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圖博館|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24 05:41:45| 人氣4,602| 回應62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重讀劉昭民著《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台灣商務,1982),驚見劉在書中結論就預判CO2與全球緩化(p.182)。

是嗎?那可比美國的<政治科學人>還有科學良知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700255/20070422072654

算了,別扯啥<氣候政治學>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1819970/20080114061940

還是來篇劉著<中國歷代氣候變遷大勢>

前言

氣候變遷不外乎旱潦寒暖的變化。中國歷史上雨災和旱災的紀錄如表一所示,晉、南北朝、隋及唐初旱災次數特多,而雨災次數特少,故當時乾旱情況最為嚴重,明代次之,唐、宋、元時旱災則較少。
植物的生長深受氣候的影響,植物的花粉(孢子)也隨之發生變化,所以比較古代遺留的花粉(孢子)化石與今日的花粉(孢子),並參考現在年平均氣溫的分布情況,即可求出古時各朝代年平均氣溫的變化情形。晚近的中國科學家用這種方法,配合考古學上的發現──如歷史上有關各種植物與動物的生長及分布情況,與現在年平均氣溫的分布情況相比較,並參考圖書集成等古籍中有關氣候變化的記載──例如冬大雪奇寒、冬暖無冰、冬無雪、夏大燠、夏霜、夏雪、夏寒如冬時、夏凜如秋等等(見表二),再與高修氏(Gauthier)現代平均氣溫的紀錄曲線相比較,於是定出中國五千年來完整的氣溫變化曲線和冷暖期分布情形,而能與挪威的雪線變化曲線以及格陵蘭冰帽的變化曲線相比較(見圖一、圖二、圖三、圖四),提供有史以來分析全球 氣候變遷特性的實證基礎,對研究全球氣候變遷有極大的貢獻。

五千年前到殷商時代的氣候

由上述的許多研究,可得知過去五千年的最初三千年中,中國黃河流域有大部分時間屬於溫暖氣候時期。近世考古學家在西安東郊15公里的半坡村仰韶文化的地下遺址,發現大量的竹鼠遺骸,科學家利用放射性碳元素(C14)的年代測定儀測定這些竹鼠遺骸,證明牠們都是五千年前在西安一帶出沒的動物,而現在,竹鼠僅生長在長江以南及華南暖濕多森林之地。可見距今五千年前,黃河流域的氣候應比今日為暖。又由近世紀中原和長江流域年平均氣溫的分布情形(前者為14-15℃,後者為16-18℃),亦可知五千年前黃河流域的年平均氣溫應比今日高出2-3℃。
近世紀以來,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動物化石也相當多,計有水牛、竹鼠、貘、象等熱帶和副熱帶動物,殷墟甲骨卜辭中有殷人手牽象的圖案以及殷人獵象和犀牛的紀錄,銅器上也多竹類和蠶桑圖案。由甲骨卜辭中所記載播種和收穫的季節來看,可見當時耕作時間比現在要早一個月。故可推證當時年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出2℃,一月份平均溫度應比現在一月份平均溫度高出3~5℃。

五個暖期和四個冷期

自殷商以還,中國歷史上的氣溫有一週期性的升降波動,其升降範圍為1~2℃,吾人可根據其升降波動情形大致分成五個暖期和四個冷期(包括六個小冰河期,見圖四)。

(一)暖期

1.第一個暖期自黃帝以前300年(西元前3000年)至西周前半期(周穆王二年,西元前1000年)
2.第二個暖期自春秋時代開始(西元前770年)至西漢末葉(西元開始時)。
3.第三個暖期自隋文帝開皇二十年(西元600年)經唐、五代而至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西元985年)
4.第四個暖期為南宋後半葉(自宋光宗紹熙三年至宋端宗景炎二年,即西元1192年~1277年)。
5.第五個暖期自清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迄今。

(二)冷期

1.第一個冷期在西周時代之後半期(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小冰河期)。
2.第二個冷期自西漢末葉至隋初(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小冰河期)。
3.第三個冷期自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西元985年)至南宋前半葉(為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小冰河期)。
4.第四個冷期自明代(西元1368年起)至清德宗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其中又包括下列三個小冰河期:
(1)明代中葉(明英宗天順二年至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西元1458年~1552年)──為中國歷史上第四個小冰河期。
(2)明代末葉的後半期(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以後)至清代前葉(清聖祖康熙五十八年)──為中國歷史上最寒冷乾旱的第五個小冰河期。
(3)清代末葉(清宣宗道光二十年至清德宗光緒六年,西元1840年~1880年)──為中國歷史上次冷的第六個小冰河期。

在第四個冷期中有下列兩段時期有較暖和的冬天:

甲、明代末葉前半期(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至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西元1557年~1599年)的四十二年中,呈夏寒冬暖的情況。
乙、清代中葉(清康熙五十九年至清仁宗嘉慶二十五年,西元1720年~1820年)的100年中。

周朝到西漢時代的氣候

在西周前半期,氣候還是相當的暖和,由地下出土之物如當時布料、帽子、家庭用具、使用工具以及刻在銅器上的竹類符號等(見圖五)看來,當時這種竹類曾經在黃河流域生長地非常繁茂。但是西周前半期(大約在周穆王時代)以後,開始有冷期侵入中國,此可由竹書紀年所載:「周孝王七年(西元前903年),江漢冰。」「周孝王十三年(西元前897年),江漢冰,牛馬多凍死。」以及周厲王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西元前847年~851年)連年皆大寒大旱之事實得到證明。
從春秋時代到秦、西漢時代,除秦代氣候略寒(秦代夏雪夏寒的紀錄有兩次)以外,皆是溫暖多雨的情況。據許多當時的文獻記載,當時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尚多老虎、象、犀牛等熱帶和副熱帶的動物棲息其間,中原亦多竹類、稻米、桑分布其間,而屬於副熱帶作物的苧麻曾經延伸到中國北方,如詩經中七見麻字,漢書地理志也說:「魯地地狹民眾,頗有桑麻之業。」漢書東方朔傳載:「漢興,去三河(中原)之地,止霸產以西,都涇渭之南,有、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饒。」史記貨殖傳有曰:「齊魯千畝桑麻。」可見當時氣候比現在暖濕。

新朝到南北朝時代的氣候

新朝和東漢以後,氣候轉寒且旱。從新朝到南北朝,不但旱霜連年,而且夏霜夏雪的記載也非常多。魏書有載:「驚蟄三候:始雨水,桃始華(花),倉庚(黃鶯)鳴。春分三候:鷹化為鳩,玄鳥(燕子)至,雷乃發聲。」其中所記載的物候都比春秋戰國時代的夏小正、呂氏春秋以及西漢時代的禮記月令、淮南子、逸周書等所記載的物候遲一候以上,可見南北朝時氣候比較寒旱。
又賈思勰在所著的齊民要術中也曾經述及:「三月上旬及清明節桃始花。」「四月上旬及棗葉生,桑花落……。」當時中原桃始花、棗葉生、桑花落的時間比現代要遲15天至30天之久,可知當時氣候較寒,其年平均氣溫應比現時低0.5~1℃(由物候之同時線分布圖和現時年平均氣溫分布圖的比較而推算之)。又齊民要術水稻第十一中僅述及中國南方六、七月間早熟稻種的情形,可見當時中原已不再普遍種植稻米,此乃因當時中原和北方氣候已轉寒所致。

隋唐以後至宋代的氣候

隋唐以後,氣候又轉入暖濕時期,當時「冬無雪」的年數居各朝代之冠。又唐書有載:「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春正月,兩京路(長安和洛陽)城中苑內種柑橘等果樹。」而今中原僅能種植蘋果和柿子等溫帶果樹,不再種植副熱帶園藝作物之柑橘了。可見當時氣候較今日暖濕。
北宋太宗以後,氣候又急遽轉寒,江淮一帶漫天冰雪的奇寒景象再度出現,長安和洛陽一帶的果樹也凍死不少,當時寒冷氣候向南影響到華南一帶,太湖流域、長江、漢水、淮河以及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境內的河川都曾經結冰,馬車可以在河面上行駛而過。而在南宋的133年中,晚春降雪的記載竟達45年之多,將這些晚春下雪的時間與近世杭州最後一次下雪的時間相比較,可以發現南宋時代比現在的平均時間要晚兩個星期,而與近世上海的情況相若(上海緯度比杭州高1度1分)。根據南宋時,杭州之最晚終雪日期與近世上海、南京最晚終雪日期的平均溫度相比較,再以現世杭州和南京、上海的年平均氣溫相比較(杭州為16.7℃,南京為15.3℃,上海為15.6℃),可推算出當時杭州年平均氣溫要比現世低1~1.5℃,冬季則低2~3℃。迨南宋後半期以後,氣候又轉入暖期,這是由南宋冬無雪及冬燠熱的紀錄絕大部分都集中在這一段時期而得知。

元代以後的氣候

元代氣候又轉為旱霜連年的情況。明代以後的氣候比元代更加寒冷乾旱,尤其明代中葉以後,廣西的梧州和雲南的昆明更是「漫天大雪不殊北方」,連廣東海南島冬季也下雪,是為顯著的小冰河期時代。而明末前半期有較暖和的冬天,那一段時期多冬無雪的氣候紀錄(佔明代總數的七分之五)。而明末後半期到清代前葉是中國歷史上最寒冷的時期,當時四川和雲南夏秋竟下大雪,而冬季廣東也下大雪,可見當時氣候之寒冷。
清代中葉以後,中國境內開始有現代氣象裡雨量和氣溫觀測數值的紀錄,研究並統計這些雨量和氣溫的數值紀錄,以及北平古柏、古銀杏樹木年輪的變化,可看出清代中葉有較暖和的冬天。而清代末葉以後,氣候又轉寒,再度進入小冰河期時代,也是中國有史以來次冷的時期。一直到清末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後,才漸漸轉變進入暖期,而於民國三十年達到最高峰──當時年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出0.6~0.8℃。而民國三十年以後,平均氣溫又慢慢下降,民國三十四年~三十九年,為較冷氣候時期。民國四十年以後的氣候又轉暖,呈升降波動現象。但就整個變化趨勢而言,自清末迄今,仍然屬於暖期(見圖六)。

