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青年返鄉,柳營青年組成農村新勢力

內容提供/ 豐年雜誌 文、圖片提供/ 林立婷

「這個設計像一棵大樹,是果樹班的意思,下面的樹幹A,代表我們所生產的產品都是A等級以上!」柳營區果樹產銷班第8班黃永欽班長拿出智慧型手機,秀出7月份最新定案的產銷班班徽,並仔細地闡述每個環節所象徵的特殊涵義,而從他講解理念的認真神情中,也透露這個班級的執著。

成立還未滿1年的柳營區果樹產銷班第8班,成員以青年農民為主,目前有32名班員,平均年齡落在40歲左右,黃永欽說,因為當地現存的產銷班人數已趨飽和,但仍有許多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想投入這門行業,於是在農會指導員謝翠玲的輔導及媒合下,自2016年5月開始籌組,12月通過市府核定。現在班內固定每3個月開1次會議,討論成員從農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團隊未來的目標和走向,並竭盡所能提供資源輔導班員。

 

組織共作,主打火龍果

即使還是個相當年輕的組織,但在經營管理上卻自有一套門路,產銷班內會依照班員的種植作物再區分成火龍果、檸檬、芒果、柚子等4個小組,成員們定期聚會,各組可以先針對彼此當前面臨的困境,互相交流經驗,待班會時間再向團隊提出適切的建議,黃永欽舉例,因前陣子連日大雨,有班員種植的火龍果受到氣候影響失去抗力,便先拍照在群組上發問,夥伴們除了向專業老師請教病徵,大家也共同集思廣益如何防治。

火龍果是產銷班第8班生產量最大宗的作物,種植面積約占6成,「我們有一個班員是用牛奶種植,口感特別不一樣!」黃永欽分享,由於該名班員家中原本就有飼養乳牛,於是他將不適合作為鮮乳原料的初乳發酵,用來照料自家栽培的火龍果,此種創意的思維與果實的鮮甜,也讓他獲得了2016年柳營區紅龍果評鑑比賽的第2名。

在提及產銷班近期的計畫時,謝翠玲說,10月份以柳營區農會的品牌推出火龍果禮盒,並搭配第8班的班徽,往非產地的北部地區銷售,打造一條別於以往的新通路,「我都會要求他們的產品要有QR-Code。」她解釋,產品上的生產溯源條碼可以讓消費者清楚知道作物資料、生產者是誰、以及產地位置,這也是增進兩者間信任關係的方式。

黃永欽則補充表示,組織下一階段的目標是申請產銷履歷,以及推動共同運銷,避免班員獨立作業,取而代之的是凝聚成員共識,並整合每個人的作法,而這也有助於提升產銷班作物的質量與知名度。

此果園實行草生栽培,對火龍果本身的生長也有所助益。

串聯在地,推動食農教育

正因為這個團隊由青年農民組成,與柳營在地鄉親的互動也是此產銷班珍貴的一大特色,第8班的農產品除了會在農會定點販售,班員們也會利用時間到傳統市場、在地市集擺攤,直接傾聽消費者的心聲,並適時調整生產端的產製過程。

副班長劉皇志舉例,他以絲瓜為主要的種植作物,在幾次銷售之後得出心得,發現北部與南部消費者喜歡的大小不同,北部偏好小一點的,南部則都習慣挑選大一點的,所以往北部出售的類型改成中間偏小,至於形體較大的絲瓜就留在南部販賣,而這也許是和南北飲食習慣的差異所導致。

位於柳營國中校園內的柳心農園,是主要推動食農教育的教學現場。

而青農們除推廣自家的農產品之外,同時也串聯在地校園,安排時間到柳營地區的國中小進行食農教育,以柳營國中為例,他們會從種植、照護、防治、到收成,一步步帶領小朋友從體驗中認識身邊的這塊土地,活用書中的知識,同時也給予學生從零到有的成就感,那座原先在校園內廢棄十餘年的網球場,在農會以及青農的輔佐下,如今成為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開心農場。

