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族生活領域地名沿革 - BOX Notebook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泰雅族生活領域地名沿革
2019/01/28 14:19
瀏覽7,01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以泰雅族目前主要的居住地區:新北市烏來區、宜蘭縣大同鄉、南澳鄉、桃園市復興區、新竹縣五峰鄉、尖石鄉、苗栗縣南庄鄉、泰安鄉、臺中市和平區、南投縣仁愛鄉及與其歷史相關的宜蘭縣澳鎮朝陽里、南強里分別表列。

新北市烏來區

烏來地名源自於泰雅族語中的「Ulay」,意為水很燙要小心(Kiluh-ulay)。烏來區泰雅族被稱為屈尺群,烏來屈尺群有三社:李茂岸社、塔拉南社(大羅蘭)及札亞孔社(茶墾),以烏來區福山里為中心向外擴展。

清朝

日治

中華民國

備註

 

 

忠治里

 

桶壁

桶壁

忠治、桶壁Tanpya/Kayo

清同治年間,漢人拓墾新店、屈尺一帶,並在這一帶山區設腦寮採樟腦,故原住民稱該地為Kayu,樟腦寮之意,漢人以該地在大桶山西麓且地形平坦,稱之為「桶壁」或「桶坪」。大正10年(1921),日本三井合名會社至烏來鄉境開發伐木前,原住民即居住於桶壁駐在所(忠治公園)東方不遠之地,聚落名為桶壁社。

 

加九寮

加九寮

因此一聚落依傍著咬狗嶺而形成,遂以之為社名,漢音譯為「加九寮」。

 

 

成功

民國43年(1954),林成晃、 林德清兩戶人家遷至桶壁南方,自成一個小聚落,族人稱Hakka,即今之成功。

西波安

西波安

西波安Spoan

據傳,最初遷來此地者為福山部落族人,居住在忠治村南方山地(今汙水處理廠),部落名為西波安Spoan,明治35年(1902)遷移至現址。

烏來Ulay

烏來

烏來里

烏來也稱「污萊社」或「湯社」,許多人及許多文本都說烏來是泰雅語的溫泉,其實有待商榷。早年一群泰雅獵人狩獵到此,看到南勢溪岸邊的溪水冒著水霧,伸手探試發覺水很燙,於是大叫「Kiluh-ulay」,「Kiluh」是熱、燙的意思,「ulay」讀音為「烏來」,是包含小心的警語,漢人解讀為溫泉。泰雅語沒有說洗溫泉為「洗烏來」的。其他地區如臺中縣和平鄉、桃園縣復興鄉有烏來地名的不一定有溫泉,宜蘭有些泰雅部落有溫泉,卻沒有「烏來」的地名。「烏來」原是今烏來村一小塊地區的地名,被採用為鄉名後,整個鄉轄都是烏來了。大正10年(1921),因三井合名會社伐木種茶,各部落被迫遷移,烏來及加九寮遷至駐在所對岸高地,另建新社,仍名烏來。

 

 

烏來街區Ulay

 

 

 

野要Yayao

Yayao意指繞道而行,因昔日該處多為水田,行經時必須要繞路,故名。

西羅岸

西羅岸

西羅岸Silagan

西羅岸社因日人於該地設置彈藥庫,乃遷至烏來社上方高地。

拉卡

拉卡

拉卡Laga

大正10年(1921),因三井合名會社伐木種茶,各部落被迫遷移,拉卡社遷居烏來駐在所東南2公里之地,今孝義村境,臺灣光復後,拉卡社併入烏來,成立烏來村。

 

 

信賢里

初名蘭吼村,其後改稱信賢村,取信義賢德之意。

那哮

哪哮、羅好Lahao

哪哮、拉號Lahao

Lahau是泰雅語森林的意思,古時該社附近樹林茂盛,漢人以閩南語諧音取名那哮。清代同治到光緒初年此地盛行伐木製材輸出,因此漢人另以閩南語稱此地為枋山社,枋與板同義,意指盛產板木的聚落。

 

 

孝義里

因南方有阿玉山,該山多茅萱,泰雅語稱茅萱為Agek,乃以山名為村名,漢人音譯作「阿玉」。光復後,改稱孝義村,取忠孝忠義之意。

 

阿玉Agek

孝義、阿玉Agek

孝義村是全鄉唯一沒有原住民的村落。孝義原名阿玉,據傳早年此地是長滿了芒草的山地,泰雅語叫芒草為阿玉,古時曾經是個部落,但不知何時何故原住民都遷走了。

 

 

堰堤

臺電在此設有阿玉堰堤。

 

桶後社、洛仔社Laga

桶後

Laga是楓樹之意,因該社附近多楓樹

 

 

福山里

光復後劃定村行政區,將境內李茂岸、卡拉模基、大羅蘭三社合併為一村,初名茂林村,後改為福山村。

林望眼

李茂岸

李茂岸Limogan

李茂岸位於南勢溪與大羅蘭溪會合點,附近溪流彎曲,兩岸岩石參差突出,泰雅語稱為Mang-ngan,因而稱為Mang-ngan或Limogan,漢人以閩南語諧音稱林望眼,後來日本人另名李茂岸,古時和插天山麓的塔拉南部落分為二社,後來合稱李茂岸社。居民分佈在插天山東方、南勢溪兩岸山腰四個部落,是烏來最古老的原住民部落。

塔拉南

塔拉南

大羅蘭、塔拉南Talanan

泰雅族的先民從巴陵和小烏來來到此地,發現水產肥美、獵物繁多、故邀族人陸續遷居於此,Trana是泰雅族語Nwa han ta raran 的簡稱。

 

卡拉模基

卡拉模基Kalamochi

卡拉模基位於李茂岸對岸。

札孔

札孔

札孔Chiakong

 

 

屯鹿

屯鹿Tonlok

屯鹿位於南勢溪與五重溪交會處東方約800公尺之地。Tonlok意指森林中落下的腐葉

 

 

哈盆Habun

哈盆(Habun),泰雅語是河流會流處,因位在南勢溪與哈盆溪之間故名,昭和5年(1930),桃園縣高義蘭社11戶52人遷至李茂岸社東方山區,族人稱該地為「哈呅」或「下盆」(Habun)。不久,塔卡散社(Takasan)部份族人亦遷居哈呅,5 年後又全部遷至今宜蘭縣大同鄉的崙埤、東壘等社。民國43年(1954)遷居東壘部落之塔卡散部落有20多戶約90人再移住哈呅部落。

 

 

馬岸

位於大羅南溪與馬岸溪的交會口的河階平台上,地勢平緩,目前已無人居住。馬岸為泰雅語「Ma-ngan」音譯,最深山之意,另一說為上游曲流中,因河床侵蝕作用而裸露凸出的岩層。

宜蘭縣大同鄉

日治時期為臺北州羅東郡直轄蕃地。戰後初期,以濁水溪(蘭陽溪)為名,新設濁水鄉,民國36年(1947)以鄉內之太平山為名,改稱太平鄉。民國47年(1958)因與臺中縣太平鄉同名,經過抽籤,改為大同鄉。大同鄉村落依蘭陽溪沿岸,右岸有崙埤、松羅、英士,左岸有復興、太平、茂安、四季、南山,寒溪村則不在蘭陽溪流域範圍中。除了太平、復興(不含牛鬥巷)、松羅玉蘭巷由非原住民組成之外,其餘鄉民多屬泰雅族。大同鄉的泰雅族為溪頭群、卡奧灣群、 南澳群三個族群。

清朝

日治

中華民國

備註

 

崙埤仔社

崙埤村

又稱紅土部落,居民以泰雅族賽考力克亞族溪頭群之崙埤社為主,大正7年(1918)桃園廳下Gaogan塔卡桑社及另外兩社遷入,至今約90多年,乃大同鄉內最為年輕的部落。

 

崙埤社

崙埤仔

崙埤社,是以部落所在的地形來命名的,崙字係山巒之意,崙埤位居中嶺山以南山麓,埤字為水塘、水潭之意,所以社名表示此地有山巒有水塘。

 

 

朝陽 Naqi

 

 

九寮溪

九寮溪(林家巷)

九寮溪,泰雅語Qpa,官方名稱叫破鐺溪,戶政單位取名為林家巷,因當年帶頭拓墾的漢人為林氏,而且林氏家族人數多而得名。

 

薩卡巴 Sakapax

長嶺巷

 

 

 

松羅村

 

 

夏諾 Syanoh

松羅

屬泰雅族松羅社,松羅原住民語稱為Syanoh,松羅湖附近檜木密布,臺灣光復初期,國軍退除役官兵委員會森林開發處雇工砍伐紅檜,平地人稱紅檜為松羅,因此,Syanoh即被稱為松羅。

 

Helan、鹿場

玉蘭

玉蘭巷日治時期叫鹿場,因聚落上方的小丘有一處水塘,鹿、山豬等會來喝水,鹿群就棲息在附近,所以叫鹿仔場。取名玉蘭有二種說法,一是相傳伊玻巴社頭目Takun Nogo 率眾遷居時,社址下方有內地人設的鋸木場,賽考列克語稱鋸木場稱為 Helan,後來譯為玉蘭。另說,鹿場所產的烏龍茶,因庄內到處栽種玉蘭花,而帶有淡淡的玉蘭香,遂以此為地方特色取名玉蘭茶,地政事務所也同意命名為玉蘭巷。

 

圓山

圓山

從遠處眺望,形似圓形的頭,族人稱其為Bngwan,日本人稱為圓山。

 

芃芃社

英士村

民國59年(1970)獨立設村,為紀念國民革命先烈陳其美(陳英士),改稱英士村。

 

芃芃 Bonbon

英士

原為泰雅族芃芃社(繃繃社),以部落後方的芃芃山(盆盆山)而得名,又說為鹿茸之意(當地多鹿),又一說為蜜蜂「嗡嗡」(Bongbung)聲(當地多蜜蜂)。

 

池端

明池

芃芃溪的源頭,故稱池端,因池水清澈,故稱明池。

 

排骨溪 Bakon

林森

民國48年(1959)為紀念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改稱林森。

日治初期日本人攻打Knbung TaLah時,決戰於排骨溪與蘭陽溪交界處,雙方人馬大量傷亡,戰死者的屍體,腐爛後只剩骨頭,散落在溪床上,因此取名為排骨溪。

 

馬告

 Makau

棲蘭

因為伐木事業,才有棲蘭之名。馬告泰雅語為山胡椒之意,原住民上山打獵時,若無食物,會拿它配飯吃

 

 

太平村

 

塔波 Tabo

塔波社、土場

土場、多望

土場是日語的林業用語,意即木材聚集地或卸材場地。此地地貌如瓢形,遂名塔波。

 

鳩之澤、旭澤

仁澤溫泉、鳩之澤

日治時期稱「旭澤」或「鳩之澤」,日人以其溪谷穿越,形成澤地,每日清晨可見大量鳩鴿群在天空飛翔因而命名。戰後以其日式地名意味濃厚,民國59年(1970)林務局改名仁澤溫泉,民國93年(2004)復名為鳩之澤溫泉。

 

眠腦

 Minnao

太平山

眠腦(Minnao)是泰雅語,意指「森林鬱鬱蒼蒼、欣欣向榮」及「森林資源豐富的地方」。

 

 

樂水村

原稱濁水村,以濁水溪(蘭陽溪)中穿而得名,民國40年(1951)8月更名為樂水村。

 

碼崙社

碼崙(Kbanun

因部落附近產黍,賽考列克語稱「黍」為Panan,轉譯為碼崙Banun ,而成社名。

 

智腦社

智腦(Chinau

伊林魯瑤 Ilin- Loyo社人於昭和2年(1927)經日本人勸誘下山,遷居智腦,日本人以碼崙社稱之,但社人喜歡被稱為智腦。

 

東壘社

東壘(Tolui

昭和2年(1927)暴風雨侵襲,耕地流失,房屋被毀,水源地被埋沒,次年移居東壘駐在所附近,取所名為社名,即是東壘社名的由來。

赤鹿坑、臭鹿坑

 

復興村

 

 

大溪

大溪(清水)

大溪地名的由來可能與移民來自桃園大溪有關,早期叫赤鹿坑,是平埔族人的習慣稱呼。

 

 

燒水(清水地熱)

 

 

牛衝鬥 Giyuto

牛鬥

蘭陽溪沖積扇的頂點,其名取自當地的地形,蘭陽溪從中切過雪山山脈與中央山脈,二岸地形突出狀似兩牛對峙相鬥。另一說為日治時一次洪水沖走稻田,無法繼續耕作,飼養的許多牛常有爭門的情形,住民就將地名稱為牛鬥。

 

 

東巷

 

 

 

寒溪村

 

 

寒溪社

寒溪

寒溪位於羅東溪上游番社坑溪畔,海拔約250公尺。番社坑溪上源由於溪谷深豁,水流急湍,溪水冰冷,所以被稱為「寒溪」。寒溪部落以溪名為社名,該溪源於南澳山,往西北流,在寒溪社東北方注入羅東溪,寒溪社位於羅東溪右岸,海拔約 50公尺的台地,隔溪與大元社相望。

 

 

新光

為政府協助建立的聚落,又稱新光新村。新光原稱為Glilax,日治時期曾被遷到大元山東北方山麓,名稱被改大元Taien。居住約二十年,因交通不便,遷到寒溪部落對岸的光明巷居住。民國70年(1981)颱風嚴重破壞大元部落,政府將全部社人遷到寒溪部落上方,此地曾為日治時期的指導農業場,為新光部落。

 

古魯Kolo

華興巷

華興部落原本居住在距寒溪西南方3公里的山地,稱為古魯社。因山中生活不便,民國36年(1947)遷至寒溪部落對岸,另建一社,也稱古魯。

 

四方林社

四方林

因部落周圍皆為樹林,因此稱之。現稱為自強新村,當地泰雅族人仍稱四方林,由小南與四方林兩個部落組成。小南社原居住打狗溪左岸,小南山北方支脈山麓的斜地,因為遭遇惡疾,自願遷至四方林。四方林社最早是居住在打狗溪的右岸山麓,與小南部落相望,因洪水氾濫,水田盡失,乃遷到對岸的高地,也就是現在的自強新村。

 

大元社

大元

大元社位於大元山東北方山麓,以地為名,稱大元社。

 

 

小南社Siyounan

小南社位於羅東溪支流打狗溪的左岸,小南澳山北方支脈山麓,呈東西向的傾斜地,因而取名小南。

 

 

茂安村

昔稱土場村,為泰雅族溪頭群留茂安社的分布地,因此以之為村名。改為茂安村。

 

烏帽子 Eboshi

獨立山、黑帽巷

位於大同國中旁,是一標高554公尺的離堆丘地形。孤立於蘭陽溪中,形勢獨立,故稱獨立山。

 

魯模安社Lumoan

留茂安

相傳一名 Buluman 的人在此建社,以其名為社名。

嘉蘭社 Qanaran

Kinuran

加蘭灣

 

 

 

四季村

 

達雅Tayax

四季薰

四季Sikikun

日治時期見其四季如春,風光明媚,易名四季。

 

馬諾源Mnawyan

四季平台

 

 

Kahoyan

保養

 

 

埤亞南

南山村

民國48年(1959)行政院長蔣經國巡視正在興建的中橫公路宜蘭梨山支線,來到南山,認為埤亞南不雅,因此取名南山,有壽比南山之意。

 

