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Family週刊 - 相親相愛教養學
2024.04.22

Vol.173

相親相愛教養學

banner
banner
1

手足爭吵是父母的最大修羅場,3招化解手足競爭意識 封面故事

手足爭吵是很自然的現象,父母不要太過嚴肅看待。衝突只是一個訊號,讓我們知道雙方想法不一樣,父母帶著孩子討論如何解決、或重新分配資源,是很好的社會化過程。

家有多子的爸媽,是否經常羨慕別人在社群媒體上總是兄友弟恭、貌似一片和諧?

回頭看看自家小崽,拌嘴吵架是日常,更難以忍受的是,隨孩子年紀稍長,孩子的衝突趨於白熱化,甚至一言不合就開打。爭執打鬧引發家庭氣氛緊張,父母往往氣急敗壞介入,烏煙瘴氣一陣後,神傷自問:「難道是我們的家庭教育比較失敗嗎?」


 

如何避免手足之爭 父母是關鍵

「手足爭吵是父母最大的修羅場!」作家尚瑞君這麼形容,以她自身經驗來說,就算替第一個孩子做好萬全的心理準備,第二個孩子出世一定會瓜分掉家中資源,這個資源不只是物質上的食物或玩具、更包括心理上的關注與愛,因此無可避免的是,在手足建立感情之前,本質上就是競爭關係。

唯有降低孩子之間的競爭意識、減低孩子的被剝奪感,手足關係才能從健康的起點邁開步伐。因此,在老二出生之後,父母應該把握下列三點解方:
 

1.一對一單獨陪伴,化解爭搶關注的問題:

「孩子如果很清楚你愛他,就不會計較公不公平。」要如何讓孩子覺得爸媽的愛沒有被分走?就是要日常中空出一個時段,與大孩子一對一相處。

新竹科技園區實驗中學雙語部諮商師孫明儀分享,她在老二出生後,儘管時間壓縮,仍會刻意排出時間、單獨帶老大去買菜,路程中親密地講故事、唱歌,當感受到關注,就不會那麼害怕弟弟妹妹分走媽媽的愛。
 

2.從操作中學習輪流,化解搶奪玩具的問題:

當老二來到一歲、開始有行動能力時,搶奪玩具就是手足衝突的第二波高峰。孫明儀表示,很多父母只會口頭要孩子輪流,其實「輪流」是很抽象的觀念,必須透過操作來理解。

她建議,孩子從小就要練習「數到五、換人玩」,「一開始執行時,被拿走的那方一定會哭很慘,因為他不知道東西回不回得來。」但是操作過幾次之後,孩子體會到不必搶,「只要我耐心等,東西就會回來。」透過不斷練習,可以從數到五變成數到十、二十、五十,到最後只要講「輪流」,孩子就能懂。
 

3.父母看淡衝突、平和以對,解決搶奪認同的問題:

父母應該先理解手足爭吵是很自然的現象,不要太過嚴肅看待,試著平靜陪伴。尚瑞君認為,衝突只是一個訊號,讓我們知道雙方想法不一樣,父母帶著孩子討論如何解決、或重新分配資源,是很好的社會化過程。

親職教育推廣人陳其正(醜爸)表示,如果爸媽氣沖沖,對正在爭吵的孩子是額外的、難以面對的壓力,因為擔心自己變成錯誤的一方而受處罰,急著澄清、期待爸媽站在自己這邊,而不獲得認同的孩子,就會伺機把情緒或壓力發洩到另一個手足身上。

 

在傳統教養模式中,父母常見的NG行為也會誘發孩子的競爭意識,應該盡量把握「三不」曲:

第一:不比賽不比較

正向教養講師竹幼婷表示,有時候父母為了驅動孩子,常會說:「我們來比賽,看誰先吃完飯!」或是「誰先洗完澡就可以先看電視!」以完成日常生活常規,但後遺症是在家庭中有優勝劣敗之別,激起孩子的比較之心,若父母獎勵優先完成的孩子,更會讓誘發孩子之間忌妒、生氣的情緒。
 

第二:不連坐處罰

當衝突發生,父母直覺上會想移開引發衝突的物件,例如,搶玩具?「好!要搶都沒得玩。」孫明儀表示,父母可以先在此按下暫停鍵,但後續不可省略的是引導孩子看到爭執點在哪、進而提出解決方法。否則沒收玩具變成一種大家都沒得玩的連坐法,埋下雙方互相怨懟的種子。
 

第三:不同個體做自己:

過去父母喜歡強調,兄姐要有照顧弟妹的責任,弟妹就是要聽兄姐的話,但每個孩子個性不同,透過排行來強制給每個孩子角色並不合宜。陳其正(醜爸)認為,手足之間沒有責任義務,若他們長大後可以單純地做朋友、互相幫忙就是最理想的狀況。

尚瑞君說:「尊重每個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爸媽給個別孩子需要的愛,讓他們去展現自己,他們自然能跳脫『公平』的迷思,不再去跟手足計較。

尚瑞君認為,在父母努力給愛、移除競爭因子的家庭環境中,照理說手足的衝突不會與日俱增。但若父母以高壓弭平孩子紛爭,造成家庭衝突餘波蕩漾,情緒日積月累下,升溫至動手打人也屬常見。當父母看到孩子出手打人,理智線通常會瞬間斷裂,秉持著「打人就是不對」的信念,爸媽經常會直接處罰動手者,但此舉更會加深手足間的敵意。

 

教養專家皆表示,若孩子之間的衝突頻率未減,代表父母長期用錯誤方式面對孩子紛爭。當孩子爭吵時,較恰當的SOP如下:

Step 1:不處罰

就算爭吵再兇再鬧、甚至有人動手了,也不要祭出處罰。可以先關心被打的人是否受傷,沒有的話,再進到下一階段。
 

Step 2:照顧心情

給發生衝突的雙方各一個抱抱,讓兩造心情平靜下來;讓雙方各自訴說發生什麼事情,並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的想法都很被重視。傾聽且不評價,通常就能讓雙方情緒獲得舒緩。
 

Step 3:引導討論解方

穩住情緒後,父母不提供解決方式,引領孩子腦力激盪、試著提出雙方都合意的解法。

 

陳其正(醜爸)建議,當爸媽下定決心改變自身做法時,請先找個適當的時間與場域,向孩子鄭重誠懇的道歉,說明過去面臨孩子爭吵時、自己表現不太好,「一定要讓孩子接收到,爸媽很在意每個人的想法與情緒,日後會試試看運用新的方式來處理衝突事件。」

孫明儀也安慰家長,不必為了曾經失控的時刻而自責,也毋須擔心過去的衝突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只要父母願意改變,家庭氣氛就有機會往正向流動,手足之間的情誼也就有變好的可能。

 

圖:shutterstock

2

父母不要做仲裁者,而是聆聽者!前主播帶著好奇與提問 正向教養化解手足爭吵 封面故事

「父母不要當仲裁者!」正向教養講師竹幼婷分享這條鋼鐵戒律。因為公平是非常主觀的感受,當父母帶著一股「我來裁判」的氣勢介入手足紛爭,怎麼評判都會有個孩子覺得不公平,註定傷害親子關係。

「你等我一下喔!」訪問當天適逢芬蘭的國定假期,正向教養講師竹幼婷的兩個學齡前的兒子留在家中。結果,剛進入採訪主題沒多久,一個稚嫩的男童聲線出現在背景音,聽起來是兄弟倆為了玩具而起爭執。 

竹幼婷中斷訪談,不疾不徐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核對雙方的需求,再問他們接下來想怎麼做,然後再覆述孩子的決議,達成共識,男童退場。前後不到1分鐘,在眾多家庭可能引爆烈焰的火苗,居然不費吹灰之力、彈指熄滅。 

竹幼婷過去從事緊湊快速的新聞工作,6年前卸下鳳凰衛視主播、節目主持人頭銜,揮別中國10億收視人口的舞台,隨丈夫工作、帶著年僅1歲的大兒子旅居芬蘭,並在這個多年蟬聯全球最幸福的國家迎來二寶。儘管置身在遙遠的北歐,但是她仍積極經營華人社群媒體,因分享對芬蘭的政經觀察、教養文化而擁有百萬粉絲,去年更取得正向教養講師證照。 

 

父母切勿主觀判斷 而是聆聽 

「父母不要當仲裁者!」竹幼婷劈頭就分享這條鋼鐵戒律,因為公平是非常主觀的感受,當父母帶著一股「我來裁判」的氣勢介入手足紛爭,怎麼評判都會有個孩子覺得不公平,註定傷害親子關係。 

「爸媽最需要擔任的角色,是聆聽者。」竹幼婷表示,所有的爭吵都是自來於情緒接收的不對等,孩子發生爭執、跑來找大人時,只要請雙方好好地說出各自的委屈,爸媽誠懇聆聽、接住雙方情緒,火藥味就會消弭大半。等到孩子情緒退卻,再引導雙方提出能達到共識的解法。 

如果孩子就是期待爸媽提出仲裁呢?裝傻吧!竹幼婷會跟孩子說:「你們的想法跟感覺對我來說都很重要,但媽媽現在想不出該怎麼做比較好,我們先把玩具放旁邊、休息一下好嗎?如果你們想繼續玩,那可以怎麼做呢?」她觀察,若孩子很想延續共玩時光,就會努力動腦、拋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做法。 

