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全澳挨餓年輕人增 「垃圾桶尋寶」填肚合法嗎?

在聯邦政府對食品雜貨價格進行調查之際,現時全澳洲要捱餓的年輕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有些人認為從垃圾桶中找尋食物是一種解決方法。但這個做法有墮入法網的風險嗎?

A man with his face blurred, looking into a skip bin filled with food

由於全澳洲捱餓的年輕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有些人開始轉向「垃圾桶尋寶」。 Source: Getty

午夜時份,當我們大多數人都在睡覺時,詹姆斯(化名)在雪梨內西區超市後面的垃圾桶裡搜尋食物。

他正在「垃圾桶尋寶(dumpster diving)」,尋找被認為不能出售的食物。他和女友挑選了預製餐、罐頭、麵包、新鮮水果、蔬菜、朱古力,所有這些食物都被超市棄掉。

28 歲的詹姆斯在支付每周 300 元的房租後,幾乎無法購買雜貨和支付電話費。在的情況下,他有 9 萬元的學債需要償還。

在開始「垃圾桶尋寶」前,他會預算低開支的膳食,例如扁豆等廉價食物或甚至「食少餐」。

他說:「我只是養成了吃得少的習慣。」
Close up shot of pumpkins, sausages, bananas, coleslaw, burger buns and other food items all in their packages
在垃圾桶尋獲的食品包括香蕉、南瓜、香腸和整盒預製食品。 Credit: Simon Eden
但自從六周前開始定期「垃圾桶尋寶」後,他發現自己基本上可以以尋獲的食品勉強度日,並估計每周可以節省約 50 元的食品開支。

「令人欣慰的是,如果我真的需要食物,我可以去『垃圾桶尋寶』 找到相當不錯的食物。」

他發現的很多產品的狀況仍然非常好。

他說:「超過 50% (可食用)。」
如果它還在超市裡,我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它。
「垃圾桶尋寶」者詹姆斯

捱餓的年輕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

澳洲慈善團體食物銀行(Foodbank)在 2023 年發表的報告中發現,一半的租屋者正在為養活自己而以某種形式艱辛度日。

食物銀行策略合作夥伴總經理萊恩( Ian Laing )表示,報告揭示大眾對Foodbank 服務的需求出現「巨大的增長」。

萊恩說:「全澳洲有一半的租屋者都在為開飯而苦惱。年輕人是導致這個數字上升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們的收入普遍處於相當不錯的水平,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數據。」

他表示生活開支的增加,例如租金、帳單、車輛開支和雜貨費用,都是導致年輕人決定「食少餐」的原因。
beside a bin lies several cardboard boxes packed with packaged goods including cereal and chips
經常發現食物以原始包裝被棄掉。 Credit: Simon Eden
食物銀行的萊恩指出:「當你將這種增長率應用於各個方面的支出時,就必須放棄一些東西。」

他表示,對於有人轉向「垃圾桶尋寶」來維持生計並不感到驚訝。

「我認為現實情況是,他們很難知道下一餐從何而來,他們感到絕望,這導致他們做出認為需要做的事。」

報告指出,首次經歷糧食不足的人越來越年輕,其中 81% 的人年齡在 45 歲以下。

萊恩說:「現時,家庭需要在吃甚麼、甚麼時候吃方面做出非常可怕的選擇,這就是減少整體進食量。」

「有人『食少餐』 ,甚至一整天不吃東西。」

「這對很多家庭來說確實令人心碎,因為他們正在努力爭取足夠的食物來養活所有家庭成員。」

食物銀行的報告指出,三份一的按揭持有者正在為開飯而苦惱。

,作為其正在進行的超市調查的一部分,並發現「很多」年輕的澳洲人和低收入家庭將「其淨收入的四份一用於食品雜貨」。

參議院委員會也正在對超市價格進行調查,最終報告將於 5 月 7 日提交。
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這確實令人心碎,因為他們正在努力爭取足夠的食物來養活所有家庭成員。
食物銀行策略合作夥伴總經理萊恩

為何這麼多食物被棄掉?

