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封鎖

(張愛玲著短篇小説)

鎖定
《封鎖》是作家張愛玲創作的短篇小説,發表於1943年11月上海《天地》雜誌第二期,收入《傳奇》,中國大陸地區版本收錄於小説集《傾城之戀》。
該小説講述了因日軍搜查,平時正常行駛的電車要封鎖,呂宗楨為躲避討厭的親戚,而與陌生女人吳翠遠調情的故事。作者通過兩個都市人封鎖時期邂逅的寓言,在亂世中察覺都市人的隔膜和孤獨,在她筆下的男性世界對女性進行內省式解剖。 [1] 
作品名稱
封鎖
作    者
張愛玲
作品出處
《傳奇》
文學體裁
短篇小説
發表時間
1943年11月
字    數
約7800

封鎖內容簡介

戰時的上海,封鎖鈴聲一響,電車成為一個相對靜止、封閉的空間。華茂銀行的會計師呂宗楨為了躲避討厭的年輕人——太太姨表妹的兒子,坐到素不相識的吳翠遠旁邊,並不得不做出調情的樣子。這個場景讓那年輕人知趣走開,但呂宗楨又不得不延續與翠遠的搭訕。面對一個男人突如其來的言行,翠遠自然是震驚而排斥的。呂宗楨閒聊的話題與情緒,在吳翠遠的意料之中,無非是公事的繁忙、生活的疲憊,對家庭尤其是對妻子的厭倦。在呂宗楨一步步的攻陷下,吳翠遠內心的快樂戰勝了原來的審慎與拒絕。亂世的封閉電車上,吳翠遠逐漸忘記現實的寡淡,伸手觸摸一個理想而浪漫的夢境。最後,“封鎖”解除,人們的行動都回歸正常,呂宗楨也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吳翠遠這才明白,封鎖期間的一切,等於沒有發生。 [2] 

封鎖創作背景

民國32年(1943年)的上海已經成為日本侵略者控制下的“孤島”,人們戰戰兢兢地生存着。上海由於高度殖民化,中西文化混雜,出現了電車、咖啡館、電影院等現代事物。因而封鎖的底色就是戰爭背景和都市文明。正是因為這樣的背景,每天正常行駛的電車才會封鎖,因而才有封鎖後的故事。戰爭時期,《封鎖》這類反映男女基本愛情慾求的題材並不是敏感題材,因而得以發表。 [1] 

封鎖人物介紹

吳翠遠:大學的英文助教。她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女孩,頭髮、長相、裝束都是千篇一律的式樣。在家裏她是一個好女兒,在學校她是一個好學生。大學畢了業,翠遠就在母校服務,打破了女子職業的新紀錄,但翠遠不快樂,她已厭倦了這一角色,卻無法改變自己。這種模稜兩可的生命狀態,使得翠遠面臨了生活與情感的尷尬:既不甘心像貧寒人家的女孩匆匆嫁人,又無法自我奮鬥到出人頭地,而她的相貌也不足以使她遭遇一場傳奇的愛情。 [2] 
呂宗楨:庸碌、老實的銀行會計師。他遵太太旨意,穿着西裝戴着玳瑁邊眼鏡,外表和觀念都已被社會的秩序束縛得齊齊整整,沒有空虛,即使是在“封鎖”剛剛來臨時,坐在電車上的他,仍然能立即從手中的報紙上找到填滿可怕空虛的辦法。 [3] 

封鎖作品鑑賞

封鎖主題思想

張愛玲在《封鎖》中通過男性和女性的互看達到了對女性自身的內省,表現了張愛玲的女性意識既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這些女性雖是時代的新女性,她們生活在都市中,吃穿用度都跟新潮流,很多受過大學教育,但她們無意識中還是被中國傳統的男權思想所掌控,某種程度上依然是男性的附庸。呂宗楨對吳翠遠的看是從單純男性感官上出發。在談及終身大事時,他還自私地推卸責任既説要替她安排好,又想重蹈三妻四妾的舊路讓她做外室。而吳翠遠作為一名受過大學教育,並在大學工作的現代女性,一方面她討厭父母渴望她找個有錢女婿趕緊嫁掉的虛偽和庸俗。另一方面,她不自主地受家人想法控制,想嫁給呂宗楨這個有婦之夫氣一氣他們。“擱淺”的電車讓荒誕的偶然調情成為愛情,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張愛玲對愛情的真實性的消解和嘲諷,也可以看到張愛玲對女性精神深入的解剖和自省意識,具有深刻的歷史文化意義和象徵意義。 [1] 

