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銀行】eDDA收費風波後一年 在虛銀入錢更容易還是更難?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20511

【虛擬銀行】eDDA收費風波後一年 在虛銀入錢更容易還是更難?

博客

發布時間: 2022/05/11 17:13

最後更新: 2022/05/11 17:29

分享:

分享:

在上年3月初寫完虛銀eDDA 戰情況, 3月下旬市場便傳出消息,指 eDDA收費風波暫告一段落,各銀行就eDDA「轉錢」所徵收的費用,由以往「一刀切」改為「分層收費模式」,即是單次過得少、手續費就付得少,銀行間費用結算亦由各自各收,變成由HKICL中央結算,每月向各銀行發出賬單,大家便不會有爭執,亦不要拖數。

所以自上年3月開始,如果銀行不甘願被對手欺壓,又因為不能再拖數,都紛紛斬纜,或者在「分層收費」之下,大幅減低每次入錢的限額,寧願叫客人分10次入錢,用盡低層收費,都不讓客人一次過存入大數。一年過去,用虛銀服務的時候,入錢到底是容易了還是困難了呢?一齊同大家更新一下。

眾安銀行:清單基本不變,增兩間虛銀

截至2022年2月24日,眾安銀行(ZA Bank)總共支援13間銀行的eDDA服務,包括上年已支援的12間(滙豐、渣打、中銀、恒生、招商、交通、中信、集友、南商、創興、星展、Mox)以及新增的虛擬銀行Livi Bank。另外,早前亦預告本月會新增一間虛銀天星銀行(Airstar Bank)。

限額方面,根據記錄,去年2月底除了滙豐、中銀、恒生為上限1萬元之外,其餘上限為100萬元。但一年過去,只有Mox Bank、Livi Bank、天星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創興銀行合共6間銀行有100萬元額度,星展銀行、集友銀行和恒生銀行就有1萬元。而恒生銀行更會在本月下調至2,000元,其他銀行就劃一只得2,000元。即是如果大家要存入1萬元的話,就要分5次入錢。

點擊圖片放大

Mox Bank:情況與眾安相似,母行成唯一逃生門

一年過去,Mox支援eDDA的銀行由8間變成9間,包括ZA Bank、渣打銀行、中銀香港、中信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東亞銀行、星展銀行,再加虛擬Livi Bank。最值得留意的是,Mox Bank最少由上年3月開始,已經沒有再支援滙豐及恒生兩間大行,方便程度一定比ZA Bank差少少。

在存款上限方面,就只有虛銀ZA Bank、Livi Bank,以及母行渣打銀行有「無上限」限額,其他就一律2,000元,即是要由傳統銀行放錢入Mox Bank,渣打是唯一逃生門。

點擊圖片放大

WeLab Bank:劃一2,000元,同是虛銀都無例外

WeLab Bank支援eDDA的銀行維持在9家,包括 Mox Bank、ZA Bank、滙豐銀行、渣打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創興銀行、星展銀行、大眾銀行。根據記錄,與去年比較少了中銀,但就多了星展。

WeLab Bank比較特別的是所有eDDA單次上限為2,000元,即使同是虛擬銀行都沒有例外!WeLab Bank的官網上更寫明:「如果你想重覆轉賬,可以設定多條自動入錢規則以減輕不便」,即是該行都知道「不便」,要大家見諒一下。

點擊圖片放大

Livi Bank:在多間銀行中,用eDDA最方便

Livi Bank於過去一年支援eDDA的銀行列表並無變動,維持在14間,包括虛銀Mox Bank、ZA Bank;滙豐銀行、渣打銀行、中銀香港、恒生銀行等四大行;中資銀行代表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集友銀行、創興銀行、東亞銀行、大新銀行、星展銀行。

上限方面所有銀行一視同仁,單次上限和每日上限為10萬元。事實上,10萬元額度好足夠。在e-banking 的環境下,好多銀行因為保安原因,每日網上轉賬上限為10萬元或以下,相信很多人都不太需要用到100萬元額度那麼多。

點擊圖片放大

虛銀用戶需駁腳才能轉錢

在各家虛銀eDDA覆蓋的銀行和限額都不一致之下,有時需要「駁吓腳」才能轉錢。例如想在渣打銀行轉20萬元到ZA Bank,除了可以直接打開渣打銀行e-banking「推錢」去ZA Bank之外,亦可以選擇先在Mox Bank從渣打銀行「拉」一次錢,再在ZA Bank從Mox Bank「拉」一次錢,即是透過Mox Bank的渣打無上限 eDDA做一次駁腳,就完成了。

這樣做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好多時各銀行的「推錢」上限都會比較低,而因為「拉錢」必需要同名戶口先做到,所以如果撇除eDDA成本問題,eDDA的轉賬上限理論上會比較高,所以大家會在上表見到100萬元甚至「無上限」的轉賬額。

一張圖看透入錢秘道

點擊圖片放大

 

【文章來源:華田銀行;已獲授權轉載。原題:銀行閑談 (170) — 虛銀 eDDA 戰更新 — 一年過去虛銀入錢係易咗定難咗呢?】

【關於作者】
兒時夢想做i-banker,結果做了bank worker,還要是retail那種。過去在各大小銀行不同部門流徙,叫人借錢、催人還錢、審批貸款、出股票app、出借錢app、出信用卡、廣告策劃、銷售管理、分行佈點、生物認證、電子排隊、機器學習、敏捷開發,到現在還未安定下來。不懂財經、不懂經濟,只想談一下「銀行」這回事。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Wallace Tin

欄名 : 華田銀行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