不過,大人在聆聽的過程,常會受到孩子爭相哭鬧討拍的情緒牽動,如果其中一個孩子出手打人,爸媽更容易怒火衝腦,急著「處理」動手的人。 

 

找出孩子生氣的原因是關鍵 

竹幼婷認為,孩子之間一言不合變成動粗,其實也很正常,尤其是語言能力較弱的一方,特別容易出手,「因為他沒招了嘛!」假設是哥哥打了弟弟,竹幼婷會先確認被打的弟弟有沒有受傷,再回頭關心動手的哥哥,先不急著評斷打人的動作,帶著好奇問他怎麼了?「是什麼原因讓你這麼生氣呢?」 

當爸媽真誠的好奇、平靜的詢問,通常在孩子說出情緒後就會平復不少,父母可再引導孩子思考,「打人的行為,有達成你原先想達到的目的嗎?」通常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可以帶著孩子進一步討論,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做法。 

 

抱持記者好奇追問的精神 

不過,跟小孩聊天並不容易,因為他們會天馬行空地岔題。竹幼婷建議:「重點是不評價、要發自內心的好奇,就像我以前主持節目、也會遇到難纏的受訪者,難道就放過他了嗎?不,好好提問,就有機會貼近他真實的想法與感受。」 

竹幼婷的經驗是,這樣陪伴同理的過程走過幾次,兄弟達成共識的速度會愈來愈快(記者實證僅需1分鐘),動手情況也會隨之減少。更有價值的是,孩子學會調解他人紛爭的技巧。 
 

竹幼婷就分享了日前自家發生的衝突,不過,這次是發生在夫妻之間。有天她因為某件事情安排不妥,對著老公說話的語調「稍微揚起」。 

「等等,你們冷靜喔!」只見7歲的大兒子咚咚咚跑來跟前。 

「來,媽咪,請你可以告訴爹地你有什麼困擾嗎?」大兒子先對怒氣較滿的媽媽問道。 

「我現在不想講話。」還在氣頭上的竹幼婷只擠得出這句話。 

「好。爸爸,媽咪他現在不想講話,那你呢?要不要告訴媽咪你有什麼問題呢?」孩子轉頭去關懷爸爸。 

「沒有問題。」老公緩頰回道。 

至此,孩子介入調停的姿態,不禁讓竹幼婷笑了出來,孩子也接收到氣氛稍為緩和的訊息。 

「你們都覺得沒有問題,那是不是可以不要生氣了呢?」於是兒子饒有深意、用著奶音勸說著,成功化解爸媽間一觸即發的衝突事件。 
 

孩子不帶評斷介入、沒有批評媽媽吼爸爸的行為,而是帶著好奇詢問爸媽各遇到什麼問題,完全複製平日大人的言行,「這表示我們家的氣氛處於正向循環,我想,我應該是真的有教對吧?」竹幼婷欣慰的說。 

 

照片:竹幼婷 提供

3

家有雙寶的實戰經驗》「綠豆爸」趙介亭用5方法讓手足感情愈來愈好 封面故事

「平等」和「公平」是不一樣的,「當爸媽愈在意公平,孩子愈容易覺得不公平,或是容易流於形式上的公平,『你有的,我也要有』。」但手足間年齡的差距,是改變不了的事實,爸媽怎麼做都不可能公平。

實驗教育「可能非學校」創辦人「綠豆爸」趙介亭,育有兩個兒子綠豆和粉圓。綠豆4歲、粉圓2歲時,他發現傳統打罵教育讓親子關係陷入惡性循環,於是開始學習阿德勒教養法,不打、不罵、不威脅恐嚇,重新建構家庭「平等且互相尊重」的關係。

即使力行民主、平等的教養方式,綠豆12歲之前還是認為爸媽比較愛粉圓,而粉圓也認為爸媽比較愛綠豆。趙介亭苦笑,絕大多數的孩子都認為父母偏心、比較愛另一個,「這是人性,因為我們總是看不到自己所擁有的,覺得對方有的比較多。」

 

每個孩子都想當太陽,被父母關注

阿德勒心理學提出「家庭星座理論」,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家裡的太陽,得到父母的關注。老大都曾經當過那個「太陽」幾年時間,當老二出生之後,老大彷彿被拉下王位的國王,因此會有很深的挫折感,甚至開始出現退化的行為,想要爭取爸媽的注意。

粉圓出生後1、2年,趙介亭期望綠豆能夠更懂事一些,幫忙照顧弟弟、體諒爸媽,但其實他也才4歲大而已。當老大的表現不如預期,趙介亭就處罰、修理他,可是愈這麼做,情況就愈糟糕,「變成大的會欺負小的出氣,陷入惡性循環。」於是趙介亭開始做改變,希望改善手足的衝突和親子關係。

 

做法1 爸媽須調整心態、看孩子的眼光

趙介亭夫妻倆都是排行老大,他們發現自己很容易把當年原生家庭對他們的期待放在綠豆的身上,「曾經有一陣子我們看綠豆,怎麼看都不順眼,」夫妻倆後來察覺到這一點,「因為我們也曾經是被看不順眼的那個。」

明明是同一個孩子,當老二出生以後,爸媽看待老大的眼光就變了,期待他要多分擔一些。趙介亭認為,爸媽必須調整自己的心態,「爸媽很容易把老大看得過大,可能才3、4歲,你卻期待他有10歲的成熟度,要分享、要很乖,還要會照顧弟妹;另一方面,大人卻把弟弟妹妹看得很小,就算已經長大,還是把他當小孩。」

 

做法2 帶孩子「單獨約會」

很多時候孩子認為父母偏心,是因為感受不到父母的在乎和重視。趙介亭因此安排夫妻倆和一個孩子的「單獨約會」,第一次他們帶綠豆單獨約會,沿途他不停地問「弟弟在哪裡?他在幹嘛?」沒一會就吵著要回家了。回家後,忍不住跟弟弟說「真希望你也一起去。」趙介亭說:「孩子和爸媽單獨約會,發現爸媽其實很重視自己,就不會想跟弟弟衝突了。」

除了帶孩子單獨約會之外,更多的情況是,爸媽各帶一個孩子行動,甚至是去同一個地方、走不同的路線。例如:在東京迪士尼,兄弟倆想坐不同的遊樂設施,於是決議2組人分開行動,之後再愉快地會合。「其實不需要太執著於全家非得一起行動,若手足爭執,不如暫時分開,後面反而更順。」

趙介亭會刻意地讓孩子有機會為家庭做出貢獻,例如:每周採買家庭用品的行程,一次帶一個孩子去,綠豆會問粉圓「有沒有什麼想買的,我幫你買。」下次再交換。

 

做法3 直呼孩子的名字,不稱哥哥、弟弟

在趙介亭家,他們不叫綠豆「哥哥」、不叫粉圓「弟弟」,而是直接稱呼名字。

趙介亭指出,出生的排行(出生序)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特質以及手足互動方式,尤其是大人常會灌輸「大的就是要照顧小的,小的要聽大的」的觀念。他認識一對雙胞胎姐弟,兩人出生相差不到1分鐘,弟弟常耍賴、愛生氣,姐姐很包容他;有一次兩人突發其想,交換身份一周,弟弟當哥哥之後竟然會照顧人,也不會耍賴生氣了,十分神奇。

趙介亭全家因此開會討論這個問題,兩個孩子都很支持,粉圓從來都不想當弟弟,綠豆也覺得不當哥哥很好。於是,從綠豆5歲起,他們就直接稱呼對方名字了。

 

做法4 追求權利(rights)的平等,而不是形式上的公平

阿德勒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之一為民主平等,認為人生而平等,應該獲得同樣的尊重。

絕大多數的親子關係多為上對下,爸媽掌握權力(power)。阿德勒講求的是權利(rights)平等,例如:兄弟兩人都有單獨約會,約會行程不需要一樣;召開家庭會議時,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若無法達成共識,就「輪流」執行各自的想法,這次哥哥先、下次就換弟弟先,不用猜拳或丟硬幣的方式決定。

趙介亭指出,「平等」和「公平」是不一樣的,「當爸媽愈在意公平,孩子愈容易覺得不公平,或是容易流於形式上的公平,『你有的,我也要有』。」

趙介亭指出,手足間年齡的差距,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爸媽怎麼做都不可能公平。「有趣的是,當老大的都想要變小,老二想要變大,」趙介亭鼓勵粉圓接納當下的自己,不用急著想玩超齡的玩具或遊戲,再2年你一定也會玩到這些東西。

 

做法5 持續地對孩子言「愛」

除了在行動上,努力帶給孩子「平等且尊重」的價值感之外,趙介亭夫妻倆也刻意地「說」,不斷地告訴2個孩子:「我們對你們的愛是一樣的,在哪些事情上平等地對待你們、對你們一視同仁。但我們也理解、接納你們還是會覺得不公平。」

趙介亭指出,「和孩子溝通的重點在於,理解他的感受,而不是否定他的感受,指責他不能認為爸媽偏心。」

 