封鎖藝術特色

象徵隱喻
《封鎖》以封鎖為名,它所説的是個因時空切斷而成的故事。在這個封鎖的特殊時空裏,兩個主人公的特殊愛情隨之上演。他們的境遇與時空的相互映證,使這一時空呈現出濃厚的象徵意味。在這個人工造成的時空中,作者開始了特別的敍事。平日內心深處忍耐的事在這寂靜裏膨脹了,於是被“封鎖”在電車中的已婚男人呂宗楨和未婚小姐吳翠遠,暫時背離日常的生活軌道,暫時“封鎖”對親人的情感。他們從心不在焉的聊天逐步發展到隱秘的情感交流,甚至談婚論嫁。隨着封鎖的結束,兩個在封鎖期間互訴衷腸的戀人轉眼間形同陌路。這一特殊的時空恰是一個整體的象徵:人生的真實處境是一種無形的封鎖,它封鎖了人的真實情感,而現實生活中的有形封鎖卻為情感封鎖創造了一個真空環境。在這個超越時空的時刻,它使人性解除了在現實生活中無形的封鎖,為封鎖的情感提供一個還原的機會。 [3] 
意象
小説中,電車屬於一個公共場域,文明、敞開是其特徵,因封鎖而成為一片安全區域後,它被賦予了一種隱秘性的質素,那就是對於人物內心的揭露。諸如小説男主人公宗楨對翠遠傾訴自己婚姻的不幸、妻子學歷低且不體諒、工作的不如意等。由此可知,電車作為上海城市的縮影,作家再現了上海在特殊時代背景下的荒涼之景。這座孤島如烏殼蟲的巢穴一般,而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人就是一個個烏殼蟲,淹沒在雜碎的日常瑣事中,來不及思考,也不願承受因思考而帶來的痛楚。當整座城市的人都互相不信任、不同情、不關懷的時候,這座城市就生成了荒涼的底藴,生活其中的人必然變得冷漠自私。 [4] 
敍事
從故事的開端:電車被“封鎖”引起了生活常態的斷裂,到故事的發展:車上人的不同表現,再到故事的高潮:呂、吳二人的交談及心理活動,最後到故事的結局“封鎖”開放,大家回到自己生活的常態。這種“常態-非常態-常態”的情節轉換過程,構成了一個圓形的敍事結構。
張愛玲在小説中運用了無焦點的第三人稱敍事,全知全能的視角洞悉所有的環境、事件以及人物的心理,並將它們呈現給讀者。作者一會兒成了宗楨:“在宗楨的眼中,她的臉像一朵淡淡幾筆的白描牡丹花,額角上兩三根吹亂的短髮便是風中的花蕊”。一會兒又成了翠遠:“翠遠皮包裏有紅鉛筆,但是她有意地不拿出來。她的電話號碼,他理該記得”。不斷變換的視角,使讀者得以明白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 [5] 

封鎖作品評價

評論家許子東:和《第一爐香》等相比,《封鎖》明顯有三個不同。第一是結構不同,以前是中篇,可以有很多場景,寫人物的命運變化,現在是一個短篇,就是一個固定的場景從頭到尾。第二個特點,以前是有侷限的第三人稱,作家總是站在女主角的立場上,用她的眼光去看風景,用她的心理去描寫周圍的事物,偏重一個女人的感覺的主線;可《封鎖》“男女平等”,敍事觀點男女兩個角度都寫,這在張愛玲小説裏並不多見。第三,在以前的小説裏,張愛玲寫女人十分精細入微,分析透徹,相比之下寫男人,總是比較虛。到了《封鎖》,我們看到了,23歲的年輕女作家對男人這麼一種社會動物的一次正面手術解剖。 [8] 
作家蔣方舟:《封鎖》當中,我非常神奇地感受到小説是關於時間的魔法,因為小説裏的封鎖其實是一個非常非常短的時間,但是張愛玲當時寫車裏的人、車外的人,包括車裏面的男人,甚至還有一段不大不小的豔遇。當時我看這個小説的時候就覺得,小説真的是時間的一個剖面。 [6] 

封鎖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1995),中國現代作家,原名張煐。原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5歲入私塾受教,1931年入讀上海聖瑪利亞女校,1939年考入香港大學文科,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返回上海。1943年發表小説《第一爐香》《第二爐香》,一舉成名。1952年離開大陸去香港。1955年離開香港去美國,1995年9月逝於洛杉磯。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半生緣》《小團圓》,中短篇小説《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集《流言》《對照記》等。 [7] 
參考資料
  • 1.    張彩芸.浮世、亂世、男世——解讀張愛玲的《封鎖》[J].名作欣賞,2014(32):71-72.
  • 2.    齊紅,林舟.試析《封鎖》中的女性塑造[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03):6-8.
  • 3.    昝娟娟.解讀《封鎖》中的象徵隱喻[J].文學教育(上),2012(10):50-51.
  • 4.    陳潔.論張愛玲《封鎖》中的空間敍事[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6):126.
  • 5.    姬志海.庸常的生活 放不下浪漫——談張愛玲的《封鎖》[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9(06):7+10.
  • 6.    蔣方舟:我們對張愛玲的迷戀,夾雜着同情與遺憾  .鳳凰網.2019-07-29[引用日期2019-09-28]
  • 7.    周玲.中外文學通論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35.
  • 8.    許子東.許子東細讀張愛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