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做夢好嗎?大腦為何要做夢?研究:這樣影響睡眠品質|經理人八分生活

夢的解析:怎樣算是常做惡夢?如何迎接「好夢」在今晚降臨?

八分生活 Vincent
Shutterstock

「做夢」是一件好事嗎?如何讓自己能常常睡好覺、做好夢?

做夢非常神祕,根據研究,夜間正常睡眠平均會做夢兩小時。睡眠基金會(Sleep Foundation)表示,做夢可能有好夢、惡夢,甚至你不知道在幹嘛的夢,這些都反映著你的大腦正在組織一段意識,意識內容往往與清醒時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延伸閱讀 / 疫情升溫,72% 上班族曾在「床」辦公!對睡眠品質、身體有何影響?

人為什麼會做夢?快速動眼期睡眠 REM 是什麼?

《現代醫學》(Modern Medicine)期刊表示,睡眠是人類大腦休息的時間。既然腦袋要休息了,為何還會做夢?事實上,睡眠周期中有稱作「快速動眼期睡眠」(rapid-eye-movement,以下簡稱 REM)的階段,大約發生在入睡後 90 分鐘,整個周期約 10 分鐘。在此階段,眼球快速活動著,腦袋也很活躍,但肌肉是癱軟的、無法反應。

專家曾做過實驗,若喚醒正處於 REM 時做夢的生物,等他再度入睡時,仍然會回到該周期並做夢,顯見做夢是無可避免的。(延伸閱讀 / 枕頭選得好,睡覺沒煩惱!4 點購買指南,擊退失眠、肩膀與頸椎痠痛

做夢的好處:促進大腦記憶、認知與情緒功能

為什麼人會做夢?各方專家爭論多年,不過大量證據顯示,做夢能促進大腦記憶、認知和情緒功能運作。做夢時腦中的紅血球會增加,活化腦細胞,對於老化的腦或恐將失智的人來說,更是一件好事,能推測做夢是防止腦袋僵化的功臣之一。

也有其它研究指出,不少夢境都是超現實的,如果做到超現實的夢,代表你的大腦正建構突破日常格局的思考,對於激發創意思維很有幫助。甚至,有時候做夢還能想到你清醒時想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做夢會不會影響睡眠品質?怎樣算是「常」作惡夢?

做夢會不會影響睡眠品質呢?答案是會的。如果做美夢,其實有助於活化腦部,不過如果夢見令人恐懼、感到威脅或創傷,甚至因此驚醒的「惡夢」,那可要注意了。

做惡夢很正常,但有些人一周會做 2~3 次惡夢,或一晚做兩次惡夢,頻率就有點太高。頻繁地做惡夢會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和清醒時的體力、情緒,甚至有人會開始迴避睡眠,拖到不得已才會睡,導致失眠或睡眠不足。如果遇見這樣的情形,記得求助睡眠專科。

睡好覺、做好夢的祕訣:建立好的就寢環境、生活習慣

那我們該如何睡好覺、做好夢?首先,睡前別攝取咖啡因和酒精,以免讓大腦無法正常休息;再來,確保睡眠環境全暗、無任何光源,最好睡前兩小時就讓房間昏暗,培養睡意;室內溫度也別太高,18~22℃ 是最容易入睡的溫度,體溫偏高反而不容易入睡。

另外,養成固定時間入睡、起床的習慣,別因為放假就特別晚睡或晚起,讓身體記住規律時間要睡覺,能幫助提升睡眠和夢境品質。

如果真的睡不著,建議起床做點別的事,別躺在床上等待睡意,因為大腦必須認知到床就是入睡的地方,不該讓你醒著,也比較符合 睡眠衛生。可以起來讀書、去客廳晃晃。(延伸閱讀 / 在家工作常睡不好?睡眠專家:小心 6 種壞習慣,害你離夢鄉更遠

參考資料 / Ladders、Sleep Foundation、Advanced Sleep Medicine Services、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