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不必要的,才有空間追求想要的!3 步驟打掃人生,明天的你煥然一新|經理人
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3

清空不必要的,才有空間追求想要的!3 步驟打掃人生,明天的你煥然一新

整理‧撰文 周頌宜
2019-11-07

多一件或少一件東西,都不會影響你身為一個人的價值。——《精準購買》

據《聖經》記載,以色列的所羅門王,擁有數不盡的財富,除了各國每年會向所羅門王進貢近 25 公噸的黃金,每年的進帳還包含稅賦和其他商業營利。所羅門王還是不滿足,每天都在想,如何擁有更多別人沒有的,他曾說,「眼睛看得到的東西,我都想要。」一棟房子不夠,還要建造各種風格的建築;一隻寵物不夠,還要收集各式珍奇異獸。

坐擁金山銀山、要什麼有什麼,理當很快樂。然而,晚年的所羅門王坦言,「我環顧自己的所作所為,才發現一切根本毫無意義。」

《擁有愈少,愈幸福》認為,「徒勞」可謂所羅門王的人生體悟。所羅門王的「徒勞」其實是陷入不停追求、永不滿足的心理狀態,以為只要獲得、增加更多物品,就能彌補空虛。

現代人也有相同的心理,每天努力工作,追求更好的生活,吃更好的食物,買更多商品,有的人甚至患有囤積症,身邊堆積的東西多到無法處理,壓迫到生活空間,也沒有因此變得更快樂。

你是對失去感到不安,還是從持有物中找慰藉?

《整理力,決定你的生命自由度》指出,想要追逐更多、捨不得丟,主要是以下 3 種心態。

  • 第一,選擇困難。因為擁有的東西愈來愈多,多到無法選擇該留下什麼物品,或是該捨棄哪一樣。
  • 第二,損失規避。人的天性本就不願蒙受損失,即使告訴你捨棄會換來更大的喜悅,仍舊比不上害怕失去的感受。
  • 第三是稟賦效應。一旦擁有某樣事物,心中對它的價值就會提高,甚至高於它原本的價值,所以即使用不到、不再使用,也捨不得丟。

這 3 種心理狀態同時發揮效用後,最後就是維持「什麼都丟不掉」的現狀。《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理惠,進一步將無法丟東西的心理歸咎於兩個原因:

  • 對過去的執著
  • 對未來的不安

前者像是獎盃、情書,象徵過去的美好成就或回憶;後者像是資料夾、馬克杯,相信未來某一天一定用得上。

麻理惠解釋,擁有什麼東西,就等於你的生活態度。當你無法決定留下或丟棄什麼東西的時候,代表你看不清對自己而言重要的是什麼,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不需要的物品。透過整理,一步步釐清某項物品與自己的關係,就能從中發現人生的意義。

舉例來說,麻理惠曾輔導一位客戶 A,她原本任職於科技公司,工作看似順利,卻總感覺生活中缺少些什麼。

在整理結束後,A 赫然發現,書架上一字排開都是與社會福利相關的書籍。這才意識到,自己做過保母和義工,心裡對這一類型的工作藏有更大的熱忱。後來,A 辭掉工作,成立保母事業公司,「整理之後,我發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別再從房間開始整理,先細數你有多少同類物品

因此,想擺脫雜亂,找回人生自主權,麻理惠提供她的整理魔法:

原則一:只留下「心動的」,而不是「可能會用到的」

選物品的基準,就是觸碰時是否感到怦然心動。重要的是親手觸摸每一件物品,試著感受身體拿著的反應,如果感到幸福,那才是你真正該留下的東西。

整理房間或環境,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幸福。試著想像,身邊圍繞不穿的衣服、不戴的首飾,真的會快樂嗎?相反地,若是被心動的東西包圍,才可能是你想擁有的人生樣貌

原則二:按「物品類別」整理,而不是「場所類別」

一般人整理,習慣從場所開始,例如房間、客廳、廚房、置物櫃⋯⋯。但麻理惠認為這會產生盲點,因為你可能同一類的東西分散在兩個以上的收納處,如果按照場所分別整理,會陷入整理地獄,一直收拾同樣的東西,數量卻未減少

試著按物品類別清理,比如衣服、書籍、廚具、飾品,先掌握現有的物品數量,才不會不斷增加相同的東西,環境也不容易再次變亂。

原則三:遵守順序,「衣服 → 書籍、小東西 → 紀念品」

從容易判斷去留的類別開始整頓,像是衣服、小東西,麻理惠說,不建議一開始就從紀念品下手,因為紀念品跟人的情感連結較深,剛開始訓練自己丟東西時很容易丟不掉,容易感到挫折。

整理衣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看到成效,也容易帶來成就感;看到環境清爽乾淨,整理的動力就會增加。

捨與留的評估:是否心動?是否擁有太多重複物品?

