熟———比如電腦特技做出來的雕假到兒童動畫劇《紅貓藍兔》的水平,偏偏導演又不知道藏拙,還不斷給那些雕張大嘴巴的特寫;老技術運用得更生疏———武打設計總該有進步吧?但新《射雕》中的精彩武打場面,每到關鍵時刻,常見的竟然是只手只腳的特寫。說是特寫,其實是騙人,只給人看到一只腳一只手的功夫,其實不是功夫,或者說功夫含量比較低。終于見到丘處機飛身踢人的全景,但吊鋼絲的痕迹任誰都能看得出。雖然畫面上沒鋼絲,但那身段的運動軌迹,鋼絲的支撐力明顯存在,瀟灑程度遠不及李寧飛天一幕。唉,新《射雕》!
http://ent.qq.com/a/20081011/000103.htm

新《射雕英雄傳》=偶像劇+家庭倫理劇

其實新《射雕英雄傳》(胡歌版 李亞鵬版 黃日華版)屬于升級了的偶像劇。以古代爲背景以帥哥美女爲核心,愛得死去活來是其實質。這個戲裏的服裝都挺好看的,幾個主人公的衣服顔色都比較粉嫩,什麽淡黃啊、粉紅啊、桔黃啊都用了,特別是郭靖那個天藍帶點熒光(是不是我屏幕的問題)的外套粉得有點嚇人。反正央視的服裝和這版比起來簡直太滄桑了。
另一個看點就是對家庭倫理的深入探討。楊家人的故事講了好幾集就是這個目的(我都以爲片名要改成“射雕英雄和楊大叔一家”了)。我覺得楊康和歐陽克這兩個原本是壞人的人都壞得有點令人感傷。兩個人的壞都是由于家庭關系不正常造成的。楊家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我到現在都不明白楊康版無間道的最終目的是幹什麽,導演把這個人變得複雜了很多。
另一個壞人歐陽克也是一個家庭悲劇的犧牲品。他剽悍的娘誘奸了他叔叔,得到了人沒得到心搞得性格有點陰郁,心理有點扭曲。難道導演想要反映的主題就是家庭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說實話這部劇我就比較喜歡歐陽克,他非常會說話,在處理對穆念慈和他叔父親爹的感情上都能做到情深而克制比較有分寸。反而靖哥哥給人感覺大智裝傻,運氣狂好,靠一根筋就天下第一了,看不到成長的變化,靖蓉戀也沒讓我感動,當然康慈戀更是肉麻(反而挺希望穆念慈和歐陽克在一起,呵呵)。
感覺編劇還是花了些心思的,有些荒謬的事還是想方設法編圓了。裏面最雷人的情景當屬楊給穆洗腳了。總的來說還不錯,至于原著支持者就量力而爲吧,省得吐血太多要運功療傷。
我心中的幾個主角排名:1、林黃蓉,俏皮可愛刁鑽任性都有了;2、袁楊康,小王爺的傲氣和陰險狡猾還可以;3、劉念慈,老是苦著臉;4、胡郭靖,現在看來這個角色太難了,誰能演出靖哥哥的敦厚老實,而不是白癡裝傻。■特變行

■其他網友意見

sufuquan:第一集就射雕了,牛!
今天看了第一集,其他方面不作評價,只想說,這絕對是所有版本中節奏發展最快的一版。第一集就讓郭楊與丘處機結交,郭楊被害,十八年之約都交待了,結尾之處,就是郭靖彎弓射大雕了。所有情節都好像走過場一樣,是不是編劇覺得那些情節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不用交待得那麽詳細呢?
舞月妍:嗯,不錯,喜歡這種朦朧唯美的效果,特技效果用得很漂亮也很巧妙!依晨演的黃蓉很機靈很傳神,喜歡黃秋生演的黃藥師!
晴天有雨2005:我覺得08版本,人物都還到位,畢竟是偶像劇,沒有較真死摳硬傷。就是劇情發揮太多了,對于原著派來說,讓人有些不耐煩,其他都還OK。
http://ent.qq.com/a/20080728/000197.htm

梁羽生vs金庸vs古龍

  以作品內容而論,梁羽生、金庸的武俠小說注重曆史環境表現,依附曆史,從此生發開去,演述出一連串虛構的故事。但從攝用曆史材料來看,兩人又有明顯差別:梁羽生是虛構人物和事件,置入背景中,以此來強化曆史氛圍;金庸則直接取來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俠小說,其曆史人物、事件,金庸寫來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亂真。兩者都對曆史進行了再認識、再評價,從作品含有的曆史厚度論,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層,其寫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龍的小說則根本抛開曆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憑感性筆觸,直探現實人生。古龍的小說不是注重于對曆史的反思、回顧,而是著重在對現實人生的感受。現代人的情感、觀念,使古龍武俠小說意境開闊、深沈。
  就小說人物的主流傾向而言,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濃烈,正邪嚴格區分,人物的社會內涵豐富,但人物性格單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金庸武俠小說人物性格複雜,具有一種反傳統精神,小說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懸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墜,具有“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的複雜、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複雜、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複雜、矛盾之上,這樣,人性的發掘就有了深刻而廣泛的社會意義。古龍小說最注重的是人性的體驗,他常用細膩的筆觸去描寫人物微妙而複雜的情感,常用生與死、幸福與痛苦這樣尖銳對立的矛盾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高貴獨立的人格,以此來揭示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在古龍小說中,多寫變態人格,追求外化怪異人物性格的刻畫,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誕、神秘、、孤僻、行事固執,自尊心強,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種子。這種情況可能與古龍的身世、心情、經曆有關。
  談到小說情節,古龍武俠小說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說有明顯不同。三位大家都善于編織故事,他們的小說情節都十分曲折,構置巧妙,懸念層出不窮,伏線引出千裏,環環相扣,此呼彼應。梁羽生武俠小說情節前工後拙,開篇十分吸引人,以後的情節則漸趨平淡,顯得有點才氣不足。金庸武俠小說恰恰相反,往往開局平平,隨著情節的展開,人物紛紛湧現,情節盤根錯節,主幹巍峨,枝葉繁茂,宏大縝密的構思,詭異莫測的布局,奇迹聯翩,回環波動,攝魂奪魄,回腸蕩氣。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爐火,小說情節猶如爐火上的一壺水,火越燒越旺,水越來越滾。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又不相同。他的小說從頭至尾都跳動著最強的音符,情節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著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計中套計,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變幻莫測。小說情節的發展根本無法預料,驚險頻出,令人喘不過氣來,而全書的縝密無隙又讓人口服心服。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營構的確堪稱一絕。
  至于小說武功的描寫,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風格。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武功”,虛幻中寫實性很強,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細膩而又逼真,緊張激烈,誇節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備道德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征著善良、仁慈,既利于攻敵防衛,又有益于修心養性,而邪派武功則非常霸道,歹毒殘忍,意味著邪惡,如修羅陰煞功、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漸進,發展緩慢,但根基紮實,邪派武功進展神速,卻容易走火入魔,貽害終身。凡此種種,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精彩又單調。比起梁羽生來,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將武功描寫與中華民族的文學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書畫,九宮八卦,醫道,用毒,皆可化爲絕世神功,並將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精神作爲“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還著力描寫人物練功的艱難曆程和堅韌性格,並有聲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禍得福、置之而後生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詼諧有趣,在激烈的打鬥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古龍的“武功”風格與衆不同,他是以“怪招”取勝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如《邊城刀聲》中寫葉飛的“飛刀”絕技,“天上地下從來也沒有人知道他的“飛刀”在哪裏,也沒有人知道刀是怎麽發出來的。
  刀未出手前,誰也想象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應該在的地方!......天上地下,你絕對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種偉大的精神,就絕不能發出那種足以驚天動地的刀!飛刀!飛刀還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並不是殺氣,但卻比殺氣更令人膽怯。”
  這裏所寫的“飛刀”,已不是一種純粹的武功,而是一種高尚的人格,偉大的精神,即葉飛老師李尋歡那種“仁慈、博愛”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古龍的“武功”又強調“攻心爲上”,舉凡人物的性情、情緒、脾氣、衣飾、環境,乃至肌肉的顫動、松緊等,都會對武功的發揮産生影響,而高手決戰是不容有絲毫的錯誤的,“他們的心情,他們的神態,他們站著的姿勢,都是絕對完美的。”在這種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間,生死立判。古龍的“武功”還表現出一種境界--禪的境界。它以徹心見性爲宗旨,對敵手的體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爲只有忘我才能消除認識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確地體察敵手武功的弱點。這種忘我境界是一種經過長期訓練後達到的隨心所欲的自如狀態,在這種忘我狀態中,戰鬥者已成爲“無意識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爲觀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對面的敵人;在這種狀態中,身劍合一,戰鬥者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武功的威力,一擊之下,毀滅敵手。正因爲古龍“武功”有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風格別具特色:無招無式,簡短有力,重在精神,一擊見效。
  古龍小說在語言、技巧上,表現出與衆不同的獨家風格。梁羽生小說的語言文采飛揚,字裏行間透出濃郁的書卷氣,故事中又常常用詩詞歌賦、民歌俗語點綴其間,以創造優美的意境、氣氛,烘托人物的內心世界。他的小說技法以傳統繼承爲主,多用章回小說的形式鋪張故事,敘事中有著明顯的說書人的口氣,表現出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騰,文筆俊爽、瀟灑、詼諧逗趣而又富于變化,他的小說既有詩情畫意,柔綺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說直探人生、命運的真諦。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地吸收西方小說的創作技巧,中西結合,使小說結構既精巧、繁複,又謹嚴、完整。古龍小說的語言句式短,敘事力避平鋪直敘,行文多跳躍抖動,情節驚險蹊蹺而又不違情悖理,辟境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說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風度的話,那麽金庸就是博采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樸、慷慨多氣,又詼諧幽默、妙語解頤,揮灑肆縱,多樣統一地開創了一代武林新風,是“武壇”的絕頂人物!至于古龍,則是大膽恣肆,不守成規,逞才離藻,笑傲“江湖”,力求新穎變化而又意蘊深邃的武林怪傑。