手足關係不會長大後自動變好

有些爸媽以為,手足之間的關係會隨著孩子長大而變好。趙介亭接觸過許多的家庭案例:「手足衝突問題若不改善,很可能持續惡化,甚至長大後不相往來。」

趙介亭發現,10歲以下的手足關係,只要父母願意做出改變、調整自己的心態,孩子間的相處就能獲得明顯改善,不會有太大的衝突。但若是青春期以後的孩子,除了父母改變之外,孩子本身也需要「鬆動」,才能夠改善問題。

阿德勒心理學有一個「早年回憶」技巧,可以和孩子聊聊一想到手足的畫面是什麼,談談他當時的感受是什麼,而後再往下、談他當時的需求是什麼,是否有什麼需求被剝奪了。

趙介亭強調,孩子可能會有很多負面情緒,像是抱怨爸媽的關注變少、自己的東西都被迫分享、只要小的一哭就害自己被打罵等等,「當孩子把不舒服的情緒倒出來,爸媽能做的就是承接、接受,因為這些都是過去你沒有處理、一直壓著的問題。如果父母願意的話,甚至可以向孩子道歉。」

趙介亭曾對2個孩子道歉,「當年爸爸以為那樣的教養方式是最好的,不知道打罵小孩、『連坐』的處罰方式是有副作用的,現在我知道那樣是不好的,我跟你們道歉。」

自2010年開始學習阿德勒心理學,當綠豆12歲、進入青春期之後,趙介亭明顯感受到正向教養方式所帶來的效果。

比起一般青少年的手足衝突常愈演愈烈,綠豆、粉圓的感情反而愈來愈好。過去幾年,兄弟倆發生爭執,會把兩人的問題帶到家庭會議上,爸爸協助他們討論、解決問題;如今,他們兩人自己很快就能處理。

趙介亭笑說:「他們後來發現有手足真的很不錯,可以一起打電動,有很多的聊天話題,有時他們倆聊的,大人根本聽不懂,只有他們才懂得。」

趙介亭很欣慰:「這表示我們一定是有做對一些事情!」經過8年時間,一家4口共同建構出很穩定的家庭平等關係,2個孩子完全理解他們是平等的,彼此成為對方最好的伴!

 

照片:未來Family資料照/張志成攝

4

爸媽必看!處理手足爭吵的6個NG 封面故事

有手足的最大好處是,家庭就是最好的社會情緒學習場;要不要一起玩?共有的東西要怎麼分享?孩子們從小在家就不斷地練這些技巧。手足吵架衝突很正常,但爸媽要用對方法引導,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會造成手足的感情惡化。

相信家裡有一個以上孩子,孩子爭吵的情況常令父母感到頭痛,尤其大的吵、小的哭時,常讓父母的理智線瞬間斷掉,忍不住大吼「別再吵了」。

諮商心理師黃柏嘉指出,爸媽教養孩子時不要急著把眼前的問題消除掉,與其把手足衝突視為問題,不如把它看成練習的機會,孩子可以從中學會和人合作、溝通表達、理解和妥協等能力,「如果爸媽能看到爭執背後的正面意義,就比較能夠耐得住性子處理。」

「有手足的最大好處是,家庭就是最好的社會情緒學習場,」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說。要不要一起玩?共有的東西要如何分享?手足必須協商、討論,想辦法讓大家都得利,從小在家就不斷地練這些技巧。

 

年齡差距3至4歲的衝突是最大的

楊俐容指出,「研究顯示,3至4歲的年齡差距,衝突和競爭是最大的,」因為年齡接近、所需的資源接近,因此競爭性強。當孩子4歲以後,分離焦慮漸趨緩,開始交朋友、展開社會性的發展,獨占爸媽的心情不像過去強烈,把目光從家庭移向外面的世界。「手足的年齡差5歲以上的話,爭吵的情況會少很多。」

很多手足,小到芝麻綠豆的事如誰決定看什麼節目,都可以吵。楊俐容分析,手足衝突最常見的的情況可大致分為:爭、吵、煩。

1. 爭:爭物質或精神的資源,物質面的如:為什麼他有、我沒有?為什麼他比較大、我比較小?精神面的則是爭關愛,為什麼你都陪他、抱他?為什麼你都讚美他?

2. 吵:手足相處時間長,常因意見不合或互看不順眼而鬥嘴,如果年齡接近的話,容易因肢體碰撞而吵起來,一天到晚向爸媽告狀「他弄我或打我」。

3. 煩:家人的界限不像朋友那麼清楚,諸如不敲門就進房間、沒問過就拿走東西,或是一個在做功課,弟弟在旁邊吵;大的覺得小的是跟屁蟲等,都會引爆戰火。

 

6種處理方式太NG,千萬要避開

面對手足爭吵,如果爸媽引導得宜,孩子可以學會人際相處能力,反之,很可能會造成手足的感情惡化,父母千萬要小心不要犯了以下6種錯誤:
 

NG1「你怎麼可以打弟弟,去罰站」

很多爸媽規定,誰先動手打人,誰就受罰;於是聰明一點的就故意激怒對方、讓他動手,讓比較「憨直」的被處罰。楊俐容建議,不要罵小孩「你怎麼可以打弟弟,去罰站」,而是說「因為你打了人,要處罰」。「不要扯進手足,而是回到行為規範的本身,」楊俐容強調,否則孩子會覺得,都是弟弟害我受罰的。
 

NG2 強迫孩子分享

很多家長會要求孩子分享玩具,認為「不和人分享就不是好孩子」。楊俐容表示,「爸媽要尊重孩子的所有權,」有些玩具是孩子自己專屬的,有些則是共有的,屬於孩子自己的玩具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要分享,當他的主權被照顧到,他有安全感之後,才可能願意共享。

諮商心理師蔡宜芳建議,共有的玩具輪流玩,誰先拿到誰先玩,玩完換下一個人玩。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覺得「一起玩比較好玩」。
 

NG3 採行「連坐法」

當孩子在搶玩具,爸媽一氣之下可能統統不准玩。蔡宜芳表示,全部沒收是快速、但不公平的做法。有的孩子會故意霸佔玩具,讓另一人想玩卻玩不到,若爸媽採取連坐法、介入處理,也稱了孩子「我不要玩,你也別玩」的心理。
 

NG4 爸媽過度涉入

當兩個小孩都想要一個東西時,父母可能會說猜拳或抽籤,楊俐容說:「如果是爸媽做決定的話,最後責任就在父母身上,不管誰輸,都會怪爸媽。」她建議,「讓孩子自己討論要怎麼解決,若無法解決,東西就歸媽媽,這叫『共同命運體』。」一旦他們學會如何協調,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很快就能做出協商。

黃柏嘉指出,有時候父母的麻煩是自找的,爸媽當「仲裁者」、法官,雖然可以讓爭吵很快結束,「停,這是你不對,跟他道歉,抱一個」,但不管你如何判決,絕對不可能讓兩人都心服口服,「贏的人得意洋洋、輸的人氣得半死。」而且,大人不見得在現場,要不被大的講理所說服、要不就是心疼小的眼淚。

孩子學不會如何處理衝突,下次絕對還會再吵。「爸媽愈少扮演仲裁者角色,孩子就愈有機會學習如何處理衝突。」黃柏嘉說。
 

NG5 叫大的讓小的

爸媽常要求老大:「你是姐姐,要讓弟弟!」蔡宜芳指出,如果父母總是要大的讓小的,會讓老大感到嫉妒及不公平,可能更討厭弟弟或妹妹,私下找機會偷偷欺負他。而老二可能也會因此更自我中心,「反正我就是比較小,哥哥姊姊本來就要讓我」,無法學會分享。

另外,蔡宜芳建議不要讓孩子養成「哭的孩子有糖吃」的習慣,哭的時候先進房間冷靜之後再出來說。
 

NG6 比較手足的表現

有些父母會不自覺的拿孩子的表現做比較,例如:「你看你哥成績那麼好,為什麼你不能和他多學學?」「你弟那麼乖,為什麼你不能聽話一點?」蔡宜芳指出,有些父母慣用「激將法」,「隨口說出的話孩子可能一直放在心裡,引發他的自卑感,久而久之就變成『自動化思考』,」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就覺得自己做不到或覺得自己很糟。

黃柏嘉所寫的《致,被雙寶搞瘋的媽媽》也提到,很多父母會拿一個孩子的好表現,來刺激另一個「見賢思齊」,「把孩子放到焦慮不安的狀態,他的表現可能因此有暫時性的提升,」表面上看似快速有效,但長期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破壞手足關係。

黃柏嘉指出,見賢思齊有三個條件,缺一不可:①比較的標準,被2人都認同:例如:成績,其實只有大人覺得重要,小孩常覺得無所謂;②輸的人認同贏的人:做到的人我喜歡、信服他;③輸的人很有自信:輸的人有穩定的自尊、看得見自己的好,不會把「比較」當成一個威脅,反而激勵自己跟對方看齊。

爸媽總是「比較」孩子,比輸的人,為了維護自尊,常會選擇告狀。「與其面對自己的不足,還不如直接告狀、讓大人看到手足更多的缺點,」黃柏嘉說,「把對方拉下來,永遠比提升自己,要來得容易一點。」

也就是說,大人比較孩子,通常會招致他們互相告狀、討厭的結果,而且表現通常不會變得更好。因為,「比較是反覆、輪流地傷害一個人的自我價值,當人不安的時候,很難合作、協商和退讓,」黃柏嘉說。