整理專家近藤麻理惠認為,透過整理與收納,留下令自己感到怦然心動的物品,不僅提高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找到人生意義。下圖說明麻理惠的整理方法,幫助你清理過去、迎向未來。

Step 1:衣服

179_87_1
  1. 先集中攤在地上,雙手觸摸,留下令你心動的物品
179_87_2
  1. 衣物基本折法:
179_87_3

Step 2:書籍、小東西

  1. 把書攤在地上,一一觸摸,留下心動之物
179_87_4
  1. 使用四方形隔板:
179_87_5

Step 3:紀念照片

179_87_6
  • 實體照片:按年代攤開,選擇「非留不可」的 100 張,放入相簿。
  • 數位照片:建立主題、年代資料夾,個別留下「一定會再看」的 30 張。

資料來源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2》,方智出版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4

老是被朋友傷到?交朋友也有慣性,面對有害關係請這樣「斷捨離」

精神科醫師 成裕美
2020-03-26

這一篇,我想談談那些被他人壓榨而受傷的人。那些被自我主義者徹底傷害,決心結束這段關係的人,「下次」理應不該再認識那樣的人。這是我們都清楚的常識,但是問題就在於他們並非如此。

矛盾的是,有許多人會再次對那些利用自己的人產生好感。如果你只對讓自己人生走向失敗的人充滿熱情,並且難以否認這個事實的話,請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認真思考箇中原因。

這種現象,的確與我們過去曾經渴望卻無法建立的某種關係有所關聯。請分辨清楚,你現在是習慣性複製或重複「自己過去建立關係時的失敗經驗」,還是刻意選擇那個「終將導致這段關係失敗的對方」,透過多次失敗的嘗試,以說服自己「你所想要的那種關係」根本就不存在?

儘管判斷這個問題的過程相當複雜,我們還是要堅定意志與信念,找出自己嚮往的關係類型。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獲得有助自己建立健全關係的「自覺」,不讓關係一再朝著不健全的方向發展。面對老是剝削自己的人,讓你看透他們的貪婪,不再為那些習慣壓榨別人的人繼續奉獻,以及從不健全關係中逃脫。

4 種關係類型,你的慣性是?

從現在起,別再追求那些不健全且會令自己受傷的關係。以下兩種方法,將有助於你扭轉目前感到被壓榨的人際關係。

第一種方法是認清自己當前的關係類型。如果錯誤的關係總一再在你的人生中重演,就得認真檢視關係本身。因為人們所建立的關係也有其特性、偏好和慣性,請見以下舉例。

慣性 1:只和合得來的人往來

關係類型:「我只想和自己合得來的人往來。」
潛在風險:這可能加深你對少數人的執著與依賴。

慣性 2:和各種不同的人交友

關係類型:「我喜歡和各種不同的人交朋友。」
潛在風險:在交往不深的情況下,你可能難以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

慣性 3:只喜歡比自己強的朋友

關係類型:「對我而言,比自己強大的人很有魅力,我只想和這樣的人在一起。」
潛在風險:你無法表達自己的心聲,最後可能自行終結這段關係。

慣性 4:喜歡順從我意思的人

關係類型:「我喜歡那些順從自己意見和照我意思去做的人。」
潛在風險:你的私心可能很重,最後可能會被對方拋棄。

透過上述說明,你是否已清楚掌握了自己現在的關係類型屬於哪一種?光是了解自己的關係類型,就能了解目前關係中的潛在風險,以及你至今錯過的其他種關係的可能性。

雖然我們看似每一次都會認識不同的新對象,實則不然。因為以你為中心建立的關係,其實都是相同的結構。這就是關係的奧祕。即使你下定決定,「這次一定要和新朋友建立全新的關係」,結果依然相同。慣性對於我們一生的影響是很巨大的,因為不良的習慣容易形成,而好習慣卻不易養成。要培養良好的習慣,我們必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雖然在我們與別人建立關係時,一旦努力的方向錯誤,就可能功虧一簣。但這時你不妨換個想法,「既然這次努力後我已知錯了,那也不必太執著」。唯有如此,你才能獲得下一次真正努力的機會和時間。