結語

綜合上述的研究,吾人可以得到下列五點結論。
1.中國五千年歷史中,最初兩千年大部分屬於暖期,暖期中的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2℃左右,一月份平均溫度比現在高3~5℃。
2.四個冷期的平均氣溫波動幅度為1~2℃。
3.每一個冷期和暖期的大週期時間是400~800年,大週期中又可分出50~100年的小循環週期,其平均氣溫變動範圍為0.5-1℃。
4.由中國和西方的平均氣溫變化曲線來看,可見冷期有由東向西推移的情況,即由中國向西推移到歐洲及非洲大西洋沿岸。暖期的變遷則剛好相反,由西向東推移(即歐洲先轉暖),也有從北向南變化的趨勢。
5.根據中國歷史上氣候的變遷,可看出歷代政治動亂大多與長期性乾寒氣候和連帶出現的嚴重饑荒有關。而歷代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文化和物質文明的演進和發展,也都和當時氣候的寒旱或暖濕有某種程度上的相關。
參考資料:
1. 竺可楨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東方雜誌第二十二卷第三號 民國十四年。
2. 劉昭民譯 中國有史以來氣候之變遷 文藝復興月刊第七十四期 民國六十五年。
3. 戚啟勳 大氣科學 大中國圖書公司印行 民國六十六年。
劉昭民現任職於民航局氣象中心。
http://library.hwai.edu.tw/science/content/1979/00090117/0013.htm

台長: 阿楨
人氣(4,602) | 回應(6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改變世界的地圖》
此分類上一篇:《古地圖台北散步》

顯示全部62則回應

阿楨
以前曾經這麼熱嗎?談地球史的高溫時期 2019/07/14

全球暖化正在進行,幾乎每一年都在刷新「有測量以來的最高溫度」,這是人類造成的氣候異常,我們有責任好好收拾,否則人類僅是地球上的一個短暫過客。那麼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有沒有比人類造成的氣候異常還要熱的高溫時期?是有的,大約在5600萬年前。
  生活科學報導,地球經歷了不止一次的極端氣候振盪,全球從極端寒冷到極端溫暖,南北兩極也從極度的封凍到完全無冰。今天的全球環境,屬於全球溫暖時期,冰山只存在於寒帶,多數地方都無冰(除了高山)。然而在5600萬年前,即使是北極圈,也都是一片郁鬱蔥蔥的綠色景觀,甚至還要提防鱷魚,古氣候學家將那段時期,稱為「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Paleo-Eocene Thermal Maximum )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的古氣候學家斯圖亞特‧蘇瑟蘭(Stuart Sutherland)表示,地球的氣候自然會振盪,原因我們還不是很清楚,可能與地球軌道的週期擺動,以及地軸的變動有關。由於這些振盪,地球經歷了冰河時期,和更溫暖的間冰期。
  但是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的高溫環境,地球在2萬年的時間裡,全球增溫了5到8度,而且海洋嚴重酸化,造成底碳酸鹽大範圍溶解。這可能不只要地球軸線的傾斜度,還要改變其地球公轉軌道的路徑形狀,即使如此還不夠,另一個罪魁禍首是大量的二氧化碳,我們今天對此非常熟悉。
  但是,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並沒有人類,那麼二氧化碳濃度是如何變高的?日內瓦大學的地質學家賽巴斯欽‧卡斯泰爾特(Sébastien Castelltort)說,科學家還並不十分確定當時的二氧化碳來源。其中一種猜測是「火山爆發」,火山氣體中,二氧化碳佔最大量,大量噴射到大氣中自然引發溫室效應,同時可能融化封凍的海洋甲烷層(也就是在大陸棚的「可燃冰」),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更有效,大約8~80倍。
2019-07-16 09:10:45
阿楨
不過, 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卻是我們哺乳動物的復興時期,過於溫暖的環境不利於恐龍這樣的大型爬行動物的發展,但是恆溫又散熱能力佳的哺乳動物卻可存活,加上植物茂密,因此哺乳動物開始大型化。
  除了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以外,在2.52億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也來自於全球暖化,那是地球生物史上最災難性的浩劫。這次暖化事件也是由火山活動引起的,一般認為,是西伯利亞出現極大面積的地殼破裂,地幔物質大規模噴發,稱為西伯利亞玄武岩事件(Siberian Traps),引發了氣候混亂和廣泛死亡。
  當時氣溫在很短時間上升了10度,這比人類開始燃燒化石燃料後,造成的升溫1.2度還要劇烈,大約95%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生物都滅絕了。
  我們不確定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期間,溫室氣體濃度有多高,但它們可能遠遠高於今天。一些模型表明,當時二氧化碳含量高達百萬分之3500ppm,今天的二氧化碳濃度略高於400 ppm 。
  不過,我們人類的威力也不弱,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期間,溫度上升的時間很長,長達15萬年;至於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花費了1萬到2萬年 ,才達到全球災難的暖化。而我們人類造成1.2度的全球升溫,只用了150年。
  這就是當今氣候變化與地球史高溫記錄的最大差異,也是我們對於當前氣候變化的後果難以預測的原因,關注的不僅僅是「地球正在暖化」,還有「我們不知道生命調整的速度該多快」。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如何落幕已不可考,不過古氣候學家倒是已經知道古新世–始新世氣候最暖期是怎麼結束的,是一種小型的漂浮型水生植物救了地球,它叫「滿江紅」(Azolla),當時的北極海是個巨大的淡水湖,滿江紅長滿了北極湖,一年一生,枯萎後就沒入湖底,也就碳給封存住了,滿江紅花了80萬年的時間,將大氣層裡的二氧化碳給降低,從始新世早期的3500 ppm,下降到650 ppm,之後交給其他的植物接手。
2019-07-16 09:11:03
阿楨
極端氣候大挑戰/全台半年農損破12億 農業地圖大挪移 2019-08-14 聯合報

極端氣候正逐步改變台灣的農業地圖,過去只種在熱帶的咖啡樹,如今爬上了海拔800到1000公尺的摩天嶺,甜柿要好吃,得往更高的梨山種植,以往全台蓮霧種植曾達8000多公頃,現在面積剩不到一半,過去適合東南亞的紅毛丹、山竹,已在台灣攻城掠地,氣候改變,台灣農業地圖正面臨歷來最大挪移。
農委會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長李文立表示,近年台灣常乾的時候太乾,暴雨驟降又成水患。冬季該來的低溫沒來,或一下子暴冷,環境充斥不規律性。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水稻博士楊嘉凌說,地球暖化帶來極端氣候,造成今年多種水果農損程度,前所未見。
楊嘉凌說,去年暖冬現象很明顯,今年入春後更持續高溫,造成應在清明時分開花的荔枝,開花率都奇差,接著龍眼也不開花,蜜蜂採不到蜜,「是60年來第一次看到」。今年荔枝、龍眼和龍眼蜜都奇貨可居,有錢難買。彰化市農會總幹事林毓源說。全國龍眼蜜評鑑也停辦。
一會兒霸王級寒流又暖冬 農民:投降了
南台灣驕傲的蓮霧,去年3斤15顆拍賣價曾賣出3萬天價,但這幾年一會兒霸王級寒流、一會兒又是暖冬,全台蓮霧種植面積從極盛期的8000多公頃,到最近2年只剩3800公頃左右,種蓮霧近30年的王瑞雄說,幾乎每年都有新考驗,所有看家本領都得拿出來。有同行農民看到他感嘆「雄哥,我今年投降了。」
因應極端氣候 農委會將召開會議
台中區農改場作物環境課課長白桂芳博士說,大數據要經過幾年才能捉住大自然變遷的規律,耕作技術、管理與習慣都須開怡慢慢調整。中興大學植物病理教授蔡東纂說,近幾年氣候加劇改變,農民因應氣候改種植物要「適時適種」,評估作物經濟效益,多向學術單位請教新知、學習技術,同時了解市場需求。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果樹研究室陳盟松博士說,作物跟人一樣,只要免疫系統強自然健康,面對不可測的天氣變數,一定要讓果樹在逆境更有抵抗力,短期內農友可動手做的,就是果樹強壯樹勢,田間管理更不能再以傳統思維與習慣面對,要隨時調整出最適合的條件。
2019-08-15 09:28:16
阿楨
氣候變遷!大陸西北正變濕變暖 戈壁也泛綠意 2019-09-18 聯合報

千百年來,中國西北給人的印象都是冬季酷寒、全年乾旱少雨。但大陸長期的研究卻發現,受氣候變遷影響,一個日益明顯的趨勢是,大西北正在變暖、變濕,曾經寸草不生的戈壁,如今也開始泛出綠意。
據新華社報導,早在1980年代,中國科學院院士施雅風就注意到,中國西北降水增多的變化。他後來並提出,西北氣候可能正在向「暖濕」轉型的推斷。
大陸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丁一匯說,「30多年來的情況證實了這一推斷。降水增多主要由於氣候變暖,趨勢預計持續到21世紀中葉。」
根據陝甘寧青等省區氣象部門的資料顯示,1961年以來,中國西北地區呈升溫趨勢,大部份地區降水也增多。2000年之後,「暖濕化」更為顯著。
以甘肅為例,1961年至2015年,平均每十年升溫攝氏0.29度,降水則是東西有異,河西走廊每十年降水增加4毫米至12毫米。2018年甘肅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7度,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多27.7%。
丁一匯表示,「自然變暖的正周期與人類活動導致全球變暖的正趨勢疊加,導致這一情況。這是趨勢,而非周期震盪。」
甘肅省氣象局副局長張強指出,西北地方對全球變暖的回應更敏感,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也更顯著。如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祁連山,1973年至2016年平均每十年升溫0.45度,明顯高於全國和全球平均水準。
新華社稱,專家認為,這將是西北發展和生態改善的大好機會。蘭州區域氣候中心的資料顯示,2018年甘肅省植被覆蓋度為近18年來最高,戈壁荒漠面積減少,生態環境顯著恢復。
在海拔超過1,500公尺的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鎮建立農業合作社的何甲奇說,經濟作物適種區正在向北、向高海拔地區移動。「現在高海拔地區也能種菜,錯季上市菜價高。」
但專家也警告,氣候變化是「雙刃劍」。目前中國西北地方出現「旱澇並存並增」的新情況,極端天氣增多、加大了防災、減災壓力。
中科院副研究員李宗省說,氣候變化為西北帶來新機遇,但西北乾旱的本底環境不會改變,應協調好可持續發展與水資源短缺的關係以應對新挑戰。
2019-09-19 08:10:36
阿楨
中國不搞環保炒作?因為我們是種樹狂魔 2019-09-27 觀察者網

