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居家快篩」了嗎? 記者實測:搶購之前該搞懂「這三點」

最近台灣民眾流行的開箱文,不是什麼爆紅美食和優惠快閃,而是「居家快篩試劑」,不少人搶著分享第一手使用心得。至今(6/28)開賣一週,以下這些關於「居家快篩試劑的關鍵Know-how」,你真的都知道了嗎?

「居家快篩」檢驗試劑上架滿一週,你成功買到了嗎?

《遠見》記者實際走訪各大便利超商發現,要成功入手居家快篩試劑,並不容易。由於各店家進貨量有限、每日平均不到100組,不少熱門地段的門市,快篩試劑一上架很快被搶購一空。

截至今日為止,中央尚未開發出像是「口罩地圖」,能查詢「居家快篩」庫存量的相關應用,要成功入手居家快篩試劑,恐怕除了「勤跑商家」,還需要一點運氣。

不過,買不到快篩試劑事小。買到試劑後才發現問題一籮筐,那才真的是欲哭無淚。《遠見》分析使用前、中、後,從挑選到最終驗完丟棄,盤點居家快篩試劑上架一週後,你該知道的三大關鍵知識。

關鍵一:坊間「快篩準確率」不宜作為比較基準

首先,前往購買居家快篩試劑時,您的購買標準是什麼呢?

不少人在挑選產品時,是以各家廠商所宣稱的「快篩準確率」,作為選擇產品的依據。但事實上,產品之間的「快篩準確率」是無法比較的。

原因在於,各家廠商在產品設計的實驗流程的設計上,並不相同。A公司所提的「準確率90%」,可能是在病毒量低的受試者中得出的結果;B公司所標榜的「準確率90%」,卻可能是病毒量高、相對容易感測的實驗中所驗得的。

台灣藥品行銷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指出,以居家抗原快篩試劑為例,目前僅羅氏藥廠有公布,該試劑的準確度91.1%,是在CT值<30所測得;但另外兩款抗原快篩試劑,英斯特、福爾威創均未公布其「準確度」的評判標準。

幸運買到居家快篩試劑後,你知道如何「判讀」嗎?林宏家提供
幸運買到居家快篩試劑後,你知道如何「判讀」嗎?林宏家提供

幸運買到居家快篩試劑後,你知道如何「判讀」嗎?林宏家提供

衛福部食藥屬簡任技正林欣慧則表示,各居家快篩試劑在取得EUA前,均已通過食藥署在實驗流程的檢核;可以保證在確診者在含有病毒抗原的前提下,有八成以上的準確率。

但林欣慧也坦言,食藥署從未針對各家居家快篩試劑,給出明確的「準確度」,坊間所公告的數據,也不宜直接進行比較。

關鍵二:居家快篩不知怎麼用,到底找誰問?

然而,即便買到心目中值得信賴的廠牌試劑,在操作過程中,仍不免會遇到疑慮,這時候能向哪些單位求助?

據衛福部食藥署官方導引手冊表示,若遇到居家快篩試劑問題,有三種解決方案。其一,是可以洽詢「原購買地點」;其二,是致電「試劑廠商」;最後,則是尋找「有諮詢服務的藥局」。

但經《遠見》記者實際測試發現,若是在便利商店進行快篩試劑的諮詢,店員多以「致電原廠」「詳閱說明書」為答覆,難以直接對症下藥;實際撥打各家快篩試劑廠聯絡電話,雖然有成功接通,但說明上,仍不及當面溝通有效。

當「原購地點」和「電話諮詢」都無法解惑消費者疑問時,地方藥局的藥師便意外成了本次「居家快篩」上市後,最忙碌的「解惑者」。

身為藥師的「時代力量」台中黨部南屯區主任吳佩芸表示,近來,許多民眾拿著「非藥局進貨」的快篩試劑,前來藥局尋找藥師進行諮詢。這不僅是加重基層藥師負擔,且由於藥師對各產品並非全盤通曉,在提供的資訊上,也可能有所疏漏,對消費者來說,恐有權益受損的疑慮。

對此,食藥署藥妝組副組長錢嘉宏則呼籲,民眾若遇產品問題,仍應以廠商或原購買處來諮詢;而基層藥師也可以不用提供「非該藥局販售」的產品諮詢。

居家快篩試劑已在各大通路開賣。統一超商提供
居家快篩試劑已在各大通路開賣。統一超商提供

居家快篩試劑已在各大通路開賣。統一超商提供

關鍵三:使用過的快篩試劑是醫療廢棄物,需「密封丟棄」!

不過,對於食藥署上述的回覆,長期關注台灣醫療議題的立法委員陳椒華並不埋單,她指出,關鍵不在呼籲民眾致電原廠詢問,而是應該由指揮中心,從上而下的推動「居家快篩」配套宣導!

她表示,指揮中心在兩週內宣布鬆綁「居家快篩」申請許可,到產品正式於市面上流通,國人對於該產品的認知,勢必有所不足。

舉例來說,目前國人瘋搶居家快篩產品試劑,據統計,泰博過去一週,就已狂銷50多萬劑,但事實上,家用快篩適用於疫情熱區及有接觸史的民眾,全台真有那麼多人,有使用居家快篩的必要嗎?

此外,在上百萬的居家快篩試劑售出後,如何處理使用過後的試劑?同樣需要推廣正確知識。依據規定,若測出結果為陽性時,應將採檢器材「密封包好,交給院所人員」;即使陰性,也該將器材「密封丟棄」,以免違反醫療廢棄物相關法規。

對此,陳椒華建議,衛福部應盡快施法過去倡導「戴口罩、勤洗手」的廣告方式;透過製作短片、安插於電視台之間,以幫助國人形成對居家快篩試劑的正確理解。

她也呼籲各大通路,在販售點播放操作使用影片,先確保國人在購買前,對產品有所了解,再進行販售。否則,購買居家快篩恐僅流於形式,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恐慌。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