《射雕英雄傳》

  《射雕英雄傳》又名《大漠英雄傳》,是“射雕三部曲”之一,下接《神雕俠侶》(楨:另參本館前評《神雕俠侶》)。《射雕英雄傳》是金庸中期武俠小說創作的代表作品,也是金庸擁有讀者最多的作品,它的發表確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這部小說曆史背景突出,場景紛繁,氣勢宏偉,具有鮮明的“英雄史詩”風格;在人物創造與情節安排上,它打破了傳統武俠小說一味傳奇,將人物作爲情節附庸的模式,堅持以創造個性化的人物形象爲中心,堅持人物統帥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發展需要及其內在可能性、必然性來設置情節,從而使這部說達到了事雖奇人卻真的妙境。本書最初連載于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射雕英雄傳》現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
【作者簡介】
  新修版《射雕英雄傳》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荊勳賢”。原名查良鏞(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當代著名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譽爲武俠小說作家的“泰山北鬥”,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爲“金大俠”或“查大俠”。
  金庸生于1924年,祖籍爲江西省婺源縣,出生在浙江海寧,查家爲當地包衣,曆史上最鼎盛期爲清康熙年間,以查慎行爲首叔侄七人同任漢奸清朝翰林後全族人分入漢族八旗正是成爲包衣,現代查氏家族還有兩位知名人物,南開大學教授查良錚(穆旦)(四十年代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臺灣學術界風雲人物、司法部長查良釗。出自海寧的著名人物還有王國維和徐志摩。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其先祖查繼佐是“明史案”最早向當局告發人之一。金庸祖父查滄珊是“丹陽教案”的當事人。
  1937年,金庸考入浙江一流的杭州高中,離開家鄉海寧。1939年金庸15歲時曾經和同學一起編寫了一本指導學生升初中的參考書《給投考初中者》,暢銷內地,這是此類書籍在中國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書。1941年日軍攻到浙江,金庸進入聯合高中,那時他17歲,臨畢業時因爲寫諷刺黑板報《阿麗絲漫遊記》被開除。另一說是寫情書.1944年考入重慶國立政治大學外文系,因對國民黨職業學生不滿投訴被勒令退學,一度進入中央圖書館工作,後轉入蘇州東吳大學(今蘇州大學)學習國際法。抗戰勝利後回杭州進《東南日報》做記者,1948年在數千人參加的考試中脫穎而出,進入《大公報》,做編輯和收聽英語國際電訊廣播當翻譯。不久《大公報》香港版複刊,金庸南下到香港。
  1950年,《大公報》所屬《新晚報》創刊,金庸調任副刊編輯,主持《下午茶座》欄目,也做翻譯、記者工作,與梁羽生(原名陳文統)一個辦公桌,寫過不少文藝小品和影評(筆名姚馥蘭和林歡)。姚馥蘭的意思是英文的Your friend.(你的朋友)。1955年開寫《書劍恩仇錄》,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爲專欄作家。1957年進入長城電影公司,專職爲編劇,寫過《絕代佳人》、《蘭花花》、《不要離開我》、《三戀》、《小鴿子姑娘》、《午夜琴聲》等劇本,合導過《有女懷春》、《王老虎搶親》(所用筆名爲林歡)。
  建國不久,金庸爲了實現外交家的理想來到北京,但由于種種原因而失望地回到香港,從而開始了武俠小說的創作。
  1959年離開長城電影公司,與中學同學沈寶新合資創辦《明報》,任主編兼社長曆35年,期間又創辦《明報月刊》、《明報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及馬來西亞《新明日報》等。金庸任董事長期間,《明報》成爲香港最有影響的報紙之一,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報》。其對中國時局的預測和分析,是其它報紙不能比擬的。《明報月刊》則是華人世界最文人化的刊物,其對大中華關懷,深受全世界華人好評。 
  從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1972年宣布封筆,開始修訂工作。
  1981年後金庸數次回大陸,先後受到鄧小平、江澤民等領導人的接見,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1986年被任命爲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政治體制”小組港方負責人,1989年辭去基本法委員職務,卸任《明報》社長職務,1992年到英國牛津大學當訪問學者,1994年辭去《明報》企業董事局主席職務。1999~2005年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金庸博學多才。就武俠小說方面,金庸閱曆豐富,知識淵博,文思敏捷,眼光獨到。他繼承古典武俠小說之精華,開創了形式獨特、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俠義的新派武俠小說先河。凡曆史均有篡改、政治、古代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電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書畫、詩詞典章、天文曆算、陰陽五行、奇門遁甲、儒道佛學均有涉獵,金庸還是香港著名的政論家、企業家、報人,曾獲法國總統“榮譽軍團騎士”勳章,英國牛津大學董事會成員及兩所學院榮譽院士,多家大學名譽博士。
  金庸一支筆寫武俠,一支筆縱論時局,享譽香江;少年遊俠,中年遊藝,老年遊仙;爲文可以風行一世,爲商可以富比陶朱,爲政可以參國論要:金庸一生的傳奇,可謂多姿多彩之至。佛學對金庸的影響很大。在他的文學作品中處處可見金庸中庸平和的風格。
【故事簡介】
  南宋寧宗慶元年間(1195~1200年)一個歲末,隱居臨安郊外牛家村的忠良之後郭嘯天、楊鐵心家遭橫禍,被與金國王子完顔洪烈勾結的南宋官府害死,已懷身孕的郭夫人李萍、楊夫人包惜弱也雙雙失蹤,噩耗傳來,郭、楊的好友全真教道士丘處機怒不可遏,對殺害郭、楊的凶手進行了追殺。他惦念失散的朋友家眷,在臨安一帶四處奔走打探未果;接著又因受奸人段天德蒙騙在嘉興與江南七怪發生沖突,兩敗俱傷。事後,丘處機與江南七怪識破奸人陰謀,釋兵言和,但比武未分勝負,丘處機相約江南七怪一同尋人,由自己去救助楊鐵心妻子包惜弱,江南七怪去救助郭嘯天妻子李萍,並各自將兩家的孩子教養成人,十八年後重會嘉興,由郭楊後人代爲比武再分勝負。江南七怪義薄雲天,慨然應諾。
  郭妻李萍在丈夫遇難後,先受到南宋軍官段天德挾持,後又爲金兵所俘,一路漂流到了蒙古大漠,懷胎十月後産下一子,李萍依丈夫遺言爲孩子取名郭靖。
  光陰飛轉,轉眼郭靖已經六歲,這一年他因舍命保護草原英雄哲別受到蒙古大汗鐵木真賞識,被鐵木真帶回軍營,不久又與鐵木真的幼子拖雷結爲“安答”。
  此時江南七怪也尋訪李萍母子到了蒙古,並終于在一次偶然機會中找到了郭靖,六年辛苦于一日之間得到報酬,七怪喜上眉梢,當即便對郭靖啓蒙,開始傳習各門武功。
  十年後,郭靖已長成爲一個粗壯少年,他雖天資魯鈍,但由于六怪嚴督緊促,再加上自己勤奮努力,後又因得全真教掌教馬鈺傳授玄門內功,武功已經初成。這十年鐵木真東征西討,終于統一大漠,被尊爲“成吉思汗”。郭靖因頗具戰功,被成吉思汗招爲“金刀駙馬”。
  十八年之約將至,江南六怪帶郭靖南歸,爲了讓郭靖曆練江湖經驗,六怪命郭靖先行,自己尾隨其後。郭靖趕到張家口,與女扮男裝的少年化子黃蓉邂逅,兩人一見如故,彼此傾心。
  郭靖一路南行至金國的中都北京,在城中他因不滿一個輕薄王子欺負賣藝弱女穆念慈與之發生惡戰,險遭王府爪牙毒手。這個下流王子正是郭靖未曾見過面的義弟楊鐵心與包惜弱之子楊康(當時叫完顔康),當年包惜弱與丈夫失散,被金國王子完顔洪烈騙到北京,包惜弱爲撫養楊康,被迫忍辱做了完顔洪烈的王妃。
  郭靖、黃蓉相伴而行,在長江邊他們與一個舉止奇異的老丐相識,這個老丐便是與黃蓉之父桃花島主“東邪”黃藥師齊名的武學宗師丐幫幫主“北丐”洪七公,洪七公喜歡郭靖樸實忠厚,更喜黃蓉伶俐聰敏,遂將兩人收入門牆,並把平生傑作剛猛絕倫的降龍十八掌授與郭靖。
  靖、蓉辭別洪七公,繼續南行,在太湖歸雲莊兩人不期與被太湖群雄截獲的金國欽差楊康和殺害郭嘯天的南宋軍官段天德相遇,楊康殺死段天德,並將郭、楊兩家的家世告訴楊康,楊康答應與完顔洪烈決裂,並與郭靖結義,但與完顔洪烈終究難舍,並將郭靖北上行刺完顔洪烈的計劃泄漏出去。
  郭靖行刺不成,遂與黃蓉雇舟入海,趕往桃花島,在島上他巧遇武林奇人全真派高手周伯通,與這位嗜武成狂爲老不尊的“老頑童”義結金蘭,並得周伯通傳授“左右互博、分心合擊”的絕技。洪七公遭“西毒”歐陽鋒暗算重傷後,黃蓉臨危受命,接替了洪七公的丐幫幫主之位,和郭靖一同趕往洞庭君山參加丐幫大會。
  與此同時結義兄弟楊康也來到嶽州,他利用盜取來的丐幫法杖,企圖假冒丐幫新任幫主,驅使幫衆投降金國,靖、蓉及時趕到,揭穿了楊康的陰謀。
  數日後,靖、蓉爲尋找嶽飛的《武穆遺書》來到滬溪鐵掌幫重地,結果行蹤暴露,黃蓉被鐵掌幫幫主裘千仞打成重傷,幸得已經退位出家的“南帝”一燈大師救助才免一死。此間,歐陽鋒夥同楊康竄入桃花島,將在島上做客的江南七怪中的朱聰等五人殺害,並趁機嫁禍黃藥師,企圖在武林中掀起一場血腥風波,致使郭靖、黃蓉這一對有情人反目爲仇。事後黃蓉機智地識破了歐陽鋒、楊康的陰謀,洗雪了這一冤獄,並將作惡多端的楊康除掉,但她自己卻落入了歐陽鋒的魔爪。郭靖聞聽事情真相,心中愧疚萬分,便四處奔走尋訪黃蓉下落,結果卻是音信皆無。
  半年以後,郭靖尋訪到了蒙古大漠,正趕上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爲了擒殺殺父仇人完顔洪烈,郭靖請命出征,被成吉思汗任命爲右軍統帥。不久黃蓉、歐陽鋒也先後來到西征軍中,郭靖爲讓歐陽鋒不傷害黃蓉,答應抓到他後三次饒他不死。後靖、蓉聯手與歐陽鋒展開惡鬥,數次將他擒獲,接著郭靖又依黃蓉之計,在攻打花剌子模都城撒麻爾罕的戰鬥中立下巨功。成吉思汗西征成功,遂産生了南下攻宋的野心,郭靖不願與自己的父母之邦作戰,決心與母連夜逃離蒙古,不料卻被成吉思汗察覺,母子被擒,李萍爲保兒子忠義,當場自盡,郭靖因哲別、拖雷相助才得以逃離蒙古。
  郭靖慘遭巨變後,心灰意冷,幸得丘處機啓發教導才得以重新振作。第二次華山論劍日期已到,東邪、西毒、北丐以及少年高手郭靖紛紛出手,最後“武功天下第一”被逆練九陰真經已經瘋癲的歐陽鋒奪得。在華山之巔,郭靖與因誤會出走的黃蓉再次相逢,和好如初,最終結爲一對武林俠侶。
【作品目錄】
  新版目錄
  第01回 風雪驚變 第02回 江南七怪 第03回 大漠風沙
  第04回 黑風雙煞 第05回 彎弓射雕 第06回 崖頂疑陣
  第07回 比武招親 第08回 各顯神通 第09回 鐵槍破犁
  第10回 冤家聚頭 第11回 長春服輸 第12回 亢龍有悔
  第13回 五湖廢人 第14回 桃花島主 第15回 神龍擺尾
  第16回 九陰真經 第17回 雙手互搏 第18回 三道試題
  第19回 洪濤群鯊 第20回 竄改經文 第21回 千鈞巨岩
  第22回 騎鯊遨遊 第23回 大鬧禁宮 第24回 密室療傷
  第25回 荒村野店 第26回 新盟舊約 第27回 軒轅臺前
  第28回 鐵掌峰頂 第29回 黑沼隱女 第30回 一燈大師
  第31回 鴦鴛錦帕 第32回 湍江險灘 第33回 來日大難
  第34回 島上巨變 第35回 鐵槍廟中 第36回 大軍西征
  第37回 從天而降 第38回 錦囊密令 第39回 是非善惡
  第40回 華山論劍
  世紀新修版目錄
  第01回 風雪驚變 第02回 江南七怪 第03回 黃沙莽莽
  第04回 黑風雙煞 第05回 彎弓射雕 第06回 崖頂疑陣
  第07回 比武招親 第08回 各顯神通 第09回 鐵槍破犁
  第10回 往事如煙 第11回 長春服輸 第12回 亢龍有悔
  第13回 五湖廢人 第14回 桃花島主 第15回 神龍擺尾
  第16回 九陰真經 第17回 雙手互搏 第18回 三道試題
  第19回 洪濤鯊群 第20回 九陰假經 第21回 千鈞巨岩
  第22回 騎鯊遨遊 第23回 大鬧禁宮 第24回 密室療傷
  第25回 荒村野店 第26回 新盟舊約 第27回 軒轅臺前
  第28回 鐵掌峰頂 第29回 黑沼隱女 第30回 一燈大師
  第31回 鴦鴛錦帕 第32回 湍江險灘 第33回 來日大難
  第34回 島上巨變 第35回 鐵槍廟中 第36回 大軍西征
  第37回 從天而降 第38回 錦囊密令 第39回 是非善惡