扭轉有害關係,請試試「5 人法則」

將目前對你有害的關係扭轉為健全關係的第二種方法,是讓自己多接近友善的人,也就是多和懂得體諒他人、關懷他人的人做朋友。當我們身旁逐漸出現這種人,你在關係中試圖迎合「自我主義者」的態度自然會弱化。只要你身邊出現五位這種人,就能確實為自己的人際關係帶來改變,這稱之為「五人法則」。

雖然想要改變自己長久以來逐漸僵化的關係,無法一蹴可幾。不過要是能一點一滴改變,終究不會是難事。

當下的你,一開始可能會感受不到那些善於體貼別人的人的魅力。這就像你習慣每天攝取添加大量味精的食物,讓你忽然換成吃口味較淡的有機蔬菜,可能會感到少了一些味道。不過,就如同「我們的身體感受得到吃進健康食物的好處」,最終你將會適應這樣的菜色。「我們的內心也感受得到這種良好關係的好處」,終將慢慢接受與喜愛那些對自己友善的人。

請你開始找找看,只要五個人就好。

實際上,我也曾經建議好友這麼做過。

「當你和友善的人相處久了,你會立刻感受到那些壓榨他人的人帶給自己的不便。就像你在暖房待久了,忽然接觸外面的空氣時,會覺得變冷了一樣。」

而且,五人法則不只適用於此。當你覺得參加太多聚會,和過多的人來往,導致你與任何人都無法建立緊密的連結時,這個五人法則也適用。無論你現在認識多少人,你只要努力和五個人維持深厚的關係,只要其中一人成為你真正的朋友,這項嘗試就算成功了。

(本文整理、摘錄自《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三采出版)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工作生活平衡
feature picture
5

休假還在回工作訊息,是真的忙還是放不下?這 2 件事,害你永遠無法下班

Y Chen
2021-01-19

經過一周疲累的工作之後,終於迎接可以放鬆的周末,卻發現自己還是不由自主地檢查信箱,或回覆 LINE 的工作群組訊息嗎?碰到這種無法真正下班的窘境,不僅造成和你一起度過假日的親朋好友反感,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充電的時間。

你或許早已意識到,這些工作並不一定得在假日處理。但為何自己總是不由自主地去查看這些訊息呢?其實,工作狂行為不一定總是情勢所逼,很可能是自己的潛意識、或是外在環境的反覆提醒所造成的。

心理因素:當你從工作建立「自我認同」,假日便難以關機

《Fast Company》提到,若一個人停不下加班的腳步,很可能是「自我認同」作祟。

原來對人類來說,回答「我是誰?」的問題相當重要,而這個答案便經常是從工作中找到,像「我是一位專業的律師。」「我的工作在改變世界。」或「我總是表現最好!」當一個人的身分認同主要源自於工作時,正面來看可以增加效率和動力;但反過來就成為無法關機的原因,因為會下意識帶上這個身分到假期,當然很難好好休息。

想解決這個問題,最直覺的方式,理應是秉除腦海裡的工作身分,但往往愈想剔除它,就愈容易造成反效果。更好的解法是「接受自己在不同時間點,有著不一樣的身分認同」。你可能在假日會是一位傑出的籃球的選手、一位從陪伴家人身上獲得快樂的父親,當你轉換到另一個身分,才能真正享受休息時間。

除了心理層面,外在環境更是現代人放不下工作的元兇之一:無所不在的數位工具,隨時提醒或加強我們的工作身分,因此最簡單的方法,是像 Slack 或 Gmail 等 App 可以按時間或種類關閉通知,需要休息的時刻就不會受到干擾。