最近,16歲瑞典輟學學生桑伯格可謂是風頭無兩。9月23日,她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指點江山”、“怒斥政壇”,引來全球目光。
此情此景,讓部分國內網友開始“積極反思”,質疑中國人在環保方面的作為。在桑伯格聯合國演講之後,還有網友稱讚她是在為地球的未來而奔走呼號,指責那些反對她的中國網友思想層次不夠。
層次不夠?一位網友表示,桑伯格只是在“放嘴炮”。
另一位網友則回復了《論語》中的經典名句——“聽其言而觀其行”。
  既然說道了“觀其行”,中國表示有話說。
1991-2016年,中國一共新增林地527152平方千米,遠遠超出第二名美國的79186平方千米和第三名印度的69205平方千米,庫布齊、毛烏素......一片片綠化了的沙漠見證了中國人種樹治沙的功力。而同一時間段內,森林的消失其實是主要發生在拉丁美洲、東南亞和非洲南部,特別是巴西和印尼。
雖然中國的種樹面積冠絕全球,但光靠一個“種樹狂魔”根本不足以概括中國在環保方面的投入。截至2016年,中國是全世界風能和太陽能累計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
世界並沒有無視中國在環保方面取得的成效。早在此次聯合國氣候大會,王毅外長表示:作為國際社會的負責任一員,中國將認真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義務,言必信、行必果,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變,與各國深化氣候合作的意願不變,推動氣候多邊進程的努力不變。
只要各國勠力同心,就一定能建成一個清潔美麗、共同繁榮、命運與共的美好世界!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9_27_519543.shtml


難道就因為是中國,《Nature》說我種樹都有錯? 2019-09-27 觀察者網

2019-09-25,在學術界非常有名的期刊《Nature》的官網上發佈了一篇“新聞”報導,我認為它的觀點並不是很客觀,論證也並不如何妥當,整體論調比較偏頗。報導對於中國的植樹造林運動表示了部分肯定,同時也提出了比較大的質疑。其核心觀點認為,在中國的植樹造林可能會加劇水資源的短缺。作者部分肯定了我國植樹的成績,說樹木阻擋了沙漠化。但話鋒一轉就說很多非原生植物被用於沙漠綠化,還說有科學家擔心這樣的種植會加劇水資源短缺。甚至引用了牛津大學地理學家的言論,說這個主意不錯,但是在沙漠中種樹是愚蠢的。
2019-09-28 08:17:06
阿楨
如果單純從學術觀點來講,我肯定也非常反對一刀切地種植樹木來抵抗沙漠化,因為我知道這並不符合生態的自然規律。但是,問題在於現在我們並沒有這樣做,作者的說法完全是自己豎起靶子自己來打。
  在這些問題上,咱們國家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確實走過一些彎路。寫到這裡,我猜肯定有人要黑一波三北防護林了。當年三北初建的時候,曾經樹種比較單一,有歷史局限性。楊樹種了太多、太密,在今天看來並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思路。但當年也不是只種了樹,還有別的。
  所以說,單把種樹拿出來講顯然是不合理的,畢竟我們從來就沒有搞過所謂的一刀切,走的一直是“喬、灌、草”相結合的道路,最多也就是中下層在具體施行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實踐方面的問題。
  更具體的咱們還可以參見2002年關於進一步完善退耕還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見,檔中充分指示了關於因地制宜、恢復原生植被等若干方針。換句話說,文章作者指出的問題,咱們自己都在源頭上做了預防,而作者2019年還把這個寫成新聞,至少也是個拾人牙慧。而新聞,講究的就是時效性,不然為什麼叫news呢。
  客觀上講,樹必然要耗掉一部分水,但大面積的乾旱是由植樹造林引起的麼?這種論調不僅缺乏因果性的證據,連相關性的證據也非常匱乏。作者說我們植樹造林把水資源弄短缺了,把國家搞乾旱了,那歐美沒我們綠化做得好,難道就不乾旱了麼?歐美也乾旱啊。乾旱是全球問題,怎麼就到我們家變成了植樹造成的呢?這個邏輯講不通吧。
  而且作者引用的文獻和他的論述,存在著眾多不協調。比如他用來論述我國越來越乾燥的文獻中就有明確的表述,認為近年來國內乾旱問題與東亞夏季風減弱有關,絲毫沒提植樹造林的事情。也就是說,乾旱本身確實存在,論文也沒有講和植樹造林有關,這個新聞的作者非要把兩件事捏在一起,造個大新聞。這種觀點根本站不住腳嘛。這就像是說海盜數量減少可能導致全球變暖一樣,只能當個玩笑而已。但《Nature》偏偏把它當回事一樣發到官網上,實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2019-09-28 08:17:29
阿楨
中科院之聲:我國西北變“暖濕”了沒?

2019-09-30,“中科院之聲”就此前熱傳的“中國西北變暖變濕”發表了文章,指出天氣是短期的,而氣候是長期的,某一兩次的天氣過程並不意味著長期趨勢的扭轉,需要多考察幾年。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西北區域溫度的增幅遠超全球平均,由此帶來的潛在蒸發量增加巨大,遠超降水增幅,會導致這些區域乾旱化更為嚴重。而植被能夠恢復,部分是因為雪線衰退導致融水增加,還有部分是因為國家的治理工程改善了生態,這些應該繼續堅持,但對西北的幹濕狀況不可盲目樂觀:儘管近20年這個地區降水增加趨勢明顯,但其增加絕對值並不大,並不能說明這個地區的水資源承載能力發生質的變化。這個認識後來基本就成了業內共識。
  回應
林木把水分從底下蒸騰到大氣了,怎麼保?
照你的邏輯,亞馬孫森林應該早就成沙漠了啊!那麼多參天大樹,豈不是把水早就蒸發光了嗎???哈哈!

百萬年前,是什麼力量讓亞馬遜河流向逆轉 2019-09-30 科技日報

  今年夏天,巴西亞馬孫地區持續的大火,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亞馬遜河河底的鋯石年齡在13億到21億年,但安第斯山脈只有幾百萬歲,這表明亞馬遜河流域的礦物質不可能來自年輕的安第斯山脈。亞馬孫上游雖然緊靠安第斯山脈,但河底的岩石顆粒與安第斯山脈的岩石並不一致,反而與河流中下游的岩石屬同一種類。
  美國科普作家希德•帕金斯在《亞馬遜河為何會倒流?》一文中說,數百萬年前,自東向西流淌的河流在今天的巴西北部轉而流向大西洋,才誕生了偉大的亞馬遜河。
  巴西聖保羅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維克多•撒希克認為,該山脈的中間部分形成於6500萬年前,而山脈北部則在稍後的幾百萬年中逐漸形成。滿載安第斯山脈的泥沙橫穿美洲大陸流向大西洋的亞馬遜河成型於1000萬年前。在那之前,在如今的亞馬孫盆地,雨水向西流入安第斯山脈東部邊緣的眾多湖泊,然後向北流入加勒比海。
2019-10-01 08:08:38
阿楨
人類起源地找到了!波劄那尚比西河 20萬年前豐沃湖區 2019-10-29 聯合報

澳洲迦文醫學研究機構遺傳學教授哈耶斯(Vanessa Hayes)認為人類祖先在非洲巨大湖泊馬卡迪卡迪湖泊(Lake Makgadikgadi)附近安頓下來,在這裡待了7萬年後,開始遷徙。氣候變遷導致綠色土地生成促使人類發生三波遷移,第一波及第二波遷移發生於13萬年及11萬年前。第一波遷移往東北方,第二波遷移往西南方,第三波則在非洲待到今天。
該研究透過非洲人身上數百個粒線體DNA追蹤人類族譜比對而成。
然而,這份發表在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教授斯金格(Chris Stringer)表示,人類的演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他說,「你不能光用現代線粒體方式重塑單一地方人類起源,我認為這是過分解釋資料,因為你只專注在一小部分的基因體,這無法給你人類起源的全貌。」
2019-10-30 08:05:30
阿楨
全國首個!山東這個市居民今年用上核能供暖了

2019-11-28“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山東省核能綜合開發利用示範城市”揭牌儀式在山東省海陽市舉行。這是繼11月15日海陽核能供熱工程一期專案第一階段投運後又一里程碑事件,標誌著國內首個大型壓水堆核電機組商業化清潔供熱示範項目正式落地。目前實施的70萬平方米核能供熱,年可節約2.32萬噸標煤。這不僅為山東能源結構調整提供了新的思路,更為北方地區清潔供暖貢獻了“山東方案”。
海陽市豐源熱力董事長趙新向記者介紹了核能供熱的原理,主要是從核電機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為熱源,通過廠內換熱首站、廠外供熱企業換熱站進行多級換熱,最後經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傳遞至最終用戶。“整個過程,就是蒸汽加熱水和水加熱水兩個大步驟,核電站與供熱使用者之間設置了多道回路進行隔離。每個回路之間只有熱量傳遞,沒有水的交換,沒有任何放射,用戶供暖管道中的熱水也只在社區內封閉迴圈,與核電廠層層隔離、十分安全。”
  回應
燒的開水會有核輻射?
非要杠的話,自然環境本身就有背景輻射,也沒見人天天說輻射。
 首先從核電機主出來的冷缺水(熱水)是有核輻射的,目前熱回復都讓蒸汽或熱水通過回熱裝置回收熱量,用熱水或熱氣加熱另一個水管的的冷水,要設備完全隔絕輻射材質成本也不會小,那就多次回收,只要最終入戶成本比用煤燒水便宜就好,不然熱水還是要浪費的,目前聽說回收效率還是很不錯的。
 確實太不專業了,不但有錯別字,還有概念錯誤。海陽核電站是AP1000三代壓水堆,本身就有兩個水回路,一回路在反應堆內迴圈,有放射性,二回路是推動汽輪機的,已經沒有放射性了,因為兩個回路是經蒸汽發生器隔離換熱的。而給居民供熱的水又是跟二回路換熱的另一個回路,就更沒有輻射了。
2019-11-29 10:10:31
阿楨
全球排碳創新高 學者:天然氣過度使用 2019/12/04 中時電子報

