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三大退休理財平台 提早布局養大退休金 - 華視新聞網

遠見/三大退休理財平台 提早布局養大退休金

遠見/三大退休理財平台 提早布局養大退休金 | 華視新聞

文 / 林讓均 攝影 / 賴永祥  / 台北市

今年8月上路的「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專案,飆破11萬人報名參與。邀請國際顧問團隊加入的國家隊,究竟怎麼幫助民眾退休金「長大」?

今年,台灣再度颳起退休投資旋風,這一次不只訴求商品,而是主打專屬退休理財平台,而且由官方帶頭出擊。

今年8月正式上路的「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專案,在4月發布時引發盛況,不到24小時就有一萬人報名。主辦與執行單位「基富通」,不斷開放名額,7月底截止時,報名人數已飆破11萬人。

好享退專案的頭號代言人,就是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其他參加的大咖,還包括去年甫退休的「14A」央行總裁彭淮南,以及前金管會主委、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

邀國際團隊 實驗「勞退自選」

無獨有偶,今年坊間陸續出現的退休投資平台,如中國信託的「樂退GO」、台灣最大民營基金平台「鉅亨買基金」的「好日子」專案,全都瞄準樂退理財。

未開張就創下多項紀錄的「好享退」,其實算是「國家隊」,是由集保結算所、中華民國投信投顧公會與證基會聯合主辦。

金管會同時請來國際顧問團隊美世(Mercer),並參考「私校退撫儲金」的自選投資經驗。

金管會為何如此大動作催生「好享退」?

原來,自從勞退新制在2005年上路,14年來不斷有「勞退自選」的倡議聲浪,訴求勞工可自行選擇勞退金(自提部分)的投資標的。

但14年來三度提案,幾度闖關行政院會、進入立院委員會討論,始終因為「盈虧自負(自選部分沒有保證收益)」「勞團/工會反對」「自選平台設計複雜」等理由而卡關。最後提案無疾而終。

「不然,來做一個實驗專案,把成績拿出來再說!」去年12月,顧立雄出面整合,責成集保結算所旗下的網路基金銷售平台「基富通」建置好享退專案。

「目標日期」類似自動駕駛

大半年來,動員產官學力量、開了不下5次記者會的「好享退」,順利吸引全台目光,卻也背負「只能成功」的壓力。尤其投資績效必須經得起檢驗,才能在「勞退自選」的政策遊說中,發揮「臨門一腳」的助攻戰力。

該專案倡導定期定額、長期投資,只賣兩種主菜:「目標日期基金」與「目標風險基金」,算是國人相對陌生的基金商品。

目前平台上,共有三家投信、九檔基金商品。其中,只有「國泰投信」發行目標日期基金,分別是2029年、2039年、2049年到期的三檔「泰享退系列」基金。

目標日期基金怎麼運作?舉例來說,35歲的小蔡,預計30年後退休,那現在就可以買2049年目標日期基金。該組合在一開始,高風險的股票部位可能高達九成,但隨著時間增長、逐步調降高風險部位。

「泰享退系列」基金經理人廖維苡解釋,以2049基金的配置設計,小蔡到了55歲,股票部位會降到六成;到了65歲退休時,再降至5成以下。從65歲之後的15年,小蔡可每月定期贖回一部分基金當作生活費。

「建議退休後保有一定程度的股票部位,才有機會以資本利得來抵禦長壽風險,」廖維苡表示,該系列到期後、未贖回的基金部位仍持續投資,只不過會將債券等固定收益商品調升至八成,以控制風險。

「目標風險」保留手動排檔

「目標日期」和「目標風險」這兩種基金,聽來相近,究竟有何不同?

「目標日期基金是『自動駕駛』,資產組合會自動隨著投資人的年齡調降風險;而目標風險基金比較像『手動排檔』,得自己去選擇並轉換風險類型。」

中華民國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表示,目標日期是「懶人投資法」,可搭配退休時程,大約哪一年退休,就買那個年期的基金。

如果想要保有投資「手感」、對投資較有想法的人,就可在接受的風險程度上,挑選「積極」「穩健」或「保守」的目標風險基金。

像是三家之中的唯一外商安聯投信,端上熱銷多年的「四季系列」:「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積極)、「四季雙收入息基金」(穩健)、「四季回報債券組合基金」(保守)。

身兼四季回報經理人的安聯投信執行副總裁許家豪指出,目標風險基金比較合乎個性、人性,例如投資人個性積極,又覺得經濟週期轉好、想多賺資本利得,就可選擇股票部位大的四季成長組合基金。

許家豪提醒,一般投資和退休投資的邏輯不同、資金池應分開。

退休投資屬於中長期布局,無須太在意短期的市場波動,定期定額買進,就能分散投資風險,通常也會是正報酬。

「債券部位大約是『年齡減10』。例如50歲,可配置四成資產在債券商品,」他建議,投資人可逐季或逐年檢視投資績效,如果歷經三~五年、走過一個小經濟循環後,績效若落後於同類基金,就應適時調整標的。