埤亞南 Pyanan

南山

Pyanan為炊食之意,因早年族人路過此地時在此炊飯而食。另說意為「祖先曾經來過的地方」。

 

 

上部落

古豪社位於台地的上方,又稱為上部落。

 

 

下部落

卡拿旁在埤亞南台地北方,是埤亞南最早建立的社址,因位居台下方,稱下部落。

 

Mela

米羅

 

 

Memotan

米摩登

 

 

 

馬當

 

 

 

突稜

 

 

埤亞南鞍部

思源埡口

思源埡口海拔1948公尺,為宜蘭縣與臺中縣之交界,亦為蘭陽溪及大甲溪之分水嶺,地形上為南湖大山支脈與桃山支脈交會的鞍部。

宜蘭縣南澳鄉

文獻上南澳地名始見於清嘉慶15年(1810),當時因此地位居蘇澳之南,便稱為大南澳。大正元年(1912),改稱南澳,昭和7年(1932)成一社,名曰南澳社,南澳這個地名就為大家所接受。大正6年(1917)宜蘭廳下新設南澳支廳,支廳位置在大南澳浪速。大正9年(1920)施行州郡街庄制,改為臺北州蘇澳郡蕃地。光復後,成立臺北縣南澳鄉,民國39年(1950)改隸宜蘭縣。南澳、碧候、金岳、金洋、武塔五村與蘇澳鎮朝陽、南強里合稱為大南澳地區

清朝

日治

中華民國

備註

塔壁罕

東澳社

東岳村

昭和17年(1942),併上、下東澳,合稱「東澳」,後又改稱為「東岳」。東岳村分為東西兩半,以東岳國小旁之巷道為界,以東為歌各朱社人所居住,以西為塔璧罕社人所住。

 

伊藥lyo

東澳社Iyo

東岳,原稱東澳,又稱伊藥(Iyo),因東澳山中盛產貴重藥草Iyo (金線蓮)而得名。

 

歌各朱社 Gukutsu、上東澳

上東澳

歌各朱社原住在利有亨社舊址南方,後因人口增加,耕地不足,大正2年(1913)頭目哈泳.巴達(Xayun-pata)率領族人遷至下東澳北方約 1.5 公里處,即現在北迴鐵路永春隧道南口處,日人稱為上東澳。昭和17年(1942)因學校及駐在所都在下東澳,遂遷入下東澳,兩社以東澳國小前巷道為界,前半部為下東澳,後半部為上東澳人居住。

 

塔璧罕 Tapijaxan、下東澳

下東澳

大正2年(1913),塔璧罕因受日艦的侵擾,遷到西帽山下,東澳駐在所後方,於今東岳村現址另建一社,日人稱為下東澳,與上東澳隔東澳北溪相望。

 

南澳社

南澳村

大南澳南、北溪合流處之沖積平原地區,背山面大南澳灣,與蘇澳鎮朝陽里、南強里僅一街之隔。為泰雅族南澳群的移住地。

 

尼哥社、巴波里奧社

南澳

村落分東西兩面,東邊為尼哥社人居住,西邊則為巴波里奧社人所住。 

 

 

碧候村

位於大南澳溪北岸,源頭山西南,與金岳隔溪相望,以當地人暱稱為「碧候中央高速道路」的村道直通南澳。碧候村分東西兩個聚落,西者稱為碧候;東者稱為柑仔頭。

 

比亞毫 Piahau、老碧候

碧侯

最初由Wasau-Pajas率眾遷到大濁北溪上游左岸之Xabun-Kolo;第二任頭目為Budu,Budu死後由Bixo-Nawi繼任,Bixo-Nawi就任後遷至U-wan定居,並就頭目之名Bixo為地名,日本人稱Piexau社。

 

柑子頭社、亞哈蘭

柑子頭

柑仔頭為漢人所稱,在今碧候派出所東面500公尺,海拔40公尺的台地,社人為上武塔社的塔拉幹人。大正4年(1915)塔拉幹人遷居卡拿蘭後,因懼怕瘧疾有 4 戶遷至亞哈蘭(Yaxallan),不久同社又有3 戶族人加入,該地被漢人稱為柑仔頭。昭和2年(1927),柑仔頭有瘧疾肆虐,於是又遷回現址,亦稱柑仔頭。

 

卡拿蘭Kanalan

金岳村

位於大南澳北溪與鹿皮溪合流處北方約1公里。

 

鹿皮Lopoy

鹿皮

大正4年(1915)上武塔的塔拉幹社人遷到卡拿蘭,不幸遇上瘧疾,大部分人返回原居地,留在卡拿蘭中有1戶因懼怕瘧疾遷到亞哈蘭(Yaxallan柑仔頭),7戶遷到今鹿皮部落南方1.6公里處,另立斯巴玻社(Skba-bo,或稱鹿皮Lopoy)。大正14年(1925)暴風雨沖毀房屋,乃遷到現址。民國47年(1958)利有亨社頭目率族人225名遷到鹿皮,鹿皮脫離碧候,改隸金岳村。

 

 

武塔村

位於大南澳溪下游左岸,鹿皮山東方。村民多來自上武塔舊社的塔拉幹社,故建村時稱為武塔。初與仲岳部落合為一村,民國52年(1963)金洋村遷到仲岳,始分治獨立。

 

武塔

武塔Buta

 

 

 

南溪Nankei

位於南澳南溪南岸,乃稱之為南溪。

 

 

橫山仔

位於南澳南溪南岸,金洋二號橋東北方。是一離堆丘地形,由於山丘縱軸與南澳南溪成直角,形如山丘橫亙在河之中,因而稱之。

 

魯基岳夫Lukiyof

萼溫斷崖

日治時設有魯基岳夫警官駐在所。

 

 

觀音、高峰Go-on

 

 

 

長水引

 

 

仲岳Rekinos

金洋村Kinyan

大正 4 年(1915)日警勸導奎諾斯社 ( Rekinos )遷居至旃檀東方台地,大正12年(1923)因疫病再度遷徙至旃壇南方約1公里處建立新址,名為奎諾斯,民國49年(1960)奎諾斯為洪水沖毀,族人一部份遷到今武塔村,另一部則與巴玻凱凱社遷到原址東方約2公里處,即今金洋,另建社稱為仲岳,與武塔同隸屬南澳鄉武塔村。民國52年(1963)由村長游新來、代表何精山率領其餘的村民共 72戶 407人遷來仲岳,金洋社終於全部遷村,逐漸被荒煙蔓草埋沒。金洋社遷來仲岳後仲岳人口增加,因此從武塔村分出,獨立成為一村。又由於仲岳以金洋社人居多,故改名為金洋村。

 

大濁水社

澳花村

以其位於大濁水溪旁而名大濁水,光復後因名稱不佳,更名為澳花。

 

巴沙浪

澳花上村

位於和平溪支流楓溪左岸台地。

 

得卡倫

澳花下村

位於和平溪左岸。得卡倫泰雅族語意為紅葉樹。

 

ベレフン

谷風

 

百里分、白來分

半分Hanbun

漢本

因位於吳光亮所闢後山北路中點,距兩端各50里,故取名百里分,日治時為蘇花臨海道路中點,名之為半分,後依日語發音改名為漢本。

蘇澳鎮朝陽里、南強里

清朝

日治

中華民國

備註

大南澳

浪速

朝陽

位於南澳溪出海口北側山腳,日本軍艦浪速丸搭載日軍登陸於此,故稱浪速,因浪速日語發音なにわ近似臺語的「那娘仔」,當地人亦俗稱「那娘仔」,另一說是明治40年(1907)7月浪速艦砲擊南澳的泰雅族,遂以浪速為名,明治42年(1909)大南澳警備道路完成後,浪速地名正式確立。

大南澳

海岸

南強里、海岸

位於南澳溪口以南,澳尾山以北的海岸地區,臺灣總督府將大南澳平原官林野地租給移民開墾,此地分成4個區域,昭和17年(1942)洪水沖毀海岸聚落,遷至澳尾山腳下形成新聚落。

 

 

雙層橋仔

為清兵營寨,以前為刺竹營,往下到石碑位置為舊路,是蘭娘子與蘇澳組的界址,石碑處即為清兵營地。

 

龜山

龜山

大南澳平原東側的小山,原為海島,因形似海龜,故稱龜山。

 

茄苳

茄苳

新澳橋附近,因遍野的茄苳樹得名。

 

澳尾山

澳尾山

位於南澳溪南側,海拔382公尺,為蘇澳最尾端的山丘。

 

蔗廍

蔗廍

因日治時期本地有一台甘蔗絞汁機台而得名,當時蔗廍為大南澳牛隻最集中區,所以地名叫牛埔仔,昭和5年(1930)林木溪兄弟創辦興業製糖株式會社,是當時大南澳地區最大殖產會社,停業後糖廠大煙囪矗立數十年,後為顧及周邊民宅安全而拆除。

 

 

定情湖

南澳溪出海口內側,為淡水海水交會的潟湖,岸邊有兩座形似鴛鴦的礁岩,因而得名。

桃園市復興區

光復後原名角板鄉,民國43年(1954)10月31日更名為復興鄉,原住民為慶祝總統華誕及象徵國家復興,而由鄉公所決議呈請縣府核准。

清朝

日治

中華民國

備註

水流東

水流東

三民里

光緒12年(1886年),劉銘傳於大嵙崁設立臺灣撫墾總局,三民村屬於總局之「大嵙崁撫墾事務總辦」其下配置的水流東後營。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取建設三民主義模範區之意命名。

 

水流東

水流東

水流東社原居於新北市三峽區插角里,因大豹溪在此向東流去,故名之水流東。後遷至本地,仍保留原本的地名。街上多飯館酒家,有「小北投」之稱。

 

基國派

基國派

相傳基國派為一居住在這部落的漢人名(Kyakopay)。早期因此地多產用來毒魚的植物魚藤(Topa),故泰雅族稱此地為Topa。

 

大窩

大窩

地處一窪地,形似大窩,故稱大窩。

 

丸山(圓山)

丸山(圓山)

圓山位於脾仔山之北,海拔630公尺,圓形山丘,故名圓山。

 

 

枕頭山

枕頭山位於溪口台與奎輝對岸,中間隔著大漢溪,海拔約650公尺,平頂長稜無突起山峰,遠望像個枕頭。

 

 

新村、水管頭

位在澤仁里與三民里的交界處,為澤仁里水源地,原住民以粗竹管引山水飲用,故名水管頭,亦名水源地。泰雅族的耆老稱此地叫Kayu-Balyaq(甕),據說以前有許多甕散棄於此。因近區公所且位於省道臺7線旁,發展成新興社區,現亦稱新村。

 

竹頭角

長興里

國民政府來臺後,取「長治久興」之意命名。居民主要屬泰雅族賽考列克大嵙崁群馬卡納奇(Mknaji)部族的卡拉(Kara)社與高遶(Koyo)社人,卡拉社有竹頭角部落,高遶社分為上高遶、中高遶、下高遶、喜龍和高遶坪等5個部落,民居沿羅馬公路與高遶溪兩旁散居,泰雅族人與漢人各居其半。

竹頭角

竹頭角

竹頭角

竹頭角位於石門水庫聚水區之中下段右岸,與阿姆坪遙遙相對,海拔約300公尺,地平廣闊,是長興里最大聚落,里辦公處、國小、派出所均設於此。先民於乾隆年間由南投遷來,社名喀拉Kara,因發音跟閩南語之「角」相近,故被稱為竹頭角。

 

 

上高遶

高遶Koyo意為一種竹子,原住民用來編製各樣的竹器,此竹不易斷裂,是竹編最好的材料。部落位於高遶溪上游,故稱上高遶。

 

高遶

中高遶

部落位於高遶溪中游,故稱中高遶。

 

 

下高遶

海拔約270公尺,標高260公尺以下之土地,因興建水庫,已沒入水中。部落位於高遶溪下游,故稱下高遶。

 

 

喜龍

喜龍Seelum,泰雅族語意為水源地,本地位於高遶溪上游三條支流交會處,水源充足,成為高遶社水源地。

 

 

石門

目前無民居。位於復興鄉與大溪區、龍潭區、新竹縣關西鎮的交界帶,原為東西流的大漢溪至此改為南北流,建有石門水庫。東北-西南走向的溪洲山脈在此從大溪區延伸至龍潭區,因位於大溪區標高577公尺的溪洲山和位於龍潭區標高551公尺的石門山隔大漢溪相對,遠看望之若門,因以名之。

 

 

高遶坪

為高遶社東部的部落,屬竹頭角河階的西端,地勢較平坦,因而稱為高遶坪。

 

 

新柑坪

居民原居住在大漢溪對岸的大溪區柑坪地區,清代被漢人驅趕至此,另建新社稱新柑坪。

 

 

奎輝里

以該里北部的泰雅族部落奎輝社(Keihui,一種榕樹之名,或說很多鹿角的地方)命名。原屬長興村的東半部,民國48年(1959)獨立設村。居民主要屬泰雅族賽考列克大嵙崁群馬立巴(Mlipa)部族的奎輝(Qehuy)社人,有枕頭山、上奎輝、中奎輝、下奎輝、嘎色鬧等5個部落。

嘎色鬧

嘎色鬧

嘎色鬧Kisiono

嘎色鬧位於奎輝溪左岸上游山坡,海拔750-800公尺,嘎色鬧為榕樹之意。

 

 

枕頭山

 

 

奎輝

上奎輝

聚落沿著奎輝溪建置,羅馬公路上方,海拔後350-500公尺,位於奎輝三部落的最上游,稱為上奎輝部落。住民早期稱此地叫Qus,狹窄隱密的意思,亦稱Shawan,依靠歇息的意思。

 

奎輝

中奎輝

本地的泰雅語叫做可揮路,意為鹿角,以中文諧音成奎輝,傳說古時此處山羌、水鹿群集,因此而得名。奎輝的村民,其先祖大約在康熙末年從南投縣仁愛鄉力行村的馬家部落遷徙過來,最早建立的部落在中奎輝及更山上的嘎色鬧,由奎輝溪溯溪而上結社,後隨人口數增加,奎輝形成五個部落,由上游向下游依序是嘎色鬧、上奎輝、中奎輝、下奎輝以及枕頭山。中奎輝位於奎輝村的中心地帶,為奎輝村最大的部落,國小與村辦公室皆在此地。

 

奎輝

下奎輝

稱此地居下方之意,因為奎輝分成上、中、下奎輝,此地稱為下奎輝。當地老人稱此地為Rzya,下方的意思。

 

優霞雲

霞雲里

由泰雅語「優霞雲」(Yo-Habun 哈盆)簡化而來,意為「兩條溪流交匯在峽谷」,庫志溪、志繼溪在此會合為霞雲溪,向西流入大漢溪。民國36年(1947)初屬新竹縣角板鄉(今復興鄉)義興村(今義盛村);民國40年(1951)8月以後析義盛村北部置霞雲村,之後村名及界線未再改變。居民主要屬泰雅族賽考列克大嵙崁群馬卡納奇(Mknaji)部族的志繼Sikkei(錫科意Shikkei)社與優哈本Yo-Habun(卡瑤哈吻Kayo-Habun)社人,志繼社有志繼、佳志等2個部落,優哈本社有庫志、霞雲、卡外、金暖等4個部落。 

