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就是我的武器,我只须借法律之力做到最好。”_百科TA说
“法律就是我的武器,我只须借法律之力做到最好。”
作者  李啸天
阅读 5518赞 21

美国人姓马歇尔的名人很多,最出名的是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他是美国的五星上将,在二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后,先后担任美国的国防部长及国务卿。国务卿任上提出的“马歇尔计划”,更是为战后的欧洲复兴提供了强力支持,为此他也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这位马歇尔,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63名。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马歇尔。

大法官马歇尔也有两位,其一是约翰·马歇尔(John Marshall)。约翰是联邦最高法院第4任首席大法官。在担任首席大法官之前,也做过国务卿,对国事了如指掌。身为首席大法官,约翰对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的确立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使原本权威性并不高的最高法院发展成为了宪法的阐释者和捍卫者。

约翰·马歇尔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首席大法官(34年152天),被美国人称为“伟大的最高法院院长”和公认影响最深远的实际上的宪法创制人之一。这位马歇尔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7名,比上面的乔治·马歇尔的地位高多了。不过,说句题外话,约翰·马歇尔任期最长的历史记录极有可能被现任首席大法官小约翰·罗伯茨打破。

罗伯茨自2005年上任,至今已在任上工作了15年,出生于1955年的他截至2020年才65岁,没有意外的话活到85岁问题不大,那样的话再干20年就铁定要打破马歇尔的纪录了。刚刚去世的金斯伯格就活到了87岁。

另外一位大法官马歇尔,是瑟古德·马歇尔(Thurgood Marshall)。论地位,他没有乔治·马歇尔与约翰·马歇尔高,但也赫赫有名,他有一个独特的标签,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大法官。瑟古德·马歇尔,才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正主。

对了,有关姓马歇尔的名人,还有一位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上面三位都是美国人,这位则是英国人,是一名古典经济学家。正是在他的努力下,经济学才从历史学及其他人文学科中独立出来,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还是要说说瑟古德·马歇尔。之所以突然要讲讲瑟古德·马歇尔,还是因为大法官金斯伯格的去世。

由于要了解金斯伯格,我看了有关她的纪录片《鲁丝·巴德·金斯伯格(RBG)》,然后还看了以她为原型的传记故事片《以性为本》。由此,写了一篇标题党的文章《以性为本,她娇小的身躯何以撑起如此大的压力 》。

了解完了金斯伯格,觉得还不够,不过瘾,于是顺延着就把以瑟古德·马歇尔为原型的传记故事片《马歇尔》看了。而且,也有一部有关马歇尔的纪录片性质的影片《瑟古德》,也找来一并看了。

由金斯伯格转而马歇尔,有个好处,就是金斯伯格恰好被认为是“女权运动中的瑟古德·马歇尔”。这是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金斯伯格曾担任诉讼律师和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女权项目的负责人,对女性平权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马歇尔在年轻时也曾为反对种族隔离做了类似的工作,他长期担任“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U. S,(NAACP))的首席律师,对推进黑人平权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金斯伯格与马歇尔对不同层面的平权运动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还有一些共同点。其一,瑟古德·马歇尔被民主党总统林登·约翰逊于1967年推举为大法官,在之后的26年里,民主党一直没有得到机会再次提名新的大法官,直到金斯伯格的出现。

在1993年,金斯伯格由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提名担任大法官时,她已经年逾60,本已到了退休年纪,但还是被提名了,并在之后的27年里都干的不错,甚至成为了美国青年一代的偶像。

还有,接替马歇尔大法官位置的是克拉伦斯·托马斯(Clarence Thomas),尽管也是一名黑人,但是却是一名保守派。而金斯伯格去世后,川普新推举的候选人艾米·康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尽管也是一名女性,但她同样是一名铁杆的保守派。

从肤色与性别上看,接替者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立场却从左猛地跳到右,这种变化还是非常大的。对美国的政治格局与未来,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艾米·巴雷特的被提名,由于参议院被把持在共和党手中,因此被通过的概率非常高,就任几乎板上钉钉,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提名获得通过,现年48岁的巴雷特将是美国最高法院最年轻的大法官,任期终身制的规定意味着她可任职数十年。美国最高法院采取9人制,包括1名首席大法官,8名大法官。而且,是终身制。

