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定義是什麼?1表測試幸福指數、4招提升幸福感 - 康健雜誌
幸福感英文-吃甜食幸福感-正向心理學-幸福感副作用-幸福感人際關係-幸福感問卷-幸福感定義-幸福感心理學-幸福感指數-幸福感是什麼-幸福感意思-幸福感理論-幸福感量表-幸福感來源
瀏覽數 26,181

幸福感定義是什麼?1張表測試幸福指數、4招提升幸福感

《康健》25週年推出「真健康」,強調身心靈與環境整體的和諧與均衡,才是真健康。讓健康成為生活,從找到「幸福感」開始,9大幸福感來源、測驗幸福感指數。

「幸福感」(英文 psychological well-being)在心理學上,是指一種情緒的快樂、滿足。當一個人經歷正向經驗、達到某種成就或渴求時,可能是吃甜食後,也可能是披上婚紗,都會令人感到幸福,臉上盪漾著笑容。

然而,「幸福感」放諸四海皆準嗎?你或許經驗過這樣的情況:同樣一件事情,有些人感到幸福,有些人卻沒有具體的感受;或者遭遇相同的經歷,有些人感到痛苦,有些人卻樂在其中。到底怎麼定義幸福感?幸福感的來源是什麼?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幸福感嗎?

幸福感的定義?

「幸福感的內涵是什麼?」已經成為心理學、行為學的研究重點之一。台灣競爭力論壇研究指出,幸福感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因為每個人對自己的幸福各有定義和看法。不過,要判斷一個人是否幸福,客觀生活環境、遭遇雖也有關,但自身最能判斷個人生活遭遇的幸福程度,因此「主觀幸福感」扮演了評估美好生活之關鍵角色。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換句話說,當一個人的正向情緒更多、對自己生活的滿意度更高,就更容易感到幸福。需要注意的是,正向情緒和生活滿意度都是「主觀的認知」,跟客觀現實中的條件不一定有絕對的相關性。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進雄整理國內外文獻就指出,相較於客觀條件所促成的幸福感,主觀情緒、感受,反而是幸福感的關鍵。

美國心理學家迪納(Ed Diener)歸納出以下幸福感的徵兆

  • 對他人接受度高
  • 持續保持社交
  • 有歸屬感、認為自己被接納
  • 感覺自己很獨立,但不易感受到孤獨
  • 認為自己的生命與理想生活很接近
  • 對生命感到滿足
  • 比較容易出現正向情緒,而非負面情緒
  • 在重視的領域裡,把事情掌握得很好
  • 睡眠、運動充足,營養攝取也均衡
  • 完整的自我接納

幸福感來源有哪些?

幸福感的來源多樣,有些來自內在(如:性格),有些則來自外在(如:環境或文化)。雖然每個人主觀的幸福感都不同,但學者還是歸納出一些共同要素,是為幸福感的重要來源。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賽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指出,幸福感來源包括:

  1. 社會參與
  2. 良好的人際關係
  3. 成就感
  4. 生活的目的性

根據其他學者研究,幸福感來源包括:

  1. 基礎需求滿足:生活中所需的資源充足,如金錢、房屋、健康照護,是重要的幸福感來源。
  2. 人格特質與脾性:天生的脾氣好壞也會終其一生影響一個人幸福感,個性是另一個關鍵要素。外向的人比較容易感受到幸福,神經質傾向的人,則比較不易體會幸福感。
  3. 心理韌性:比較容易正向思考的人,或是抗壓性更強、心理韌性更高的人,比其他人更樂觀,也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4. 社群支持:研究指出,來自社會的支持系統,無論對身或心的幸福感都更高。
  5. 社會性要素:所居住社會的特徵,包括是否有犯罪、貧窮或戰亂問題。

幸福感量表:測你的幸福感指數

市面上有許多幸福量表,包括牛津幸福量表(OHI)、陸洛幸福感量表等,有些幸福感測驗的題目較細,有些能較快作答完畢,但內涵大同小異,不外乎量測一個人在自尊滿足、人際和諧、工作成就、生活體驗、健康狀況等方面的指數。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以下是牛津幸福量表演變的「牛津幸福問卷(Oxford Happiness Questionnaire)」29題檢測,作答結果包括6項:

  • 非常同意(得分6)
  • 還算同意(得分5)
  • 稍微同意(得分4)
  • 稍微不同意(得分3)
  • 不太同意(得分2)
  • 非常不同意(得分1)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註:若題目後顯示 (R),該題需反向計分,如非常同意得1分,依此類推。

題目 得分
我對現在的自己,沒有感到特別滿意 (R)  
我對別人有強烈的興趣  
我覺得我的生活充滿了回饋感  
我幾乎能從每個人身上感受到溫暖  
起床後,我很少覺得自己有休息夠 (R)   
我對於未來,並不是特別樂觀 (R)  
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有趣的  
我總是願意承諾、參與  
生活是美好的  
我不認為這世界是個好地方 (R)  
我很常笑  
我很滿意自己目前生活中的一切  
我不認為自己看起來有吸引力  (R)   
我想做的、和我所完成的事情,中間存在著差距 (R)  
我非常快樂  
我可以找到一些美好的事物  
我總是對別人產生愉悅的影響  
我能找到時間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我覺得我沒有辦法掌控我的生活 (R)  
我覺得我能夠接受任何挑戰  
我覺得我完全思維敏捷  
我常常體驗到歡樂和喜悅  
我不容易做決定 (R)  
面對人生,我沒有特別的意義感、目的性 (R)  
我覺得自己充滿能量  
我通常對很多事情,都有很好的影響力  
我和別人相處時,沒辦法感受到樂趣 (R)  
我沒有感到自己特別健康 (R)  
過去並沒有特別快樂的回憶 (R)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得分結果:將分數加總後除以29,即得到幸福感分數。

  • 1~2分:幸福感指數極低,建議進一步去做憂鬱症測試,找出問題來源。
  • 2~3分:幸福感指數偏低。
  • 3~4分:幸福感指數中庸。
  • 4~5分:4分為幸福感指數的平均值,超過平均值,算是相當幸福。
  • 5~6分:幸福感指數偏高,非常幸福。

如何提升幸福感?

《紐約時報》列舉4招,教你從生活中提升幸福感。

  1. 辨識你的招牌優勢:每當自己很有成就感、做得很不錯時,記下來,事後問問自己「我哪裡做得不錯」。
  2. 找出生活中的美好事件:每天睡前寫下今天發生的3件好事,並詢問「為什麼這樣的好事會發生呢」。賽里格曼指出,比起把目光放在生活中的低潮上,多去凝視美好的事件,也會創造幸福感。
  3. 安排一趟感恩探訪:回想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感謝,但自己沒有好好感謝、回饋的人。寫下他/她為你做的事情,並把感恩化為行動,實地去探訪對方。
  4. 嘗試用「建構性語言」做回應:當別人與你分享值得興奮的事,不要使用「好喔」「這樣啊」等語句,而是用更正面的態度與之共鳴,甚至提議去慶祝一番。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參考資料:
國家教育研究院、New York Times、Very Well Mind
彭錦鵬, & 李俊達. (2014). 影響主觀幸福感因素之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舉辦 [2014 年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暨 [當前全球民主實踐的再思考: 困境· 挑戰與突破] 國際學術研討會] 發表之論文, 台北
吳相儀, 辛昱融, 陳琬云, 簡晉龍, & 鍾昆原. (2017). 感恩課程對大學生感恩, 幸福感與復原力影響之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 49(1), 23-41.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