研究人員周三表示,儘管全球煤炭消費量下降,並且許多國家宣佈關心氣候問題,但是2019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創下歷史新高,這與天然氣使用量猛增有關。專家提醒各國的決策者,天然氣只是碳排較煤碳為低,但是並非低碳能源。
物理學網(phys.org)報導,學者正在對全球化石燃料消耗趨勢進行年度分析,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去年增長0.6%,雖然增長幅度比往年來的低,但是這與原先期望的降低碳排的目標相去甚遠。同行評審的研究發現,今年美國和歐洲的煤炭使用大幅下降 ,但是相對的,天然氣和石油的消耗量都「強勁增長」。
2019年全球碳排報告的聯名作者-東英格蘭大學的科琳•勒奎爾(Corrine Le Quere)說:「我們清楚地看到全球煤炭使用的波動,大多數國家的煤炭使用量都在下降,但是相比之下,天然氣的使用卻沒有減少。天然氣現在成為碳排放量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勒奎爾說,近十年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率呈指數增長,預計今年平均將達到410ppm(百萬分之410),這是至少80萬年來的最高水準。
這項報告應該會使聚集在馬德里的聯合國氣候談判會議上的各國代表們感到不舒服,意思是大家交出的成績單不及格。聯合國上週表示,到現在起到2030年,全球的碳排放量每年必須每年下降7.6%,才能將升溫限制在1.5度C。
作者指出,各國確實有做了一些改善,儘管風能和太陽能等低碳技術的快速增長,燃煤發電廠也逐步在停用,美國和歐洲的碳排放預計將下降1.7%,但是不少國家是以天然氣來取代燃煤,這只能減緩二氧化碳的增加速度。
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CICERO)研究主任葛倫•彼得斯( Glen Peters)說:「與煤炭相比,天然氣確實是一種較清潔的化石燃料,但現在的情況已不是減緩排碳就足夠,還必須降低排碳,各國應該使用不排碳的清潔能源,才是對環境友善。」
從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氣溫升高了1度C,後果就是極端氣候,比如2019年,全球出現了一系列致命的超級風暴、乾旱、野火和洪水。聯合國星期三說,2010年代,幾乎可以肯定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今年極端天氣可能造成多達2200萬人流離失所。
2019-12-05 07:45:51
阿楨
氣候變遷釀災 全球經濟損失慘重 2019-12-29 聯合報

英國慈善組織基督徒互援會(Christian Aid)二十七日發表報告指出,今年全球至少發生十五起造成超過十億美元損失的氣候變遷相關天災,其中七起甚至造成至少一百億美元的損失。
報告說,「在氣候變遷的助長下,二○一九年極端氣候衝擊全球每個角落。從非洲南部到北美洲,從澳洲和亞洲到歐洲,洪水、暴風雨和火災帶來各種混亂與破壞」。
根據報告,有七起天災造成超過一百億美元損失,包括肆虐印度北部的洪災、中國的利奇馬颱風、美國的多利安颶風、中國洪災、美國中西部和南部洪災、日本超級颶風哈吉貝,以及美國加州野火等,其中加州野火造成的損失高達二百五十億美元。
報告說,「這些數字可能被低估,因為他們經常只計算保險損失,並未將其他財務成本列入考量,像是生產力損失,以及沒有保險的損失等」。
報告指出,全球氣候會繼續變得更加極端,世界各地的民眾也將持續付出代價。未來的挑戰在於大幅、快速減少碳排放,以降低衝擊。
  相關新聞
均溫24.6度 台灣72年來最暖1年
暖冬亂收成 水果蜂蜜都慘澹 只有蔥農笑
2019-12-29 09:18:08
阿楨
觸目驚心!澳大利亞山火肆虐,2萬多隻考拉葬身火海 2020-01-07 觀察者網

猶如世界末日一般的森林大火,正讓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面臨滅頂之災。
從去年9月以來,遲遲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澳大利亞山火已造成近5億動物喪生。其中,素有“動物天堂”之稱的袋鼠島上,考拉死傷慘重,死亡數量達到2萬多隻。
澳大利亞全國的過火面積,已經超5.25萬平方公里,接近600萬公頃,相當於一個克羅地亞。另外,還有24人死亡,1500餘棟房屋被燒毀,逾5億隻野生動物喪生。
  相關新聞
氣象組織:澳大利亞叢林野火和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2019-12-15,聯合國氣候變化馬德里大會在延時兩天之後落下帷幕,碳市場機制的探討上,各方未能取得共識,只能留待來年審議。
涉山火相關犯罪,澳大利亞一州起訴183人
澳洲大火已燃燒四個月至少七人喪生200房屋被燒燬,總理挨批.
澳大利亞將撥款20億澳元未來兩年重建林火災區
澳大利亞一州5天內將射殺近萬頭駱駝 因為它們喝了太多水
  回應
這要在中國發生,早就被公知、環保動保組織、明星帶路党聖母婊罵出翔,一定是體制的問題。
環保組織出來喊幾聲
環保組織:不能滅火,人類不應該干預自然,火災是自然的結果。
虛偽的西方,我們都習慣了
2020-01-08 08:53:06
阿楨
中國成“植樹狂魔”,40年種660多億棵樹,“地球之肺”或易主? 2020-04-20 新浪科技

  不久前,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破天荒讚揚起中國,認為自進入21世紀後中國已造出1/4個亞馬遜雨林,正在引領全球的綠化。事實上,這只是中國植樹造林成就的“冰山一角”。
  中國是全世界沙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近1/3的國土被黃沙掩埋。本世紀初,漫天風沙更是幾度肆虐平津等華北多地。為了對抗沙漠擴張,中國人啟動了世界級“三北防護林”工程,短短40年間就種下了驚人的660多億棵樹,被國外網友驚歎為:植樹狂魔。
  沒想到的是,中國人的“無心插柳”,竟一夜間完成了“人進沙退”驚世壯舉。剛進入2000年時,中國大陸沙漠每年還擴大10400平方公里,相當於吞掉寶島臺灣1/3的面積。然而到2017年時,大陸沙漠面積反而每年會減少2400多平方公里。這其中最傑出的代表無疑就是中國第八大沙漠—庫布其沙漠。
  庫布其沙漠原有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但隨著中國大規模推進植樹造林,如今庫布其沙漠被“欺負”的僅剩下不足200畝。庫布其治沙模式大獲成功,甚至引發了全球關注。2015年,庫布其生態創造模式被巴黎氣候大會標舉為中國樣本。
  如今,中國森林覆蓋率已達22%左右,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明顯改善,連頻頻“光顧”北方的沙塵暴也明顯減少。中國治理沙漠的成功經驗,更是沿著“一帶一路”造福各方。
  然而,受到NASA點贊的中國造林運動,也招致了不少非議,其中調門最響的就數英國《自然》雜誌。針對中國在西北大規模植樹造林,《自然》質疑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環境下,這些工作“可能會加劇水資源短缺”。給出理由無非是,許多樹木並非原產於西北,如果強行把它們種植在雨量稀少的西北地方,肯定會消耗很多水。
2020-04-21 07:57:43
阿楨
事實上,《自然》關於植樹造林可能不利於環境保護的觀點,對中國顯然是找錯了對象。經過多年治沙摸索,中國早已積累了豐富的植樹經驗。自然不會低級到把南方的高大喬木,種到西北荒漠裡去,否則也不會全球獨一份實現“人進沙退”。
  以我國黃土高原為例,隨著1999年“退耕還林”的推進,黃土高原因地制宜種上了數百萬棵樹,以修復被破壞的生態和不斷的荒漠化。結果成效很快就顯現出來,黃土高原的沙漠化趨勢得到了控制:毛烏素沙漠80%面積得到治理,甚至榆林也由“沙漠之都”變為了“大漠綠洲”。壓根兒沒出現植樹造林還讓水枯竭的現象。
  如今中國森林覆蓋率已經超過22%,不出意外,植樹造林大業還會繼續進行下去。未來我們會造出整個亞馬遜雨林出來,屆時“地球之肺”或許真要易主了,你覺得可能嗎?

假如把沙漠全部改造成森林,地球會發生何種變化?專家:恐龍時代 2020-04-17 新浪科技

  生態就像是一個天平一樣,是需要保持平衡的,植物的增加也必然會使得動物增加。
  綠洲的環境與恐龍時代的環境十分的相像,無論是茂密植物的森林,亦或是大氣層的環境,都極大的還原了恐龍時代。所以,科學家才會說綠洲的出現也許會重現恐龍時代。
2020-04-21 08:00:08
阿楨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新危機出乎意料:天氣預報可能不准 2020-05-16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多個國家宣佈停航,飛機飛行次數明顯減少,這也減少了飛機飛行時在大氣層內的觀測,這些觀測值能夠説明ECMWF估算地球系統的狀態。
  ECMWF有大型超級電腦來進行氣象模式的運算,從得出全球未來的天氣情況,而這個過程基於的是地球現有的氣象資料。在這當中,飛機的觀測報告對預報的影響僅次於衛星資料。每天ECMWF收到和使用大量的飛機氣象資料,但到了2020年的3月23日,收到的報告與3月3日相比減少了65%,在全球範圍內,減少量約為42%。除了數量下降外,很多地區測量密度也明顯下降。
2020-05-17 08:49:44
阿楨
為什麼我們能碰上這麼多“百年一遇”的洪水? 2020-07-06 新浪科技

  很多時候,公眾會對科學名詞產生望文生義的誤解,“N年一遇”就是其中之一,人們很容易將這個詞理解為“N年才會出現一次”。
  以“100年一遇”為代表的“N年一遇”類詞彙,是一組科學術語,對於某事件來說,在觀察以往資料的基礎上,該事件在一年裡發生的概率。
  例如對於某地域來說,我們觀測了該地100年的夏季降水資料,發現只有1次降水量大於1000毫米,那麼我們可以認為對該地來說,大於1000毫米的降水量就是“100年一遇”。因此,100年一遇的意思不是“100年才出一次”,而是“每一年出現的概率都是1%”。
  那麼為什麼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以前沒有過這麼多的100年一遇呢?主因是媒體和網路很發達,無論什麼地方發生災害我們都可以第一時間得到消息,所以會造成一種“以前沒有這麼多災害”的假像。另外,現在的地球正在經歷全球氣候變化的進程,極端天氣的發生頻率確實在逐漸增加。
  科學界的“歷史遺留問題”
  “N年一遇”的歧義很早之前就被人們詬病了,這套術語能夠沿用至今,其實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但是原來的術語由於已經被很多人使用開了,就不好糾正了,所以只能放任了。
  科學是嚴謹的,但是語言承載了交流的功能,需要考慮交流的方便性。如果非要嚴謹,強行把“100年一遇的洪水”改為“每年發生概率是1%,兩次之間的平均間隔是100年的洪水”,那麼就大大影響了語言的交流功能了。
  相關新聞
中國應急管理部7月3日統計「1938萬人次受災,121人死亡失蹤,87.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7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560千公頃(1.56萬平方公里),直接經濟損失416.4億元。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洪澇災害受災人次、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46%、51%、80%和46%」
中國南方洪災二十年來最大,長江中下游幹流可能全線超警,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再部署
武警部隊緊急投入南方多地洪澇災害搶險
李克強在貴州銅仁大山深處走訪看望受災貧困戶
日本熊本暴雨成災40死12失蹤
2020-07-07 10:13:52
阿楨
柬埔寨洞裡薩湖無魚可捕 可能與大陸11座水庫有關 2020/07/22

