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投資指南-沈靜飆股 抱1年、賺1倍

沈靜飆股 抱1年、賺1倍

本篇文章摘自:Smart智富月刊.第 107 期 / 投資指南 / 作者:李兆華

德信投信基金經理人林公洽,他常掛在嘴上的名言就是:「如果選到的股票抱1年可以賺1倍,你為什麼不要!?」

近年投信為了在台股拼績效,短線進出、追捧主流股的情況愈來愈盛,讓投資人也受到感染,漲高價股時追高價股,漲IC設計股時追IC設計。市場總說台股流行「強者恆強」,把眾多投資大師強調的「從底部選股」(Bottom-up)觀念拋在腦後,「耐心」成為台股投資人最缺乏的特質。

但是,在這樣的氛圍中,還是有一些優質經理人仍然奉行底部選股、長線布局的投資心法,並從這樣的堅持中,得到甜美果實。例如德信投信基金經理人林公洽,他常掛在嘴上的名言就是:「如果選到的股票抱1年可以賺1倍,你為什麼不要!?」

「抱1年、賺1倍」是林公洽的強項。而回頭驗證,他去年6月分在本刊94期推薦過的彩富(5489)、飛捷(6206)、羅昇(8374),至今剛好滿1年,當初都是安靜而不受注意的冷門股,不過經過籌碼壓縮、股價盤整多月之後,這些沈靜的個股,都已經默默變成飆股,漲幅均超過1倍。

此外,剛跳槽到統一投信擔任主管的知名經理人張達文,以及最近名氣響亮、號稱中國最大外資的馬丁‧可利投資管理公司分析師林岳樺,也都具備挑選這類「沈靜飆股」的耐心與觀察力。他們是如何培養判斷力,又看好哪些即將發威的沈靜飆股呢?

不離不棄是選飆股關鍵

想要賺到沉靜飆股,「前提是願意長抱1年,這就沒有多少人做得到。做不到的人,其實也沒資格投資股票。」要分享訣竅前,林公洽的口吻帶點「嚴厲」。他說,自己也曾經是追逐熱門股,和鑽研技術線型為主的投資者。「我花了不少學費,跟一位名師取經,以為靠技術面就可以致勝。」

結果,他必須天天盯盤注意技術線型變化,神經緊張。有一次,林公洽從線型判斷大盤即將走空,因此大幅降低持股,沒想到盤勢卻是逐步向上,看著每檔股票天天紅通通,「我坐立難安,胃都痛了,忽然領悟到,我不能再這樣做投資,」林公洽從此回歸縝密的基本面觀察,加上耐心靜待籌碼沈澱,用提前布局換取安心報酬。林公洽開始保持每個月拜訪20家以上的公司,重要的是,就算一家公司獲利走入谷底,變成沒人理睬的冷門股,他還是會每個月都保持聯繫,了解公司產品進度,「不離不棄」是他發掘沈靜飆股的一大關鍵。

他舉例,去年底也曾推薦給本刊讀者的聯合骨材(4129),一開始接觸時知道公司取得CEMark(歐盟醫療器材上市許可)以及FDA(510k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植入物上市許可認證)就很驚豔,因為國內許多生技股都處在開發狀態,離取得認證還差3~5年的時間。

林公洽判斷,當時正處於獲利低點的聯合,已拿到認證代表有技術實力,決勝點在於產品推廣進度,所以密切追蹤公司營運數字,也和公司發言管道保持良好關係。而且,當時聯合的股價淨值比(即股價與淨值的比率)很低,約為1倍,交易量稀少,相當安全,於是他開始小量買進布局,至今漲幅超過2倍。

股價低於淨值值得留意

「淨值是很好的觀察指標,我最愛公司大約賺1元,股價大約10元,淨值也大約10元的公司。這代表股價已經到底了,幾乎難以再跌,但只要公司獲利提升,從10元漲到20元,漲幅1倍是很容易發生的。」林公洽表示,找到這樣的公司也許不難,難度在於持續追蹤公司後續進度,以及等待股價上漲。

他建議投資人,可以先找股價比淨值還低的公司,然後追蹤每季公布的EPS,先用當季EPS乘上4,暫時當作全年的EPS數字,來估計本益比。若本益比又低於10倍,就可先納入「預購名單」內。

