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正确看待《聊斋志异-种梨》?

我看小说时一位书友的本章说是这样说的不知道对不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注者
9
被浏览
9,864

7 个回答

这又是个关于聊斋的好问题,虽然起因是因为您看到了这位书友略显沉重的评论而起,但是,这又是研读聊斋到一定程度后,无法躲避的问题。

——就是究竟怎么去欣赏《聊斋志异》。因为一直以来,这部奇书、趣书兼好书属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遗珠之憾”,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主题,其实都不逊于那四本经典小说。

在此,为避免赘述,就参考本人以前对类似问题之回答(链接见下——)

虽然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最初是因为“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而且表现的形式是一部中短篇文言小说集成,但他在这部书里运用的创作手法,采取的是“一书而两体”的写法(纪晓岚语,但我个人认为,应该至少是“三体”呵呵,即笔记体(含纪实)+寓言体+传记体),因此确实蕴含了非常丰富和多面的人文、社会主题。

又因为他个人博览群书,且少年得志,在不断创作过程中,参加科举、做同乡胥吏、大户幕宾、山水野游、设馆授徒等各种人生经历洗礼的缘故,使得这位短篇小说家的视角非常广泛、多维,思考的深度也愈加深刻与客观、有趣。

所以,才会让他这部伟大的《聊斋志异》充满了各种奇幻魅力和不同时代各类读者的想象空间、解读角度。

回到你问的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吧:

一、关于此书友的评论

1、《种梨》一篇属于聊斋中的寓言体故事,因为从文学角度与《伊索寓言》等写法没有大的差别,因此这个我同意;至于后面他谈及寓言的演变以及类似“牢骚”的个人评论,我就不多置评了。

因为蒲松龄这个故事聚焦主题是——怎么看待“吝啬”,这是一种世间人情的常态。如果非要如他回复这样提升至“社会价值观”、“生产力”以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形而上学”的层面,也不是不行。但可能容易逐步陷入讨论泛化,而过于枝蔓,偏离故事主旨。因为“形而上”后就会涉及面很广,我担心扯太远之后回不来。

2、人的吝啬是否就涉及了违反公理、正义等精神呢?甚至和道德标准中的美德、善恶这个去挂钩,这些就是因为上面第1点他展开后,必然带来的结果!

“吝啬鬼”这种文学形象其实在中外文学作品中也很多,所以从人性中有关“吝啬”这个点的形成来看,有各种原因造成。有时是人自身性格问题,有时也是历史原因造成,让人从不吝啬变得吝啬和谨慎,或者如故事中的“乡人”不敢轻易相信别人(现实中确有过于慷慨、实诚而常有给了一个人,又来一大帮的情况),所以一般选择不再“利他”,不去“兼济天下”,这也是世间常事,人之常情。

关键就是,看你怎么把古今社会的“人情”这个大问题理解透彻,看得明白。如在这个故事中,乡人究竟是否愿意: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随意施舍?助人为乐?嫌麻烦?怕捣乱?……你说呢.....

二、关于怎么看待《种梨》这篇故事

正不正确我可不敢说,只是个人的一点体会,分享在这里供您思考吧。

上面我说了这个故事的创作重点是“吝啬”主题,表明有吝啬之因,方有吝啬之果。而且揭示出一个比较普遍的道理:吝啬的人会发现,在他们极尽吝啬之后,大多都很容易作茧自缚,想留下的呢最后一样也留不住,照样以其他方式出去。

此篇寓言故事中道士作法变成的那些大家享用之梨,实际上恰恰是乡人一车数百颗的“甘芳之梨”。这一段慷他人之慨,想必道士内心自然很爽快。及至乡人堕入迷障后自醒一刻,早知如此何不当初做个“顺水人情”呢,不致于引得“一市粲然”。

1、同是天涯沦落,何不选择彼此帮衬呢?

我们来看原文中道士的诘问:

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

这句很好理解就不翻译了,细想一个道理在其中。你我大家都是穷苦人,你是乡人,我是道士;你在贩梨,我在悟道。我们并没有什么分别,那么既然碰到一起,也没有让你倾家荡产,只是随手帮衬,这有什么困难的呢?

2、即便不愿彼此帮衬,也只需自然处理和面对,何必如此呢...

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

本来一车好梨,你选择不给也没有关系,我不过就是求你施舍罢了,何必非要咄之、怒之、叱之、骂之?!——所以不戏弄你一把,不耍笑你一次,不让你长个教训,我这道士也是白干了呵呵。

3、富人吝啬还容易理解,愦愦一乡人也常学富人如此作为,就有普遍性的警示意义了

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中称素封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 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 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翻译过来,即蒲松龄评论道:“乡人烦闷昏庸的样子,憨状可掬,十分痴傻,他受市人嘲笑,也是有道理的。我每每见到乡中富人,至亲好友向他乞米求助,就表现出一副气愤的样子,就计较说:‘(这)是好几天的物资开支了。’ 如果劝他救济危难的人,给孤独无靠的人饭吃,则又忿然,又计较说:‘这是十个人、五个人的饭量。’ 甚至连父子兄弟,也极微细的钱财也要彻底地计较。(但是)一旦关乎荒淫烂赌,则整个囊袋家产也不吝啬;(就算)刀锯架在头颈上,连赎命也来不及。诸如此类的事,正是说之不尽。

但是在我看来,这个故事还有三处可以引发思考——

1、故事是发生在这个乡人身上,但是那“一市粲然”的人里面,难倒就没有如乡人一样的同类吗?

2、原文中有一句“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这补充的一笔又说明了什么呢?

3、道士的伐树动作和结果——“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乃断”……“又细视车上,一靶亡”……“始知所伐黎木即是物也”,这些笔墨刻画的内在喻意是什么?

诉诸直觉,不要那么多花里胡哨的。

可以参看后面的《道士》一篇,两篇的内容蛮像的,给人的观感就完全不同。

《种梨》的道士就是德行太差了。

同样是向人乞讨,《道士》中的道士吃大户,《种梨》中的道士为难小贩;前者被人要打要杀,转过来还请人家喝酒,最后略使小惩,还是对方自己作出来的;后者精心设计,不仅把梨子分光了,还砍断人家车把。

敢问修道之人的德行修养何在?

对方已经拒绝了,还懒着不走,不骂你几句,难道还让你这幅乞丐样耽误生意?

乡人是吝啬,围观群众也没那么高尚。

店小二给道士梨子是因为嫌他吵。你换个人试试,结果很可能也一样。

要知道,街上乞丐那么多,也没有多少人施舍。

这篇看幻术表演就好,要深究三观,真的不行……

PS:有兴趣的还请加入聊斋志异圈,大家一起谈狐说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