外在因素:降低對數位工具的依賴,擺脫焦慮感

然而從長期角度來看,這可能只是向治標不治本的解方,最好還是找到和數位工具與你的智慧型手機相處之道,否則光是強迫自己不要看這些通知,只是考驗自己的意志力,反而會因為太痛苦而放棄。《Business Insider》分享了《深度數位大掃除》作者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認為有效變成「數位極簡主義」的策略。

數位極簡主義不代表刪掉全部的 App 或關掉所有通知,而是要找出在特定的時間中,哪些數位工具真的可以帶來最高的價值。舉例來說,有些公司的粉絲專頁經常在週末舉辦活動或直播,你可以稍微關心一下,掌握社群上的聲量或觀感是否如當初所預期,但很多公司系統自動回報營運數據的信件,就沒必要在週末點開,星期一再集中檢視就好。

接著卡爾建議大家用 30 天,找出哪些數位工具,不值得自己多花時間和心力在上面。特別的是,他並非要大家一開始就選定停用哪些 App,而是暫停所有不會立刻損害或造成生活、工作不便的選項。如果只是想改善休假期間的數位工具使用習慣,或許不需連續 30 天,而是整個月的週末就好。

這段時間結束之後,你才能以比較理性的角度,檢視「你到底重視什麼什麼價值」,而非事先猜測或假裝自己很需要哪些 App,結果還是留下大部分的數位工具。同時在這段時間中,也許就能找到更多有意義的身分認同來源,解除對於工作的焦慮。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Fast Company

繼續閱讀 工作生活平衡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1

怎麼過上有品質的生活?「斷捨離」刷新你對美好人生的想像

整理‧撰文 高士閔
2019-11-08

拿著綠卡,在華爾街(Wall Street)一家公司擁有邊間辦公室,每年領著 6 位數美金(超過 300 萬台幣)的薪水,小林明年還將晉升為公司最年輕的合夥人。他才 25 歲,看似人生勝利組,卻活得不開心,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小林回想自己為什麼換車?好像是同事開一輛更高級的車來公司。有更多錢卻沒有帶來更多快樂,反而讓自己掉入向上比較的陷阱,導致自己被綁在高薪的工作,只能賺更多錢來填補欲望

這是線上影音串流平台網飛(Netflix)的紀錄片《極簡主義》的內容,它的核心概念跟年初爆紅的實境節目《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相似,都是描述「物欲過多」讓我們疲憊,想要讓人生變好,就得透過「斷捨離」來達成。

只有對現在的自己來說最適合、必要的事物,才有存在的意義。——《斷捨離

不是全部歸零,是丟棄不必要之物

所謂的斷捨離,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離」開對物品的執著。提出者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原本非常不會整理,直到一次旅遊去了寺廟,一進門就感覺神清氣爽,仔細研究後才發現,這是因為寺廟裡沒有「不必要之物」。這個概念,與當時日本正盛行的「收納術」(指透過分類來進行整理)完全不同,是一個從加法變成減法的過程。

在斷捨離中,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所以決定物品是否要丟棄,不是想「這個物品可能會用到,所以留下」,而是「我現在要用,所以留下」。兩者的差異在於,從物品思考,會想著未來可能會派上用場,最後丟不掉;從自己思考,隱含了「現在」,我現在會用嗎?不會就丟掉。

但一定會有人說「因為是重要的人給的」「因為自己很節儉」「別人知道我把東西丟掉,會很難過吧」。但山下英子認為,物品當下沒有幫到你,只是放在那,送你的人知道了,反而會不好意思,沒有送對東西。「當下用不到就是浪費」,想通這點,送人或丟東西就不難。

另一個迷思是,以為丟掉是放棄所有事物,像是出家一樣。《物窒欲》提出反例,美國作家亨利.梭羅(Henry Thoreau)在山林中隱居兩年,就寫出《湖濱散記》。減少所有物就像是減少干擾,甚至是減少人際交往,讓你得以做想做的事。如果拋棄讓做事變得不方便,只是本末倒置。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是「一口氣整理完,不久又會變亂吧?」,所謂整理應該是養成「每天做一點點」的習慣,關鍵在「維持」。《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理惠指出,這是大家誤解了整理。所謂整理,是有丟有留,但多數人以為,是整整齊齊。但東西不丟,又不停買,結果又會變亂