哈本社

優霞雲

優霞雲Yo-Habun

優霞雲,泰雅語之意為兩溪會合處的平坦地。

 

庫志

庫志

庫志位在庫志溪上游,地形狹窄,只有部落所在較為開闊,海拔約600公尺。庫志溪源自東眼山,東南背塔開山,舊部落在更深山內,因生活條件惡劣,遷到現址。Kusi的意思是山間峽谷較為隱密之地。

 

志繼

志繼

志繼在志繼溪上游山坡,海拔700至800公尺,原三峽大豹社遷居。Sqiy為樹名,因該地多此樹而得名。

 

卡外

卡外(可愛)Kawai

卡外位於志繼、庫志兩溪之間的山坡上,海拔約600公尺,有上、下兩個小聚落,優霞雲有產業道路經此上志繼山。卡外的名稱是由日語可愛かわいい的諧音而來。大約在1940年代左右,加拿大基督教宣教士來此設立教堂,以日語可愛的諧音為名。

 

金暖

金暖Knlwan

金暖位於霞雲溪下游,海拔400公尺以下,利於稻田耕作,聚落沿溪流建置,是霞雲里的前哨部落,Knlwan是泰雅族語。

 

佳志

佳志Kasi

佳志在志繼溪中游右岸山坡,海拔約600公尺,佳志源自泰雅語Kasi的諧音,斗笠的意思,日治時曾設有一座涼亭供民眾路過歇息,形似斗笠,故而得名。

 

角板山

澤仁里

因為日治時期角板山駐在所所在,故初期名為「角板村」。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因為設有蔣中正的行館,故村名命名為「澤仁」。居民主要為泰雅族賽考列克系統大嵙崁群馬卡納奇(Mknaji)部族的詩朗Shiron社、拉號Lahau社、志繼Sikkei社與哈本Habun社人,詩朗社有詩朗、復興臺二部落,拉號社有上溪口臺,志繼社有下溪口臺部落,哈本社有霞雲坪部落。

 

角板山、比雅山Pyasan

角板山

角板山為漢名,相傳光緒12年(1886)劉銘傳來此,見這裡河階地形平坦如板,北方高639公尺之山山峰如角,因而將河階與山皆取名為角板山,聚落亦稱為角板。泰雅人稱此地為Payasan,為紀念戰死的族人Payas而命名。但漢人傳說Payasan是指角板聚落東北方的脾仔山,因山形如令牌而得名,今不知何者正確。角板山古稱Kijai,榕樹繁茂之地。

 

哈本Habun

霞雲坪

霞雲為哈本(Habun)之泰雅語諧音,哈本亦作哈脗,意思為「射」,Habun溪在此地奔馳而下匯入大漢溪,溪流如箭之快速,故名。另一說指Habun為河流交匯處之意。日治初期,霞雲坪台地作為族人的移住地,在此耕田種稻,昭和6年(1931)霧社事件後,日警強迫卡優哈本社(Kayo-Habun)之頭目Batto-Nomin率眾遷來此地,而稱哈本社。因佔地寬廣而稱坪。

 

溪口台

溪口台

在大漢溪石門水庫集水區以南。地名由來有二:一為大漢溪至此始漸寬闊,成為溪流的出口,且是河階台地,故稱溪口台,二為指對岸的詩朗溪注入大漢溪的溪口。族人亦稱拉號Rahaw ,據傳祖先來自新北市烏來區之拉號,後來拉號專指羅浮里之喬班台地(羅浮聚落),於是改稱溪口。

 

詩朗

詩朗Shiron

本地因地勢低窪,大漢溪支流詩朗溪流經此地,常會積水,泰雅族人看到河谷中積水似海,故稱為詩朗Shiron,其意為海。詩朗社為泰雅族最早在澤仁里結社之地,其後族人向角板山拓殖,成立一小社,名為卡奇雅,意為榕樹繁茂之地,另說為貧瘠地之意。日治時期,卡奇雅社人遷居三民里,大部份詩朗社人也被日人迫遷至角板山。

 

 

義盛里

以泰雅族部落義興社(Gihen,意為陽光照耀的地方)命名義興里,因與新竹縣尖石鄉村名同名,取澤仁、義盛之對,改名為「義盛里」。居民主要為泰雅族賽考列克系統大嵙崁群馬卡納奇(Mknaji)部族的宇內Urai(溪內社)社與宜亨Gihen(義興、義亨社)社人,宇內社有上宇內、下宇內、卡普等3個部落,宜亨社有義興、大利幹2個部落。

 

義興社

義興Gihen

義興部落先祖馬里巴群的亞維遊獵於此,見此地耕地甚廣,因而遷此居住。初遷時,稱Gehen,譯為宜亭,光復後改為義興。

 

宇內

小烏來Ulai、下宇內

「宇內」為Ulai閩南語音譯,瀑布之意。為與新北市烏來區區別,又因部落比烏來小,故稱小烏來。為識別台北烏來,另譯為宇內,因位於宇內溪相對下游處故稱下宇內。

 

宇內

上宇內

宇內部落分為上宇內和下宇內,上、下宇內和卡普聚落合稱「溪內」,此三部落同為宇內溪流域各社。因位於宇內溪上游而得名。

 

卡普

卡普Kapu

卡普泰雅族語Kapu,意為「野柿子」,因此地長有野柿子樹而得名。日治時日本人教授居民種植水稻。原為四個部落:卡普、哥林Gulin(有水出來的地方)、卡外(種李子)、卡布(一種樹的名稱),臺灣光復後為了電力供給,將居民集中於卡普。

 

大利幹

大利幹Trikan

日治時係義興部落的一部,為接近耕地,向北移動到台地北端的邊緣,被稱為Talika,為現在的大利幹部落。

 

雅邦

羅浮里

羅浮里舊稱雅邦Kinyopan,意為「曾被明鄭滿清人留瓣子」,原屬於拉號社領域。民國60年(1971)省道臺7線竣工,省主席黃杰至拉號派出所時,觀其景色頗似廣東羅浮山,故改稱為羅浮派出所。民國64年(1975)自澤仁村分出,以羅浮派出所為名,命名為羅浮。居民主要為泰雅族賽考列克大嵙崁群馬卡納奇(Mknaji)部族的拉號(Lahau)社與哈本(Habun)社人,拉號社有羅浮部落,哈本社有合流部落。

 

拉號社

羅浮(Rahao

族人稱羅浮為雅邦,日治時期在拉號社下方興建水圳,建置駐在所,分配梯田給社人,移居到雅邦,另建一社。日人為就近管理,將駐在所移到雅邦。光復之後,所有譯名改為羅浮,雅邦社就被改為羅浮。

 

高坡

高坡(Kaobo

位於大漢溪與高坡小溪匯合處,由谷口仰望,兩岸高山懸崖,中夾深谷,故名為高坡,有小太魯閣之稱。高坡又稱為高婆殼鳥僕,泰雅族語意為漁筌。

 

 

大灣(高坡溪)

大灣部落結社於羅浮村之南,民國55年(1966)北部橫貫公路通車後,自高坡、內奎輝及洞口三社各有部分社人遷入,因為溪谷在此有一個大轉彎,故名大灣,為羅浮最南邊的部落。

 

 

(復興)橋頭

 

 

 

合流

泰雅族名Hbun-qumi,因霞雲村小溪流到大漢溪交匯處而得名,由早期泰雅族三位小頭目在此擴展領域而命之。

 

 

斷匯

斷匯Rangay,泰雅族語指抓老鼠的陷阱。

 

 

高義里

以該里中部的泰雅族部落武道能敢社(Butonokan)之高義蘭部落(Kauiran)命名。居民主要為泰雅族賽考列克系統大嵙崁群馬立巴(Mlipa)部族的奎輝(Qehuy、Kesryono)社與卡奧灣群(大嵙崁後山群)的武道能敢(Butonokan)社人,奎輝社有內奎輝部落,武道能敢社有比亞外、色霧鬧、高義蘭、蘇樂、卡議蘭、洞口等部落。 

 

 

內奎輝Keihui

大部分居民都已北遷至奎輝村,僅殘留數戶,為一小部落,故名內奎輝,族人稱為樂樂,北橫公路完成後,部分族人遷到大灣、卡義蘭,尚有十餘戶居住現址。

 

卡議蘭Kgiran

榮華

泰雅語稱用腳搓搓揉之動作為Giran,該地栽種很多麻,將收取的麻剝皮用腳搓揉。因此,取諧音該地稱為卡議蘭Kgiran。卡議蘭位於榮華溪以南,寶里苦山東北坡。海拔800公尺。昭和4年(1929)由蘇樂移民而成一新部落,原作嘎瑜蘭。山下榮華溪口、南岸海拔500公尺路上的警察派出所,光復後改名榮華,轄洞口、卡議蘭、比亞外等部落,故三地亦合稱榮華。榮華大壩即建於此,為大漢溪上游最大攔砂壩。

 

雪霧鬧

雪霧鬧Sibunao

Sibunao,Bunao意為樹果,Si為有之意。因此地往昔有猴子喜歡的一種果,因以名之。又一說Sibunao是指落花生。位於大漢溪東岸支流西布喬溪南岸的夫婦山山腰聚落。海拔500~600公尺間。高義村有6個部落,分布於大漢溪兩岸,僅雪霧鬧部落在東岸,其餘皆位於西岸。

 

比亞外

比亞外Piyaway、里安

比亞外位於大漢溪上游右岸,鳥嘴山東方山腹,海拔100~200公尺緩坡地,比亞外名稱由來有二說:一為此地生長許多豆類,賽考列克語稱豆類為Piyaway,因此得名。二為Piyawai為以前一位好客女子之名。後長老教會宋正喜牧師認為「比亞外」之名不雅,民國65年(1976)向政府機關申請改名為里安,故亦稱里安。

 

高義蘭

下高義、高義蘭Kauiran、卡維蘭

由Qawil部落頭目名字轉譯為高義蘭Qwilang。由峽谷到山頂分為三個部落。下高義在公路旁,面對鷹山,高600公尺;中高義位其西南山坡,高900公尺左右;上高義已靠近1072公尺山頂。居民多自武道能敢遷來。

 

蘇樂

中高義、蘇樂Solo、蘇老

蘇樂亦作蘇老,意為「頭目居地」,居民來源與高義相同。清朝末葉時,有三個集團;在北橫路蘇樂站南方400公尺山腹地,稱卡侯(Kahoe);在蘇樂站西方100公尺山腹,稱可利(Kole);在蘇樂站北方1公里下方台地,為伊玻厚(Ibox)。蘇樂南邊的巴陵橋,是往三光和巴陵道路的要道。日治時在伊坡厚台地建水圳,種水稻,並令卡侯、可利兩社併入,合稱蘇樂。北橫公路通車後,蘇樂社之一部遷到蘇樂站公路旁,自成一社,但仍併稱蘇樂,即今日的上蘇樂Raka。近來,該社長老教會以舊地名改稱拉卡(Raka)教會,原本之蘇樂社則為下蘇樂。

 

高義蘭

上高義

 

 

 

巴陵橋

大正3年(1914)10月在角板山三星警備道上的巴陵建有巴壟鐵線橋(バロン橋),興建北橫時,拆除鐵線橋改建為巴陵橋,現今於北橫公路巴陵一號隧道口左側保存了一支近10公尺高的「巴壟紀念柱」。

 

 

楓香Raga

泰雅族早期稱此地為Bling,意為「山壁陡峭,難以攀登之地」。當地人以此地以北為復興區前山,以南為後山。居民約在100年前因為水源缺乏由比亞外搬遷至此。Raga泰雅語為楓樹,亦可音譯為羅加。省道臺7線從高坡里南部鑿隧道穿山而過到此地,故亦稱此地為洞口。

 

卡奧灣、高崗

三光里

該里分置華陵村以前,原擁有玉峰溪、巴陵溪和大漢溪三流域,陽光可自三方射入山谷中,故名。居民主要為泰雅族賽考列克系統馬立巴(Mlipa)部族卡奧灣群(大嵙崁後山群)的爺亨社(嘎色鬧)與武道能敢社人,爺亨社有爺亨部落,武道能敢社有高岡、鐵立庫、砂崙子、武道能敢等部落。

 

武道能敢

武道能敢

武道能敢Butonokan是日語從泰雅語直接音譯而來的漢字拼音地名,意為「聚居之地」,300年前先民從南投馬力巴(力行村)向北遷徙所抵達的第一個長期落腳處,地名也有大部落的意思。一說泰雅語武道為人名,能敢為居住地。一說武道能敢泰雅語為T-n-twan,意為排列好的東西。臺灣光復後改稱三光,在今日三光現址建置學校,因社址離學校太遠,學童上下課交通不便,遂遷到國小附近的斜地上,亦名三光。

 

高岡

高岡Gaogan

Gaogan,高岡,為小溪(Gong)所在地之意,或說為醃漬的獸肉魚肉。又作高河岡、高干、格娥崗或加九岸,為派出所所在。臺灣光復後曾以雁鳴作為村名,民國37年(1948)後村名及警所均更名為三光。

 

哈蓋

哈蓋Hagay

 

 

砂崙子

砂崙子Zarutsu

砂崙子亦作沙魯子,意為猴子。日治時,武道能敢西方3公里處有兩個集團:一為砂崙子駐在所附近的烏魯,一為西南方稍遠的古雪,二社合稱砂崙子。因耕地狹小,烏魯社人遷出,古雪社留居。霧社事件後,日警以該社深居高山,治理不易,令頭目率全社下山遷居現址。

 

鐵立庫

鐵立庫Telikku、復華

位於砂崙子之南1公里,抬耀溪東岸,與尖石鄉之抬耀隔溪斜對。舊稱鐵立庫,亦名帖里克,光復後改名為復華。Telikku原意為瀑布,因部落附近有一條幽靈瀑布。

 

爺亨

爺亨Ehen

位於抬耀溪口南岸,三光東南方,爺亨意為陽光於中午方能照射之地。另有兩種不同說法,一說是溪邊台地之意,一說因為該地許多水蛭,故由Wihing之諧音Gihing而來。

 

 

華陵里

民國62年(1973)自三光村分出,村名來自於村內二大部落「光華」(哈嘎灣)與「巴陵」,各取最後一字組合。居民主要為泰雅族賽考列克系統馬立巴(Mlipa)部族卡奧灣群(大嵙崁後山群)的武道能敢(Butonokan)社與巴陵(Balon)社人,武道能敢社有嘎拉賀、哈嘎灣等部落,巴陵社有上巴陵、中巴陵、下巴陵等部落。

 

巴陵

下巴陵Balung

位於北橫,在大漢溪上源高干溪(合歡溪、三光溪)西北岸。Balung為檜木之意,一說為松柏類,又說為倒木,據傳往昔此地洪水時有許多漂流檜木,拾之築屋,為地名起源。巴陵又作巴龍、馬崙或巴崚。巴陵又分為上巴陵、中巴陵、下巴陵三個聚落。

 

巴陵

中巴陵

 

 

巴陵

上巴陵

位在巴陵山東側山腰,海拔1160~1220公尺間。

 

加勞社

卡拉Kara

泰雅語分叉、分支的意思,先民兩兄弟因獵場不足而分家,哥哥的家族留在現今的巴陵,弟弟則帶著族人來到了卡拉,所以卡拉之名有歷史及地理上的雙重意義。卡拉舊部落位於對面山上,為了安全以及交通等原因遷到現址,是個只有20多戶的部落,主要聚居在船形教會的周遭,舊名叫伊鮑I-Bow。