但是,一定要再確認這家公司的體質和籌碼。例如他會看負債比、速動比不能太高,然後從財報公布的股東結構,確認籌碼集中度,愈集中代表大股東態度愈穩定。「有的公司前10大股東持股就占9成,老闆都惜售,公司才有希望。還有觀察公司實施庫藏股狀況,這是公司自認股價被低估必做的舉動。」

名詞解釋_負債比&速動比

負債比是負債占資產的比率,用來衡量公司長期償債能力,低於50%較安全;速動比則是速動資產(指現金、股票等能緊急變現的資產)占流動資產的比率,用來衡量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高於100%較安全。


「在體質完備的前提下,沒有成交量的股票,是一個極佳指標。」林公洽指出,由於投信注重短期爆發力,這類冷門股一般投信通常不會買。即使大盤回跌,跌幅也不深,且成交量縮到個位數也不用擔心。等到獲利開始成長,或消息愈來愈多,就會看到投信開始買進,成交量放大,股價可能瞬間急漲,此時就要反向找停利點。

冷門股漲幅多以倍數計

今年5月才到統一投信上任的張達文,先前在德信投信任職長達9年,也是林公洽的老同事,以長期績效穩健聞名。他分析,「一家公司要上市櫃很不容易,代表有一定的經營能力和產品競爭力。所以除非是老闆存心掏空、做假帳,不然落入谷底後,經營層必會努力找到新出路。」

他笑說,投資人應懂得「雪中送炭」,而非「錦上添花」,公司都願意忍耐5、6年了,投資人忍耐個1年還好吧!雖然冷門股的新聞不好找,但財報一定會揭露,「如果營收獲利從衰退變成止穩,毛利率回升,就是一個好現象。」張達文建議,投資人有機會找公司發言管道聊一下是最好的,明白公司有無新產品計畫,對前景的展望如何。

「在投信圈裡,公洽的投資方式很特別,卻真正符合價值投資的道理,風險低,但利潤是大的,」張達文讚許的說,幾乎沒見過抱股耐心比林公洽強的經理人。他坦言,過去兩人就算同樣看好一檔個股,能抱到最後的還是林公洽,其中泰偉(3064)堪稱林公洽的代表作,40元買進,抱了1年多目前已漲到200元。

過去長期耕耘工業電腦、印刷電路板(PCB)、利基傳產等非主流產業的林岳樺,同樣也在去年6月推薦給讀者燿華(2367)、瑞傳(6105),1年之後漲幅均超過1倍。日前他被挖角至馬丁‧可利投資公司,因為這家外資也喜歡找冷門股和利基型傳產公司,等待時間甚至可達3年之久,跟林岳樺的特質相當接近。

「公司的策略是找本益比低、股本小,目前股性冷門的個股,通常符合的會以傳產居多,且大盤遽跌時,這類型股票受影響的程度小, 用時間成本降低了風險。」林岳樺說,這次來台舉辦說明會,媒體揭露的1 7檔「馬丁‧ 可利概念股」, 就可以很明顯看出選股邏輯, 「像鴻海(2317)這類的大股票,本益比又高,我們一張都沒買。」

4檔沈靜的飆股出列

3 位高手的作法, 需要極強的耐心與判斷力, 不過他們共同提出了一些建議標的, 也許可以增加投資人的持股信心。像是符合兩岸觀光概念的天仁(1233)、可變電阻獲利績優股艾華(6204)、連續3年默默買回大量庫藏股的寶聯(5450)、通訊產業中仍被低估的設備股台聯電(4905)。

還有, 當沈靜的飆股終於發威,慎選停利點也是一門學問,免得抱了一年卻只賺一點點就賣掉。最簡單的作法,就是沿著20日均線(即月線)抱股,跌破20日均線且爆大量時,就先賣出為宜。林公洽則提出「股價市值超過公司獲利20倍」的賣出觀念,他指出,股價市值若等於公司獲利的20倍,就等於看好一家公司要維持同樣獲利達20年,未免太難,宏達電(2498)股價1220元時就有這樣的現象,也告知賣出時點已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