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粉絲專頁

使用者討論:Kensou

分享此網頁到Facebook
分享此網頁到Plurk
分享此網頁到百度搜藏
分享此網頁到Twitter
分享此網頁到Del.icio.us
最近作者:ALL 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15:25 ;歷來作者:KensouBones其他...
台灣棒球維基館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編輯] 黃暐傑(199309)

  • 方便問ETA是指甚麼嗎?如果是原本被修改的預計登上大聯盟時間的話,我覺得是改回來比較好喔。--ALL (討論) 2017年7月30日 (日) 19:46 (CST)
  • 球探報告中ETA是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預計到達時間)的縮寫,指預計上大聯盟的時間,原本那樣也是我寫的,後來覺得整句太長,會超出一行到第二行一點點,有點浪費空間...,所以才想改回英文縮寫,比較簡潔。 --Kensou
  • 原來是這樣。那你覺得要在頁面下加註ETA是甚麼意思嗎?不然我想很多人都會看不懂吧。--ALL (討論) 2017年7月31日 (一) 15:25 (CST)

[編輯] MLB亞洲球員數據

  • 以後身高體重數據都以MLB官方網站資料為準,中文版還揪甘心換算好了,請不要再拿日職過期的舊資料來改了。你知道上原的資料是2008年的嗎???--Bones (討論) 2014年10月03日 (五) 14:55 (CST)
  • 上原日職最後一季雖然已是6年前2008,但並不影響,他當時已經33歲,原資料是186公分,2009年到美職,由於英制單位轉換誤差的關係,讓他在34歲時"再次發育"變成188公分,你不會覺得不合理嗎? 而像藤川球兒,維基過去的資料一直都是184公分,對英制單位來說也是尷尬的數字 (介於6呎和6呎1吋中間),結果去年33歲到美職後,也因單位轉換誤差的關係,被改成183公分。身高並不像體重會有一直變動的問題,除非該球員是在高中後就到美職,還在成長期有可能再長高,不然多數人在22歲之後身高怎麼可能會再變動。
    美職由於使用英制單位,轉換回公分,只會有這些數字,5呎9吋=175、5呎10吋=178、5呎11吋=180、6呎=183、6呎1吋=185、6呎2吋=188、6呎3吋=191、6呎4吋=193、6呎4吋=196...etc,如果球員身高不是剛好是這幾個數字,就會有轉換的誤差,沒有原本公分單位精確。那些轉美職的亞洲球員,自己都是從日職時期就再看,資料都曉得,也有日職官網原資料做為依據,結果到美職後,因英制單位轉換回公分的關係,身高資料都不正確了,如果是不曉得該球員原資料那就算了,既然知道該球員原本正確的資料,卻不更改回來,那就是將錯就錯了不是嗎? --Kensou
  • 他們現在所效力的聯盟是美職,那就以該聯盟的資料為主,即便有換算誤差也僅止於一吋內的差異。但是引用舊日職資料連帶也會影響變數更大的體重數據,這不是換算誤差可以解釋的。其次引這則新聞,像這種例外不是沒有,MLB也會每年重新進行健康檢查,別說換算了,就連測量的時候也可能測到不同數據。這種會變動的數據一向就是以最新資料為準,一直紀錄到退休才停止紀錄。因為球員目前都在美職,當然以美職為準,再說就是因為身在美職對我們來說本來就是狀況不明,2008年的日職資料對我們來說即使是正確也是舊資料。此外,誰能保證日職資料正確?--Bones (討論) 2014年10月03日 (五) 23:24 (CST)
  • 不好意思,我介入一下,你和Bones的觀點都沒錯,身高的確誠如你所說,過成長期要成長挺難的,除了一些特例。但是,體重則不然,其實身高就照日職的登錄,無所謂。但是希望體重能夠按照最新資料登錄,即使是換算過的,影響其實不大。--Archi (討論) 2014年10月3日 (五) 23:50 (CST)
  • 沒有吧那數據就是球員在哪裡就是用那的資料啊 換算有問題嗎? 現在球員在美國當然是看MLB給的數據 看日本維基 日本旅美球員也是用呎吋磅換算啊 你是在堅持什麼啦XDD--銷牽筆基 (討論) 2014年10月4日 (六) 00:49 (CST)