 

 

比亞山Pyasan

 

 

哈嘎灣Hakawan

光華

原稱奇沙瓦,意為暸望台。Hakawan有兩個意思:一為櫓房;二為製作籐用品最初的步驟,將籐剝開後,將內部多餘的部份削除掉,這動作叫Hamkaw,以諧音稱Hakawan。國民政府將該部落改名為光華社區,但當地的泰雅族仍沿用 Hakawan之名。

 

 

後光華

光華分成兩個聚落,一個在光華派出所北方約1公里處,稱作哈嘎灣;另一個位於西南方的聚落,稱作古魯斯,為後光華部落。

 

嘎拉賀Karaho、Qlaho

新興

嘎拉賀日語音譯為「唐穗」。Karaho為很多、很大之意,另說Karaho為頭目之意,相傳從前有位頭目出獵時,妻子都來此等候,故以事而命名。光復後改名新興社,是大漢溪上游各支流當中最高的部落,也是華陵里最南的一個部落。

新竹縣關西鎮

清朝

日治

中華民國

備註

 

馬武督

馬武督

泰雅族語原稱「武督」,指人員物資匯集處,日治時改為「馬武督」,客家人稱之為錦山。國民政府將蕃地改為關西鎮下的錦山里。但泰雅族原住民並未完全離開此地區,兩個族群在此混居。狹義的馬武督地區是指金山里和錦山里,西邊的金山里,門牌地名仍稱「馬武督」(舊馬武督),而東邊的錦山里門牌地名則稱「錦山」(馬武督社),造成原住民地名與客家地名共存的特殊現象。

新竹縣尖石鄉

鄉名源自於轄內那羅溪、嘉樂溪匯流處一塊聳立如尖筍的巨石,另說因境內的大霸尖山得名。尖石鄉因山脈分成前山、後山兩大區域,前山包含新樂、嘉樂、錦屏、義興及梅花五村落;後山有玉峰及秀巒二村落。

清朝

日治

中華民國

備註

 

 

新樂村

傳統地名有三,一 是Slaq,指「水田、土壤泥濘」之意,表示土地相當好,即現今的水田部落; 二是 Paga’,指「一層一層的地」,位於現今的八五山部落;三是 Rahaw,意為「族人在獵捕飛鼠時,獵人在樹上放的樹枝,供飛鼠走到陷阱處」。

 

西拉庫Sirakku

新樂

舊名Sirakku,鰻魚匯集之地,日治時在此砍伐檜木與開採煤礦,國民政府續之,命名為新樂,在河上洗煤約20年之久,將油羅溪洗成黑色河川。

 

 

煤源

煤源,泰雅族人稱為Baga,意為勤勞的揹夫之地。部落附近在日治時期曾經有礦產的開採。

 

 

武漢

屬於煤源部落下的小部落名,泰雅語名稱為Qalang-Qwayux,確切意義不詳,中文名是因為二次大戰後有武漢軍事基地在此,故名之。

 

 

八五山

八五山泰雅語發音為「巴尬」btakan,背木柴的架子,或高山海拔之意。八五山是國民政府開採煤礦時命名。

西拉克社

西拉克社

水田

Slaq泰雅語為水田之意。漢名是泰雅語的意譯,以位於水田溪的相對位置,分為上水田和下水田。

 

巴斯社

鳥嘴

鳥嘴部落是煤源部落下的小地名。Cyocuy在泰雅語中的確切意義不詳,中文名是Cyocuy的音譯。

 

拉號

拉號Rahao

拉號,泰雅族人形容平緩的腹地,暫時休息之處。

 

 

嘉樂村

清代時,加拉排群於此建有兩社,為麥樹仁(Mksuzin)與卡拉排(Klapay)兩社,民國35年(1946),卡拉排社改名為「嘉樂」,並劃油羅溪上游部分游流域為村轄區,稱為嘉樂村。

麥樹仁

麥樹仁

麥樹仁Makshujin

卡拉排群在清朝時於此建有麥樹仁與卡拉排兩社,以社名地,麥樹仁於日治時遷到尖石鄉公所東北約2公里適於墾殖的地方,日人在此設置農業講習所,以養豬為主,因此稱此地為豬腳寮。

卡拉排Karabai

卡拉排Karabai

嘉樂

嘉樂部落屬於澤敖列亞族卡拉排群,清朝時就建有麥樹仁與卡拉排兩社,社址皆在通往新樂道路上方山腹。民國初年,日警以管理不易,令社眾到原址下方山麓另建新社。臺灣光復後,卡拉排社改名嘉樂。Rabai是編織的潤滑劑。

 

 

沙坪

沙坪指多沙的平坦地,是與當地自然環境有關的地名。

 

 

錦屏村

傳統地名有二,一 是Lalu,其意為「名字」,也指「柿子(Qubu)」,村人從Mrqwang(玉峰村)經Tapung(李崠山)遷徙那羅,該地生長許多柿子,族人稱為Lalu,「那羅(Naro)」 地名由此而來;二是Hbun Lesan,意指「本族人與平地人的界線」,位於現今錦屏長老教會下方的溪流交會處。村內有錦屏、比麟、竹圍、吹上、那羅、道下等聚落。地勢東高西低,地勢崎嶇,聚落主要分布於錦屏溪和那羅溪下切而成的河谷階地上。

 

天打那Tentana

竹圍

天打那Tentana,有謂為盛產林木,常有人開墾之意;或云共享刺蔥之意

 

 

錦屏

Yutak,泰雅語指「野生橘子很多的地方」。

比麟

比麟

比麟

比麟分上比麟與下比麟部落,上比麟為過了比麟大橋後約1公里路,下比麟則是位於錦屏溪畔。

 

那羅

那羅Naro

位於油羅溪上游東岸,日治時因為此地長有許多的野柿,泰雅族語稱做「Lalu」,因而成為地名,國民政府遷臺後,改為「Naraw」,便是那羅的由來,日治時便設有柿山派出所。

 

 

吹上

部落名稱Paqiy(Pakit)在泰雅語中為「搗米後所剩下的殘渣」,能作為豬的飼料,或地瓜生長時,在肥沃的土中長大的聲音

 

 

道下

道下Mkyahu意為下方,稱鞍部下方的部落為道下。

 

 

義興村

日治時,為方便管理,將散居各社的原住民往較低海拔的地方遷移,建立義興聚落。民國35年(1946)將馬胎Matuy和Zihin兩社合併,以Zihin音譯為義興,成為今天的義興村。

 

慈恩社

義興

傳 統 地 名 為 Puqinpuniaq,意為「火的源頭」。地名由來是日本時代設置發電廠以提供隘勇線電力。

 

馬胎Matoe

新興、爺亨Jihen

馬胎為義興村中最早成立的部落,與嘉樂村同屬卡拉排群。民國初年,日警強制該社的族人從散居高山下山集中居住,形成今日的部落。

 

 

北角

意為白蟻很多的地方。

 

 

梅花村

傳統地名有二,一 是Yamux,意指「青苔很多的地方」,指梅花國小周邊的部落,是多數族人的稱法;二是 Yutak,意指「橘子很多的地方」,這是少數族人的稱法。當初部落族人本欲以櫻花來當村名,但鄉公所卻命名為梅花村,地方政府為了名符其實,特地在部落種植梅花。

 

梅嘎蒗Mekarang

梅花

梅嘎蒗Mekarang為泰雅族語,日治時為行政中心,設駐在所、學校,國民政府沿用並改建。

 

 

梅達拜

梅花部落下的小部落。Metapay的確切意義不詳,漢名是Metapay的音譯。

 

 

梅阿尤達克

梅花部落下的小部落。M’yutak泰雅語的意義是橘子,漢名是戰後的音譯。

 

 

梅拉姆拉克

梅花部落下的小部落。Mrmurak泰雅語的意義不詳,漢名是戰後的音譯。

 

 

梅魯庫互

梅花部落下的小部落。Melukux在泰雅語中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一種樹幹很光滑的樹;一個是羞愧之意。漢名是戰後的音譯。

 

 

梅杜依

梅花部落下的小部落。Metuiy泰雅語的意義是順服。漢名是戰後的音譯。

 

 

玉峰村

傳統地名為Hbun Bilaq,Bilaq的意涵有三,一是指樹皮,樹皮的功用為傳統部落間的訊息傳遞,如當上游地區的族人進行重要活動時,會將樹皮丟入河中讓下游部落掌握訊息;二是指溪流魚群多,魚的鱗片在水中反光之意;三是指小碎石。 由於玉峰村境內多山,特別是南部地區,大雪山由東北走向西南,山岳連綿,人跡難至,聚落僅侷限於玉峰村北部。由於地勢崎嶇,平地狹小,聚落規模小且形態分散。

 

馬里光Malikoan

玉峰

此地為馬里光群移民早期的根據地,日治時期,日軍為了便於統治部落,設立駐在所,以馬里光為名,今改稱為玉峰。

宇老

宇老

宇老Urao

泰雅語鞍部之義,宇老位於前山、後山的分界處。另說為肥沃的泥土。

 

宇抬

宇抬Utai

溫泉,或是動物棲息地之溫泉。

 

烏來Ulay

下文光

Hbun gong意為小溪會合之處,聚落下方有一座日治時建的鐵線橋通往對面的石磊。

 

巴都羅Battoru

泰平

泰平部落又稱太平,族人稱巴都羅,意為「貝製的圓形耳飾」,相傳此地為耳飾交易的地方,故以此為名。日治時設巴都羅駐在所臺灣光復後改為泰平派出所

 

馬美

馬美Mame

泰雅語Mame為米飯的意思,因部落處於高冷缺水的地方,村中經常缺糧,對於米飯極度渴求,因此才以米飯為名。

 

Ribu

李埔

部落名「Libu」的意義有二,一為芋頭的一種;一為「來到便不想離開」。漢名是戰後的音譯。

 

馬石Basu

馬石Basu

馬石Basu意為草木茂盛之地,是泰雅族人之獵區,動物之棲息地。

 

谷立Quri

石磊

Quri為泰雅族語鞍部、隘口的意思。

 

畢魯莫岸

平論文Plmwan

部落名「Plmwan」的意義有二,一為「採摘」,相傳此地有地瓜葉,族人多來採摘,因此得名;一為「燒墾」,相傳族人是以燒墾的方式來開墾此地。漢名是戰後的音譯,舊譯為畢魯莫岸。

 

抬耀Taiyao

抬耀Taiyao

Taiyao為懸崖、傾斜之地的意思。又分為上抬耀(台亞夫Taiyax)、下抬耀(帖立克社Telikku)。

 

司馬庫斯

司馬庫斯Smangus

Smangus是一種殼斗科(Fagaceae)的樹種,另一說是為了紀念一位名為 Mangus(馬庫斯)的先人,Smangus則是對於這位先人的尊稱。漢名則是部落名的音譯。

 

 

秀巒村

傳統地名為Hbun Tunan,Tunan意為「交織一起」,是該社群族人締結盟約與建立Gaga(規範與禁忌)的地方。

 

塔巴霍

田埔Tabaho

位於大漢溪中游,日治時沿用泰雅族傳統地名塔巴霍Tbahu,臺灣光復後,因部落上下方新闢梯田而稱田埔, Tbahu意為生產織布之地。

 

 

上田埔

部落名「Qolu」,又稱為「Gingaolok」,是泰雅語中「頸項」的意思。

 

 

下田埔

部落名「Qyuws」,又稱為「Lagak」,是泰雅族人對日治時代駐在所的稱呼。

 

控溪Sibokke

秀巒

 Hbun-tunan,tunan為市集之意,因昔日附近山區各部落的族人,都集中在秀巒這處河谷盆地交換物品。

 

泰亞崗Thyakan

泰崗

泰岡部落原本分為泰岡、蘇魯、泰亞侯三處。日治時泰岡、蘇魯被歸併於泰岡,經過幾次遷徙,現在留於原地的大多是泰岡的後裔。泰雅族傳統地名稱Pn-gyan wagi,日照取暖之地,相傳水鹿分娩後把小鹿帶至該地曬太陽取暖。

 

斯馬庫斯

新光

原稱Smsangus生長在陰涼處殼斗科的樹種,位於塔克金溪中游,與玉峰司馬庫斯隔溪相望。民國50年(1961)在斯馬庫斯建校,為原秀巒國校泰崗分校獨立設校,改稱為新光國小,意指早晨第一道陽光照射的地方,原稱為Smsangus的部落也改稱為新光部落。

 

 

鎮西堡Cinsbu

鎮西堡(Cinsbu)泰雅語意為「清晨的時候,太陽第一個照到的地方,終年日照充足,土壤肥美」。另一說是日照時間很長、晝夜溫差很大,適宜作物生長的向陽土地。

 

錦路

錦路Kinlowan

錦路又稱為錦羅灣Kinlowan,部落遷移時的中途站,該地種植小米長年豐收,有許多人暫時居住此地,錦路是從Kinlowan翻譯而來

 

 

延老Yolo

泰雅語指防鼠板或重要的隘口。國民政府改為養老,後再改為延老。

 

塔拉卡斯

粟園

塔拉卡斯Tlakas意為土地肥沃,可以聽到作物在土裡生長的聲音,日人稱粟園,族人被雇用種植大量的楓香樹。

新竹縣五峰鄉

五峰鄉因海拔1062公尺的五指山(五峰山)而得名。前身為日治新竹州竹東郡直轄的蕃地西南側,戰後改制為新竹縣五峰鄉,境內超過2000至3000多公尺的高山林立,分為大隘、桃山、花園、竹林四村,境內居民絕大部分是泰雅族及賽夏族。

清朝

日治

中華民國

備註

大隘

タイアイ

大隘村

清領時期的北埔、峨嵋、寶山為賽夏人領地,金廣福入墾建立大隘三庄,後期賽夏人與漢人合作協助守隘,於是以大隘名社,日治時稱タイアイ社,社址往上坪溪移動,臺灣光復後沿用大隘為村名,泰雅族人任鄉長時曾想改名,因賽夏族人反對而作罷。

十八兒

十八兒

十八兒

原為賽夏族人居地,賽夏人離開後泰雅族人遷入,此地泰雅族人自稱Maysipszi,清代漢人以Sipazi音譯稱之為十八兒。

 

SamSaman

上大隘

SamSaman賽夏語為多泥巴沼澤地,漢語以聚落分布分為上、下大隘。

 

Sayl

下大隘

Sayl賽夏語為野榕樹,下大隘為臺灣光復後的地名。

 

Kaintanian

泰平

賽夏語稱此地為Kaintanian,上岸、靠岸處,臺灣光復後稱泰平。

 

Oohae

高峰

賽夏語Oohae意為丘陵的梯田,臺灣光復後以高峰稱之。

 

西嘎歐Sigaw

茅圃

新竹縣采訪冊稱此地為西鼈、西肴、西煞,從泰雅語Sigaw音譯而來,因早期茅草遍布,漢人稱之為茅圃。

 

Raiyax

涼山

Raiyah泰雅語意為地勢高而氣候涼爽,臺灣光復後取氣候涼爽之意,命名為涼山。

Tatoba

新十八兒

五峰

賽夏語Tatoba為有毒植物魚藤,日治時泰雅族人從十八兒遷來,故以新十八兒稱之,有十八兒駐在所。臺灣光復後,因其位在五指山下,故稱五峰。

 