路透社報導,東南亞最大湖泊洞裡薩湖(Tonlé Sap),以往在夏季會遇到定期的擴充,但是卻連續第二年推遲,嚴重影響了當地漁業,也威脅了超過一百萬人的糧食供應。
泛濫延遲,歸因在2019年降雨減少,以及湄公河上游太多的水壩,其中2座在寮國,11座在中國大陸。就寮中的立場來看,這些水壩帶來了重要的經濟利益,調節了水流量,有助於防止嚴重的洪水和乾旱。但是,對下游的國家來說就造成悲劇了,湄公河水量減少,不止影響漁業,也影響農業和飲用手。
  回應
去估狗地圖,這也能黑中國?
現在最夯神經病「甩鍋中國」!
大陸現在水很多,你要多少都會放給你!

7月颱風不見影 天氣風險公司一張圖看今夏為什麼特別不一樣 2020-07-22

「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說,夏天本來就是太平洋高壓的主場,但今年6至7月的太平洋高壓已經是異常的強勢。以往太平洋高壓平均的勢力範圍大概在中緯度的洋面,低緯度讓出空間讓颱風可以發展,西南季風進入南海,梅雨鋒面則依照時節南北擺盪。但今年高壓的勢力範圍已經完全壟罩到台灣、華南甚至南海一帶,西南季風難以吹送到中南半島附近。
為什麼今年的高壓如此異常?目前初步有幾種看法,包括印度洋海溫偏高,尤其是西印度洋一帶的上升對流雲系很旺盛,讓東印度洋、靠近中南半島和菲律賓一帶出現下沉氣流,增強高壓勢力。有研究指出,聖嬰年的隔年,菲律賓至南海一帶的高壓勢力都會比較強,讓高壓容易往低緯度伸展。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720335
2020-07-23 08:03:03
阿楨
為什麼塔拉灘的地表以前很缺水,建了太陽能電站就不缺水了? 2020-10-03

其實很簡單:因為扶貧建了太陽能電站後地表有了水了。
這地方以前是荒漠。因為:1.缺水。也就是天上基本不下雨。2.巨曬。啥生命都能迅速曬乾曬死。
1.架起來的太陽能板提供了遮蔭。2.太陽能板需要清洗維護,洗太陽能板的水流到地面後滲入地表,地表有了水,撒上草籽後,草就長出來了。
  回應
近些年來,中國西北內陸的降水量普遍明顯增加,這是全球氣溫變暖的同步進行的一個現象。歷史上的王朝盛世跟較高的平均氣溫有高度的正相關。可以預料,中華盛世再臨,是有生之年看得見的。
機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西北假如沒有人綠化,不照樣還是荒漠?有了綠植也就固定了沙土,涵養了水分,久而久之變成了草原,再持之以恆幾個百年過去說不定就是森林。

世界糧食計畫署駐華代表:中國樹立扶貧領域光輝典範2020-10-03

2020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近日,世界糧食計畫署駐華代表屈四喜高度評價中國在扶貧領域的成就:中國的耕地面積和草原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三分之一,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四分之一。中國整個耕地面積只占全球的9%,但是人口占到20%,中國很好地利用了9%的耕地,解決了全球20%人的吃飯問題。
2020-10-04 09:25:07
阿楨
給宇航員的好消息:月亮上的水比想像中多 2020/10/28 中國科學報

  本周發表于《自然—天文學》的兩項研究給出了證據:月球極地真的存在陰暗的大坑,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
  2008年,人類在月球探索到水的痕跡。大多數水會蒸發,但還有些水會通過稀疏的大氣層直達月球上的那些陰暗角落。
  此前,洪尼伯等人使用NASA紅外天文學的平流層望遠鏡,發現,月球表面的窄帶上,每公斤月球土壤可能含有100-400毫克水。這不僅能讓NASA決定將宇航員送往何處,還可以減輕有效載荷,攜帶更多科學設備到太空中。

中國已有耕地紅線政策保證糧食安全,為什要建紅旗河?2020/10/28

新疆氣候很適合種植高質作物,白天熱光很足,夜晚氣溫低,糖分很足。而新疆乾旱少雨,是靠高山冰雪融化水。
橫斷山脈在豐水期是大量降水的,東南亞也是雨水期,通常都形成洪災,中國利用通過紅旗河運水是合適的,對東南亞也是有利的。
紅旗河運水不只是新疆的,甘肅,青海,等地也可以抽調部分水用於滴灌種植,實質上有利於西北部發展,只是因為成本這方面需要考慮。
  回應
 勞民傷財的想法,硬要搞就是國運的轉折。
 當初南水北調時也是這麼說的,結果現在呢。
 有紅旗河的施工量,你從渤海搞海水淡化往上抽不好麼....
 紅旗河是永久型工程,建好後也不消耗能源,哪一樣不比海水淡化強?紅旗河工程量是巨大,但和鄭國渠/都江堰一樣,建好後沃土萬里,況且開工後,會帶來多少的就業機會、材料設備需求?

水熱聯供:「零能耗」海水淡化新方向 2020/10/28 中國科學報

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提出「水熱聯供」利用北方東部沿海地區火電與核電餘熱為動力,將海水製取為100℃~120℃的熱淡水。通過單管長途輸送,不僅能用於建築供暖,還能在終端分離出常溫淡水,滿足城市淡水的需求,實現了零能耗海水淡化。從連雲港到大連沿海地區的1億千瓦火電和核電,可滿足這一地區40億平方米建築冬季供熱需求,占我國北方供熱建築總量的四分之一;在供暖期產生的35億噸淡水,還能滿足20%的淡水供應需求。
2020-10-31 10:21:32
阿楨
NASA去年那張說中國讓地球變得更綠的照片 又有後續了

2020年10月29日,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的學術文章《從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估算出中國陸地碳匯量巨大》引發媒體關注。
  2010-2016年,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尤其是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新種植森林)年均吸收約11.1億噸碳,吸收了同時期人為碳排放的45%。

  簡言之,至少近六年來,中國人為排放二氧化碳總量的近一半,都被我們所種植、培育的森林吸收掉了。據文章指出,其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中國重要林區,尤其是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新種植森林。
  作為一直以來被公認 “全球碳排放量最大國家”,一旦所排放二氧化碳的近一半能夠被日益茂盛的森林所直接吸收,那麼這麼多年來圍繞碳排放等氣候議題而形成的話語場無疑將發生深遠變化
,對國際社會長期以來借中國碳排放量說事兒的一次有力回擊。
  而有了這些資料的支撐,無論是在曾被發達國家佔據主場的氣候談判中,還是對未來中國承諾的踐行中,中國的底氣和信心都會更足——今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中國領導人作出鄭重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回應
全世界只有中國做到了讓沙漠面積逐年減少,為此我感到自豪!
法國人說:中國推廣的環境綠化不符合科學,對環境保護有害。公知們也可勁的吹捧轉發,看到這篇文章,公知們又要忙了。
2020-10-31 10:25:15
阿楨
岑少宇:網友一討論,原來北方供暖還有這麼多改進空間 2020-12-12 觀察者網

沒有人想中斷供暖,問題是否有必要在冬季把室溫保持到20度以上。
南方認為,如果北方朋友在室內穿得像南方一樣多,那麼就可以適當降低供暖的溫度,從而節省能源。
北方朋友吐槽南方夏天空調低,這非常正確,南方人夏天也經常在商場和地鐵裡冷得要命,所有浪費能源的行為,都要反對。畢竟節約能源和浪費能源的現象,都不分南方人北方人。
  回應
北方人對南方人的熱難以理解,南方人對北方的冷難以理解!因為都存在理解的境界差距!
關鍵北方人每年供熱費都是幾千元左右,我們要求室溫高一點這很正常啊,你說我們錢也花了,然後摸著門口入水管的溫度冰涼,不罵娘才怪了。 如果南方人家里弄個電暖氣或者冷暖空調,在冬天每月多花一千多元的電費一樣可以達到東北的室溫,南方冬天最多2個月,算下來電費花的錢跟東北的取暖費差不多,他們自己不花錢就靠一身正氣禦寒,也不能怪我們啊
我覺得爭論的重點不是北方不該裝暖氣,而是北方是不是可以降低1,2度,南方夏天升高1,2度,犧牲點體感舒適度以節約能源,畢竟我國對外能源依賴還是挺大的。
  相關新聞
華南用電拉警報,3省祭限電措,義烏關路燈:發改委17日表示,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目前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足。國家電網:戰寒潮鬥冰雪保供電,全力以赴滿足用電需求(回應:國家電網還是可信賴的,戰鬥力很強。)
2020-12-20 09:25:49
阿楨
岑少宇:網友一討論,原來北方供暖還有這麼多改進空間 2020-12-12 觀察者網

