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接連面對疫情與商品轉型的影響,為因應逐日逼近的IFRS 17與ICS 2.0,壽險業勢必要調整自身戰略,強化自身體質,接軌國際標準,重回保險本質,才能為民眾帶來更加長遠的保障。

     雖然2020年整體業界面臨新契約保費近年來的新低水準,但臺灣保險業在保費總收入、保險密度及保險滲透度一直是國際保險市場的重要指標。然而2020年因金管會嚴管儲蓄險,整體新契約保費面臨衰退,臺灣去年在上述國際3大指標的表現則有待觀察。

  新光人壽總經理黃敏義表示,以保費收入來看,2012~2019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每年約為1兆1,000億~1兆3,700億元,惟去年累計至9月新契約保費僅約7,000億元,預估全年新契約保費將成為近11年來新低水準。去年新契約保費預估至少衰退兩成以上,雖然短期影響壽險業收入,但因下半年主要銷售投資型及外幣保單,利差及匯差的壓力下降,因此對壽險業經營及體質來說,仍算利多。

  但在國際化方面,臺灣保險業是處於相對弱勢,目前臺灣只有少數產壽險公司有在國際設營業據點。只有充足的國際化視野與經營經驗可讓臺灣保險業更瞭解國際市場的動態,並擁有符合時代趨勢的多元商品設計精進的專業能力,也因此在國際化的準備是臺灣保險業必須認真評估的項目之一。

面對挑戰,從強化自身體質做起

  2020年保險業面臨諸多監理政策上的挑戰,包括接軌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提高壽險門檻保障比率、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宣告利率平穩機制、CSM不得為負等;於此同時又突發了全球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重創金融市場。

一、接軌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強健保險公司體質

  眼下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減緩,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國政府因應方法皆為採取低利率寬鬆政策。壽險業因而面臨利差損的威脅持續擴大,為了讓保險公司經營能夠永續發展,主管機關順應趨勢宣布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2020年7月1日起適用之各項新措施,顯示出政府希望保險公司儲蓄險轉型的決心。

  面對如此重大的轉變,短期而言勢必會對保險公司產生非常大的衝擊。為了接軌IFRS 17與ICS 2.0,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與商品結構將進行大幅調整,加上疫情爆發的影響,去年保費收入較前年同期下降,以往透過儲蓄型商品快速累積保費收入的方式,也因為其對利率敏感的特性,在利率持續下探的現今,讓保險公司的穩健經營更添變數。

  黃敏義認為,與其追求較不可控的「利差益」,如何轉向改以變數較低的「死差益」及「費差益」為主要獲利來源,將是壽險業下一步應該審慎思考的,而這也與主管機關希望保險公司儲蓄險轉型的態度不謀而合。雖然去年7月1日各項新措施的施行對壽險業帶來一定的陣痛期,但長遠來看,儲蓄險轉型絕對是正確且勢在必行,業務人員也將轉型,透過銷售各式保障型商品,以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

  進一步分析,保險商品仍是對抗意外、疾病或身故等風險最強的工具,而持續推動高價值之傳統分期繳與保障型商品,提醒民眾壽險、醫療、照護等保障型商品,才能在遭遇風險時提供「足夠保障」,並發揮保險的意義與功能。

  黃敏義強調,保險市場回歸保障本質,業務人員需更加精進自己,強化訓練,提升基本銷售職能,以需求為導向喚醒客戶需求,同時持續開發與經營,提高業務活動量進而增進成交契機。

  對消費者而言,短期雖因保費上漲,影響消費者購買需求,但保險的價值與意義不會改變,且保險需求仍然存在;長期而言,消費者更會以自身需求出發,來滿足人生各階段生老病死的保險需求。

二、因應新冠疫情衝擊

  由於遭受疫情影響,使得業務人員接觸民眾機會大幅減少,去年壽險業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因而較前年同期下降,加上美國聯準會透過調降利率來刺激經濟動能,為了反映市場利率及成本,各家壽險公司陸續調降保單宣告利率,種種因素都讓壽險業業績雪上加霜。

  但是,新冠疫情的爆發也讓民眾意識到,透過保險移轉風險的重要性,相關醫療險的需求也大幅提升,各家壽險公司針對法定傳染病,亦相繼推出防疫保單,以補足醫療保障缺口,因應突如其來的傳染病危害。

  另外,各保險公司也將「法定傳染病無疾病等待期」的設計,納入已銷售的保單中,保戶若因罹患法定傳染病,所申請的各項醫療理賠金將不受等待期30天的限制,此舉無非是希望在疫情嚴峻之時,更能提供民眾優質的關懷及照顧,並建構更周全的健康保障。

  黃敏義認為,雖然臺灣防堵疫情有成,但造成人心惶惶已是不爭的事實。此時「安心」與「心安」已成為壽險業在面對內憂外患時的絕佳策略,讓業務夥伴安心,更銷售客戶心安保障。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