「那邊的秋葵和玉米剛採收完,開學後再來種紅藜。」謝翠玲摘下辣椒時一邊介紹,農場裡其實還能看見其他作物如辣椒、九層塔、茄子的蹤跡,過去也曾種過絲瓜、南瓜、洛神等,且每年選擇的作物盡量不與之前重複,才能讓小朋友學習到更多種植物的管理方式與生長時間。「因為是自己種的,所以他們都吃得特別開心!」劉皇志接續補充,最後收成的這些作物,除了現場食用,也曾舉行義賣活動或煮食分送給獨居老人,回饋給鄉里居民。

除了室外種植作物,班員們也會教學生製作益菌、有機質,甚至傳授病蟲害的防治觀念。

回家之後——從農心路歷程

家中原本就從事農業的黃永欽,6年前還是電器公司的主管,但因父親肢體不慎受傷,無法駕駛農機,便回到家鄉一起幫忙,不過由於從小就跟著長輩到田間工作,因此對這門領域並不算陌生。而相較於班長的環境優勢,副班長劉皇志則自稱是一名正港的農業新手,而在踏上這條道路之前,是在北部擔任網路行銷公司的工程師,且完全沒有務農經驗。

但一晃眼也已經回家4年了,想起剛回來柳營的時候,一邊煩惱著要從哪方面開始著手,一邊還要考慮實際面的經濟問題,「我對他印象真的很深刻,想替他記錄作物的成長過程,但再去拍照時卻全部陣亡了。」謝翠玲說起3年前剛認識劉皇志時的趣事,而他本人則回應,即便上了很多課程,有時候一個操作上的小失誤就可能導致全軍覆沒。只是從初期種植絲瓜的失敗經驗,到現在能從消費者身上得到回饋與反思,以及擁有特地到產地購買產品的忠實粉絲,這趟從農之路應該也逐漸走得欣慰、有價值了吧。

劉皇志建議從事農業的第一步要先活下來,再進一步邁向有機的理想。

「你如果不要讀冊,就去種田!」古早坊間流傳的一句俚語,卻小看了農業這門專業的學問。劉皇志說,要種出東西很簡單,但要維持品質卻一點也不簡單,過程中必須勤於學習,像是如何照顧土壤、怎麼管理水分、遇到病蟲害該做什麼措施等等,甚至有時還要會看天氣、季節的變化,劉皇志形容,農夫根本是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行業,因此他也分享幾個在學習歷程中特別有幫助的管道,例如農民學院、農改場、以及農會所舉辦的課程,從生產面到行銷面都聽,有學習才有進步。

然而,除了主動涉獵農業知識,以及和大自然培養默契外,態度更是做事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大家都說從事農業很自由,要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看。」清晨5點半起床後,劉皇志便到田間採收絲瓜,接近中午時才休息用餐,而吃飽後先進行蔬果的裝箱,也趁機躲避豔陽的熱情,待工作告段落後,再繼續回到田間施肥、整理園區,直到日落結束一天的行程,這是他的夏日作息,至於冬天,晚間則會再加碼做牛番茄的分級包裝。聽劉皇志一面描述著他日日循環的農事作業,腦中一面想起紀錄片《無米樂》中崑濱伯說的話,土地就像我的愛人一樣。

產地風貌,田園裡的餐桌

「我們幾個有共同的理念,所以做得很開心!」謝翠玲說,之前辦完義賣活動時,產銷班的夥伴們就曾經隨手拿起裝箱的大籃子,倒蓋在絲瓜園中作為餐桌使用,上方再擺放瓦斯爐,並由班員當場煮起絲瓜麵、絲瓜蛤蜊等風味餐,現採現煮,並直接在產地食用,零食物里程。

離開火龍果園的時候,正好是傍晚的魔幻時刻,一行人在稻田邊看著夕陽緩緩落下,餘暉映照在一旁的絲瓜棚與田埂小徑,看著眼前這幅宜人的景致,霎那間便明白了這些青年農民回家的理由。

(原文轉載自《豐年》月刊11月號,原文標題為〈青年返鄉,農村新勢力 臺南市柳營區果樹產銷班第8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