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势力(黑社会)是如何影响香港影坛的?

洗黑钱相关:洗黑钱是怎么回事?人们为什么要洗钱?
关注者
2,276
被浏览
1,530,650

35 个回答

《黑社会2》有几句台词是这么说的:

不要像林怀乐一样,扰乱社会秩序,那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不是不让你们生存,但要适可而止。

为了香港的繁荣稳定,我们需要你的合作,我们之间永远以和为贵。


首先要说的是,很多大电影公司本身就是脱胎于黑社会,比如中国星,老总向华强是掌握新义安的向氏兄弟之一,也是新义安的龙头。还有一百年、英皇等等。


前面已经有人说了黑社会借助电影公司投资影视,已经解释得很清楚,我就先说说其另一方面影响,香港黑社会这一现象的存在也为港片提供了丰富的取材。

典型就是杜琪峰的两部《黑社会》。很多角色和帮派的原型就是香港现有的黑社会成员和组织。简单列一下:

  1. 电影中的帮派“和联胜”,原型是“和胜和”。确实是像电影中所称的那样,起源于洪门,并且定期由叔父辈选举“坐馆”(电影中叫“话事人”)。2006年以前是两年一届,之后是三年一选。除了老大“坐馆”以外,还有老二“揸数”。
  2. 电影中的帮派“新记”,原型是“新义安”,就是投资人向氏的帮派。电影里将新记话事人命名为“老许”,和“向”谐音。
  3. 电影中的帮派“号码帮”,原型是“14K”。就像电影中描述的“武哥”一样,14K以好勇斗狠著称。
  4. 邓伯的原型是黄英杰,叔父、前坐馆、超级大佬,绰号“老牛”、“和记教父”,其群体称为“老牛线”。不单单是和胜和社团首领,还能召集所有和字头社团坐馆叔父。1982年纽约时报专访并封之为“教父”,访问中的一句“我只是一个生意人”闻名于世。
  5. 大D原型是大B,荃湾领导,2004至2006年和胜和“揸数”。
  6. 重点在这里:“黑社会也有爱国的”,这句话出自于时任公安部长的陶驷驹。当他接待了向氏兄弟后,对新闻界说:“黑社会也有爱国的”。从此向氏兄弟及其新义安转入低调,主要从事影视投资

《黑社会》这部片子与其说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虽然取材于和胜和,但大背景就是新义安


就像片中的吉米仔一样,以新义安为代表,香港黑社会在回归之后,和*达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默认其合法存在,鼓励其在香港、大陆进行合法的经营和投资,但对于其非法活动,尤其是向大陆渗透黑社会组织是坚决打击的。而黑社会组织尽量减少扰乱社会秩序的非法活动,转而经营以影视业为代表的正当行业。

观看须知:

以下文章所有资料来自于互联网整理(包含图片),非官方说法,望各位读者仅求一乐,不必当真。(转载请通知本人)





我关注了这个话题许久,本来满心期待至少有一篇干货出炉吧,结果大家都回答的浅尝辄止,写没两句话还都说的很玄乎,更有甚者竟然以反问句式做答案结尾,你们有良心吗?(我怎么也以反问句式结尾了...)

既然大家不说,我就说几句我知道的抛砖引玉,望各位还能在这个问题下踊跃回答,别让这个问题死了。要知道,香港电影近十年的辉煌,“黑社会”真的功不可没,这也是我个人认为研究港台影史不可回避的一环。(其实什么港台影史还不统统都是上海影史的延伸,不拓展说了)

阅览此答案注意两点:
一、想看八卦轶事什么的还是看其它答案吧,像刘JL裸照、张BZ“江湖奸杀令“、刘DH被枪指、曾ZW被胖揍,梅YF巴掌和关ZL下体被摸出个高尔夫球等破事,观众应赶紧抬腿去天涯猫扑豆瓣上取经,知乎上面这一类问题的回答比上述网站”细节“描写上差很多(有时看神贴看着看着就勃起了我会到处乱说?),本答案尽量从影视从业者(如导演等)状况和影视行业状况上分析,唉抱歉也就是说本文撸点很少;

二、想看黑社会快意恩仇的各位也能撤了,我觉得这些也没必要出现在答案中。问题的重点是”如何影响香港影坛的?“,所以什么“大哥要我去拍戏我不拍卧槽大哥找人拿枪指我吓尿了什么大哥还要我把尿喝了!?”“大哥要干我我不从卧槽大哥找几个人在路边就把我XXOO还拍了裸照完了要上头条了(汪峰泪目)”等等等等就不说了,除了必要的背景介绍外,本答案重点分析的是“影响”二字。


废话了一箩筐现在正式答题:


故事的开头还要从距今300多年前说起,时值闯王破城、清兵入关,小太监陪着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的气数算是尽了,但南边明朝遗老不服,各种守城拒降各种北伐反攻,天天盼着屌丝逆袭,招致的结果就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史称南明一带立即尸横遍野,民不聊生!也就在这个时间点上,传说开始纷纷涌现。

(《扬州十日记》插图)


相传洪英,又名洪盛英,或称殷洪盛为保我汉民族一线生机的“汉留”构想开始出现,其后“汉留”构想最终演变成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洪门”(江湖人称“天地会”)是也!“反清复明”的口号也开始越叫越响了。后面的事就开始复杂了,什么郑成功、陈近南(一说陈永华),洪二和尚以及“洪门五祖”等等神人神事纷纷粉墨登场(有兴趣可以查查“洪学”),总之洪门中前五房五堂中的第二房“洪顺堂”管辖两广一带,在广东势力极大,其后因各种原因又分裂成各个派系,最有名气的为两支,一是自称嫡系且由孙先生为红棍的“致公堂”;二是在当代香港基本为黑社会统称的“三合会”。