沒有人想中斷供暖,問題是否有必要在冬季把室溫保持到20度以上。
南方認為,如果北方朋友在室內穿得像南方一樣多,那麼就可以適當降低供暖的溫度,從而節省能源。
北方朋友吐槽南方夏天空調低,這非常正確,南方人夏天也經常在商場和地鐵裡冷得要命,所有浪費能源的行為,都要反對。畢竟節約能源和浪費能源的現象,都不分南方人北方人。
  回應
北方人對南方人的熱難以理解,南方人對北方的冷難以理解!因為都存在理解的境界差距!
關鍵北方人每年供熱費都是幾千元左右,我們要求室溫高一點這很正常啊,你說我們錢也花了,然後摸著門口入水管的溫度冰涼,不罵娘才怪了。 如果南方人家里弄個電暖氣或者冷暖空調,在冬天每月多花一千多元的電費一樣可以達到東北的室溫,南方冬天最多2個月,算下來電費花的錢跟東北的取暖費差不多,他們自己不花錢就靠一身正氣禦寒,也不能怪我們啊
我覺得爭論的重點不是北方不該裝暖氣,而是北方是不是可以降低1,2度,南方夏天升高1,2度,犧牲點體感舒適度以節約能源,畢竟我國對外能源依賴還是挺大的。
  相關新聞
華南用電拉警報,3省祭限電措,義烏關路燈:發改委17日表示,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目前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足。國家電網:戰寒潮鬥冰雪保供電,全力以赴滿足用電需求(回應:國家電網還是可信賴的,戰鬥力很強。)
2020-12-20 09:26:21
阿楨
英媒妄稱警惕中國"氣象武器" 是想起了美國的惡行? 2020-12-22 觀察者網

  12月中旬,英國《衛報》發表文章稱,中國正在設法控制半個中國的雨雪,認為“全世界都應該警惕”。言下之意,中國的人工氣象控制會帶來災難。
  氣象武器是媒體界討論了幾十年的話題。然而通過搜索,我們可以發現,無論國內國外,在常規的軍事科學和氣象科學研究當中,很少出現“氣象武器”這個話題。可以確認的比較能接近“氣象武器”的實戰案例只有幾個。根本沒有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戰略戰術。
  原因很簡單:人類距離能操縱氣象還遠得很。
  [越戰時期正在人工降雨的美軍飛機]
  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利用有利氣象條件實施人工降雨,導致越南局部地區洪澇氾濫,著名的“胡志明小道”通行能力銳減,嚴重影響了北方對南方的支援。1970 年,美國對古巴實施了代號為“藍色尼羅河”的氣象戰,在古巴“上游地區”播撒碘化銀,造成了“下游地區”的無雨可下,導致糖類作物嚴重減產甚至絕收。
  當然也有人在討論,用大功率鐳射或者核爆來製造風暴、海嘯,或者改變颱風的方向。然而與這些災難性現象所釋放的能量相比,人類所能操作的能量實在太少了。有研究認為,一場颱風的功率是全球發電功率的200倍。而颶風的能量相當於每20分鐘引爆一顆千萬噸級當量的核彈。五個核大國的核力量加起來,都不如一場颶風。
  [特朗普曾經希望用核彈轟擊颶風來改變走向]
  而且天氣是個複雜的巨系統,人們改變了這個局部的氣候,會不會在另外一個局部帶來意料之外的災害?會不會殺敵不成反噬自身?這都是當今的人類尚且不能把握的東西。
  為了防止氣象武器的研製和使用給人類帶來不可預測的後果,早在1977年,聯合國就頒佈了《禁止將影響氣候手段用於軍事目的公約》,並在1992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再次重申了禁止研發氣象武器。
  [中國的人工干預天氣活動主要是為了減災]
  中國在氣象研究和人工改變天氣方面確實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並且在人工降雨防災減災上擁有數十年的成功經驗,但從來不曾把這當作武器來威脅其他國家,也不曾對其他國家造成實質性傷害。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一個道德問題。
  我們且看,西方媒體的下一輪謠言會讓哪個學科無端中槍。
  回應
英國人已經被變種新冠搞得神經錯亂了吧。
受害妄想症晚期患者
壞事幹多了,就害怕別人也向他們學習!
2020-12-23 07:45:19
阿楨
美發展新能源不再依賴中東石油 卻轉向依賴中國 2020/12/17 中時

去年是美國60多年以來能源出口首次超過進口,美國終於結束長達半個多世紀對外能源依賴的歷史,今年1月川普總統也自豪地宣布「不再需要中東石油」。不過美專家警告,隨著新能源時代來臨,美國脫離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卻在新能源的設備與礦產上轉向依賴中國大陸,這已經是美國能源安全的重大隱憂。
《美國之音》指出,1973年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時,阿拉伯國家實施石油禁運打擊全球經濟,美國歷任政府都把維持能源自主做為施政目標。但是,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美國卻陷入對大陸越來越嚴重的依賴。大陸不但控制很多關鍵的礦產資源,還主導電池、電動車、太陽能板等終端產品的製造,美國歷史上從未在能源領域如此依賴單一國家。
全球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對石油的依賴減低,但新能源產業設備所需要的關鍵礦藏如鈷、鋰與稀土金屬卻成為重要戰略物資。從太陽能板到動力電池,大陸主導了整個清潔能源產業鏈,而且很多新能源技術已經可以不依靠美國,美國對大陸控制關鍵的礦產資源也幾乎無能為力。其中有很多礦產是陸企在非洲開採,美國就算要建立類似供應鏈,也要很長時間。
報導舉例說,像鋰電池裡所需要的鈷,大陸鈷礦儲量僅占世界1%左右,但全球鈷精煉排名前6名的企業中,大陸佔據五席,大約控制著全球80%市場。剛果鈷產量占世界60%以上,其中14個鈷礦有8座為大陸公司所擁有。
大陸天齊鋰業持有世界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礦─澳大利亞格林布希礦51%的股權。另一家江西贛鋒鋰業則擁有7個優質礦源,金屬鋰產能全球第一。鋰電池裡使用的石墨,大陸占86%原料供應,電池負極石墨100%都是大陸製造。
在軍工、航太、化工、醫療等眾多行業需要的金屬銫,大陸也壟斷了全球供應。美國在2018年將銫列入經濟與國安關鍵礦物清單,大陸則在今年10月將它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計畫。
  相關新聞
中國制裁澳煤反自傷(楨:?) 多省市強制限電停工 大紀元/自由亞洲電台/台灣蘋果日報
華南用電拉警報,3省祭限電措,義烏關路燈:發改委17日表示,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11月全國用電50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1%),目前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足。 2020/12/18 中時新聞網
國家電網:戰寒潮鬥冰雪保供電,全力以赴滿足用電需求(回應:國家電網還是可信賴的,戰鬥力很強。)
2020-12-25 10:20:33
阿楨
胡錫進:這樣的狗官 在中國至少會“社會性死亡” 2021-02-18 環球時報

  美國中南部遇極寒天氣,至少26死,得州科羅拉多市長居然直斥老百姓“只有強者才能生存”
“生存還是死亡是你們自己的選擇”“政府和電力供應商並不欠你們什麼”,甚至還說遇到困難就找政府要援助是“社會主義政府的可悲產物”。這人要是在中國可不光是要辭職的問題了,他至少還會“社會性死亡”。
  回應
弱肉強食叢林法已在美根深蒂固了,所以官員才會說出這種混帳話.
  相關新聞
美國2020年上半年人均預期壽命因新冠疫情縮短一年
  回應
弱肉強食
2021-02-19 09:14:00
阿楨
德州大斷電…台灣電力脆弱嗎? 2021-02-22 聯合報 / 林基興教授

最近寒雪侵襲美南,導致德州斷電數日影響數百萬人。紐時專欄作家兼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說明,德州電力政策沒擴充備用發電容量備援,雖成本較低,但系統較脆弱;德州也忽視極端氣候風險,雖2011年已遭寒流與斷電。
台灣可學到什麼教訓呢?德州氣電約四成,設備急凍而停擺,台灣氣電預定五成,若因故停擺,怎麼辦?其次,德州風電與光電約占一成,台灣政策目標風電與光電占兩成?第三,德州自成獨立電網,結果寒雪停擺時,外界無法救援。台灣為獨立電網,真有本事自主?第四,德州產業主要是石化業,不久就可回神;台積電(護國神山)則一秒鐘也不能斷電。
  相關新聞
美媒回應得州寒潮:別拿停電對自己的國家“定體問”
德州「明天過後」:水電冰封的酷寒求生記
2021-02-22 08:23:28
阿楨
回應
这是民主的停电,是自由的灾害!怎么可能跟美国基础设施有关系?绝不可能像中国那样啦,没有买澳洲煤炭缺电,百姓受冻!官方到现在都没有爆出一例风雪灾害死亡,不科学。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保卫美国民主自由!
2021-02-22 10:00:37
阿楨
深綠學者稱台缺水是大陸陰謀 彭啟明傻眼:小學教育真的很重要 2021/05/20 中時

台灣水情拉警報,中南部水庫持續探底,但遲遲盼不到梅雨到來,對此一名深綠經濟學家在節目上表示,這是大陸打「氣候戰」,不讓華北鋒面南下至台灣導致,對此「氣象達人」彭啟明也忍不住在臉書回應「地科教育真的很重要,中小學都有教」。
彭啟明19日在臉書PO文「氣候戰?」,他表示近來看到很多人討論某政論節目的經濟專家,在談到台灣旱災時,說是對岸的氣候戰不讓華北鋒面南下,藉由這種方式恐嚇、重創台灣。
彭啟明說不談兩岸關係、衝突,單純從氣象角度出發,解釋所謂的梅雨鋒面並非來自華北,而是五六月從台灣生成後逐步往北,七月到華北或北海道。而今年到目前為止,長江中下游到華南,延伸到日本的梅雨鋒面發展旺盛,但台灣只有移動型鋒面在北方掠過,還沒有滯留鋒影響。
彭啟明指出,氣候跟氣象完全不同,目前只有氣象戰,而其也只是改造短時間天氣,從沒聽過長時間氣候的氣候戰。彭啟明進一步補充,表示大陸每年都有人工影響天氣的計畫,從十一五到目前的十四五,都有提到,但也沒到學者講得那麼誇大,否則為何大陸還會出現水災與旱災?
彭啟明文末也大嘆「全民的氣象地科教育真的很重要啊~這些中小學都有教喔。」,也貼出影片網址供大家評論。(回應:反共反到失智人一綠腦就殘)
2021-05-21 07:13:04
阿楨
風雲四號02星2021-06-03成功發射 3萬公里外可感知0.05度變化