  第40回 華山論劍
【曆史版本】
  在修訂本中,已不見秦南琴的蹤影,但在舊本中,秦南琴是楊過的生母,其父秦老漢捕蛇爲生,由于縣太爺藉口需索毒蛇,強搶此女作抵;郭靖仗義相助,並收服了血鳥。其後,秦南琴爲鐵掌幫所擄,裘千仞命父女二人驅蛙、蛇、蛤蟆相鬥,欲從中習得破解歐陽鋒“蛤蟆功”的武學;接著,將她轉送給楊康,慘遭污辱,以此懷了楊過。由于刪改的幅度甚大,因此舊本中許多重要的情節也隨之簡省,其中如秦南琴對郭靖的微妙情愫、秦南琴受辱後的激烈性情(與楊過頗類似)、秦南琴撕毀《武穆遺書》、毒蛇克星“血鳥”、“蛙蛤大戰”等,皆完全不見蹤影;而爲了改穆念慈爲楊過生母,也只得將原來殉情楊康的穆念慈,重新還魂。粗略估計之下,相關情節被刪除不下于一萬五千字。
【故事年表】
  【1196年】 第一次華山論劍,王重陽獨奪《九陰真經》。
  【1197年】王重陽拜訪段智興;瑛姑結識周伯通;王重陽仙逝;歐陽鋒搶《九陰真經》;周伯通初遇黃藥師,自毀真經下冊 ;
  【1198年】瑛姑生子;段智興病倒;瑛姑1197年懷孕,10月懷胎,于1198年生子屬情理之中。
  【1200年】 裘千仞傷害瑛姑之子;兩年有余,這時應該是1200年了。
  【1200年】 丘處機刺殺王道乾,結交郭、楊二位好友:射雕故事開始。
  【1201年】 郭靖、楊康出生 ;
  【1203年】 黃蓉出生;書中交代郭靖16歲時遇見馬鈺,並且和他學了兩年的內功,然後爲了赴18年之約南下中原,于赴約年齡也相符,得出郭靖此時恰好18歲,即1219年。黃蓉比他小二到三歲,但到底是二歲還是三歲,可以進一步判斷。
  【1204年】 周伯通來桃花島索要《九陰真經》;郭靖在桃花島初遇周伯通時爲1219年,周伯通不止一次說過在桃花島上已經住了十五年,由此可推斷周伯通是1204年來到桃花島。從梅超風的回憶中說,她二次回到桃花島時,見師母已死,旁邊有一個1歲大的嬰兒,正趕上此時周伯通也來到桃花島,這個嬰兒無疑就是黃蓉,所以,黃蓉應該是1203年出生,只比郭靖小兩歲,故原文中所說的約莫十五六歲年紀其實是指的十六歲。
  【1219年】 射雕一書描寫的重點,多數事件發生在此年。嶽陽大會、鐵掌峰、會一燈、煙雨樓、鐵槍廟等等。
  【1220年】 郭靖隨成吉思汗大軍西征,攻打花剌子模;楊過出生;穆念慈在鐵掌峰受孕,時間是1219年7月15之後、8月15之前,故1220年楊過必然出生。
  【1221年】第二次華山論劍;成吉思汗逝世;射雕故事結束。
  (曆史上成吉思汗于1227年滅西夏,同年逝世。書中最後一回也交代了成吉思汗滅西夏和逝世,不過時間統一被金庸提前處理了6年,但此時射雕故事就要結束,因此並不影響曆史背景對本書的支持)。
【作品後記】
  《射雕英雄傳》作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零年,在《香港商報》連載。回想十多年前《香港商報》副刊編輯李沙威兄對這篇小說的愛護和鼓勵的殷殷情意,而他今日已不在人世,不能讓我將這修訂本的第一冊書親手送給他,再想到他那親切的笑容和微帶口吃的談吐,心頭甚感辛酸。《射雕》中的人物個性單純,郭靖誠樸厚重、黃蓉機智狡獪,讀者容易印象深刻。這是中國傳統小說和戲劇的特征,但不免缺乏人物內心世界的複雜性。大概由于人物性格單純而情節熱鬧,所以《射雕》比較得到歡迎,曾拍過粵語電影,在泰國上演過潮州劇的連臺本戲,目前香港在拍電視片集;曾譯成了暹羅文、越南文、馬來文(印尼);他人冒名演衍的小說如《江南七俠》、《九指神丐》等等種類也頗不少。但我自己,卻覺得我後期的某幾部小說似乎寫得比《射雕》有了些進步。寫《射雕》時,我正在長城電影公司做編劇和導演,這段時期中所讀的書主要是西洋的戲劇和戲劇理論,所以小說中有些情節的處理,不知不覺間是戲劇體的,尤其是牛家村密室療傷那一大段,完全是舞臺劇的場面和人物調度。這個事實經劉紹銘兄提出,我自己才覺察到,寫作之時卻完全不是有意的。當時只想,這種方法小說裏似乎沒有人用過,卻沒有想到戲劇中不知已有多少人用過了。
  修訂時曾作了不少改動。刪去了一些與故事或人物並無必要聯系的情節,如小紅鳥、蛙蛤大戰、鐵掌幫行凶等等,除去了秦南琴這個人物,將她與穆念慈合而爲一。也加上一些新的情節,如開場時張十五說書、曲靈風盜畫、黃蓉迫人擡轎與長嶺遇雨、黃裳撰作《九陰真經》的經過等等。我國傳統小說發源于說書,以說書作爲引子,以示不忘本源之意。成吉思汗的事迹,主要取材于一部非常奇怪的書。這部書本來面目的怪異,遠勝《九陰真經》,書名《忙豁侖紐察脫必赤顔》,一共九個漢字。全書共十二卷,正集十卷,續集二卷。十二卷中,從頭至尾完全是這些嘰哩咕嚕的漢字,你與我每個字都識得,但一句也讀不懂,當真是“有字天書”。這部書全世界有許許多多學者窮畢生之力鑽研攻讀,發表了無數論文、專書、音釋,出版了專爲這部書而編的字典,每個漢字怪文的詞語,都可在字典中查到原義。任何一個研究過去八百年中世界史的學者,非讀此書不可。 
  原來此書是以漢字寫蒙古話,寫成于一二四○年七月。“忙豁侖”就是“蒙古”,“紐察”在蒙古話中是“秘密”,“脫必赤顔”是“總籍”,九個漢字聯在一起,就是《蒙古秘史》。此書最初極可能就是用漢文注音直接寫的,因爲那時蒙古人還沒有文字。這部書是蒙古皇室的秘密典籍,絕不外傳,保存在元朝皇宮之中。元朝亡後,給明朝的皇帝得了去,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譯成漢文,將嘰哩咕嚕的漢字注音怪文譯爲有意義的漢文,書名《元朝秘史》,譯者不明,極可能是當時在明朝任翰林的兩個外國人,翰林院侍講火原潔、修撰馬懿亦黑。怪文本(漢字蒙語)與可讀本(漢文譯本)都收在明成祖時所編的《永樂大典》中,由此而流傳下來。明清兩代中版本繁多,多數刪去了怪文原文不刊。
  《元朝秘史》的第一行,仍是寫著原書書名的怪文“忙豁侖紐察脫必赤顔”。起初治元史的學者如李文田等不知這九字怪文是甚麽意思,都以爲是原作者的姓名。歐陽鋒不懂《九陰真經》中的怪文“哈虎文缽英,呼吐克爾”等等,那也難怪了。後來葉德輝所刊印的“怪文本”流傳到了外國,各國漢學家熱心研究,其中以法國人伯希和、德國人海涅士、蘇聯人郭增、日本人那河通世等致力最勤。
  我所參考的《蒙古秘史》,是外蒙古學者策?達木丁蘇隆先將漢字怪文本還原爲蒙古古語(原書是十三世紀時的蒙古語,與現代蒙語不相同),再譯成現代蒙語,中國的蒙文學者謝再善據以譯成現代漢語。
  《秘史》是原始材料,有若幹修正本流傳到西方,再由此而發展成許多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波斯人拉施特所著的《黃金史》。西方學者在見到中國的《元朝秘史》之前,關于蒙古史的著作都根據《黃金史》。修正本中刪去事迹甚多,如也速該搶人之妻而生成吉思汗、也速該被人毒死、成吉思汗曾被敵人囚虜、成吉思汗的妻子蒲兒帖被敵人搶去而生長子術赤、成吉思汗曾射死其異母弟別克帖兒等,都是說起來對成吉思汗不大光彩的事。《九陰真經》中那段怪文的設想從甚麽地方得到啓發,讀者們自然知道了。蒙古人統治全中國八十九年,統治中國北部則超過一百年,但因文化低落,對中國人的生活沒有遺留重大影響。蒙古人極少與漢人通婚,所以也沒有被漢人同化。據李思純在《元史學》中說,蒙古語對漢語的影響,可考者只有一個“歹”字,歹是不好的意思,歹人、歹事、好歹的“歹”,是從蒙古語學來的。撰寫以曆史作背景的小說,不可能這樣一字一語都考證清楚,郭嘯天、楊鐵心等從未與蒙古人接觸,對話中本來不該出現“歹”字,但我也不去故意避免。我所設法避免的,只是一般太現代化的詞語,如“思考”、“動機”、“問題”、“影響”、“目的”、“廣泛”等等。“所以”用“因此”或“是以”代替,“普通”用“尋常”代替,“速度”用“快慢”代替,“現在”用“現今”、“現下”、“目下”、“眼前”、“此刻”、“方今”代替等等。
  第四集的插圖(大陸版未收--編注)有一幅是大理國畫師張勝溫所繪的佛像,此圖有明朝翰林學士宋濂的一段題跋,其中說:“右梵像一卷,大理國畫師張勝溫之所貌,其左題雲‘爲利貞皇帝信畫’,後有釋妙光記,文稱盛德五年庚子正月十一日,凡其施色塗金皆極精致,而所書之字亦不惡雲。大理本漢□榆、唐南詔之地,諸蠻據而有之,初號大蒙,次更大禮,而後改以今名者,則石晉時段思平也。至宋季微弱,委政高祥、高和兄弟。元憲宗帥師滅其國而郡縣之。其所謂庚子,該宋理宗嘉熙四年,而利貞者,即段氏之諸孫也。”其中所考證的年代弄錯了。宋濂認爲畫中的“庚子”是宋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年),其實他算遲了六十年,應當是宋孝宗淳熙七年庚子(一一八○年)。原因在于宋濂沒有詳細查過大理國的曆史,不知道大理國盛德五年庚子是一一八○年,而不是六十年之後的庚子。另有一個證據,畫上題明爲利貞皇帝畫,利貞皇帝就是一燈大師段智興(一燈大師的法名和故事是我杜撰的),他在位時共有利貞、盛德、嘉會、元亨、安定、亨時(據羅振王《重校訂紀元編》。《南詔野史》中無“亨時”年號)六個年號。宋濂所說的庚子年(宋理宗嘉熙四年),在大理國是孝義帝段祥興(段智興的孫子)在位,那是道隆二年。此圖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館,該館出版物中的說明根據宋濂的考證而寫,將來似可改正。
  宋濂是明初有大名的學者,朱元璋的皇太子的老師,號稱明朝開國文臣之首。但明人治學粗疏,宋濂奉皇帝之命主持修《元史》,六個月就編好了,第二年皇帝得到新的資料,命他續修,又只六個月就馬馬虎虎的完成,所以《元史》是中國正史中質素最差者之一。比之《明史》從康熙十七年修到乾隆四年,曆六十年而始成書,草率與嚴謹相去極遠,無怪後人要另作《新元史》代替。單是從宋濂題畫、隨手一揮便相差六十年一事,他可想得到《元史》中的錯誤百出。但宋濂爲人忠直有氣節,決不拍朱元璋的馬屁,做人的品格是很高的。
【新舊對比】
  (1)舊版「射雕英雄傳」中,陳玄風、梅超風私結夫婦後深怕師父責罵,相偕偷取九陰真經後逃出桃花島,造成黃藥師妻子爲硬記九陰真經而死、黃大怒,把仍留在師門的其它弟子打斷腿後,統統趕出桃花島。這段情節引起衆多金迷質疑,爲啥黃藥師不讓陳、梅兩位得意弟子結爲夫婦?光是「性情古怪」並不足以解釋他的行徑。金庸在新版中做出「合理」解釋,他將黃藥師改寫爲對從小收養的女弟子梅超風有「若即若無」的曖昧感情,也因此不許她與大師兄結爲夫婦。
  (2)舊版中描述有一回黑風雙煞潛回桃花島,在阿蘅靈前看到「一歲」的黃蓉,接著兩人練了「十余年」的九陰白骨爪,在蒙古大漠上遇見「六歲」的郭靖。這樣算來,黃蓉比郭靖至少大了五六歲,怎還能開口閉口「靖哥哥」?金庸在新版中縮短梅超風「修練」的時間,讓她在大漠中出現時年輕了近十歲,不僅郭靖成爲貨真價實的「靖哥哥」,梅超風也得以更「青春美豔」的模樣出場。
  (3)金迷質疑金庸,資質駑鈍的郭靖怎麽可能想出「楊過,字改之」如此文縐縐的名字。金庸在新版中也從善如流修改,這個名字是由郭靖形容他要的感覺、再由黃蓉取名的。
  (4)有人質疑丐幫的降龍十八掌不是在「天龍八部」結局蕭峰自殺後就失傳了,怎麽還能傳到洪七公手上?金庸增添了虛竹曾和蕭峰共同將降龍二十八掌「去蕪存菁」爲十八掌,蕭峰再由虛竹傳給丐幫。
  (5)還有不少金迷質疑、金庸卻「堅持己見」的部分,金庸在修訂版中以「注」的方式呈現。比方黃蓉在郭靖背上唱「山坡羊」那一段,有人以「宋代才女唱元曲」質疑,金庸則在注中解釋,許多曲牌是在元代定名,但在宋代已經出現了。
  (6)也有人質疑蒙古掌權時曾將人分爲四等,郭靖屬居于最下等的「南人」,怎麽可能成爲將領。金庸舉證史實說明,成吉思汗曾聘多位漢人掌帥旗,其中還真的有一位姓「郭」的將領,此人名叫郭侃,也同樣曾經爲成吉思汗帶兵征伐西域,與郭靖同樣是名將郭子儀的後代。
【影視作品】
  1958年電影版香港導演胡鵬執導,曹達華、容小意主演,當該劇開始拍攝時小說《射雕英雄傳》並未轉載完,該片可算得上有史以來拍攝的第一部金庸劇集,不過知道該劇的人並不多。
  1976,電視,香港佳視,白彪飾郭靖,梁小龍飾楊康,米雪飾黃蓉。
  1977,電影,邵氏公司,傅聲飾郭靖,恬妞飾黃蓉,李藝民飾楊康.
  1983,電視,香港無線,黃日華飾郭靖,翁美玲飾黃蓉,苗僑偉飾楊康。
  1988,電視,臺灣中視,黃文豪飾郭靖,潘宏彬飾楊康,陳玉蓮飾黃蓉。
  1992,電視,香港無線,《中神通王重陽》 鄭伊健飾王重陽,梁佩玲飾林朝英。
  1993,電視,香港無線,《射雕英雄傳之九陰真經》 姜大衛飾黃藥師,梁佩玲飾馮蘅。
  1993,電影,《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學者電影公司,導演劉鎮偉,張國榮飾黃藥師,梁朝偉飾歐陽峰,鍾鎮濤飾王重陽。
  1994,電視,香港無線,張智霖飾郭靖,羅嘉良飾楊康,朱茵飾黃蓉。
  1994,電視,《射雕英雄傳之南帝北丐》,香港無線,鄭伊健飾段智興,魏駿傑飾洪七公。
  1994,電影,《東邪西毒》,學者電影公司,導演王家衛,張國榮飾歐陽鋒、梁家輝飾黃藥師。
  2003,電視,大陸,制片人張紀中,李亞鵬飾郭靖,周迅飾黃蓉,周傑飾楊康,蔣勤勤飾穆念慈。
  2008,電視,制片人:蔡藝儂,導演:李國立,出品公司:上海唐人電影制作有限公司。胡歌飾郭靖,林依晨飾黃蓉,謝娜飾華箏,袁弘飾楊康,李解飾歐陽克,徐錦江飾歐陽鋒,黃秋生飾黃藥師。
http://baike.baidu.com/view/10863.htm