(传因洪门洪顺堂印信为三角形,故三合会也使用三角形作为其标志)


“三合会”入港,又要从1842年清政府割让香港后说起。其实在明末清初之时,香港境内就已经有天地会的兄弟在了,但1842年此时香港刚刚开埠,英政府殖民开垦需要劳力,中国大陆又因天灾人祸难民涌现,无依无靠的流动人口一到香港,这不正好给三合会增加会员吗?至此三合会开始急剧膨胀,开始入会会员多为码头苦工等底层人民,之后由于警方打击无力、腐败无能甚至狼狈为奸(以“五亿探长”为典型),三合会已经扎根入港,会员渗透到工务司、船政厅、华民政务司、高等法院和巡理府的府员等香港政府机构以及华人警察,到19世纪末,三合会成员约占香港华人成年男性人口的1/3


在当时,很多在港华人流民都要入会才能找到工作,而且英政府殖民早期乐见华人社区自治,无意对华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家里连通电通水都要靠三合会帮忙,所以且不论地下势力(黑社会)对香港影坛影响几何,实际上黑社会曾经已经融入到在港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黑帮文化根本就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

(典型:九龙城寨,黑帮是这里的唯一“政府”)

(顶峰有近五万人的城寨内只有一个水泵)

(无牌烧腊加工作坊,多为黑帮所管理)

(天线、电线都为自建自搭)

(部分青少年从被三合会敲诈勒索的对象转而成为三合会会中的活跃分子或瘾君子)


后来主要受到日治时期与国共内战的影响,日、国、共三方新势力流入香港,三合会也开始分裂变形,关系错综复杂。时至今日,港内能叫得上号的也就只剩本土帮派和胜和以及有国民党背景的新义安“14k”

(香港黑帮大致的演变历程)


话说到这,香港地下势力(黑社会)的背景算是简单的讲完了(诶呀妈呀真累死我了),下文也主要以“新义安”、“和胜和”和“14k”作为香港黑社会的主要代表以做分析。其实不难看出,香港黑帮虽然错综复杂、盘根交错,但底子里都传承着明末时期的民族传统文化,如和字头等帮派早期都还遵循着洪门时期繁琐复杂的入会仪式等等,歃血为盟、拜“关二哥”这些简化后的规矩你是否能在港产片里找到一鳞半爪?下面就开始讲讲这些帮派对香港影坛的促进摧残了:



促进:

一、注入了丰厚的启动资金与强大的庇护

拍电影最首要的就是“钱”,没钱就说个JB了不是?钱从何来?植入广告?NO!那个年代没人弄这个,一是当时真没人想到这样也能圈钱,二是广告跟电影那个时候分的很开,像黄沾当时给人头马做的广告:“马爹利一开,好事自然来”就很棒,但人家也没想说植入到《倩女幽魂》里是吧(笑),不像现在,都是广告里插播电影,有些影视创作根本就沦为了叫卖商品的一种手段,纯粹推销,唉... 商业先行,艺术性又能有多少呢?要不又陷入了另一个极端,就自个烧钱搞艺术,不沾商业好像很清高,实则这样又脱离了大众的审美趣味,最多只能弄些小众精品,曲高和寡,也没多大意思。


扯远了,那其实说回“钱”的事,当时还是很“风气淳朴”的,方法就一个:拉投资~ 但问题是,首先香港以前就是个穷小渔村,哪来的钱用来拍电影挥霍呢?这个时候黑社会里的“黑钱”就成了很珍贵的重要启动资金了。

(时至今日,香港电视节目《警讯》依然再进行反“洗黑钱”宣传)


说到最初香港电影的资金来源就只能从上海说起了。1895年12月卢米埃尔兄弟在咖啡馆的地下室邀请法国名流第一次看电影之后,1896年8月11日(光绪22年)由一法国游客在上海徐园的茶楼“又一村”放映了神州大地上的第一部片,由此拉开了中国电影的序幕。要说一句的是,这时在中国放映的电影是和“戏法”、“烟火”等游艺节目中穿插放映的,每部很短就几分钟,也就属于杂耍而已,只是一种把戏,并且总在些什么茶楼啊、茶园啊、甚至溜冰场里放,所以其实电影这种东西从出身来看就很商业,观众看这玩意也就图一乐,当消遣,只是后来一些戏剧从业者从里面发掘到了教化群众的作用,才渐渐成了艺术(这个头是苏联开的)。


不多说,总之后来中国人就开始自己拍电影赚钱了!从有外商投资在上海创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始,由于培养了些国内影人,最最重要的是有了上海租界的庇护,上海滩的黑帮渐渐开始形成并无限膨胀起来(如青帮)!又因黑帮大佬都一定会生儿子,所以开始出现了“富二代(男)”阶层了。部分富二代们又在那个年代领略了电影的魅力,后来屌丝就创业接外包(张石川、郑正秋弄个新民公司就是接了老东家亚细亚影戏公司的编剧摄制等外包),富二代花家里钱玩电影(邵氏兄弟为一个例子),中国早期最有名的三个电影公司——明星、联华和天一(“天一”就是后来的“邵氏”)就搞起来了,很红火。当时凡国内的电影公司都是黑帮罩着,要不就有左翼背景(你还别不信,那个时期共产党也花了很多钱在排戏剧和拍电影上,具体看《色·戒》估计你就能明白点),二代们家里有钱又有关系,女人玩够了就想拍个电影,救救中国。(滑稽笑

后来抗日,大家都知道上海是没抗住,电影拍不了大家都拍屁股赶紧逃,其中天一影片公司在抗战前就先在南洋(新加坡等地)开拓业务,成立南洋影片公司,后又受其它电影公司围剿(如六合),就把钱和设备再转移到了香港,搞邵氏电影公司,香港电影这才有了顶梁柱。

(邵氏电影公司)

其实邵氏的转移来的钱和设备是从哪里来的?拍电影赚的?哈哈哈赚个屁,拍太多辣鸡古装片,还盛传被周剑云的“六合影片营业公司”围剿,在上海快倒闭了才去南洋开拓业务(也是狗屎运反而躲过了日军占领上海后对民族企业的破坏),所以拍片的钱几乎全部都是吃他们爸爸的老本钱呀!

