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痛點行銷4流程與訣竅,提高展業效率

文◎許仲博

0
835

找出客戶的痛點,並在對的時機提供解決方案,是成交的關鍵。透過有系統性的痛點行銷流程,就能逐步走進客戶內心,找出客戶心中潛藏的痛點。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驗:瞥到一則廣告,上頭的商品讓你為之一顫,心想「就是它了!」……暫且不論商品的實用性,能讓人如此心動,勢必是因為廣告打中了你的「痛點」:這項產品似乎能帶給你對未來的美好想像,你的痛點可能是生活品質或是型態的改善;這項產品好像能大大縮短作業的時間,那你的痛點可能便是沒有效率的工作模式。

  不難看出,其實痛點其實跟自己的煩憂或是當下最想解決的事有關,要是有商品能提供解決痛點問題的方案,就可以激起客戶的購買欲。保險商品也是如此,保險業務員只要能用一套有系統性的方法覺察出客戶的痛點,並將解決方案與保險商品作結合,就會大大提升客戶做保險規劃的意願,進而促成。

  痛點行銷的第一步,是要與客戶建立良好關係。扣除緣故客戶,保險業務員與客戶大多是從相對陌生的關係開始互動,然而一般人對不是那麼熟識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防備的心態,這也導致業務員能在客戶身上獲取的資訊相對有限。

  轉介紹而來的客戶,可以事先透過轉介紹中心來預先做好與準客戶相關的功課,像是瞭解準客戶的喜好,又或是經濟、婚姻、身體狀況等資訊。當資訊愈豐富,準客戶在業務員心中的形象就會愈具體,在實際經營時就能提前做好準備,甚至是投其所好,如此就能讓自身與準客戶的關係快速升溫。
此外,轉介紹中心通常也與準客戶較為熟悉,而他會介紹客戶必定是其來有自,業務員可以詢問介紹的緣由,是有想瞭解的商品,又或是有什麼亟需解決的問題?如此不僅能讓未來的經營更有方向及聚焦,也能提升展業的效率。

  高效率的經營模式不僅對業務員來說可以提升從業經營與績效,在無形中也能解決客戶內心可能潛藏的另一項困擾:不少人會抗拒與業務員面談,無非就是「怕麻煩」,覺得會花很多時間,要是能快速切入問題與需求,與準客戶間有快捷的交流,也會順帶降低其對規劃的抗拒感。

  倘若是陌生開發認識的準客戶,則可以先透過社群媒體加深認識,無論是FB還是IG,都如同走進他人內心世界的大門。透過細看對方分享或是發布的內容,就能略知對方的喜好,迅速找到話題及共同的語言。

  要特別留意的是,業務員不要有太過功利的心態,一心只想簽單,這種想從對方獲取好處的想法一旦被發現,就很難再經營下去了。其實客戶都是很敏感的,最好的方式便是把客戶當作朋友來相處,當你真誠以待,客戶也才會以真心回應,與你分享更多關乎自身的細節,也才可能發現客戶內心深處的痛點。

  當與客戶關係變緊密後,可以透過時事及特定話題的分享來觀察客戶的反應。舉例來說,要是平時客戶聊天時反應平平,但在分享報稅相關的內容時,對方馬上滔滔不絕地抱怨,便可以從客戶的舉止看出他相當在意稅務相關的議題,業務員就能以此延伸,進一步分享稅務相關知識,一步步找出客戶的痛點。

  此外,不同年齡層客戶在乎的事情也不同,年輕族群大多對醫療規劃較為無感,而對財務規劃則相對重視;中壯年族群工作相對穩定,則會擔憂突發疾病與意外破壞原本的生活品質,同時也開始規劃子女教育基金;老年族群重視健康、長照議題,以及資產傳承,也會想投身公益、回饋社會。

  除了用「年齡」來劃分外,不同資產數額的客戶所思所想也不完全相同。像是高資產客戶會更重視稅務相關的議題,而中產階級客戶則可以從勞保退休金試算來切入談話。可以發現,客戶隨著年紀、資產量,甚至是職業的不同,痛點也會有所變化,業務員若想精準掌握客戶痛點,在與客戶建立關係的環節就要做足功課,否則即便規劃再用心,也只能是隔靴搔癢。

  而想要增加展業的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客戶分類與分群,像是有一位客戶A年齡35歲、有還沒上大學的小孩、是公務員、家中有失智長輩……,當客戶的「標籤」愈多,業務員就能進行更精細地分類。舉例而言,當看到子女教養相關的議題時,就能將帶有「有還沒上大學的小孩」標籤的客戶找出一同發送,後續將話題引導到子女教育金準備的內容就更能引起興趣,成功簽單的機率也會大幅增加。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