《射雕英雄傳》原文

第一回 風雪驚變
    錢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無窮無休的從臨安牛家村邊繞過,東流入海。江畔一排數十株烏柏樹,葉子似火燒般紅,正是八月天時。村前村後的野草剛起始變黃,一抹斜陽映照之下,更增了幾分蕭索。兩株大松樹下圍著一堆村民,男男女女和十幾個小孩,正自聚精會神的聽著一個瘦削的老者說話。那說話人五十來歲年紀,一件青布長袍早洗得褪成了藍灰色。
只聽他兩片梨花木板碰了幾下,左手中竹棒在一面小羯鼓上敲起得得連聲。唱道: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晚鴉。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

    那說話人將木板敲了幾下,說道:“這首七言詩,說的是兵火過後,原來的家家戶戶,都變成了斷牆殘瓦的破敗之地。小人剛才說到那葉老漢一家四口,悲歡離合,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他四人給金兵沖散,好容易又再團聚,歡天喜地的回到故鄉,卻見房屋已給金兵燒得幹幹淨淨,無可奈何,只得去到汴梁,想覓個生計。不料想: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他四人剛進汴梁城,迎面便過來一隊金兵。帶兵的頭兒一雙三角眼覰將過去,見那葉三姐生得美貌,跳下馬來,當即一把抱住,哈哈大笑,便將她放上了馬鞍,說道:‘小姑娘,跟我回家,服侍老爺。’那葉三姐如何肯從?拚命掙紮。那金兵長官喝道:‘你不肯從我,便殺了你的父母兄弟!’提起狼牙棒,一棒打在那葉三郎的頭上,登時腦漿迸裂,一命鳴呼。正是:
    陰世新添枉死鬼,陽間不見少年人!
    “葉老漢和媽媽嚇得呆了,撲將上去,摟住了兒子的死屍,放聲大哭。那長官提起狼牙棒,一棒一個,又都了帳。那葉三姐卻不啼哭,說道:‘長官休得凶惡,我跟你回家便了!’那長官大喜,將葉三姐帶得回家。不料葉三姐覰他不防,突然搶步過去,拔出那長官的腰刀,對准了他心口,一刀刺將過去,說時遲,那時快,這一刀刺去,眼見便可報得父母兄弟的大仇。不料那長官久經戰陣,武藝精熟,順手一推,葉三姐登時摔了出去。那長官剛罵得一聲:‘小賤人!’葉三姐已舉起鋼刀,在脖子中一勒。可憐她:
    花容月貌無雙女,惆悵芳魂赴九泉。”
    他說一段,唱一段,只聽得衆村民無不咬牙切齒,憤怒歎息。那人又道:“衆位看官,常言道得好:
    爲人切莫用欺心,舉頭三尺有神明。若還作惡無報應,天下凶徒人吃人。
    “可是那金兵占了我大宋天下,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卻又不見他遭到什麽報應。只怪我大宋官家不爭氣,我中國本來兵多將廣,可是一見到金兵到來,便遠遠的逃之夭夭,只剩下老百姓遭殃。好似那葉三姐一家的慘禍。江北之地,實是成千成萬,便如家常便飯一般。諸君住在江南,當真是在天堂裏了,怕只怕金兵何日到來。正是:寧作太平犬,莫爲亂世人。小人張十五,今日路經貴地,服侍衆位看官這一段說話,叫作《葉三姐節烈記》。話本說徹,權作散場。”將兩片梨花木板拍拍拍的亂敲一陣,托出一只盤子。衆村民便有人拿出兩文三文,放入木盤,霎時間得了六七十文。張十五謝了,將銅錢放入囊中,便欲起行。村民中走出一個二十來歲的大漢,說道:“張先生,你可是從北方來嗎?”張十五見他身材魁梧,濃眉大眼,便道:“正是。”那大漢道:“小弟作東,請先生去飲上三杯如何?”張十五大喜,說道:“素不相識,怎敢叨擾?”那大漢笑道:“喝上三杯,那便相識了。我姓郭,名叫郭嘯天。”指著身旁一個白淨面皮的漢子道:“這位是楊鐵心楊兄弟。適才我二人聽先生說唱葉三姐節烈記,果然是說得好,卻有幾句話想要請問。”張十五道:
“好說,好說。今日得遇郭楊二位,也是有緣。”郭嘯天帶著張十五來到村頭一家小酒店中,在張飯桌旁坐了。小酒店的主人是個跛子,撐著兩根拐杖,慢慢燙了兩壺黃酒,擺出一碟蠶豆、一碟鹹花生,一碟豆腐幹,另有三個切開的鹹蛋,自行在門口板凳上坐了,擡頭瞧著天邊正要落山的太陽,卻不更向三人望上一眼。
    郭嘯天斟了酒,勸張十五喝了兩杯,說道:“鄉下地方,只初二、十六方有肉賣。沒了下酒之物,先生莫怪。”張十五道:“有酒便好。聽兩位口音,遮莫也是北方人。”楊鐵心道:“我兩兄弟原是山東人氏。只因受不了金狗的肮髒氣,三年前來到此間,愛這裏人情厚,便住了下來。剛才聽得先生說道,我們住在江南,猶似在天堂裏一般,怕只怕金兵何日到來,你說金兵會不會打過江來?”
    張十五歎道:“江南花花世界,遍地皆是金銀,放眼但見美女,金兵又有哪一日下想過來?只是他來與不來,拿主意的卻不是金國,而是臨安的大宋朝廷。”郭嘯天和楊鐵心齊感詫異,同聲問道:“這卻是怎生說?”
    張十五道:“我中國百姓,比女真人多上一百倍也還不止。只要朝廷肯用忠臣良將,咱們一百個打他一個,金兵如何能夠抵擋?我大宋北方這半壁江山,是當年徽宗、欽宗、高宗他父子三人奉送給金人的。這三個皇帝任用奸臣,欺壓百姓,把出力抵抗金兵的大將罷免的罷免,殺頭的殺頭。花花江山,雙手送將過去,金人卻之不恭,也只得收了。今後朝廷倘若仍是任用奸臣,那就是跪在地下,請金兵駕到,他又如何不來?”郭嘯天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只拍得杯兒、筷兒、碟兒都跳將起來,說道:“正是!”
    張十五道:“想當年徽宗道君皇帝一心只想長生不老,要做神仙,所用的奸臣,像蔡京、王黼,是專幫皇帝搜括的無恥之徒;像童貫、梁師成,是只會吹牛拍馬的太監;像高俅、李邦彥,是陪皇帝嫖院玩耍的浪子。道君皇帝正事諸般不理,整日裏若不是求仙學道,
便是派人到處去找尋希奇古怪的花木石頭。一旦金兵打到眼前來,他束手無策,頭一縮,便將皇位傳給了兒子欽宗。那時忠臣李綱守住了京城汴梁,各路大將率兵勤王,金兵攻打不進,只得退兵,不料想欽宗聽信了奸臣的話,竟將李綱罷免了,又不用威名素著、能征慣戰的宿將,卻信用一個自稱能請天神天將、會得呼風喚雨的騙子郭京,叫他請天將守城。天將不肯來,這京城又如何不破?終于徽宗、欽宗都給金兵擄了去。這兩個昏君自作自受,那也罷了,可害苦了我中國千千萬萬百姓。”
    郭嘯天、楊鐵心越聽越怒。郭嘯天道:“靖康年間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這件大恥,我們聽得多了。天神天將甚麽的,倒也聽見過的,只道是說說笑話,豈難道真有此事?”張十五道:“那還有假的?”楊鐵心道:“後來康王在南京接位做皇帝,手下有韓世忠、嶽爺爺這些天將,本來大可發兵北伐,就算不能直搗黃龍,要收複京城汴梁,卻也並非難事。只恨秦檜這奸賊一心想議和,卻把嶽爺爺害死了。”
    張十五替郭、楊二人斟了酒,自己又斟一杯,一口飲幹,說道:“嶽爺爺有兩句詩道:‘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兩句詩當真說出了中國全國百姓的心裏話。唉,秦檜這大奸臣運氣好,只可惜咱們遲生了六十年。”郭嘯天問道:“若是早了六十年,卻又如何?”張十五道:“那時憑兩位這般英雄氣概,豪傑身手,去到臨安,將這奸臣一把揪住,咱三個就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卻又不用在這裏吃蠶豆、喝冷酒了!”說著三人大笑。
楊鐵心見一壺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壺,三人只是痛罵秦檜。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蠶豆、一碟花生,聽他三人罵得痛快,忽然嘿嘿兩聲冷笑。楊鐵心道:“曲三,怎麽了?你說我們罵秦檜罵得不對嗎?”那跛子曲三道:“罵得好,罵得對,有甚麽不對?不過我曾聽得人說,想要殺嶽爺爺議和的,罪魁禍首卻不是秦檜。”三人都感詫異,問道:“不是秦檜?那麽是誰?”曲三道:“秦檜做的是宰相,議和也好,不議和也好,他都做他的宰相。可是嶽爺爺一心一意要滅了金國,迎接徽欽二帝回來。這兩個皇帝一回來,高宗皇帝他又做甚麽呀?”
他說了這幾句話,一蹺一拐的又去坐在木凳上,擡頭望天,又是一動不動的出神。這曲三瞧他容貌也不過二十來歲年紀,可是弓腰曲背,鬢邊見白,從背後瞧去,倒似是個老頭子模樣。
    張十五和郭楊二人相顧啞然。隔了半晌,張十五道:“對,對!這一位兄弟說得很是。真正害死嶽爺爺的罪魁禍首,只怕不是秦檜,而是高宗皇帝。這個高宗皇帝,原本無恥得很,這種事情自然做得出來。”