他们的爸爸邵玉轩算是“创一代”,开颜料号的,比较有钱,在上海工商界很活跃,八面玲珑,跟朝廷那帮汉官混的熟;思想又新,支持孙中山搞革命,这简直黑白两道通吃啊!而且做父亲的都这么前卫了,儿子们拍个电影什么的当然是花大钱支持(还有一说是父亲邵玉轩授意儿子邵醉翁开影视公司的)!你们问这跟邵氏兄弟搞影视公司这么成功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首先,没人敢砸场子!邵玉轩死的时候康有为等晚清与民国风云人物纷纷为其题辞致哀,这身份保证了儿子们电影公司的安全,天知道那个时候有多少小电影公司被黑帮砸个稀巴烂;次要,方便开拓市场!有革命党这条线,当时邵氏兄弟们在上海快干不下去的时候才能去南洋拼拼,不然你以为这么好干?在新加坡这些地方谁鸟你啊?而且孙先生跟日本人关系好,早期日本军方还提供给邵氏兄弟在南洋以保护;最后,有助于维持公司经营!公司搬去香港没多久香港又沦陷了,经营一度又开展不了,这时他们爸爸留下的旧关系就派上用场了:找康有为那聊聊,上革命党那坐坐,他们再找他们的日本朋友讲讲别去砸邵氏公司,私底下邵氏还算有洪门罩着呢!这公司才撑到抗战胜利啊!

说实话邵氏其实算比较“白”的电影公司了,在网上能查找的资料上来看还跟黑帮不算扯上太多关系,只能说家业有黑道背景,又异常努力才能做到那么大而已。再讲一个例子:永华影业公司,香港第一家电影公司,香港电影的起点。公司两个大人物:

(李祖永像)

1、李祖永,浙江宁波人,标准海归“富二代”,家里开钱庄、搞造币,混金融圈的,父亲还留了个上海最大的印刷厂给他做本钱,而且这个厂就是专门负责印国内钞票的.... 后来1946年挟巨资到香港(这个巨资干不干净你可以自己思考),独资兴办永华影业公司,不过他还是比较“淳朴”的,就想拍电影,不计成本,亏傻了,经营上找了另外一个人来弄:

(张善琨像)

2、张善琨,曾在烟草公司当广告主任,后投靠黄金荣,加入青帮,1934年在上海组建了新华影业公司,不过初来乍到的新公司在上海显得无足轻重。没关系,哥有的是手段!不到三年,张善琨利用他的人际关系和宣传手腕(就是黑帮手段应该没别的),使新华公司发展成为上海电影业有名的大公司之一,后来在汪精卫伪政府下面搞“东亚共荣圈”的宣传活动,1946年被舆论界指控为汉奸,避走香港,后来和李祖永一起创办永华影业公司。啧啧,这个背景,你能相信他不会拉黑社会的投资吗?

讲这么多,也就一句话:从中国电影诞生起,这个玩意就从没跟黑社会脱离过关系!不仅香港电影,中国电影就是被黑帮哺育喂养长大的!



二、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不要小看了这些素材对影视创作的作用,这都是编剧导演们想破头的东西。观众入场看戏绝大部分就图个消遣,什么刺激有趣就看什么,那什么最有意思?想想自己玩游戏时“爆头”的快感和看岛国小电影时的性奋,杀戮情色永远是最吸引人的噱头。可咱们内地是一片“和谐”的大陆,怎么可能有这种资本主义体制内的错误?就算有,那也不能弄到电影里给大家看是吧?没办法,当年只能看看香港黑帮电影释放下荷尔蒙或者撸一炮了。




先讲杀戮

说起这个又要绕很远,但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讲清楚。各位回想一下,小时候有没有见过两个或者几个小男孩打架,或者干脆就自己跟别人打架的时候,总要大喊几句:“佛山无影脚!”然后一个飞踢自己扑街的?对的,现在要说的就是著名武术家——黄飞鸿。

(广为流传的黄飞鸿照片,实际上是黄飞鸿四子黄汉熙中年的照片)


黄飞鸿是黑帮吗?诶我看那些香港电影黄飞鸿是个好人啊!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还开了间医馆“宝芝林”,医德也很高啊!没错,黄飞鸿是很能打,还会行医,但放在他那个年代,是非常标准的一个“黑帮人物”了。

(一般人认知的黄飞鸿,基本都是李连杰出演的这位帅气的“儒侠”)


为什么?首先他那一身武艺就是“黑帮”功夫——洪拳了,洪拳其实是少林武术的一个形变,或者更通俗的说就是还了俗的少林弟子,为了区别开少林功夫的清名(也因为要融入反清复明的意义)又给其换了一个名头而已,实则就是少林功夫!之前在讲天地会的时候我不是有说一个“洪门五祖”的传说吗?流传最广的说法大致讲的就是清兵把一座庙给烧了,里面僧人全都死了,只有五个人活了下来,就是这五个人大举“反清复明”的旗帜,成立了最初的“洪门”,被后世弟兄们尊称为“五祖”,社团里面流行的拳法就叫“洪拳”。有道是:“天下武功出少林”,这真的不是说说而已,黄飞鸿的“虎鹤双形拳”、“工字伏虎拳”皆出自于此,虽然有一些功夫被人称为“佛拳”,但“根”都是出自少林。

(想了解“五祖”,看看张彻的《少林五祖》吧)


然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他在反清将士刘永福的邀请下任广东民团总教练!怎么说呢,这个情况放到现在就是一个黑社会头目邀请你去他的“社团”做总教练吧,可以想象黄师傅的江湖地位了吧?