 

桃山村

桃山名稱最早出現在昭和元年(1926),為集中管理泰雅族霞喀羅群Skaru,建立新聚落取名桃山,臺灣光復後沿用。

 

 

洞口

因位在桃山隧道口得名,桃山隧道內緣不平整有如蟲洞,泰雅語稱為Pinzitan

 

桃山

モモヤマ

桃山

泰雅族稱此地為Blangaw,形容平坦之地,日治時改稱桃山モモヤマ,指此為種滿桃樹的山地,為防止霞喀羅群反抗,將Mkraga族人強制遷居,將泰雅語Mumuyama音譯作為部落名。

 

黑崮

Heku

士林

部落名黑崮Heku泰雅語意為「手肘」,因為本地位在上坪溪曲流的凸岸,彎曲的河流有如人的手肘,因而得名。此地位在4鄰,早期以4鄰為名,再改為音近且較文雅的士林,士子如林之意。

 

Mintuyu

民都有

日治時音譯泰雅語為Mintuyu,臺灣光復後譯為民都有,山名亦稱為民都有山或面托油山。

 

井上

清泉

清泉是指當地有水質清澈的溫泉。

 

井上溫泉

清泉溫泉

日治時駐地警員井上國太郎開發出溫泉,以井上命名,大正3年(1914),設溫泉療養所,大正13年(1924)設井上駐在所,泰雅族語稱為Ulai Pejitan,意為山洞溫泉。

 

Ruba

土場

日治時為雲山、檜山等地伐木的土場,泰雅族人取日語サバ諧音稱為Ruba

Ruyan

了舞燕

巴斯誇蘭

Paskwalan

白蘭

泰雅語Ruyan,意思是鹿群很多的地方,日治時稱巴斯誇蘭,一說其源自泰雅語Tkwalan,日人取其諧音稱巴斯誇蘭,一說是源自賽夏語,此地是獵人的休息處,賽夏族語休息是Karan,前置詞Pas指地點,從巴斯誇蘭Paskwalan演變成白蘭,一說指日文Paskwalan無義,以諧音Hakulan轉為漢文白蘭,另一說指直接由巴斯誇蘭簡化為白蘭。

霞喀羅

Skaru

石鹿

石鹿

Skaru泰雅語的意思是烏心石樹,因為本地早期遍布烏心石,Skaru在清代譯為石嘉祿、石加祿、石加鹿,石鹿因土壤肥沃稱其為Uraw,日人在此設石鹿駐在所,以日文發音命名為シヤカロ,再音譯為霞喀羅或石鹿。

 

 

三叉路

地當往土場、白蘭與清泉、民都有的交叉路口,稱為三叉路,泰雅族人依日語發音稱為Sansaru

 

Minse

民生

日治時霞喀羅群天同社遷徙至瀨戶駐在所附近,泰雅語稱Tngurus,意為鬍子,日語稱Minse,不知其意,臺灣光復後村幹事所命名為民生。

 

松本

松本

部落名Trayan泰雅語意為樹幹刻成一階一階的階梯。漢名則是取自日治時設置的松本警官駐在所。

 

 

松鷹

泰雅語稱 Kwali,老鷹之意,松鷹指松本附近許多老鷹出沒之地。

 

ロカホ

雲山

泰雅語稱Lwax khu,穀倉支柱之意,日語發音為ロカホ,即羅卡火社,雲山為戰後出現的地名,意指雲霧瀰漫的山地,又因為位於大鹿林道15公里處,又稱為十五公里。

 

Kukung

出河

當地為山谷,日出時日照最遲,日落時最快天黑,日照時間不長,泰雅語以Kukung稱之,陰暗之意,漢語稱為諸河或出河。

 

木喀拉卡、田村台

田村台

泰雅語Raga意為楓樹林,社人被稱為Mkrayraga,從楓樹林來的人,部落被稱為Mkraga,日語取其音稱木喀拉卡。大正6年(1917)與9年(1920)發生霞喀羅事件,將當地霞喀羅溪以南命名為木喀拉卡高地,大正11年(1922)以警官田村勇一命名駐在所為田村台駐在所,便以田村台稱之。

 

小林

小林

以早期泰雅族人在此開墾名為Cinbulan,開墾之意,日治時在此設小林駐在所,故名。

 

 

花園村

村名出現在臺灣光復後,從客語花草園而來,本村早期蓪草遍布,開花時節一片金黃。

 

梅后蔓

メホマン

花園

日治時稱為メホマン社,是泰雅語Mayhuman的音譯,Mayhuman來此狩獵時發現土地肥美,買下賽夏人的土地開墾定居,遂稱之為Karang cikuy,意為小的Mayhuman聚落。

 

比來

上比來

民國49年(1960)左右上大隘趙姓和朱姓賽夏族人遷移來此,以賽夏語Ororaw稱之,意為適合開墾的泥土地或土壤肥沃的山區。

 

比來

下比來

日治時賽夏族人自南庄遷來,曾在下比來山撿到酒甕,將客家語酒甕轉為Kyuang稱之,意思是「裝東西的容器」,下比來和上比來雖有不同的名稱,日治時合稱比來,臺灣光復後以山溝為界,分為上、下比來。

 

梅樂屋

Mailaux

大冬田

日治時稱Mailaux部落,臺灣光復後因冬天田裡會降雪,客家人稱為大冬田,民國47年(1958)至52年(1963)土地重劃,正式以大冬田稱之,泰雅族人仍習用Mailaux的音譯梅樂屋。

 

牧山

マキヤマ

天湖

泰雅語稱為Rar,意為高而平坦,視野遼闊之地,日本人稱為牧山マキヤマ,設有牧山駐在所,臺灣光復後因當地堰塞湖的地形稱之為天湖。

Rhakan

Kawabata

カワバタ

河頭

早期多為漢人居住,日治時將竹林羅山部落、大隘部分朱家莊泰雅族人遷來,用日語カワバタ作為部落名,河邊之意,泰雅族稱之為Rhakan,意為花園溪此地河床的卵石適合做磨刀石,臺灣光復後,因為羅山部落族人多姓宋,有近十年時間被稱為宋家莊,現稱為河頭。

 

 

竹林村

村名出現在臺灣光復後,應該是與本村多竹林有關。

Takunan

他可南、大克蘭

タコナン

羅山

泰雅語Takunan是早期部落頭目名,羅山是臺灣光復後的地名,指此地位在油羅山下。

麥巴來

麥巴來

和平

當地人多為麥巴來群,便以泰雅語Maybalay作為部落名,Maybalay是土地平坦且肥沃之意,清代便以馬以哇來、麥巴來、買巴來等譯名出現,日治時也以日語音譯,臺灣光復後稱和平,族人仍習以Maybalay稱呼。

Tapan

鬼澤

忠興

當地曾有一塊畫有記號的石頭,泰雅語稱Tapan,清代譯為他班社,日治時期稱為鬼澤,推測與當時設置的鬼澤駐在所有關,附近有山名為鬼澤山,另稱其為タコナン社的第五部落,臺灣光復改為忠興,忠誠興隆之意。

喜翁

喜翁

喜翁

早期分為上喜翁、中喜翁、下喜翁,泰雅語統稱為Siung或Siwon,原義不明,漢語直譯為喜翁。

Cinburun

千代台

農業改良場

位於桃園農改場五峰工作站附近,早期有漢人入山開墾,泰雅語稱Cinburun,開墾之意,日治時五峰工作站現址設有千代台高砂農業訓練所。

Hzikan

松下

松下

泰雅語Hzikan,日治時設霞喀羅警備道松下駐在所,臺灣光復後沿用松下之名。

苗栗縣南庄鄉

南庄鄉以鄉治所在地,也是全鄉最大聚落的南庄而命名。南庄聚落古名南莊,因位於較早開發的田尾莊(田美村)之南而得名,日治時期始改名南庄,臺灣光復後改為南庄鄉;有別於其他鄉鎮,日本行政區中的「街」改為鎮,「庄」則改為鄉;例如頭份街改為頭份鎮,公館庄改為公館鄉;由於南庄僅二字,因此短暫改為南鄉,不久旋即保留庄字,成為南庄鄉。民國35年(1946),南庄改制為新竹縣竹南區南鄉,原竹南郡蕃地(範圍大約是南江村南側、蓬萊村以及東河村)沒有循其他蕃地改制為原住民鄉,而是併入南鄉,共設10個村。稍後再改名南庄鄉。民國39年(1950)廢區,南庄鄉改隸新成立的苗栗縣。

清朝

日治

中華民國

備註

小南埔莊、員林子莊

南庄大字員林,小字屯營、小南埔、員林

員林村

員林仔,位於南庄街區西北方,地當中港溪橫截祭山凸山脈與獅頭山山脈之橫谷南岸的寬闊河階面上,海拔約100至120公尺。地名起源與開墾闢田後,殘餘森林之狀有關。因田陌由四周逐漸闢成,最後遺留水利不佳之小丘,保留原有樹林景觀,多成小圓塊狀,庄頭形成於此而稱「員林仔」。因位在三灣南方新興小村莊而又稱「小南興莊」;為與東鄰之大南埔對稱、且對應中港溪北之小北埔而又稱「小南埔」。

 

 

水壠

因昔日此地以水車引中港溪水得名,水壠即水車之意。

員林仔庄

 

下員林

因位於員林仔之下游而得名。

 

山塘尾

坡塘尾

地處中港溪支流河谷,因位於山塘之尾端而得名。明治37年(1904)稱為山塘尾,民國70年(1981)改稱坡塘尾。

屯營

屯營

屯營

清道光年間,三灣隘屯之一支移駐於此而得名。因隘勇在此屯營以防原住民襲擊,故稱屯營南福庄,後簡稱屯營庄,沿用至今。

小南埔莊

小南埔

小南埔

清嘉慶21年(1816)漢人林長榮等向中港社承墾此地,道光23年(1843)張思明等4股出資開墾,咸豐元年(1851)小南埔圳開成,4股均分12餘甲農田,稱為「四股頭家莊」,光緒年間成「小南埔莊」,原地名為三灣南興莊,因隔中港溪與「小北埔」相對,易名為「小南埔」,另說因與南富村「大南埔」相對且規模較小而得名。

 

 

飛燕山

因形似飛燕之小山而名。現址為位於南富村與員林村交界處的小南埔崇聖宮與南浦國小,燕子嘴為崇聖宮,兩翅展開如孤燕起飛,燕背則為南浦國小。

盪鈀山

盪鈀山

盪鈀山

因形似盪鈀的小山丘而得名。為海拔約100公尺之丘陵,清道光21年(1841)頭份東興庄徐元觀等4人率隘勇與原住民相爭,曾屯兵於此。

大南埔莊

大南埔

南富村

日治時為大南埔庄與四灣庄之一部分,臺灣光復後以其為中港溪南側之富庶農村,合併為南富村。

南興莊、大南埔莊

大南埔

大南埔(南富)

清代開墾初成時名「南興莊」( 在三灣南方新興村莊之意 ),因與三灣鄉大北埔隔中港溪南北相對而改名「大南埔」。

社寮莊

老社寮

社寮

清末已形成社寮莊,因原為賽夏族舊社址而名。日治時稱老社藔,後改為老社寮,臺灣光復後再改為社寮。

信任庄(1818

四灣莊(1874

四灣

四灣

四灣,位於南庄街區北北西方,地當中港溪截斷八卦力山脈與獅頭山山脈之橫谷南側,海拔約 240至280公尺間。地名因中港溪在此處做90度以上之轉彎,從三灣鄉內灣頭灣數起,經二灣、三灣至此為第四個河曲而名。有「外四灣」(近南面丘陵一帶,今屬田美村)、「內四灣」(近大南埔地勢較低處,今屬南富村)。

 

 

塘坡窩

因山窩中有埤塘而名。

 

 

十二股

 

 

 

芎蕉湖

南港溪上源一個小盆狀地形,一說因曾為芎蕉(客語香蕉之意)茂生之地而名,一說早期此地有片水田形像芎蕉而名,後改稱「十 股」,今行政區屬於三灣鄉大河村。

田尾莊

田尾庄

田美村

田尾,位於南庄街區之東北方,中港溪東岸、橫屏山脈的西麓,係八卦力、橫屏兩並行山脈的開闊河谷,北望獅頭山,海拔約180公尺。地名一說因清代移民在此拓墾,開闢水田,在末端處創建村莊而名;一說因為黃祁英所開墾地最終端之田而名。

 

 

水隴

因先民墾戶集資在象鼻坪楓樹下鑿岩洞,引中港溪水至南埔灌溉(南埔圳)而名。

象鼻嘴

象鼻嘴

象鼻嘴

原稱「象鼻尾」,因位於八卦山脈最北方,為中港溪所切穿,由側面觀之,如象鼻尾端而名。

 

 

蟾蜍石

因當年龍門口打通時,橫屏山突然崩塌一塊巨石滾至中港溪河床,形似蟾蜍而名。民國52年(1963)被葛樂禮颱風洪水淹沒不存。

 

 

半山下

因位於象山東側山半山腰而名。

 

 

田美(西)、上田美

 

 

 

田尾老街

因為清光緒年間即已形成之老街肆而名。

 

 

上田尾

因位於田尾老街之上游而名。

菜堂下

菜堂下

菜堂下

清嘉慶16年(1811)黃隆英隨堂兄黃祁英墾成「信任莊」,黃隆英之子允金妻周氏長年茹素奉佛,晚年在此地建廟,因名此地為菜堂下。該廟後來遷至南富村社寮,改稱「盡善堂」。

 

 

大石壁

因此地沿中港溪西岸河階狹窄,丘陵直逼河岸,地勢陡峭而名。

筀竹林

 

桂竹林

因此地盛產原生桂竹而得名。清光緒18年(1892)已形成聚落,時稱筀竹林。

 

 

烏蛇嘴

因此地東側之山形如蛇,尖端突出於中港溪東岸形如蛇嘴而名。

 

 

細湖頂、大湖頂

因田美街西南中港溪南邊山頂,有大小兩湖,上湖稱大湖頂,下湖稱細湖頂。

 

 

獅山村

清淡水同知李慎彝曾至三灣莊崁頂寮,見山形如雄獅,遂取名獅頭山,本村即以獅頭山為名。

 

 

下北灣

獅山下之北的彎道,位於中港溪下游者稱下北灣。

 

 

上北灣

獅山下之北的彎道,位於中港溪之上游者稱上北灣。

獅腰

獅腰

獅腰

 

獅山下

獅山下

獅山下

因昔日登山步道口位於獅頭山之下方而名。

本坑

本坑

本坑

 

龍門口

龍門口

龍門口

據云,此地為麒麟形,日治前無道路,須翻山而過,日本人為開鑿隧道卻屢挖不穿,後灑以黑狗血才打通,惟仍經常崩山落石,後民間舉行穰龍祭典始平安。客家話原稱「窿門口」,後雅其名龍門口。

 

 

嘟壢口

因早期此地盛產「嘟壢」(賽夏族語鱸鰻)而名,清光緒年間為賽夏族分佈地。

 

 

鱸鰻潭

因嘟壢口之鱸鰻沿溪游至此潭聚集而名。

 

 

田美(東)

 

 