 

掌握五個原則,搞定手足爭吵

手足衝突其實是機會教育,綜合幾位專家學者的建議,爸媽處理手足爭吵時可以掌握以下五大原則:

1.大人先穩住自己情緒

當小孩不停哭鬧,很考驗父母的情緒。蔡宜芳建議,爸媽想辦法情緒平穩再來處理,千萬不要以暴制暴,如:大吼、體罰、情緒勒索,像是說「你再……我就不愛你了!」

2.協助定義問題、引導情緒

兒童職能治療師徐瑜亭指出,孩子可能表達能力有限,無法完整說出自己的感受。爸媽可以帶著孩子練習表達出自己情緒,例如:哥哥說「弟弟弄我,不舒服,」什麼是弄?請孩子具體描述行為或問題。引導他們找出衝突的問題點在哪裡?定義出問題之後,引導、同理他的情緒。再帶他們思考,下次發生時可以怎麼做?如何避免類似的情況?教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3.把協調的責任還給孩子

黃柏嘉強調,家長儘量不要介入,把協調的責任還給孩子,讓他們有機會練習處理人際衝突。初期,可以陪孩子一起找到解決辦法,幫忙問問題,黃柏嘉舉例,如:「你不喜歡妹妹拿你的玩具,怕弄壞,那你要如何保護自己的玩具?」「你不喜歡哥哥追,我們可以怎麼說,讓他停下來?」

4.讓他們輪流發言,學習傾聽

黃柏嘉育有二個孩子,分別是9歲的哥哥和7歲的妹妹。小時候妹妹表達能力不夠好,和哥哥發生爭執時,只見哥哥一直說、試圖說服妹妹,沒有聽妹妹說的話。

黃柏嘉於是設計出「發言權仗」,拿出筷子或原子筆等棒狀物品、充當權杖,討論的時候只有拿著權杖的人可以說話,若想要反駁,必須等到輪到自己拿到發言權才能說話。讓他們學會輪流說話、傾聽別人說話,進行協商。

5.建立家庭規範底限

育有二子的徐瑜亭指出,從小她就規定兩個兒子吵架時不能打人、罵髒話、挑釁,如果做了這些會被懲罰,必須交公基金或做家事。她指出,家庭規範要從小建立,爸媽把底限訂出來,孩子才不會一直踩底限。其次,獎懲規則很清楚,而且必須堅定執行,說到做到,如此,孩子才會服氣。

 

圖片來源:Unsplash

全台不到20位的野生動物獸醫師》吳珈瑩:救助野生動物,也在幫助人類自己!最開心的就是看到牠們健康回到大自然的家 精采人物

「看到野生動物被救治後成功野放回家,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從小就對大自然有濃厚興趣的吳珈瑩,因為喜歡動物而選擇念獸醫系,從此進入特殊寵物與野生動物救傷的領域。為少見的飛禽、走獸做治療,是她不平凡的日常。

愈來愈多人開始養寵物,也讓獸醫成為最夯的行業之一,但有一種獸醫,全台灣僅有不到20位,就是野生動物救傷獸醫師。 

「看到野生動物被救治後成功野放回家,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從小就對大自然有濃厚興趣的吳珈瑩,因為喜歡動物而選擇念獸醫系,從此進入特殊寵物與野生動物救傷的領域。為少見的飛禽、走獸做治療,是她不平凡的日常。 

目前在台中的特殊寵物獸醫院擔任獸醫師的吳珈瑩,主要工作是醫治除了貓、狗及雞、鴨、牛等馴化動物以外的寵物,像是兔子、倉鼠或鳥類、爬蟲類,都被歸類在特殊寵物的範疇。 

而她的另一個身分,則是全台灣僅不到20位的野生動物獸醫師,以實際行動前往第一線,透過專業力量去醫治不幸受傷或生病的野生動物。 

「寵物醫療的核心價值,在於維繫寵物跟飼主的關係,而野生動物救傷算是野生動物保育的其中一個工作,藉由救傷,讓野外生態系得到一定的平衡 。」吳珈瑩在線上視訊訪談的另外一端,侃侃而談這份對一般人來說冷門又充滿挑戰性的工作,一旁偶爾傳來小鳥悅耳清脆的叫聲,是最美妙的配樂。 

 

參與海龜救傷,確定未來志向的契機 

被問到為什麼想要走野生動物醫療這條路?吳珈瑩的答案簡單而肯定:「就是喜歡動物啊!」 

「我很難直接想到讓我喜歡野生動物的單一事件,但我覺得可能是跟家庭教育有關係。」她回想起小時候,爸爸媽媽時常在假日帶孩子往戶外跑,也會為她報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荒野保護協會的營隊,加上喜歡閱讀動物的相關書籍,在潛移默化之中慢慢累積知識,培養出興趣。 

她說,自己是在高中下定決心將來想做跟動物有關的工作,選填大學志願時,獸醫系就是心裡的第一志願,但其實有個小插曲,「通常父母都期望孩子將來從事比較穩定的工作,我其中一個志願順應媽媽的意見填了中醫系,結果那個被刷掉了,我超開心的!」她的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進入台灣大學獸醫學系就讀後,大學時期的導師季昭華曾是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室主任,專攻大動物及野生動物醫學,激發吳珈瑩對野生動物的興趣,大三那年的暑假到位於屏東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實習,參與海龜救傷,則是她確定未來志向的契機。 

「我當時受到很大的衝擊,因為發現送來託我們照顧的海龜,幾乎都是因為人為因素造成的。最常見的是誤食人類隨意丟棄的塑膠垃圾,還有一隻獨臂的海龜『楊過』,牠的手臂是因為被螺旋槳打到,肢體殘缺無法被野放。」 

原本可以在大海裡游泳的海龜,現在只能生活在水池裡,讓她感觸很深,「看了這麼多案例之後,會覺得救助野生動物,同時也是在幫助人類自己。」 
 


吳珈瑩說參與南安小熊的照養與野放訓練,對她日後的野生動物救傷工作是很好的學習。 

 

自臨床動物醫學研究所碩士班的野生動物組畢業,吳珈瑩有個機會參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的南安小熊照養團隊,對她來說更是一次難得的經驗。「以往我們做野生動物救傷,是專注在醫療這一塊,但是南安小熊的照養是為了牠日後的野放做準備。」 

她補充,計畫的內容主要是訓練小熊適應野外的環境,最後順利回到山林裡。除了獵捕覓食的能力、如何避敵,最後還要教牠「跟人類不要太親近」。 

 

野生動物類型五花八門,沒有前例依循 

2019年,吳珈瑩與桃園市野鳥學會共同建置全台灣第一間非營利野生動物診所,成為在第一線守護野生動物的代言人。「我們的工作分成獸醫和照養員,當民眾通報有受傷的野生動物需要救治,我們就會依照狀況檢傷分類,給予牠們相對應的治療,看是需要動手術或清創,而需要留下來長期照顧的,要進行照養跟餵食。」 

被送來野生動物「病患」中,種類和症狀五花八門,重金屬中毒的大水薙鳥、撞上窗戶造成翅膀骨折的黑背三趾翠鳥,也遇過食蟹獴的頭遭易開鐵罐卡住,被發現的時候不但身上有多處遭鐵罐割傷的痕跡,還有嚴重脫水、貧血。「做野生動物救傷最大的難度,就是每次來的動物都不同,很可能今天來的是水鳥,明天來的是白鼻心,後天來的是穿山甲,幾乎很少有前例可以依循。」 

她完全不以為苦,甚至樂於挑戰,「雖然動物的體型大小差異很大,參考文獻的資料很少,這也是我選擇這個行業的理由,我喜歡每天都不一樣。」 

 

全身都有傷口仍然堅守崗位 

而且野生動物救傷,遠比治療一般動物困難許多,「寵物跟人相處久了,對於醫療行為的接受度比較高,而野生動物的警覺性強,在餵食或治療過程中,可能會誤以為醫療人員是敵人,過於緊張極力抵抗,反而容易造成反效果,需要小心翼翼拿捏。」 

她舉例,「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隻被車撞到腦震盪的鼬獾,送來的時候沒辦法控制自己走路方向,只能不由自主地原地繞圈,因為腦震盪,必須打降腦壓的藥物,就幫牠上了點滴針,結果第二天發現牠因為不斷繞圈,點滴針纏在手上,竟然骨折了。」幸好這個故事有個好結局,鼬獾在繞了半年的圈之後,經過照護及觀察,終於在某一天突然恢復正常。 

在救治野生動物的過程中,被鳥啄、被猛獸攻擊等「職業傷害」也是家常便飯,身上不時出現大大小小的傷口,「我還記得有次被一隻野蛇咬到,牠的牙齒像刀片般鋒利,被咬到的地方就像被美工刀劃到一樣痛,流了很多血。」 

她接著說:「那個時候剛好是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我不敢去大醫院,跑到一家看起來很有歷史的外科診所,結果醫生嚇得要我趕快去掛急診。」聊到如此驚悚的經歷,吳珈瑩竟然還能以玩笑的語氣輕鬆以對,彷彿傷口帶來的痛不算什麼。 

 

