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已。如何理解儒家的性善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已”是如何理解儒家的性善论?
关注者
8
被浏览
4,821

4 个回答

谢邀。回答问题较少,水平不足,见谅。

文长警告,此回答全文共约3300字,将浪费您生命中的6分钟。

首先破个题。原题“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如何理解儒家的性善论?”表达的其实不是很准确,我可以从有两种角度理解这个问题。

一:单独从“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一句的角度来理解儒家性善论。(重点是论语原文)

二:全局角度理解儒家的性善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只是作为一个例子。(重点是儒家的性善论)

因为不知道题主重点到底放在哪个上面,所以我干脆两个都一并答了吧。开始走程序。

首先,不论是从哪种角度回答之,都不能断章取义,所以先将原文贴出来。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然后,翻译原文。此处采用三种翻译,如有出入请以后两者为准: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对民众施施以恩惠,周济民众。怎样?可以说他具有 ‘仁 ’的品格吗?”孔子说:“这何止是‘仁 ’啊,简直就是圣贤的品质了!就算是尧、舜也不容易做到这一点。那种具有‘仁 ’的品质的人,自己想要立足于世间,也会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变得通达,也会帮助别人变得通达。能从自己的经历里找到事例,推己及人,思考别人的感受,可以说是成为仁者的方法了。”(献丑献丑,自己翻译再烂也得上,否则就不是自己的见解了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对民众广施恩惠。能周济民众。怎么样?可以说是仁吗?”孔子说:“岂止是仁啊,一定是圣德了!恐怕尧、舜也会觉得难以做到吧!那仁者啊,自己想立身于世,也使别人立身,自己想做事通达。能从眼前的实际事情这样去做。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途径了。”(陈晓芬翻译

有一次,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贡)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做了很多好事,这些事情确实对于人民大众来说可能非常有益,那么如何评价这个人呢?他是不是可以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为什么仅仅称它为道德高尚的人呢?”孔子回答,“如果非得给这个人一个称号,应当称他为圣洁的人或德高望重的人。因为通过所说的事情判断,即使是古代的帝王尧、舜,也是自愧不如的。在形成自身性格的时候,道德高尚的人综合了其他人的性格特征,在自我领悟的时候开导了别人。如果能处在别人的位置,观察如何看待事情和如何做事,这是形成道德生活很好的一种方法。”(辜鸿铭翻译

————————————————分割线——————————————————

一:单独从“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一句的角度来理解儒家性善论。(重点是论语原文)

这句话如果直接翻译就是“能从自己身上出发寻取比喻,(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现)‘仁 ’的途径了”。

我刚读到这一句时,没读懂(可见以前读书之不仔细)。查原文查书查翻译之后,感觉这句话的内容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较像,都是推己及人。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就要把这句话代入原文中去,来看孔子的思路。前面孔子说了,圣贤的品质是无差别得对每一个人都予以恩惠和帮助,它是一种博爱(是不是有点类似中央空调?),这就连尧和舜都很难做到。后面开始论述“仁”。“仁”与“圣”肯定有所不同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自己想要立身,想要通达,就要“立人”和“达人”。也就是说要与别人联系起来,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与他人是“同步”的。从句意来看,立人和达人应该都是孔子举的例子,后面应该还有一大串省略号,己欲爱而爱人,己欲知而知人,己欲信而信人……孔子没说那么多,他很精辟地用了四个字来总结,“能近取譬”。能从自己角度出发,找到一个自己可以代入的情景,感受别人的想法,帮助别人和自己一样养成良好的品德。自己要如何,能结合自身经历理解他们并帮助别人做到如何如何。这就是实现“仁”的方法。

在孔子的这句话里,其实就是默认,人们具有同情能力。仁者会主动思考、感知别人的想法,并使自己和他人一致向美好的品德发展。

插入一个题外话。虽然都是推己及人,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表达的内涵是有差别的,前者不能作为性善论证据,而后者可以。

先对两个概念进行辨析,一个是“修养”,一个是“本性”。“修养”是后天形成的属性,是教育和环境的结果,可塑性比较高。“本性”是先天自然的属性,天生的,可塑性比较差。所以我们常说“修养有待提高”,也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多的是体现一种要求,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了。讲的是修养。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则比较偏向于描述,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仁者。这里讲的才是本性。