(反清的黑旗军将领刘永福)


说这些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没有意义,但黄飞鸿的其中一个弟子——人称“猪肉荣”的林世荣,后来在香港又收了一个在报章工作的徒弟——朱愚斋,朱先生除了习武,也天天听自己的师傅夸师傅的师傅多牛逼(好绕口),一来二去,干脆在香港《工商晚报》连载起小说《 黄飞鸿别传》,结果大受欢迎,“黄飞鸿”这个名字才火起来!在这之前,黄飞鸿是谁啊?跟洪熙官、方世玉比算啥啊?

(刘家良、赵志凌都是林世荣的徒孙)


再后来有个叫胡鹏的导演偶然看到了小说《黄飞鸿别传》后,决定开拍关于黄飞鸿的电影了,后来一拍就停不住了,越拍越多,越多越受欢迎,香港粤语功夫片,不、应该说是大家观念中的香港电影,又红火了起来。

(在香港老一辈心中,关德兴才是正宗的“黄师傅”)


如果从“黄飞鸿就是黑社会人物”这个角度来说,“黑社会”作为影片题材魅力真的很大!种种的传说总能满足人民对于“侠”的当代幻想,也会让人觉得很酷,初步树立了一种“东方暴力美学”的雏形。但我前边说了,在我的认知中,“黑社会”只带给了香港电影十年的“辉煌期”,也就是90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初十才真正是“黑社会”题材电影最多或者被“黑社会”影响的电影最多的时期,那整个80年代香港流行什么?


那就是“警匪片”啦!



我要先跟大家理清“警匪片”和“黑帮片”的区别:

怎么说呢,其实功夫片的风潮一过,到八十年代的时候香港电影是以“警匪片”作为主力军的。“警匪片”与“黑帮片”普通观众是分不清的,就像“功夫片”与“武侠片”的区别在哪他们也分不清一样(其实他们也懒得分清),两者区分的方式很简单:看题材就能分清。就好像武侠片的重点绝对是“侠义精神”,而功夫片的重点就是武打,不讲侠义精神的。

(在第一部《黄飞鸿传之鞭风灭烛》中,有着这样的情节:黄飞鸿徒弟梁宽到妓院招妓,与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此举并未受到师傅的任何责备,反而黄飞鸿本人在影片中一直保持着风流本色,这种渗透着民间任侠野性的形象,与后来黄飞鸿隐忍的儒侠形象,显然相去甚远)

而“警匪片”讲的是警与匪之间的冲突,这个“匪”可以是杀手、普通市民,甚至可以是警察本身也行,但都跟黑社会无关,都是个人或者集体行为,无黑社会性质的;而“黑帮片”一定是讲有关于黑社会的冲突,可能是内部冲突(如黑帮之间抢地盘、争大佬),也可能是与警察之间的冲突,所以两者之间差别很大的。

(1984年的《省港旗兵》可以说是最成功的警匪片了!从1979年许鞍华的《疯劫》到吴宇森1989年拍的《喋血双雄》为止,“警匪片”经历了辉煌的十年,之后90年代没这些片什么事了)

为什么90年代之后就没有“警匪片”什么事了?反而“黑帮片”开始大行其道?很简单:因为黑帮发现拍电影能赚钱,又能洗钱,入行门槛又奇低,所以都来插手啦!

下面从三个帮派为切入点,“新义安”、“和胜和”与“14k”我分别以三部电影为基础来给大家讲讲他们对香港电影的影响:

1、“新义安”

(赌神.God of Gamblers.1989)

要讲“新义安”,《赌神》这部片就够了。“新义安”的大佬可能是“向家”这个不用我多少了吧?(是可能啊!你们自己思考是不是!)可能因为香港回归在即,向华强、向华胜两兄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点转行的意思,他们最先瞄准的就是电影行业。注册的公司先后顺序为下:

可以看得出,换的“马甲”真不少,而《赌神》就是永盛电影公司明面上第一部大获成功的电影(其实之前的也挺成功)!这也使得后来“新义安”下定了“转行”的决心(其实也可能是洗钱的决心吧...),全情投入到拍片上来,在黑帮中也真的是非常用心的在做电影,捧出的牛人也非常多,例如周星驰就是一列。

2、“和胜和”

(O记三合会档案.GThe H.K. Triad.1999)

“和胜和”,香港著名的黑社会组织,香港目前规模最庞大、最活跃的三合会组织。和胜和原属于成立于1884年的“和合图”,于1930年分出成为独立帮会,但其实“和”字头的帮会非常之多,很多黑帮成员自己都分不清楚,“和胜和”只是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而已。

(“和”字头派系包括超过27个帮会,当中知名度较高的有“和胜和”、“和安乐”(水房、汽水房、安乐堂)、和“和合图”(和合桃、硬壳)等)

“和”字头帮会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帮会,保留下来的侠义之风最甚,讲的就是“义气”二字!所以比较守旧,基本没有参与到香港电影的制作(但是咸书咸碟卖的不少...),但是他们是最接近市民心中“黑帮”应有形象的,所以他们的故事一直是黑帮题材的绝佳提供源!大多数黑帮都电影都取材于“和胜和”。这部由霍耀良导演,王晶编剧的《O记三合会档案》是我看过最好、最全的关于“和”字头帮派的香港电影,很传奇,推荐看看(“O记”是香港专门抓黑帮的警组的别称,原名: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