內心與生活留有餘裕,才有空間接納新鮮事

持有物過多的問題,其實是 19 世紀工業革命以後發生,在這之前,大部分的人連吃飽穿暖都需煩惱,囤積很少成為問題。工業革命後,生產速度高過需求速度,物品供給過剩,商品沒人買了,企業必須思考如何賺更多錢。

解決之道是把消費品當成流行商品,以宣傳「要用更好的」方式鼓勵人們消費;另一種是快速生產便宜但不耐用的產品,縮短產品壽命,讓人們不得不消費。

而消費態度、習慣的改變,帶來了雜亂危機,一大堆東西混亂無序地擺在家裡。心理學家達比.薩克斯比(Darby Saxbe)指出,查看、清理家裡的雜亂,會增加身體調適負荷(allostatic load),造成身體系統上的折磨與損耗,讓你感到更有壓力。壓力又會增加身體調適負荷,最後形成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家裡物品愈來愈多,容易導致閃燃(當一個密閉空間裡溫度升高到相當程度之後,所有東西會在一瞬間同時燃燒的現象)的發生時間,從火災發生後的半小時縮短至 3 分鐘。而一旦閃燃爆發,即使全副武裝的消防員,也會在兩秒內死亡。

為了解決囤積困擾,社會上出現對消費文化的反思。第一種是體驗主義,認為跟物品相比,記憶很個人,所以「體驗」比「擁有」容易得到滿足,而且更便宜(租或共享,已經可以擁有美好的記憶),不需持有。不過,在社群媒體興起後,連體驗都可以比較,像是在臉書(Facebook)上比誰去的地方更多、看起來生活更快樂,喪失斷捨離的目的。

另外兩種反思是極簡主義(Minimalism)和麻理惠的整理魔法,都是只「留下必要」的物品。只不過,一個是以「必要」為標準,像是「333 計畫」,指以 3 個月為期限,要求自己只能使用 33 件不同的單品作為衣著打扮,其中包含鞋子與珠寶首飾;一個是以「心動」為標準,比如說,拿起某個物品時,會不會有「好回憶」浮上心頭。

總結來說,斷捨離不是新概念,在不同時代背景下,都有相似的運動興起,但核心都是告訴大家

擺脫囤積心結,不要陷於攀比,保留餘裕才會有自由,有自由才能活得開心。

3 種減法思維,找到最適合你的整理方式

不論是極簡主義、斷捨離或整理魔法,本質上都是透過捨棄,來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只不過,對於你「為什麼捨棄」「為什麼要留下」的思考,還是存在些微差異。

斷捨離

179_61_01_近藤麻理惠
Konmari Media Inc.

「面對物品就是面對自己,整理房間就是整理自己。」——山下英子

源自於印度瑜伽中的「斷行」「捨行」「離行」,指斬斷欲望、離開執著的修行哲學。山下英子於 2000 年提出,認為整理不是排放整齊、學會收納,而是減法思維;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透過問自己「現在用不用得到」,而不是未來可不可能用到,來辨識「不必要」之物。最後透過丟棄外物,掃除心中障礙,進而帶來內心平靜。

極簡主義

179_61_02_約書亞.貝克
Joshua Becker

「一旦放下那些不重要的事物,就能自由地追求對我們真正有意義的事。」——約書亞.貝克(Joshua Becker)

最早可追溯到《聖經》,但此名詞的誕生是作為一新藝術派系,後延伸到生活,作為物質主義的反動。認為當商品和你的距離只隔一個鍵,你什麼都買得到,但卻買不到幸福。接著指出維持生活的「必要」之物不要超過一個皮箱,只留下最低限度的生活所需。一旦在物品上有了節制,金錢、時間、人生就有餘裕,如此就能追求真正想做的事。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179_61_03_山下英子
攝影/賀大新

「只留下令你怦然心動的東西,剩下的,全部毅然決然地丟掉。」——近藤麻理惠

5 歲愛上收納,15 歲讀遍家政書,18 歲醒悟什麼是「正確的整理」。2011 年在日本出版《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4 年出英文版,意外大賣,光是美國就銷售超過 150 萬本。2019 年與 Netflix 合作拍實境節目,再度爆紅。斷捨離進階版,從只「丟棄不必要」「留下必要」,進化成「留下好回憶」,讓家裡充滿正能量,人生會變得更加幸福。