搶退休投資潮 投信業者總動員

「好享退」帶起退休投資風潮,也讓投信業者總動員。

雖然只有三家業者擠進好享退平台,但可預見退休專屬商品將陸續端出。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張浴澤就表示,目標日期與目標風險基金皆在下階段的規劃名單中,將看市況推出適合商品。

「推不推得動,還是取決於投資人的接受度,」張浴澤觀察,國人投資習慣看短不看長,經常一遇到市場波動,就被「洗出場」;而且銀行通路追求手續費,傾向銷售交易頻率高的商品,也不見得願意賣退休專屬基金。

其實,安聯投信在2005年就曾推出三檔目標日期基金,但歷經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不到五年就併入其他基金。近三年,包括富蘭克林、貝萊德等投信都發行過目標日期基金,也是一開始募資踴躍、往往一檔上看10億元,但一過了閉鎖期,還是擋不住贖回潮。

因此,基金業者仍不斷尋覓適合國人的退休商品,並加入平台「打群架」。

例如,中信「樂退GO」以AI技術計算最適合的投資組合,挑出12檔近10年來績效最佳、收益最穩的基金。

「鉅亨買基金」的「好日子」專案,則動員八家基金業者,在1600檔既有基金之中,選出20檔適合退休投資的基金。

「年改議題,激發了民眾對退休金缺口的焦慮,」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觀察,以往都要45歲以後才會對退休議題有感,現在愈來愈年輕化。

未來結合AI的線上理財將是趨勢,因此手續費、管理費等門檻都會降低,有利於年輕世代進行退休布局。

張榮仁建議,除了定期定額投入,還可以適時單筆投入,盡早滾大退休金。他試算,如果每年有8%報酬率,初期單筆投入100萬元加上每月定期1萬元,與單純每個月定期投入1萬元來比較,10年後帳戶總值會增加2.17倍。

年輕世代提早布局 退休更輕鬆

退休專屬商品與平台愈來愈多,台灣人真的準備好了嗎?

「好享退,是為了鼓勵投資人進行中長期投資,資金至少要鎖住兩年,」基富通總經理黃致淵指出,好享退的投資人必須選定投資標的,10月底前完成第一次扣款,並且連續24個月都扣款成功,才能享有免手續費、管理費0.3~0.5%的優惠。

根據群益投信試算,若以存到1000萬元、65歲退休為目標,假設年報酬率為6%,25歲時只要每月投入5000元,但35歲才開始就要近萬元,50歲則需3.5萬元,負擔愈來愈重。

線上退休投資平台能否幫助民眾滾出財富、邁向樂退人生?除了有賴業者、政府端出更多簡便易懂的懶人投資套餐之外,民眾自己也要及早行動才行。

專家觀點〉中華民國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 張錫 催生勞退自選、個人儲蓄帳戶,政策改革迫在眉睫!

「勞退制度不改、民眾不趁早準備,退休金問題就無解!」推倡「勞退自選」多年的中華民國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擔憂溢於言表。

他援引政大風險與保險研究中心主任黃泓智的試算數據,一個25歲開始工作、年資35年、60歲退休的勞工,若他的勞退金不自提,光靠企業提撥6%,以現在平均3%的勞退基金投報率來看,第二支柱的勞退金所得替代率約16%。

但該勞工若能夠勞退自提6%,未來開放勞退自選投資的整體年化報酬能到5%,那麼勞退金占所得替代率可逾46%,等同一個月可從勞退帳戶領約1萬6500元。

問題是現在民眾有參加勞退自提的比率只約8%,而張錫稱為「2.5支柱」的勞退自選機制,又不知何時上路。問題怎解?

退休專屬投資平台可能是解方。張錫對此觀察,好享退專案衝破11萬人報名,足見一般民眾對退休解決方案的渴望,這絕對是投資市場的一大缺口。

他觀察,好享退有外溢效果,勢必帶動整體的退休商品募資風潮,該類資產規模可望翻倍成長。最重要的是,可以培養民眾的退休投資概念,為勞退自選暖身。

身兼國泰投信董事長的張錫推估,等明年總統大選、國會改選完成,最快第一季就能重整旗鼓,繼續推動勞退自選方案。

「不想參加自選的人,就留在原方案,一樣享有兩年定存利率的保證收益,」他強調,屆時提案仍採「雙軌制」,不想動的就留,但想把自提部分拿去自選投資的人,一定要給他相對應的投資套餐。

除了2.5支柱的勞退自選,張錫還期待啟動第三支柱的改革,希望推動TISA(台灣個人儲蓄免稅帳戶),讓涉及退休投資的個人帳戶,都能享有免稅機制。

「友善的政策配套,可讓投資人的退休投資報酬拉大,且避免下檔波動風險,」張錫說,藉由好享退等退休平台的簡單套餐理財法,希望讓各界體認到,理想的退休理財與退休改革,其實沒有這麼難。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退休特刊;更多文章請上 遠見雜誌官網

新聞來源:遠見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