澳洲對於食物何時可以食用和何時不能食用有具體要求。

澳新食物標準局(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 FSANZ) 表示,有保質期的食品「不應在保質期之後食用,並且在此日期之後不能合法銷售,因為它們可能會帶來健康或安全風險」。

食品標準局在聲明中表示,根據澳新食物標準法規,食品企業必須生產安全且適合食用的食品,並且必須「確保棄掉的食品不會在場所內垃圾區以外的地方堆積」。
food_waste_inforgraphic_v03___1_.jpg
Source: SBS
同時,帶有最佳食用日期(而不是保質期)的食物可以安全地在「一段時間內」食用,但「可能會失去一些品質」。

只要食品「適合人類食用」,帶有最佳食用日期的食品就可以在該日期之後合法銷售。

根據澳洲研究所(Australia Institute)去年的報告,澳洲家庭每年浪費 760 萬噸食品,價值 193 億元。據稱,每個家庭浪費的食物價值在 2,000 至 2,500 元之間。
Discarded green vegetables
澳洲研究所的報告顯示,澳洲每年浪費 760 萬噸食品。 Source: SBS / The Feed

減低食物浪費帶來的零售利潤

報告稱,包括Coles和Woolworths在內的主要食品零售商有強烈的動機,抵抗減低食物浪費的政策變化,例如去除那些不需要保質期的產品上最佳食用日期標籤。

報告稱:「根據該行業的平均利潤率,食品零售商從這種減低食物浪費中賺取了 12 億元的利潤。」

「對於超市而言,食物是否被進食或浪費並不是重點。但減少顧客購買食物數量,並從而減少浪費的改革,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利潤減少。」

報告的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澳洲人支持監管改革,以減少食物浪費,「特別是壓倒性的支持(78%)支持改革保質期和最佳食用日期標籤,72%的人支持放寬標準」。
SBS時事節目The Feed 收到 Coles 和 Woolworths 的聲明,它們均表示有與食品救援組織合作,以保存和供應不能出售但仍可以安全食用的食品。

Coles表示,每間商店「都有解決食物浪費的方案」。 Woolworths 指出,努力減少食物浪費「也是良好的商業行為」。

2017年,澳洲政府推出全國食物浪費策略計劃(National Food Waste Strategy plan),目標是到2030年將全澳洲的浪費的食物減少一半。

「垃圾桶尋寶」合法嗎?

簡而言之,正如刑事法專家蒂特(Andrew Tiedt)所解釋,合法性存在一個「灰色地帶」,具體取決於哪一個州、地點,甚至取決於垃圾桶的類型。

蒂特說:「在某些情況下,這種行為顯然是非法的,特別是當你必須進入私人財產才能打開垃圾桶時。」

根據刑事法,這將構成「違法侵入」trespass,但也有例外。

「然而,一旦垃圾箱處於路邊,至少可以說,它是一個灰色地帶。」

「這尤其取決於它是甚麼類型的垃圾桶,是市議會的還是私人垃圾桶。但它也取決於它是誰的垃圾桶以及其用途。」

全澳洲各地市議會都有不同的法律,蒂特指出,市政府土地和公共私人土地的「路邊」都有垃圾桶,這讓事情「變得複雜」。

「如果你進入 Woolworths 後面的地方,而你沒有『申請許可證』,就像你去前面購物一樣,那麼你就是違法侵入,這是非法的。」

轉售「垃圾」

雖然尋找食物是詹姆斯的首要任務,但居住在阿德雷德、61 歲伊登(Simon Eden) 聲稱,他已經找到了大量高價值物品,其中包括從垃圾桶中找到的九台可以正常操作的智能電視。
A man smiles in a hat and t shirt that reads "best dumpster diver ever" while holding a thumbs up on a busy street during the day
伊登 Simon Eden 已經在「垃圾桶尋寶」 40 多年。 Credit: Simon Eden

「(我的房屋)裡裝滿了(從垃圾桶裡挖出來的)東西......我必須開始在 eBay 上出售它們。」

「富裕的公司在回收方面會猶豫考慮,所以直接把它們棄掉了。」

雖然伊登對自己的收藏感到自豪,但其他「尋寶員」在社交平台 Facebook 群組上表示,他們在約會時談論到這種活動會感到羞恥。
Two large TVs unplugged with a cable dangling outside a blue bin skip titled "general waste"
除了食物之外,伊登還透過「垃圾桶尋寶」找到衣服和幾部電視機。 Credit: Simon Eden
群組一位用戶寫道,他們「對我所做的事情感到尷尬……我喜歡[垃圾桶尋寶],但又討厭它。」

但其他人則熱衷於「垃圾桶尋寶」及這行為對環境產生正面影響的可能性。
一位網友在回覆中寫道:「我曾經為承認這種行為感到尷尬,直到有人稱讚我家裡的東西有一半是來自大型垃圾。我現在喜歡告訴大家,我從垃圾堆填區拯救了一些東西。」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

分享
Published 30 April 2024 1:38pm
By Matt Gazy
Source: SBS

Available in other language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