    郭嘯天問道:“他卻又怎麽無恥了?”張十五道:“當年嶽爺爺幾個勝仗,只殺得金兵血流成河,屍積如山,只有逃命之力,更無招架之功,而北方我中國義民,又到處起兵抄韃子的後路。金人正在手忙腳亂、魂不附體的當兒,忽然高宗送到降表,說要求和。金人的皇帝自然大喜若狂,說道:議和倒也可以,不過先得殺了嶽飛。于是秦檜定下奸計,在風波亭中害死了嶽爺爺。紹興十一年十二月,嶽爺爺被害,只隔得一個月,到紹興十二年正月,議和就成功了。宋金兩國以淮水中流爲界。高宗皇帝向金國稱臣,你道他這道降表是怎生書寫?”楊鐵心道:“那定是寫得很不要臉了。”張十五道:“可不是嗎?這道降表,我倒也記得。高宗皇帝名叫趙構,他在降表中寫道:‘臣構言:既蒙恩造,許備藩國,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他不但自己做奴才,還叫世世子孫都做金國皇帝的奴才。他做奴才不打緊,咱們中國百姓可不是跟著也成了奴才?”
    砰的一聲,郭嘯天又在桌上重重拍了一記,震倒了一只酒杯,酒水流得滿桌,怒道:“不要臉,不要臉!這鳥皇帝算是哪一門子的皇帝!”張十五道:“那時候全國軍民聽到了這個訊息,無不憤慨之極。淮水以北的百姓眼見河山恢複無望,更是傷心泣血。高宗見自己的寶座從此坐得穩若泰山,便道是秦檜的大功。秦檜本來已封到魯國公,這時再加封太師,
榮寵無比,權勢薰天。高宗傳孝宗,孝宗傳光宗,金人占定了我大半邊江山。光宗傳到當今天子慶元皇帝手裏,他在臨安已坐了五年龍廷,用的是這位韓胄韓宰相,今後的日子怎樣?
嘿嘿,難說,難說!”說著連連搖頭。郭嘯天道:“甚麽難說?這裏是鄉下地方,盡說無妨,又不比臨安城裏,怕給人聽了去惹禍。韓胄這賊宰相,哪一個不說他是大大的奸臣?說到禍國殃民的本事,跟秦檜是拜把子的兄弟。”張十五說到了眼前之事,卻有些膽小了,不敢再那麽直言無忌,喝了一杯酒,說道:“叨擾了兩位一頓酒,小人卻有一句話相勸,兩位是血性漢子,說話行事,卻還得小心,免惹禍端。時勢既是這樣,咱們老百姓也只有混口苦飯吃,挨日子罷啦,唉!正是: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楊鐵心問道:“這四句詩,說的又是甚麽故事?”張十五道:“那倒不是故事。說的是我大宋君臣只顧在西湖邊上飲酒作樂,觀賞歌舞,打算世世代代就把杭州當作京師,再也不想收複失地、回汴梁舊京去了。”
    張十五喝得醺醺大醉,這才告辭,腳步踉蹌,向東往臨安而去,只聽他口中獨自喃喃的念著嶽飛那首《滿江紅》中的句子:“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郭嘯天付了酒錢,和楊鐵心並肩回家。他兩人比鄰而居,行得十余丈,便到了家門口。
    郭嘯天的渾家李氏正在趕雞入籠,笑道:“哥兒倆又喝飽了酒啦。楊叔叔,你跟嫂子一起來我家吃飯吧,咱們宰一只雞。”楊鐵心笑道:“好,今晚又擾嫂子了。我家裏那個養了這許多雞鴨,只是白費糧食,不舍得殺他一只兩只,老是來吃你的。”李氏道:“你嫂子就是心好,說這些雞鴨從小養大的,說甚麽也狠不下心來殺了。”楊鐵心笑道:“我說讓我來殺,她就要哭哭啼啼的,也真好笑。今兒晚我去打些野味,明兒還請大哥大嫂。”郭嘯天道:“自己兄弟,說甚麽還請不還請?今兒晚咱哥兒一起去打。”當晚三更時分,郭楊二人躲在村西七裏的樹林子中,手裏拿著弓箭獵叉,只盼有只野豬或是黃麖夜裏出來覓食。兩人已等了一個多時辰,始終沒聽到有何聲息。正有些不耐煩了,忽聽得林外傳來一陣鐸鐸鐸之聲,兩人心中一凜,均覺奇怪:“這是甚麽?”
    就在此時,忽聽得遠處有幾人大聲吆喝:“往哪裏走?”“快給我站住!”接著黑影晃動,一人閃進林中,月光照在他身上,郭楊二人看得分明,不由得大奇,原來那人撐著兩根拐杖,卻是村頭開小酒店的那個跛子曲三。只見他左拐在地下一撐,發出鐸的一聲,便即飛身而起,躲在樹後,這一下實是高明之極的輕身功夫。郭楊兩人不約而同的伸出一手,互握了一下,心中均是驚詫萬分:“我們在牛家村住了三年,全不知這跛子曲三武功竟然如此了得!”當下躲在長草之中,不敢稍動。只聽得腳步聲響,三個人追到林邊,低聲商議了幾句,便一步步的踏入林來。只見三人都是武官裝束,手中青光閃爍,各握著一柄單刀。一人大聲喝道:“兀那跛子,老子見到你了,還不跪下投降?”曲三卻只是躲在樹後不動。三名
武官揮動單刀,呼呼虛劈,漸漸走近,突然間波的一聲,曲三右拐從樹後戳出,正中一名武官胸口,勢道甚是勁急。那武官一下悶哼,便向後飛了出去,摔在地下。另外兩名武官揮動單刀,向曲三砍去。曲三右拐在地下一撐,向左躍開數尺,避開了兩柄單刀,左拐向一名武官面門點去。那武官武功也自不弱,挺刀擋架。曲三不讓他單刀碰到拐杖,左拐收回著地,右拐掃向另一名武官腰間。只見他雙拐此起彼落,快速無倫,雖然一拐須得撐地支持身子,只余一拐空出來對敵,卻是絲毫不落下風。郭楊二人見他背上負著一個包裹,甚是累贅,鬥了一會,一名武官鋼刀砍去,削在他包裹之上,當啷一聲,包裹破裂,散出無數物事。曲三乘他歡喜大叫之際,右拐揮出,拍的一聲,一名武官頂門中拐,撲地倒了。余下那人大駭,轉身便逃。他腳步甚快,頃刻間奔出數丈。曲三右手往懷中一掏,跟著揚手,月光下只見一塊圓盤似的黑物飛將出去,托的一下輕響,嵌入了那武官後腦。那武官慘聲長叫,單刀脫手飛出,雙手亂舞,仰天緩緩倒下,扭轉了幾下,就此不動,眼見是不能活了。郭楊二人見跛子曲三于頃刻之間連斃三人,武功之高,生平從來未見,心中都是怦怦亂跳,大氣也不敢喘上一口,均想:“這人擊殺命官,犯下了滔天大罪。我們若是給他發覺,只怕他要殺人滅口,我兄弟倆可萬萬不是敵手。”卻見曲三轉過身來,緩緩說道:“郭兄,楊兄,請出來吧!”郭楊二人大吃一驚,只得從草叢中長身而起,手中緊緊握住了獵叉。楊鐵心向郭嘯天手中獵叉瞧了一眼,隨即踏上兩步。曲三微笑道:“楊兄,你使楊家槍法,這獵叉還將就用得。你義兄使的是一對短戟,兵刃可太不就手了,因此你擋在他身前。好好,有義氣!”楊鐵心給他說穿了心事,不由得有些手足無措。曲三又道:“郭兄,就算你有雙戟在手,你們兩位合力,鬥得過我嗎?”郭嘯天搖頭道:“鬥不過!我兄弟倆當真有眼無珠,跟你老兄在牛家村同住了這麽些年,全沒瞧出你老兄是一位身懷絕技的高手。”曲三搖搖頭,歎了口氣,說道:“我雙腿已廢,還說得上甚麽絕技不絕技?”似乎十分的意興闌珊,又道:“若在當年,要料理這三個宮中的帶刀侍衛,又怎用得著如此費事?唉,不中用了,不中用了。”郭楊二人對望一眼,不敢接口。曲三道:“請兩位幫我跛子一個忙,將這三具屍首埋了,行不行?”郭楊二人又對望一眼,楊鐵心道:“行!”
    二人用獵叉在地下掘了個大坑,將三具屍體搬入。搬到最後一具時,楊鐵心見那個黑色的盤形之物兀自嵌在那武官後腦,深入數寸,于是右手運勁,拔了出來,著手重甸甸地,原來是個鐵鑄的八卦,在屍身上拭去了血漬,拿過去交給曲三。曲三道:“勞駕!”將鐵八卦收入囊中,解下外袍攤在地下,撿起散落的各物,一一放入袍中包起。郭楊二人搬土掩埋屍首,斜眼看去,見有三個長長的卷軸,另有不少亮晶晶的金器玉器。曲三留下一把金壺、一只金杯不包入袍中,分別交給郭楊二人,道:“這些物事,是我去臨安皇宮中盜來的。皇帝害苦了百姓,拿他一些從百姓身上搜刮來的金銀,算不得是賊贓。這兩件金器,轉送給了兩位。”
    郭楊二人聽說他竟敢到皇宮中去劫盜大內財物,不由得驚呆了,都不敢伸手去接。
    曲三厲聲道:“兩位是不敢要呢?還是不肯要?”郭嘯天道:“我們無功不受祿,不能受你的東西。至于今晚之事,我兄弟倆自然決不泄漏一字半句,老兄盡管放心。”曲三道:“哼,我怕你們泄漏了秘密?你二人的底細,我若非早就查得清清楚楚,今晚豈能容你二位活著離開?郭兄,你是梁山泊好漢地佑星賽仁貴郭盛的後代,使的是家傳戟法,只不過變長爲短,化單爲雙。楊兄,你祖上楊再興是嶽爺爺麾下的名將。你二位是忠義之後,北方淪陷,你二人流落江湖,其後八拜爲交,義結金蘭,一起搬到牛家村來居住。是也不是?”
    郭楊二人聽他將自己身世來曆說得一清二楚,更是驚訝無比,只得點頭稱是。曲三道:“你二位的祖宗郭盛和楊再興,本來都是綠林好漢,後來才歸順朝廷,爲大宋出力。劫盜不義之財,你們的祖宗都幹過了的。這兩件金器,到底收是不收?”楊鐵心尋思:“若是不收,定然得罪了他。”只得雙手接過,說道:“如此多謝了!”曲三霽然色喜,提起包裹縛在背上,說道:“回家去吧!”當下三人並肩出林。曲三道:“今晚大有所獲,得到了道君皇帝所畫的兩幅畫,又有他寫的一張字。這家夥做皇帝不成,翎毛丹青,瘦金體的書法,卻委實是妙絕天下。”郭楊二人也不懂甚麽叫作“翎毛丹青”與“瘦金體的書法”,只唯唯而應。走了一會,楊鐵心道:“日間聽那說話的先生言道,我大宋半壁江山,都送在這道君皇帝手裏,他畫的畫、寫的字,又是甚麽好東西了?老兄何必甘冒大險,巴巴的到皇宮去盜了出來?”曲三微笑道:“這個你就不懂了。”郭嘯天道:“這道君皇帝既然畫得一筆好畫,寫得一手好字,定是聰明得很的,只可惜他不專心做皇帝。我小時候聽爹爹說,一個人不論學文學武,只能專心做一件事,倘若東也要抓,西也要摸,到頭來定然一事無成。”曲三道:“資質尋常之人,當然是這樣,可是天下盡有聰明絕頂之人,文才武學,書畫琴棋,算數韜略,以至醫蔔星相,奇門五行,無一不會,無一不精!只不過你們見不著罷了。”說著擡起頭來,望著天邊一輪殘月,長歎一聲。
 