3、“14k”

濠江风云.Casino.1998)

“14k”和“新义安”有点相近,都是当年国民党支助的黑帮组织,也算是香港的一大黑帮,但其实在香港势力最弱,所以基本没啥可说的,如果真要说,则必须要涉及到台湾影史了,我实在懒得再聊;但在澳门,“14k”有一名号响当当的大佬——“蹦牙驹”尹国驹。

驹哥在澳门以前很屌的,钱实在太多了,花不完,自己独资投拍了部电影《濠江风云》。拍这个片子没什么意义,就是祭奠一下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我发现中国男人都很怀念自己以前的青春,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啤酒肚和秃头吗?),结果有一点搞笑,这片子后来成为澳门警方指证其犯罪事实的一条有力证据...后来驹哥就坐了差不多14年牢。

不过2012年驹哥出来了,上两年因为一个朋友的关系,有幸见过一次驹哥,但是没敢(当然也没资格噜)和他合影,现在驹哥脸色还是不错的,挺好的。

(驹哥气色不错)

三个帮派是讲完了,但其实“香港电影”这个招牌被捧到这么高的位置,跟这些黑帮的关系不是太大,反而跟大陆地区80、90一代老青年们的推崇脱不了干系。实际电影作为价格低廉的大众娱乐消费项目,也就是工作之余、茶余饭后才看来玩玩的东西,虽然香港电影也带给香港人(尤其青少年)很深的影响,可影响中更多有的是消遣和调侃,而不是像内地一样多是憧憬模仿。各位翻翻自己的脑袋,想想自己早年印象中记忆最深刻的香港电影是什么内容?我总结了一下,内容铁定就跟这八个字有关:吸毒嫖赌打打杀杀。这不正是黑社会的典型生活方式吗?“不如参加黑社会,还有美女陪着睡”等充满童趣的儿歌可曾记得?出处根本就是从香港电影里来的嘛。在90年代后出产的香港电影中,“黑社会”元素就是港产片的一个金子大招牌!接下来跟大家把受地下势力(黑社会)影响的香港电影例一个观影清单:

1、“赌神”

(赌神.God of Gamblers.1989)

1989年的《赌神》我认为真的算是黑帮文化对香港电影的第一次促进。很多人可能会有异议:《英雄本色》呢?《江湖情》呢?虽然从题材上说是这些都是“黑帮片”,但这个阶段的片子实际都跟黑帮关系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关系,两个点大家自己去思考一下:1、《英雄本色》这些片子背后的制作公司老板是什么人?2、吴宇森为什么1993年去了好莱坞发展?不过有一点我是认同的:这些片子吸引了地下势力(黑社会)来指染香港电影。


说回《赌神》,永盛电影公司当时推出这部片子的时候应该是完全没想到竟然这么红火的。公司中的王牌导演王晶从1987年公司成立之初就帮公司吐出了非常多片子,是洗钱也好、赚钱也罢,那时候出产的片子都是小打小闹,没什么非常大的声势,结果《赌神》一出,立刻以港币$37,058,686.00的成绩刷新了香港票房纪录,成为当年年度票房冠军!直到那个时候,大家才都醒了:原来观众都爱看黑社会里的破事啊(注意是破事,不完全是杀人放火,普通人更爱看黑社会吃喝嫖赌)!要知道在这之前,电影业中的涉黑人员都还在拍一大堆成本低廉、恶俗下流的搞笑片子洗钱;格调高点的就把女演员脱光,拍三级片、《龙虎豹》或者“四仔”捞钱,谁都没想到原来自己的生活别人是更爱看的啊!就拿王晶导演为例,拍《赌神》之前一直在拍什么《精装追女仔》,结果《赌神》成功了,女仔也就不追了,赚钱还是比“沟女“更重要哈~~~


“赌”作为“黄赌毒”中比较合家欢的一种题材,其成功主要应该归结于这个题材大人小孩老人都能齐聚一堂观赏,无伤大雅。受众面广了,票房也自然高了,算是误打误撞的一次偶然成功吧。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黑帮中有的大佬也才真正没把“拍电影”当做一个洗钱的方式,而是开始喜欢上并且认真的插手到电影创作中来(因为这些片子的内容正是自己的生活,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应该怎么拍了)。


(賭聖.All for the Winner.1990)

顺带说一句,“双周一龙”中的周星驰其实也是乘着《赌神》系列的快车一炮而红的。星爷虽然是李修贤带进门的,但是一直都是演些黑帮江湖小弟等戏路都不太对的角色,并不是很火。后来这部由吴思远、刘镇伟和周星驰联合创作的低成本速成影片《赌圣》出来以后,只上映28天,票房竟出乎意料高达41,326,156港元,又大破当时香港票房纪录,从此星仔变星爷,捧出了个“无厘头”鼻祖也算是“黑社会”题材对香港电影的又一贡献吧。


2、“古惑仔”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Young and Dangerous.1996)

这部96年的片子想必也不用多介绍,引领了一代风潮的时尚劲片,其中刘伟强导演的6部为古惑仔的正统续作(不是刘伟强的就别看了!我个人强烈推荐第一部!),分别为:

1、《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2、《古惑仔之猛龙过江》

3、《古惑仔之只手遮天》

4、《古惑仔之战无不胜》

5、《古惑仔之龙争虎斗》

6、《古惑仔之胜者为王》

后面还出了很多续作和番外,不过那些就太多了,根本数不胜数,影片质量也参差不齐,都想蹭着《古惑仔》的快车捞一笔罢了(跟当年《赌神》系列一个样~)。每个人都对《古惑仔》有着不同的解读,我也不多做评论了。就是比较想展示一张照片:

(现在看回这张照片真的无法言喻,不知道怎么说好,可能成为了很多当时少年,如今爷们的一些回忆,也可能真的害了有些人的一生。)

还有一部电影:

(九龙冰室.Goodbye Mr. Cool.2001)

看过《古惑仔》后唯一值得再看的就是这部,血雨腥风后的沉稳,郑伊健自我感觉拍太多《古惑仔》,毁了太多少年前程的“赎罪”之作,大家自行感受吧。


3、“香港制造”

(香港制造.Made in Hong Kong.1997)

在那个拍电影赚钱赚到手软的年代,独立电影《香港制造》无疑是一个异类:没有金钱美女,没有兄弟义气,有的只是生活。导演陈果用一个普通混混的经历,展现了香港繁华角落的风貌,这么一部特殊的“黑社会”题材电影,虽然内地观众可能不甚熟悉,但真的值得一看。除了《香港制造》,如《细路祥》、《香港游个荷里活》和《榴莲飘飘》等片子也多少跟“黑社会”题材沾边,但都又不局限于黑社会这个题材,总之这类片子跟“黑社会”没什么关系,不好看,也不容易看,但是对红极一时的黑帮片给整个香港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有反思作用,甚至连带一些“97回归”中导演的所思所想。喜欢电影的人可以沉下心来研究研究,纯粹想看看电影取乐就别搞这种东西了。


4、“无间道”

(無間道.Infernal Affairs.2002)

这部片子根本就没得说了,承载着太多荣誉:“香港电影救市之作”、“内地电影审查制度放宽以来第一部引进的港产黑帮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由香港电影《无间道》改编的电影《无间行者》获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等等...


其实在这之前,也就是1997年香港回归到2002年之间,由于很多特殊的原因,香港电影萎缩严重,几乎全要穷死了!全靠《无间道》才打了一剂强心针!我只能说,“黑社会”题材又救了香港电影一命。(刘伟强也是叼,又整了部黑帮片搞钱,不过这次有麦兆辉、庄文强编剧,片子在内涵上有了很大提升,就《无间道》这个片名逼格跟《古惑仔》已经不是一个层次啦。刘伟强拍些火爆场面,麦和庄再注入些思想主题,真是佳片,比同时期大陆的《英雄》好太多了。)


其实在《无间道》之后,我认为“黑帮片”以及黑社会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已经完全停止了,这也是我认为的“黑帮片”十年左右的辉煌时期。


5、“黑社会”

(黑社會.Election.2005)

时间到了2005年,这个时候香港回归已经好一段时间,香港电影业内基本“风平浪静”,至少没人拿枪逼着谁谁谁拍戏、演戏或者拍“咸片”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大导演杜琪峰终于牟足了劲,试着榨干最后一滴“黑社会”题材的精华,终于促成了《黑社会》的出炉,也算是给了“黑社会”题材之于香港电影一个完美句号了,在《黑社会》系列之后只要是打着“黑帮片”名头的片子纯粹就是垃圾,不服可以来辩。




再讲色情:

之前写了很多香港电影在黑帮影响下的“艳史”的,但是写了又删,删了又写,还是觉得不写为好,原因有二:

1、图像资料太少,让大家看不尽兴(当代人都是一群色魔);

2、很多片子片源太难找了,找了也是古代AV画质,我自己也看不下去(主要是当代AV画质太高,受不了太差的),所以研究的也不透彻,免得误人子弟;

3、写出来有一点诽谤明星的意思了,都是没经证实的说辞。


综上所述,给大家转一个贴吧的小故事吧,也算回顾一下当年的氛围了(不关我事的我只是转载):




在香港老友里面是《龙虎门》还是《龙虎豹》对小P孩影响大?

作者:佚名

(周星驰电影《偷学威龙》一幕)


在垃圾堆里面捡到二手“咸书”(色情刊物),是我们这种八十年代出生在香港公共房屋区长大(俗称屋村仔)的集体回忆。那一年我六岁,我在咸书里见到除了我妈以外的女性肉体。

想当年还没有上网,连VCD都还没有,咸书是我们了解女人生理构造的唯一途经,每个像我这样的屋村小孩,都试过在楼梯口的垃圾堆翻出过《龙虎豹》,这本重要的杂志令我清楚女性构造,但问题是太清楚,里面的女性都摆出机乎要把内脏翻出来的POSE, 这令我对女体的第一个印象是:屌!好恐布!

另一个对《龙虎豹》的回忆是,每本都总有几页紧紧黏著,要小心慢慢地撕开,现在回想起来特别呕心。

为什麼咸书总在垃圾堆出现,大家都知道香港人被那些邪恶的地产商迫得一家四口住7,8坪地,只有洗澡或拉屎的时候才有机会打飞机,实在没地方可以藏咸书啊,只好过完瘾就丢掉,把好东西留给其他巴打(brothers)。


八十年代未期,《龙虎豹》开始发表大胆直接的政治观点,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各种嫖娼指南、VCD、DVD四仔没格仔,我们发现视频比图片更牛逼,《龙虎豹》杂志开始没落。

(每期《龙虎豹》的封面标题都十分猎奇)


八岁那年,我跟邻居一个同龄小女孩在楼外的电梯大堂玩儿,另一个邻居十五、六岁的大姐姐把我们叫过来去她家里,说有东西要给我们看。印象特别深刻,我们三个人坐在地上,她开始把校服的扣子解开,然后把胸罩脱掉,把胸部露出来跟我们说:“这是奶奶,你摸摸看。”小女孩摸了一下好像有点好奇,当她把胸抬到我面前,我把手收起来了不敢碰,接著她把内裤脱掉对我们说:“你看,这里有毛。”这次我是真好奇了,伸手去摸了一下,看完摸完之后她就叫我们出去,我跟小女孩就继续玩儿,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女性身体的经历,也是第一次跟唯一一次被女性性骚扰。

