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平安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访妻制"?

"访妻制"意思是一个男人和妻子结婚后,双方并不住在一起,而是丈夫有需要的时候才到妻子家里去。相比中国的文化传统,实在是很讶异的事情,平安时代的日本政治…
关注者
63
被浏览
34,594

5 个回答

最近正好在看这方面的书,虽然现在主流认识还是认为平安时代是访婚制为主,依据主要是高群逸枝的《招婿婚的研究》。但是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提出异议,认为夫妻同居为主,丈夫家出房子和妻子家出房子都有,高群逸枝当年故意把夫家出房子的例子无视了……

所以现在对这个问题,还有待继续研究。

这个问题不准确,“访妻制”在平安时代有,并且很流行,但不是出现。实际上,“访妻制”在日本出现得很早,可以追溯到他们历史确切记载的“古坟时代”,到“弥生时代”非常盛行;一直到明治维新前都还有这种习俗。这起码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日本的历史没有他们吹的那么久远;二、日本的婚姻传统很原生态;三、日本贵族在两性关系上很会为放任找借口。


一、什么是“访婚制”

所谓“访妻制”如同我国少数民族现在还流行的“走婚制”,但是具体的形式略有差别。访妻婚又称妻问婚,这种婚姻是夫妇别居,就是男女不组成家庭,而是分别住在自己的家中,当然,他(她)自己的家也只有母亲和兄弟姐妹,没有父亲这一说,这些兄弟姐妹是同一个母亲生的,但不一定是同父的。“访妻”时,男方都是天黑以后进入女方家中,时间短的住一晚就走,时间长的也就住几天。如果女方生育了孩子,男方要给女方一定的生活费用,但孩子和女方一起生活,这时一个只有母亲的家庭成立了。



当然,一日夫妻百日恩嘛,访妻制在实行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男方可以有多个走访的对象,而女方一般只在家里接受走访,不过她们也可能有多个来访对象;比如男方不喜欢女方,不再来访,或者因为别的原因,长时间没有走访,这段婚姻也就结束了;比如女方实际上可以拒绝接受某个男子的来访,或者拒绝以前来访过的男子再访。所以,访妻制实际就是群婚制的一种变种。


由于访妻制的特殊性,这就造成了一个家庭中兄弟姐妹关系的复杂性:有同父同母的也有同母异父的;在不同的家庭中,又会有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存在。由于不在一个家庭中间共同生活,所以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感情比较淡漠,而在同一个家庭中生活的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感情都比较亲密。



显然作为母亲,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这对她的孩子今后的婚姻又造成了影响。实际上在日本,同母的兄弟姐妹之间很亲密但不可能有超越以外的关系,而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就不一样,因为没有母亲的影响,即使长大后的访妻,他们之间仍可能发生关系。所以,对于近亲的释义,日本古代有它自己的理解。



二、“访婚制”实际是母系社会的特点,是女性地位的体现

人类发展过程中,婚姻制度也在不断变化,最早的原始社会,基本是一种群婚制,后来发展到“走婚”、“访妻”,实际这是母系社会的传统,是女性社会地位高的体现。只有女性才能生儿育女,组建家庭,一家之主是“母亲”。这时的婚姻实际就是一种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婚姻。

再后来,男性成了生产活动的主力,家庭组成也发生了变化,男性成了家庭的决定权威,“一夫多妻”倒是保留下来了,“一妻多夫”没有了。现在是“一夫一妻”的婚姻,据说将来可能会发生变化,毕竟几百年的时间在人类发展史上只是一瞬间。

“访妻制”正说明这个社会变化的时间不长,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还像母系社会那样比较比较高。日本的历史他们自己说有很长时间,五万多年。他们的历史记载有《古事计》、《日本书记》,实际这两本书都是神话,和我们的《山海经》差不多的书,作为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历史就勉强了。他们真正确切的没有争议的历史应该是“绳纹时代”的考古发现,这就是一种结绳记事的时代,距今约一万年。


“访妻制”在日本的“弥生时代”很盛行,“平安时代”很流行,正好说明日本的历史实际并不是特别长,他们的婚姻制度还没有脱离母系社会的样板。这也间接说明了他们史书中为什么有八代天皇没有记载,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这八代天皇,但古代的史官要编书,还要编的长久的年代,只好硬加上许多没有过的时间。日本现在也有人在研究“阙史八代”,他们越研究越奇怪,因为非常确切的历史记录总是指向一个叫“徐福”的人,是他给日本带来了农业文明,再以前的历史几乎就是传说和神话。

三、日本史料记载的“访妻制”传统

日本史书对“访妻制”有很多记载,尤其日本有名的“源氏物语”记载得更是详细,这是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紫式部的作品,说明“访妻制”在平安时代的贵族中还是比较流行的。《源氏物语》中,男子到女子家夜宿事件正常不过的事,贵族家的男子还对女方有专一方面的要求,而自己却到处“访”,有点向“一夫多妻”过渡。

还是这部书,男方不但“四处访妻”,他们还挑选那些漂亮的、才艺好的女子;而富贵人家也是要求自己的女儿从小多学,精通各种才艺,待人接物做到尽善尽美,这样才能有好的归宿。尽管这时已经有家庭、婚姻,但为什么还流行以前的“访婚”呢?只能解释为:一方面是习俗的流传,他们脱离母系社会并不太久;另一方面。这些贵族更是喜欢这样,明目张胆地寻花问柳、四处留情,不必担负责任和义务,他们把“访妻制”当做借口。



日本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和文学作品《万叶集》里记载的男女婚姻,是逐渐由原始的群婚向“访婚”进化的,而《源氏物语》、《令集解·户令》又是多种制度并行,有“访妻”,也有“择婿”,这就进化到更高一些了。

说了半天,他们到底怎么“访妻”的呢?看看他们的操作,这是我国史书《三国志》里的记载:“其宿作婚姻,言语已定,女家作小屋与大屋后,名婿屋。婿暮之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中国的三国时期大约是日本的弥生时代,可见“访妻”是当时很普遍的事,大家都能接受。

总之,“访妻制”在日本流行很久,起码说明日本社会演变的两个特点:第一:古代日本社会,女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直到平安后期。因为“访妻”制,形成的家庭格局是女性为主。虽然后来的农业社会,女性在体力上比不上男性,但是他们的地位还是得以维持,说明许多的社会活动和农业生产,女性也是主要力量。第二:日本是个岛国,面积不大,但全国范围内战乱不断,小小的日本就要“五畿七道六十六国”,打战是男人的事,家庭是女人维持的,他们这种松散的“访妻婚”就非常合适日本这地方小、国家多、战争频的特点。



“访妻婚”实际影响了日本很久,甚至现在的文艺作品,或多或少还有一点这方面的影子。比如高仓健主演的电影《远山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