第四十回 華山論劍

    這晚靖、蓉二人歇在穆念慈家中。黃蓉說起楊康已在嘉興鐵槍廟中逝世,眼見穆念慈淚如雨下,大有舊情難忘之意,便不敢詳述真情,只說楊康是中了歐陽鋒之毒,心道:“我這也不是說謊,他難道不是中了老毒物的蛇毒而死嗎?”郭靖見那孩兒面目英俊,想起與楊康結義之情,深爲歎息。穆念慈垂淚道:“郭大哥,請你給這孩兒取個名字。”郭靖想了一會,道:“我與他父親義結金蘭,只可惜沒好下場,我未盡朋友之義,實爲生平恨事。但盼這孩子長大後有過必改。力行仁義。我給他取個名字叫作楊過,字改之,你說好不好?”穆念慈謝道:“但願如郭大哥所說。”
    次晨,郭靖、黃蓉贈了穆念慈不少銀兩,作爲母子倆渡日之資。郭靖勸她回臨安去。穆念慈只是搖頭不語,過了一會,輕聲道:“我母子二人,得先去嘉興鐵槍廟,瞧瞧他爹爹的墳墓。”三人互道珍重,黯然而別。
    兩人西行到了兩湖南路,折向北行,不一日到了襄陽,眼見民情安定,商市繁盛,全無征戰之象,知道蒙古大軍未到,心下喜慰。那襄陽是南宋北邊重鎮,置有安撫使府,配備精兵守禦。郭靖心想軍情緊急,不及投店,徑與黃蓉去謁見安撫使呂文德。那安撫使手綰兵符,威風赫赫,郭靖在蒙古雖貴爲元帥,在南宋卻只是個布衣平民,如何見得著他?黃蓉知道無錢不行,送了門房一兩黃金。那門房雖然神色立變,滿臉堆歡,可是一排安撫使見客的日子,最快也得在半月之後,那時接見的都是達官貴人,也未必能見郭靖。郭靖焦躁起來,喝道:“軍情緊急,如何等得?”黃蓉忙向他使個眼色,將他拉在一旁,悄聲道:“晚上闖進去相見。”
    兩人尋了下處,候到二更過後,施展輕身功夫徑入安撫使府。那安撫使呂文德正擁了姬妄,高坐飲酒爲樂,其心其意的在安撫自己和姬妾。郭黃二人跳將下去,郭靖長揖說道:“小人有緊急軍務稟告。”呂文德大驚,高叫:“有刺客!”推開姬妄,就往桌底鑽去。郭靖大踏步上前,一把提起,說道:“安撫使休驚,小人並無相害之意。”將他推回原座。呂文德嚇得面無人色,只是發抖。只見堂下擁進數十名軍士,各舉刀槍,前來相救。黃蓉拔出匕首,指在呂文德胸前。衆軍士齊聲發喊,不敢上前。黃蓉道:“你叫他們別嚷,咱們有話說。”呂文德手足亂顫,傳下令去,衆軍士這才止聲。郭靖見他統兵方面,身寄禦敵衛土的重任,卻是如此膿包,心中暗暗歎息,當下將蒙古大軍行將偷襲襄陽的訊息說了,請他立即調兵遣將,布置守禦工具。呂文德心裏全然不信,口頭卻連聲答應。黃蓉見他只是發抖,問道:“你聽見沒有?”呂文德道:“聽……聽見了。”黃蓉道:“聽見甚麽?”呂文德道:“有……有金兵前來偷襲,須得防備,須得防備。”黃蓉怒道:“是蒙古兵,不是金兵!”
呂文德嚇了一跳,道:“蒙古兵?那不會的,那不會的。蒙古與咱們丞相連盟攻金,決無他意。”黃蓉嗔道:“我說蒙古兵就是蒙古兵。”呂文德連連點頭,道:“姑娘說是蒙古兵,就是蒙古兵。”郭靖道:“滿郡百姓的身家性命,全系大人之手。襄陽是南朝屏障,大人務須在意。”呂文德道:“不錯,不錯,老兄說的一點兒也不錯。老兄快請罷。”靖、蓉二人歎了口氣,越牆而出,但聽身後衆人大叫:“捉刺客啊!捉刺客啊!”亂成一片。兩人候了兩日,見城中毫無動靜。郭靖道:“這安撫使可惡!不如依嶽父之言,先去殺了他,再定良策。”黃蓉道:“敵軍數日之內必至。這狗官殺了自不足惜,只是城中必然大亂,軍無統帥,難以禦敵。”郭靖皺眉道:“果真如此,這可怎生是好?”黃蓉沈吟道:“左傳上載得有個故事,叫做‘弦高犒師’,咱們或可學上一學。”郭靖喜道:“蓉兒,讀書真是妙用不盡。那是甚麽故事,你快說給我聽。咱們能學麽?”黃蓉道:“學是能學,就是須借你身子一用。”郭靖一怔,道:“甚麽?”黃蓉不答,卻格的一聲笑了起來。
    她笑了一陣,方道:“好,我說那故事給你聽。春秋時候,鄭國有一個商人,叫做弦高,他在外經商,路上遇到秦國大軍,竟是來偷襲鄭國的。那時鄭國全沒防備,只怕秦兵一到,就得亡國。弦高雖是商人,卻很愛國,當下心生一計,一面派人星夜去稟告鄭伯,自己牽了十二頭牛去見秦軍的將軍,說是奉鄭伯之命前來犒勞秦師。秦軍的將軍以爲鄭國早就有備,不敢再去偷襲,當即領兵回國。”郭靖喜道:“此計大妙。怎麽說要借我身子一用?”
黃蓉笑道:“不是要用十二頭牛?你生肖屬牛,是不是?”郭靖跳了起來,叫道:“好啊,你繞彎兒罵我。”伸手指去呵她癢,黃蓉忙笑著逃開。兩人說笑一陣,黃蓉道:“咱們今晚到安撫使府去盜他一筆金珠,明日我改扮男裝,穿了官家服飾,迎上去犒勞蒙古大軍。且看是否能騙得他們退兵。”郭靖鼓掌稱是。當晚二人依計而行,那安撫使搜刮得金珠山積,二人盜了大包金珠和一套官服,府中各人朦然未覺。黃蓉改穿官裝,宛然是個俊俏的貴官,當下攜了金珠,跨小紅馬北去。
    到第二日午間,郭靖在北門外引領遙望,但見小紅馬絕塵而至,忙迎了上去。黃蓉勒住馬頭,臉現驚恐之色,顫聲道:“蒙古大軍只怕有十余萬之衆,咱們怎抵擋得住?”郭靖吃了一驚,道:“有這麽多?”
    黃蓉道:“看來成吉思汗是傾國出擊,想一舉滅宋。我將金珠送給了先鋒大將,他料不到咱們已知訊息,說是借道伐金,並非攻宋。我以言語點破,他驚疑不定,當即駐兵不進,想來是回報大元帥去了。”
    郭靖道:“若是他們回師退兵,那自然最好不過,就只怕……就只怕……”黃蓉秀眉緊蹙,道:“瞧蒙古大軍這等聲勢,定是不肯輕易便退。”郭靖道:“你再想個妙策。”黃蓉搖頭道:“我已整整想了一天一晚啦。靖哥哥,若說單打獨鬥,天下勝得過你的只二三人而已,就說敵人有十人百人,自也不在咱倆心上。可是現下敵軍是千人、萬人、十萬人,那有什麽法子?”郭靖歎道:“咱們大宋軍民比蒙古人多上數十倍,若能萬衆一心,又何懼蒙古兵精?恨只恨官家膽小昏庸、虐民誤國。”黃蓉道:“蒙古兵不來便罷,若是來了,咱們殺得一個是一個,當真危急之際,咱們還有小紅馬可賴。天下事原也憂不得這許多。”郭靖正色道:“蓉兒,這話就不是了。咱們既學了武穆遺書中的兵法,又豈能不受嶽武穆‘盡忠報國’四字之教?咱倆雖人微力薄,卻也要盡心竭力,爲國禦侮。縱然捐軀沙場,也不枉了父母師長教養一場。”黃蓉歎道:“我原知難免有此一日。罷罷罷,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兩人計議已定,心中反而舒暢,當下回到下處,對酌談論,想到敵軍壓境,面臨生離死別,比往日更增一層親密。直飲到二更時分,忽聽城外號哭之聲大作,遠遠傳來,極是慘厲。黃蓉叫道:“來啦!”兩人一躍而起,奔到城頭,只見城外難民大至,扶老攜幼,人流滾滾不盡。
    哪知守城官令軍士緊閉城門,不放難民入城。過不多時,呂文德加派士卒,彎弓搭箭對住難民,喝令退去。城下難民大叫:“蒙古兵殺來啦!”守城官只是不開城門。衆難民在城下號叫呼喊,哭聲震天。靖、蓉二人站在城頭,極目遠望,但見遠處一條火龍蜿蜒而來,顯是蒙古軍的先鋒到了。郭靖久在成吉思汗麾下,知道蒙古軍攻城慣例,總是迫使敵人俘虜先登,眼見數萬難民集于城下,蒙古先鋒一至,襄陽城內城外軍民,勢非自相殘殺不可。此時情勢緊急,已無遲疑余裕,郭靖站在城頭,振臂大呼:“襄陽城若是給蒙古兵打破,無人能活,是好漢子快跟我殺敵去!”那北門守城官是呂安撫的親信,聽得郭靖呼叫,怒喝:“奸民擾亂人心,快拿下了!”郭靖從城頭躍下,右臂一探,已抓住守城官的前胸,將他身子舉起,自己登上了他的坐騎。官兵中原多忠義之士,眼見難民在城下哀哭,俱懷不忿,此時見郭靖拿住守城官,不由得驚喜交集,並不上前救護長官。郭靖喝道:“快傳令開城!”那守城官性命要緊,只得依言傳令。北門大開,難民如潮水般湧入。
    郭靖將守城官交與黃蓉看押,便欲提槍縱馬出城。黃蓉道:“等一等!”命守城官將甲胄脫下交與郭靖穿戴,在郭靖耳邊輕聲道:“假傳聖旨,領軍出城。”反手拂中了那守城官的穴道,將他擲在城門之後。郭靖心想此計大妙,當下朗聲大叫:“奉聖旨:襄陽安撫使呂文德昏庸無能,著即革職,衆軍隨我出城禦敵。”他內功深湛,這幾句話以丹田之氣叫將出來,雖然城內城外叫鬧喧嘩,但人人聽得清清楚楚,刹時間竟爾寂靜半晌。慌亂之際,衆軍哪裏分辨得出真僞?兼之軍中上下對呂文德向懷離心,知他懦弱怕死,當此強敵壓境、驚惶失措之際忽聽得昏官革職,有人領軍抗敵,四下裏齊聲歡呼。郭靖領了六七千人馬出得城來,眼見軍容不整,隊伍散亂,如何能與蒙古精兵對敵?想起《武穆遺書》中有雲:“事急用奇,兵危使詐”,當下傳下將令,命三千余軍士赴東邊山後埋伏,聽號炮一響,齊聲呐喊,招揚旌旗,卻不出來廝殺;又命三千余軍士赴西山後埋伏,聽號炮二響,也是叫喊揚旗,虛張聲勢。
    兩隊軍士的統領見郭靖胸有成竹,指揮若定,各自接令領軍而去。待得難民全數進城,天已大明。耳聽得金鼓齊鳴,鐵騎奔踐,眼前塵頭大起,蒙古軍先鋒已迫近城垣。黃蓉從軍士隊中取過一槍一馬,隨在郭靖身後。郭靖朗聲發令:“四門大開!城中軍民盡數躲入屋中,膽敢現身者,立即斬首!”其實他不下此令,城中軍民也早躲得影蹤全無,勇敢請纓的都已在東西兩邊山後埋伏,如呂文德這般膽怯的,不是鑽在桌底大念“救苦救難高皇經”,就是藏在被窩中瑟瑟發抖。蒙古軍鐵騎數百如風般馳至,但見襄陽城門大開,一男一女兩個少年騎馬綽槍,站在護城河的吊橋之前。統帶先鋒的千夫長看得奇怪,不敢擅進,飛馬報知後隊的萬夫長。那萬夫長久曆戰陣,得報後甚是奇怪,心想世上哪有此事,忙縱馬來到城前,遙遙望見郭靖,先自吃了一驚。他西征之時,數見郭靖疊出奇謀,攻城克敵,戰無不勝,飛天進軍攻破撤麻爾罕城之役,尤令他欽佩得五體投地,蒙古軍中至今津津樂道,此時見郭靖擋在城前,城中卻是空蕩蕩的沒半個人影,料得他必有妙策,哪敢進攻?當下在馬上抱拳行禮,叫道:“金刀駙馬在上,個人有禮了。”
    郭靖還了一禮,卻不說話,那萬夫長勒兵退後,飛報統帥。過了一個多時辰,大纛招展下一隊鐵甲軍鏗鏘而至,擁衛著一位少年將軍來到城前,正是四皇子拖雷。拖雷飛馬突出衛隊之前,大叫:“郭靖安答,你好麽?”郭靖縱馬上前,叫道:“拖雷安答,原來是你麽?”他二人往常相見,必是互相歡喜擁抱,此刻兩馬馳到相距五丈開外,卻不約而同的一齊勒馬。郭靖道:“安答,你領兵來攻我大宋,是也不是?”拖雷道:“我奉父皇之命,身不由主,請你見諒。”郭靖放眼遠望,但見旌旗如雲,刀光勝雪,不知有多少人馬,心想:“這鐵騎沖殺過來,我郭靖今日是要畢命于此了。”當下朗聲說道:“好,那你來取我的性命罷!”拖雷心裏微驚,暗想:“此人用兵如神,我實非他的敵手,何況我與他恩若骨肉,豈能傷了結義之情?”一時躊躇難決。