(屋村的电梯大堂,我童年长大的地方)

(6岁时的我,我和这些小孩围在垃圾堆里面看《龙虎豹》)

13岁上中学,炎热的夏天没有空调的教室,空气中充满了罗丽塔的味道,我们都意识到对女同学身体产生兴趣,常常借顾打来打去的,其实就是想要那种身体的碰撞所带来的兴奋,这一年我买了人生中第一本属於自己的咸书。


到书报摊买咸书是一件压力狠大的事儿,整个过程是心理变化是十分奇妙的。


首先,必须在书报摊周围徘徊观察,生怕被路人发现你即将要去买咸书,这是一件狠丢脸的事,等到周围开始没人也没有其他顾客,下定决心走向报摊,先买一些别的,比如口香糖、纸巾之类,然后快速抽出我想买那本咸书,这时候我觉得老板瞄了我一眼,没敢抬头,付完钱转身就走,算好了父母不在的时间回家好好享受,这天我明白为什麼小时候看的《龙虎豹》有些页面是黏著的。

(买的第一本咸书是日本漫画家游人的作品安琪儿,已绝版,淘实炒到一套600)

直到十五岁的某天的放学,一帮人杀到同学肥诚家打牌,他阴险地笑著叫我们都进他爸妈的房间,然后从床底下拖出了一鞋盒的光盘,随机翻出了一张放进机里,是一部欧洲片,一个肥壮的女主角把一匹X的XX放进她的XX,我的弱小心灵被震撼了,那一刻我的世界已经被狠狠地摧毁,我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我骗自己这是特效。我们马上换上另外一张,这次是部日本片,就在这一天,所有的谜团都解开了,原来做爱是要把我的XX放进女孩的屁眼里面的。


今天是我的三十岁大寿,蓦然回首,感叹成长的路真不容易。

是香港,创造了千千万万跟我一样的咸湿仔。




三、给香港影坛输送了不少非常优秀的从业人员

之前已经讲了二个黑帮对香港影坛促进的好影响了,分别是“有钱进账”和“提供题材”,现在讲一下第三个好影响——给香港影坛输送了不少非常优秀的从业人员。


这一段我不会写的特别详细,因为很多小道消息比我梳理的精彩多了~ 我只是从时间线上跟大家简要说一下:

如果将黄飞鸿黄师傅算上初代黑社会的话,那他的徒孙们显然就是第一代有黑帮背景的优秀演员了,太老的我不说,给大家介绍三个就可以:

(从左至右:刘家良、赵志凌、刘家辉)

后来李翰祥导演和张彻导演打入香港影坛,逐渐组起了他们自己的班底,“功夫片”演化出“武侠片”,影坛里这一类片子中人员的身份才开始复杂起来,但“黄家班”的片子依然还是很受欢迎的。


接着跟大家讲一些都认识的人吧,主要挑一些家庭组成中真有黑道背景的来说,很简单的概括一下:

(曾志伟与父曾启荣)

曾启荣是一位“华探长”,还记不记得我之前有提一句“五亿探长”的事?人家曾志伟的爸爸就是和那群人谈笑风生的,而且有个小典故:曾探长喜欢踢球,以前小时候的曾志伟也喜欢踢球,小曾志伟有个球友叫谭咏麟,当时曾探长也挺喜欢这小孩,随手给了一个100块的红包(当时一百块就是香港普通警察一个月的薪水),可以理解曾志伟本身多有钱吧?

不过有钱还努力,这才是最要命的!曾志伟被刘家良(黄飞鸿徒孙,上文提到的)发掘(我其实很怀疑这种说法,曾志伟的身形像练武奇才?),去了台湾一段时间,后来又学编剧啥的,总之天分+努力吧,他多厉害不用我说了?


不过贪污警察也不能算黑道吧?下面讲正经黑道(传闻):

(陈惠敏)

陈惠敏(传闻)实打实的黑道出身,(传闻)曾在“14k”任职双花红棍,超级能打,有“拳有陈惠敏腿有李小龙”的说法,实力派演员杠杠的。不多介绍了,都是传闻,我不负责。




(张柏芝与父张仁勇)

张柏芝的父亲张仁勇,人称“胡须勇”,比较好赌,而且赌技还非常了得,又好结交朋友,所以长和什么人来往也不言而喻。不过身份似乎比较低,被人追债追的很丢脸:


(传闻)张柏芝跟谢霆锋的结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双方家长的关系上,因为两边的爸爸都据说是道上略有名气的黑社会人物...还有一条小八卦,具说当年陈冠希“艳照门”那件事,谢家和张家两边都买他手脚了...好在陈父陈泽民也是有头有脸(杨受成的好朋友,再说一句,杨受成据说又是谢霆锋干爹...),所以这件事最后就被“和稀泥”了,但“欺人妻”这事冠希哥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的,所以不是他自己宣布自己退出香港娱乐圈,而是根本就不可能在香港待下去了...




(古天乐)

古天乐小时候没怎么学好,“古惑仔”这条路很早就走上了,也是自己就算一个黑道。(传闻)还做过两年牢,更夸张的还说他做过牛郎!做牛郎我是不信的,但是“行蛊惑”是肯定有的,看他的一条广告,就知道以前没好好读书:

古天乐港式普通话YOKOHAMA轮胎广告《有字幕》—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0Mjc2NTky.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




最后再说一个不说了:

(向佐)

向家大公子,很努力,很上进的一个小伙子,圈内知名演员,代表作是大作《封神传奇》,片子饰演的是男一号吧?