 

台陽前

臺陽煤礦老闆在田美警察派出所和天主堂上方坡地蓋宿舍數棟,以安頓員工眷屬,因苗栗客運在此設站牌而名。

百段崎

百段崎

百段崎

 

 

 

大窩

橫屏山瞭望台的山徑,因鄰近較為寬大之山間谷地而名。

茄萣窩

茄萣窩

茄萣窩

因叢生茄苳樹之山窩而名。

食水窩

食水窩

食水窩

因此山窩溪水皆為泉水,終年涓滴不斷,昔為田尾、獅山居民維生之水而名。

 

 

東村

臺灣光復後以南庄街為界分為兩村,東側稱東村,西側稱西村。

 

 

田洋

位於南庄街東方500公尺處,早期為廣闊稻田,因稱田洋。

南莊

南庄

南庄(東)

地名因中港溪流域的開墾,是由下游往上游拓墾,大南埔、田尾最早有漢人開墾,再往上游(南方)開墾成街,相對於已開墾的地區更南,而稱為「南庄街」,後來「南庄」即成為此地區的代稱。

 

 

上坎仔

地勢較南庄街高,因在坎之上方而稱上坎,下方稱下坎。

 

 

乃木崎

明治30年(1897)日軍乃木希典將軍視察時見永昌宮前駁坎交通不便,捐錢30元修路,居民再集資鋪路,為感念乃木而將石梯命名。

 

 

水頭伯公

清代時居民在農業灌用水圳的水源桂花巷南端巷口興建土地伯公而名。

 

 

茶園坪

早期為漢人與原住民的緩衝區,中港溪氾濫時成為原住民的進出要道,日治時日本海軍駐紮南庄國小,以此地為部隊靶場,因漢人在此種茶,地勢寬闊平坦,故名茶園坪。

 

 

石駁頭

位於南庄大橋東側,因保護南庄市區免受洪水為害之石駁坎自此起頭而名。

 

 

蕃婆石

有三種說法:一說因此地有面積寬廣之長條形岩石,上有合歡樹(客家人稱為番婆樹)而名。一說因此地附近番婆常至大石頭上織布、晒衣、聊天而名。一說常至此塊大石頭之番婆,因被山洪沖往現地而名。

 

 

西村

 

南莊

南庄

南庄(西)

 

 

 

石爺

清代駐臺統領楊載雲抗日殉難,居民為其建墓被日人拆除後,移建大屋坑以石爺掩護而名。

 

 

大屋坑

因清代時開墾者張大滿於此地建造南庄最具規模之唐式大伙房屋而名。

 

 

十三間

早期南庄通往東河、蓬萊之要道;據傳,該地區有一老翁擁有13間房舍而名。

 

 

虎頭山

因南河與大東河匯流處西岸的小山頭而名。

 

 

南江村

原屬北獅里興與獅頭驛之一部,光復後合併成村,因南河流經中央而名為江南村。

 

 

下坪

 

 

 

上坪

位於大東河南岸較平坦的河階上而得名。

 

 

伯公廟

大東河與南河交會處(南江街) 因建有伯公廟而名。

 

 

東江新邨

因鹿場台地地層有下陷之虞,泰雅族 40餘戶在政府輔導下集體遷移至此而名。向天湖及東河10餘戶賽夏族亦因交通不便先後遷居至此。

 

 

里金館

早期紅毛館或山區人們運出樟腦油、香茅油或糖等物產,必須在此地繳交釐金(稅金)而稱釐金館,後改為里金館。

 

 

石坑、石頭公坑

因山溪流過此地,石頭經溪水沖刷而裸露,羅列其間,均為巨大具壺穴之石頭而名。

 

 

馬果坪

地名由來不詳。

 

 

綯牛坪

據傳神棹山下方為昔日農民牧牛、或牛販買賣牛隻栓綁於此、或放牛吃草之地而名。

 

 

福南

因位於福興庄南方之平坦田地而名。

 

 

小東河

 

 

 

北獅里興

賽夏族利利安社所在地,賽夏族舊稱為獅設族」,分為北獅設族和南獅設族。

 

辛抱坂

長崎下

南江村南方近蓬萊村處,往昔居民來往必經之長坡,日本人稱為辛抱坂。

 

 

蓬萊村

位於中港溪支流蓬萊溪(南河)上游,原屬北獅里興社之一部,有類似荷蘭紅毛人的英國人曾在此居住而名為紅毛館,臺灣光復後山地聚落與平地聚落合併,因與原住民語「紅來」諧音雷同,且風景優美,故名蓬萊。

 

 

南獅里興

原名「紅毛館」,位於南庄街區南東方,地當中港溪上源南河流處,橫屏山脈西側山坡上,海拔約600至800公尺間。在今蓬萊村大崎以南至小湳一帶,為清光緒年間賽夏族頭目日阿拐所據之地。

 

 

鱸鰻堀

蓬萊村中點之狹長河谷,因曾盛產大鱸鰻而名。另說有漁夫同時捕獲12條鱸鰻,將鱸鰻頭砍下貼於石壁上而得名。

 

 

閂門棍

鱸鰻窟對面山山口東側突出延伸於南河,狀似栓門之棍而名。

 

 

下庄

位於蓬萊溪下游之庄頭而名。

 

 

上庄

位於蓬萊溪上游之庄頭而名。

 

紅毛館

蓬萊

「紅毛館」地名由來據說是日據時代有英國貿易適在此設置商館,派員駐紮收購客家熬煮的樟腦外銷,因為英國人頭髮的顏色與漢人不同,而被稱為紅毛館;光復後取諧音改稱蓬萊。

 

 

下紅毛館

為昔日類似紅毛人(荷蘭人)的英國人設館之地而名,又名「舊紅毛館」。

 

 

四十二分坪

因昔日此地焗製樟腦42份(10灶為1份 )而名。

 

 

神社

因日治時期在此建造神社而名。

 

 

小坪、萊園坪

相對於大坪、二坪而名,昔種茶葉又稱茶園坪。

 

 

二坪

因比大坪略小且低而名,是南庄鱒魚養殖先驅地。

 

毛毛案

大坪

指加里山南河河谷最上游處之盆地,盛產賽夏族稱為毛毛案的過溝菜蕨,故稱毛毛案,光復後改稱大坪。

 

 

仙山入口

 

 

 

大湳

因昔日此地有寬約 2 公頃山間沼澤地而名。Parngasan賽夏語意為野獸悲鳴之地。

 

 

上大湳

因位於大湳之上游而名。

 

八卦力

八卦力

紅毛館南方原為賽夏族巴加生社聚落,位於八卦力溪較上游者稱為上八卦力,位於較下游者稱為下八卦力。八卦力座落處有蓊鬱的青山,山坡地上更是遍植桂竹林,因此賽夏族人稱此地為「嘎嘎歐岸」,意指「有長柯類喬木的地方」。日治時期,日本人稱此地「Hakaliki」,意為「八座山」,因為從此地往南數算共有八座山頭,光復後取諧音為八卦力,沿用到今日。

 

 

東河村

原名大東河,據說數百年前此處的盆地為河床,河水聚積成潭,因其發源於南庄東方,故名大東河,臺灣光復後改為東河,村名亦稱東河。鹿場地區清代時與日治時均屬番地,光復後設風美村,民國 65 年(1976)併入東河村。

獅頭驛

獅頭驛

獅頭驛

為清光緒年間賽夏族卡拉灣社張有淮據地,部落分佈在中港溪上源大東河谷地內北岸。

橫屏背

橫屏背

橫屏背

因位於橫屏山之背後而名,原為賽夏族橫屏背社居住地,清代之後漢人來墾後遷離。

 

陸隘寮

陸隘寮

日治時期日警為防備東北邊原住民抗日,在南庄鄉與縣五峰鄉分界之山嶺,沿途設6座隘寮作為瞭望哨,因以得名,原名六矮寮,後改稱陸隘寮。

鵝公髻

鵝公髻

鵝公髻

為東河地區主要地標,因山頭如鵝公之髻而名。賽夏族語「Hororok」為山凹之處。

大東河

大東河

東河

因賽夏族大東河社分佈而名。

三角湖

三角湖

三角湖

因鳥嘴山之小溪水至山底匯集成形似三角之深潭而名。

向天湖

向天湖

向天湖

又稱仰天湖或昂天湖,因山頂上原為面積10餘公頃盆地,中央的湖面仰向天空而得名,早期的湖泊因淤積而消失,民國74年(1985)南庄鄉公所築堤攔截溪水蓄積成一人工湖,才使向天湖重新有湖景。是賽夏族舉行兩年1祭「巴斯達隘」的地點,賽夏族人稱Raremewan是因為先人在開墾時,發現此地有許多植物,其菓子可做染料。染料的賽夏語為Rareme,生產此染料植物的地方則叫Wan,所以統稱向天湖為Raremewan,也就是長滿染料之地。向天湖原為客家人所開墾,賽夏人原來住在現在的南庄鄉東、西兩村。日本人的隘勇線前進計畫,平地漢人大量向山地擴展,賽夏人爭不過日本人與漢人,逃往鹿場大山。後經日本人再三安撫,並且擇地向天湖給賽夏人居住、開墾,賽夏人才居住於此。

 

石壁

石壁

石壁因部落的四周環繞著許多高度約在兩三百公尺以上的陡峭石壁間而得名。

 

 

石門

鹿場北方因地形而名。

 

 

風美

鹿場南方,為鹿場地區原有之村名,有風美瀑布和步道。

 

 

神仙谷

鹿場北方大東河上游河谷,竹林內早期為泰雅族墓地稱為死亡谷,後因河谷兩側岩石陡峭,景觀天然壯麗而改稱神仙谷。

 

鹿場

鹿場(陸家)

昔日在淺山之處經常出現野獸,為防野獸侵害,遂拼命追殺,結果這些野獸全部躲進該鹿場山區,這些野獸之中以鹿最多,遂取名為「鹿場」。

 

 

鹿湖

鹿場東方鹿港溪支流溪谷,因地形較低如湖而名。鹿湖的泰雅語地名叫做新畢杜,意思是七家村,村人的祖先,是曾經與日軍連續抗戰14年的泰雅族石鹿群,打到最後整個部落只剩下7戶人家。

 

 

鹿山

位於鹿山山腰,海拔1270 公尺,早年為北坑駐在所往返觀霧利茂義部落的必經之地。

苗栗縣泰安鄉

日治時境內各部落都屬新竹州大湖郡直轄的蕃地,民國36年(1947)6月隸屬新竹縣大湖郡區之大安鄉,39年(1950)10月25日苗栗縣政府成立,大安鄉正式隸屬苗栗縣,由於鄉名與臺中縣大安鄉重複,故呈請改名,民國43年(1954)更名為泰安鄉,取國泰民安之意後龍溪上游的兩條主源汶水溪、大湖溪,分別發源於鹿場大山和東洗水山,兩岸河階台地較大安溪平緩廣闊,而成為泰安鄉的精華所在。行政區域分為八卦村、錦水村、清安村、大興村、中興村、梅園村、象鼻村及士林村等八個村,習慣上稱八卦、錦水、清安、大興、中興為北五村,屬於後龍溪流域,梅園、象鼻、士林屬於大安溪,稱為南三村。

清朝

日治

中華民國

備註

 

八卦力Pakwari

八卦村

靶納是鳥巢,寡力是大冠鷲,附近的八卦力山為大冠鷲棲息之地,後來被漢語諧音成八卦力,為了與北鄰的賽夏族八卦力社區別,村名簡稱為八卦。

 

 

錦水村

又名汶水,汶水溪上游之河水清澈如鏡,但流經本區時河水漸見混濁,故稱之為「汶水」,客家語,為水混濁之意。鑑於此名不雅且常氾濫,故於民國39年(1950)成立大安鄉之時,更名為錦水。

 

 

砂埔鹿

砂埔鹿為腐爛之意,早期此處為沼澤地,泥濘的沼澤和腐爛食物在泰雅語中共用一詞,因此名之,社人和龍山部落同屬石鹿群,大正14年(1925)以後被日警從大安溪上游深山的雪見、曙光遷徙到這處原本無人居住的溪畔荒地。

 

斯瓦下

龍山

石鹿人抵達此地時,發現當地盛產龍葵(泰雅語稱為瓦下),故將本地命名為斯瓦下Swasiq,意指盛產龍葵之地。龍山之名則是因汶水溪上游北側有一座細而長、狀似龍的山,故稱龍山,由於山勢是由東向西,因此又稱為「橫龍山」。

 

汶水

圓墩

汶水溪上游(汶水國小附近)河中,有一寬約1千平方公尺的石島,形狀成圓形,故稱為圓墩。此地有大小兩處,大者稱大圓墩,虎山溫泉之所在地,小者稱為小圓墩,今無人居住。圓墩原稱打必拉斯Tabilas,日據時期稱為汶水,因為與獅潭鄉汶水同名,改稱圓墩。

 

洗水坑

清安村

舊名為馬都安社、洗水坑。馬都安社散居大湖溪上游右岸和洗水溪(清安溪)上游左岸,因而得名;來洗水溪開墾的客家人,泛稱本區為洗水坑。村名由來,因本村處於洗水溪流域,因而將洗水雅化為「清水」,並加上吉言佳字的「安」而得名,隱喻洗水溪平安之意。洗水一名,為客語用詞,指該溪水流清澈,與洗水溪注入主流的汶水溪,為水流渾濁之意洽為對比。

 

 

大坪

又稱馬督安部落或清安部落。稱都安社為「罷多乃巫」(Batonofu),因此地小石甚多,所以稱與罷多乃巫音近的馬都安。

 

高熊峠

大興村

高熊峠的由來是因為山上有一棵樹,猶如一隻熊在高山之鞍部,日人於此設警察派出所與教育所,因交通不便,後來遷移至山腰,居民出入須經此地,有如關卡,乃稱為高熊峠。村名由來,因原為塔巴賴Tavalai部落居住地,因而將Tavalai的「Ta」漢譯為「大」字,並加上吉言佳字的「興」字而成,隱喻Tavalai興盛之意。

塔巴賴

高熊峠

榮安

由大湖遠望地勢甚為平坦,因此稱為タバラシャ(日語譯音)。臺灣光復後,為鄉公所在地(已遷移至清安),公教人員多,成為本鄉文化中心,取光榮安定之意,故稱為榮安。

 

 

南灣

該地因有石壁,經過須迂迴而行,日治時期稱為卡里何灣夏Gali-hwan,為豐饒之意。臺灣光復後,因該地位於大興南邊,且有個大灣,而稱為南灣。

 

細道邦

中興村

中興村原名細道邦,亦叫長橋。昔日此地交通閉塞,山路崎嶇難行,故以細道邦名之。境內有一溪流,每逢雨季,山洪暴發,對外交通斷絕,乃搭建三座吊橋橫跨溪上,其中一座位於細道邦,長度居三橋之首,故又以長橋名之。長橋地處泰安鄉中心位置,本村設置之時,取中興復國之意,定名為中興村。

 

司馬限

司馬限

其地名泰雅語之意為一種叫做巴嘎,會結紅色果粒的野草叢生之處,日治時改稱司馬限。司馬限Maibgah為火岸之地,Sibgah泰雅語指火炭,是因為日本人在此地設置木炭窯,專門供應日本駐所禦寒的炭火材料。

 

 