在金斯伯格去世之前,最高法院的保守派与自由派之间的比例为5:4。随着巴雷特的上任,这个比例将会变成6:3,使原本已经失去平衡的最高法,立场将更趋保守。而且,现任9大法官中,持自由派立场的斯蒂芬·布雷耶(Stephen Breyer)已经81岁,未来四年内极有可能会退出最高法院。这样的话,如果川普再次当选总统,最高法的立场极有可能变成保守派7:2自由派。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可能会对美国法律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这里只说深度保守派巴雷特,一旦她加入最高法,或将对美国法律带来巨大转向,包括削弱堕胎权、终结奥巴马医改、扩大枪支拥有权和限制监管机构的权力等,这可能会使美国的法律倒退几十年,在某些情况下,会倒退到20世纪30年代新政之前的做法。“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高法院从未如此保守。”

CNN评论说,美国最高法院正处于一场历史性变革的边缘。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提过,美国社会目前正进行着剧烈的变化,近两年女性运动有“Me too”,黑人平权运动有“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BLM)”,中产阶级则有“占领华尔街”运动,再加上民粹主义的泛滥,此外拉美裔也暗潮凶险,甚至直接影响到了选情,美国的社会问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乱成一团。

这种情况下,最高法不仅没能及时跟进社会运动的变化,去倾听社会思潮的呼声,却变得更保守,逆时代潮流而动,真是咄咄怪事。

所以说,随着巴雷特的脱颖而出,美国未来的撕裂感会更加严重。作为灯塔国,这灯塔会射出什么样的光芒,实在让人捏了一把汗。作为副产品,最大的可能,是会让中国人的自信更多一些。所谓不进则退,美国最高法立场上的明显退步,反倒会衬托中国的崛起更快了一些。这是题外话了,不赘。

四、回说瑟古德·马歇尔,作为美国最高法历史上首位黑人大法官。比较吊诡的是,当年正是马歇尔的加入,与此前最高法院里的道格拉斯、布莱克、沃伦、布伦南、古德伯格等自由派大法官一道,在联邦最高法院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自由派多数,自由派与保守派的比例达到了6:3,以首席大法官沃伦为标志并命名的沃伦法院最终得以确立,马歇尔也逐渐成为后沃伦时代自由派阵营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马歇尔的加入,与目前巴雷特的加入,都形成了6:3的格局。只是,前者是自由派占据了上风,这一次是保守派占据上风。历史刚好证明,沃伦法院时期,正好是美国立法最狂飙突进的时代,美国历史上法律发展取得最大成果的时期,恰恰就是沃伦法院所在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也是美国各方面进步最快的历史时期。美国的平权运动在那个时期风起云涌,并取得了巨大成果。

马歇尔在其中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实,马歇尔在没有进入最高法院之前,已经在民权领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漂亮的成绩,这已使他在美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美国最高法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Sandra Day O'Connor)曾经对助理说,“马歇尔是我们之中唯一一位在进入最高法院之前就已经创造历史的人”。

马歇尔也凭借自己的成就,成为了美国黑人民众心目中的三大英雄之一。另两位分别是马丁·路德·金与马尔科姆·X。

这三人之中,最著名的是自然是小马丁·路德·金,他深受大卫·梭罗和圣雄甘地的影响,主张以非暴力的手段化解仇恨,最终实现种族融合,黑人与白人“情同手足,携手并进”。马尔科姆·X则截然相反,作为“美国头号黑人怒汉”,他讨厌“别人打了你的左脸还把右脸凑上去”的逻辑,强调以牙还牙,甚至主张武力暴动。瑟古德·马歇尔,作为一名律师,既不看好小马丁·路德·金的和平抗议,又反对马尔科姆鼓吹的暴力抗争,他认为前者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变革,后者往往适得其反。

他主张通过司法的形式消除种族歧视,推动社会公正——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严格来说,马歇尔并不算一个民权运动家,但他在美国最高法院打赢的一场场官司是美国民权运动最大的推力之一。对此,最高法院大法官刘易斯·鲍威尔(Lewis Powell)说:"瑟古德·马歇尔为带领我国走出种族隔离的荒原而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任何美国人所无法比拟的。"