    黃蓉回過頭來,右手一揮,城內軍士點起號炮,轟的一聲猛響,只聽得東邊山後軍士呐喊,旌旗招動。拖雷臉上變色,但聽號炮連響,西山後又有敵軍叫喊,心道:“不好,我軍中伏。”他隨著成吉思汗東征西討,豈但身經百戰而已,甚麽大陣大仗沒見過,這數千軍士的小小埋伏哪裏在他眼內?只是郭靖在西征時大顯奇能,拖雷素所畏服,此時見情勢有異,心下先自怯了,當即傳下將令,後隊作前隊,退兵三十裏安營。郭靖見蒙古兵退去,與黃蓉相顧而笑。黃蓉道:“靖哥哥,恭賀你空城計見功。”郭靖笑容登斂,憂形于色,搖頭道:“拖雷爲人堅忍勇決,今日雖然退兵,明日必定再來,那便如何抵敵?”黃蓉沈吟半晌,道:“計策倒有一個,就怕你顧念結義之情,不肯下手。”郭靖一凜,說道:“你要我去刺殺他?”黃蓉道:“他是大汗最寵愛的幼子,尊貴無比,非同別個統軍大將。四皇子一死,
看來敵軍必退。”郭靖低頭無語,回進城去。
    此時城中見敵軍已退,又自亂成一團。呂文德聽說郭靖片言之間就令蒙古大軍退去,歡天喜地的親來兩人所住的下處拜訪,要邀兩人去衙中飲酒慶賀。郭靖與他商量守城之策。呂文德一聽他說蒙古大軍明天還要再來,登時嚇得身子酥了半邊,半晌說不出話來,只叫:“備轎回府,備轎回府。”他是打定主意連夜棄城南逃了。
    郭靖郁悶不已,酒飯難以入口,天色漸漸黑了下來,耳聽得城中到處是大哭小叫之聲,心想明日此時,襄陽城中只怕更無一個活著的大宋臣民,蒙古軍屠城血洗之慘,他親眼看見過不少,當日撒麻爾罕城殺戮情狀不絕湧向腦中,伸掌在桌上猛力一拍,叫道:“蓉兒,古人大義滅親,我今日豈能再顧朋友之義!”黃蓉歎道:“這件事本來難得很。”郭靖心意已決,當下換過夜行衣裝,與黃蓉共騎小紅馬向北馳去,待至蒙古大軍附近,將紅馬放在山中,步行去尋覓拖雷的營帳。兩人捉到兩名守夜巡邏的軍士,點了穴道,剝下衣甲來換了。
郭靖的蒙古話是自幼說慣了的,軍中規程又是無一不知,當下毫不費力的混到了大帳邊上。此時天色全黑,兩人伏在大帳背後,從營帳縫中向裏偷瞧。只見拖雷在帳中走來走去,神色不寧,口中只是叫著:“郭靖,安答!安答,郭靖。”郭靖不察,只道他已發現自己蹤迹,險些脫口答應。黃蓉早有提防,一見他張口,立即伸手按住他嘴巴。郭靖暗罵自己蠢才,又是好笑,又是難過。黃蓉在他耳邊道:“動手罷,大丈夫當機立斷,遲疑無益。”就在此時,只聽得遠處馬蹄聲急,一騎快馬奔到帳前。郭靖知有緊急軍情來報,俯在黃蓉耳邊道:“且聽過軍情,再殺他不遲。”但見一名黃衣使者翻身下馬,直入帳中,向拖雷磕頭,稟道:“四王子,大汗有令。”
    拖雷道:“大汗說甚麽?”那使者跪在氈上,唱了起來。原來蒙古人開化未久,雖然已有文字,但成吉思汗既不識字,更不會寫,有甚旨意,常命使者口傳,只是生怕遺漏誤傳,常將旨意編成歌曲,令使者唱得爛熟,複誦無誤,這才出發。那使者只唱了三句,拖雷與郭靖一齊心驚,拖雷更流下淚來。原來成吉思汗于滅了西夏後得病,近來病勢日重,自知不起,召拖雷急速班師回去相見。旨意最後說:日來甚是思念郭靖,拖雷在南若知他下落,務須邀他北上與大汗訣別;他所犯重罪,盡皆赦免。郭靖聽到此處,伸匕首劃開篷帳,鑽身進去,叫道:“拖雷安答,我和你同去。”拖雷吃了一驚,見是郭靖,不勝之喜,兩人這才相抱。那使者認得郭靖,上前磕頭,道:“金刀駙馬,大汗有旨,務必請你赴金帳相見。”
    郭靖聽得“金刀駙馬”四字,心頭一凜,生怕黃蓉多心,忙從帳篷裂縫中躍了出去,拉住黃蓉的手,道:“蓉兒,我和你同去同歸。”黃蓉沈吟不答。郭靖道:“你信不信我?”黃蓉嫣然一笑,道:“你若再想做甚麽駙馬駙牛,我也大義滅親,一刀把你宰了。”當晚拖雷下令退軍,次晨大軍啓行。郭靖與黃蓉找回紅馬雙雕,隨軍北上。拖雷只怕不及見到父親,令副帥統兵回師,自與靖、蓉二人快馬奔馳,未及一月,已來到西夏成吉思汗的金帳。拖雷遙遙望見金帳前的九旄大纛聳立無恙,知道父親安好,歡呼大叫,催馬馳至帳前。
    郭靖勒住馬頭,想起成吉思汗撫養之恩、知遇之隆、殺母之仇、屠戮之慘,一時愛恨交迸,低頭不語。忽聽得號角吹起,兩排箭筒衛士在金帳前列成兩行。成吉思汗身披黑貂,扶著拖雷的右肩,從帳中大踏步而出。他腳步雖然豪邁如昔,只是落地微顫,身子隨著抖動。郭靖搶上前去,拜伏在地。成吉思汗熱淚盈眶,顫聲道:“起來,起來!我天天在想著你們。”郭靖站起身來,只見大汗滿臉都是皺紋,兩頰深陷,看來在世之日已然無多,不禁仇恨之心稍減。成吉思汗另一手扶住郭靖左肩,瞧瞧拖雷,又瞧瞧郭靖,歎了一口長氣,遙望大漠遠處,呆呆出神。郭靖與拖雷不知他心中所思何事,都不敢作聲。過了良久,成吉思汗歎道:“當初我與劄木合安答結義起事,哪知到頭來我卻非殺他不可。我做了天下的大汗,他死在我的手裏。再過幾天那又怎樣呢?我還不是與他一般的同歸黃土?誰成誰敗,到頭來又有甚麽差別?”拍拍二人的肩頭,說道:“你們須得始終和好,千萬別自相殘殺。劄木合安答是一死完事,我每當想起結義之情,卻常常終夜難以合眼。”拖雷與郭靖想起在襄陽城下險些拚個你死我活,都是暗叫慚愧。成吉思汗站了這一陣,但覺全身乏力,正要回帳,忽見一小隊人馬飛馳而至。當先一人白袍金帶,穿的是金國服色。成吉思汗見到是敵人,精神爲之一振。
    那人在遠處下馬,急步過來,遙遙拜伏在地,不敢走近。親衛報道:“金國使者求見大汗。”成吉思汗怒道:“金國不肯歸降,派人來見我作甚?”
    那使者伏在地下說道:“下邦自知冒犯大汗天威,罪該萬死,特獻上祖傳明珠千顆,以求大汗息怒赦罪。這千顆明珠是下邦鎮國之寶,懇請大汗賜納。”使者稟罷,從背上解下包袱,取出一只玉盤,再從錦囊中倒出無數明珠,跪在地下,雙手托起玉盤,成吉思汗斜眼微睨,只見玉盤中成千顆明珠,都有小指頭般大小,繞著一顆大母珠滴溜溜的滾動。這些珠兒單就一顆已是希世之珍,何況千顆?更何況除了一顆母珠特大之外,其余的珠兒都是差不多大小。但見珍珠光彩柔和晶瑩,相輝交映,玉盤上竟似籠罩著一層淡淡的虹暈。若在平日,成吉思汗自是喜歡,但這時他眉頭皺了幾下,向親衛道:“收下了。”親衛接過玉盤。那使者見大汗收納禮物,歡喜無限,說道:“大汗許和,下邦自國君而下,同感恩德。”成吉思汗怒道:“誰說許和,回頭就發兵討伐金狗。左右,拿下了!”親衛一擁而上,將那使者擒住。成吉思汗歎道:“縱有明珠千顆,亦難讓我多活一日!”從親衛手裏接過玉盤,猛力一擲,連盤帶珠遠遠摔了出去,玉盤撞在石上,登時碎裂。衆人盡皆愕然。
    那些珍珠後來蒙古將士拾起了不少,但仍有無數遺在長草之間,直到數百年後,草原上的牧人尚偶有拾到。成吉思汗意興索然,回入金帳。黃昏時分,他命郭靖單獨陪同,在草原上閑逛。兩人縱馬而行,馳出十余裏,猛聽得頭頂雕唳數聲,擡起頭來,只見那對白雕在半空中盤旋翺翔。成吉思汗取下鐵胎畫弓,扣上長箭,對著雌雕射去。郭靖驚叫:“大汗,別射!”成吉思汗雖然衰邁,出手仍是極快,聽到郭靖叫聲,長箭早已射出。
    郭靖暗暗叫苦,他素知成吉思汗膂力過人,箭無虛發,這一箭上去,愛雕必致斃命,豈知那雌雕側過身子,左翼一掃,竟將長箭撲落。雄雕大怒,一聲長唳,向成吉思汗頭頂撲擊下來。郭靖喝道:“畜生,作死麽?”揚鞭向雄雕打去。雄雕見主人出手,回翼淩空,急鳴數聲,與雌雕雙雙飛遠。成吉思汗神色黯然,將弓箭抛在地下,說道:“數十年來,今日第一次射雕不中,想來確是死期到了。”郭靖待要勸慰,卻不知說甚麽好。成吉思汗突然雙腿一夾,縱馬向北急馳。郭靖怕他有失,催馬趕上,小紅馬行走如風,一瞬眼間已追在前頭。
成吉思汗勒馬四顧,忽道:“靖兒,我所建大國,曆代莫可與比。自國土中心達于諸方極邊之地,東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說古今英雄,有誰及得上我?”郭靖沈吟片刻,說道:“大汗武功之盛,古來無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風赫赫,天下卻不知積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兒寡婦之淚。”成吉思汗雙眉豎起,舉起馬鞭就要往郭靖頭頂劈將下去,但見他凜然不懼的望著自己,馬鞭揚在半空卻不落下,喝道:“你說甚麽?”郭靖心想:“自今而後,與大汗未必有再見之日,縱然惹他惱怒,心中言語終須說個明白。”當下昂然說道:“大汗,你養我教我,逼死我母,這些私人恩怨,此刻也不必說了。我只想問你一句:人死之後,葬在地下,占得多少土地?”成吉思汗一怔,馬鞭打個圈兒,道:“那也不過這般大小。”郭靖道:“是啊,那你殺這麽多人,流這麽多血,占了這麽多國土,到頭來又有何用?”成吉思汗默然不語。
    郭靖又道:“自來英雄而爲當世欽仰、後人追慕,必是爲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以我之見,殺得人多卻未必算是英雄。”成吉思汗道:“難道我一生就沒做過甚麽好事?”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只是你南征西伐,積屍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難說得很了。”他生性戇直,心中想到甚麽就說甚麽。成吉思汗一生自負,此際被他這麽一頓數說,竟然難以辯駁,回首前塵,勒馬回顧,不禁茫然若失,過了半晌,哇的一聲,一大口鮮血噴在地下。
    郭靖嚇了一跳,才知自己把話說重了,忙伸手扶住,說道:“大汗,你回去歇歇。我言語多有冒犯,請你恕罪。”成吉思汗淡淡一笑,一張臉全成蠟黃,歎道:“我左右之人,沒一個如你這般大膽,敢跟我說幾句真心話。”隨即眉毛一揚,臉現傲色,朗聲道:“我一生縱橫天下,滅國無數,依你說竟算不得英雄?嘿,真是孩子話!”在馬臀上猛抽一鞭,急馳而回。當晚成吉思汗崩于金帳之中,臨死之際,口裏喃喃念著:“英雄,英雄……”想是心中一直琢磨著郭靖的那番言語。郭靖與黃蓉向大汗遺體行過禮後,辭別拖雷,即日南歸。兩人一路上但見骷髏白骨散處長草之間,不禁感慨不已,心想兩人鴛盟雖諧,可稱無憾,但世人苦難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正是:
    兵火有余燼,貧村才數家。
    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全書完。郭靖、黃蓉等事迹在《神雕俠侶》中續有敘述。)  
 http://www.oklink.net/wxsj/jing-yong/shoot-eagle/index.htm 