擺脫生死課題的低潮,努力提高野放率 

因為野生動物沒有飼主,醫師對於治療方式的選擇自由度較高,但相對心理壓力也很大,吳珈瑩語重心長地說:「如果照顧得不好,或是必須做重大決定(例如安樂死),會覺得都是我們的責任。」 

外表看起來樂觀開朗的她,坦言在剛開始入行的時候,面對那些救了許久,但仍回天乏術的動物,內心遭受不小的衝擊,還求助過心理輔導老師。「其實野生動物救傷人員的心理疲勞這個議題,是值得被重視的,看著照顧的動物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最後沒辦法撐過去而往生,就會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 

想法正面的吳珈瑩把這些無能為力,轉換成提高野放率的動力,「遇上這種難過的時刻,我會看當天有沒有可以野放的動物,或是到野生動物的原生棲地走走,讓自己的心情振奮起來。」她曾和野生動物診所的夥伴經過兩年的努力,收容救治再放回大自然的野放率從原本的31%提到到37%,遠高於全國平均值30%。 

時間有限,要做的事情很多,為了整合資源,吳珈瑩在2023年與夥伴一起成立「台灣野生動物救傷與保育學會」 ,也希望呼籲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 

「目前野生動物救傷的獸醫師仍是少數,當然希望投入的人越多越好。但如果你不是獸醫,有興趣的話也很歡迎,可以先從志工開始做起,保持一顆愛動物的初心,自然而然就會持之以恆地一直做下去。」 

 

 

照片提供:吳珈瑩、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高職學什麼》食品群-食品加工科:培養食品加工、檢驗分析專業,須化學和生物能力好,喜歡實作、做事謹慎 教育快報

讓天賦自由,行行出狀元。本刊2024年推出全新系列《高職學什麼》,介紹技職體系15群科,每月第二週與第四週上線。本期主題為「食品群」,訪談松山工農食品加工科。

民以食為天,隨著經濟水平提升,現代人對食的需求從吃飽、吃好,提升為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尤其,受近年頻傳食品安全事件的影響,國人對食品安全意識大幅提高,連帶地食品相關專業也備受重視。

從大學端相繼設立新的系所,可見一斑。台北醫學院成立食品安全系及碩士班,成功大學和海洋大學則分別成立食安衛生暨風險管理所、食品安全與風險管理所等。

往下看高職端的人才養成,隸屬於「食品群」的科別有:包括:食品加工科、食品科、水產食品科及烘焙科等4科,培育食品相關產業的初級技術人才。

 

食品群4科所學專業,有哪些不同?

食品群4科所學專業有哪些不同?松山工農食品加工科主任曾玉豪指出,基本上4個科的部定課程(見表1)、技能領域(食品加工、檢驗分析2個技能領域)皆相同,培養食品群學生跨科別、共通的基礎技術能力。

表1 食品群的主要學習科目

部定課程

細項

統測專業科目

食品加工(含實習)

保藏方法、加工技術(米食、烘焙、麵食、果蔬、畜產、水產、釀造、豆薯類等)

專業科目(一)

食品微生物(含實習)

微生物培養、檢驗、發酵、安全與衛生

 

食品化學與分析(含實習)

基礎、分析、有機、添加物

專業科目(二)

所學不同之處在於,各校的校訂選修課,各校、各科會依據各自的資源及特色,開設不同的多元選修課(見表2)。

而各科所學習的專業相異之處,也可以從學生所考的證照一窺端倪。

曾玉豪指出,高1實習課為烘焙食品加工實習,並結合考照,高1時學生考的是「烘焙食品(麵包)丙級」。高2結合食品微生物、進階分析化學等實習課,所考的證照為「食品檢驗分析丙級」。另外,也鼓勵學生考「中式麵食加工」證照。

表2食品群4科所學和證照之比較表

 

食品加工科

食品科

水產食品科

烘焙科

部定課程

(理論學分各4,實習學分各6)

•食品加工

•食品微生物

•食品化學與分析

技能領域(18學分)

  • 食品加工:烘焙加工實習(10學分)、加工實習(8)
  • 檢驗分析:分析化學實習(6)、食品檢驗分析實習(6)、生物技術實習(6)

校訂選修(部份學校)

松山工農

海大附中

蘇澳海事

海大附中

食品添加物、食品安全與衛生、生物技術概論、微生物利用

果蔬加工、綜合加工實習、分析化學、市售食品檢驗分析實習

水產食品加工含實習、中餐烹調實習、生鮮魚貨處理

飲調、餐旅、蛋糕裝飾實習、食品包裝實習

東港海事、台南海事

水產食品加工含實習、水產製造

技能證照

烘焙食品、食品檢驗分析、中式麵食加工

烘焙食品、食品檢驗分析、中式米食、中式麵食、中餐

烘焙食品、食品檢驗分析、水產食品加工、中餐、中麵

烘焙食品、中式麵食加工(糕漿皮類)

技藝競賽

農業類

農業類

海事類

商業類

統測專業群別

食品群

食品群

食品群

食品群、餐旅群

食品加工科V.S餐飲科

每年招生時,曾玉豪常遇到家長和學生誤會,「看到食品2字,就以為念的和餐飲科差不多。」他特別澄清,食品加工科所學的,和餐飲科只有重疊「食品加工領域」一小部分,如:烘焙食品、米食和麵食。

簡單來說,食品加工科所學著重於,食品從生產到加工的過程。曾玉豪強調,食品加工科和餐飲科很大的一個不同是,成品具有「保藏性」;同樣是義大利麵,餐飲科學的是料理方式、如何讓食物變得更美味,食品加工科學的則是讓量產的冷凍義大利麵的品質均一化。

食品加工科所培養的專業,包含:食品製造、微生物、檢驗、食品化學分析、設備應用等能力。

在「食品加工實習」課,學生會學習到各式加工技術,如:烘焙(麵包)、釀造(米酒)、肉製品加工(肉鬆)等,以及操作機器設備、封罐頭。

曾玉豪特別舉做貢丸為例,「貢丸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裡頭學問很多。」若不添加添加物的話,想要做得Q彈,就需要仰賴加工技術;此外,加工過程還涉及微生物、檢驗分析等專業。


食品加工實習課,學習製作貢丸。

 

專題實作以2年所學的技能為基礎

技職教育很強調實作能力,高3的專題實作為,學生運用2年所學知識及實作技能(加工、微生物、化學),完成一篇主題自訂的小論文。

曾玉豪指出,學生所設定的題目,通常可大致分為幾種:加工類(商品性)、物理性(功能性)、化學類(機能性)、微生物類(保存性)、跨領域合作等。

「每個專題可以測定的項目很多。」以加工類來說,實驗的方向就有:不同添加比例、改變或改善製程、廢棄物利用(創造新用途)、創意產品(微膠囊化)等。

他舉自己帶學生做的專題「以自製鷹嘴豆罐頭製作全素馬卡龍之探討」為例。一般馬卡龍是用蛋白打發,學生思考有沒有可能做出純素的馬卡龍呢?他們利用鷹嘴豆罐頭裡的豆水來打發,幾經測試後,最後抓出豆子和水的比例為1比4、可取代蛋白。最後,這個作品獲得當年專題競賽專題組第2名。


食品化學與分析為必修的部定課程。(圖中學生進行果汁有機酸含量測定)
 

重視化學能力,個性實事求是

什麼樣的人比較適合念食品加工科呢?曾玉豪分別就能力、人格特質等,建議最好具備以下5個面向:

1 喜歡化學、生物相關知識

「食品加工科學的就是化學,」曾玉豪說。想念食品加工的話,最好對理化感興趣,如果理化不好的話,可能會念得有點辛苦。另外,學化學和食品加工,需要計算分數和log值等,因此,最好有基本的數學運算能力。

2 注重食品衛生和安全

「食以『安』為先,」重視食品安全,可說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學習態度。

3 做事仔細、謹慎、實事求是

「食品加工過程就是SOP化(標準作業程序),不因個別操作而影響變化,」曾玉豪強調,哪些產品可以添加哪些添加物,都是經過縝密計算的。換句話說,不管做什麼都必須符合規範要求、按步就班,而不是憑感覺或心情做事。若是個性大剌剌、不在乎細節的話,可能就不太適合。

熱愛找出問題並解決問題

實作過程中,必須不斷思考、如何改善問題,因此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5 對食品有熱情,喜歡實作

曾玉豪強調,所謂的喜歡實作,不是要像餐飲科般做菜,而是願意動手做。他看過有些國中生不喜歡實作,或是不喜歡手弄得油油、黏黏的,寧可站在旁邊看,這些可能就不大適合。另外,他提醒,實習課常需要動手做,不宜做指甲,以及戴手鏈、戒指等裝飾品。

 

升學以食品科學系為大宗

在升學進路部分,食品群學生升學的選項包括:食品科學系、保健營養系、烘焙管理系、生物科技系等。其中,食品科學為最大宗的科系選擇。

曾玉豪分享自己的求學經歷,高職念食品化工科,而後念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及研究所。

比起高中生的學科能力好,高職生的強項在於實作能力強。大一學微積分、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等科時,感到有點吃力;但升上大二、開始上專業科目之後,學習上相對駕輕就熟。

最後,曾玉豪也提醒學生,高職3年強化4種能力:①統整性了解加工技術、食品檢驗分析的原理;②藉由實習課增加動手實作能力和經驗,失敗中得到經驗更好;③具備問題解決的能力;④對於食品時事的敏感度,具備媒體識讀能力。

 

資料及照片提供/曾玉豪主任

翰林「相信學習」翻轉台灣教育,鼓勵孩子敢夢敢試、探索未來 專題企劃

「孩子的未來,從學習啟程」,在每個孩子的成長旅程中,家長扮演著關鍵角色。翰林集團2024年推行「品牌更新」,提倡「相信學習」精神,營運長張彰透過專訪分享啟發學習的意義,從翰林內部向外延伸,影響孩子、家長、老師、教育圈,期許喚起台灣社會對教育與學習的嶄新認知,鼓舞孩子勇敢探索,相信可以透過學習找尋人生意義,並發揮無窮潛力!

