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壁畫 為公共空間增值 - 東方日報

    街頭壁畫 為公共空間增值

    曾幾何時,見到街道牆壁被畫上公仔,一般人總是報以「不屑」的眼神,甚至認為這是「搞破壞」!但人的見識多了,審美眼光也會出現180度改變,正如一度被譏為「文化沙漠」的香港,近年已有多條「壁畫村」誕生,就連市區街頭也頻頻出現這類創作。其實壁畫之美,除了可為街頭注入生命力,還可成為說故事的媒介,其真正價值絕對遠超於拍賣會標示的估價!

    壁畫成為互動媒介

    過去一直從事時裝設計的Zoie Lam,自2018年起,逐步將創作延伸至街頭藝術的層面,理由是壁畫創作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可以表達內心世界,再者, 一般人都是偶然路過才會接觸到街頭壁畫,換言之,它能夠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驚喜,這就是它的價值。

    Zoie又認為街頭藝術不僅可美化社區,更能觸發途人與藝術之間的互動。「有別於一般畫廊展示的作品,它能夠將藝術氣息帶入公共空間,人們不經意的路過已能欣賞得到,自然可以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藝術。」為了推廣這門藝術,Zoie更會跟學校、社區中心合作開班,讓參加者可親身創作,體會藝術融入生活的樂趣,雖然這個過程不一定在街頭發生,但透過壁畫這個媒介,已經可以讓她跟不同界別的人互動,從而獲得難能可貴的交流體驗。

    街頭藝術漸受重視

    不能否認,近年愈來愈多港人察覺到街頭藝術的價值,造就了多條「壁畫村」的出現,新鮮出爐的「西貢壁畫村」正是HKWALLS街頭藝術及壁畫節的傑作。已連續

    3屆參與活動的本地藝術家Neil Wang表示,本港街頭於過去幾年確實多了不少壁畫,無論舊區如深水埗,還是商業區如上環,均會有發現,而且風格與題材多元化,可謂百花齊放,甚至已成為人們爭相打卡的城市風景。

    普羅大眾對這門藝術的接受程度較以往高,對創作人來說,是一件值得鼓舞的事。Neil Wang更表明,大眾給予的正面反應,乃支持自己繼續創作的原動力:「相對於室內創作,我更喜歡創作戶外壁畫,因毋須顧及室內布局,設計空間更大,若作品與現場融合,更能帶來巨大的成功感!」

    壁畫節創作與交流的平台

    由非牟利組織Hkwalls主辦的年度藝術活動,旨在為本地及海外街頭藝術家提供一個創作與交流的平台,但今年礙於疫情所限,改為邀請21位本地藝術家參與,於西貢繪製壁畫,給該區增添色彩。

    活動詳情:https://hkwalls.org/festivals/hkwalls-2021/

    街頭藝術霸王Banksy

    街頭藝術的價值愈來愈受人重視,知名藝術家的創作更成為拍賣會的焦點拍品,甚至可錄得超高成交價,像美國已故街頭藝術家Jean-Michel Basquiat的作品《無題》,拍賣成交價逾1.1億美元!

    至於近年備受關注——英國藝術家Banksy的作品,同樣通過拍賣活動彰顯街頭藝術的驚人價值,好像去年給英國醫護人員致敬之作《Game Changer》,早前以1,680萬英鎊(約1.8億港元)拍出,而籌得的款項更是用於援助醫護人員,可謂別具意義。

    同場加映:首個街頭藝術工具展

    想了解更多街頭藝術的歷史?那就不要錯過名為「Tools of the Trade」的主題展覽,當中展出1960年代後期至今有關街頭藝術的工具,如麥克筆、噴霧罐、貼紙等,藉此反映這種創作的特色與演變。

    展期:即日至6月6日

    藉着壁畫說故事

    街頭壁畫的最大價值在於能夠跟周遭環境融為一體,有訴說地方故事的能力,所以近年不時有團體發起建設「壁畫村」的計劃,除了上文提及的「西貢壁畫村」外,人稱「港版威尼斯」的大澳,也變了藝術家的畫布,當中有7幅壁畫,將大澳水鄉的特色呈現大家眼前。

    圖一:Zoie’s Profile

    身兼時裝設計師、插畫師、藝術家等多重角色,亦是品牌Zl_by_zlism的主理人,筆下創造了名為Zlism的星球,通過描繪棲息者的趣事,為大眾帶來正能量。

    Neil‘s Profile

    精通插畫、壁畫、平面設計的本地藝術家,熱愛日本文化與拼貼藝術,作品結合寫實與抽象風格,變化多端,表達出生活中的荒誕,以及層次豐富的情感。

    撰文:司徒德琳

    攝影:方偉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