五、马歇尔一生为黑人平权运动做出过许多实绩,影响大案件的就包括“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默里诉皮尔逊案”、“钱伯斯诉佛罗里达案”、“斯韦特诉佩因特案”、“麦克劳林诉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校董会案”等等。尤其是“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更是直接结束了美国学校合法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但《马歇尔》作为传记片,却没有选择上述大家耳熟目详的案件,而是选择了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案件展开对他的形象刻画。

影片故事背景发生于1940和1941年间,马歇尔作为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中的一名民权律师,往来于美国各地,为需要帮助的黑人提供法律帮助。故事发生地在康涅狄格州,斯特林·K·布朗饰演的黑人男子斯派尔是一名白人家庭的雇工,他被控强奸他的女主人埃莉诺(凯特·哈德森饰演)。马歇尔因为不是康涅狄格州的律师,因此不能担任本案的律师,于是他找来当地的一名白人律师山姆·弗里德曼(乔什·盖德 饰演)来担任律师,自己则作为协理人员,一同介入到这起案件中。

那时候,太平洋战争尚未爆发,美国还处于战前的状态。我们都知道,美国黑人的地位是在二战后才发生变化的,至于二战前,还是铁板一块。马歇尔受理此案,几乎毫无胜算。但是,马歇尔却自信满满,笃信一定能赢。不得不说,马歇尔做律师是有天分的。在影片中,双方律师有权选拔陪审员,结果,马歇尔拒绝了一名黑人,却选择了一位衣着光鲜的女士。连弗里德曼都大惑不解,马歇尔解释说,那名黑人会为了彰显自己而判处斯派尔有罪,但那位女士在面对法官的问询时采取后仰姿势,是防范的,而弗里德曼问她话时却面带微笑,她一定不会屈从法官,而会采取独立的判断,会作为有利于斯派尔的判决。我们看到,马歇尔拥有一种天才般的敏锐直觉,能够读懂每一个人。不是心理学家,却胜似心理学,一眼之下,就能从对方的微表情、衣着等方面直击人的内心,然后迅速做出判断,并给出合理的选择。

在这个案件中,起初白人女主埃莉诺控诉黑人雇工斯派尔在她洗澡时潜入她的卧室,等她从洗澡间出来后,就将她扑倒强奸了。一次之后,又来了一次。然后,还要杀人灭口,开着埃莉诺家的汽车,将她捆绑了后扔在后车座上。直接开到了一个河边,将她抱起来扔到了河里,并往下投石头砸她。好在,斯派尔离开后,埃莉诺自己挣脱了束缚,从河里爬出,并求救。斯派尔却坚称自己没有做。而且,他有不在场的证明。因为,他开车在路上的时候,碰上了一名警察。那名警察拦下了他,并做了纪录,可以证明埃莉诺并不在车上。因此,马歇尔与弗里德曼作为斯派尔的辩护律师,坚信埃莉诺是在诬告斯派尔,自己的委托人是清白的。而埃莉诺的代理律师威利斯(丹·史蒂文斯 饰演)则顽固地认为这是一个铁案,黑人就是杂种,就是坏蛋,肯定就是他干的。何况,斯派尔之前就有案底,是个不清白的人。不仅威利斯这么认为,当地的报刊,当地的居民基本上都是这么认为的。形式看起来,对马歇尔与弗里德曼并不利。