言归正传,孔子在这句话所体现的性善论观点与现代经济学之父的观点不谋而合。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第一篇第一章第一句就是论述人类间的同情(共情):

一个人的性格中,显然存在某些天性,无论他被认为私心有多重,这些天性也会激励他去关注别人的命运,而且还将别人的快乐变成自己的必需品。——亚当·斯密

同情和怜悯就是这种天性。当我们亲眼目睹和浮想联翩,设想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就会感同身受。由于我们对于他人的感受是缺乏直接体验的,只能设身处地加以想象。人们同情别人的始末,就是通过想象来进行的。同情之心是伴随着“目睹”而产生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别人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也不可能对其产生同情,但是这种“目睹”并非是同情的起源。同情心起源于自己所目睹的激发这种情感的处境。此外,我们的同情,被同情者常常是感觉不到的,因为这种同情并不存在于客观世界。它是由于我们设身处地加以想象的产物,只存在于我们的主观世界。而快乐也是产生于同情,不过这种同情要求的是“他人的情感与我们自身的情感相吻合”。当我们感觉到别人的想法、心情与自己相一致的时候,就会产生快乐或慰藉的情感。

讲到这里,先体验一下什么叫感同身受吧知乎上有个问题叫“有哪些能让人感觉很痛的画面感很强的句子?”我来挑几句,侵删。


大脚趾的指甲盖里放了一根牙签卡着,然后狠狠一脚踢在墙上。

用电水壶烧水泡面,刚烧滚的热水一不小心溅在手上,于是一个没拿稳水壶落在地上,开水淋了你一脚。

用指甲抓黑板。


不能再说了……我也浑身痒痒……

等等,再给邀请我回答问题的小姑娘专门挑一句:

在外面烧烤,想闻闻烤串的香味,结果刚一凑过去火苗突然窜上来,这时你感觉自己的美瞳在融化……


咳咳,只是让感受一下。有体会了吗?

这些是一般人能感同身受的,再说几个实际上很痛,但是一般人没有概念,能感受到的痛苦感弱得多的。


让一个四百斤的胖子做一百个蹲起。

把潜水员从水下100米瞬间捞起来扔在岸上。

挑战者号飞船爆炸,七名宇航员丧生。


这些过程其实很痛苦,丝毫不亚于前面一组,但你是不是没什么感觉?至少没那么难受了,很正常,因为自己没有这种类似经历,很难想象对方面临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痛苦。

至于快乐……论证过程其实是类似的。此处不赘述,自行体会吧。

所谓能近取譬,大致其实也就是这样。如果通过这句话来理解儒家的性善论,就是儒家认为人类拥有共同的情感,人们自己是能够从自身经历、周边人的生活里找到事例,感同身受之,并作出反应。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仁者。

总结,就是这句话确实是儒家性善论的证据。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强证据,这句其实只是一个性善论的隐含条件——人们可以“能近取譬”,具有成为仁者的潜力——人性中包含着善的成分。以及可以找出一些儒家所认为的善的形式。

————————————————分割线——————————————————

二:全局角度理解儒家的性善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只是作为一个例子。(重点是儒家的性善论)

这个角度……有点大,我驾驭不住,答不好。

我估计题主真正想问的其实是这个。猜测是题主读论语的时候读到“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句想到了“如何理解儒家的性善论”这一个问题,只是题目没问好。但是这里依然有一个疵漏,那就是“儒家”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孔子孟子荀子,等等他们都是儒家人物,但他们的观点是不尽相同的。尤其荀子干脆直接就是“性恶论”……要讲儒家的性善论,该讲哪些人的啊……要讲多少观点?总结多少共性……需要把整个儒家脉络梳理一遍,就比较学术了。

算了,晚点再更新吧。可能更新,可能不更新,可能简单讲些私货,可能半年后梳理整整齐齐的。

人性是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一个概念,不是非黑即白的,不能一言以蔽之。

儒家的性善论相当于基督教神学的神性论,是非常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