資料來源/《斷捨離》,平安叢書出版;《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方智出版;《物窒欲》,漫遊者出版;《擁有越少,越幸福》,商周出版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2

重點不是「該不該丟」,而是你「為什麼想留」!要自在過生活,先看清這些執念

整理‧撰文 邵蓓宣
2016-06-02

夫妻兩人同時結束兩年的外派生涯準備回國,打包行李時,大傷腦筋。最後,先生打包並海運了 10 箱回國,還猶豫著有好多東西到底要不要丟;太太只用 3 個行李箱就全部整理完畢。同樣都是清理打包,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異?

針對如何維持井然有序的居家環境或辦公空間,近年來我們很常聽到的規勸就是「斷捨離」。所謂「斷」,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是捨去多餘的廢物,最後才能做到「離」,擺脫對物品的執著。

乍聽之下,這三個字好像講的是同一件事,反正丟就對了,畢竟我們得先對物品、事情、感情「放下」,才能擁有新生。

不過,你有沒有發現,就算你把斷捨離三個字掛在嘴邊,在整理物品時,你每一樣都無法割捨、離棄;而且就算狠心丟光了,很快又堆滿了。

提出「斷捨離」的日本作家山下英子認為,斷捨離的關鍵不在於「丟棄」的行動,而在於釐清造成執念的原因,「沒看清原因,就很難真正放手」。因此,在檢視我們為什麼難以做到「斷捨離」時,其實應該要反思的是:為什麼我們丟不掉?只有先承認自己有這些執念,才能有意識地思考物品的去留,對於該丟的東西不會掙扎。

《俯瞰力》中指出,捨不得丟東西的人,大致分為 3 種類型:

1. 執著過去型

執著過去型
執著過去的人喜歡蒐集物品,藉此彰顯自己的價值。「我可以」「我擁有」是ㄧ種希望受到肯定的欲望。山下英子說,「我們無論如何都會忍不住想緊抓著過去的成功體驗不放,也會在不知不覺間被失敗的體驗給絆住。」所以,個人應變能力、判斷有益資訊的能力,比物品更重要。

2. 逃避現實型

逃避現實型
你我之中一定有很多人,職場上精明有序,家中卻亂七八糟。這類型的人要改掉雜亂的毛病,首先要認清,整理環境跟你所做的工作一樣重要。

《誰替亞當斯密做晚飯》一書點出,這世界上有些工作的報酬雖然不是顯而易見,卻對創造生活價值大有貢獻,收拾並不是浪費時間的事,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某些勞動背後的價值。

3. 擔憂未來型

擔憂未來型
這種人總把焦點放在自己的不足上,幻想自己可以藉由某項產品,達到設定的想望。但事實可能是,現在穿不下的衣裙褲子,減肥後不一定還看得上眼,況且你也不確定多久才能達成減重目標。

《哈利波特》裡,榮恩的哥哥要結婚時,新娘戴上的祖傳皇冠是由妖精族打造。但書中的妖精族認為,一件物品只能屬於打造的人,而人類花錢買下,只是買下當時的所有權,人死後應該歸還給製造者,妖精並不承認所謂的傳承或永久擁有。

《俯瞰力》也提及類似的概念,我們應該將某個物品與我們締結的關係,視為是有保存期限的,在締結關係期間,好好物盡其用;若不能,就該讓這件物品離開,並了解物品離開後,會繼續被其他人所用,或改變型態被回收。

「斷捨離」不是只叫你丟棄物品,而是找回與物品的關係。最後,當你能放下執念,找回自在的時候,就不需要說「這是我的」,藉由擁有物品來連結缺失的自己。

列表釐清物品「丟」與「不丟」的原因

在下面表格的各欄位中寫下物品與分析,尤其是「覺得猶豫,卻還是丟不掉」藉此檢視自己的執念在哪裡。

列表釐清物品「丟」與「不丟」的原因

每件物品都有「持有期限」

藉由檢視物品在我們人生中的哪個階段,知道物品不需「永久擁有」才是物盡其用,解開我們心中「可惜」「丟不掉」的連結。

每件物品都有「持有期限」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