“富二代”还这么努力,问你怕不怕?



还有很多很多的事,但我都不想讲了,千丝万缕,你到最后会发现所有“圈内人”全都是有关系的。其实说了这么多,我有一个观点总结,仅代表自己:香港娱乐圈的知名演员几乎都是生于富裕(或者小康)之家,本身就没有生活的烦恼,然后还都非常努力!所以可见的是,混娱乐圈做台前,有钱有背景又努力的人,才是能红的人!当然这不是必定的,但基本是一条常见公式了。


我感觉现在大陆娱乐圈也是一样的了。


不过不怕,幕后啊、替身啊这些还是很缺人的。




摧残:

之前说了很多,都是聊得黑帮对香港影坛好的影响,但其实归根究底,黑帮对香港影坛的破坏更严重,甚至可以说是毁灭了香港影坛。今天香港电影这个样子,很多的源头追溯起来都是他们的锅,简要从三个罪状聊一聊:




一、第一罪:将香港电影贴上了“粗制滥造”的标签。

电影这个东西,说不上有多神圣,但起码也是第七艺术吧?但如果把这个说法放到香港影坛,多多少少有一点说不出口。首先从“黑帮题材”来说,香港肯定不是第一个拍这些片子的地区,日本、韩国(算了韩国不能算,90年代前的韩国电影几乎都不能看),美国、意大利,都是“黑帮题材”拍的比较成功的地方,但人家出了多少大师?拍了多少经典?日本的三池崇史、深作欣二、北野武,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导演?美国的《教父》,谁提起来不说牛逼?可是说到香港?你就发现,几乎所以香港“香港黑帮片”全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垃圾”。(无间道除外)

(教父.The Godfather.1972)


造成这种局面,香港黑帮就是最大的元凶!之前我没写完这个答案的时候,还上过一次知乎日报,当时贴出来的就是我排电影顺序的那一块,因为我开头排的是《赌神》而不是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在知乎日报上贴出来的时候被好多人喷,都说我是傻逼。

(想看我怎么被喷可以在点击下方网址)

吸喝嫖赌、打打杀杀,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还真离不开黑社会(多图)

但其实我为什么不排《英雄本色》呢?因为这就没有被黑社会影响的香港影片啊!吴宇森是跟张彻学电影的,正经的科班出身,拍的电影美感都极强,是有艺术性的,可是在1986年,他拍《英雄本色》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跟当时黑道几乎没有纠葛。结果1993年,如日中天的他,却在最红的时候去往好莱坞发展,是要往更高的地方发展吗?还是感觉香港影视环境不行了呢... 我相信两者都有,但后者的比重可能更大一点。因为你可以自己换一种情境想一下:我已经在香港做了“国王”了,结果我王位都不要了去美国做“仆人”... 那很明显就是有“宦官”要“挟天子”来赚钱了吧?


总之从我看到的大量盗版黑帮片来说,每一部都感觉非常的粗糙,介绍一部我觉得烂的开花的给大家:

(轰天龙虎会.Gwang tin lung foo wooi.1989)

(传闻)刘德华被人拿枪指着头拍的就是这部戏,比较烂,更别提多如牛毛的非正版的“赌神系列”,“古惑仔”系列了(很多人根本都分不清哪部是哪部)。




二、第二罪:阻碍香港影坛培养青年人才。

香港红的明星不少,影视制作人红的真是寥寥无几。你可能会说有杜琪峰啊、陈可辛啊,徐可、王晶、王墨镜啊这些大导演,但年轻导演呢?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的。以“70后”为年轻导演,国内有陆川、宁浩,“80后”都有郭敬明大导了对不对?!!!!!!!反观香港影坛,彭浩翔吧算一个,不过有点小众;公子爷麦浚龙最近的《僵尸》部戏不错,但都是玩票;唯一我觉得有点看头的就是黄精甫上映的片子《保卫战队之出动喇!朋友!》,票房又很惨,香港暂时还没有非常出名或者是世俗定义“成功”的青年导演。

(保卫战队之出动喇!朋友!.Let's Go!.2011)


为什么会这样?你觉得黑帮会出钱做“培养人才”这种买卖吗?都只想招一些一来就上岗的人,只想赚钱,这样搞的整个圈子氛围就很“功利”,青年导演也很焦虑,变得很极端,要不然持学术为信仰,片子全部曲高和寡,又脱离实际(我讲得就是《十年》这种片子);要不然就奉市场为王,跟着大导做副导,别人要求拍什么就拍什么,所以我感觉香港电影市场和香港电影艺术是几乎割裂的,这种状况暂时不可能培养出优秀青年导演。




三、第三罪:将香港电影变成“圈子游戏”。

亚洲文化很讲“圈子”,在演艺界尤盛。除了演艺明星都是“圈内人”之外,整个香港电影市场环境都很“圈子”化。小的香港电影公司虽然不胜枚举,但大都没什么影响力,很多都是一些有些名气的明星想赚更多钱才马上成立来拍电影的,跟“皮包公司”有点类似。

(周星驰的公司,星辉公司前身是彩星公司,彩星是为拍《大话西游》成立的,结果亏到倒闭)


目前来说,香港影坛的龙头还是英皇、中国星和邵氏的,(传闻)全都有黑帮背景... 就目前而言,地下势力(黑社会)是在香港影坛还有“余温”,再加上目前内地传媒业的“抬头”,大量香港影人上来“捞金”,说严重一点可以说是“逃出”香港.... 目前香港影坛只能是“死水一潭”,溅不起什么浪花。


香港电影想恢复往日荣光,我只能说期待下一位大师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