随着辩控双方的交锋。马歇尔发现问题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不仅埃莉诺在撒谎,而且斯派尔也在撒谎。在马歇尔的逼问之下,案情真相最终浮出了水面。那天晚上,埃莉诺坐了丈夫的汽车回家,她一直生活在丈夫的阴影之下,而且当天还受到了他的暴力攻击,脸上挂彩,心情更是差到了极点。作为外地移居过来的人,埃莉诺在当地也没有什么朋友,心情无处发泄,极度郁闷,非常压抑。在她抵达家时,作为佣人的斯派尔为她开了车门,目睹了她一脸伤痕及疲累的状态。等埃莉诺去洗澡,斯派尔就等在室外。他原本是关心埃莉诺,看她是否需要帮助?斯派尔不像案情所说的早就潜在市内,心怀预谋。他其实在门外,而且是敲了门的。此时的埃莉诺,尚未走出心中的阴霾。当她打开房门,看到一脸关切的斯派尔,就不自觉地心一软,倒入了他的怀抱。主动吻了上去。血气方刚的斯派尔,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当大白妞主动送上门来,自然就没有拒绝温香软玉抱满怀的机会。于是,他们就在女主人的房内,为掌疯狂地鼓掌了一次。然后,趁着兴致,又来了一次。兴意阑珊中,门外突然响起了狗叫的声音。埃莉诺,就怕了。她以为有人来了,会发现她与一名黑皮肤的下人一起鬼混的事,吓慌了神。斯派尔安慰她说没有什么的,不要怕。但埃莉诺就是怕了,非要斯派尔带她出去。

斯派尔就开着埃莉诺丈夫的车带着埃莉诺出去兜风。埃莉诺坐在后座,斯派尔开着车。结果,遇到了巡警。巡警觉得这大晚上的,一名黑人开着一辆豪车在路上逛荡,这车肯定不是他自己的。于是,就拦下进行盘问。斯派尔让埃莉诺躺在汽车后座上,自己来应对警察的问询,说车是自己主人的,马上要送还,所以才这么晚在路上。警察没有发现埃莉诺在后座,斯派尔的回答听起来也没啥问题,就走了。但埃莉诺还是不淡定。等车到了河边,她要斯派尔停车。一想到自己脑袋犯浑,居然跟老黑厮混,还搞了两次,就觉得羞愧难当。而且,她非常害怕自己会就此怀孕,进而生下一个黑皮肤的小孩,到时就真的有口难辩了。想想与其那时候颜面丢尽,不如现在就一死了之。于是,埃莉诺自己在公路桥上,往河里跳了下去。斯派尔看到这样子,自己也没有办法,就开车走了。而埃莉诺早年是游泳健将,当她落到水里之后,马上就后悔了,本能促使她开始自救,便游回了岸边,并拦车喊救助。埃莉诺没有死成,但是事情总得有个说法。于是,她就谎称是斯派尔强奸了她,然后要杀人灭口。而斯派尔之所以撒谎,是害怕真相被捅出来,他一个黑人睡了女主人,很可能会被其他愤怒的白人打死。

最终,陪审团裁决黑白主仆之间为爱鼓掌属于两厢情愿,斯派尔不构成强奸,被当庭无罪释放。这个案件并不复杂,稍微追查一下就会搞清楚端倪。毕竟,埃莉诺的谎言太过于明显。但在种族歧视普遍存在的时期,大家也都不愿意去追寻真相到底是什么,而是出于成见,先入为主地就做结论,以为黑人压根就不是好东西,一定是他们干的。只有马歇尔能够抽丝剥茧,逼出了真相。尽管这个案子,表面上看他不是主角,但他却是最大的功臣。通过《马歇尔》一片,可以窥见到瑟古德·马歇尔作为律师,对案件的把控状态,还有一丝不苟的精神,都是后世律师的典范。至于本案对平权运动的影响,本案倒也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但细节上的作用,还是明显的。就是马歇尔打破了法庭里所有人的成见,不再简单地将斯派尔视为一名黑人就认定他有罪,而是将斯派尔平等看待,他只是一名通奸者,而不是罪大恶极的罪犯。

把人还原为人,然后再去根据案情的实际情况去定罪,这就是马歇尔在本案中最大的贡献。不是因为皮肤,而是根据案情去判断,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又是这样的案件累积起来的,一点一点,积少成多,最终迎来根本性的改变。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马歇尔》以一件小案件,展示出了瑟古德·马歇尔作为一流人权律师的卓越之处,演出了他对平权运动做出的点滴进步。影片作为一部律政片来看,也相当不错。六、马歇尔的饰演者是查德维克·博斯曼,他最著名的角色是漫威里的“黑豹”。这也是博斯曼在出演《美国队长3》之前作为非著名演员出演的最后一部影片。看完《马歇尔》之后,会觉得这就是“黑豹”,他身上有着强大的气场,就是“瓦坎达”的国王。当之无愧!