士林村

清代屬泰雅族勢力範圍,原名為司令馬拉邦社。日治時設警察司令駐在所本部於此,轄天狗、象鼻駐在所,本部四周設鐵絲網,明治34年(1901)11月改制臺中廳東勢支廳番地,大正9年(1920)10月改制後屬新竹州大湖郡番地,民國35年(1946)3月,政府取「司令」一名諧音而改為「士林」,屬象鼻村,民國54年(1965)4月1日自象鼻村分出,之後村名即沿用至今。

司令馬拉邦社

司令、馬拉邦Suru

馬拉邦

 

 

 

象鼻村

本村有座山,由東南邊遠望山峰,周圍形狀猶如一隻大象之頭部,山坡地由此向東南緩緩而下,直入大安溪,狀似大象之鼻子,日據時稱此地為象鼻,臺灣光復後,成立象鼻村。

 

 

象鼻

因該社區位於象鼻山下而定名為象鼻社區。

 

麻必魯浩社

麻必浩永安

早期因其頭目啦必浩領導力強,乃稱該地為「麻必魯浩社」。臺灣光復後更名為「麻必浩」,民國52年(1963)麻必浩社遭葛樂禮颱風洪水沖失。居民有感「麻必浩」字意不祥,有麻煩必大之意,申請更名,於民國54年(1965)改為永安社區,取永順安樂之意。 

 

 

大安

原名「努胡如嗎」,為紀念該地有一桂竹園,可防大安溪洪水侵襲而命名。日治時,因該地地處安全地帶,取大為安全之意而改名為大安。

 

 

梅園村

村境屬大安溪及其支流北坑溪、南坑溪、馬達拉溪等的河谷地形,民居主要分布在村境的西緣,分為梅園與天狗兩部落,其他絕大部分的轄境,屬雪霸國家公園範圍。居民主要為泰雅族澤敖列系統馬巴諾系統的北勢群。

 

梅園

梅園

泰雅族人稱為「馬路甕」,因此地有一潭水,地方小且地勢低而名之。又盛產梅子,梅樹甚多,日治時改稱為梅園,梅園村因此而得名。

社舞繞

天狗

天狗

名稱由來有兩個說法:因這裡地勢平坦,且土地肥沃,適合栽種,所以稱為社舞繞Swuzau,可供染色的土壤之意;另一說法是:此地有泥漿,常有山豬在此地打滾、覓食,因此稱為Swuzau原居部落東側的盡尾山一帶,大正年間實施集團移住,被遷往現居。日人在此設有駐在所,因部落東方山稜線,彷彿一隻狗蹲伏,以其地勢高,稱為天狗。

把利混

二本松

松安

位於梅園之東,因地勢控制天狗、梅園兩地,原住民稱此為「把力混」,門的意思。二本松為日語,本是日本計數單位,因此處種有兩棵松樹,日治時改名為二本松,臺灣光復後再改為松安。

 

雪見

雪見

泰雅語稱Buan Para,意為等待狩獵山羌的地方,因冬季可以看到白雪皚皚的聖稜線,日人名之為雪見。

茂義利

觀霧

觀霧

舊名茂義利Mogiri,意為「更高的山嶺」,位於新竹縣五峰鄉與苗栗縣泰安鄉交界處。 觀霧面向由班山、榛山及三榮山所形成的山谷中,每當低海拔的水氣上升到這裡之後,溫度下降,水氣凝結成霧氣,整個山谷籠罩就在雲霧中,遂名「觀霧」。

臺中市和平區

日治時期屬臺中州東勢郡蕃地,由當時的警察綜理相關業務,經過泰雅族雙崎社摩天嶺之役後,全區編為3個外警區(埋伏坪、久良栖及佳陽)及19個派出所、10個社,強制原住民集體移住,以利控制。民國34年(1945),改設為臺中縣東勢區和平鄉,轄內南勢、天輪、博愛、自由、達觀、中坑、梨山、平等八村。民國38年(1949)3月,與玉山區信義鄉及能高區仁愛鄉合併轄區增設為中峰區,改為臺中縣中峰區和平鄉。民國39年(1950),行政區域調整以及廢區署,再改為臺中縣和平鄉。民國62年(1973)和平鄉之梨山、平等村獨立為梨山建設管理局(省轄),民國69年(1980)12月2日再回歸和平鄉管轄。

清朝

日治

中華民國

備註

 

平岩山

平等里

里名的由來,與本區自由村、博愛村相同,皆在追求人類世界大同的理想,取自法國大革命時代流傳至今的口號。

 

志佳陽

環山

因為部落四面都被眾山圍繞,故以環山稱之,是大正2年(1913)8月以後形成的部落。相傳其祖先居住於Pinsbkan(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日治時,日本人稱這裡為「新社」。

 

志良節

志良

志良原名志良節,昭和11年(1936)「日東國產製油研究所」曾嘗試利用有勝、志良節一帶巒大杉的倒木根株,以蒸餾的方法提煉松脂油,因利潤有限,隨即停產。

 

有勝

有勝

 

 

七家灣

武陵

泰雅族名給拉萬(Kyawan,七家灣),原意為「甕底」。 武陵名稱由來係榮民開墾之七家灣溪兩岸風景秀麗,民國42年(1953)蔣經國視察時稱讚如古時魏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所載,故名。

 

埤亞南鞍部

思源

思源埡口路旁涼亭內的中橫公路宜蘭支線工程紀念碑背面有民國50年(1961)8月時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周至柔所題的「飲水思源」四字,即為「思源埡口」地名的由來。

 

 

梨山里

梨山里名取自里境內最大聚落梨山。1950年代末期,中橫公路通車、福壽山農場設置,大量榮民移居至梨山一帶,從事農墾並落地生根;高冷蔬菜和溫帶果樹的栽培更使得此地人口大增,為增加行政效率,劃平等村之西半部設梨山村。

 

烏來

青山

日治時名為久良屏峽。昭和3年(1928)8月,輾轉遷徙至此的烏來Urai社眾計有7戶40人,而成部落;其後,又有移住計畫,但延至終戰前,仍未定案。日人亦曾計畫在此興建「大甲溪第一發電所」,不過並實現。戰後,國民政府於此設置青山電廠,始有「青山」之名。

 

達見

德基

昭和9年(1934)臺灣總督府土木部技師八田與一和其他技士8人為開發大甲溪水力資源至大甲溪流域探勘,翌年選定於達見建築高壩,計畫沿溪設置8個發電所,分以所在地為廠名,工程因戰事停頓,戰後臺電公司重啟達建計畫,民國58年(1969)動工,62年(1973)水庫開始蓄水,63年(1974)全部完工,達見水庫由總統蔣中正命名為德基水庫,語出春秋時鄭國子產名言:「德,國之基也。」

 

卡瑤kayo

佳陽

佳陽是卡瑤Kayo社的音譯,乃凹地之意。原居於現址北側大甲溪南岸的河階面上,約有30餘戶泰雅人。德基大壩完成後水面將淹沒佳陽,乃遷建於現址,稱新佳陽。

 

沙拉茅

梨山

梨山因盛產高級溫帶水果梨、蘋果而得名。梨山舊稱「桃源」,大正14年(1925)2月,日本政府將分布於現居地西側,大甲溪左岸和右岸的泰雅族集中並設立沙拉茅社,其間,積極推動水田化耕作,更引進桃、李、柿等經濟樹種的種植。 日治社址位於較低處之舊日派出所附近,即今所謂的老部落。中部橫貫公路通車,居民也隨之遷居至今日的松柏村一帶。

 

太保久

松茂

梨山、佳陽、松茂合稱沙拉茅(Slamaw)。 日治時設有太保久警官駐在所,故名太保久,居民因而常以日語「たぼこ」稱呼部落。戰後,居民遷移至公路側的現址。松茂地名源起不詳,可能與松茂梨的品種有關。

 

 

博愛里

村名的由來,與自由村、平等村相同,皆在追求人類的崇高德行。

 

裡冷

裡冷

位於大甲溪南岸,與裡冷溪匯流處的西側,是一典型的扇階地形,日警在此地設置裡冷溪駐在所。裡冷泰雅語意為從深山裡來的人。

 

久良栖

松鶴

原為阿冷社分布地,明治45年(1914)春,原Tenboran社移住,日治時,德芙蘭被稱為久良栖社,譯音為「古拉斯」,據說是以開山頭目的名字命名。頭目叫Kurasu‧Watan,Kurasu日語譯音漢字就是久良栖。民國 50 幾年時,一位鄉長有感於此地盛產松樹,且常有鶴來棲息,逕自改名為「松鶴」。

 

哈崙台

哈崙台

因此地有非常多的HaLung樹(山黃麻),所以取名哈崙HaLung;哈崙台則是日治時根據泰雅地名而名為HanLungDai,光復後再根據日本地名直接翻譯。

 

明治

谷關

谷關溫泉日人稱為明治溫泉,地因溫泉稱為明治,臺灣光復後以本地群山峻拔,有翠峰環拱的山勢,大甲溪流穿過西向入海,地理位置有如關卡,一夫當關,萬夫莫敵,故名谷關。

 

馬崙

馬陵

位於谷關東北側約6公里,馬崙溪和大甲溪匯流處南岸一帶。日治大正末年,大甲溪警備道路設有馬崙警官駐在所:戰後,警所東遷並改稱馬陵派出所;1960年代,臺灣省水產試驗所設置鱒魚繁殖場,並自日本引進種魚。

 

 

天輪里

民國41年(1952),蔣中正總統來到此地視察完工之發電廠,命名為「天輪發電總廠」,遂將此地村名定為天輪。

 

白冷

白冷

白冷名稱的由來有兩說,一說為日治時此地為泰雅族白冷社的居住地;另一說為當地氣候寒冷,連白天也是,因而名為白冷。

 

白鹿

白鹿

日治時修築八仙山林業鐵道,在此設有白鹿站,是麻竹坑站後,進入蕃地的第一站。

 

 

南勢里

南勢里名源自於南勢社。清代將分布於大安溪上游的泰雅族部落,稱為北勢蕃,散居於大甲溪上游的原住民則相對地被稱為南勢番。昭和5年(1930),將明治39年(1906)和昭和2年(1927)集中移住於大甲溪北岸階地的稍來和白毛、白毛阿冷等社,併稱為南勢社。和平鄉成立後,政府將南勢社的部落改隸南勢村。

 

 

南勢

南勢部落分成兩個聚落,以大甲溪支流打鐵坑溪為界,位於東方台地上稱為南勢,西邊的則稱為稍來。南勢是由白毛與阿冷兩社所組成的聚落,原本住在南勢對岸的山地及山谷,遷到支流白毛溪居住,後因用水不足遷到對岸的南勢,形成聚落;另外有一說是有人在溪水中下毒,造成許多人死亡,因而遷社。

 

稍來坪

和平

和平原名稍來坪,乃稍來社移住此地後出現的地名。稍來社(Saurai)原住在打鐵坑溪的中游山腹,後被安置於現在和平鄉公所後方山腹,後來參加了北勢群的抗日,逃到深山躲避日警的追捕,因為糧食缺乏,於是分開遷到雙崎、雪山坑和稍來等地,稍來太高供水困難,於是遷到鄉公所東邊約1公里處形成現在的聚落。和平區公所由博愛遷至此地後,和平之名逐漸取代舊有之稍來坪。

 

 

中坑里

境內有中坑、出雲山和大雪山等聚落,均分布在大雪山林道沿線,幾乎全為平地人組成。里名源於本里民居最稠密的聚落「中坑」。

 

 

中坑

位於大雪山林道5公里處,與東勢鎮中坑坪僅一溪之隔,兩個社區連成一氣,難以分別,是本里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此地在日治中期後逐漸成為由石角溪進入東勢蕃地的要衝,山地產物交易吸引漢人移入,大正15年(1926)前後,興建一條由東勢經石角至中坑坪的簡易道路,稍後更鋪設軌道,以便利山地產物的對外運輸。

 

 

大雪山

位於大雪山林道15公里處,早期居民以伐木為生,多來自苗栗、臺中等地,閩、客籍人士皆有。聚落形成時間不詳,推估應在大雪山林區開發之後,人口始逐漸聚集。因聚落旁有溪名橫流溪,故又稱「橫流溪部落」。

 

 

自由里

里名的由來,與平等村、博愛村相同,皆是人類追求理想德行的企盼。

 

埋伏坪

雙崎

地處大安溪南岸,觀音坑溪匯流點東側的河階上。彌互(Mihu)部落,舊稱埋伏坪,在日本時代曾是沿線種最多櫻花的部落。Mihu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靠近,指雙崎很接近對岸,另一個是靠的意思,指雙崎所在地正好依偎著山。

 

 

三叉坑

三叉坑地區長有數棵九芎樹,喜以植物命名的祖先便以九芎樹(S`yuh)稱呼此地。 相較於東崎路,部落位於地勢較低且兩溪匯流所夾峙的河階上,因而被部落外的客家人稱為三叉坑。

 

 

烏石坑

烏石坑地名有三義:其一,指溪谷名。烏石坑溪是大安溪東岸的一條支流,發源自船型山西南麓,主流長約9公里。編製於明治37年(1904)的臺灣堡圖「觀音山腳」圖幅中,已出現「烏石坑」之名,但當時該地尚無人煙,地名緣起不詳。其二,指林場。位於烏石坑上游及其支流「乾溪」所夾的狹長形河階上,烏石坑一帶在大正14年(1925)已編成林業施業計劃,並開始進行林木的伐採作業,民國40年代,伐材作業轉由大雪山林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該地成為大雪山第二苗圃的所在地。其三,指聚落名。位在烏石坑溪下游東北岸,聚落形成時間不詳,民國50年代初期已是擁有居民300餘人的小聚落,有唐山寮溪、旱溪、七棟寮溪、煙嘴溪匯聚成為烏石坑溪流經其間

 

 

穿龍

客家人稱山嶺之分脈為「龍」,本地居東崎道路穿越一山嶺的分脈,故稱「穿龍」。

 

 

達觀里

達觀里名源於Takkan部落的音譯。境內有竹林、香川、達觀和桃山等聚落,多分布在東崎路沿線。居民組成方面,原住民和平地人各半。原住民以泰雅族北勢群為主,平地人則多半來自東勢等地的客家人。

 

 

達觀

Lolu是一種像茅草的植物名字,因當初達觀的土地非常潮濕且長滿了莖像細水管的Lolu,所以達觀以此植物名稱命名。

 

 

竹林

竹林原名Robugo,可能是乾隆年間記載之屋鏊社,清末漢譯為老屋峨,從前竹林部落口有一棵很大的龍眼樹,即以龍眼樹命名為地名。

 

 

香川

位在大安溪東岸一處小規模的緩坡地上,日治時期由日本長官命名。

 

雪山坑

桃山

雪山坑又名桃山,昭和初年形成的聚落。居民分別來自埋伏坪武榮社和大安溪、牛欄坑溪合流處觀音山麓的稍來社,部落裡有很多櫸木DLving,名之,又稱雪山坑部落,因環境優美、居民散居在一片桃花林裡,因此稱為桃山。

 

 

摩天嶺

 