  風雲四號用戶為中國氣象局,將幫助預報員更靈活地觀察颱風、暴雨等中尺度災害性天氣的結構及其演變的精細化動態,也讓短時強降水、颮線、雷暴等小尺度、短生命史、破壞性大的強對流天氣更容易被識別和捕捉。
  回應
這種技術應用於彈道導彈預警絕無問題
你不知道有個詞語叫“軍民兩用”麼?
2021-06-04 07:46:59
阿楨
中國朝代為什麼大多持續兩百多年,不會超過三百年? 2021-09-05

1972年,竺可楨老發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指出中國五千年歷史氣候可以分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但在這個大週期之下,也分很多中週期,溫度都是在上下波動的,甚至每一次小週期,都會引發王朝的滅亡,相關性非常之高。只有清朝這一個例外,在氣溫暴跌後還熬了幾十年沒死。
  回應
 開國時,因為戰爭,無主的土地多,人口少,儘管開國功臣封得的地很多,但普通平民也能有一份地,隨著時間推移,人口逐漸增多,土地兼併現象卻愈演愈烈,最後普通人沒地種,要麼餓死,要麼當佃農,國家向掌握大量土地的豪強收不到多少稅,只有下狠手往死裡收尚有自己田地的平民,導致平民要麼賣田,要麼造反,基本上,這個兼併輪回過程大抵就是兩、三百年……
 不衝突,背後就是氣候變化。當這些社會矛盾積累到頂點時,寒冬、乾旱…接踵而至。王朝管理失能已無力對付天災,大饑荒來臨。北方遊牧民族面對天災更是聽天由命,為活命只能南下。王朝末日來臨。等所有軍事勢力打出一個結果時,一方面人口數量低於土地承載能力,另一方面如果趕上氣溫回升,則盛世來臨,如漢唐。要是命不好沒趕上氣溫回升,新王朝轉瞬即逝,典型如西晉,王公大臣都被餓死。緊接著就是五胡亂華、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氣候變化就是背後那只看不見的手。
2021-09-09 07:58:46
阿楨
比超級電腦快千萬倍!陸量子計算研究再獲重大進展 2021/10/26 中時

《央視新聞》指出,超導量子計算研究團隊構建了66比特「祖沖之2號」,比目前最快的超級電腦快一千萬倍,比谷歌的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高一百萬倍。光量子計算研究團隊構建了113個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2號」,速度比超級電腦快億億億倍。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指出,下一步希望能夠通過4到5年的努力實現量子糾錯,如此就可以來探索用一些專用的量子電腦或者量子類比機來解決一些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科學問題。

會讓美軍優勢瓦解的量子電腦是什麼?連愛因斯坦都難接受 2021/11/27 中時

美週三以國安為由,將涉及量子運算的中國科技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
量子電腦是根源於1920年出現的量子物理,迥異於古典力學,連愛因斯坦也難以接受。首先,世界不是「粒子」組成,而是「機率波」,波動的大小,是代表電子在這裡可能出現的機率。另外,量子「纏結現象」的「超距幽靈作用」測量其中一粒子時,必會影響另一粒子,。
量子物理的應用,就包括量子電腦,不是傳統位元,可以同時有0和1,所以位元可以進行多工處理,計算能力乃以指數性爆炸成長。
政論節目《關鍵時刻》認為,如果中國成功發展量子電腦,不但可以偵測到美國的匿蹤戰機,美國軍事優勢可能完全瓦解。
  回應
關鍵時刻講的話有參考價值嗎?
2021-11-28 09:11:22
阿楨
馬鳴謙:安史之亂後,中國文化轉向保守? 2022-06-25

深究安史之亂的禍亂根源,實由唐玄宗在天寶年間施政昏聵、剛愎自用造成。行政一味交托權相李林甫,而邊鎮則一味信用番將,無所節制。它造成的動盪和毀壞,比之西晉“永嘉之亂”更為嚴重。自李唐立國到唐玄宗天寶年間,前後已承平140年,所以對唐人造成的心理震動尤為劇烈。
  回應
 從長時間的歷史來看,安史之亂在隋建立時就已註定。首都在西北長安,但主敵在華北和東北,必須在燕山腳下維持一個巨大的軍事集團,隨時應付來自蒙古高原和東北地區的敵人。宋之後元明清,首都在北京,天子守國門,拱衛京師和征服蠻族的武裝力量合二為一,解決邊軍尾大不掉的問題。同樣,兩漢,長安首都也是軍事重鎮,那時主敵在西北和陝北。
 從北宋到南宋,儘管百病纏身,但是非常有錢,前後統治了351年。宋的重文輕武,原因是五代十國的“武德過剩”。從長週期來看,南北宋的燕雲十六州的長城被北方少數民族統治了,長城是農民民族修建用來防禦遊牧民族的預警系統,大部分在中國400毫米降水線附近(以北是半乾旱草原適合遊牧,以南是半濕潤旱地適合農耕)。從長週期來看,南北宋進入“冷週期”,400毫米等降水線南移,導致遊牧民族的南移。
 很奇怪,保守難道就是罪大惡極?這種政治正確不要搬到中國這個世俗國家來。
 保守,是實力下降衰敗後不自信的表現
 5000年以上的歷史足夠長,經歷足夠豐富。各有各的“開放”“保守”。不存在單一不變的“正確”,所謂過猶不及,過不過必須在當時條件判斷。羅馬帝國末期,非常開放,結果蠻族進入羅馬帝國,導致羅馬帝國被顛覆。美國工業化的過程其實長期是保護主義對外不開放的,如開放,整個市場早就被英法製造占滿了。
 楨:有些公知大V噴子還「理盲濫情」到史盲、說啥「漢唐長城都矮,主動出擊,才能勝利,宋明長城再高,消極防禦,還是會被突破。」其實自從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失去騎兵天然屏障之後,宋根本沒控制過長城,北宋太祖和太宗幾次想收復燕雲十六州、恢復對長城的控制、但皆敗。而明朝一直採取主動進攻戰略,但除了明成祖數次北征稍有成之外,明英宗土木堡被俘、明武宗兒戲般御駕親征、也皆敗,直到萬曆後國衰才變消極防禦,後金也無法突破山海關,最後是靠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2022-06-29 08:29:33
阿楨
中國科學院:雲南“蒙自人”與美洲原住民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 2022-07-15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專家運用科學手段,對在雲南蒙自發現的“馬鹿洞人”頭骨化石開展古DNA遺傳學分析研究發現,中國南方的古人類和最早的美洲土著人類之間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成果7月1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山地、東喜馬拉雅山地和印緬山地三個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的交匯地帶,不僅見證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的奇跡,同時目睹了人科物種從1,200萬-600萬年前的祿豐古猿、約170萬年前的直立人“元謀猿人”,再到1.4萬年前的智人“蒙自人”等多個人類重要的演化階段。
“蒙自人”的線粒體遺傳世系屬於一種未知的M9支系,可能是亞洲古老型人類與早期現代人混血的結果,這種遺傳背景是晚更新世美洲最早定居者的東亞源頭。
此外,通過重構膚色基因OCA2的一個關鍵突變(His615Arg)的跨時空分佈模式,研究者發現導致比東南亞人群“更白”的中國人群淺膚色的這個突變最早在約7,500年前發生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之後,作為對高緯度地區紫外線照射強度減弱的遺傳適應,該突變的頻率在東亞人群中逐漸上升,直至在現代東亞人群的平均頻率達到了~60%。
  回應
 這是可以推翻非洲起源說,不是支撐。
 我理解部分壇友不願意接受非洲起源說,他們主要的觀點在於無法接受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起源”自非洲,這我覺得毫無必要。
 為什麼不接受就是因為非洲起源說有漏洞。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不是光非洲才有,而是全世界“滿天星斗”,各地區都有,從能人到直立人,古人類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了從非洲向世界各地擴散的過程,每一次遷徙也不是“踏入無人之境”,而是與各地原有的古人類交往爭鬥。中外的科學家根據人類基因研究和考古的發現,非洲起源說已經更新了很多現代研究成果,並不排斥各地古人類基因的混入。
2022-07-16 07:54:16
阿楨
專家:三峽汛限水位是145米,長江委預估旱情後抬高了5米 2022-08-24中國新聞週刊

【導讀】 基於氣象、水文等種種跡象,以及今年全球整體大氣環流情況,水利部在6月、7月間已經對今年乾旱可能性進行了推演,並命令各地水庫適度增加蓄水量。前述水利專家指出,三峽汛限水位是145米,這次長江委根據對未來旱情的預估,適當抬高了五米,“只能說是一種有限的防範手段”。“如果蓄多了,防洪庫容不夠了,來一場突然的洪水怎麼辦?而且也會影響下游的供水和航運;如果蓄少了,真的遇到一場持續很長時間的乾旱,又怎麼辦?”
  回應
沒有預報準確,造成國民經濟重大損失,國家氣象局該不該負責?專家們的看法是不應該負責。
天氣預報一周還比較準確,預測幾個月那是胡說八道了!

45℃刷新記錄,重慶回應“能否人工增雨” 2022-08-24 重慶日報

這輪高溫究竟有多強?還要持續多久?8月23日,重慶市氣象局副局長譚暢譚暢說,截至8月22日,重慶35℃以上高溫日數全市平均為39.2天,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多,超過2006年同期(36.9天);日最高氣溫突破40℃以上的區縣有31個,較2006年多2個。
“也有市民關心能否通過人工增雨作業來緩解旱情,但這需要一定的條件。”譚暢提到,降水天氣系統的出現需要四個條件:一是作業區雲厚至少要2到3公里;二是雲底高度2公里以下;三是雲的面積達到幾十平方公里;四是有一定上升氣流的雲。
9月上旬將迎來兩次降雨
2022-08-25 07:02:01
阿楨
中國西北暖濕化,能重回漢唐嗎? 2022-10-17 中國氣象局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強