尽管博斯曼的长相与马歇尔之间相差很远,但在气质上,博斯曼在《马歇尔》中表现得相当不错。连博斯曼自己也说:“在这部电影里,我和马歇尔法官长得不是很像,所以我必须选择别的方式去演绎他。我不想去模仿他,或者改变我的样貌,或者带个假发。我只想了解他的本质,让这种本质性的特点能从我的表演中渗透出来。也许别的人在演绎他的时候,会想改变他们的样貌,或者用其他不同的方式。对我来说,本质的东西才是我演绎这个人物最忠于真实的方式。”

作为瓦坎达的国王,博斯曼也在今年去世了。呜呼哀哉!说老实话,在出演了“黑豹”之后,博斯曼除漫威之外的其他作品,像《21座桥》《誓血五人组》,表现都挺一般的。倒是在出演漫威超级英雄之前,他在《42号传奇》《激乐人心》《选秀日》中的表现,都相当不错,漫威选他出演“黑豹”,眼光还是相当精准的。只是,现在斯人已去。世界再无黑豹,再无马歇尔。不知道,以后漫威的“黑豹”走向会是什么样的。为了瑟古德·马歇尔以及查德维克·博斯曼,《马歇尔》都挺值得一看的。

七、至于《瑟古德》,则简单得多。

作为HBO出品的影片,《瑟古德》的剧情简单到只有一名演员,即劳伦斯·菲什伯恩。至于场景,也只有一个,就是一个舞台。整部影片,可以看作是一场演讲的现场纪录。就是瑟古德·马歇尔的一场演讲,观众随着他在舞台上的演讲,走过他的一生。劳伦斯·菲什伯恩的气场与表现功力,不谓不深厚,尤其是台词功底,绝对顶呱呱。给人的感觉,舞台上的人不是演员,就是瑟古德·马歇尔本人。大家会看到,马歇尔从自己的大学时期开始讲起,将自己的人生撕成了若干片段,然后娓娓道来。重要的是,这场演讲,还毫不枯燥,而是妙趣横生。全靠着劳伦斯·菲什伯恩的一张嘴,及有限的表演。劳伦斯·菲什伯恩作为演员,大家对他最熟悉的角色,莫过于《黑客帝国》里的船长墨菲斯。

片中,马歇尔讲到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他讲到:在一个阴雨凄冷的十二月上午,马歇尔迈上联邦最高法院的台阶,抬头凝视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周围聚集着不少黑人。毫无疑问,此时的马歇尔尽管意识到希望渺茫,但还是把仅有的希望寄托于法律的平等;而且坚信,黑人变成奴隶已300多年,解放黑奴宣言公布也近100年,是该争取平等权利的时候了。不管是不是巧合,但对马歇尔而言总归是一个好消息,反对该案的保守派首席大法官文森在此紧要关头,因心脏病突然去世,沃伦首席继任,促进马歇尔实现了伟大梦想。也就是说推进历史进程的案件,胜在了一个意外。如果保守派的文森继续在位,则案件胜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偏偏这时候自由派的沃伦上台了,于是一切都变了。这么重要的事,听马歇尔来讲,只是因为一个意外才胜出的,就格外有趣。大历史,被这种小细节充斥着。这样的例子,在片中数不胜数,毕竟好玩。由此,再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巴雷特取代金斯伯格的意义,也就可以从上述案件的最终结果上可见一斑了。

劳伦斯·菲什伯恩的表现相当不错,他因为这个角色还获得了当年的艾美奖连续短剧/电视电影影帝的提名。无论从形象,还是在气质上,劳伦斯·菲什伯恩的表现都不错。只是,这部影片的的形式太弱了,大大降低了可欣赏性。也就没有流传太广,除非对瑟古德·马歇尔感兴趣的人,或者学英文的人,才会兴趣,专门找来看一看。好了,写得够长了,该说的点基本上都覆盖到了,希望看完文章的你,也能学到一点姿势。

21
  • 作者  李啸天|发布:2020-10-14 10:09:46    更新:2020-10-14 10:09:46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