 

台長: 阿楨
人氣(2,857)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天龍八部》
此分類上一篇:《策馬入林》

圖博館
《射雕》的黃蓉變“黃蓮花”,這樣的翻譯接受不?

2018-02-22日,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由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
此消息一出,中國網友坐不住了。感覺自豪的同時,更是操碎了心:“武俠的意境太難翻譯”,“西方人不能理解金庸”,怎麼辦?
討論最多的,還是各種武功招式和人物名號如何翻譯。
“打狗棒法”、“降龍十八掌”、“九陰白骨爪”、“碧海潮生曲”、“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這些意蘊無窮的詞彙,真的能被完整地翻譯和傳達嗎?
金庸的著作難翻譯是翻譯界公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獨特的“金庸體”語言半文半白間雜律詩,四字格和成語典故比比皆是。
同時,大師作品里文化深奧,意境更是難以捉摸。
  瑞典姑娘安娜·霍姆伍德是這本書的譯者。她學習中文多年,尤其偏愛中國古典文學。然而,從產生翻譯的念頭到最終出書,她用了將近6年時間。她說,她的翻譯不追求“字字對應”的準確,而是更注重通順易懂,希望達到“就像金庸在和讀者用英文講話”的效果。“肯定會有讀者在看我的翻譯時忍不住對比原著,一想到這點我就緊張,但我真的盡力而為了。”
  那麼,這部著作究竟是如何翻譯的呢?
書名《射雕英雄傳》,被譯為“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 ”,禿鷲英雄的傳奇。
虛構出來的那些蓋世神功、無敵招式是這樣的:
“降龍十八掌”,被譯作“the 18 palm attacks to defeat dragons”——擊敗龍的十八掌擊。
“九陰白骨爪”,被譯作“Nine Yin Skeleton Claw”——九陰骷髏爪。
  還有人名:
郭靖是“Guo Jing”,
楊康是“Yang Kang”
但黃蓉被譯為“Lotus Huang”,倒譯成黃蓮花就很接地氣了;
楊鐵心被譯為“Ironheart Yang”,算是結合得很完美;
郭嘯天被譯為“Skyfury Guo”,想想一怒沖天的畫面的確很帶感;
包惜弱被譯為“Charity Bao”,倒是很貼合仁慈善良的性格特點;
穆念慈則是“Mercy Mu”。
  書中其他角色翻譯也很有趣,
比如“五絕”中的東邪黃藥師是“The Eastern Heretic Apothecary Huang”;
中神通王重陽是“Double Sun Wang Chongyang”;
梅超風是“Cyclone Mei”。
  靖,意為平靜?
有評論指,雖然譯文“流暢”,但有些中文的韻味還是沒能用英文傳達,而有些原文沒有的味道,又不可避免地被英文夾帶了進來,就好比在江湖武林中約摸看到些魔獸世界的影子。
2018-02-27 12:27:10
圖博館
這並不是金庸小說首次被翻譯成英語。在此之前,金庸小說的完整英譯本有3部,分別是:
《鹿鼎記》,被譯為“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鹿和鼎,譯者是漢學家閔福德;
《書劍恩仇錄》,被譯為“The Book and the Sword”——書與劍,譯者是英國記者晏格文;
《雪山飛狐》,被譯為“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雪山飛行的狐狸,譯者是香港學者莫錦屏;
除此之外,《雪山飛狐》還有另一個譯本,譯為“Flying Fox of Snow Mountain”——雪山的飛狐,1972年在期刊雜誌上刊登。
  除了這些翻譯的版本之外,網上流傳的英文版金庸武俠其實都是民間翻譯。
比如《鴛鴦刀》,被譯為“Bladedance of the Two Lovers”——戀人的劍舞;
《白馬嘯西風》,被譯為“Swordswoman Riding West on White Horse”——騎白馬向西的女戰士;
如果光看意思,這些翻譯基本還是靠譜的,尤其是比較直白的刀、劍名字。
但如《白馬嘯西風》、《笑傲江湖》這些凝練又抽象的書名,英文就難表達出意境。
看來,譯者能做的是充分考量目標國受眾的特點,基於這些表徵去優化翻譯語言,儘自己所能做到最好。
然而,最後的評判標尺永遠都只在成千上萬的讀者心中。
  回應
把超人翻譯成內褲人,是不是能限制美式文化的傳播
感覺毀了!靖意味靖康之恥,本來書裡就寫得很清楚,怎麼翻譯的?
名字就老老實實譯成拼音就好了,學習學習網文的翻譯不行嗎?瞎翻成四不像的名字,不中不洋不倫不類。
先翻譯出來,解決有無問題,再來說意境。其實我覺得能讓外國人感興趣就行,真想讀懂,會自己來學習漢字的.
2018-02-27 12:27:54
媚藥
2020-01-12 08:10:49
阿楨
看梁羽生的書比金庸的還要多,並且覺得梁羽生的小說名字更有仙氣 2023-03-29

【本文來自《現在似乎沒什麼人再聊金庸》評論區】
本人小時候看過的武俠小說:
(梁羽生)冰川天女傳、白髮魔女傳、塞外奇俠傳、河洛一劍、七劍下天山、雲海玉弓緣、廣陵劍、幻劍靈旗、彈指驚雷、風雷震九州、大唐遊俠傳、狂俠天驕魔女、遊劍江湖、彈指驚雷。
(金庸)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
(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九月鷹飛、天涯明月刀、邊城浪子 、飛刀又見飛刀、楚留香、陸小鳳、七種武器、白玉老虎。
古龍的小說,前期的寫作方式比較傳統化,雖多產但特點不夠鮮明,文筆無法和梁羽生金庸相提並論。但是後期的寫作風格巨變,再加上偵探的形式步入他的作品後,完全樹立了一個全新的古派武俠風格形式,並大獲成功,也成為眾多小說家模仿其風格的榜樣。
  回應
做為曾經武俠迷,首推還得是金庸。無論是思想格局還是內容深度,人物性格多面性描寫,都要超過其他武俠小說家。
古龍的只是看著文字挺飄逸,沒啥思想內涵。梁羽生寫的正邪分明,人物性格單調。唯有金庸的作品我能看兩三遍乃至四五遍,其他兩位元的作品,也就看一遍完事。
看梁羽生的書就好像看武林的編年史,開始接觸驚為天人,看上六七本就味同嚼蠟了。
金庸一般都是結合時代背景成書,對作品的世界觀描述粗描枝幹,其餘細節留給讀者想像;梁羽生一般一書一世界,作品描述的社會背景較為詳細,近乎是敘說一個平行時空的武俠社會,而且粗細得當,不會留什麼坑;古龍前期作品傳統,略微交代一下社會主脈,後期作品對時代、社會的描述幾乎放棄,完全著墨于個人的心理變化、人物周圍的小群體關係,對事件的時間邏輯、爭鬥的節奏細節把握得近乎偏執——對心理和勢態的節奏把握古龍幾乎是空前絕後的強!金庸,寫時代的俠客;梁羽生,寫俠客的時代;而古龍——俠即是我,我即是俠。

科幻小說為何無法進入傳統主流文學視野? 2023-03-30

“科幻文學,推理小說,武俠小說是一種類型小說,《三體》、《福爾摩斯探案集》、《天龍八部》三本小說,你如何評?”
不同的類型文學會依據自己的類型體系設定一套評價標準,而“文學”展現的則是共性。任何一種文學類型的最大通約,必然是“文學”本身。
2023-04-01 08:34:0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