在過去三十年時間內,我國科學家逐漸得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結論:歷史上寒冷乾旱的西北地方,正在逐漸“暖濕化”!
科學家發現,從上世紀 80 年代到2002年,西北降水一直在增加的趨勢。以西北地方西部為主的克孜河、疏勒河等許多內陸河流量也在增加;還有就是阿牙克庫木湖、鹽湖、青海湖、烏蘭烏拉湖、阿其格庫勒、西金烏蘭湖和庫賽湖等一些內陸湖泊的面積也在顯著擴大,另外還在塔克拉瑪幹和庫姆塔格沙漠東緣地區出現了一些新的湖泊。
在過去的30多年時間,每十年大概增加6毫米左右。這個地區的平均降水量以前不到200毫米,現在已經到230多毫米了。同時,2009-2012年, 湖泊面積增幅大於10.0 km2的湖泊共有27個, 其中7個湖泊面積增加超過50.0。
降水量增加對乾旱地區的葡萄和棉花種植是有利的,但是棉花和葡萄實際上抗旱能力比較強一些,適合在相對比較乾旱的地方生長。如若降水太多的話,反而對葡萄生長不利,但目前西北地方降雨少,增加也比較有限,因此變濕總體比較有利於葡萄的種植。
當然,在西北種植棉花或者葡萄,主要依賴灌溉,自然降水的貢獻相對比較小,所以西北降雨增加對農業是有積極影響,但是影響應該不會很大。
2022-10-24 07:07:29
阿楨
中國西北“暖濕化”究竟真的假的? 2022-11-30

近年來,新疆的洪水災害呈現多發態勢。2018年7月,新疆哈密市伊州區突降特大暴雨引發洪水,造成20人遇難,8人失蹤。2022年7至9月,新疆塔里木河的洪水持續了80天。洪水的背後是異常的高溫融雪和多次暴雨的襲擊。
“西北暖濕化”最早是由著名地理學家、冰川學家施雅風院士在21世紀初提出的。隨後,大量針對西北的氣候變化研究陸續展開。1979到2019年,西北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顯著,尤其是新疆每10年降水的增加趨勢超過15mm。
西北暖濕化的原因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顯著提升“全球變暖”,“西北暖濕化”正是全球變化的小小縮影。
  回應
小時候,都是一片片的黃土坡。兩年前返回老家上墳,發現山上的野草沒入腰間,最多的一條建議是:千萬別點燃山火。最後,我沒敢按照老傳統給老爹燒紙錢,只是在墳頭獻了點果蔬和鮮花了事。
西北暖濕化和植樹造林的雙重加持是顯著可見的。雖然到甘肅西部和新疆地表植被還是少一些,但是內蒙、陝北、甘肅東部變化真大。
2022-12-02 09:01:45
阿楨
黃河水竟然變綠了?原因是什麼? 2022-05-14

華夏民族的發源地在黃河流域,最近有遊客發現黃了幾千年的河水竟然變成了綠色?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黃河每年水中含有的16億噸泥沙。
自2000年開始,我國就針對黃河“水少沙多”的癥結採取了“攔、排、放、調、挖”的治黃措施,一些幹流的河水顏色逐漸清澈,黃河下游河床的泥沙平均高度也降低了2.6米,優質水占比80%以上。
黃河壺口瀑布河面寬40米,高度落差達到30多米,流量最高可達2700立方米每秒。黃河平水期的流量約為1000~1700m³/s,枯水期只有300~800m³/s。在自然和人工的黃河上游萬家寨水庫蓄水兩重因素之下,壺口瀑布的水位不斷降低。
河水變更清澈,光線就能夠進入河底,水中的藻類變多,所以清澈的河水看起來自然就變綠了。河水的變綠促進了黃河流域魚類繁殖和經濟發展。
對於黃土高原的整治,國家提出了二十八字方略:“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米糧下川上原、林果下溝上岔、草灌上坡下坬”。具體就是將當地的降水儲存起來,然後在黃土高原上進行開墾種植,恢復土地活力,以此達到整治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問題。隨著方針的貫徹落實,黃河河水變黃的根本原因也在逐步解決,當黃土高原真正的實現了“青山”,黃河自然也就會變成“綠水”。昔日的“塞上江南”也將煥發生機,為我國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帶來極大的改善。
2022-12-30 07:31:19
阿楨
天下長河劇情簡介

自康熙十五年一場巨大的水患之後,年輕的康熙帝設科開舉招納治河賢才,二十四歲的落第舉子陳潢脫穎而出,長於治河。年輕的康熙帝不拘一格,將他簡拔而出。陳潢與同樣有志於治河的靳輔搭檔,跨越半個世紀的櫛風沐雨,歷經了康熙朝幾次大政治風波。年輕敢言的陳潢死于奸臣結党的污蔑之下,臨死前留下治河名著——《河防述要》。康熙五十一年,臺灣收復,准格爾平定,黃河安瀾,河水轉清。康熙帝探訪揚州,見到了河神廟。廟中塑著靳輔、陳潢的像,仁人志士,遺愛自在民間。

看完7集《天下長河》,我連發感嘆,國產劇都這麼拍何愁沒觀眾 2022-11-13 晴晴

一部電視劇好不好看,其實只看前幾集的質量就知道了。
先說題材,雖說是歷史劇,但《天下長河》,卻只是借用了這些歷史風雲人物作為背景。而是將真正的主角光環聚焦在了兩位治河大才:一位落第書生陳潢,一位安徽巡撫靳輔身上。藉著這兩位治河大才的視野,講述了一段從康熙十五年大雨過後,清朝長達40餘年的治河大事。可以說這一個題材,這樣一個故事,確實新穎,獨到。
再說這部電視劇的演員陣容,羅晉飾演的康熙大帝,奚美娟老師出演的孝莊,還有公磊飾演的明珠,樑冠華飾演的索相。雖然這些演員,都是第一次挑戰這種歷史風雲人物,但是他們的演技,確實開場就立住了腳跟。特別是公磊和樑冠華這一瘦一胖的組合,他們一出場,真的就是觀眾想看的那個味。
當然還有這部劇的質感,也是相當了得!這部劇《天下長河》大部分戲都是水戲。而為了呈現最真實的一個水戲場景,導演組花了5個月的時間,真的挖出來一條“黃河”,而第一集中大堤決口。最後呈現出來的浮屍遍野的場景,真的讓人一秒入戲。別的都不說,就沖這部劇的質感,這部劇就值得一追。
所以說晴晴不得不感慨一句,芒果臺是真的會挑劇,一挑又是一部年終爆款。那麼這部劇具體有哪些爆點呢,請聽晴晴慢慢說!
第一個爆點:演員選角,絕了! ……..
第二個爆點:題材新穎,立意深遠!……
第三個爆點:細節戳人!……


《天下長河》2022-12-07 柯志遠

感動值一路飆昇的歷史大戲《天下長河》開低走高,口碑爆棚。造成「現象級」紅火熱潮的歷史正劇已經斷炊一段時間了,…….
2023-01-29 07:22:25
阿楨
《天下長河》5大看點再現一場場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 2022/11/21 潘怡豪

看點一:康熙招納賢人,與災難水患驚心搏鬥
看點二:羅晉霸氣感十足,演繹另一款康熙帝皇族魅力
看點三:還原歷史,考究實地洪水施工
看點四:新穎吸睛,高評價史詩工匠劇
《天下長河》書寫了一段大河工匠的治河史詩。在敘事上除了令人震撼的畫面效果,也因融入民間的人情世故,顯見悲歡離合,與小人物的生動幽默,並行節奏讓原本以為少了宮鬥情愛的主線後,是部稍嫌沉悶歷史劇的觀眾大為改觀。
看點五:老戲骨演員加盟,新演員奪目演出

中國水災史--維基百科

中國水災史,中國水災頻仍。其中黃河水災為烈,江淮水災之次。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從黃土高原帶走16億噸黃沙。因此黃河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1194年至1855年間黃河以淮河的河道作出海口,史稱「黃河奪淮」。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決口」於今滑縣東北,河道向東遷移80公里,由今黃驊入渤海,史稱漢志河。

黃河水竟然變綠了?原因是什麼? 2022-05-14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黃河每年水中含有的16億噸泥沙。自2000年開始,我國就針對黃河“水少沙多”的癥結採取了“攔、排、放、調、挖”的治黃措施,一些幹流的河水顏色逐漸清澈,黃河下游河床的泥沙平均高度也降低了2.6米,優質水占比80%以上。

南水北調工程 --維基百科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一項運營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抽調中國江淮流域豐盈的水資源送到華北和西北地區,旨在改變中國南澇北旱、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該工程橫穿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總投資預計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工程由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組成,其中東線一期工程已於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中線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截至2021年初,南水北調工程已累計調水超過400億立方米。
2023-01-29 07:29:07
阿楨
中國世界領先的58項科技 2021-04-15 07:02

兩岸民主們貶低中國科技,指中國差美國二萬五千里。美國總體科技雖領先中國,但中國還是有58項科技領先美國。
一,華為的通訊設備領先。
二,超級鋼技術領先
三,超50%熱效率柴油機。
四,稀土分離加工技術/專利第一!
五,光纖技術領先
六,艦艇全電推進系統,電磁彈射及電磁炮技術:
七,雷射技術領先。
八,中國核電站壓力容器的C形密封件技術領先。
九,領先的新一代永磁電機和潛艇AIP發動機技術;
十,高鐵技術
十一,電動汽車
十二,造島神器:“天鯤號”
十三,煤制油技術
十四,飛機刹車技術
十五,治療帕金森的腦起搏器
十六,基因測序儀
十七,特高壓電網
十八,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
十九,非線性光學晶體
二十,啟明星2號熱核聚變;
二一,燃煤高效清潔利用技術
二二,量子技術
二三,第三代核電技術
二四,高超聲速導彈
二五,暗物質探索
二六,光伏產業(太陽能發電)。
二七,軍民用無人機技術
二八,中國火箭振動臺
二九,超級電腦
三十,互聯網商務支付
三一,風洞技術
三二,導彈反艦技術
三三,工業無水氟化氫提取技術
三四,三D列印
三五,脈衝強磁場裝置
三六,納米技術
三七,超輕氣凝膠
三八,全球首個人工生物角膜
三九,世界第一個半浮柵電晶體(SFGT)
四十,首個卵細胞基因組測序。
四一,雲計算
四二,首創衛星單原子銥推進劑。
四三,世界最大矩形盾構機。
四四,可燃冰開採技術
四五,自動化碼頭裝卸設備製造
四六,中國郵政光學分揀技術。
四七,雜交水稻技術。
四八,人工降雨和驅散雲團技術。
四九,肝,流行性,sARs等疫苗。
五十,疊合盆地油氣成藏研究。
五一,超導研究。
五二,在納米應用。
五三,深海機器人
五四,在礦漿電解設備。
五五,蠶生物技術,絲織。
五六,船舶三維數控彎板機。
五七, 6S50ME-B電控船用柴油機!
五八, 舟山CHD海洋發電站。
2023-02-05 08:22: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