時間回到2019年9月,108課綱正式實施,講求多元、自主、適性等原則,提倡將更多時間、空間留給孩子多元自我探索,卻也掀起教育現場的巨浪,觸發台灣教育產業龍頭翰林集團的反思與創新變革。

 

翰林集團多年來深耕教育,伴隨教育從業者、全國親師生面對環境的改變,一同成長。翰林觀察到現今學校班級人數動輒20至30人間,在有限的教學時數、課程進度等多重壓力之下,每位老師不僅需面對不同程度與興趣的學生,同時還需面對對孩子有不同期望的家長,在此現況下,要求老師做到符合每位學生的多元適性教學是不切實際的。翰林集團營運長張彰剖析:「108課綱的精神與出發點是好的,但在實際學校教育現場要完整落實,確實出現了很多挑戰與亂象。當學習的自主權開始回歸到孩子的身上時,家長在孩子學習旅途中,需要擔起更多教導孩子的責任,用陪伴與引導來支持孩子學習。因此翰林希望能成為理想課綱與現實教學間的橋樑,協助老師教好、學生學好。」

以真實故事啟發教育本質 翰林引領「相信學習」趨勢

教育與學習就像一場馬拉松,對孩子來說,家長扮演多重角色且至關重要,既是關愛子女的陪伴者,更是遵守紀律的教練,同時也是時刻為其打氣的啦啦隊,相信孩子擁有各種潛力,因此啟發並鼓勵他學習,探索人生各種可能,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相信」與「陪伴」。

 

為了激發大眾對於教育的反思、喚起家長的共鳴,從四年前開始,翰林集團陸續推出品牌影片,包括2020年「世上唯一的問卷」、2022年「體操女孩」,透過真實親子故事,讓家長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進而引導孩子不斷學習、勇於挑戰、不怕挫折,最終成就更好的自己。這兩部感動全台灣百萬人的影片,影響力仍在延續,許多學校老師在親師會上播映,並以「什麼是最好的自己?」為作文題目,激發學子思考人生。

 

「人的一切可能,都源自於學習力」,身為三寶媽的張彰感性分享:「翰林集團期許透過品牌影響力,向父母傳遞『相信學習』的精神,翰林相信只要大人深信學習的力量,就會教導孩子一起努力在生活中實踐學習。『體操女孩』的故事描述孩子為了夢想,不論過程多苦、多難,在媽媽的支持下,都能堅持下去,整個過程都是『學習』,從中認識真實的自己,培養各種能力,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向與人生意義。」

 

由內而外提倡「相信學習」 翰林創新優化教材 致力啟發孩子

「相信學習」不只是口號,更要從翰林集團內部落實為具體行動。「要與外界溝通『相信學習』之前,翰林需先在公司內部實踐,我們希望同仁不只要相信學習、更要持續學習,自我精進,才能把教材編好、服務做好,發揮公司更大的影響力。」張彰強調,集團不只要求教材研發人員至第一線教學現場,實際了解教育現況並學習不同老師的教法,內部也時常舉辦多元的跨界課程,盼同仁走出舒適圈,強化跨域與整合能力,將學習與成長的喜悅化為強大動力,投入以優化產品與服務。近期也邀請「美感細胞」工作室授課,為文編與美編強化文字與美感素養,培養跨界思維邏輯,幫助夥伴迸發更多創新火花!張彰表示:「翰林會繼續著重在員工培訓上,並舉辦更多跨領域分享會等活動,落實『相信學習』的精神。」

 

▲翰林國小、國中、高中國語文課本。

 

身為母親,張彰以自身經驗分享:「我的孩子曾經問我,他以後想當廚師,但為什麼學校課本裡沒有相關的知識呢?」「為什麼我要學數學?數學好以後可以做什麼工作呢?」想必許多家長聽過孩子諸如此類的疑問,翰林了解孩子的心聲,因此將書本上生硬的知識與現實世界串連,讓教材內容更貼近生活,從小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以教科書為例,翰林國小數學教科書特別設計「工作中的數學」,納入計算音樂節拍、設計比例等內容,啟發小小音樂家與未來設計師的想像;而國中藝術教科書則規劃「大師直播間」,帶領學生跟隨金士傑老師學表演、向江宇婷老師談音樂靈感、與張樞老師賞析建築之美。

 

▲翰林國小數學課本設計「工作中的數學」,讓教材內容更貼近生活,啟發孩子對未來職業的想像。

 

▲翰林國中藝術課本規劃「大師直播間」,帶領學生跟隨金士傑老師學表演。

 

「品牌更新」元年 陪伴大人與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以「相信學習」為核心,2024年翰林集團啟動「品牌更新」,全面升級品牌識別,以積木為設計元素,呈現翰林品牌英文字首「H」,象徵學習就像一場積木堆疊的過程,不斷探索、嘗試、挑戰與積累,接下來將陸續應用更新在113學年的國小/國中/高中職教科書及參考書、各數學系統平台及業務服務識別品項上,傳遞「翰林.相信學習」的品牌精神,讓更多人認識「相信學習」背後的意涵,看見翰林的改變。

 

▲「翰林.相信學習」新品牌識別書籍、網站平台及學校服務品將陸續在113學年更新。

 

「相信」的力量無限大,翰林期許點燃學習之火,將持續攜手大人啟發孩子學習、敢夢敢試,透過學習探索更多可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翰林2024「相信學習」企業品牌精神動畫: https://reurl.cc/ez5r1b

 

翰林2020影片《世上唯一的問卷》:https://reurl.cc/MO7env

翰林2022影片《體操女孩》:https://reurl.cc/p3DGQa

 

 

棲地需要被保護嗎?大法螺為什麼是保育生物?來好鄰居閱讀永續同樂會,一起認識、珍惜地球生態! 專題企劃

為什麼人類需要復育棲地、愛護生物?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攜手荒野保護協會,獨家設計《地球生態愛珍惜》DIY手掌繪本和桌遊,響應4月23日「世界閱讀日」,陪伴親子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認識「生物多樣性」。

大法螺為什麼是「保育生物」?棲地為什麼需要被保護、復育?這一個個問題,其實都和「生物多樣性」的議題有關! 

打開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攜手荒野保護協會,獨家設計的《地球生態愛珍惜》DIY桌遊,會發現裡頭的生物圖卡、任務卡,能讓大小朋友直接扮演陽明山、玉山、墾丁和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裡特有的陸蟹、台灣黑熊等各種生物,在丟下紙板折成的骰子後,展開大富翁般的探險,完成棲地復育、愛護生物等各項任務,親子能藉由輕鬆有趣的方式,認識棲地生態與保育物種,進而守護並珍惜地球資源。 


圖說: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攜手荒野保護協會,設計《地球生態愛珍惜》DIY手掌繪本 

 


圖說:《地球生態愛珍惜》棲地任務DIY桌遊,親子可以角色扮演方式,展開大富翁般的探險,從認識生態進而懂得愛護生物、棲地復育的重要性。 

 

閱讀永續同樂會  手掌繪本帶領孩子探索生物多樣性  

這正是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具體響應「SDG4教育品質」、「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方式」、「SDG15陸地生態」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所推出的活動。事實上,長期關注山林海線環境保育的
7-ELEVEN,於2022年便率同業之先,承諾所有營運據點、供應商皆遵循「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零毀林」政策。 

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與7-ELEVEN共同倡議守護環境,今年4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延續以往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視,舉行1,500場的「閱讀永續同樂會」,期望搭配《地球生態愛珍惜》手掌繪本和DIY桌遊,帶領親子在認識陽明山、玉山、墾丁、南方四島等四大國家公園棲地生態與保育物種的過程裡,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相關素材供全民免費下載,可於ibon列印或下載後自行列印使用,邀請全台各地好鄰居至鄰近7-ELEVEN門市洽詢報名,4月實體場次參與者,將有機會獲得免費地瓜一顆(數量有限,送完為止,贈品贈送活動以單店公告為主)。 

 


圖說: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於7-ELEVEN門市舉辦「好鄰居同樂會」,規劃小小店長、繪本共讀、DIY遊戲等多樣有趣的體驗活動。 

 

閱讀、陪伴、成長為題   徵文比賽激發孩子創造力 

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長期以來以「提升閱讀力」、「落實永續教育向下扎根」為目標,2014年起,攜手7-ELEVEN、產業、教育領域等多元永續夥伴,於鄉鎮小學、課輔班展開「閱讀勵學計畫」,藉由高複製性且容易執行推動的「閱讀集點」模式,提升學童閱讀力,以累積未來的永續力。同時透過舉辦各種閱讀活動、資源的投入,讓學習不侷限,全面貫徹了永續發展教育的理念。