南投縣仁愛鄉

仁愛鄉前身為臺中州能高郡蕃地,行政中心設於霧社,民國35年(1946)4月1日改設鄉,隸屬於臺中縣能高區,民國39年(1950)10月改隸南投縣。民國91年(2002)起南投仁愛鄉鄉長卓文華發起正名運動,希望將仁愛鄉改為霧社鄉,並將鄉內的15個村落(翠華、力行、發祥、新生、互助、南豐、大同、春陽、精英、合作、親愛、萬豐、法治、中正)回復原有的地名,但霧社早期的地名是巴蘭(Paran),無法代表整個仁愛鄉,未獲共識。

清朝

日治

中華民國

備註

 

 

榮興村

民國70年(1981)7月1日自大同村分出。 居民以退除役官兵及自雲南撤退來台的義胞組成。

 

 

碧綠溪

 

 

 

智遠莊

 

 

 

松泉崗

 

 

 

翠華村

民國89年(2000)由力行村分出。

 

 

翠巒

臺灣光復後,政府於莫古巴波社北方建立社區,名翠巒。

 

 

馬力觀 Malikoan

部份族人因力行產業道路完工交通之便利,相繼遷至道路旁,今名「馬力觀」。

 

 

新翠巒

民國83年(1994)因道格颱風而遷居舊部落南邊上方的現址,稱「工地」或「新翠巒」。

 

Qegi

華崗

華崗是「反共中華之崗哨」的簡稱。民國62年(1973)在此設防空降部隊,民國64年(1975)防空降部隊撤銷,168位駐紮國軍就地解散,退伍後168位榮民全數留在山上,華崗遂定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 員會華崗農墾區。

 

 

力行村

臺灣光復後,屬力行村;民國39年(1950)12月以北港溪一段為界,以西另設發祥村,以東為力行村。

馬力巴社

望洋

新望洋

馬力巴名稱由來有三說法,高地說:泰雅族語Malipa有地勢高聳之意,因部落較其他北港溪流域各社(瑞岩、紅香)為高,故得名。豆筴說:「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報告書」記載,馬力八社由Kmuyuw(莫瑤)、Plmwan(畢魯莫岸)、Mkbabu(莫古巴波)三社組成,後莫瑤社遭遇災荒,族人被迫以豆莢維生,因此他社以Kripa(豆莢)戲稱,後訛傳轉化為Maripa。種豆說:莫瑤Kmuyuw社族人種植皇帝豆,亦銷往其他部落,族人稱其為Sukay Repa(好吃的豆子),後與北港溪流域部落字首Ma做結合,稱Marepa。大正元年(1912)時任隘勇線前進隊長依田勝雄警部因馬力巴社可看見壯麗雲海,猶如大洋,故取名為「望洋」。民國65年(1976)政府執行遷村,將新址命名為「新望洋」。

 

卡莫斯耶溫泉

溫泉

其地多溫泉,族人稱烏來,日人稱卡莫斯耶溫泉,現稱溫泉。

 

 

發祥村

民國35年(1946)原屬力行村,至民國39年(1950)分村,以北港溪支流給牙門溪為界,以北為力行村,以南發祥村。

 

白狗

瑞岩 Masitobaon

臺灣光復後,邁西多邦改名瑞岩,塔比倫改名光復,至民國58年(1969)併稱瑞岩。

 

馬卡納奇Knazi

紅香、紅葉

Knazi意為「每逢深秋上午陽光照入部落旁的山林,渲染出美麗的紅色楓葉」,光復後改稱紅香,或稱紅葉,也是依照這樣的意思而來。

 

大洋社

慈峰

相傳為馬力巴群畢魯莫岸後裔所建的部落。光復之初,因畢魯莫岸部分族人具泛靈崇拜之巫術信仰,未具巫術信仰者的家族另建馬家(Maka)部落(紅葉溫泉南方2公里西邊對岸);民國42年(1953)馬家部落再度發現族人具有巫術信仰,乃強制其遷居至巴那奇魯,即今日之溪門。其後溪門與馬家部落中,未具有巫術信仰者再度遷居於可巴哈(Kopaxa),今稱慈峰。

 

大洋社

梅村

 

 

新生村

族人稱馬巴阿拉,日人譯為眉(Maibaala),族人稱為Bngala,自清代至日據時代,相繼有眉原、福骨、馬力巴、沙拉茅與南勢等五個族群遷來定居,以眉原群最早遷來括殖,日本駐在所亦以「眉原」為名,故以此為社名。臺灣光復後,眉原社、中原社與中川島社合併為互助村;民國39年(1950)12月,互助村黃肉溪以東析出另設新生村。

 

眉原

眉原

泰雅族人習稱眉原地區為Bngala(巴阿拉), 日治時期稱「眉原」為「バイバラ」,是由Bngala之音譯而得。眉原部落之名則沿用至今。

 

 

惠蓀林場

原名「能高林場」,是國立中興大學所屬的四個實驗林之一。為紀念在巡視林場時殉職的湯惠蓀校長,自民國56年(1967)起更名為「惠蓀林場」。

 

 

互助村

日治初期為台中縣轄區;明治34年(1901)改為埔里支廳兼管;大正9年(1920)改為臺中州能高郡所轄。臺灣光復後互助村包括現在的新生村;民國39年(1950)12月新生村自互助村析出獨立設村,互助村範圍方告確立。

 

中原

中原

因位於清流與眉原之間而被稱為「中原」 Nakahara,清流族人因此地經常發生土石流,土地貧瘠,又稱Meapung;臺灣光復初改名「互助」。此地原本亦為眉原群社地,日人統治後劃歸平地,為牛眠山林家開墾區,漢語稱為「六隊」。

 

川中島社

清流

昭和5年(1930)爆發霧社事件,日本當局於隔年(1931)5月6日,將起事六部落餘生者迫遷至清流部落,當時日人依其「三溪呈川」--北港溪、阿比斯溪及眉原溪呈「川」字流經清流部落臺地的地理特徵,稱作「川中島」社。國民政府改稱為清流部落,但德克達雅人稱清流地區為Gluban(古路邦)。賽德克語「Gluban」的詞根是 qluban,有「掏出、掏取」之意,古路邦地區多溪流,適宜獵首後掏洗腦髓。「掏腦髓」,賽德克語為「qluban luqi tunux」,qluban是掏、luqi tunux是腦髓, 簡稱「qluban」;成為地名後,即由Qluban 訛化為Gluban,這是清流稱Gluban之由來。但另有一說認為Gluban是由qlangan (圍堵)或pgluban(接駁)訛化而來。

 

 

梅子林

位在北港村與清流橋頭之間,居民多為巴蘭社與塔卡南社人後裔,民國48年(1959)八七水災後,由中原部落遷來。

 

 

南豐村

原屬大同村,民國52年(1963)10月1日鄉公所調整行政區域時另立一村。

 

 

楓樹林

 漢人入墾時見此地楓林茂密,故名。

 

 

楓林口

為進入楓樹林聚落的入口,故名楓林口,又以同音字「豐林口」稱之。

 

眉溪

南山溪

地名源自「南山溪」;相傳漢人早期稱此溪為「無按算溪」,因此地泰雅族人兇猛無比,經常出草,漢人若至此地,必須有「不打算回家」的心理準備,故稱。南山溪為泰雅族土岡社族人居住地;土岡社社名有二義,一指山凹處,二指社地附近產燧石。土岡社人原居地在南東眼山東南,漸向眉溪中游移動,先於左岸另建土岡新社;後於對岸山腰再建莫阿南社。眉溪為南港溪支流之一,發源自北東眼山之東,由霧社西南流至南豐村界附近,有東眼溪自北來會;至南山溪部落附近,復有南山溪注入;繼續西流進入埔里鎮北緣;東流至牛相觸之西,與南港溪會合;後於國姓鄉柑仔林之北雙溪嘴附近與北港溪會合,稱烏溪。

 

東眼 Tongan

天主堂

民國43年(1954)10月,埔里至霧社公路拓寬後,有位賈姓天主教神父在公路上方小台地興建教堂,興建完成後,社人相率遷來天主堂附近定居。

人止關

人止關

人止關

當地因眉溪流經,於仁愛橋至大觀橋間之河段形成峽谷,地勢險要,清代令禁漢人上山止步之地,而名「人止關」。

 

 

大同村

 

致霧社

霧社、巴蘭

霧社、巴蘭 Paran

巴蘭 Paran,苦楝樹。因此地常年為山嵐霧氣繚繞,故名「霧社」,另一說為清代「致霧社」略稱。霧社有臺灣「櫻都」之稱, 以緋寒櫻為主。

 

 

碧湖

在仁愛高農下方,武令山、巴蘭山、高峰山之間,濁水溪上游峽谷中。原名萬大水庫,蔣中正總統巡視萬大水庫,見其湖水澄清山青水翠,故命名為「碧湖」。

 

羅多夫Drodux

仁愛國中

Drodux,意為公雞狀的山頭。

 

見晴

清境農場

清境農場成立於民國50年(1961)2月20日,包含博望新村、仁愛新村、忠孝新村、道班新村、榮光新村、定遠新村、壽亭新村等七個主要村莊。蔣經國先生因感於此地「清新空氣任君取,境地優雅是仙居」,於是農場更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清境農場」,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幼獅

清境農場原為賽德克族的羅多夫社放養牛隻的牧場,日治時期以日語譯為「朗土府」(Rotofu),日人徵收並設立「見晴農場」(Miharasi)或「霧社牧場」,民國50年(1961)2月成立「臺灣見晴榮民農場」,民國56年(1967)更名為「清境農場」,場本部地名則稱為「幼獅」(Youth,英文「青年」之音譯,為蔣經國所命名,期勉現代中國青年之英姿勃發如同獅子)。

 

立鷹

松崗

 

 

 

梅峰

梅峰海拔2100公尺,位處三面環山的谷地,氣候非常溫和,因為地形的關係很少有風,取「沒風」的諧音而成「梅峰」。

 

追分

翠峰

翠峰舊名「追分」,意為道路的分岐點,於此可通往梨山與合歡山。今名翠峰則因位於風口,取「吹風」之意。 

 

 

鳶峰

 

 

 

昆陽

太魯閣討伐時以此地為「合歡山根據地」,合歡越道路在此設有合歡山駐在所並附設招待所,日本國立公園協會在此興建白雲山莊,中橫公路開通後設昆陽檢查哨。

 

佐久間峠

武嶺

為紀念太魯閣事件時前往合歡山督軍作戰的佐久間左馬太,將合歡東峰、合歡主峰間鞍部命名為「佐久間峠」。中橫公路開路時,霧社供應線行經合歡東峰、合歡主峰間鞍部,以其位於合歡山南側,故稱作「南嶺」,中橫公路沿線常改舊地名、取新地名,南嶺先是改名「武陵」,但因宜蘭支線有武陵農場,於是改成武嶺。

 

合歡山

合歡山

 

 

 

春陽村

 

 

荷戈Gungu、櫻社

春陽

Gungu,地形彎曲,如動物尾巴。稱櫻社,因附近遍植櫻花樹而命名。

 

 

精英村

於民國56年(1967)6月1日由合作村析出而獨立一村。

 

馬赫坡社Mhebu

廬山

位於精英村西部,濁水溪與支流塔羅灣溪合流處之東,原為霧社群馬赫波社所在地;霧社事件發生後,馬赫波社被日人遷往川中島,太魯閣群玻拉瑤社等遷移至此,因此地西方有一座山稜狀似日本富士山,改稱「富士社」,臺灣光復後,蔣中正將之改稱「廬山」。

 

屯原Tnbala

屯原

 

 

尾上

雲海

尾上為日本人名,臺灣光復後因此地常被雲海圍繞,故稱雲海。

 

能高

天池

 

 

道澤社

平靜

精英村北部,濁水溪上游東岸的台地上。

 

魯給塔雅社Luku-daya

平和

在精英村北部,靠近合作村界,濁水溪上游東岸台地上方。

 

 

合作村

臺灣光復後,設合作村,民國56年(1967)南部析出另設精英村。

 

索多社sadu

靜觀

索多sadu,澀梨之意。

Mzijau

托魯萬Truwan

平生

Mzijau,清醒之意。

 

 

親愛村

 

 

 

親愛

此部落並未參與霧社事件,國民政府遂以相「親」相「愛」,命名為「親愛」。

 

萬大

萬大

萬大之名係由日人而來,族人稱Plnawan,日治末期,日人興建萬大壩時沒收鄰近土地,久給斯與斯米奧魯兩社同時被安置於濁水溪左岸與支流萬大溪合流處稍西段丘上,以駐在所之名為社名,稱為萬大。

 

 

發電廠

為設置萬大發電廠後建立之新社區。

 

 

松林 Pulan

松林,此地多松樹,故名。族人稱玻蘭(Pulan),日治時稱Inago,光復後始改稱今名。

 

 

奧萬大

奧萬大地名由來,日文Ogu的意思文為在什麼地方的後面,所以奧萬大意為在萬大的後方,萬大指的是萬大發電廠。

 

 

萬豐村

村境為雪山山脈諸峰環繞,中間地勢較低,猶如一盆地,濁水溪由北而南流經中部,主要聚落與交通路線均沿著河岸分布。

 

干卓萬社 Kantaban

曲冰

蜿蜒而下的濁水溪溪畔遍佈會反光、看起來像冰塊的含雲母板岩,臺灣光復後命名為 曲冰,有「彎曲的冰原」之意,後因曲冰的台語與窮相近,所以配合大多務農的居民,改名萬豐。

 

 

法治村

 

 

武界 Vogai

武界 

武界是日治時地名,為布農族語「翻越」的意思,因昔日武界必須翻越山嶺才能到埔里進行交易,故稱之。 據說武界名稱的文字化是在地人都是用台語唸武界的音,後來由台語翻成國字「武界」。另一種說法是早期原住民經常互相攻打,後來日本人劃定這裡是武力的界限,所以得名武界。光復以後,國民政府覺得地名過於肅殺,故改名為法治。

 

 

中正村

 

 

卡度Kadu、過坑

中正

日人稱為過坑,族人稱為Katu,地名由來據說是本地原為邵族造船之地,布農族稱獨木舟為Katu,故名,光復後更名為中正。

 

資料來源

文崇一(1990)。烏來鄉志第一篇歷史沿革。臺北縣烏來:臺北縣烏來鄉公所。

陳傑麟(2009)。大同鄉志-民族篇。宜蘭縣大同鄉:宜蘭縣大同鄉公所。

彭瑞金(2014)。蘇澳鎮志 上卷。宜蘭縣蘇澳鎮:宜蘭縣蘇澳鎮公所。

施筱雲(2018)。五峰鄉志。新竹縣五峰鄉:新竹縣五峰鄉公所。

陳運棟(2009)。南庄鄉志。苗栗縣南庄鄉:苗栗縣南庄鄉公所。

羅恩加、亞弼達利、督魯安慕妮、芭翁都宓、阿薊達利、林桂香、雅韻達利(尖石原夢青年數位網夢計畫成員)(2010)。賽考利克泰雅語── 新竹縣尖石鄉的村名。原教界第34期,頁72-73。

https://www.renai.gov.tw/pg.asp?theme=28仁愛鄉公所全球資訊網--本鄉原住民

http://ebook.mlc.gov.tw/Books/book2-18/c2f64f.pdf續修苗栗縣志客家文化事典苗栗縣老地名

http://www.tipp.org.tw/tribe.asp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http://gissrv3.sinica.edu.tw/search/index.php中央研究院地名檢索系統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問名
下一則: 布農族部落地名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