  • 體重會常變動,的確應依據最新資料,這我一直都沒意見。我只是對身高部分,多數都是轉到美職後,由於英制單位轉換的關係,而跟原來的資料有誤差,所以覺得要依球員日職時期以公分為單位的身高資料,才是最準確的。如果要依英制單位X呎X吋轉換來的公分資料,那只是將錯就錯而已。 --Kensou
  • 是在將錯就錯什麼啦 球員資料有個出處就好了啊 有出處有最新資訊就按照他給的資料改啊 MLB每年也會修正球員的身高體重 看下來只是覺得你對英制單位很有意見而已-____- 你也可以去日本維基看看這樣啦--銷牽筆基 (討論) 2014年10月4日 (六) 11:17 (CST)
  • 不要拿什麼成長期過了不會變動來說啦,MLB球員的資料每年變的也不只體重而已,Pedroia 23歲上MLB報5呎9現在報5呎8;Altuve小聯盟5呎7,21歲上MLB報5呎5,今年報5呎6;像上原在進紅襪前一直是報6呎1去了紅襪變6呎2,這一定不是什麼拿日職數據換算英制的問題,運動員的數據根本就是看"當下"是怎麼包裝的 = = ...。(Mlbnpb)
  • 不會變動指的是球員的"實際身高",多數西方美洲球員為了讓本身資料條件更好看,對身價有助益,而去灌水多報1~2吋做身高資料的變動,報得是穿鞋量的身高而非實際身高,這也是普遍都知道的事,像郭泓志2006時資料都還是182公分,但旅美後期也像其他西方球員一樣多報身高,報到6呎2吋,有遇過郭泓志本人的都知道他實際身高約182絕對沒超過185,所以我說如果是不曉得西方球員原資料那就算了沒辦法,但亞洲球員都有前一時期的身高資料可參考,既然棒球維基是以公分為單位,為何要繞一圈依英制單位轉換過來的公分資料? 也不會像上原的資料會有186→185→188的情況,上原會從6呎1改報6呎2,不就是英制單位轉換誤差的關係,他的原資料是186公分,報6呎1時會少1公分,改為6呎2就不吃虧了,184公分的藤川若未來留在美國說不定也會改報6呎1才不吃虧。連結 這是去年經典賽MLB官網中華隊的資料,潘威倫182公分報6呎(183)、黃欽智190公分報6呎2(188)、王鏡銘176公分報5呎10(178),都顯示出英制單位沒有公分單位精確,常會有轉換誤差的問題。 --Kensou
  • 最好是亞洲人在亞洲就沒灌水啦,會不會太好笑~XD 陳偉殷新聞都說過自己180結果日職他報182,和田毅成名後也說過自己才175日職報179,中職也是陽建福進職棒報176現在都報到179了,你的論點要成立那也只能建立在亞洲球員在亞洲都不灌水的~你說有可能嗎...?(Mlbnpb)
  • 我何時說亞洲都不會灌水了,至少亞洲都還是以裸足的身高資料為主,當然會有少數身高不突出的球員會多報一點,只是不像美國職業運動球員的身高資料基乎是報穿鞋的高度,跟裸足的實際身高會差距灌水到1~2吋(3~5公分),連結 新聞說陳偉殷到日本兩年他長高2公分,照片 藤川與和田,我覺得和田179差不多,不曉得你說的實際是175有無依據? 阿福之前的資料是176,現在改179的確是灌水,阿福這狀況就和郭泓志及西方球員一樣,擺明灌水,和目前所爭議的那幾位從亞洲轉到美職的球員,是因轉換英制單位再被轉換回公分,而造成的誤差,case並不同。而資料灌水的,我的立場是如果知道原資料的,當然儘量能改回更正,符合實際最好。 --Kensou
  • 你的所謂原資料依據講白了就是,你認為(灌水的)A資料(單位公分)一定比(灌水的)B資料(單位英吋)可信非常多,這不矛盾嗎?"至少亞洲都還是以裸足的身高資料為主"你這主觀認定實在是異常的不客觀,有在注意業餘棒球就會知道現在連台灣的高中球員都會灌水資料尋求更好的職棒機會了,球界根本是天下一大灌,你的主張立足點在...? "你覺得和田179差不多"他節目上就公開說自己175了...有必要經過你感覺嗎...? = = ...(Mlbnpb)
  • "目前所爭議的那幾位從亞洲轉到美職的球員,是因轉換英制單位再被轉換回公分,而造成的誤差"那你要不要解是一下西岡剛日職182旅美報6呎1,藪田安彥日職183旅美報6呎2是怎樣的轉換來這麼大"誤差"?分明就是包裝數據愛灌就灌吧...(Mlbnpb)
  • 和田實際是175你沒提出證明啊... 因為杉內的身高是175,川崎是179(日職官網是180 但他個人網站寫179),和田與他們合照,和田179差不多啊..,Google了他與身高182的陳偉殷松坂的合照,都只矮了一些而已。