響應4月23日「世界閱讀日」,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除了於全台 7-ELEVEN門市舉行「閱讀永續同樂會」外,閱讀勵學計畫也持續舉辦好鄰居徵文比賽,今年呼應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歡慶25周年強調「陪伴」之主軸,以「閱讀」、「陪伴」及「成長」為徵文題目,讓小朋友展現在閱讀上的成果,成為小小的文字創作者。

基金會透露,今年的徵文比賽計有27家校所參與、1,002件作品參賽,相較2023年的報名件數,大幅增加了134%。此次徵文包括「我最喜歡的一本故事書」、「我最喜歡的玩伴」和「長大以後」等五道題目,並邀請知名作家王文華及《小天下》總編輯李黨擔任評審,主要期望激發孩子的創造力,並鼓勵他們思考閱讀、重視友誼和成長的重要性。 


圖說:小天下出版社李黨總編輯擔任2024「好鄰居愛閱讀徵文比賽」評審,鼓勵小朋友養成閱讀習慣,並藉由書寫進一步認識自己、了解人際關係,同時思索未來的可能發展方向。 

 

攜手OPEN姐姐、如果兒童劇團 到校園說故事、演出 

特別的是,今年適逢基金會成立25周年,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特別攜手OPEN劇團、如果兒童劇團,前進閱讀勵學計畫的合作學校,為孩子們帶來說故事、演戲等豐富活動,強化陪伴與閱讀的力量,期盼不只陪伴大小朋友一起同歡,還要和彼此一同「愛上閱讀」。 

其中, 「校園說故事」活動,OPEN姐姐會在每場活動的25本贈書中,挑選1至2本,邊向學生說繪本故事,邊搭配好鄰居同樂會的手掌繪本、DIY互動遊戲,只要全體參與學生,一同完成五大任務,就能獲得集點獎勵,讓學生快速集點,樂在閱讀。 

如果兒童劇團則帶著《小熊愛地球》、《噴火龍》、《布萊梅樂隊》等不同劇碼,前往校園演出。這些劇碼的共通點,是會在劇中加入「陪伴」、「閱讀」與基金會25年主題有關的關鍵字,期望形塑有別以往的「沉浸式」氛圍與體驗,讓閱讀不知不覺融入孩子日常。 

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成立25年,持續透過方方面面的活動深耕閱讀,不僅激發孩子主動閱讀的動機,更讓孩子藉由一本本書,掌握通往新世界的鑰匙。 

 

【《地球生態愛珍惜》手掌繪本】 

★雲端下載列印:https://user169830.pse.is/5pxtce
★ibon列印代碼:01C2024008 

 

【《地球生態愛珍惜》棲地任務遊戲】 

★雲端下載列印: https://user169830.pse.is/5pxt9w
★ibon列印代碼:01C2024009 

臺南市以學生為中心、完備軟硬體環境,扎根數位學習力! 專題企劃

看準數位學習工具與內容能為學生帶來的效益,臺南市秉持「硬支持.軟充實」的核心策略,致力為每個孩子的數位學習力扎根。

要是在上課時間,走進臺南市各國中、小學,會發現iPAD、Chromebook等科技工具,已成為課堂裡的「標準配備」。只見老師利用未來少年未來兒童數位知識庫、因材網、布可星球等數位學習平台上的資源,讓學生根據選定的影音教材,與同組夥伴一同討論,接著再將報告上傳到平台,並透過大電視與全班同學共享。仔細觀察,更會發現學生對於這些數位學習工具與內容,幾乎不用多加指導,人人都用得相當嫻熟。

事實上,早在2022年、教育部推動「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政策前,臺南市政府便看準數位學習的重要,投入軟、硬體等方方面面的資源,致力促進適性智慧學習、機器人程式教育、AI和5G等新科技教育,以厚實數位科技人才庫。 


▲看準數位學習的重要,臺南市政府投入軟、硬體資源,致力促進適性智慧學習、機器人程式教育、AI和5G等新科技教育,以厚實數位科技人才庫。 

 

以硬體來說,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程度的數位學習能力,勢必要先有完備的校園基礎環境,而臺南市從無線網路覆蓋率、雲端綠能機房效能到資安防護的表現,已連續10年在教育部校園資訊基礎環境評比中,斬獲「特優縣市」殊榮。同時,市府也逐步將中小學教室內的單槍以觸控大屏幕取代,全面升級為「智慧學習教室」;2022年,臺南市又率全國之先成立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為偏遠地區學校的師生,配發一人一平板電腦,非偏遠地區學校則依據班級總數,每六班配發一班數量,並在疫情期間,超前部署成立「直播教學國家隊」,開發全國公版直播課程,引領全市教師精進數位課程及教學。 


▲由於積極完備雲端綠能機房效能、無線網路覆蓋率和資安防護,臺南市已連續10年在教育部校園資訊基礎環境評比中,斬獲「特優縣市」殊榮。 

 

硬支持、軟充實,完備數位教育策略 

至於軟體層面,市府則積極研發可移植的數位學習課程,開設主題式數位學習應用工作坊、公開觀議授課,目的正是為了培力教師。目前,臺南市教師數位科技教學知能培訓完成率,為全國第一,「我們(臺南市)是秉持著『硬支持.軟充實』的數位教育核心策略與理念,服務親師生。」

有了充足的軟、硬體環境,學生在學習上,自然能如虎添翼。德光中學學習資源中心主任楊淑嬪透露,近來,ChatGPT、生成式AI蔚為風潮,她和幾位老師特別挑選了未來少年數位知識庫的「機器人,比人還聰明?」影片,試圖讓國一學生以輕鬆有趣的方式,揭開AI、機器人的神秘面紗。楊淑嬪帶著學生觀看影片,並在過程中拋出「Siri可以幫忙寫作業嗎」、「你知道哪些蘊含AI的軟體和硬體呢」等問題後,再讓學生運用Youtube的問答功能,即時作答,「結果所有學生都非常專注,把資訊課上得津津有味。」她笑稱。 


▲臺南市國中、小的學生,已經很擅長透過未來少年未來兒童數位知識庫、因材網、布可星球等數位學習平台,主動學習。 

 

延平國中進一步指出,未來少年數位知識庫上的內容,像是「改變世界的AI人工智慧,究竟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敵人」、「掌管生活的每一刻!『時間』到底有多重要」等,往往都切合時事,能為缺乏新聞新知的學生,補足額外的知識量,讓課程不再是單一而是多面向的學習。

臺南市推動數位學習至今,已收穫不少成果,「最明顯的變化,是學生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回家也能學習。」楊淑嬪觀察,學生有了未來少年未來兒童數位知識庫、翰林雲端學院等平台的帳號密碼後,若自己有興趣,回家後還會再運用平台上的內容主動學習。培文國小則認為,教師利用觸控大電視等數位工具展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透過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展示了數位化教學環境下活潑多元的教學方式,也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習效果。」。

臺南市政府強調,市府將持續「以學生為中心」、「以客製化學習為焦點」的理念與行動,透過輔導團教育團隊,有計畫、系統性與策略性的漸進推動,強化每個孩子的基本學力與數位學習力。 

 

吳孟昌》明明是能念書的孩子,卻整天放飛自我;身為父母難道也說不得?不能要求孩子積極面對人生? 名家專欄

他現在放飛自己,可能因為有許多過去未釋放完的升學壓力,或者其他原因。中學階段在台灣求學,一直都不是件開心的事,他可能需要逐漸去摸索出對於學習的興趣,才能驅動自己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課業上。

教養路上的「陪伴」,對象除了孩子,你也是主角

「陪伴」孩子成長,說來輕巧,歷程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風光明媚。尤其是孩子的狀況離你的期待越來越遠的時候,無助、擔心、焦慮、難過……種種情緒如烏雲罩頂,更需要陪伴的對象,反而是自己。

最近有位讀者來訊,跟我分享了她陪伴高一的孩子時,內心堆積的苦:

「我那孩子,整天玩手機、看古裝劇,和同學IG聊天忙社交,成績一塌糊塗,看了我好傷心難過。……如真努力過,不會念書,那就尊重孩子的發展,行行出狀元。但對能念卻放飛自我的孩子,我深深覺得浪費天賦,不懂得惜福感恩。

「我每天都得練習好好照顧自己,安頓身心。不能多說,因為説了,只有衝突,只能靜靜關心食衣住行。然後要賭一把,會不會覺醒,還是一去不復返,一直放飛下去。」

 

卡住了,就是停下來相互理解的時機


回覆這位讀者的來訊時,我對他表達了欣賞,因為面對孩子的「脫軌」,他展現了包容與開放,並且願意等待,這真的很不簡單。只不過,「恨鐵不成鋼」的想法仍會不時啃蝕著內在,所以他說:「每天都得練習好好照顧自己,安頓身心」,同樣為人父母,非常能同理這種感受。

面對孩子的表現未符合我的期待時,我也會有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不過,我不會憋著讓它變成「內傷」,而會找適當的時機對孩子表達。所以,我建議他:

「內在對孩子有擔心,並非完全都不能對孩子說。我有時也會對沉浸在網路世界裡,而忘了學校課業的孩子,表達我的擔心。只是會留意目的不在批判或指責,而是關心他會因沉迷而忘了正事。

「我在表達關心後,通常就會讓他們自己做選擇,因為功課畢竟是他們的事,不去在意的後果是什麼,需要承擔的人是他們。這時就是考驗父母心臟強度的時候了。」

這位讀者的孩子,念的其實是人人眼中的「明星」學校,可見資質優異,但為何上了高中之後失去學習動力,我也提醒他要試著去觀察、理解:

「他現在放飛自己,可能因為有許多過去未釋放完的升學壓力,或者其他原因。中學階段在台灣求學,一直都不是件開心的事,他可能需要逐漸去摸索出對於學習的興趣,才能驅動自己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課業上。」

 

如果你是孩子的「教練」,就不能期待他只能贏、不能輸


談到「陪伴」,我想到另一個角色,就是運動員的教練。經驗老道的教練面對一個有潛力的運動選手,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選手技能的持續增長上,而不會執著選手上場比賽的輸贏。

勝敗乃兵家常事,面對選手的表現失常、身體受傷、心情低潮……,教練都必須全盤接納,而不能總是用「常勝軍」的角度來期待選手。陪伴所發揮的寶貴功能,往往是在選手陷入低潮,無法突破瓶頸的時刻。教練只要確保選手持續在進步、成長的路上,即便必須等待一段時日,他也會願意把速度放慢,悉心理解選手的困境,並引導他逐步升級、進化。

我們在陪伴孩子時,不也需要如此嗎?孩子在學習上放飛自己,成績不如以往亮麗,其中必有緣故。如果此時仍抓住原先對他的高度期待不放,只會徒增失望、傷心,甚至到頭來自責教養不力,同時也破壞了親子關係的和諧。

所以,面對孩子在成長中卡關,父母更需要的是,先穩住自己的內在,然後暫時擱置(不是放棄)原先對孩子的期待,深入去理解孩子遭遇的難題,並適時表達對孩子的觀察和關心。把步調慢下來,親子才有機會在面對挑戰時,仍能相互理解。而身為父母,也才有機會藉由重新理解孩子,在他即將突破、進階的時刻,知道如何助他一臂之力。

好教練要調教選手前,得先調自己的心。為人父母要陪伴孩子成長,也得先懂得陪伴自己。陪伴自己跨越扮演「父母」這個角色時的侷限,及由於這個侷限所引發的種種不安,隨著孩子成長的步伐,也順勢讓自己再長大一次。


吳孟昌的「靈性」教養書:《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30個關鍵指引,陪孩子、也陪青春期的自己再長大一次》(寶瓶文化,2022.12)

吳孟昌的FB專頁:吳孟昌的心靈小舖


Photo:shutterstock
數位編輯:黃晨宇
 

女兒成績全班倒數,作家凱莉哥:成績不會是一切,分數是留給學校的,畢業後不會跟著你 熱門精選

成績不會是一切,成績和分數是留給學校的,畢業後不會跟著你。唯有那個全心投入在某件喜歡的事情上的心情與態度,是日後想起來還會讓你嘴角上揚,陪你一輩子的。

生活比成績更重要

小學時,我是在雲林跟阿公、阿嬤一起住的,相較於現在的孩子放學有寫不完的作業,不知道是不是鄉下的老師都有共同默契,知道很多小孩回家都需要下田幫忙,根本沒有時間寫作業,所以回想起來,我的小學生涯似乎沒有寫作業的記憶。每天放學回家就是先下田幫忙,阿公種稻子就幫忙晒稻子、種菜就幫忙採菜……我最討厭的就是種花生的季節。

阿嬤規定我們姐妹放學後到天黑前,要先拔完四行花生才能進屋洗澡,每一行大約五百公尺。所以我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領小板凳、畚箕和手套,接著下田認領要拔的四行花生。從土裡把花生拔出來後,要一顆顆讓它脫離根。我非常討厭拔花生,因為那會讓我的身體不斷發癢,常常找藉口想要少拔一行,但花生的收成卻遠比我的成績更重要。

我不記得小學有拿過任何成績單或是考卷回家,反正阿嬤也不在意,她更在意我有沒有漏拔幾顆花生,粒粒皆辛苦。 後來我到了臺北,才發現很多同學不知道花生是長在土裡的,更不用說拔過花生了。能把花生粒從堅硬的花生殼裡完整剝出來已經是同學們最大的能耐了,和他們說起童年的經歷,所有人都聽得嘖嘖稱奇,我想我的口條和說故事的能力應該就是從那個時候培養出來的。

 

國、高中回到臺北念書,國中老師只愛資優生,除了前五名資優生外,其他人考怎麼樣都不重要,我知道我又被放生了,沒人在意我的成績,我自然也沒有放在心上。媽媽不了解考試型態,我拿成績單給她簽名她就簽,因為每到發成績單時,餐桌上會有五份成績單,五個孩子一起拿給她簽,她也懶得看哪張是誰的,誰的成績比較好,找到簽名欄一起簽完就好。

一直到高中畢業,我媽都不知道我的在校成績,即使考第一名她也不會誇我,最後一名也不會被罵,念書那幾年我真的還蠻自在的,不需要在意成績,讓我可以選擇更多自己喜歡的事情。

蠻好的。

這幾年開始接觸一些自我成長課程,遇到一些學歷很好、職場表現優秀的夥伴,他們有許多內心的壓抑來自求學時期的創傷,身邊人對他們的期待越高,他們就越無法接受自己有任何一次失利,在這些期待下,即使不喜歡也要把自己逼上那個位置,時間久了也忘了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只忙著符合大家的期待。

或許有些家長本來只在乎孩子開不開心,不在意成績,但看到孩子每次不及格的成績單後,也漸漸開始擔心落後他人,而周遭的輿論或者老師給的壓力,也都逼得家長不得不跟著在意起成績,要能真的放下必須心臟夠大、承受更多。

 

小露在七年級的一次期中考回家後說:「我的好朋友今天很不開心,因為她考最後一名,很怕回家被揍。」

「那妳有安慰她嗎?」

「沒有,因為可能我考贏她一名,所以她很傷心。」

「所以妳是倒數第二名?」

「對啊!」

「那妳怎麼看考倒數第二名的自己?」

「我很開心,因為我盡力了,只是沒有考好。」

「妳怎麼可以這麼大方又開心的跟我分享自己考倒數第二名?不怕我揍妳嗎?」

「妳不會因為我考這樣的成績罵我,從小就不會。」

聽到小露這樣說我忽然有點開心,我知道她可以這麼誠實的和我分享這些,是因為對我的信任。我一直告訴小露、小梨,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歡,願意投入熱情的事情。對於課業,我雖然不管成績,但我在意的是這過程裡,妳們是否對自己負責、是否盡力。

放養是最困難的,要放任的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家長的態度。

 

對小露、小梨的成績我一向很寬心,因為這中間努力的過程和吸收多少是她們必須對自己負責的。就像小露數學很差,但她沒有放棄數學,跟著數學家教上課,她其實很有興趣也很認真,做了很多題目也充分理解,但就是考得很差,能說這樣的她沒有盡力嗎?我認為她對數學有興趣、想了解,不會因為考得差就抗拒學習,這就是我想要培養孩子的學習態度。

成績不會是一切,成績和分數是留給學校的,畢業後不會跟著你。

唯有那個全心投入在某件喜歡的事情上的心情與態度,是日後想起來還會讓你嘴角上揚,陪你一輩子的。

 

有個朋友曾經問過我,小時候的這些經歷會不會讓我感到和大家不一樣,難以啟齒?

其實在我離開那些當時討厭的下田生活後,就已經開始想念那些日子了。不管是國中、高中,甚至職場的朋友,幾乎沒有人有過跟我一樣的生活經驗,他們難以想像小學生怎麼可以到田裡採菜賣菜,甚至晒稻子?

有次國中校外教學,老師要我們每個人交一百元,說是炕窯的費用,我們要去體驗挖地瓜和炕窯。當時我不明白這些小學我幾乎常常在做的事情,到了臺北為什麼要花錢體驗?後來才知道原來我的經驗是這麼的獨特,同學喜歡聽我講幼時經歷,因為那是一個他們覺得新奇的世界。以現在的用語來說,我就像是一個活生生的《動物森友會》真人版。

阿嬤沒有上過學,她不知道學校的運作裡有考試和成績這件事,只有收成才能維生,所以在她的世界裡吃得飽比考得好更重要。她不識字,沒有陪我念過一頁書,但教給我的卻是一輩子難以忘記的人生經驗。

 

摘自 凱莉哥《心中住著野孩子》/ 圓神出版

 


作者簡介

凱莉哥

做自己,你就會充滿能量。

我媽常說我沒有當老婆、當媽媽的樣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我常跟她說:「人在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眼睛會充滿能量,神采奕奕!」孩子看著這樣的母親長大,會知道「優先愛自己、照顧自己,才可以照顧更多人。」

時代已經不同了,女生一樣可以活出很好的自己。

作品:《爽!帶孩子翹家去巴黎》《小女兒-圖文創作》《不完美的11歲》

圖:shutterstock
數位編輯:陳宣雯

訂閱未來Family週刊

訂閱未來Family週刊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