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香港大中小学教育体制,尤其是通识教育领域存在的哪些问题和危害?

关注者
47
被浏览
30,142

3 个回答

謝邀。

通識課屬於高中課程,現在是主修之一。初中、小學也有這樣的學科,但不同名字(學校甚至可以自行為這門課起名字),學的內容較為簡單。因此,暫時只回答中學教育部分。

香港教育體制最關鍵的一環就是DSE考試。香港的高考,以公平原則選撥高等教育人才。

在我看來,不公平有待正解。DES沒有考試之前,會有一項叫做校本評核School-based Assessment (SBA),一定要對號入座——傻X啊!

評核分數計入該科DSE總成績:校本評核是指在日常學與教過程中,由學校任課教師評核學生的表現。所有學校考生須完成有關科目的校本評核,分數亦會計入其文憑試的成績。(參見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看似很公平,其實這個評核是學校之間的競爭。

以通識科為例(參見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教師遞交成績後,會有一個叫做分數調整的項目。教育局會根據學校的排名,調整學生校本評核原始成績的平均分。雖然說目的是確保不同學校成績的可比性,但去了好點的學校Band 1的學校吧,哪怕最差的學生,也比Band 3 學校最強的學生高20分。20分可以刷下至少一個檔次的學校。

HKDSE是分等級的,最高5**(學霸級),最低是1分(那些可能只是出席考試,沒有寫答案吧)。

而且,剛才只是舉了LS為例。加上主修的中文、英文,降下的檔次只會從港大變為嶺南大學或者,讀一個副學士就很不錯了。於是,就從這個方面來看,如果學生在高中三年都轉校不成功,留在口碑不太好的學校,基本上是考不到好的大學的。

香港教育存在太多問題了,依然是那句話,現在的政府不是民選的,認受性不高,很多政策走保守、中間路線,按兵不動,能拖就拖,而弱勢群體(比如新移民)基本沒甚麼說話權利(或者說,沒有這樣的遠見去反抗),弊端依然存在。

希望通過這個例子,讓題主暫時瞭解一些高中的現況。

1.英语作为上课语言,顶尖人才出国留学,高中为了升学率,追捧英语教学,普通话推广慢,大部分人只能留在香港或出国,与大陆这个最大的发展平台脱钩

2.教材无审核,通识课本中竟有港独言论

3.大学充满政治斗争,学生会权力大,竟有所谓内阁,政治化官僚机构化

4.学校少,普及率低,连内地的普及率都比不上,大部分香港人读不了或者读不了好的大学

这会进一步导致人才外流,香港人没有对中国的认同感,以说英语出国留学工作为荣,公开在大学里搞港独,普通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力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