    西岡和藪田沒有在最近我們爭議的幾位球員裡面,他們兩位的狀況是和阿福、郭泓志一樣,球員自己存心多報,你分出這兩種case的差別了嗎? ex:西岡如果是轉換誤差的狀況,他會變成報6呎 (因為182轉英制只能報6呎),轉換回公分變183,與原資料182會有轉換的誤差... 。而既然你都知道西岡和藪田美職的資料是灌水包裝或是穿鞋量的高度了,你覺得應該用日職原資料比較對,還是將錯就錯,用美職灌水包裝後的資料比較對? --Kensou
  • 所以你怎麼判斷西岡.藪田是灌水,上原就一定是"誤差"?你"覺得"誰灌水誰就是灌水,你覺得誰"誤差"誰就是誤差,在資料處理標準上缺乏"統一性",上面也說過你要認定日職"原資料"比較正確那也要建立在亞洲人不會包裝資料上(這根本是ooxx)...和田的話年代久遠的節目也沒人放網路,不過他可是你的成長期論裡老老的大學球員就是(Mlbnpb)
  • 我想不然直接辦投票決定,否則這樣下去也不會有結果。--Bones (討論) 2014年10月05日 (日) 13:21 (CST)
  • 我的想法一直是之前說的如果知道該球員的原資料,儘量能改回更正,符合實際最好,若不知道就算了沒辦法,既然棒球維基是以公分為單位,為何要繞一圈依英制單位轉換回來的公分資料? 何必這麼麻煩,像西岡、藪田不就又改回原本日職官網的資料,英制轉回公分又常有轉換誤差的問題,經典賽資料黃欽智190公分報6呎2(188)、王鏡銘176公分報5呎10(178),上原的狀況跟王鏡銘一樣,報6呎1會少1公分,當然改報6呎2才不吃虧還賺2公分,但已經失準了。日職的原資料只要你有依據,你要認為是灌水包裝的也可以,ex:川崎可依他個人網站的身高資料做依據。 --Kensou
  • 那井口回日職報高,岩村回日職報矮按照"你的觀點"要怎麼解讀呢?你是該要說一定要拿他們"旅美前"的"原資料"才是正確的?(Mlbnpb)
  • 覺得應以公分為單位的官方身高資料為主,畢竟不會有英制單位轉換的誤差,當然可能有少數球員回來後,資料繼續延用美職的資料,因此在旅美的前後,公分單位的身高資料會不同,例如郭泓志回來後,中職官網、球隊官網資料都延用美職時的6呎2(188公分),你明知道他本人絕沒這麼高,那資料是他旅美時多報的,但你也沒其他夠客觀的資料做依據,該球員對外公開的資料就是如此,當然也只能依那為主,井口和岩村也是,日職官網、球隊官網、個人官網都是報178公分跟175公分,就依那為主,即使你知道某球員資料有變,官方資料都改了也無依據啦,至於要不要相信那資料就看個人囉。 --Kensou
  • 幹你到底是想怎樣!投票開了兩週沒個意見,現在結果出來了又要硬改那套!不要跟我說什麼沒看到,我還特地請Rocio把投票連結放在首頁,結果就在這邊啦。--Bones (討論) 2014年10月05日 (日) 23:33 (CST)
  • 算了 我的確沒看到,我不會先經首頁的,你若沒在這留言,我真的一直都不知道,我連有票選都不知,反正在美職有差異,回日職多是又再改回,沒回日職就像大松井,資料一直是美職多報的。 --Kensou

[編輯] 台灣棒球維基館志工隊邀請

  • 親愛的使用者您好:本館為了擴大參與面並增加社群自治與使用者互動,誠摯邀請您加入維基館志工隊--Fumetw (討論) 2013年5月28日 (二) 14:19 (CST)

Kensou,您好!歡迎來到台灣棒球維基館

  這裡的頁面人人可編輯,您已註冊了帳號,所有貢獻都會自動記錄!更強烈建議您在『您專屬的用戶頁面』中稍微簡介一下自己,也好讓大家認識您這位新朋友。若您本身有經營與棒球相關的部落格,非常歡迎您於導航區的「棒球部落」新增連結。

  您可在此自由編輯,編輯內容請勿違反「本站宗旨」及「版權規範」,閱讀一下「幫助」或「常見問題」可以瞭解編寫原則,也可到「沙盒(測試區)」練習一下。如果您有任何編輯方面的問題,歡迎到「編輯討論」發問或者也可詢問管理員。希望您會喜歡上這裡。

小提醒

  1. 不知如何留言嗎?點選每個頁面的「討論」即可,別忘了留下您的名字哦。
  2. 不知要從何下手嗎?請參考我要如何編輯頁面呢?,另請遵循編輯範例之格式來編輯想編的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