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母親要學會自己創造快樂!」

適逢母親節,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的夫人、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獨家接受《遠見》專訪,分享身為母親之後,如何持續實踐夢想?而這位旁人眼中「講道理的媽媽」,又有何特殊的教養經?

歡慶母親節,富邦藝術基金會邀請藝術家吳芊頤運用和紙膠帶創作,於「富邦ART」App上推出母親節限定圖框;而一張張承載著回憶的照片,搭配滿滿的溫馨話語,是翁美慧每年母親節,最期待收到的禮物。

她分享,母親節會固定買禮物送給媽媽和婆婆,小孩也會送禮並請她吃飯。女兒很有藝術天分,每年都會送上親手製作、貼滿生活照的卡片,「過母親節最期待的,就是收到孩子送的溫馨卡片」。

聊起從女兒、妻子,再到母親的角色轉換,執行力十足、善於規劃的翁美慧,唯獨「當母親」這件事來的太快,不在計畫之內,「我從沒想過,會這麼早當媽媽,」她說。

翁美慧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機系的高材生,出身自理工背景,卻對藝術情有獨鍾,不僅擅長繪畫、書法、歌劇,還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同時也是一名運動健將,會打籃球、羽球、網球及高爾夫球等。

她回憶,以前總夢想著,要提著一個公事包,遊走在全世界,當一位職業婦女。但計畫總趕不上變化。

遇到先生蔡明興後,從美國搬回台灣,接著很快就懷孕生子。24歲生下第一胎,隔年再懷第二胎,之後有十年的時間,週一到週六都在家當一位「全職媽媽」,親力親為地陪伴及教育孩子。

「生兒育女,是上帝給我的(使命)吧!」翁美慧是虔誠的基督教徒,育有一子一女,兒子是富邦金控副總經理、富邦育樂董事長蔡承儒,女兒蔡承媛婚後則在美國定居。

和翁美慧相識20年的富邦藝術基金會總幹事熊傳慧表示,翁美慧個性明快、非常有邏輯,兼具感性和理性、喜歡正向思考,願意討論辯證及溝通,做事也不拖延,「而對子女的管教疼愛又嚴格,是一位講道理的媽媽!」

不當傳統女人,也希望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談起教養,翁美慧對兒子和女兒的要求是一樣的,從小教他們學會獨立、打理自己的生活,不要依賴別人。

「我是非常不傳統的台灣女人,」16歲就出國念書,翁美慧個性大方且開朗,不想孩子一味接受傳統,或為了符合別人的期待,而失去自己,她從小就鼓勵子女挖掘自己的熱情所在。

「就像我兒子(蔡承儒)從小就喜歡球類運動,最後也做到富邦球隊的領隊,我很替他高興,這是他從小到大一直想做的事情,」她說。

此外,她也常教育子女「自信」的重要性。翁美慧說,自信不是源自於父母給你多少東西,而是遇到挫折,靠自己的力量爬起來。

即便身在企業家族,如果不努力、不去了解想要什麼的話,一輩子都不會快樂。

翁美慧的兒子蔡承儒(左)。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翁美慧的兒子蔡承儒(左)。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翁美慧的兒子蔡承儒(左)。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拒當虎媽,要當孩子的好朋友

大學念電機系,擁有工科的理性腦。翁美慧分享,蔡承儒小學一年級曾問她:「耶穌基督是誰?」為了解答,買了一本相關的書籍跟兒子討論。而後為了傳達人生觀,她也會買哲學書,和孩子一同閱讀和討論,「我不會把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我們都用書籍來溝通。」

甚至,蔡承儒高中要出國念書,她也召開家庭會議,將所有出國優缺點列出來,逐條和他溝通,孩子同意才出國念書,「我不會要孩子一定聽我的,尊重很重要。」

過去曾流行過垮褲和刻髮造型,即便蔡明興反對孩子追逐流行,但翁美慧會站在小孩的立場跟先生說:

人生就一輩子,青春是孩子的,你應該要順從他,因為出了社會,他再也不可能這樣,就讓他做自己,合不合宜要他自己發現,才會真正改變。

不當嚴格的「虎媽」,翁美慧站在孩子的身邊,當他們的好朋友。她說,人都是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到真正的自己。開放和引導式的教育,翁直言孩子沒什麼叛逆期,親子間感情一直很好,蔡承儒大學畢業後,兩人還曾經單獨旅行,無話不談。

母親,要學會自己創造快樂

美國有一句話叫Codependent(相互依賴)。台灣傳統家庭,很多男性和母親相互依賴之後,成家之後仍無法真正獨立。因此,翁美慧從小就叮嚀蔡承儒,一定要長大且成熟,不然未來會造成老婆的痛苦。

「婚姻就像是做慈善,付出是不求回報的,所以一定要夠成熟、獨立,再進入婚姻。」翁美慧結婚35年,2個孩子都已結婚生子。回頭看看這35年的時光,她認為,想要當一位快樂的母親,一定要充實自己、不斷地學習,且有開放的心胸接受每一個人,要學會「自己創造快樂」。

而母親節到來,經歷過傳統家庭的碰撞、中西文化的差異及養兒育女的過程,翁美慧感性地說:「做為一位母親,讓我認識到自己是一位堅強、果斷和務實的人,可以很有毅力的專注一件事。」

教養小孩,需要言行一致的毅力,不想把孩子教成別人眼中的公子,「獨立」是她始終堅持的教育。

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與母親。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與母親。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與母親。富邦藝術基金會提供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